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2200000030

第30章 滁宁布道(2)

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跖对面不相识?逆旅主人多殷勤,出门转盼成路人。”(《滁阳别诸友》)

NO.4 定论朱子

五月,守仁来到南京。同时身在南京的徐爱这时成了大家的学长,专门负责一般性的事务和教学工作。

徐爱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胜过了当年的颜回,自徐爱来南都,同志日亲,黄宗明、薛侃、马明衡、陆澄、季本、许相卿、王激、诸偁、林达、张寰、唐俞贤、饶文璧、刘观时、郑骝、周积、郭庆、栾惠、刘晓、何鳌、陈杰、杨杓、白说、彭一之、朱箎辈,同聚师门,日夕渍砺不懈。

作为鸿胪寺长官的守仁,虽说日间多少有些公务要处理,但一旦无事之时,他便召集众人,讲论不休,往往至夜不散。

朱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在守仁看来,一个“灭”字,太过刻意,易令人急火攻心,而且还容易把人一些正常的欲求都去除掉;所以不如一个“去”,只强调功夫,日久必见效力。

守仁南都讲学,主要就以“存天理去人欲”为主,钱德洪回忆说:“先生自南都以来,凡示学者,皆令存天理去人欲以为本。”

有一次,一位朋友自滁州来,他说当地的游学之士多放言高论,不少还已经背离了守仁的师教。

守仁于是跟客人说道:“吾年来欲惩末俗之卑污,引接学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时弊。今见学者渐有流入空虚,为脱落新奇之论,吾已悔之矣。故南畿论学,只教学者存天理,去人欲,为省察克治实功。”

末俗的卑污在于“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 故守仁教人静坐,以自悟心体。如今见静坐也易生弊端,所以守仁便不再那么看重静坐的功夫了。

陆澄在鸿胪寺暂住,这时他的家中突然来信,说他的儿子病危。

陆澄心甚忧闷,情不能堪,守仁便对他说道:“这种时候,你正应该用功,如果放过这时,平时学习还有什么用处呢?人就是要在这种时候去磨砺自己!”

“可是,先生,我方寸已乱啊!”

“父亲爱儿子,这本来是人世间最真切的感情,但是天理也有一个中和之处,一旦过分就是私意。人在这种境遇下,一般认为依天理就该忧愁,于是就一直愁苦,不知已经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了……”

“先生,那我该怎么做呢?”

“一般来说,七情感发,大多已经有点过分,较少不及的。只要一过分,就不是心的本体,必须调整适中才行。就如像父母去世,做儿女的难道不想痛痛快快地一下子哭死?但《孝经》就说‘毁不灭性’这并非是圣人强行制定的,而是因为天理本体就有一定限度,不能过分。人只要懂得心体,自然不能增减一丝一毫的。”

就是在南京时期,守仁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这就是采集朱子强调涵养的若干书信,编为一册,名为《朱子晚年定论》,以示同好。

守仁倡为心学,这就不能不与朱子的理学相背离,因此被人视为“立异好奇”就在所难免了。为了融合与朱子的矛盾,守仁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朱子晚年定论”的学说。

尽管守仁的这一创见有些牵强附会,甚至有些故意歪曲(有的言论根本不是出自朱熹晚年),但在他看来,人的观念确实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几百年,那么他的观念一定与几十岁时相差很大。守仁自己一生求索,主旨数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定论》首刻于南、赣,这已经是编定完几年后的事情了,有学生在跋中提到:朱子晚年病目静久,忽然开悟到圣学之真正渊薮,乃大悔中年注述误己误人,并将自己的错误遍告同志。阳明先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为自己的学说与朱子相同而喜不自禁,于是便手录一卷朱子学说中类己的地方,令门人刊刻印行。

守仁自己在序言则交代说:

“洙、泗之传,至孟氏而息;千五百余年,濂溪、明道始复追寻其绪;自从辨析日详,然亦日就支离决裂,旋复湮晦。吾尝深求其故,大抵皆世儒之多言有以乱之。

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共,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而视之儒者妄开窦迳,蹈荆棘,堕坑堑,究其为说,反出二氏之下。宜乎世之高明之士厌此而趋彼也!此岂二氏之罪哉!

