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32100000010

第10章 儒家为人之道与人生智慧(4)

(四)笃志力行

个人不论是为人、成人还是修己,笃志力行十分重要。修己务必立志。这是因为,志向是人对未来目标的向往和确信,它给人以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奋斗动力,它给予人以勇气和毅力。儒学的修己之学诠释了笃志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一是人不可无志。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孔子反复强调学生在人生境界与事业上树立崇高理想与标准的重要性。他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04]宋儒郑汝谐在《论语意原》中就此句讲:"可夺者所主在人,不可夺者所主在我。"这表明了自我(包括普通人)意志和志向的坚定性和重要性。孟子通过下棋的故事说明了"专心致志"的重要性[105]。特别是孟子提出了有名的"持志养气"说。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06]这里,孟子把志(含志向和意志)看作是气的主帅,要求人们坚定自己的意志,保持志气的专一,以此去存养浩然之气。不难看出,孟子"持志养气"之说充满着一股豪迈英雄气概,它势必激励自我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穷且益坚,树立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从而对人立志成才、淬砺奋发、修养德行大有裨益。荀子对志论述不是很多,可他也认识到立志的作用,认为"笃志而体,君子也",并且提出了"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107]这一名言。

二是志当存高远。俗话说得好:"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人的志向必须是崇高而远大的,是需要艰苦努力乃至牺牲生命去努力追求的,而不能是低级、庸俗的;不能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只有心存"鸿鹄之志"的人,才能建功立业。孔子表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08]"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109]。有文化之人应抱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去弘扬社会道义,那些不甘于清贫的知识分子是不值得称道的。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10]如果以践仁为志向,就会远离恶行,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应以行仁为职志。当然,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孔子所提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11],这一志道精神在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12]的誓言中得到了回响。

三是要善于养志。朱熹在《孟子序说》中讲:"程子又曰:……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孔子不仅如前所言讲了一些"志"的观点,他还与弟子谈志向时要求"各言其志"。虽然孔子未明说"养志",但从他的相关思想如"各言其志""匹夫不可夺志""志于仁""志于道"等,间接显示出他主张"养志"。有的论者认为,孟子只讲"养气",虽然其"集义"法可看作培养人的理想的方法,但"直养"是无根的,也不符合"志"生"气"的心理行为规律。程颢借鉴了孟子养心、养气、寡欲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养志"之说。他说,"志可克气,气胜则愦乱矣。今之人以恐惧而胜气者多矣,而以义理胜气者鲜也"[113],"率气者在志,养志者在直内"[114]。养志即是以义理涵养,同时也是用志去统帅气、去胜气。大程的这一"养志"说显然为个人培养伦理化的志向和意志品质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人光有志还不足以使修己功夫达到理想效果,还必须践行、必须见诸实际行动。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人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展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必须在社会人生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职是之故,历代儒家倡导一种笃行的实践主义精神。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虽然存在知先行后与知后行先之争,存在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之辩,虽然出现过王学末流"袖手空谈心性"问题,但总体上还是体现出如同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明的合知行特色,以及重行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庸》在谈及"择善而固执"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并不像陆九渊所解读的那样是讲"知先行后",更没有主次轻重之分,而只是思想内容的叙述顺序,实际上,知行是相互为用、相互循环的。《中庸》的笃行观念正是源自于孔子的力行哲学。《论语》中孔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性的最好办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115],他还勉励弟子当一个"躬行君子"[116],《中庸》载孔子更是明言"力行近乎仁"。荀子鲜明地提出了"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117]这意思是说,闻、见、知、行是修养"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这类圣人品质的四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途径,而行则是学习、修养道德的最终归宿或目的。在朱熹看来,学者的工夫"唯在居敬、穷理"[118],而穷理又离不开为学、读书。他还指出"为学之序,学(博学)、问(审问)、思(慎思)、辨(明辨)四者,所以穷理也"[119]及"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120],"义理不明,如何践履"[121]。这里,朱熹显示出某种知先行后、重知轻行的思想倾向。不过,朱熹毕竟认识到了知行相互促进的义理关系,从而大力倡导先秦孔子的力行学说,认为人的自我修养要明了纲常伦理就应"力行",他说:"夫学问岂此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行之耳。"[122]"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123]儒家重行力行的修己观念在王廷相"事机之妙得于行"、颜元"犯手实做事"以及孙中山先生"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等思想认识中得到了进一步伸展,并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中得以升华,从而为个人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6]论语·子路.

[2]孟子·离娄上.

[3][5][21][23][32]论语·颜渊.

[4]孟子·公孙丑上.

[7]论语·学而.

[8][11][16][22][33][40]论语·卫灵公.

[9]中庸.

[10]孟子·滕文公下.

