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75900000010

第10章 情结“花儿”缘心随“花儿”飞——由《花儿飞四方》想到的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喝着甜甜的黄河水,吃着宁夏川的大米饭,哼着“花儿”民歌调步入人生旅途。对于这片神奇的黄土地,我有着深深的爱恋之情。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同时也是滋养民歌“花儿”的土壤,是我一生致力于音乐文学及音乐创作的源泉。

儿时,我常常和同村的小伙伴摇着小木船,到村边的七十二连湖荡来荡去,悠哉游哉,吃蒲笋,挖芦根,摸小鱼,掏小鸟,苦中作乐,倒也无拘无束。那种充满野趣的生活至今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那长满芦苇和蒲草的七十二连湖不啻于孙犁笔下的白洋淀。在这充满泥土气息、鸟叫蝉鸣的大自然怀抱里,还常常听村里人喊船歌、吆场歌、漫“花儿”、唱牧歌,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这些村歌民谣“花儿”调便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儿时的感觉是纯真的,儿时的记忆是清晰的,儿时的音调是美妙的。虽然时隔久远,但却沉积在我的灵魂深处,在我后来音乐的编创演绎中,不时爆发出灵感的火花,成为可以信手拈来的音乐素材。

小时候,我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穷孩子,虽然衣衫不整,却不以为然,时常摇头晃脑地跟随村邻们到处赶大戏,看皮影、听秦腔、瞧眉户,兴致异常得高,劲头异常得足。20世纪50年代演出的眉户剧《梁秋燕》,不论是音乐,还是唱段竟然能倒背如流。

记得1965年,那时我正在上大学,甘肃歌剧团排演的歌剧《向阳川》到银川演出,我有幸前往观看。该剧羊皮筏子汉与黄河风浪搏击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动听高亢悠扬的“花儿”,更是一下子钻进脑海,余音袅袅,大有绕梁三日之感。于是,我找到歌谱,经常把这段“花儿”用竹笛演奏出来,真还别有一番韵味。从此,“花儿”在我脑子生了根。

到宁夏歌舞团从事专业文艺工作以后,接触“花儿”的机会就比较多了,经常能够听到“花儿”手的演唱,除了本区的“花儿”,有时也能听到甘肃、青海的“花儿”。记得1985年农历六月初,我和歌舞团的几位同事到甘肃莲花山、临夏、青海土族自治县赶会采风。回来后,我曾写了一篇散文《丹麻赶会采风记》,记述了当地“花儿”会的盛况:当汽车驶进丹麻的时候,我们看见赶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的山间小路上纷至沓来,他们有的步行,有的乘骑备有彩色鞍镫的骡马,有的乘坐拖拉机、汽车,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喜悦的神采,到达会场时,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所有能进入会场的路口,几乎被围得水泄不通。快到中午时分,“花儿”的海洋掀起了巨大的浪潮。放眼看,凉伞连着凉伞,帐篷挨着帐篷,倾耳听“花儿”声荡长空。优美的旋律,生活的颤音,震动在希望的田野上。县文化局的流动赛歌台上集中了当地土族中最优秀的男女唱把式,优美动听的“花儿”,通过车上的高音喇叭,向四面扩散开来,形成了声浪的峰巅。歌台旁边,吸引了许多热心的听众,他们不顾炎热,不顾拥挤,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来自生活、散发着泥土香味的“花儿”。

以后,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对“花儿”的认知实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我撰写的《西部音乐文学及音乐》《谈西部民族民间音乐的异向发展》《谈西部民族民间音乐的同化融合》等论文中,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到了“花儿”的音乐特点及风格。对“花儿”的认知和定位,也逐步清晰与明朗。由于对“花儿”的情有独钟,使我在音乐创作中常常把“花儿”和民歌的音乐元素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比如《根在宁夏川》《黄河流来艳阳天》《黄河漂流羊皮筏》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宁夏音乐的调调。而《祖国和我们心连心》《早晨的太阳》《民族花开结彩带》《新月下的向往》等歌曲,则是把“花儿”与******音调融合一体,形成了宁夏回族认同的回族风格。而这些歌曲创作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这些歌曲的产生,确实为当时的文艺舞台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

1998年,我以主要编剧和作曲参与了音乐剧《中秋月》的创作演出。长达100分钟的剧目,仍以“花儿”、民歌、秦腔音乐元素融合一体,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报纸评论说:纵听《中秋月》音乐,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即“土”“美”“情”,所谓“土”是指音乐具有乡土气息和亲切感,所谓“美”是指音乐大起大落,荡气回肠,委婉曲折,优美动听,具有旋律的曲线美。所谓“情”是指音乐烘托剧情,以情动人,催人泪下。

