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32100000001

第1章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当代传承之论(1)

鲁忠慧鲁忠慧,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本文所说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倡导的内容完全一致、完全契合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是共建社会主义精神家园中要大力弘扬、光大的,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五千多年来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始终成为民族脊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并融入中华民族行为方式中的精神文化,这就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延和内涵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当代传承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服务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如何在实现这一重要现实意义进程中得以很好的传承,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深刻思考的大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传承的主体是关乎传承得如何、传承得怎样的核心问题。传承,传即是传递、传授;承即是继承、发扬、光大。没有传,就不可能有承;没有承,也就无所谓再传。承是传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是传的最终目的;传是承的必要形式和手段。任何一种优秀传统文化都存在着一个传和承的问题。传的主体,从年龄角度讲,应该是承继者的长辈、长者;从时间流转角度看,应该是承继者的上一辈、上一代;而从个体成长历程分析,他们既是承继者又是传授者。所以他们同时肩负着传与承的双重职责,并且是承继在前,传授在后。承的主体,从年龄角度讲,应该是传授者的晚辈、后代;从时间流转角度看,应该是传授者的下一辈、下一代;而从个体成长历程看,他们同样既是承继者又是传授者,他们同样肩负着承与传的双重职责。因此,传与承的效果好与不好,既取决于传授方,也取决于承继方,但首先取决于传授方承继得如何。

当前中国社会层面特别是道德和价值观领域存在许多问题。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诚信、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社会道德行为的失范,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教导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与人为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以义取利、以诚取信、以孝为德的行为准则相背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道德行为标准背道而驰。国人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未能在当代得以很好地传承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当代传承受阻之因

(一)传承之问题

1."文化大革命"期间,传授出现断裂,承继出现空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成人在生活、工作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融入到下一代的行为方式之中的一个复杂、艰辛的长期过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红学家刘梦溪指出:"在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断层,这个断层造成将近三代人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方面储备不足,这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的说法基本上是文化缺氧。"担负当代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为人领导者等所谓长者群体,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所受教育完全脱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框架体系,传统文化成为"封资修"之类的东西,从"批林批孔"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期间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心中传统道德文化的观念已很模糊,对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之类不会有太多的概念,无从接受,何谈承继。所以,为人父母、为人师后,由于其本身传统文化的匮乏,传授环节自然产生问题,期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与承戛然而止,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传与承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2.改革开放前十几年间,传与承未能及时补缺,缺失态势依然持续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中国也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此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处于过度的物质关怀的状态,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取向在不经意之间不断被强化着,人们的道德水准并没有像物质生活水平那样得以快速提升,人们的道德和理想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以前,也就是国学热之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依然处于低迷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与承逐步受到国人的重视,但言传喧闹,身教冷清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曾经有过严重失误,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自我否定,使国人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多的是一分疏离和一分隔膜。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学术领域的"国学热",促使传统文化开始走向复兴,国学研究也成为学界的一种时尚。2000年左右全国各地又涌现出许多复兴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组织学术团体、召开学术会议,创办期刊、出版图书,兴建书院,创建网站、论坛,组织"读经"活动,开设国学课程,开展汉服运动,以传统方式举办各类仪式,祭拜孔子、炎黄先祖的祭祀大典,过中华传统节日等等,一时间,"读经""私塾""国学""汉服""儒学""儒教""成人礼"等词汇在报纸、杂志、网络、电视里层出不穷。2006年我国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但现实社会中成人行为的种种失范,依然严重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当代传承。

除此之外,还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未能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和实质精神,在历史的演进中,对经典的误读和断章取义,使精华变成了糟粕,智慧解说成了愚昧,于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既丧失了文化的食粮,同时也丧失了做人的准衡。

(二)教育之缺失

当前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轻德"的理念一直陪伴着青少年的成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言传弱化,身教更加缺位。

1.言传之缺失

家庭教育。目前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考试成绩才是关系到子女前途的第一要务,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成才就是读书,学好功课,考出好成绩,顺利跨过层层考试的沟坎,考上理想的学校即可,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关注子女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凡是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概不问津,这些都成为孩子道德行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中的缺失,是青少年传统道德文化欠缺的因素之一。

学校教育。由于现阶段教育体制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重知识轻品德、重成绩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升学轻就业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迷惘,这无疑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行教育中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重智轻德"现象严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单纯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硬性的业绩考核指标,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功绩。初中学校要看考上重点高中人数百分比,高中学校要看进入本科线人数百分比,造成了学校管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取向。学校以高考、中考成绩优异成为名校,老师以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或重点大学成为名师,在此教育氛围下,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中德育教育功能急剧弱化。有的传统文化教育仅散见于学校开设的语文、历史课中,其内容也是局限于古诗词、朝代史等,而授课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加之很多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的底蕴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施加较大影响。虽然目前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体制没有根本的变革,实际上却造成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

