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80500000092

第92章 林语堂与茶

林语堂以闲适、幽默、性灵、平和著称,在他的生活之中,他喜欢喝茶,也喜欢咖啡。想象林语堂在阳台上,夹着烟,或者喝茶,或者咖啡,这样源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饮料是否仅仅是某种嗜好的巧合,也许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融合的有力注脚。在林语堂的生命之中,咖啡是后来才进入生活的,而关于茶的记忆,应该从他小时候就开始的,在他笔下的“东湖”这个平和坂仔的乡村,他的父母经常招呼过往的樵夫喝茶、聊天。那时候,作为交往的介质也好,作为体现热情的方式也好,林语堂对父母的泡茶、喝茶已经有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象。

但这仅仅是孩童的某种记忆而已,林语堂对茶的真正感悟是他成人之后,“我以为从人类文化和快乐的观点论起来,人类历史中的杰出新发明,其能直接有力的有助于我们的享受空闲、友谊、社交和谈天者,莫过于吸烟、饮酒、饮茶的发明。”于林语堂来说,茶这时候已经不是纯粹的某种解渴的饮料,饮茶已经成为社交上一种不可少的制度。至于“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和“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这样的感受,则是上升到某种很高的境界了,品茗于他就是必不可缺少的文雅之举。

林语堂以为茶和烟、酒应该是同属于一个文化氛围的,他认为它们都有3个共同点:一是有助于人类社会;二是都不至于一吃就饱,可以随时吸饮,在吸饮同时聊天谈心;三是都是可凭嗅觉来享受的东西。由于有了这样的感受,林语堂就有了对品茗的讲究,他认为享受这3件东西也如享受雪月花草一般,须有适当的同伴,还须去找寻适当的环境,喝茶友伴不可多,环境宜静。“茶需静品,而酒则须热闹。茶之为物,性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如果此时身边时而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谈国事,即十分败兴,也正如在雨天或阴天去采茶一般的糟糕。”并且他认为“茶是凡间纯洁的象征,在采制烹煮的手续中,都须十分清洁。采摘烘焙,烹煮取饮之时,手上或杯壶中略有油腻不洁,便会使它丧失美味。所以也只有在眼前和心中毫无富丽繁华的景象和念头时,方能真正的享受它。”唯有在这种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他还近乎苛刻地认为“采茶必须天气清明的清早,当山上的空气极为清新,露水的芬芳尚留于叶上时,所采的茶叶方称上品。”

林语堂认为“只有富于交友心,择友极慎,天然喜爱闲适生活的人士,方有圆满享受烟酒茶的机会。”自从宋代以来,一般喝茶的鉴赏家认为一杯淡茶才是最好的东西,由此可见“君子之交淡如水”并非容易的事情。

真正鉴赏家常以亲自烹茶为一种殊乐。林语堂也不例外,是个注重过程的人。“烹茶之乐和饮茶之乐各居其半,正如吃西瓜子,用牙齿咬开瓜子壳之乐和吃瓜子肉之乐实各居其半。”

“茶炉大都置在窗前,用硬炭生火。主人很郑重地扇着炉火,注视着水壶中的热气。他用一个茶盘,很整齐地装着一个小泥茶壶和四个比咖啡杯小一些的茶杯。再将贮茶叶的锡罐安放在茶盘的旁边,等水已有热汽从壶口喷出来,谓为将届‘三滚’,壶水已经沸透之时,主人就提起水壶,将小泥壶里外一浇,赶紧将茶叶加入泥壶,泡出茶来。”这样的茶就可以喝了。这一道茶已将壶水用尽,于是再灌入凉水,放到炉上去煮,以供第二泡之用。“以上所述是我本乡中一种泡茶方法的实际素描。”林语堂对家乡泡闽南功夫茶的过程做了详尽的描述,才有了“茶在第二泡时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这便是著名的“三泡说”。这样的泡茶方式林语堂也明白是指鉴赏家的饮茶,而不是像店辅中的以茶奉客。这种雅举不是普通人所能办到,也不是人来人往,论碗解渴的地方所能办到。这样的品茗方式和林语堂讲究闲适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知道因为有了讲究闲适才爱上功夫茶,或者因为闽南功夫茶的悠闲助长了他的闲适生活,只是在细酌慢饮之中,闲适、平和的纯粹人生态度和文化格调才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笼罩在林语堂睿智的身影上。以至于他罗列了茶的享受技术包括10个环节,甚至感觉凡真正爱茶者,单是摇摩茶具,已经自有其乐趣,有了“好茶必有回味”、“一切可以混杂真味的香料,须一概摒弃”等深得茶艺真谛的语句。

