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38100000070

第70章 杜润生:一生心系农民

/于今海珍

注:秉承“弘扬科学实践精神,激励中国学人创新”的“中国发展百人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表彰了一批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有积极创新和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就“中国学人”个人而言,其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中国学人”尤其承担着“建言、建设中国”的重任。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由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与《中华儿女》报刊社共同策划组织“中国发展百人奖专栏”,从本期正式开始,将陆续报道“推动中国发展的榜样学人”。

2008年深秋,95岁高龄的杜润生老先生领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奖: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终身成就奖,且是唯一一个全票通过的奖项。人们用这样一种朴素的方式向杜老致敬——感谢他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

“感谢大家给我发这个奖,”杜老颤巍巍地捧着奖牌,声音有些发抖,因为年事已高,颁奖典礼在杜老家中进行。“农村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党的领导,主要是依靠农民的努力和创新。”一生致力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发展的杜老在领取终身成就奖时,依然念念不忘农民兄弟,在简短的获奖感言中,“农民”二字出现了六次。

“目前,农民作为人民的主体,还是个弱势群体,所以必须加倍关心和爱护。不能使社会上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互相对立,要创造一个和谐社会。我们党代表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农民还有自己的特殊要求,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组织充当代言人。”杜老沙哑的喉咙透着薄暮的苍凉,他仿佛又看到了在中国广袤农村大地上数亿农民谦卑忙碌的身影。20年前,他呼吁过这个问题,如今,他依然在为农民兄弟的利益呐喊,这位质朴的老人,一生的心血都撒向了农村、农业、农民。

人生沉浮

1947年,随刘邓大军第一批南下挺进中原的杜润生时年34岁,当时在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任秘书长。关于此前的历史,杜老鲜有提及。那应该是每个革命先辈的集体群谱——家境贫寒,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在共产党的队伍中找到共鸣并有了一席之地。

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的杜润生在1950年开始走近土地改革议题。“1950年年初,中国决定召开全会,土地问题是议程之一。为了起草土地改革报告,我两次被召到北京。”杜润生在《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中这样写道。

在香山双清别墅,杜润生见到了毛泽东主席,这也是杜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杜润生关于土改的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批示。后来杜润生又提出土改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对此,毛主席再一次认为很有必要。

杜润生在土改时的优秀表现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1953年,杜润生上调北京,担任刚刚成立的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一职,邓子恢任部长。设立中央农村工作部,目的是推行以后的农业合作化。

杜润生再次受到毛主席召见。但这一次,杜润生的某些观点和毛主席的有了分歧。毛泽东对农村的改造思路是先改变所有制再发展生产力。杜润生认为,土改之后,农民才从地主那里获得土地,成为自己的财产,自然要求独立自主地经营发展。杜润生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了陈伯达,给上面留下了一个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狂傲形象。

1955年,杜润生和邓子恢由于推进互助合作的步调慢受到毛主席的不点名批评。很快,中国农村基本全面实现了“合作化”。一向主张谨慎、稳健政策的杜润生步入政治生涯的低谷。中央农村工作部被解散,中央解除了杜润生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的职务。

当时党内有个别人提议要严加追究邓和杜的责任,毛泽东说,“杜某是一个好同志,土改是坚决的。对于合作化,社会主义革命缺乏经验,到下边实践一段就好了。”按照毛主席的意思,杜润生是要去基层的,后来因为中国科学院规划需要人才,杜润生留在了中国科学院,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和秘书长。为中科院的规划做了大量工作。

在这一段时期,正如杜自己所说:“虽然离开了农村工作,但情不自禁,依旧关怀着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他读了许多书,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了新的飞跃——他认为,一方面,如果仅靠将农民的土地财产充公去形成“联合体”,则难以生长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难以摆脱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另一方面,被依附的队长、社长也容易变成特殊于群众利益的权力垄断者,出现像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所发生的消极现象。因此中国的农村需要另找出路。

杜润生再次回到农口工作是1979年——“文化大革命”重创在老人的身上,他被开除党籍,扫地出门,暂住在一个破旧的小房子里时时接受审查。当阴霾散去,农村工作需要他时,他第一时间站到了工作岗位上,国家新成立了国家农业委员会,杜润生因为有农村工作经验,被任命为副主任。

虽然身心都遭受重创,平反后的杜老只是感慨浪费了十年时间,他只争朝夕地工作,争取为党多作一份贡献。曾经遭遇的苦难岁月,从不曾提。

“一号文件”诞生始末

“一号文件”的出台奠定了中国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基础,杜润生是这个政策的起草者也是重要的推手。杜润生的历史再一次开始浓墨重彩。1980年,刚重返农口工作的杜润生,开始着手制定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