间尝以语同志,而闻者竞相非议,目以为立异好奇;虽每痛反探抑,务自搜剔斑瑕,而愈益精明的确,洞然无复可疑;独于朱子之说有相牴牾,恒疚于心,切疑朱子之贤,而岂其于此尚有未察?及官留都,复取朱子之书而检求之,然后知其晚岁故已大悟旧说之非,痛悔极艾,至以为自诳诳人之罪,不可胜赎。

世之所传《集注》、《或问》之类,乃其中年未定之说,自咎以为旧本之误,思改正而未及,而其诸《语类》之属,又其门人挟胜心以附己见,固于朱子平日之说犹有大相谬戾者,而世之学者局于见闻,不过持循讲习于此。其余悟后之论,概乎其未有闻,则亦何怪乎予言之不信、而朱子之心无以自暴于后事也乎?

予既自幸其说之不谬于朱子,又喜朱子之先得我心之同,然且慨夫世之学者徒守朱子中年未定之说,而不复知求其晚岁既悟之论,竞相呶呶,以乱正学,不自知其已入于异端;辄采录而裒集之,私以示夫同志,庶几无疑于吾说,而圣学之明可冀矣!”

按照黄绾在《阳明先生行状》中的说法:还在贵阳讲学时期,守仁就已经产生了类似的想法;他因取《朱子大全》读之,“见其晚年论议,自知其所学之非,至有诳己诳人之说,曰:‘晦翁①亦已自悔矣。’日与学者讲究体察,愈益精明,而从游者众。”

① 朱熹字元晦。

门人们还特意交代说:从《朱子晚年定论》面世以后,关于朱子与阳明之学异同的争论就很少了,阳明先生于是感叹说:“无意中得此一助!”

然而,此文的编定,实在是守仁长期处心积虑的结果,他此时对于传播自己的学说,已由自发进到自觉——那么多人起来反对他,乃至友人反目,这实在是守仁所不愿看到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

守仁的聪明就在于,他能够对朱子的学说断章取义,这样就可以堵住一部分人的嘴,也便于对广大学子形成号召力。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看穿了守仁的“伎俩”,起而对他大加挞伐。

可是,如果能真正明白守仁的苦心,也就能明白他与朱子并无本质的不同。于对这一点,守仁自己看得是非常清楚的。

有一个学生,在读书时多有摘议朱子的地方,以显示自己与他的不同。守仁见此情景,便道:“是有心求异即不是。我的学说与朱子之所以时有不同之处,只是因为在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辨。可是我的心与朱子的心并没有什么不同,若是他有文义理解得明当处,我怎么能改动得了一个字?”

因此黄宗羲后来才说,朱学与王学的不同,其实只是功夫的不同而已。

NO.5 仕途转机

转眼就到了正德十年,这一年是两京官员的考察年,四品以上的堂官可以采取“自陈”的方式。

守仁已于正月时来到了京师,若水此时已回乡葬母;当见过那些久别重逢的老友之后,大家又相伴着故地重游一番。守仁决定以退为进,于是他上疏自陈,要求朝廷准许他退休,以警戒为官不勤者。但朝廷却没回复。

也就是在这年八月,守仁又拟上《谏迎佛疏》。

当时,皇帝在太监刘允、乌思藏等人的怂恿下赍幡供诸佛,奉迎佛徒,并许以盐七万引以为路费。杨廷和等与户部及言官各疏执奏,皇帝不听。

守仁为了表示关心国事也拟上疏,但见于皇帝如此冥顽不灵,自己说话更没有什么分量,结果干脆打消了上疏的想法。

见于守仁在南京讲学的巨大热情及声势,有位叫杨典的御史于是向朝廷建议,不如让守仁改任国子监祭酒,以满足他好为人师的愿望。

但是,在保守的当道者看来,守仁还不能脱掉一个“异端”的嫌疑,如果任用一个异端来主持国子监,那天下岂不要乱套?所以,对于这一提议,内阁都没有向皇帝上奏。

时政如此不堪,这让守仁又不免心灰意冷,退隐的思想再次抬头。

“湖上群山落照晴,湖边万木起秋声。

何年归去阳明洞,独棹扁舟鉴里行。”(《书扇面寄馆宾》)

“五月茅茨静竹扉,论方方洽忽辞归。

沧江独棹冲新暑,白发高堂恋夕晖。

谩道六经皆注脚,还谁一语悟真机?

