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26800000025

第25章 阅读的愉悦

阅读,并不都愉悦。

有愉悦的阅读,也有不是那么愉悦的阅读。

人的一生,其实阅读的最大一本书,是生活,是现实,是社会,是命运。但这本书对我而言,从来也不曾给我带来过什么愉悦。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数十年来,也就只有于阅读之中,赖所获得的愉悦,聊以自适。所以,对于书籍,对于各式各样能够到我手中的书籍,是心存感激的。

每本书,都是一个独特的天地,当你沉埋这个用文字建造起来的虚幻世界里,你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画地为牢的孤独也好,人皆白眼的孤独也好,也就会暂时忘怀,久而久之,阅读的很大愉悦,就是这种对于身外一切纷扰的遁逃。我不甚害怕那些岁月里的熬煎,只是害怕无书可读,那种孤独,才是真正无法排解的。

一般来说,凡阅读,目的有二:一、求知,二、消闲。当然对我而言,还有其三,就是上面所说的逃遁了,即或是极其短暂的逃遁,能够忘却那视你为贱类的一张张唾弃的脸,一双双蔑视的眼,也是于阅读中获得的最高愉悦了。不过,这只是属于我的个例,不足为训。

求知也好,消闲也好,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求知未尝不具消闲的功能,消闲未必不收到求知的效果。可以说,只要打开一本书,总会给你带来学问,只是多少和大小的区别罢了。有的书,是大学问,有的书,是一般的学问,有的书,未必有什么学问,甚至连教益也谈不上,若能使我获得阅读的片刻愉悦,那也是我于孤独中的最佳伴侣了。当许多人都把背冲着你的时候,书籍不抛弃你,与你为伴,便是极其可贵的朋友了。

正如我的胃口不怎么挑食的习性那样,对于书籍,只要能看得下去,总是不放过的。几乎是来者不拒,很少选择。因为我对好心人的谆谆教导,应该读什么书,不应该读什么书,从来抱敬谢不敏的态度。因为我一向认为没有不可看的书,只有看不到的书。不过,近年以来,视力严重衰退,对于时髦的书,流行的书,炒作的书,五个人以上穿一条裤子齐声叫好的书,还有《列宁在十月》电影里那种不可以枕头,却可以放在屁股下面的书,就只好遗憾,放弃阅读了。

尽管如此,我仍旧主张阅读,只要时间和空间允许,尽其一切可能的阅读,阅读一切可能读到的书。其实,如果不是我那下降到零点几的视力,那些与屁等值的书,也是无妨披阅一过的。至少知道何以为屁,那不也是一种长进,一点获益吗?现在,看不动那么多了,也就无奈割“爱”,不免可惜。

古人说过,“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过:

“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是有文字的纸张,都应采取珍惜的态度。这当然未必可取,那反应了印刷物不普及的小农经济社会中的惜物心态。但应该看到这种书籍崇拜,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得以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那些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手中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屐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一本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读得丧气,读得败兴,读得大倒胃口,读得恨不能找根绳子将自己勒死,那就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叶,当读小说成为我的一份职业时的体会。那时,我编《小说选刊》,说实在的,我从来没认为那是一份美差。因此,阅读的愉悦,只是相对而言,但手不释卷,则是读书人一生的追求,这是不可动摇的。

鲁迅说过:“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由此可见,求知和求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春华秋实,你付出得多,你收获得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于是,我就会想起一个忘了出处,但总是砥砺着我的读书故事。

那应该是一本革命回忆录,应该是一位革命前辈的亲身经历。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他,被抓进苏州反省院里。在关他的单人牢房的墙夹缝里,挖出来一部未被狱卒发现的、已很零散的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显然,这是前一位关在这间牢房里的难友,有意留存下来的。他在那儿年的关押反省期间,这部可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哲学书籍,是他惟一可读的书。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党把他营救出来,嗣后,他竟然成为一位研究《反杜林论》的哲学专家。

我由此推想过,若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我将会携带一本什么书籍,走进班房呢?这虽是荒谬的假设,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会发生,应该发生的事情却偏偏不发生,如果,这个假设万一成真,给我只能拥有一本书的选择自由,根据我个人从1957年开始,直到1979年为止,长达22年的阅读经验,一种处于基本上相似的班房状态下的阅读经验,我会在下列两种书籍中择其一:

一、曹雪芹的《红楼梦》。

二、鲁迅的杂文集。

这是我读了一辈子的书。从十几岁时读起,一直读到今天,七十多岁了,仍时不时要翻开这两部书中的某一回、某一篇,像孔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样,追求这个“悦”。

