登陆注册
45109300000030

第30章 莫为名利遮望眼——忍名让利二(5)

一次,郭德成兴冲冲赶到皇家后花园,陪朱元璋喝酒。看到园内优美景色,桌上美酒香味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发,连声说道:“好酒,好酒!”随即陪朱元璋喝起酒来。

杯来盏去,慢慢地,郭德成脸色发红,醉眼朦胧,可是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个不停。眼看时间已经很迟了,郭德成烂醉如泥,踉踉跄跄走到朱元璋面前,弯下身子,低头辞谢,结结巴巴地说道:“谢谢皇上赏酒!”朱元璋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纷乱,笑道:“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

”郭德成摸了摸散乱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朱元璋听完此话,脸涨得通红,心想,这小子怎么敢这样大胆地侮辱自己。他正想发怒,看见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说着,便沉默下来,转而一想:或许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静观察,以后再整治他不迟。想到这里,朱元璋虽然很不高兴,还是高抬贵手,让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来,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惧万分,冷汗直流。原来,朱元璋少时,在皇觉寺做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光”、“僧”等字眼,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今天如此糊涂,如此大胆,竟然戳了皇上的痛处。

郭德成知道朱元璋对这件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以后难免有杀身之祸。如何是好呢?郭德成深深思考着:向皇上解释,不行,更会增加皇上的忌恨;不解释,自己已经铸成大错,难道真的为这事赔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为难,苦苦地为保全自身寻找妙计。

几天过后,郭德成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和过去一样,只是进寺庙剃光了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看见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忌恨顿时全消,还向宁妃赞叹说:“德成真是个奇怪的人,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以后,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先的许多大将们纷纷被他借故杀掉了,而郭德成竟保全了性命。这是由于他能够从小的祸事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提前避祸,才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而其他的功臣则远不如郭德成明白要忍对祸福的道理。

因祸进庙,因祸保住了性命,谁又能说这不是福呢?

伴君如伴虎,郭德成知道处境的危险,很好掌握了祸福之忍的方寸,最终化险为夷。然而,平凡百姓若是也能懂得这个道理那将更为不易。

六、人不应为财而亡——苟禄之忍

这里所讲的“财”,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了人们一般所指的财产,如钱、物等,还包括了所有具有价值的实物。如果说前面讲的名和荣誉是一种精神性的财产,那么,这里指的则是一种物体性的存在。俗话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指的就是这种财,经常可能使人们得财忘形,得财糊涂,并且为财而忘乎所以,丢掉了必要的理智和清醒,以至于吃了大亏,反而把性命都丢掉了。因此,在财产面前,适当地采取一种忍让和放弃的态度,特别是在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忍痛割爱是人生达到比较高的境界的一种表现。

孙武不但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面对风起云涌、危机四伏的政局能够审时度势,在功成名就之时,激流勇退,善始善终,留下一世清名。

孙武,原是齐国人,田姓。其祖父是齐国的大夫,在战斗中立过大功。孙姓是齐景公为表彰他的战功而赐予的。后来,由于田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发生争斗,结下怨恨,孙武为了避难,来到了吴国。

孙武年轻时代就勤奋好学,特别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多是关于战争的。孙武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混乱的时候,战事频频,难得有太平盛世,所以,很多事情都与战争有关联。孙武听故事,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每次听故事都要寻根问底,探知究竟,然后还要细心品味,从故事中找出失败和胜利的原因。久而久之,他发现故事里有许多精妙之处,在许多战例中,胜利和失败都有其相同点。于是他将这些体会用刀子刻到木板上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故事中描述的情形,在兽皮上绘制成图,并做上标记。

孙武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为以后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打下了基础。

孙武来到吴国以后,一面带领人垦荒种田,发展农业,一面继续潜心研究军事战争。

在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的政治争斗中,孙武能够在成就一番功业后,做到激流勇退,明哲保身,与他看透官场黑暗和不求功禄是分不开的。孙武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艰辛劳苦地钻研军事,完全是因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欲罢不能,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耀祖光宗。孙武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田园中,安静地度过一生。

公元前522年,楚国的大臣伍子胥,迫于楚平王的追杀,逃亡到吴国,投奔了吴王僚,后来被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收为心腹。公子光因为属于他的王位被吴王僚所得,早已仇恨在心,一直预谋伺机夺回王位。伍子胥投靠吴王僚后,公子光发现伍子胥有过人的才智,大喜过望,但是,要想成就夺取王位这样的大事,仅有伍子胥是不够的,于是,公子光派伍子胥四处访贤,寻求人才。