2.身教之缺位

家长身教的缺位。由于十年动乱,一些传统的道德规范遭到冲击、破坏,而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阶段,由于法律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舆论监督的不到位,一部分人利用权势和非正当手段摄取大量财富,社会不和谐的负面效应凸显,这些必然会反映到家长的言行中,子女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道德示范教育的责任,忽略了自身行为举止的榜样力量,从而在不经意间对子女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教师身教的缺位。正如教育部2002年8月《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所指出的:"必须看到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的行为损害了人民教师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已为世人所关注。如一些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不同和学生性别的不同有所偏爱和歧视;不尊重学生人格,讽刺挖苦学生,甚至谩骂、侮辱学生;不能公正和全面地评价学生;对学生搞收费性辅导,向学生推销资料、学习用品或其他商品,向学生或家长索要财物;为提高个人工作成绩弄虚作假,考试时暗示或纵容学生相互抄袭;在高校同样存在一些教师行为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如"学位门"事件和教师向"挂科"学生卖分数的现象。如果"大学真像外界批评的那样,"教授热衷于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而商人钟情于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那我们的教育将彻底失败。"而大学及大学教育的失败,必然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败"[1]。这些教师群体在道德行为上的失范,已经给正在形成、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在道德标准的判断以及道德行为准则方面,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作用。

同类推荐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老北京的庙会与香会

    老北京的庙会与香会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学者最宝贵的品德是服从真理,尊重真理。说理的人,必愿尊重他人的意见,反省自己的主张,同时更有服从真理的勇气,没有服从真理的勇气,学者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服从真理、尊重真理,一切意气便会不消而消,大家心情也会舒畅,以利协作。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出版帝国

    重生之出版帝国

    当缥缈之旅再也不是萧潜所著,当戴小楼成为了军队长官之后……网罗无数网络写手,横扫世界出版界,发展外太空出版体系,建立强大的出版帝国;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另:因为涉及到太多写手和出版社以及网站,本书除了写手,信昌和起点会以真实名称出现之外,其余都不会,免得涉及到其他问题。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也与现实中的写手,出版社和网站没有任何关系。
  • 五灵元界

    五灵元界

    五灵界,异兽纵横,五灵降于世。这里,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是属于我们的世界!眼望着远方摧毁人类文明的灾厄之兽,林天握着微微颤抖的剑,坚定的语气之中掺杂着愤怒的情感!人类,不是那么脆弱的生物!我们生存的家园,由我来守护!
  • tfboys之我是骗子

    tfboys之我是骗子

    “你快过来看,你看你看啊~”小玫忍不住心中的激动用手拉了拉在她右边正看着书的飘陌,可惜某女连头都没抬的继续看着书。小玫见了就嗲里嗲气撅着小嘴巴说道。“看了。”飘陌受不了小玫的嗲里嗲气无奈的看了下,然后对着小玫说到。心里在想那三个男孩还挺帅萌酷的,心中悄悄的裂开了一个邪恶又纯真的微笑。“今年夏天也这么冷啊。”远在中国的三小只同时不受控制的抖了抖。
  • 云外侶人

    云外侶人

    他们被屠村,年幼的他们被带上了修仙第一大派“天云门”,安子皓在机缘巧合下认识瑶溪,随后又认识金昕月。一个是魔教妖女,一个是师姐,她们与安子皓共患难,生死关头都愿为他而死,他该如何决策?瑶溪死了,他们会在一起吗?
  • 苟全性命在末世

    苟全性命在末世

    接踵而来的灾难蜂蛹而至,璀璨的人类文明顷刻间烟消云散,大陆碎裂成大小不一的板块,在海水的涌入下变成一个个岛屿,一些原本是海岛国家的地域直接被海浪吞噬,比如“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整块陆地直接跌入海中。地球的意志“盖亚”从疼痛中苏醒,面对自己“顽皮的孩子”无奈的叹了口气,运用宇宙意志的能量将灾难终止。超过六成以上的人类及生物最终因此死亡,幸存者称这天为“大灾变”或是“审判日”。
  • 变身萝莉

    变身萝莉

    这不是简介黑长直会卖萌万能家务的萝莉没错猪脚变成这个鬼样子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hello我的小冤家

    hello我的小冤家

    苏沁嫌弃一个男生,他叫隋晟,两人从幼儿园一直同班到高中,青梅竹马,却是对小冤家,尤其是小学的时候两个人还打过一架!苏沁——这辈子我都不想和他有交集,不然我是嫌命太长了!隋晟——唔...可是我想和你纠缠到老怎么办?
  • 你由我保护

    你由我保护

    一个拳击世界排名第二177厘米的女生和超级可爱180厘米的小家伙新校生活正式开始了!
  • 逆途人如画

    逆途人如画

    戈生来从不为杀伐!只问:觅一个归期无?当一个行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