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1800000029

第29章 小街世相

父母从东城的四合院搬家到这条小街,已经有20多年。小街南口外是朝阳路,那是从朝阳门向东通到八里桥的大路。小街北口外,前两年开通了远比朝阳路宽阔的朝阳北路,它与朝阳路平行,从东大桥向东通到温渝河边,它把小街向城区拉近,也把原来的城乡结合部推远了。

这小街其实是十里堡路的南段,它的当中有一条浊流自西向东横穿而过,再将小街分为我眼中的南段和北段。这浊流是暗绿色的,带着一些气味。冬季,水面上会高高地腾起热气,那是因为有热电厂的循环水从上游注入。水面常有漂浮物,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变换为菜叶、稻草或枯枝等不同的杂物,四季不变的是废弃的塑料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沿河是有树木的,可是这些树差不多都没有活到新的世纪。唯有依稀的柳色,还留在依稀的记忆里。过去曾有一位日本朋友来家里,经过这条河时,意外地听他赞了一声“漂亮!”他用的这个词,在日语里兼有美丽和洁净的含义,我就追问他是指哪一层意思,他说都有啊都有。他是一位老人,那是一个夏日黄昏。我猜想,他的话可能是出于善意和礼貌,也可能是出于他的心境,或许还有他的视力和天色双双朦胧的因素。因为我明明看见河水、河堤都是龌龊的,沿河坑坑洼洼的小路也是暴土扬尘。乃至我不好意思向他说明,这里的水是从西面的什刹海流来的,向东流去大运河。曾经“帆樯蔽日”的什刹海,曾经“船舶往来,商旅辐辏”的大运河,就是由我们脚下这条不起眼的小河贯通的,它叫通惠河。规划开通这条河,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晚年的重要业绩,那是700年前的故事了。这又带出另一件让我回味的事情:那是在美国马里兰州绿瀑布,偶然见到一条窄窄的小河,据说是100多年前人工开凿的,它的一头是华盛顿乔治城,另一头连通中部的俄亥俄州,后来由于铁路运输兴起,那条运河还没有发挥作用就被废弃了。然而老美们眼眶浅,居然当它是个景点,有人会津津有味地跑去凭吊,在那里发思古之幽情。

小街的南段稍长。南口正对着伊藤洋华堂商厦,很多百姓不喜欢伊藤洋这个东洋名字,但是并不拒绝进去消费,华堂一开业就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东面几百米的鑫帝商厦先垮掉了,西面几百米的雪银商厦接着垮掉了,后来鑫帝商厦变成了鞋城,雪银商厦变成了苏宁电器。从小街南口进来,两侧是国棉厂的宿舍区,那是成群的格局很小的旧楼房,其中的一部分,这两年正在改建成高层的商品楼。临街的路边,原是些破旧的平房民居,早些年都先后变成了商铺。这些商铺很杂,小餐馆、发屋、鞋店、服装店到成人用品店都有,有些铺面变脸的速度直追川剧,往往是一个新门脸还没看熟,就已经张挂出转让的招贴来了。还有的呢,经年不变地用电扩音器重复着“大甩卖最后三天”的广告,每天如是。路西曾有过一家“小天地”商场,是卖小商品的,头些年名声很响亮,当时无论坐公交车或是出租车,只要报上它的名字,司售人员都知道,几乎有如今华堂商厦一样的知名度。而今这个商场已不存在,临街的部分曾改成过台球室,继而又改成网吧了。路东有豆制品厂,北京人吃的白玉牌豆腐,是在这里生产的。

父母家在小街的北段。北段早有相对成熟的社区,街边的人行道比较宽敞,小贩们就来填空了。卖水果的、卖青菜的、卖豆制品的都像上班一样固定;剩余的空地,常有卖鞋的、卖棉织品的、卖盗版书的流动商贩轮番占据,有多大的空儿他们就能铺开多大的摊子。北段原本也有一些临街平房,这些年差不多拆完了。路东路西各拆出了一块白地,在那里用铁皮围墙一圈几年,成了风筝爱好者的天地,住在我们楼下的下岗工人小刘,经常就在那里面“放飞心情”。

鲁迅文学院是这街上打眼的一处院落,它的大门座西朝东,牌子大约是1984年挂上的,以前叫文学讲习所。这条小街明明是十里堡路,鲁迅文学院的地址却写作八里庄南里27号,像是要印证它与这条街道有多么格格不入似的。2005年夏,又一块金底红字的招牌挂在它的门上了,赫然是“中国作家协会”。这家文学院或文学衙门的门口永远是冷冷清清的,而小街南口、北口和河边各有一个报刊亭,虽然没有文学,却是常有看客。