[12]论语·为政.

[13][14]荀子·王制.

[15][104]论语·子罕.

[17][24][55][109]论语·宪问.

[18][34][35][54][115]论语·公冶长.

[19][59][65]论语·雍也.

[20]卜师霞.孔子忠恕思想的内涵.孔子研究,2007,5.

[25][26][28][36][37][41][48][52]论语·学而.

[27][38][42][53][60]论语·里仁.

[29]论语·尧曰.

[30]林旭编著.孔子做人精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

[31][44][45]论语·季氏.

[39][49]论语·述而.

[43][51]论语·子路.

[46]礼记·冠义.

[47][61][62][69]论语·为政.

[50][112]论语·泰伯.

[56]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济南:齐鲁书社,2001:159.

[57][58]论语·子张.

[63]论语·阳货.

[64]荀子·性恶.

[66][67][107]荀子·劝学.

[68][71][73]孟子·离娄上.

[70]论语·季氏.

[72][93]孟子·尽心上.

[74]张载集·正蒙·诚明.

[75][76]孟子·告子上.

[77][78]孟子·公孙丑上.

[79]张载集·经学理窟·气质.

[80]张载集·经学理窟·学大原上.

[81]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82]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83]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

[84]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

[85][86]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87]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88]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89][90]朱子语类·卷十二·学六·持守.

[91][9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98,397.

[94][95][96]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

[97]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98]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

[99]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0]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

[101]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

[102]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

[103]王阳明全集·文录五·书朱守乾卷.

[105]孟子·告子上.

[106]孟子·公孙丑上.

[108][110]论语·里仁.

[111][116]论语·述而.

[113]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114]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117]荀子·儒效.

[118]朱子语类·卷九·学三·论知行.

[119]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白洞书院揭示.

[120]朱文公文集·卷十四·行宫便殿奏折.

[121]朱子语类·卷九·学三·论知行.

[122][123]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中国文化的再展开

同类推荐
  •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废名追记自己小时阅读中国古书的心路历程。《少时读书》收录的都是废名先生关于如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文章、诗词、经卷的随笔。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文章”:阅读《论语》《水浒》等中国名著经典的感受以及少时读书的经验之谈;“灼灼其华”:关于《诗经》的讲稿以及杜甫诗歌的研究心得;“格义致知”:传达佛经中多个基本概念,比如“理智”“阿赖耶识”的见解。
  •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本书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戏曲艺术(上)

    戏曲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历代宦官

    历代宦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每天一问今天追到白学霸了吗

    每天一问今天追到白学霸了吗

    白倪是一中学霸,奈何本人低调的没法,让众迷妹迷弟咬帕哭泣。范池此人高调极了,若你想找他,只要往聚集最多人的地方去,必定见到他。不过是一中与二中一场友好的交流,范池喜欢上了白倪。于是开始了追妻之路。(双洁。双向暗恋,自恋男主×宠夫女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的生死劫

    爱的生死劫

    “若若,你醒醒啊!你醒醒啊!”妈妈摇着我的身体,我已经听见她的哭泣声了,可我就是醒不过来,我睁不开眼,开不了口,在心里大声地骂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以后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呢?”这一路的呐喊,只为那场终身遗憾的爱恋,只为后来的振作。
  • 所念皆是庭

    所念皆是庭

    抑郁少女龙卓婷×精分少年戴浚庭,两个人在懵懵懂懂的年纪遇见了彼此,产生了爱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彪悍小跟班

    重生之彪悍小跟班

    每个人活在世上,多多少少总有磕碰,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颠沛流离。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奇葩!当有人给你一巴掌,你忍,再给你一脚,你还是忍,把你拉到墙角,撞得头破血流,你还能忍吗?宁冰儿重生回来了,她血洗前世耻辱,来围观她是如何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吧! 读者交流群:qq799127915,大家可以踊跃加入,和我一起探讨任务发展!
  • 快穿学院之谁是第一

    快穿学院之谁是第一

    快穿学院哪家强?自己去想...快穿是门技术活儿,作为快穿学院的高材生,轻尘这几次的考核之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外冷内热的娱乐圈小鲜肉,外冷内冷的高冷学长,摸不清心思的闲散王爷,神出鬼没的怪盗…这些人居然不是NPC???最后,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站在了轻尘的面前,“胜者为王,败者嘛…”【1V1甜宠任务流,欢迎入坑】
  • 大人真可怜

    大人真可怜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会主席,她主动追人讲的就是谋略,可是谁可以告诉她?反被谋略是怎么一回事?嗯?那位乖巧的小男朋咳!男同学!请别壁咚她好吗
  •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

    由于演讲者的地位和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高度,他们的演讲往往有常人不可企及的深度,从而为读者树立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