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26700000011

第11章 头发的功能

中国人要是提起头发这档子事,简直等于是一部“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伤心史。

鲁迅先生在《呐喊》里,写过一篇《头发的故事》,讲清末民初在东京留学时剪辫的风波。做一个中国人,会为头顶上这些无关宏旨的毛发,演绎出如许麻烦的故事来,为此不禁感慨系之地说:“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过毫无价值的苦呵!”

这一席话,道出了中国人“头发观”的一份深刻体会。

要说起头发的功能,我怀疑,人体的这一部分,还有其生理性的功能吗?早在冰河期,我们的老祖宗的确是要靠厚厚的头发来给脑袋保暖防寒的。到了冷兵器时代,在面对面的交手战时,处在袭来的武器和即将命中的头颅之间,头发还稍稍能够起到一些缓冲作用。所以,那位知识水平谅不甚高的上帝,在造人时,能设计出类似保护伞的头发,使脆弱的脑袋瓜子得以躲闪突如其来的攻击,也还是了不起的。

到后来,人类发明了盔甲,头发就可有可无了;再后来,人类发明了火药,武器运行的速度加快,头发的防范作用更不存在。上帝给人类造出来的头发,便也如他老人家给我们造的阑尾一样,逐渐退化为无用累赘之物,剪去或者留下,已经到了悉听君便的阶段。所以,头发的功能,自从人类的祖先走出了茹毛饮血的与动物无甚差异的原始社会,生理的功能便消失殆尽,只剩下一些心理的精神的社会的功能了。没头发又如何?君不见和尚、尼姑、阿兵哥,脑袋都剃得光光的,照样过得很好。西方世界里有一位女模特,别出心裁,将一头秀发剪掉,刮一个光溜溜的秃头,甚至更具吸引力呢!

但是,中国人一谈头发,便不能不勾起往事。我不知道外国人有没有为头发吃过毫无价值的苦,更不知道西方社会有没有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统治者给全国的男性公民发出一份考卷:你是要头发,还是要头?如果你要头发,你就得付出头。如果你觉得掉了头,吃什么也不香了,那你就只好让人家将你的头发剃掉。这就是发生于15世纪中叶,满清入关,在中国大地上的一道充满血腥味的选择题。

若是外国人,断不会傻到放弃脑袋而保全头发的。道理很简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中国人不,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宁可掉我头,不可剪我发,表现出选择死亡的勇敢。外国人被包围了,打不赢也走不脱,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武器,保险举白旗投降,没有二话。中国人则不,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一人,最后一颗子弹。关云长在土山降了曹操,是他一生的污点,张飞为此要杀掉这位兄长。外国人看重生命的价值,第一位是个人,第二位才是其他什么。中国人则是把国、把家、把个人,联在一起考虑问题的,头发虽小,却关乎忠君报国、气节大义之事。于是,把脑袋伸出去,砍吧!“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满地滚的都是血淋淋的不肯剃发的明朝脑袋,那场面,够恐怖!

但外国人也有他们自己的偏执,一言不合,誓不共天,必要拼个你死我活,方肯罢休。最近刚纪念过的普希金就是一个例子。这位意气用事的诗人,一听有位近卫军军官讽刺他,说阁下戴的绿帽子,可是圣彼得堡今年冬天最流行的样式咧!这还了得,诗人马上怒发冲冠,于是,为这句带有侮辱意味的话,下帖子挑战,要求决斗。我想,中国人碰上这样的场面,绝对表现出比普希金高得多的涵养。哪怕有人赤裸裸道出乌龟王八绿帽子绿头巾之类的话语,也不会大发雷霆,发指髭裂的。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中国人讲大是大非,“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家都不要了,老婆算什么,至于有关个人的一切,那就更是小事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你说你的,我装听不见,然后罔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还会嘟哝,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地呢!

