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46700000040

第40章 金黄的色块

——怀念昌耀

辛茜

最后一次接到昌耀的电话是他去世前一星期。重病中的昌耀亲自打来电话令我非常吃惊,我想同他多讲几句,他却说:“不能多说,我用的是别人的手机。”我心里一阵酸痛,到什么时候了,还顾及这样的小事,我猜想手机的主人也不会太过计较。然而昌耀就是这样的人,他不喜欢用琐碎的事情麻烦别人。记得有一次吃饭,请客的人特意为他点了几个好菜,我们动了好一阵子筷子,却发现他没有动一下手。在座的人连忙请他多吃,他却用多少带一点木讷的语气告诉我们,他近来不吃猪肉了。顿时,我们几个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主人急忙要给他加菜,他却又说:“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大家吃,也不要重新要菜,羊肉我咬不动。”结果,那天请昌耀吃饭,变成了主人请我们大大地饱餐了一顿。

同昌耀在一起,他的话不多,但高兴时,也是蛮风趣的。曾经和他聊起风马的一篇文章,偶尔提到他喜爱吃的位于西宁交通巷附近一家泡馍馆的羊肉泡馍,他说那滋味之好,难以尽述,一定要请我品尝一次。有天中午下班,看见他骑一辆自行车驰来,专门要带我去那里吃羊肉泡馍。我让他把自行车存了乘车去,他却执意要骑车带我去,我坚决不肯。他说:“你是怕我老得骑不动了吗?我的骑车技术是很好的。”说着,骑上车子便走,我只好紧跑几步,坐在后座上。昌耀的骑车技术果然很好,只是经过一段上坡路时,他已经有些气喘,虽然如此,他还在警告我:“不要跳下去,你只管坐好。”

到了饭馆,要了两碗泡馍,并且是优质的——就是另加了肉的那种。昌耀吃得很认真,不断问我:“怎么样,好吃不好吃?”我点点头说好。他就开心地笑了,像是一个孩子的许诺得到了证实。

回去的路上,车子骑得很快,到了下坡就更快了,他说:“怎么样,夏天骑自行车舒服吧?”我夸他:“你的骑车技术真好,坐着感觉特稳当。”他高兴极了,禁不住呵呵地笑出声来。快到我们单位时,碰到同事班果,他见昌耀非常潇洒地骑着自行车,身后还跳下一个人来,惊讶地叫起来:“哎呀!你好大的胆子,居然让我们的大师捎着你跑!”昌耀一本正经地说:“这算得了什么,我感觉很轻松,还能再骑一段路呢!”望着昌耀因为快活,因为得意而显得年轻的脸,我真的为他感到高兴。

可是,昌耀在许多时候是不快乐的。因为他活得太过于真实,在他的一生当中,他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幸福,丝毫违背自己的意愿。当爱远离他时,他的失爱的悲痛竟如同一位涉世不深的青年,绝望而痛苦。他一生的追求,美好而朴实,不过是寻求一种最基本的理解和人间的温暖。然而,生活是多么的令人不可捉摸,每当我见到他时,他总是孑然一身。只是,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发生过的不过是一场场虚幻的梦。

一天下午,他来到我办公室,见我在看稿子,就静静地坐在对面。我知道他心里有苦,一定想说,所以也不问他,等他自己慢慢说。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说:“我昨夜失眠了。”我抬起头望着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昨天晚上停电了。”“这是常有的事,你尽可以安心睡的。”“但是,我出去了,”他说,“我不能看书,不能写字,我就想出去买根蜡烛。结果,走到大十字的时候,我突然迷路了。街上没有灯,天上没有星星,我不清楚我在哪里,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只有迎面而来的光,很刺眼。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突然觉得很恐惧。后来,感觉到像是车灯,那时候,如果有一辆车撞倒我就好了,可是,他们看见我,都骂我,说我找死。结果,蜡烛没买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回家的,所以一夜没睡!”

说完这些,昌耀垂下头,不做声了。我无法透过厚厚的镜片看到他肿胀的眼睛,可是,我已经体会到了,他时时作痛的心在如何折磨着他。那段时间,他爱着的女人跟别人走了,留下他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她本来是他生活中最后的期望。

“以后不能再这样了,如果真有一辆车撞到你怎么办,夜里的车开得那么野。”他抬起头,轻轻点点头,眼睛里似有一点湿润的微光闪过。

那时候,我没有能力安慰他,只能够静静地听他倾诉,说完了,他的心里能轻松几天。

昌耀是1955年,随着开发大西部的热潮来到青海的。在那个万象更新的年代,他不仅是拓荒大军中的一员,而且比其他任何人更富有劳动的热情和创造的激情。可是1957年,因诗歌《林中试笛》获罪,竟让他在青海贫瘠的荒原上流浪了二十多年。尽管如此,这苦难的生活,也没有让昌耀失去他精神实质中深藏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与浪漫情怀,失去他作为一个勇敢的拓荒者和诗人拥有的生存与征服的梦想,写下了那么多印证着他顽强的生命、美好的理想和充满野性与自由的壮美诗作。但是,昌耀的心,又常常显得那么柔弱、不堪一击。