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中间阻力重重,虽然杜润生提出“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的建议得到时任副总理姚依林的同意,虽然小岗村18户农民的创举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扬,但在随后的中央省市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杜润生起草的“只要群众要求就允许包产到户”的政策建议还是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意见严重分歧使得会议无法继续,杜润生在胡耀邦、万里的支持下巧妙地加了如下一段话:集体经济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前进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但过去人民公社脱离人民的做法必须改革。由此,形成了著名的75号文件。

“75号文件是一份承前启后的文件。它肯定了包产到户是一种为群众乐于接受的责任制,承认群众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能自上而下用一个模式强迫群众。”杜老说:“在1982年第一个一号文件出台之前,我们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推进农民自发的创造——包产到户‘合法化’。”杜润生组织了17个联合调查组,分赴15个省调查包产到户。

一生致力于农村土地政策研究的杜润生一贯坚持实践调查为主,即便是到了古稀之年,依然乘着颠簸的吉普车南下北上。

据当年参加起草文件的原江苏省政协秘书长吴镕回忆,在起草文件过程中,常常为一字一句,争得面红耳赤,为了解决对“雇工”的讨论问题,杜润生为此专门派纪登奎赴东欧考察。林子力等理论组同志跑了江苏等几个省。

在75号文件的基础上,杜润生与其所领导的研究室历时一年调查讨论后,在1982年,在中央的支持下,起草了一锤定音的“一号文件”(即《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对包产到户长达20多年的争论。

“这个文件的核心,是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取消了包产到户的禁区,尊重群众的选择,并宣布长期不变。文件的另一要点是尊重群众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允许群众自由选择。”杜老回忆说:“这个文件报送给中央,邓小平看后说‘完全同意’。陈云看后叫秘书打来电话说,这是个好文件,可以得到干部和群众的拥护。”

此后五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谈农业问题。杜润生年初布置调查题目,秋季总结、酝酿、探讨,冬天起草,次年年初发出。杜润生提出的包产到户政策得到了有力落实。

在1982年至1986年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中陆续提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针,改革统购统销制度,发展兼业农,兴办乡镇企业,吸收农村闲置劳力一亿多人农外就业,形成我国一项民营经济新增量,促进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以养育更多人口去发展工业、服务业,并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相关政策方针等。有人称杜润生为党内的改革派,有人称他为经济学家。但他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思想从来是在农民的自发行为、地方的选择和历史经验的教育下逐步形成和变化的,绝非先知先觉的“一贯正确”。

继1986年“一号文件”之后,1987年确定了深化农村改革的三项目标。但是杜老依然心存隐忧:“理论上揭示不等于实际上解决问题。中国农业的进一步改革,受制于城市国有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当时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农村改革,一切‘便宜’的方法已经用尽,如果不触动深层结构,就很难再前进一步。正是因此,农村改革一系列一号文件的历史使命告一段落。至今,中国农村改革并未终结,必须从全局改革中寻找前进道路。”

“现在,我把这个愿望移交给诸位。”

历史的镜头拉到了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再次拉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将土地承包制从长期不变改为长久不变,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很多人看到了此间蕴涵的能量,认为它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巨大推动,它的突破性不亚于当年杜润生主持草拟的“一号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杜老看到进入90年代后中国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的事实,多次建议国家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并给农民完全的国民待遇,赋予农民长期并有法律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和处置权,与此相联系,提倡依照宪法规定,重视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整顿土地市场,规范国家征地、企业用地,防止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犯。杜老在这方面的推动和呼吁,为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今,杜老依然念念不忘的是农民,“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当前最重要的是培育农地流转市场。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权益不被基层政府侵害。”杜老一再强调:“土地使用权流转要有序。”

杜润生一生桃李满天下,所带的学生现在大都已经成为国之栋梁,如王岐山、林毅夫、周其仁等,周其仁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恩师杜润生:他拥有厚实的农村、农民和多方面的知识,但一辈子注重调查研究,对新情况、新问题永远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个他关心了20余年的问题再次盘梗在他心里:一个是让农民享有国民待遇,一个是农民要有自己的组织。“全世界农民都有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中国的工人、妇女、青年也都有自己的协会,农民却没有。”杜老一直心有所牵。农民协会以前有,后来取消了,80年代中期,杜润生曾经向邓小平同志建议恢复农民协会。小平同志说,成立一个农民协会的意见可以考虑,这样吧,我们看三年,真的需要即可筹办。结果三年到了,因为其他事情,就顾不得考虑这个问题了。

