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45100000022

第22章 饕餮(2)

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定位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但他的行事作风,显然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他曾在自家大池塘里邀一干好友泛舟,舟上设宴,开宴之后,白先生就变起了魔术:每当众人吃完一道菜,立刻呈上另一道菜,源源不断。但船上既无厨子做菜,也无现成备菜,众人大惑不解,这佳肴从何而来?最后揭秘:船的四周系着百来个能够防水的油布袋子,袋子盛满佳肴后沉入水中,席上每尽一菜,仆佣们便从水中将新菜取出。其实手法很简单,但是娱乐得很彻底。这次别具一格的船宴,引领了唐朝苏州船宴的风潮。从此,江南纵横的水陌之上,多是“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的风光。

白居易还曾在自家庭院中,搭起两顶突厥风格的蓝色大帐篷,并于帐篷中设宴款待宾客,而宾客们一边用餐、一边听白先生唠叨帐篷的种种好处,例如能够抵御冬季凌冽的寒风。白先生解说得如此投入,仿佛他所在之处不是和风细雨的长安,而是荒芜寒冷的高原。此时,菜色如何已不重要,关上帐篷,伴随白先生的解说,客人们便进入另一个次元。

不过,白居易的突厥帐篷宴,与唐太宗的儿子——太子李承乾布置的比起来,还是缺乏专业性。李承乾的突厥帐篷宴,装备不只是帐篷而已:首先是帐篷内挂着突厥人的图腾狼头纛,再来所有的仆佣都作突厥人的装束,接着李承乾本人也打扮成突厥可汗的模样,而更加极致的是,李承乾与人交流时,操的是一口标准突厥语。估计赴宴的宾客吃了什么山珍海味也不会记得,只记得自己闯入了野性十足的突厥部落。

身未动心已远,足不出户,尽享千里之外的风情——许是看到了这般好处,李承乾式的宴席在唐朝甚多模仿者。这大约是唐朝最便利的旅行方式了,除了传说中的“游仙枕”。

“游仙枕”,乃龟兹国进献给唐玄宗的礼物,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枕在上面入睡,可以在梦中遍游五湖四海三岛十洲。南海某国还进献过一只“重明枕”,无需入睡,直接从枕头中就能欣赏到各种华美的亭台楼阁和人物。神奇的枕头是否真的存在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传说,它们同李承乾式的宴席一样,向后世一再诉说着,唐人对远方的绵长渴望。

撇开船宴、突厥帐篷宴等大手笔不谈,唐人在游宴的细节处亦颇具情调,仅是《开元天宝遗事》一书就有许多有趣的记载,完全可以当作古代的《故事会》来欣赏:端午时节,众人在金盘中盛上小粽子、小粉团,然后在金盘旁架设微型弓箭,能够用微型弓箭射得粽子和粉团的人,才能享受美味。小弓箭本就不易把握,加之粽子粉团质感滑腻,因此极难射中,小小的游戏是对箭法的莫大考验。连吃个甜糯食也不忘打擂台,有唐一代的尚武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这纤巧的玩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到了七夕,宫中女子游宴,备下瓜果花酒自不待言,还要一人自备一只蜘蛛,放在盒中,虔诚地向织女星乞求赐予心灵手巧。

宴散了,第二天清晨起来打开盒子,蜘蛛织网织得密集的,证明乞到了很多的心灵手巧;织得稀疏的,表示仅讨来了一点点,垂头丧气之后,只能期许来年多乞些巧吧。“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这一年一度的占卜,曾让多少唐代女子辗转反侧、牵肠挂肚;但若少了占卜环节,七夕游宴又多么乏味?唐人处心积虑,最大限度取悦自己;他们毫不吝惜,将智慧用于吃喝玩乐的设计。