相知若问年来意,已傍西湖买钓叽。”(《送刘伯光》)

转眼之间又到了正德十一年,守仁的祖母岑太夫人已经九十六岁。守仁在南京已经呆了一年多了,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看来他还得在南京呆上几年;于是八月间,守仁思乞恩归一见为诀,上疏以疾求养病,故辞甚恳切。可是再一次,朝廷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然而,令守仁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一个月后,他居然接到了朝廷一项特殊的任命——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处。

大明宣德时期开始向各省派遣中央巡视官员,被称为“巡抚”,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统一事权,以便处理地方上的军政紧急大事。后来地方多事,“巡抚”也因此逐渐制度化和地方化,乃至成为省级最高军政长官。既握有实权,又不乏机遇,可谓是当时一切有才干、有抱负的官员立功扬名的最理想职位。

巡抚通常挂衔都察院,这样便有弹劾官员的权力。根据资历的深浅,分别为“佥都御史”(正四品)、“副都御史”(正三品)、“都御史”(正二品)。守仁因为是正四品官,所以初任巡抚时只能是“佥都御史”,但从实际权力和地位而言,无论何种级别御史的巡抚,其职权并没有多大差别,都相当于二品大员。

守仁的仕途就如此奇迹般地峰回路转,从正四品的闲曹一下子到正二品的封疆大吏,这简直就是破格提拔!

对于守仁这匹“千里马”的破格任用,“伯乐”正是当时的兵部尚书王琼,这是一位才略与杨一清不相上下的能臣。

王琼,字德华,太原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初授工部主事,进郎中。他曾出治漕河三年,他把自己的这段宝贵经验都记录了下来,继任者按照他的记述去做,果然不爽毫发,由此大家都一致称道王琼的敏练干才。

后王琼改任户部,历河南右布政使。正德元年,擢右副都御史督漕运,明年入为户部右侍郎。不过尽管王琼其人富于才干,但他个人操守却很差,他曾仗势欺人、盘剥百姓,弄得怨声载道。正德三年春,廷推吏部侍郎,前后六人,皆不允,最后又推荐王琼才被许可。

后来因户部的旧案牵扯,王琼被改调南京。八年,又进为户部尚书。因才能突出,于是在正德十年王琼代陆完为兵部尚书。

就是在这时,四方民乱四起,将士常常由斩下首级的多少论功,但是王琼心知很多人杀良冒功,于是决定革除旧弊:“此嬴秦弊政。行之边方犹可,未有内地而论首功者。今江西、四川妄杀平民千万,纵贼贻祸,皆此议所致。自今内地征讨,惟以荡平为功,不计首级。”此举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称道。

后来,赶上南赣地区发生民乱,朝廷无人可用。王琼已经耳闻过守仁的佚事,早已注意到阳明先生的大志,心知他并非一介腐儒,才决定破格起用守仁巡抚南赣。而且王琼的用意还不止于此,当时宁王朱宸濠反形已露,如果守仁能在南赣有所作为的话,那么就会在侧翼和背后牵制住朱宸濠;关键的是,守仁是一位廉洁忠贞之士,他既不会被收买,也不会坐视观望,而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奔赴国难。

再后来,王琼总督三边,人以比杨一清。他著绩边陲,有人伦鉴识,锄奸定难因以成功。只是为人过于权谲,为士大夫之流所不喜。

当甫一接到巡抚的任命时,守仁心底虽然有点窃喜,但并无多少受宠若惊的感觉。

他更多的是担心和忧虑,毕竟他过去没有过任何带兵的实际经验,自然心中没底。他是既惊喜又惶惑,还想推辞,然而“士为知己者死”,纵然身不由己,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了。

这时候,守仁的老友王思裕便对人说道:“阳明此行,必立事功。”

“何以知之?”另一老友季本疑问道。

“吾触之不动矣。”守仁外在表现得如此从容淡定,不能不叫人放下心来。

不管怎么说,这个任命对于守仁的一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与贬谪龙场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如果说贬谪龙场造就了思想史上的王阳明,那么南赣巡抚的任命则造就了政治史上的王阳明。

也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激发、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才造就了一个真正自我实现的、完整的、千古唯一的王阳明。

但是守仁还有一重忧虑:如果是太平盛世,自己绝对没有立功的机会;如果自己活得足够长,兴许最后倒可以做到高官,有机会处理军国大事,但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只是如今国家被弄到这个地步,皇帝的嬉游荒政已经是有目共睹,人心尽失,民乱迭起,这不知是有志者的幸还是不幸?