伍子胥受命后,不辞劳苦地到处奔波,几乎走遍了吴国的大城小镇。刺杀吴王僚的勇士专诸,就是伍子胥在吴国的边境地区,一个名叫做堂邑的小镇发现的。

孙武隐居在吴国,伍子胥对此早就有耳闻,早就想去拜访他,又觉得像孙武这样的奇才大略之人,绝不是容易就可以结交的,草率前去拜访,未免有些唐突,反而坏事,因而一直在寻找适当的机会。现在,自己的地位巩固了,而且有一定的名望,于是伍子胥决定前去拜见孙武。

伍子胥同孙武见面后,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和孙武交谈。伍子胥一向富于心计,所以在谈话中,尽量避开一些很敏感的问题,只是以仰慕的口气,向孙武讨教一些问题。

伍子胥说:“我早已听到过先生大名,非常敬慕,先生的才华同出身的高贵,更是我所不及的。用先生的学问和过人的韬略,用来治国必然能使小国变大,弱国变强。而先生隐居在这荒野田园,实在是埋没了盖世奇才啊!”孙武听了伍子胥的赞誉后说:“您的说法真是过奖了,实在担当不起,想我一个山野农夫,能有什么奇才呢?只不过是会开荒种田而已。”

过了一段日子,伍子胥再次拜访了孙武。由于有了前次的基础,谈话有了新的内容,彼此也消除了顾忌,因而越谈越投机。孙武起身把伍子胥让到了内室,谈话继续进行。伍子胥说:“我听说先生研究兵法,已经很久了,能否给予指教呢?”孙武很谦逊地说:“我不过为了减少些田野生活的寂寞,看一看先人打仗的事情,哪里能谈得上研究呢?你过奖了。”伍子胥见孙武有意推辞,并不着急,继续以更诚恳的态度说:“我身怀大仇,亡命吴国,不知晓未来是什么样呢。只是生就愿意结交天下豪杰,愿意听取贤士指教,先生能否满足我呢?”孙武见伍子胥确是以诚相待,假如再推辞,就过意不去了,于是和伍子胥谈了自己多年来研究军事战争的心得体会,并列举了很多战例,严密细致地剖析了成败原因。

通过这次交谈,伍子胥越发觉得,要想使吴国强盛起来,父兄之仇得以雪恨,非孙武不能。

在伍子胥的精诚感动下,孙武这位有着盖世奇才的军事家,最后走出山野田园,步入政坛,到吴国做了吴王的军师。

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吴国在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改观。吴王阖闾看到吴国现在兵多将广,人才济济,部队军纪严明,士气高昂,百姓丰衣足食,国库储备丰厚,以为已经具备了伐楚的条件,于是就召集群臣,说了自己的想法,征求大臣们的建议。伍子胥和其他大臣都认为,以现在吴国的军力、物力的强盛,兴兵伐楚,肯定一举成功,大获全胜。

群情激昂,摩拳擦掌,仿佛胜利在望。唯有孙武沉思不语,静坐一旁。

阖闾见状问道:“将军认为如何呢?”孙武起身答道:“大王同诸位所谈,固然不错,从吴国现在的实力看,是可以伐楚,如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还要做到知己知彼。吴国尽管具备一定的实力,但还不足以能攻必克,战必胜。楚国自从杀了奸臣费无忌以后,民心安定,又连年粮食丰收,储备也一定十分充足。楚国的军队也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孙武精透地分析了吴楚双方的国情、民情、军情,最后说:“要想做到出师必胜,绝不能仅仅靠士气和勇猛,以及实战时的运气,一定在战术上有必胜把握。”

孙武以吴楚彼此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精辟透彻的进行分析,使阖闾同众臣都很佩服。

孙武说:“我以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设计使楚国的群臣之间发生矛盾,相互猜疑。坚固的堡垒,在内部较容易攻破,进而使楚国发生内乱。另外,也可以派一部军队,到楚国的边境地区,打一些小的战役。这样做一是使楚国受到骚扰,同时也可能向其他诸侯显示吴国的力量。”

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发生了一场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孙武非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孙武针对楚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吴国的实力,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在粮草的准备同调兵遣将上,全都作了精心的安排。

楚国得知消息后,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楚王命沈尹戍全面分析了吴楚两国军队的情况,并预测开战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在全面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了克敌致胜的策略。