20世纪80年代,那时还叫苏联,我有幸光顾过列宁格勒。在古色古香的涅瓦大街上,有一家门面不大的咖啡馆,主人邀我们进去,因为诗人是在这儿喝了咖啡才去郊外决斗的。我们当然要尝尝普希金喝过的最后之咖啡,其味绝香、绝苦、绝提神,也绝兴奋。也许我是中国人的缘故,我想,我若是普希金,即使受到咖啡因的刺激,也决不采取这等决斗的做法。普希金够种,所以,他的诗永远燃烧着读者的心。他喝完了杯中最后一口黑咖啡,站起来,走出门去。几个钟头以后,在郊外林中雪地里,“砰”的一声枪响,诗人为他的名誉而倒下了。

中国人,尤其知识分子,大话可以说得非常响亮,但身体力行,就不是人人能做到这样慷慨激烈的。从1957年到1979年的22年间,我所受到的屈辱,足够普希金去决斗一百次,也足够死一百次,甚至还要多。哪怕一条蠕虫,一个跳蚤,也要骑到头上来拉屎撒尿,以泄其卑鄙的私欲,但我不也只有选择苟活,像癞皮狗一样趴在地下任人践踏吗?绝无拔出枪来要求一决雌雄的勇气。也许正因为这份怯懦,中国作家自杀率极低,为了一口鸟气决斗而死的,从未有过。缺乏激情,或许这也是中国很少产生大师级作家的原因。真是没有办法的事。中国人,尤其文人的软弱劣根性从封建社会起,就已经被统治者收拾得毫无骨气可言。没有骨气,激情何来?

满清政府看准了这一点,1644年,刚进山海关,就颁布了一道“薙发令”,因人心不服,曾暂缓执行。到了1645年,攻下江南,南明亡窜,政权稳固,重申此令:“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明朝衣冠,皆以满族习俗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凡违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十字方针者,一律处死。于是,一个帝国消亡,一个王朝开始,最倒霉的老百姓,每个人都得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当顺民,伸出脑袋被人剃;是当逆民,抻着脖子被人砍;是当遗民,逃到深山老林。中国人为头发的这种功能,煞费苦心,伤透脑筋,不知如何是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独一份。

所以,鲁迅先生才有那样的感叹!

我小时听我祖母讲古,我想,她也是听她的祖母,一代一代传述下来的,说剃头的为什么可以敲铴锣,穿街过巷,吆喝生意,这是大清皇帝授予他的特殊权力。一般情况下,农村只有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才可筛锣的。剃头师傅的锣虽小些,据说也有权将居民召集起来,查看有没有留发不剃、尚未蓄辫的。所以,剃头的把那块荡刀布视为圣器,因为那上面贴有十字方针的圣旨,曾经神气活现一阵的。如同“文革”期间,红卫兵给五类分子剃阴阳头一样,也是杀气腾腾、不可一世的。中国人的头发最可怜,永远是胜利者的刀下物。好在风光不多久,小将们就下乡当知青,只能在地头上晒太阳时,回味那按住脑袋强制剃头的快活和威风了。

后来,我到了北京,见胡同里的流动理发师,是用一支类似钢琴音叉的大型镊子,招徕顾客。那发出来的“铮”的一声,在幽静的小胡同里传得很远很远,竟能生出颇为回肠荡气的余韵,只有诗意,再无三百年前那留发留头的生死之虞了。可见时光是消磨个人和民族伤痛的最佳方剂。见此与我家乡迥异的场面,我便怀疑许多神乎其神的传说,其实都是无稽之谈,不过人云亦云罢了。

但明末清初的中国人之视发如命,是与圣人的提倡分不开的。《孝经·开宗明义》里有这样的教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实,帝国天下要改朝换代,王侯将相要改换门庭,知识分子要改弦易辙,既得利益者有可能丧失一切,因此,他们对新政权进行抵制是一种本能。我弄不明白,老百姓跟着瞎起哄个什么劲呢?谁来当皇上,你也是被统治的草芥之民。即使你为了明朝的头发,而被清朝割下脑袋,那吊死在煤山的朱由检,会发给你一个碗大的义民奖章吗?别逗了!

所以,还是文人聪明,怎么使自己摆脱这种窘境,既全了名节又保了头颅者,莫过于一代名妓柳如是爱上的文坛领袖钱谦益了。黄卓越先生编《闲雅小品集观》,为其小传:“牧斋二十八岁,以命世之才,登进士第,即卷入世海浮沉。列名于东林,谄事于马士英,降顺清廷,进退无据,陟降频遭。因而于己,感喟最多;于人,则争议最剧。时而想立身朝廷,时而又附庸风雅,内心流连于行用与居藏之间,直到晚岁,才窥破世情而遁入风月与禅林之中。”牧斋之一生,反映了一最典型的士大夫文人的襟抱。