其实,就算没有提前设计,以他们放荡不羁的性格,也不会。

让宴会无趣。例如许慎选,他与亲友游宴,不带帷幄,也不带坐具,到了目的地,只命童子搜集四周落花。当众人以草席为坐具时,唯独许先生,天地之间,以缤纷落英为席。一句“吾自有花裀,何消坐具”,比酒席上的任一唱和之作都更风流。再例如李宗闵,夏日临池宴饮,炎热难耐,他索性舍弃金盘银盏,涉水折一枝荷来当酒杯,就着花瓣饮下清凉。碧荷摇曳,溢满琼浆,那一刻,唐人的潇洒被永远定格。

盛唐转入中晚唐,一切都往下坠跌;唯有宴饮,不减盛唐时的欢快热烈。人们依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依然呼朋唤友、行令猜拳;即使在分裂争战之际仍是如此,“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只是,对于唐末的人来说,宴饮不再是娱乐的。

3.红脍香稻

“斗米不过三四钱”,“行旅不赍粮”,文风朴素的《资治通鉴》

就用这样简淡平直的文字,记录了一个时代饮食的丰足。若你嫌“行旅不赍粮”之类的字句乏味,大可看它们的“活色生香版”,那就是——唐朝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菜谱。仅是看看菜名,你便能想象,唐人在饮食史上,有多少划时代的动作。

唐代是中国古时西餐最为盛行的时代,西域流传而来的胡饼、烧饼、毕罗成为唐时北方家庭最普遍的主食,黄油、奶酪亦成为上流社会的最爱,胡椒等西域调味品与中国传统的酱醋豉齑分庭抗礼。而当时流行“贵人御馔,尽供胡食”一说,再次证明唐代西餐的普及度,比国际化的今天还要高。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西逃,到了晌午还未进食,杨国忠贴心,去市集上购得胡饼献给玄宗;诗人们写到胡饼,尽是“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一类的溢美之词;鉴真东渡日本,准备航海所需的干粮时,特地带上了两车胡饼——真真是从皇上到诗人再到和尚,唐朝无人不爱西餐。

唐代对西餐的“拿来主义”,不只是头脑简单地直接取用,还会将中土口味与西域风格调和在一起。比如唐人喜食樱桃,晚唐便有人将樱桃放在毕罗里作馅儿,成品中西餐混血儿“樱桃毕罗”大受欢迎。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代百姓不说别的,至少在饮食上真正做到了“中华夷狄,兼爱如一”。

唐代是中国古时最讲究食品养生的时代之一。孙思邈的《千金食治》、昝殷的《食医心鉴》等总结食疗养生经验的书籍纷纷涌现,“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高人酒味多和药”之类的养生观点也在唐诗中频频亮相,连面条这样寻常的食品,也被唐人研究出了十多种治病的方子。唐睿宗的儿子岐王李范去世后,还用了三十余种药酒陪葬。带着药酒去天国,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要养生,唐人对食疗养生之执念,由此可见。

学界普遍认为唐人讲究养生是因道教盛行,道教那一套养生的思想也就随之盛行。其实唐人注重营养健康再正常不过,连在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尚且有人长吁短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长于繁华盛世的唐人希冀长寿不是很合逻辑么?

唐代亦是“点心创世纪”。“点心”一词,就是唐人发明的。

魏晋时代的人常在正餐与正餐之间,享用一些小食,这些小食发展到唐代,便成了点心。不过,点心可不同于小食:魏晋时许多家庭采取的是两餐制,一天就上午下午各一顿饭,正餐不够,只得用小食来补,小食主要用于充饥,行的是“雪中送炭”的事;而进入唐代,普遍采取三餐制,正餐足矣,点心便成了唐人生活的精美点缀,在正餐大菜之外给口腹增加一些享受,行的是“锦上添花”的事。古代礼制规定天子可以享受一天四餐的特权——名副其实的“饱食终日”,唐人在三餐之内或之外,再添上一些小点心,诸如贵妃红、金铃炙、玉露团、紫龙糕、满天星,也就接近于天子的生活水准了。