鲁迅文学院的北邻原是一家粮店,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逐步取代的过程中,粮店先是经营过一段烧饼油条,后来就关门大吉了。我猜想,粮本和副食本、粮票和油票,后人还有机会在文物市场上见到,而专营粮油的店铺,还有里面的米面柜和米面簸箕,以后大概是再也见不到了。粮店歇业后改弦更张,已经是私人经营的了,卖过一段食品饮料,而后又改为出售家装五金及制作铝合金门窗了,也卖瓜子花生和冷饮什么的。北口路西,有京城老字号“同升和”的一座大楼,味道怪怪的“同升和鞋店食品超市”几个字,高高大大地立在楼顶,楼下一层是食品超市,二层以上的窗户看进去全是空空荡荡的。只有楼边不起眼的地方,有一间狭小的门市部是售布鞋的。

发屋是贯通整条小街的一道风景,最盛时不下20家,我曾留意数过两三次都没有数清,现在大概剩不到10家了。店里多是青春女子,常守着店门枯坐。男士从店门前走过时最好目不斜视,万一对上了她们的目光,总会迎来一个笑脸,伴着招呼你进去的手势,放不开的人会弄得很尴尬。有时你不斜视也不行,她们会在门边敲响玻璃,你不免闻声去看,结果还是一样。所以最好是与这些店面保持距离。

小街上也卖盗版光盘。卖主有时是半大的孩子,有时是抱着幼儿的妇女。他们手上拿的是一些新片、大片,看到可能的买主,还会问要不要“****”。后一类光盘他们不放在身上,是放在十几步外的草丛或砖石缝中。我也作过买主,后来不买了并不是提高了保护版权的意识,而是提高了保护自己的意识,因为那些光盘的质量实难保证。有次交易半途中,加入了一位穿制服戴大盖帽的买主,这时就挺有意思:出售光盘的是个半大小子,他黑胖又生着癣的脸上阴晴不定,显然是拿不准大盖帽的身分。我内心也想辨别这大盖帽是何方神圣,不同在于有人是为生计而紧张,有人是隔岸观火。直到那顶大盖帽付了钱走掉,还是没能认出他是哪个衙门的人。

这条街交通很不便利。是从南向北的单行线,而南口外的朝阳路中间又设着隔离带,所以西面来的车要进来,必须先到东面去调头,才能右转进来。北口规定不准机动车驶入的,可是不但常见有车进来,并且总是堂而皇之地与正常行驶的车辆、正常行走的路人抢道。这街上颇多拉客的“摩的”——那种有小包厢的三轮机动车,在小街的南口和北口自然形成了车站。这种车收费低但看着很悬——毕竟车身太小,驾车者又喜欢多拉快跑。不断有城管部门来取缔,我至少见过两次“摩的”被装上卡车没收的场面。但是有人要图方便,有人要谋生,所以屡禁不绝。大约10年前,小街也通了公交车了,是608路。这条线路的车都很破旧,甚至很脏。但是它走的这条小街也没干净过,乘客似乎也安之若素。608路在旧粮店门前有一站,我认识的一位马师傅,在那儿摆着理发摊。我等车时看到他,也许找他换个零钱,也许随便闲扯两句。有时并没有理发的客人,马师傅就悠然地闲坐,总是背对着马路不看街上。他女儿很多年前嫁给东洋人了,他就守着街边打发退休后的日子。

二十多年过去,小街从清静走入了喧嚣。人多了,车多了,店铺多了,带给人方便,也带给人烦恼。除非遇到市政和城管部门的干预,小街的变迁只承认居民的消费取向,并不理会人们的其他感受。家里的南窗能看到小街,北窗能看到朝阳北路,凭窗可以冷观世相,出门也就融入到世相中去了。

2005年10月

补记:

又是两三年过去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脚步越来越近。

小街南口外的朝阳路改造拓宽了,小街自身的马路也重修过了,取消了机动车单向行驶限制,608路公共汽车换成了漂亮的绞接式新车,可惜路还是窄,宽大的新车行驶在这里显得尾大不掉。“摩的”仍在路间穿梭。路边的那些发屋基本不见了,有的像是真的在做头发了,有的改成了小吃店,有的就那么锁上门闲置着了。

通惠河也疏通过了,原先的土岸被砖石覆盖了,南北两岸都建成了商品房楼盘。南岸原是生产白玉牌豆腐的豆制品厂,办公楼改装成了售楼处,厂房拆除后建起的楼房,有的高达三十余层,楼盘的名字叫作海华堂;北岸的空地也建成了新楼盘,从它的楼房造型看,是定位在高档楼盘行列,名字叫作珊瑚弯。海华堂和珊瑚弯,名字都是从通惠河汲取了灵感吧?房产商无愧是我们社会的精英,这条浊流一下子就被他们点石成金了,不知近在咫尺的鲁迅文学院的文人们会不会惭愧。对了,中国作家协会的牌子已经不见,大概是东土城路的原址完成了改建又迁回去了。

小街北口路西的同升和鞋店那幢楼,也已经被装修一新,原先设在楼顶的大字招牌,换成了“格林豪泰酒店”,它的底层仍是铺面房,经营着的有服装店和福利彩票发售点,还空着的贴着“旺铺招租”。在小街北口路东,原先是一片小有模样的绿地,现在被铁皮墙圈了起来,里面将要建成地铁6号线的青年路站。