相比之下,被陈寅恪誉为“罕见之独立女子”的柳如是,生和死都那么光明磊落,要比钱谦益在历史上站得更直。崇祯自缢消息传到江南,她劝钱谦益,作为大明政坛精英,海内文章领袖,江南世家子弟,风流队中人物,至此国破家亡之际,也就惟欠一死了。虽不能杀身成仁,抗敌御寇,但以死殉节,不贰大明,应该是你我能做的事情。大概钱牧斋也真的被这位美人说动了心,于是,泛舟湖上,欲投水就义。谁知到了要闭上眼睛往湖里跳的时候,这位诗人可不是义无反顾的普希金,甚至也比不上义无再辱的王国维,更甭说跳太平湖的老舍先生。他伸手探了探湖水,忽然缩了回来,叹了口气,说了声,河东君,这湖水可是冰凉冰凉的呀,怎么经受得住啊!没想到,这位“如花之美女”却毫不动摇,虽深闺弱质,但性子刚烈,全不管这些,纵身一跃,跳入水中。

女人要是痴情起来,没有她不敢做的事情!幸好,她的那一头青丝,被人绾住,这倒是头发意想不到的功能了。救了起来的柳如是,对这位声称蝼蚁尚且贪生的钱才子,又能说些什么呢?表面上节义,骨子里怕死,在慷慨与苟且之间,作了这种愧对红颜的选择,她也只能欲哭无泪了。无耻之尤周作人,做了汉奸,至今还有一帮逐臭之徒,尾随阴魂,鼓吹不停呢!钱谦益虽为贰臣,并未认贼作父。做一条东洋哈巴狗,那就更不应该深责了。

据说,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只有后一位船山老人至死不剃头。而他能够蓄发不剃,坚持到底,因为他隐遁湘西乡下四十年,伏身瑶洞,与世隔绝。钱牧斋是那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主。这位江南大才子,没有声色繁华,没有履舄交错,没有功名利禄,没有卤簿鼓吹,让他在山林里风餐露宿,是一天也过不下去的。而且,豫王多铎的大驾到了南京,他这个写过降书的南明礼部尚书,已经准备了一份厚礼面呈,难道要他顶着明朝衣冠去进谒这位接管大员?

清人史惇的《恸余杂记》,记录下钱谦益怎样剃掉头发当顺民的过程:“豫王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则髡辫而人矣!”就这样,顾全了脸面,渡过了难关。这个头皮痒的理由,虽属掩耳盗铃,但也足以搪塞过去,至少不那么尴尬得厉害。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小聪明与小动作,令人摇头的地方了。

写到这里,不禁为那位将自己的书斋名之曰“寒柳堂”,以表达隔代思慕之情的盲翁陈寅恪,跌足三叹。老人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独坐岭南那座大学校园里的书斋灯前,于冥冥之中,与三百年前的江南艳妓,作灵魂之交流时,不得不爱屋及乌,连钱牧斋也高看一眼。不过,清代的乾隆不那么宽容,他有一首给钱牧斋“盖棺论定”的五律,倒是很不给面子的。“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据说,他曾下令史馆的词臣们,将钱谦益列入《贰臣传》的乙编,理由是他几乎无法与同属贰臣的洪承畴相提并论。以此类推,那么,投降东瀛、为虎作伥的周作人先生,不晓得在乾隆眼里如何看,也许连《贰臣传》的丙编都进不去的。

头发剃了,钱谦益就堂而皇之地应清廷招揽,到北京充修《明史》的副总裁去了。不过,只待了半年,也许想念情人的缘故,买舟南下,随后不复出仕。从王应奎《柳南随笔》中所载的一则轶闻,看出钱谦益特别欣赏柳如是那一头秀发。对女性而言,头发的功能,既是美的象征,也是性的诱惑,更是爱的基础。我们能够想象得见,柳如是必定为一位秀发如云、乌黑亮丽、面如傅粉、明眸皓齿的美人。“某宗伯既娶柳夫人,特筑一精舍居之,而额之日‘我闻室’,以柳字如是,取《金刚经》‘如是我闻’之义也。一日,坐室中,目注如是,如是问曰:‘公胡我爱?’曰:‘爱汝之黑者发,而白者面耳。然则汝胡我爱?’柳曰:‘即爱公之白者发,而黑者面也。’侍婢皆为匿笑。”