2003年,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思考,在出品人兼项目统筹赵中和、杨天旗、薛来军、杨武平的支持下,决定出版一套系列CD唱片和配套歌曲集,《花儿飞四方》作为一份可供大众分享的精神食粮和音乐文化土特产,献给自治区成立50周年。此时,我已年逾六旬,而”花儿”的情缘越结越深,这便成为策划创意的主脑。经过多方奔走,得到了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教育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宁夏高级专家联合会的支持,成立了编委会。从2004年7月始,历经4年艰辛努力与顽强拼搏,《花儿飞四方——宁夏民族歌曲精选及欣赏》CD唱片集和配套歌曲集,终于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面世。经过系统整理编录,以原唱、伴奏、歌谱、欣赏四为一体的面貌呈现,得到高层次的升华,宁夏“花儿”由此插上翅膀,飞向四面八方,我的心也随之飞向遥远、飞向永远。

“花儿”来自大山黄土地,来自人民。它将在历史的进程与传播中,回归大山黄土地,回归人民,成为人民永远永远的心声。

原载《中国民族》

同类推荐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深处。
  • 我钻进了金字塔

    我钻进了金字塔

    本书是唐师曾于90年代末期在病床上完成的中东回忆录(作者在海湾战争中受到核辐射,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991-1993年底,唐师曾任新华社中东分社摄影记者,先后历访卡扎菲、拉宾、阿拉法特、曼德拉等军政首脑,并驾大吉普游历巴格达、金字塔、中东沙漠、苏伊士运河、耶路撒冷等地。本书就是这些所见所闻集结成的文字。字里行间皆是对传奇人物风趣而独特的演绎,对祖先、历史、文明的探索与敬畏。本书累计销量已超50万册。
  •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展现了简·奥斯汀时代的真实英国社会风貌。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农业与工业的飞速变化令人不安,人们不断遭受革命与侵略带来的恐惧:这与简·奥斯汀创造的宁静舒适的虚构世界截然不同。从包办婚姻和售卖妻子到矿井和烟囱里滥用童工的现象,这部迷人的社会史揭示了两个世纪前的英国人是如何工作、娱乐和为了生存斗争的。对于任何想要探索简·奥斯汀的天才之作以及她小说的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必读书。如果提及历史上一个十分久远的年代,诸如罗马或者中世纪,人们可能会觉得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但是简·奥斯汀所生活的乔治王时代,同样与21世纪的英格兰风貌迥异。如今我们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对于两百年前的先人来说,可能就如痴人说梦一般。本书的作者是英国颇有声誉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以简·奥斯汀的创作为时间坐标,搜罗了牧师、家庭女教师、外国访客、商人等不同人群的信件、日记、旅游日志,查阅大量犯罪记录、新闻报纸、文献资料,以人生发展为写作顺序,还原了十八、十九世纪英格兰人在婚礼、生育、成长、外出、娱乐、治病、死亡等方面的真实状况,让读者们体会到两百年前一个平凡的英格兰人可能遇到的具体生活。每一个人都在塑造与改变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历史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生构筑而成的。没有了生活细节,也就没有了历史。如果你想真正看懂简·奥斯汀、司格特、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萨克雷、哈代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是一本必备的生活背景参考书。
  • 一人份的热闹

    一人份的热闹

    如果你也像我,正处在独自成长的阶段;如果你也像我,拥有大把时光,却无处“挥霍”;如果你也像我,常常会想:独处时,做些什么能让自己越来越好?那么,你可以为自己做一些尝试: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给自己买一束鲜花,独自经历一场旅行。
  • 做个自在人

    做个自在人

    本书第一部分叫故土集,是李子胜在家乡百里滩行走的所见所闻,具有渔盐文化价值;第二部分园丁集,是李子胜作为教师作为人父的一点思考心得,对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有积极意义。李子胜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可谓十分成功,他的儿子200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将远赴伦敦大学继续深造。第三部分行路集,是记录李子胜作为一个教师作家的人生经历的碎片式的感悟。第四部分是李子胜与文学活动有关的一些文章,记录了李子胜文学创作的历程。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作家作为教师身份的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的系列文章,具有向广大家长的推广价值。
热门推荐
  • 神棍逆天:帝王倾城

    神棍逆天:帝王倾城

    女子底眉伸出自己纤细的手回头轻盈一笑,天地的黯然失色“又是一年的冬季,这个冬季特别冷。你说是不是?”女子望着白茫茫的一片眼底有不知道的神情。“是啊!你还不多穿点衣裳”一到空灵的声音传来,女子回头可却不见人迹当女子在房中洗白白时一个大男人从天而降,女子蒙逼男子尴尬,神助攻队友出现了。现在开始好玩了
  • 他的天使

