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61800000047

第47章 买书有风险,读书须谨慎——鼠年的读书牢骚

这个鼠年于国家是多事之秋,于个人也遭逢了颇多不快,股市上不顺手就不去说它了,连读书也是连触霉头,于是想到借文字发发牢骚,对肝郁不舒试做缓解。

《外国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等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出版)。读散文始于近年,年轻时是不喜欢的。天命之年以后,心境变了,趣味也变了,注意到了它在表述中意趣多样的好处,又喜欢它在阅读时弃取自如的便利。买书时从书名断定了内容,出版社也素称可信,所以不疑有他。不料《散文精华》的首篇,便读得有些气闷。这篇是英国赫德逊作《林鸟》,或许因为是翻译文章,译文未能表现原作的面貌?读毕满心疑问,一片茫然,全不知作者想说的是什么,也不知编者看中它的是什么。说不定《林鸟》的英文原作很优美,说不定这位作家在英国文学中地位重要(好像也不见得),但是如果看不出作者的立意,优美就成了空泛和花哨。书中的第二篇文章是萧伯纳作《贝多芬百年祭》,文中有这样的话,“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作悦耳的乐式”,我不能确定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移来评价赫德逊,赫文中我连赏心悦目的形式也未曾看到,本书编者选了这个作家的这篇文,我看很失败。

《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与前书同时买来,前书没读完便换过了这本。前些年在《十月》上读过有人写清洪亮吉的文章,读时津津有味,读后一直记着,这次粗翻书前目录时,回想起了那次阅读的愉悦,一厢情愿地把它当成了同作者同类文章的合集。开卷发觉味道不对,立时转去查看日记,才记起那位作者是杨镰,而不是眼前的李国文。杨镰写洪亮吉文,篇名为《流放之路》,在我记忆中铺陈凝重、叙事浪漫,满纸书卷气,“丈夫自信头颅好,须为朝廷吃一刀”的洪氏,活脱脱地跃然纸上,读时动容,掩卷亦回味良久。李国文的文章却是市井之气扑面,一副乡愿面孔。《文人活法》是个挺好的题目,《牵犬东门岂可得乎?》是其首篇,所写是秦相李斯,题目是李斯语,原以为笔涉前贤,必是有心得,有高论的,不料到被作者以兰芝之名,诱入了鲍鱼之肆,读来只觉得眼里、心里都是脏脏的。最不喜的是作者的文风,触目皆是时政、时文套话甚至粗口,他大概只记得前人说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忘记了前人也说过“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样写文人故事,他与杨镰的品味和文笔实是天差地远。然而写李斯文的失败还不止于此,最失败的是作者的“破题”。李斯的绝命辞,被作者拿来用作文章题目,解读却过于平庸。作者认为那是李斯对于误入权力场的自我否定,他举出阿Q刑前喊“过了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秋谨刑前吟“秋风秋雨愁煞人”,类比李斯的不畏死,这样的思维哪里有一点儿“文人味道”?阿Q凭念白给自己打气,秋谨借吟诗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两种表达都是执念于生死的,与“文人活法”无甚关联。中国文人的精神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李斯在他们当中,是实现了个人政治理想的幸运者,他真的是无可抱怨了。在我看来,李斯临刑所言“牵犬东门”的话,因顾左右而言他才见文人的机智,才见淡定从容的胸襟,这样的佳话被作者以“悔不当初”去解读,顿觉索然无味。在我看来,若论慷慨激昂,可举洪亮吉的“丈夫自信头颅好”、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两昆仑”,以至汪精卫的“引刀成一快”,若论与李斯一脉相承的文人气味儿,当推金圣叹与瞿秋白。金临刑对刀斧手说,我有一个秘方,带进棺材里可惜了,告诉你吧——花生米就豆腐干吃,可以吃出火腿味道;瞿自知不免于死时作《多余的话》,以“中国的豆腐好吃,天下第一”收束,此种轻描淡写,恰是掷地有声啊,这才是我眼中的中国文人,这才具有印证“文人活法”的意义。

前述《散文精华》是多人集,不可以偏概全,《文人活法》却只有一个作者,注定是无法卒读的了。另想起一段题外话,那是偶然在电视百家讲坛中看到王立群先生的节目,他论及先秦政治时特别论及李斯,特别讲到李斯的《谏逐客书》,我觉得既然讲到这里,没有引用一下鲁迅的话是缺憾,那评价崇高而有力:“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纲要》)”,在那个节目中援引这个观点,应该不多余。