沈尹戍命手下大将囊瓦,率兵阵守汉水南面,主要控制战船,预防吴军偷袭。

自己率精兵两万,绕道吴军的后方,烧毁吴军战船,然后乘乱攻打吴军。战斗开始后,囊瓦迅速过江从正面向吴军发动进攻,这样一来,吴军就处在左右受敌,背水一战的不利境地。

沈尹戍根据已方所处的地势,所采用的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制胜良策,假如能实施,必能大败吴军。然而,孙武早已想到沈尹戍会这样做,就将计就计,等囊瓦发现已太晚了。在吴军的两面夹击下,楚军实在很难抵挡,死伤无数。楚军被打大败,吴军获得全胜。

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孙武为吴国的兴旺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伐楚的战争中,更是功高盖世。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君臣,论功行赏,封官进爵。阖闾征求众臣意见,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以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推举,正合吴王心意所有受赏的将臣中,孙武的赏赐最丰厚的。

可是,出乎吴王阖闾的预料,孙武对于吴王给自己的封赏坚决不受,而后又提出辞呈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这样,众人全大惑不解。

功成名就,厚禄高官,不但能够耀祖光宗,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是许多人的毕生追求,孙武却把这些看得十分淡漠。那么,孙武所追求的是什么呢?

在给吴王阖闾的辞呈中,他说道:“臣本是乡野之人,承蒙大王厚爱,深感荣幸。

吴国的强大,征战的业绩,我只不过尽了一点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高官厚禄,确实不敢领受,这些战功、政绩的取得,全是大王的功德!现在,我年事已高,要做的事情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继续留在大王身边,担心误了大事。请求大王恩准,让我回归田园,过清静平淡的生活。”

经过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孙武的为人同不贪功不争名的高贵品质,使阖闾很敬佩。现在,江山坐定,万象升平,阖闾确实不希望孙武此时离开,于是,派伍子胥前去劝说挽留。无奈孙武去意坚决,任凭伍子胥劝言说尽,终不能使孙武回心转意。孙武说:“你知晓我对功名官禄看得很淡,开始是您的诚意和友情感动了我,才来协助大王成就业绩,现在,这些都已经实现了,我又年老体衰,请为我在大王面前请罪,我将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一代英豪,能够在功成名就后,不为官禄所动心,可以说是难能可贵。孙武除了对功名毫无追求外,还有其他原因。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看到了黑暗之处,政治斗争的阴险狡诈,血腥暴虐,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为了权欲,采用的手段,无所不用,手段的残忍,心肠的狠毒,更加骇人听闻;军事战争的大肆屠杀,连年战乱给天下百姓造成的灾难,这些无不使孙武思之难寐,思之痛心。

历史上有些采取大智若愚的办法来逃避官场的祸害。

阮孚,字遥期,他的叔祖阮籍、父亲阮咸全都是晋代“竹林七贤”中的人物。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的领袖,行为不拘礼教,言谈大多是深远莫测的高论,而从不评议当世的政事人物。史载,他曾一下子醉60多日,躲避司马昭要同他联姻的要求,力图避免卷入政治纷争。阮咸行为多仿效阮籍,行迹放任近乎荒诞,终日醉酒不醒。

晋元帝司马睿立国江左之后,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就此起彼伏。阮孚置身于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企图超逸其外,常常在动乱的萌芽出现之前,为了保全性命,守护名节,就设法加以躲避。

由于阮孚是名士之后,司马睿在建国之后便征辟他为安东参军。阮孚仍旧按照他们先祖们的习惯行事,一天乱发蓬蓬,不修边幅,沉醉于杯中物之中,不把政事放在心上。司马睿死后,太子司马绍即位,历史上称作晋明帝。晋明帝对阮孚也很有重用之心,将他迁升为侍中;在平定王敦叛乱之后,又赐他南安县侯的爵位,转任吏部尚书,同时又兼领东海王师傅一职。这是司马氏皇族对他很为宠幸的表示,可是阮孚借口身体有病不去拜诏受命。晋明帝没有办法,就让他在家受诏任事。从晋元帝到晋明帝,阮孚同司马氏政权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太宁三年闰8月,晋明帝司马绍身患急病,东晋大臣丹阳尹温峤接到诏命,入廷承接明帝托孤的遗命。温峤路过阮孚门前,要他同行,但没有告诉他去哪儿。上车之后,温峤才对阮孚说:“明帝重病,江左政权危殆,需要群贤共同襄赞政务。你是众望所归的人,我特来请你一同去接受遗命。”阮孚听了之后,一言不说,只是要求下车。他一点也不顾及温峤执意相请的好意,下车后徒步走了回去。