而在《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这则故事中,头发的功能还能起到爱情永在、矢志不渝的誓言作用呢!“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守)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日:‘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余。”从这位束发封帛的女子身上,我们懂得苏武诗所写“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中“结发”二字的意义。也许从那时开始,头发的功能,更多地表现在精神方面了。

在中国诗人中,稍后于钱谦益的纳兰性德,是最多、也是最善于描写女性美发的一位。在他的诗词中,时见这样的佳句:“相思何处说,空有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圆照鬓丝。”“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荫月已西。”“锦帏初卷蝉云绕,却待要,起来还早。”“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宝钗拢髻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曾记鬓边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

这位贵公子,只活了三十一岁,在他青春的视野中,自然充满了美丽。他虽然曾经以惆怅的笔调写过:“正是冷雨秋槐,鬓丝憔悴”,“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但这只不过淡淡的忧愁罢了。要说写得好,还是那位大成功,也大失败,曾经登峰造极,也曾充军夜郎,不知伊于胡底的李白,只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便把岁月流逝、韶华不再的事实概括无遗,而千古传诵。

曹丕在《与吴质书》内感慨过:“意志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他贵为帝王,也是很怕白头的。头发的这个提示功能,恐怕最令男人女人,尤其是当官的男人女人痛苦的了。当然也有看穿了的,浑不在乎,白就由它白去,老也由它老去。金埴在《不下带编》卷五举一例:“前人咏白发诗多矣,明有女冠朱桂英一绝最佳:‘白发新添数百茎,几番拔尽白还生,不如不拔由他白,那得功夫与白争。’此浑然有道气语也。”

她之所以能够潇洒而又轻松地看待头顶上的华发,因为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出家人的缘故。如果她活到现代,怕也未必能做到这份豁达。寺庙里有处级和尚、科级和尚之说,那么,尼庵里也不可能没有处级尼姑、科级尼姑之分。一到有了级别、待遇、福利、享受的种种不同,这些本属无差别境界的佛门弟子,也会觉得头上的白发碍事的。

更何况我们这些碌碌尘世中人,肉眼凡胎,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入世之心又怎能不浓呢?虽然高调要唱,清高要装,但面临诸如提拔、升职、调任、晋级等关键时刻,对着约你面谈的领导同志,就会觉得自己头顶上那白花花的一片,有碍观瞻了。当然,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从唐人刘禹锡的诗“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我们就知道,使白发变黑,使头顶年轻化起来,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明代的陆容在《菽园杂记》里说得更详细些:“陆展染白发以媚妾,寇准促白须以求相,皆溺于所欲而不顺其自然者也。然张华《博物志》有染白须法,唐、宋人有镊白诗,是知此风其来远矣。然今之媚妾者盖鲜,大抵皆听选及恋职者耳。吏部前粘壁有染白须发药,修补门牙法,观此可知矣。”

读到这里,不禁为我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到骄傲。于是我忽发奇想,既然谁都有头发,谁都要变白,而且世世代代都会有“听选及恋职者”在,迫切需要将白发染黑,看来这是一项永远不败的买卖。那么,何不以张华之方,造乌发之精,创中华专利,赚全世界当官者之钱呢?说不定要比“著书只为稻粱谋”地赚几文辛苦钱,更是生财之道呢!

但愿美梦成真!

同类推荐
  • 红楼梦新说

    红楼梦新说

    在中国,《红楼梦》无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谓百读不厌,百谈不倦。早在清末,便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戏谑之语。然而时移世易,在当下这个红尘滚滚、商海滔滔、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心理普遍浮躁、焦虑的时代,能够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体味、探究《红楼梦》的读书人,应当说是“多乎哉?不多也”了。所以我能够结识建忠同志这样一位红学同道,便大有“空谷足音”之感。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中国近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中国近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以文学文体作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近代文学文体的发生、发展及其具体的演变情况,进而从文学的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探究文学文体在近代变革的原因,从而探究中国近代文学的文体转换机制和内在的文化逻辑,对于正确地评价和估定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确立有一定的意义。作者立论严谨,论述清晰、独具新意,论据充分、有理,在此基础上不乏精彩的洞见,对专业研究者和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有较高的研读和参考价值。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 如何欣赏唐诗