《曾经风雅》(张昌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集内介绍了民国以来20余位文化人物,内容有趣可惜文字难称“风雅”。试举《陈寅恪:惟大英雄能本色》一篇:“自1937年日寇入侵,覆卵下岂有安巢……”(P70),从未见过有人将成语覆巢之下无完卵做这样的改造,意思也说不通了。“陈家的外到与学校的对话”(P71),看不懂是什么意思。“陈寅恪1937年右眼失明,五十二岁时左眼又发现眼疾……”(P72),前面用纪年,后面用年龄,读来不得要领。又由于陈寅恪在1962年跌断右腿,于是在文内小标题中用了“残目膑足”(P72)字样,读来感觉不妥,于是去查工具书,没发现“膑”字有这样的用法。“他的晚景是凄凉的,但盖棺后终有暖色……请看他的师友、门墙们对其七嘴八舌吧”(P140)。句中用“盖棺”对应“暖色”,感觉很生硬;而“门墙们”显然是误会了词意,“门墙”是师门而不是门徒的意思。此外还有一些随处可见的毛病,如“木墓高拱”应为“墓木高拱”(P142);“清朝第一任状元”(P143)应为“第一位”状元;“想把北平变成中立区,以避战乱,傅斯年揭杆反对”(P144),“揭杆”这个词用得古怪。“在民族气节、国家操守上,孟真最较真,黑白明,寸土不让”(P145),气节和操守,与“寸土不让”难以搭配。再如,“徐、陆的关系急转直上,不久就结婚了”(P157),成语不是不能活用,但是在此处改“下”为“上”,实在给人为所欲为一厢情愿的感觉。“他能拒绝华中师大为先父钱基博老先生作百岁”(P260),“先父”不能用来称别人的父亲,“老先生”不能用来称自己的父亲,用在了一起究竟是谁的父亲?此处与电视主持人朱军称毛岸青为“家父”一样不通。P333行文有“萧淑芳诚邀师兄到舍间做客”,“舍间”是谦称,作者替萧淑芳拿来用就滑稽了;同页,“……门墙林立,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画坛精英”,又再次用错了“门墙”一词。

《阿波罗之杯散文随笔集》(日三岛由纪夫著,多人译,作家出版社1995年出版),也是家里原有的书。这个译本比较粗糙,事实上从事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很容易费力不讨好。《纽约的奇男奇女》与《纽约的穷人》两篇,译者都署名申非,前篇中一段话说,“说话时,她那拉丁系女性所常见的可怕的瞳子,定位于正中间,上下左右都露出白眼”(P46)。我认为这个句子不妥,“瞳子”有杜撰嫌疑,“白眼”仅用于形容眼神,至少可做如下改动:“她那在拉丁系女性中常见的可怕的瞳孔,定位于眼球正中间,四周都露出眼白”。后篇中有一段话说,“旅馆规模虽小,但仍能看到《纽约时报》星期版,令人不能不侧目而视”(P52)。“侧目”是不以为然的表示,用在此处显然不当,也许用“刮目相看”较好些。另一篇《斗牛士之美》,林青华译,这是仅有十余行的极短篇,其中就有四行显得没头没脑不知所云。篇首两行是,“在男子从事的工作中最为粗犷的、将性命当作靶子的工作,而且本质如此优雅、如此美的工作也极为稀少。”第二自然段是这样两行,“适合男子穿着色彩丰富、绚烂衣服的,只在与死、勇气和血潮有关的时候。流行歌手的打扮是要被唾弃的。”(P352)读者或可理解作者三岛由纪夫的行事乖舛,但未必能接受译者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行文,“血潮”是什么?猜吧。

《心灵的焦灼》(奥茨威格著,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这是家里原有的书。P46的一段文字,疑有一处误植。文为“……老人跟着我走了出来,此刻正站在房间门口,渴望向我致谢。可是我不顾陷入羞惭的境地,假装没有发现他站在我的背后。”此处对心理活动的描写,从逻辑关系看,“不顾”显然是“不愿(願)”之误,这个小毛病反映出当时“愿”字还没有完全取代“願”字,也许还能反映出当时的出版物没有完全从铅字排版改成电子排版。与简、繁字体有关系的误植,另在浙江出版的一本台湾作家散文集中也见过,那一处说“杨振宁、李政这两君来看我”,录入者明显是将“道”字当作了“这”字的繁体“這”字。

《世界文学地图升华自己的98本世界文学经典》(徐艳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是新买的书。书名有意思,看出编者花了心思。自己读文学作品从无规划,有心借阅读此书作一梳理。但是在粗翻的时候发现了一处硬伤,那是介绍到《包法利夫人》及其作者,书中称福楼拜的其他主要作品有:《贝姨》、《邦斯舅舅》等,这显然是张冠李戴,常识告诉我们那两种书都是巴尔札克的作品,很庆幸先读到了这处容易判断的错误,警醒我要么放弃阅读,要么在阅读中多加小心,免得被越带越远。

《唐弢藏书签名本风景》(于润奇编著,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也是新购的书。知识和品味应是书话类书籍的基本元素,当然也需要准确的叙述为这两种元素提供保证。开卷未几页便发现一个小问题,在介绍刘半农《扬鞭集》文中,连带介绍了孔德学校,但是“校址在东城方中巷”(P5)句中的“方中巷”,显然是“方中巷”之误。方巾巷原在朝内南小街南端,不知现在是否已拆平了,外地读者和青年读者不容易识别这个错误。