为什么我要挑选取这两部书之一进班房呢?因为,有些艰深的书籍,是毫无疑义的好书,但啃起来十分吃力,在惟可面壁的孤独中,除那位革命家可以啃下《反杜林论》外,我想一般人都缺乏那种攻坚的毅力。有些精彩的书籍,既能引起阅读兴趣,也能产生阅读快感,然而,多读几遍以后,也就索然无味,俨然鸡肋。

惟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惟有鲁迅的杂文集,是永远读不完,也是永远读不厌的书。是能够得到求知的满足,也是能够饱享消闲的愉快的书。最初读时,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留连忘返,美不胜收。后来读时,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恢宏堂奥,气象万千,学无止境。老实说,曹雪芹笔下的世界,离我们很远,然而,我们却有如同身在金陵那条街上的亲切感觉。鲁迅批判的锋芒,与现实生活已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不知为什么,却总能在心灵深处得到呼应、共鸣和那种对于民族的,对于国民性的切肤之痛。

因此,《红楼梦》和鲁迅的杂文,给我所带来的阅读愉悦:一、不论从哪一页翻开来阅读,不论从头往后读,还是从后往前读,都能很快进入角色;二、不论读过多少遍以后,再捧起来读下去,都能找到与前不同的,每读每新的体会;三、不论时间和空间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变迁、变化,甚至变异,这两部书籍之所以不朽,就在于永远有话好说的强大生命力上。

在我阅读的全部历史中,差不多有22年,这两位大师的书籍,总是与我的行李、背囊、吃饭的搪瓷盆、粮票、菜金在一起。些日子里,我发配到修建铁路新线的工程单位劳动改造,差不多走遍大半个中国。幸好,即使在最为严峻的“文革”岁月里,这两位大师也不在禁绝之列,于无奈的孤独中,只有阅读他们,是惟一的慰藉。

我记得1957年的春天,二十出头年纪,从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买到十卷本的红布面的《鲁迅全集》,买到十六册本的万有文库版的《石头记》,初初起步,尝试写作的我,如醉如痴地沉浸其中,将其视作临摹的法帖,将其看成作文的范本,甚至极其手工业式地抄录两位大师的语汇、句式、起承转合的连接词等等,以求得其真谛。在那个没有电脑可以检索的年代里,这种极原始的一笔一画的劳动,倒也是强化阅读的一种虽笨拙却见效的方法。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史传是可以画等号的。曹雪芹的书,鲁迅的书,其实就是形象化的一段历史记载,而优秀的历史著作,譬如我们称司马迁的《史记》为无韵之《离骚》,也是对其极高的文学价值的肯定。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认知,从那以后,文史,尤其是史,便是我阅读的新领域。我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二十四史》陆续问世以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出版事业的空前发展,各种史籍、类书、集成的大部头图书的推出,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过去看不到的,现在看到了,过去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现在广泛传播了。干是,活到老,学到老,便是浪费了青春,荒疏了学业的我们这一代,“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要务了。

说到底,中国人的阅读,是和汉语中特有的“学问”这个词语密切相关的。“学问”,典出《易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由“学”和“问”两个单独意义的汉字组成,是一个地道的古代汉语。外国人将这个古老的汉语语词,转换成他们的语言时,通常译为knowledge,或者译为learning,只能说是大致吻合,认真地说,并不十分贴切。因为,汉语的“学问”,包含着“学而问之”,和“问而学之”两层意思在内,与外国人所说的“knowledge(知识)”、“learning(学习)”不尽相同。其中的“问”字,老外的这种译法,是体现不出来的。

何谓“问”?无非不知、不解、不懂、不会,为了求知、求解、求懂、求会,所以要“学”。因此,学问全从问来,无论是吃橄榄式的阅读,吃甘蔗式的阅读,还是吃石榴式的阅读,先问一声“为什么”最为关键。

学问的问,是获得阅读愉悦的最为重要的一点。

同类推荐
  • 放在哪儿都开花:一位曾经的公安局长在京创业日记

    放在哪儿都开花:一位曾经的公安局长在京创业日记

    本书把作者多年以来“饱含辛苦汗水与辛酸泪水”的日记书稿展示给读者。姜正成,一个来自美丽江南水乡的热血男儿,在十多年前来到北京这方神圣的热土上。凭着自己对文化产业的热爱,不畏万难地在北京这方热土上创业。在创业的路上,曾尝尽酸甜苦辣,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指尖花