所以小资们,无需膜拜一杯红茶加一碟点心的英伦下午茶,亦无需艳羡英国民谣“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所唱的温馨情调,英伦下午茶诞生于十七世纪,同样的生活这十多种用面条治病的方子,见于昝殷的《食医心鉴》。在书中,昝殷将面条称为“索饼”。

小把戏,我们的先人在那之前一千多年便已熟稔。

唐代还是“大菜崛起”的时代。会食制出现,用餐时众人欢聚一桌,简约小餐既不合唐人豪爽的脾气也不合会餐制的时宜,各种复杂而新奇的大菜相继出现:素蒸音声部,用面塑成长袖善睐的歌伎舞女七十余件,蒸熟而食;清风饭,糯米混合冰片、牛酪浆等制成,须在冰池中冷透后再食用;同心生结脯,将生肉打成同心结,风干后食用;十远羹,用石耳、天花草、海缥白、石决明、虾魁腊等十味鲜品调合制成的羹;浑羊殁忽,在羊腹中置鹅,鹅腹中置糯米,烤熟之后撇去羊,只吃鹅肉,鹅肉兼具羊与糯米的香气……无论荤素,做法皆花哨。即便只是做个生鱼片,也得经过“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这般处理。

幼年读《红楼梦》,公子小姐颠沛流离的情感生活没能打动。王维的诸般诗意,不知是明代项圣谟用笔墨表达得更准确,还是唐代梵正用菜品描绘得更细腻?

彼时不省世事的我,倒是茄鲞的做法令我动容,“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现在看来,这放在唐时的富贵人家也算不得什么。清人用鸡来给茄子作配料,鸡好歹还要一并吃下;唐人用烤全羊来给鹅作香料,做好之后烤全羊就舍弃了,在这道菜的演员表里,烤全羊顶多算个群众演员,唐人的做法更奢华。

复杂的环节,奢华的配料,唐代的菜肴想必很是可口。但唐人显然认为,食物不能仅是刺激味觉而已,还得提供别的趣致,前文提到的“素蒸音声部”便是一例。

再拿一位叫做梵正的比丘尼来说吧,她仿照王维绘制的《辋川图》,用鲊臛、脍脯、醢酱、瓜蔬拼成景物,称之为辋川图小样。

无论是“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的辛夷坞,还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鹿柴,辋川二十一景皆在餐盘之中。这与隋代的“看食”不同,唐人极懂享受,辋川图小样既能看又能吃。辋川山水毕竟素雅,由此推测辋川图小样也不会过分绚丽;王维还创作过《异域图》一幅,描绘某个今天已无法考证的国度旖旎的风光,可惜梵正没有仿照《异域图》做一道菜,否则菜式一定分外香艳。

唐时过寒食节,禁火,只能吃冷食。煮鸡蛋是唐时寒食节必不可少的主食,就这么吃鸡蛋,再佐以冷菜冷炙,实在清淡了些。

虽然寒食清明不过几天,但是唐人就不允许生活有一天是清淡的,隋代起有了花式拼盘菜肴,但基本上只有装饰意义,不能满足口腹之欲,中看不中吃。

不能开火烧大菜,就在鸡蛋上做文章吧。好事者们在鸡蛋上设计、雕刻、晕染各色花纹图案,再将成品拿出来比赛。斗鸡卵的活动在唐朝蔚然成风,“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每至寒食,街头巷尾处处可见镂刻玲珑的鸡蛋,所谓“高手在民间”,此言从来不虚。鸡蛋的味道已不重要,在争论高下的喧哗中,一年最枯寂的节日又闹腾腾地过去了。

如果说斗鸡在唐代的盛行,表露了唐人骨子里的勇猛与彪悍;那么斗鸡卵的盛行,展现的是唐人对生活的标准态度——即使只是一个鸡蛋,也要让它丰美如同一颗星球,生活的享受永远不嫌多。

不过,与食品雕刻的精细、菜肴做法的花哨相悖的,是唐代整个饮食的豪放基调。做饼,单是作为一张面饼点缀的羊肉,就要一斤;蒸牛,直接在牛犊身上插十几把刀子供人取用;喝茶,一天要喝个四五十碗;就连切割鱼肉的细致刀法,都有“舞梨花”、“千丈线”、“大晃白”这样的名字,大有侠气。——在这个雄性特征过于明显的时代,连吃喝玩乐都像极了英雄传奇。