书买来不合意,浪费钞票,书读来不合意,浪费时间。今夏还买过读过《操盘手》(花荣著,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年出版)、《地王》(雷酒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此去经年》(庄羽著,文汇出版社2008年出版)等书,读来都不喜欢。所举这些作品和作者多是有市场的,李国文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操盘手》是“上市一个月即荣登全国图书畅销书排行榜当当网、卓越网商战小说第1名”,《此去经年》是“新京派女作家最新力作”。可这些招牌是靠不住的,事实告诉我,买书有风险,读书需谨慎。有瑕疵的书还算好,像《中国文人的活法》那种伧俗作品,希望再也别碰到了。也许还是应该回过头去,还是要读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名著,哪怕被人指为不食人间烟火也没什么所谓。

2008年10月

补记:年末购得《舒芜口述自传》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书内缺失了全部目录,第一章《身世和童年》仅余一页;电询出版社时,答复说时日已久,没有存书可供调换了。

同类推荐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岁月的书签

    岁月的书签

    该书收录了作者200余篇散文。从书中的字里行间,能读到杨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父母的孝顺、对朋友的欣赏,她的文字中缀满了生命的阳光和愉悦,还有对生活细节之美的聪颖顿悟。小到花草树木,大到思想上的无拘无束,他总是驾驭得娴熟自如,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我想这都得益于她常年读书的缘故。全篇共分为六辑:《知味龙乡》《流年轻梦》《萦怀手记》《光阴故事》《流光且住》《闲钓一弯月》,书写的文字优美、浪漫,富有诗意,随笔、感悟、心情,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 国家

    国家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和自信,不能仅看其GDP总量和外汇储备世界排名,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指标,即这个国家的公民无论走到哪里,遭遇灾祸或事故时,都能得到自己国家政府积极有力的保护。如果说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个历史奇迹,2011年中国政府组织的利比亚侨民大撤离绝对值得历史铭记……
热门推荐
  • 地球的宝可梦

    地球的宝可梦

    儿子:爸爸,我要一个呱呱泡蛙。爸爸:换一个好不好,比如,小火龙。儿子:我要一个后妈。爸爸:诺,闪光呱呱泡蛙。一个够不够。儿子:够了,谢谢爸爸,爸爸走好。
  • 快穿傲娇男神成长记

    快穿傲娇男神成长记

    关楠一朝穿越,穿回16岁那一年中考将至,直接成为了中考的状元,奇遇人生开挂走起!为了之前的遗憾,关楠离开家乡寻找自己命里最想要找到的人……“叮!萌萌哒系统开启!请小主人在线兴奋一下!”关楠:“叮你大爷!你早干嘛去了!”然后她还真给找到了自己想找到的人,偶像男友在线成长!金钱?豪车,豪房?开挂的人生有什么不能得到的?来自小鲜肉的在线宠爱。“小傻瓜——”“我把全世界都给你。”
  • 暴风突击队

    暴风突击队

    我们的功勋将无人知晓,唯有散落的十字勋章向后人讲述在这里曾发生的一切。
  • 无敌从被迫开始

    无敌从被迫开始

    荒古系统:【发布终极任务】【踏平生命禁区】【任务完成后晋级红尘仙】叹了声气,周昊颇为无奈。很多时候,他都是被迫的。其身一晃,迈入东洲剑冢。剑冢内,剑气直冲九霄,传来古之大帝愤怒而又惊恐的咆哮。一日之后。他已无敌。……咳咳,这是一本玄幻小说。作者君已有两本完本小说,诸位看官可放心阅读。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清醇美酒似当年

    清醇美酒似当年

    烟花妓女俏梳妆,洞房夜夜换新郎。一双玉腕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装就几般娇羞态,做成一片假心肠。迎新送旧知多少,故落娇羞泪两行。
  • 劫魔通天

    劫魔通天

    本是名门之后,却惨遭叛变。楚自天,自小脸上便有一道诡异符印,奇丑无比!是压制,还是逆天!
  • 寄生蟹

    寄生蟹

    上海姑娘艾小米,母亲去世后,独自租房生活。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条件不错的俞少卿。本来都要谈婚论嫁的小情侣因为房子问题分了手。却因未来婆婆出面调解后终于结婚了。婚后夫妻俩日子过的非常幸福。但随着孩子的出生,婆婆的到来,婆媳俩在育儿上,观念上,生活上,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丈夫俞少卿对妻子的态度也开始慢慢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解忧

    解忧

    在一场阴谋大火中,青楼女翘翘被推入了死亡的坟墓。被救出后,更名为解忧,并伺机复仇。她究竟卷入了一场怎样的朝堂权谋?又与一代霸主赵匡胤堕入了怎样传奇的爱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