    指尖花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男人真正懂得女人?懂得她心里最真实的感受,还有她生命路程上那么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求新的生命都是鲜活无畏的,一个让别人感觉你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能被入永久的惦记着,真是很幸福的,这种生命成熟的情感和趣味,就是人世间的佳肴甜品,无可替代,相当美妙。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中部、下部》三本书汇集了1901年到2014年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简介、年代、作者介绍、书影、图片等内容。目标读者群不受年龄限制,作为青少年或社会各阶层读者读物、收藏书籍均可。
  •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是散文作家鲁先圣积数年之力完成的一部随笔断章作品集,全书语句凝练,思想深邃,情感真挚,禅意浓郁,讲述了在面对不公和不平等以及人世间的冷暖时,我们应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仇视身边的人和事。书中大量列举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心灵读本。
热门推荐
  • 我与她的爱

    我与她的爱

    故事发生在2019年11月份、起因于网约车驾驶。遇见的一个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爱的刻骨铭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之第四防御塔

    英雄联盟之第四防御塔

    辉煌过后的LPL,在S9以挑战者的身份走上了世界赛舞台。LCK以近乎碾压的态势强势回归,要找回他们在联赛中的威望,其中,三冠王FAKER带着他的王朝SKT冲散了一整个赛季的低迷,要在世界的舞台上继续缔造属于他的传奇。欧美赛区也高光至世界赛,变得更为强劲,颇有诸神之战的趋势,英雄联盟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冠军,将在这个赛季逐出!而代表LPL出征的三支队伍,凤凰涅槃FPX,展翅高飞无畏艰险;智勇双全IG,敢打敢拼一往无前。RNG,答应我,做出改变好吗!————————带着几度对RNG的灰暗记忆重生的彦林,被PDD发掘招进YM,最后又被介绍转会至RNG。他也想看到RNG做出改变,起码要敢打敢拼,有属于自己的血性!哪怕输,也不要输得憋屈!————————【群号:553153605,欢迎交流~】【作者段位:英勇黄铜四,书里出现不合理的地方欢迎指出。】
  • 天运仙尊

    天运仙尊

    应天道而生的少年,应天劫而生的少年,身怀异龙,手持天运神器,踏着天运,斩邪魔!封邪王!我命自我掌握!不由人,更不由天!战战战!斩斩斩!杀杀杀!战胜一切不可能!怒斩邪魔!杀尽妖魔!
  • 超级人工大脑

    超级人工大脑

    杨力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生活平淡而无趣。他是不幸的,在经历了一场车祸后,他成了植物人。但他又是幸运的,一个科学怪人,救醒了他,并帮他换上了他研制的——人工大脑。学习不好?人工脑里满是丰富的知识。被人欺负?人工脑里的格斗技巧让他纵横校园和黑道!没钱花了?随便去趟澳门赌场,钞票就是大把大把地来。泡不到妞?晕,这怎么可能?…………(本书QQ群:235586195,新群,求加)
  • 已是少年时

    已是少年时

    又名《阿桑》,少女阿桑跟着母亲回到南方城市读高三,认识了倔强少年裴念安,这是一场苦涩的单恋。相信每一个女孩子生命都会有那么一个像神祗一般的少年,他或许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却是她心底的光。来看看这本书书吧,她或许是你,你也或许是她,你们都爱过一个爱而不得的少年。她叫阿桑,他叫裴念安。
  • 念光军归

    念光军归

    慧慧的少女心事录关于嬴城和少年的回忆初中记忆
  • 我在荒古捡属性

    我在荒古捡属性

    冷秋穿越到荒古大陆,成为青云宗外门杂役,生存堪忧。当看到满地掉落的属性,捡起来就能给自己增加时,知道必将崛起!“捡到龙神血脉,血脉力量+1!”“捡到古木精灵,木灵属性+1!”“捡到力量属性,力量+20!”“捡到红包,打开获得古木长生诀!”“捡到宝箱,打开获得裂天剑!”属性是我的,宝箱是我的,美女是我的,整个天地都是我的!书友群:934693706
  • 风沙在后

    风沙在后

    驾着越野车奔驰在黄昏的旷野,拿着剑站在冷漠的巨龙之前,酒馆里听着故事喝着最烈的酒,或者站在心爱的女人身前质疑这世界,这不是穿越的故事,这只是属于一个男人小小的浪漫。一个不用修炼战斗力就会自然增长的主角,该如何进行一个修炼的故事,一场不为人知的俗套冒险该怎么留下一段不俗套的传说?缺的不是套路,而是想象力。这就是一个乱七八糟充满吐槽却又不失温情热血的故事。
  • 天眼见人心

    天眼见人心

    一个落魄男孩意外拥有了特异功能开启了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