    如何欣赏唐诗

    本书的作者是清光绪年间文人俞陛云。书中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卢纶、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数百篇名家名作,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的作法,从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入手,阐释其精微细妙之处。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著作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热门推荐
  • 寻找元素石

    寻找元素石

    只是一次不经意,碰到了一个按钮,看见了一个白胡子老人,他说你们的内心有种无法诉说的能量。只是一次不经意,为什么这种事情会降临在我身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见面就说要娶我

    见面就说要娶我

    两人见面的第一分钟,她一直在咽口水;第二分钟,她:娶我!他:你有病!第三分钟,电梯疯狂上窜……第四分钟,他:我娶你!她得寸进尺:吻我!他想说你病得不轻,却没敢开口。第五分钟,电梯急速下坠……差一秒结束五分钟的时候,他吻住了她……华夏国举国沸腾,天家第一顺位继承人天掷,竟然要娶最臭名昭著的月家那个最丢人现眼的女儿月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论坛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白鹿书院从2005年6月成立至今,四年来一直坚持每半个月邀请一位在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开坛至今。影响甚大。它也是陕西新世纪以来最早开办的向社会开放的论坛。
  • 皇上你后宫该裁员了

    皇上你后宫该裁员了

    这是什么绝色男子,长的帅,还帅的一塌糊涂,自称皇子,自称皇子也就算了,还把她当成他的奴婢,每天就是命令她,也不知道从那个时代来的,既然穿越而来,那就赶紧滚回你的老巢,为什么偏偏还要让她陪着他穿越,穿越也就算了,面对那么多女人,她只想跑。
  • 精益实践与信息化

    精益实践与信息化

    按需生产、精益制造、柔性应变,这应该是制造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了,这也是构建精益供应链的基石。本书是从精益思想和信息技术结合的角度,来诠释企业如何在信息化时代,驾驭信息技术的精益化变革来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也就是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帮助企业转向精益制造。本书的第1~4章重点阐述了精益的原理和最新精益思想;第5~8章详细描述了精益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精益软件的功能实现;第9章详细介绍了精益的实现方法和实施过程;第10、11章介绍了国内外的主要精益软件的特点和实际的精益信息化成功案例。驾驭信息技术的精益化变革时代已经到来了,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精益……
  •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穿越三国之静水深流

    对于穿越,王静表示:伪文青也有人权!但是老天爷闭着眼睛抽风谁也管不住!同样是穿越,为啥别人穿越就是文景、孝武的太平盛世;她穿越就是大厦将倾的王朝末年?别人穿越是跟各类女人玩宫斗宅斗,和各类男人上演阴谋阳谋;她穿越是窝在家里被老娘压着学刺绣女红,烹饪做菜?别人穿越,就算长得不咋地,也能有一堆美男围绕身边供差遣,她穿越就是没等张开,就被老爹拿去订了亲?订亲也就订了。但是为什么她未来准老公看上去会是一副弱柳扶风的病秧样?这将来要是一不小心斗嘴斗气啥的还不把老公给整没了?这些还都不算,谁来告诉她,提亲名帖为什么有一个耸人听闻的名字:郭嘉!泥煤呀,搞半天“许给郭家”是“许给郭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紫风铃之恋

    TFBOYS之紫风铃之恋

    意外使他们相遇,相知,相爱;可爱情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情敌、意外、悲伤,打破了他们原本规划好的人生,他们又该怎么办?强大的压力、眼睛的失明,使原本天真活泼的少女蜕变了。两年后她面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嘴角浮出了一抹微笑:“童诗涵,你伤我的我会一一还回来,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事业、地位以及...那个他,我会叫你比我痛苦十倍。”从此,她走上了‘复仇之路’……终于如她所愿她将一切都夺回来了,可这样没有爱情,没有友情的人生又是她所期盼的么?她又能否回到过去找回当初的自己?一场缘于紫风铃的爱恋……
  • 超少年之七星链

    超少年之七星链

    一个自称追星族且只追小凯的十七岁少女,一次偶然,让她与最强科技七星链契约,时空逆转,重塑轮回。这是超少年夏常安的世界,身负异能的她恍然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七星链问世,情感纠葛,所有矛盾、欲望一触即发,她能否守住夏常安,守住本心。剧中名称可能会有些变动,事件发生的顺序也会与电视剧有些不同,记得不太清楚,望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