晋明帝死后,由5岁的太子司马衍继位,史称晋成帝。晋成帝以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的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阳尹温峤等人共同辅政。但是由于护军将军庾亮是明帝庾后的哥哥、成帝的国舅,于是专擅朝政。尔后,东晋中央的权力更慢慢倾斜到了庾氏大族的手中。

晋成帝继位后,任命阮孚取代温峤为丹阳尹。丹阳尹是东晋京都的最高长官,一举一动关涉到东晋的中央大局,也关系到阮孚的身家性命,显然这是统治阶级权力斗争的漩涡所在。因此,深知政治拳击场厉害的阮孚,虽任此要职,但深感忧虑。

咸和二年10月,庾亮为了进一步集权中央,准备召拥有实力的苏峻入京,解除他的兵权。苏峻镇守历阳,势力很大,对庾亮专权很为不满。他串联镇守寿春的祖约,拒不奉召。东晋中央权臣欲谋集权中央,地方强将欲谋扩张势力,互不相让,剑拔弩张的形势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阮孚见此,预知祸乱将起,对其亲党说:“今江东政府尽管已历三代,但才10年左右,政权根基很不稳固。

今天,幼主在位,国运维艰,主政的庾亮年少,德和信都没有能取得社会的公认。

同类推荐
  • 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外交家睿智辞令

    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外交家睿智辞令

    本书所选文章精辟深刻,内容隽永,文字优美,且都是出白名家之手,除了文字的清新深邃外,还能从字里行间看出名家当时的影子。
  • 做简单快乐的人

    做简单快乐的人

    按照最完善的成功学原理:一个人成功的最高标志是:简单+快乐!什么是简单?就是把复杂的事情清晰化,条理化,抓住重点,以点带面,这样做能集中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做透、做大。什么是快乐?就是在最压抑的时刻,能充分享受轻松的心态,放开自己,闲适身心,这样做能更有效地实现每一个人生环节,从而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 做事先做人

    做事先做人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做事的方法,空怀热切的期盼,或者只是揣着一厢情愿的想法,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同样,做人做事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通盘的规划,走一步算一步,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光有想法,没有做法],这样的人,也大多没有好的结局。本书教你做人的法则和技巧,做事的规律和窍门。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商业社会里打拼,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法则、规律、技巧和窍门,才能步入成功者的行列。
  • 在北大听解脱之道

    在北大听解脱之道

    解脱有三个层次:一是对物质贪欲的解脱。人一生其实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物质,就现代有能力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日益去为物质而战,人大部分时间是为面子而战,为野心而战;二是对心理牵挂和心理病的解脱。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教育出来的,都不免打上了各种方式的烙印,都承接了人性弱点的习性,都成了信息的伤害者;三是心灵自由的解脱之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一个人若还未走上彻底的自由之路,那么他必是还未成熟的人,还是未真正未实现自我的人,还只是个半成品,还只是人的赝品。
  • 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

    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

    本书是作者最新力作,在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对当代小说叙事研究的文化与美学向度作了最新阐述,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萌猫奇遇记

    萌猫奇遇记

    我,就是一只猫,一只在大城市里懵懵懂懂生存下来的猫。那一天的阳光正好,晒在我毛茸茸的猫毛上格外舒服,我就这样与那个温润少年相遇了——他带着轻笑,温柔的将我揽入怀中,修长白皙的手一下又一下的抚摸着我的背脊。那时的我,突然有些呆楞。但还是很贪恋他的温暖。人与猫的奇遇故事,也就逐渐展开了……
  • 新的结局

    新的结局

    有人说,在平行宇宙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必然发生。
  • 魅妻攻略

    魅妻攻略

    百年后莫名重生,还重生在又宅又冷,被她退过婚的家伙的地盘上。原本想留在分星作威作福,却被这家伙拐进一场大争之中。她开始谋大事了,他却开始谋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门异变

    玄门异变

    异界大陆,帝国统治阶级腐朽无能,在各国一次联合大会中,他们无意将一股无比强大的黑暗力量释放,那黑暗力量几乎席卷整个异界大陆,最终,五位勇士站了出来,将这黑暗力量封印,同时,他们的兄长由于这一战自身力量消耗殆尽,也不知所踪……
  • 遇他误终身

    遇他误终身

    一遇伟鹏误终身,误会重重。转身再见,早已物是人非,黎哲容爱得深沉,郁绍胤谜云遮眼,温梦茜真心付出,三人从校园到社会,一路纠缠,好友变情敌,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将何去何从?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琵芭

    琵芭

    “战乱纷飞的年代的人总是无情的”,这句话一直印在这名战姬的脑海里,深深的,深深的………(这是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可能女主出场会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