2008年7月

同类推荐
  • 杨柏深秋的乡野

    杨柏深秋的乡野

    与劲松相识,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清丽的容貌,羞怯的谈吐,仁厚的天性,给人一种柔情且脱俗的感觉。开始并不认为她是一个倾心文字的人,因为在我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娇美俊秀的女人,拥有扮靓生活与享受生活的天生优势,却是耐不得文学的寂寞,更吃不得写作的艰辛的。
  • 收藏阳光

    收藏阳光

    本书的内容绚丽多彩,主题广泛且深刻。在作者的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吟咏。这些乐章唱出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又唱出了各自的品行和灵性;同时,还抒发了从大自然中获取不同感悟,并引向哲理的思考。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心向远方

    心向远方

    本书收录了作者1985-2009年间的文章,包括《期待》、《虑》、《妈妈,我没有忍住》、《圆月》、《夕阳西下》、《一盏灯二两油》、《台历上的肖像》等。
  • 论“京派”

    论“京派”

    《论“京派”》共20章,是作者“京派”研究20余年的一个论文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废名、冯至、卞之琳等人的现代诗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析。同时,改选取了一些与“京派”有关的文学论争,在再现这些文学论争的时候,对事件的起因并没有因循传统研究观点,而是结合当时的论争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高恒文认为,梁实秋与“京派”的论争,除了文学观点的差异,人事上的分歧也是引发论争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学群体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京派”也不例外。高恒文相信论述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作用,这一点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论“京派”》对“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刊物、文学论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京派”的一次全方位呈现。
热门推荐
  • 傅先生转运吗

    傅先生转运吗

    前世的莫思暖简直就是锦鲤转世,运气好到世人膜拜的对象,她也表示自己是个傲娇的好运鲤。可没想到一朝穿越她从好运鲤变成“霉运鱼”,而且是不带丁点好运的那种!在彩票还剩一个谢谢参与和特等奖这种得奖率极高的情况下,她“谢谢中奖”了!一次意外相遇,莫思暖发现她的“霉运”体质在靠近大佬时,莫名好运了!于是莫思暖眨着星星眼,抬头看向男子:“傅先生,求伸大腿!让我挂着可好?”傅凉辞:“为什么?”莫思暖“害羞”一笑:“因为傅先生可以给我转运呀!抱是抱不住的,不如让我挂着!”傅凉辞:“……”后来莫思暖走上了“挂着”大佬的“不归路”,最后自己也成功“挂”进去了……
  • 猛龙抖甲

    猛龙抖甲

    大道三千,执迷三万。太平世界不太平,乱世王者平乱世。
  • 清风一片

    清风一片

    御清风和越明溪,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携手从京城走入灵山的传奇故事。
  • 异常对象已失控

    异常对象已失控

    通过食用猫科生物维持生命的猫人,永远会出现在下个拐角处的青花瓷。从未输过的万胜之人,能映射出内心容貌的面具,将使用者困在内部的镜子。这是一个足以毁灭宇宙的异常生物,在遇到一个能够随意重启宇宙的可怖种群——智人之后,乖的像只小猫咪,努力过上幸福平静生活的故事。喵。更多详情请见特别文档——异常对象已失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那时青春度似水流年

    梦那时青春度似水流年

    这第一次写,我觉得差不多,可以试着读一读
  • 聪明购房300问

    聪明购房300问

    本书以直接、简单、明了、实用为编写的宗旨,以房地产市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焦点,以排除百姓购房中的种种风险为目的,体例编写分知识长廊、交易大厅、物业广场、法律救援、案例评析五部分,分别对房屋买卖的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常见问题以及防范作了介绍。
  • 我来当主神

    我来当主神

    “我就是主神,压榨轮回者们的主神轮回者们不服来打我呀,所有位面都是我的,所有违抗我的人都要死”林飞站在无限空间轻蔑的说道。大家一起来讨论章节吧
  • 卿本红妆—绝色妖瞳

    卿本红妆—绝色妖瞳

    她是现代丹药世家的少主,二十一世纪最年轻的丹皇。她是天启大陆苏家的废材小七,人称废材七少。一朝穿越,她成了“他”传言,苏家七少,文不成,武不就,乃是京城第一废材。传言,苏家七少长得青面獠牙,让人望而却步,乃是京城第一丑男。传言,苏家七少经常出入烟花之地,乃是京城第一纨绔。可谁知,他本是她,更是绝顶天才,是暗夜阁的主人。且看女主如何在异世大陆闯出她的一片天地吧。新人新文,请多多支持。
  • 与你共司时光

    与你共司时光

    她是时柒一个向往平淡生活的女孩。但是他的出现打乱了她的平淡生活。他的霸道,他的一次次的进击使她无路可退。我不良善,但我绝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