    他的天使

    不是所有的事情生来就注定的,比如说一个恶魔也可以拯救一个孤僻少年,然后与他拥有甜甜的爱情。你哪里是一个恶魔,你明明就是上天派来拯救我的天使——洛彦之是你让我学会勇敢,让我觉得有你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放放。——炽鸢
  • 白发嫡王妃

    白发嫡王妃

    原来头发真的可以一夜白,为他,她甘作小妾,却不知是否能换回他的真心,她遇上了他,不知是好是坏。原来她也可以狠狠放手,原来他也可以移情别恋,她累了,退出。他悔了,以晚。她早已被他伤的遍体鳞伤,他知道一切都晚了。当她将要原谅他时,命运的齿轮再次狠狠碾过她的娇躯。
  • 血族公主:暗夜伯爵的宠儿

    血族公主:暗夜伯爵的宠儿

    她,乃血族女王的后裔,拥有着强大的法力,却坠落于人间,被猎人收养。他,乃血族第一长老,被称为“暗夜伯爵”,龙族的龙神。五年前的相遇,他以龙神的身份收养她为女儿。五年后的再遇,他以暗夜伯爵的身份收她为徒。“父王,我饿。”“是吗。”他解衣宽带,将她扑倒在床上,“既然饿了,那就吃吧。”“你个死变态,起开!”(推荐新书《一生,终老:尘缘错》)
  • 神穿:逗比媳妇是天才

    神穿:逗比媳妇是天才

    “听说凡间很好玩。”“是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当逗比杀手遇见腹黑王爷……
  • 快穿之攻略魔王的特殊技巧

    快穿之攻略魔王的特殊技巧

    PS:本文系统快穿他:“凤冠霞帔,帝后之位我都已经给你了,你还不满足?”她:“我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那天他说:“我心悦你……”她粲然一笑:“好啊,你来找我,找到了,我便嫁给你。”然而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她的消息,纵使他翻遍了整个九州,也不见她的身影。“咦,我怎么会是妖?”一只狐妖刚化形了一秒又变成了原形。“你要是叫我师尊,我就助你成仙。”一位白衣男子将狐狸抱在怀里如是说。叶菁菁死死抠着怀中的系统君:“你真的不考虑给我放假?!”
  • 墨色年华

    墨色年华

    她一出生就带着一个沉重的梦,记忆尤为清晰,是一个解不开的迷……说不清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慨,留下太多的叹息。人人都道人生绚烂,可我却见白莲染墨。被黑色染指的人生,如若小心地晕染开来,‘期待’能否化为一副风华绝代的水墨画卷?犹记得那年的桃花烂漫,山里的山桃花也美丽芬芳,一路还有金灿灿你油菜花,心情也跟着这花儿一样灿烂。天气明明很好,可谁又知夜里突然就来了一场大春雪落下......摧残了那所有的美丽,凋零了所有的烂漫,凌乱了我的人生,也冰封了这一路的油菜花……
  • 邪恶小姐重生,逆天下

    邪恶小姐重生,逆天下

    她一朝穿越,十年,她经营了自己的势力,她要统治七国,不然就毁灭。他,被人委托,让时光倒流十年,让她不要心生恶念,十年前,她五岁,正好是她穿越过来的时候。最后会发生什么变故?重生有用吗?
  • 斩鬼传

    斩鬼传

    在我的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叫做林小夜的即将毕业的高中生,他在一次意外之中被卷入了斩鬼人组织的行动当中。这次行动他意外地获得了斩鬼人的能力,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的坑爹之路。故事中的主要对手是一种名为“鬼”的事物,这种鬼和灵异文化中的鬼有所不同。它们是由灵体发育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变成了鬼的形态。其实灵体的本质是人死后的记忆线和这个世界无处不在的能子所构成。灵体苏醒后经过一段时间会恢复生物的本能,它们开始猎杀同类,或者猎杀人类。而斩鬼人有一种名为“高能能子受体蛋白修饰基因”的存在,这种基因平时被抑制表达,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基因的抑制基因会被打断,斩鬼人的能力将会觉醒。鬼在故事中有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君王路线”,一条是“吞噬者路线”,前者所造就的鬼要比后者强很多。因为前者的条件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不能吞噬任何其他鬼。否则就会造成记忆线侵染的现象。鬼每吞噬一个其他的鬼,自己的记忆线就会被侵染,最后就变成了无数记忆线混杂在一起的个体,接着它们会进行最后一次觉醒,成为有独立记忆的吞噬者。而君王路线的鬼由于记忆一直没有侵染,当它们进...
  • 万界之国王世纪

    万界之国王世纪

    超神学院卷开启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名为不可直视之神的邪神入侵了主世界,从而导致万界崩塌,诸天万界散落,大道用尽最后的力量创造出神之系统,从各个位面挑选出拥有王之资质的人,准备凝聚万界的力量,驱逐邪神,而主角金宇就是拥有王之资质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