常言道:“国家不幸诗家幸”,今日看来,国家不幸似乎也是立功者之幸!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十月,守仁归省至越。然军情紧急,他在次年正月便赶到了动荡不安的南赣,从此他的生命掀开了新的一页……

同类推荐
  • 李海青传

    李海青传

    本书主要记述了东北义勇军著名将领李海青一生光辉的抗战历程。李海青在青年时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东北,并如愿以偿加入东北义勇军,成为一名正规的军人。他与他的战友们并肩战斗,在抗日战场上驰骋杀敌,屡立战功,让日军闻风丧胆,白山黑水间,处处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作者以充满激情的笔墨书写了一场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战斗,赞美了东北义勇军热爱祖国、不畏牺牲的精神。谨以此书来纪念江桥抗战八十五周年,同时将此书献给东北义勇军著名将领李海青和与他并肩作战的抗战英烈们。
  • 汪精卫第一卷

    汪精卫第一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热门推荐
  • 吾即是帝国

    吾即是帝国

    我不愿做一个只知固守一隅的土皇帝我不愿做一个只会东躲西藏的懦夫我不愿看着万千同胞惨死在异族的刀斧之下我更不愿做一个看着人类被蚕食而无动于衷的过客所以我选择挺身而出,为人类而战只要我在,帝国的铁骑将永远守护身后的平民我即是无尽黑夜中的曙光我即是腊雪寒冬中的篝火我即是全人族的守护神吾,即是帝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失忆的伯爵

    失忆的伯爵

    他是伯爵,但却失忆。在国王的众多眼线下,他救回负伤的她。他对她百般呵护,甘愿做她一生的守护骑士。可她竟在婚礼当天狠心背叛!一场爱的毒杀,他化身修罗,从此步入复仇的阴霾。
  • 我家小朋友不是人

    我家小朋友不是人

    她来了,她来了!她穿越时空走来了!苏觅玖一睁眼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好吧她这是没喝孟婆汤就投胎了。后来她发现,临死前看的那部小说中的人物一个接一个出现,好吧她这是死后穿书了!还穿成了书中存活时间最长的女配!可是更不对了,书中的大反派背后居然长出黑色的恶魔翅膀啦?难道她看的其实是本玄幻言情小说?为了不让大反派长大联合女主“咔嚓”了她,所以她决定要当一名合格的舔狗!大哥:“妹妹!你不能和这个狗男人在一起!”二哥:“妹妹以后我娶你,你不要但心嫁不出去!”三哥:“妹妹你不要相信这个渣男的话”四哥:“呔,妖怪,你休想抢走我妹妹”大反派:“愚蠢的凡人,信不信我灭了你们?”挂着洋葱,手握银器十字架的苏觅玖突然出现:“你你你休想勾搭我!我可是很有骨气的!”大反派邪魅一笑,尾音拉长:“嗯?”苏觅玖:仙气尽失。
  • 欢喜道

    欢喜道

    幸运得到修真系统,竟然是个适合双修的!萝莉,御女,淑女,熟女,来者不拒!古灵精怪,魍魅魍魉,来一个灭一个!系统在手,天下任我走!
  •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简介:治愈萌文,当廖小寺醒来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的灵魂附在了一条蛇身上后,她彻底的囧了。当去绍湖参加集会的时候,高冷小蛇遇上高冷九皇子和腹黑六皇子之后,开始了皇宫之旅。小寺:老天不惜让我就算是借身于一条蛇妖身上,也要让我穿越到这里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妖精之界的华丽与我何干?皇室兄弟之间的仇怨与我何干?我只是想心中不留愧疚的,不欠任何人恩情的,坦坦荡荡的在这个世界简单的活下去。欢迎加入催更群,号:197649964
  • 这里有只年兽

    这里有只年兽

    年兽不再凶恶,操控福气与祸水,为人类造福。求偶历经八十一难的于福,终成正果,演绎华夏版的美女与年兽。于福俯瞰人间:世间福运要均衡,那几户姓马的人家福运过盛,谁点进来,就分一点,毕竟进门是客嘛!
  • 0点追爱:总裁别走开

    0点追爱:总裁别走开

    “七喜,你听话吗?”戚夕不明所以地抬头看着宫均。湿哒哒的短发,上身赤裸露出线条优美的肌肉,当真是秀色可餐,戚夕吞了吞口水。“宫先生的命令就是首要执行命令,宫先生让我往西,我绝不往东,宫先生让我上刀山,我绝不下火海,宫先生让我吃白饭,我绝不啃馒头,宫先生让我上床,我绝不打地铺,宫先生的话就是圣旨,我戚夕绝对执行……”“好啊,那上来吧。”宫均拍了拍自己身侧的位置,向她露出迷惑的笑容。额……总觉得哪里不对……
  • 大主宰之千古群雄

    大主宰之千古群雄

    重生大主宰,召唤千古群雄,看牧羽如何成为一代至强者?!群:611725406,欢迎加入讨论!
  • 飞过云端

    飞过云端

    1998年到2001年,十几岁的施云在县城唯一的初中实验中学完成为期三年的学习。在这三年里,施云认识了一群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同学好友。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施云和她的这群同学好友之间。他们一起开心,一起悲伤,一起年少无知,一起走过青春期那段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涩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