越过林语堂有关喝茶的论述,目光向历史纵深跨越,从林语堂关于喝茶的妙论,自然就想起了苏东坡这个林语堂最为喜欢的人。在苏东坡存世的诗文及书法作品中,“茶”字多次出现。苏东坡爱酒,也嗜茶。爱酒,就是热爱世俗生活,热爱世俗中的喧嚣聒噪谓为入世;嗜茶,就是喜欢追求精神自由,喜欢红尘外的寂静空灵,谓为出世。既热爱世俗生活、又追求精神自由,苏东坡这种入世和出世相互交融的生存方式,彰显了千年以来中国文人骨子里的共性。苏东坡骨子里的特性是否影响了挚爱他的林语堂,也许没有真切的答案了,但不容讳言,林语堂关于喝茶“三泡”论的审美趣味多少承着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的思路。也许是历史的传承,也许是巧合,但世事如烟,许多人物已经成为过去,茶却留了下来,茗香留存不仅仅在唇齿之间,也在历史故纸的字里行间。

同类推荐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本书如实反映了“11·24”特大海难的整个救助过程。灾难是不幸的,但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负责精神,我们的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本书客观分析发生“11·24”特大海难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有天灾,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也有人祸,管理上的漏洞和事故背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如果我们能够像本书期盼的那样认真汲取教训,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警示我们不再忽视安全,不再淡漠生命,不再重蹈覆辙。
  • 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本书是作者献给为此次工程默默奉献的人们和千百年来在甘谷这块热土上为水而不懈奋斗的人们的。此片报告共四章,分别为水之韵、水之梦、水之魂、水之情。
  • 远去的鼓点

    远去的鼓点

    本书是一本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全书由心跳的感觉、深秋的红枫林、远去的鼓点、远远的眼光近近的心、青春的恩典、真情、相逢在落叶飘飞时、一颗等待的心、飞走的燕子、美丽的梦和校园人生这十部分组成,分别收录了出自于青少年学生所写的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以弘扬真、善、美为主旨且贴近校园生活,以少男少女的学习、生活为内容,重在反映友情、亲情、恋情、师生情。
  •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引领读者深入贾府的家庭生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庭,剖示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演绎社会风气的流转,见解精微,启人心智,是一部别开生面、言近旨远的大家小书。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
热门推荐
  • 全宇宙换一颗红豆

    全宇宙换一颗红豆

    【影视行业背景,现实日常向,女总裁的晋升之路,以及猜老公游戏】出身普通的叶昕,一心想要摆脱阶级成为人上人,但却对大学时有过一面之缘的肖煜念念不忘。肖煜的若即若离,娱乐圈的波澜诡谲,令叶昕在商海浮沉之中,犹豫过,迷失过……“能只要爱情的,都是没吃过苦的人。”
  • 冷宫浮沉:倾国弃后

    冷宫浮沉:倾国弃后

    她,一朝穿越,成为西宫皇后,倾国倾城之姿却被少年帝王无情废弃。他,少年天子,冷酷无情,却在一次次与她敌对时而失了心。他,漠北战神,雄心万丈,却对她一见倾心。他,敌国暴君,傲视天下,嗜血残暴,却奈何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在遭人屡次背叛抛弃后,她说:“这天下的美男我都爱,我花心,亦,无心…
  • 围一见钟情的心

    围一见钟情的心

    讲的是一个围棋天才和一个优秀女翻译,一见钟情的雷文
  • 重生之争取稳稳的幸福

    重生之争取稳稳的幸福

    既来之则安之,我接受我已穿越到这个回不了家的地方。我决定好好的过好每一天,争取做个小地主,嫁个小美男,额………想得有点多。现在主要是想想怎么把大家分成小家,然后在把自家过成地主家,最后坐等美男子。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心理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心理学

    本书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实例,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情绪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目标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指出常见的心理困惑并提供防治建议,总结性地阐述了现代人常见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防治策略。
  • 剪月

    剪月

    一首女性作者以男性的视角描绘的一段怅然若失的感情,具有错位美
  • 放弃我,还是爱上我

    放弃我,还是爱上我

    一个傻白甜深深爱上一个男人,在他们结婚之后那男人抛弃了她,找了一些破烂不堪的理由,之后跳海自杀。那个女孩会怎样呢!敬请期待哇。
  • 一梦惊神

    一梦惊神

    一个混吃等死的小小富二代一梦之后人生的转折带着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影响着之后数十年的芸芸众生。
  • 权谋盛世帝王女

    权谋盛世帝王女

    生来尊贵,但是总有人想要取而代之,那就不能怪她心狠手辣,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且看我如何乱了这天下,换了这个盛世
  • 奇迹般的大明星

    奇迹般的大明星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明星没有电视剧没有电影。只有纪录片动画片。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她就是文学系的才女林羽萱。他时尚界的宠儿,娱乐圈的大佬。女子心目中的顶级男神。大制作争抢的人物。他却不屑一顾。她的出现点燃了他对爱的冰冷。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会坚守各自的本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