最后一次快乐的聚会,是去人民剧院看电影。

电话中,他说他想请我看场电影,是法国新近拍摄的《安娜·卡列尼娜》,他已经看了一遍,感觉很好,想和我再看一遍。到了约定的时间我按时去了,在闹哄哄的人流中,见他穿着一件灰蓝的衬衣,打着领带,直直地站着,手里还拿着两支冰棒。见了我,便抢先去售票口买票。进了影院,拣前面的座位坐下,他便马上给我递来一支冰棒。那天天热,我剥了纸便吃,见他不动,就劝他:“你也吃啊!”他说:“我怕凉,不能吃,这一支也是你的。”我说:“那我拿着。”他说:“不,等你吃完了,再给你这支,不然你不方便。”我心想,这么体贴的男士,不管他是什么大诗人,你只管把他作为一位爱惜女士的先生,好好享受他的关怀,也许他会更加快乐。所以吃完一支,我便又伸手去拿第二支,他给了我,却把我另一只手中的废纸拿去,握在手里。我过意不去,要夺回,他连头也不转一下地说:“你只管吃吧,你看安娜多美!”

安娜是法国玉女苏菲·玛索扮演的,与俄罗斯拍的电视剧中安娜的风格大不一样。我告诉昌耀我对安娜的认识,以及对小说,对电影的看法。他说:“优秀的作品总是看也看不够,这两天我又翻出《安娜·卡列尼娜》在读,我是比较喜欢俄罗斯文学的。你也应当多写一点东西,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我说:“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实际上,我有很多生活经历可以写,也许是怕触及自己的伤口,也许是没有这个能力。”他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你真的应该多写,你的同学梅卓已经写得很出色了。”

我们边看边聊,差不多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才出了影院。他说:“我们一起吃晚饭吧!”我因为急于回家照顾孩子就说:“下次吧,下次我请你,咱们再聊。”他说:“那好,我送你上车。”我说:“不用了,你回去吧!”我走出几步,回过头来,见他还站在那里望着我,就向他摆摆手。心里有些不忍,想他回去后,一个人不知道又要怎样对付自己的晚饭,也许是一包方便面,也许是一个冷馒头加一包生牛奶。如今想起来,心里的悔意就连自己也是想不明白的。

谁知道,我们这一次见面后,竟再没有机会坐下来细聊。昌耀病了,病得很严重,我第一次去医院看望他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问他:“痊愈以后,你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不能这样过日子了。”他说:“出了医院,我会注意身体的。”那段日子他正热衷于在废旧报纸上练毛笔字,所以他笑着说:“如果不是住进医院,我的字还会大有长进的。”

过了一些日子再去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上一次的好心情,他对我说:“如果知道自己得了绝症,我不愿意受罪,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当时,我心里一惊。

第三次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蜡黄的脸上,没有了丝毫的笑容,我难过极了。

在度过了一段痛苦难熬的日子后,昌耀离开了人世。2000年3月23日清晨7时,趁照顾他的人出去买牛奶的瞬间,他从三层高的窗台上,用他最后的一丝气力,纵身跳了下去。这似乎应了他自己的预言,又似乎是命定的结果。

在他病重的那段时光,虽然有那么多的朋友和崇拜者去看望他、抚慰他,但他的这一生终究是孤独的。他一生中遭遇过冷落、打击,他的热情受到过鞭挞,然而,他对于生命的理解、渴望和热爱却是感人的。说到自己,说起自己的诗与青海的关系,他便会动感情,常常是一边说,一边就流下泪来。他是自愿到青海来的,青海这片高原厚土给了他很多,给了他的诗以灵魂。在这块土地上,昌耀遭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历过太多的悲伤,但是,他的心底里是舍不下这片土地的。因为这里的大山和人民曾经给予他的丰厚的爱意,使他瘦弱的胸膛里爆发出了雄性的、波澜壮阔的诗歌。在我看来,当代诗人还没有一个人像昌耀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与高原的雪山、河流、大湖、沙丘、雪莲、藏红花、荒原狼等诸多意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他是为诗而生为诗而存在的。正如他在《风景:湖》中写到的:

滑动着的原野。几株年轻的船桅,

是这片空间仅有的风景树。但候鸟们已乘风南翔,

留下独处的泡沫排成白练数列,远隔着秋雨沉浮。

我未得见天鹅柔嫩的粉颈。……

只是冷落了山脚的那片油菜。不会成熟了吧?可那金黄的色块,依旧夏天般明亮,那么天真……

(选自《散文选刊》2007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 冰河:1966—1976无路可逃

    冰河:1966—1976无路可逃

    这是一部随笔集,记录了作家冯骥才关于写作、关于生活、关于现实的点滴记忆,讲述他由一个画师到成为一名作家的人生经历。这部随笔集包含了作者家庭和家族的故事,也包括了冯骥才本人青年时期的成长、恋爱等往事。文字幽默通达、流畅自然,平淡而动人,读来充满力量。
  •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人生立志卷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人生立志卷

    《别停下生命的脚步》,讲述的是人生的梦想与追求,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人生的启迪与智慧。本卷中所精选的一篇篇华美文章,是作者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生命的雨丝,用丰富的内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用美丽的情怀追忆岁月的风尘,用睿智的大脑思考未来的命运。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 白珍珠

    白珍珠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等待第十朵花开”、“忘情塔”、“来生之约”、“等三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而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热门推荐
  • 我们不结婚

    我们不结婚

    都市里有这样一些男女,他们或因每天为事业忙碌奔波,或因被爱所伤,或因择偶苛刻,而对婚姻失望、厌恶,甚至恐惧。他们是都市单身族、恋爱族,发誓永远不结婚。然而,爱情和婚姻的机缘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他们抵抗、拒绝,又向往幸福的爱情和婚姻。引发一连串甜蜜却又令人爆笑的故事。这原本是一部剧本,改写成小说,咱也创个新,就叫它剧本体小说吧。
  • 极限惊恐

    极限惊恐

    恐怖,阿明一路成长为道士路妖魔鬼怪路路相阻,他能走到最后吗
  • 成功出路

    成功出路

    当今这个高速度、快节奏、多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像李嘉诚一样,具有应付瞬息万变的能力!李嘉诚是排名世界巨富前25位的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让世人羡慕不已。那么,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财富就装在你的脑子里,只要你肯去发掘,它便会像泉水一样的不停地涌出来。一般人只看到成功者成名时那一刻的荣耀,聪明人却会去探讨他的成功过程。
  • 冷王追妻公主你别跑

    冷王追妻公主你别跑

    出身好,样貌好,个性好,就一定能得到幸福吗?答案是不一定。安乐的前世告诉我们:家世,美貌,温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眼睛够亮,鼻子够灵,是否遇到那个对的人。重来一世,安乐,你的眼睛擦亮了没有?
  • 道诗人

    道诗人

    写诗成画,画中有你。你中有我,万物为诗。世上没有完美的爱情,只有两个不完美的人。摸索一个合拍的方式,深一脚浅一脚,走过。我的每一笔,写的都是你的故事。我也希望……
  • 木叶之冬夜

    木叶之冬夜

    冬天,依然这样的寒冷,小小的房间,仍是自己孤独的影子。进进出出的都是自己的脚步。一个人的夜晚,除了安静,还是冷清。独自睡在冰冷的床上,透过自己的微弱呼吸,呵出的薄薄热气。明明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那么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个新生的灵魂,他又将对一切造成何等的影响。
  • 木岳么五传

    木岳么五传

    天启世界最短命的神,却又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一朝下山,却不想就遇到了传说中的前世今生。本想替别人治病,哪知除了她自己,对于谁她都无能为力。……不虐π_π
  • 终将成就英雄之名

    终将成就英雄之名

    所谓英雄,就是他人遇到危险时伸出援手;在黑暗之中带来希望之人!群号:695725652
  • 黄粱问道

    黄粱问道

    千里紫气藏运祚,几堆青瓦纳乾坤。半生白发了俗世,一枕黄粱却泥尘。……一觉醒来,天地反复,少年白发,锦衣褴褛。是一梦经年?抑或大梦未觉?望着山中愈来愈盛的氤氲紫气,沈言茫然的瞳孔中渐渐有了神采。石枕渡人梦,古书盗天机,仙妖神人鬼,尽在黄粱中。故事从一个被回拨三十年的世界开始……
  • 一夜回到2010

    一夜回到2010

    2015年7月8日,股票的继续大跌让4倍杠杠配资的乔靖云年内第二次被强制平仓,这一次,自以为跟上了中央救市步伐的他无可避免的破产了,一无所有了。伤心欲绝的乔靖云彻夜买醉,喝到了忘记了时间,喝到了不省人事。一觉醒来,他回到了2010年,他大一的时候!一切从来,乔靖云将如何改变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