同类推荐
  •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炼出的三种人生境界犹如人生的三味茶,我们用清茶、花茶、普洱茶隐喻人生的三重境界,作为上、中、下三篇的标题,意在对人生过程有所概括,而每篇的第一节均采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意在描述人生从青春到壮年到晚年的自然过程。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本书每篇的最后一节则采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概括,分别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

    《文化界遛弯儿》是学者丁东近年忆及其身边文化人物的结集,周有光、杨天石、钱理群、朱正等都在其笔下,是一本人文情怀相当高的写人小品集。
  • 家谱

    家谱

    《家谱》是著名诗人梁平最新的一本诗集,收录了共计150余首诗歌,全书分为“为汉字而生”“蜀的胎记”“巴的血型”三个部分,集中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与时代交相融合的体悟,洋溢着浓烈的家国情怀,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诗歌作品集。
  •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九死一生:一位战地医生的前线回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名战地医生从事无国界医生的志愿者经历,其中以三次叙利亚之行贯穿前后。书中对他和其他战地医生们救治和帮忙转移伤患的种种事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战地医疗背景下的人性百态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书中控诉了战争的无情和对平民的巨大伤害,其中对各种残忍的袭击手段和拼命所受的各种伤害的描写令人震惊。文章的最后讲述了作者为帮助在叙利亚工作的医生同事们逃离战火,与各方协商沟通停火事宜,最后说服俄方达成停火协议,成功帮助人员撤离阿勒颇。作者从单纯对战区平民遭遇的同情和对战地医疗环境的渴望转变为对战争本身进行反思,并利用有限力量做出行动,反映了一名战地医生在经历了多次生死危机后的心路转变,表达出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当今世界人民对和平环境的诉求。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界怪物入侵

    异世界怪物入侵

    进入平行世界的鹿岛光,开始了在日本的悠闲生活,但他发现他周围的人越来越不对劲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和平..
  • 东陵之无念

    东陵之无念

    本文已弃坑,
  • 365营养菜

    365营养菜

    本书从人们健康的角度,根据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不同,向读者介绍适应气候,并可以治病、防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家常营养菜谱。全书共向读者推荐365道菜,一天一个菜,并将每道菜的原料、制作方法、风味特点、营养保健一一介绍给读者,这将是一部极好的家庭生活指南。
  • 四秋你在干什么

    四秋你在干什么

    哆哆嗦嗦的四秋,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无尽快乐······在黑不溜秋的少年无趣生活中,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变故·······
  • 生死缘分

    生死缘分

    生死之源,生死之缘,勘破生死,可见天地混沌道。
  • 尖牙

    尖牙

    天才少年蛰居深山,遭尽白眼,养十八年怨气,一朝出山,扶摇直上。这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少年不做英雄,甘做屠夫,只为心中大道。
  • 但愿我是你的

    但愿我是你的

    初见,林松风救了绀鸢,她爱上了他;再见,他已是她姐姐的未婚夫,她依然爱着他。绀鸢从来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红尘世事却是不如人料,波云诡谲。这是一个爱与复仇的故事。
  • 二次元解忧杂货店

    二次元解忧杂货店

    白天,这是一家普普通通的杂货店。夜晚,这是一家为各种二次元人排忧解难的神秘商铺。
  • 断朔望

    断朔望

    幽幽朔望遥相对,奄奄帝王欲长生。大朔皇帝意欲寻药的第二次出海祭祀,无意间卷入了凡间的一位少年,勾出数年之前的恩恩怨怨,也埋下了一颗新仇的种芽。鱼肚入妖,一念成魔,名为冬竹的少年,因与一位少女的相遇和一只羊角大妖的意外闯入,已然在不知觉中成为搅乱朔望大陆的一股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