如今,已然95岁高领的杜老听力严重衰退,世界在他耳畔清寂一片,但思想的汪洋,从未停止奔淌,那股滔滔热流仍然激越,有力。在《决定》通过不久,他颤巍巍的身影出现在主席台上,高声讲道:“如今,农民已经有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加上市场交易自由,接下来就是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要跟上。”

这位做了一辈子农民代言人的老人,如今最牵挂的依然是农民的国民待遇与遥遥无期的“农民协会”。90岁生日时,他说:“现在,我把这个愿望移交给诸位。”95岁,他的愿望依然没有实现。

(原载《中华儿女》2008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本书展示了杨利伟童年、少年时期的的众多生活细节,使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小就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这是激励他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渴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使他掌握了走向成功的强大。人小就坚持锻炼身体,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为他日后肩负各种重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小就注重磨练性格,注意培养自己的坚忍毅力和拼搏精神,这为他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后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天纵之圣孔子

    天纵之圣孔子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热门推荐
  • 红颜盗剑客心

    红颜盗剑客心

    盗红颜,她走遍天下,过万丛花,片叶不沾身。终是那日,栽在谁剑下?
  • 末日的愚者

    末日的愚者

    科学家宣布小行星即将于八年后撞毁地球,世界陷入混乱当中,历经五年的恐慌,终于只剩倒数三年。世界末日前夕,小小“山丘城镇”的居民,如何度过末日来临前的最后时光……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花心恶魔独爱千金女跟班

    花心恶魔独爱千金女跟班

    洛家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就是要洛家的子女在16岁的时候离开富裕的变成穷孩子,在外面生活两年。洛宁,她新一任的洛家子女为了这个习俗她离开了家,在外面生。原本只想过一个简单轻松的两年穷人生活,谁知道且偏偏遇上了花心恶魔少爷。洛宁为了身份不被识穿花了不少的努力呀,且因为干爷爷回来的关系,他们两个突然订婚了,这一切又是什么的开始呀。洛宁能平安的度过这两年吗,她能完成这个习俗吗?
  • 七月去杭州

    七月去杭州

    毕业那年,我一直做一个同样一个梦,梦到我又回到当初上大学的时候,下午上完课回寝室的路上想着回到寝室,老魏开始装正经,胖子开始吹牛皮。刘洋去喜欢他的杰克逊,小熊指着新闻在愤青,小武依然脑袋晃晃,我趴在电脑面前打游戏。然后等我满心欢喜的打开门,什么都没了,谁都不在了,只剩下一面白的晃眼的墙上写着:2009年6月,我们毕业了!
  • 欢乐修真

    欢乐修真

    我只想轻松愉快地修真,不过想要自己快乐那就只能让敌人痛苦了
  • 如果仅仅是爱情

    如果仅仅是爱情

    那是一个秋天,林士凡爱上了一个女人,她叫张珏。他们的爱情故事从这里开始。她毁掉了他两次姻缘,他却爱她如初。几经波折,他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但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再见她的时候,林士凡想抛弃一切再去爱她。她已嫁作人妇。他只能以另种方式爱着她。张珏一边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一边为实现自已价值努力着。同时还要在两个男人之间苦苦挣扎。“爱人”这两字的界线在她心里愈发模糊的时候,她是否能够冲出迷茫,寻回自我?如果仅仅是爱情,也许他们的命运将大不一样吧!(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邪凰逆天之废材九小姐

    邪凰逆天之废材九小姐

    她,21世纪佣兵界的传奇,不灭神话。她,苏家以前的天才,现在的废材。当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凑在一起,注定了这片大陆的不安生。她依旧狂妄,练丹炼器驯兽玄灵战气更甚的还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只是,似乎惹上了一个大魔头...【本文绝对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健康】【本文纯属作者恶搞,如有雷同必定巧合】(新人,写的不好请谅解)
  • 一品山庄

    一品山庄

    种种菜,养养鱼,进山弄点野猪肉做铁板烧。喂喂鸡,撵撵鸭,饭后再陪老婆出去遛遛狗。韩羽说,他只是一个农N代。但是凭着一块仙田,照样赚得金山银山,山庄豪车,赢得一世潇洒。
  • 大明双姝记

    大明双姝记

    这一场大火,将沈姝从一个黑暗的世界中解救了出来。可明亮的世界中,为何有那么多隐藏的黑暗?徐紫,你又是谁?为何,与我长得一模一样?-----------穿越后遇到自己的前世,有异能的盲女和穿越杀手女的故事,古言、玄幻、武侠等因素结合的新书。且看沈姝和徐紫如何在这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欢迎跳坑~~:)
  • 海贼OL

    海贼OL

    路泽,他是索隆眼里的师弟,山治眼里的宿敌,路飞眼里的竞争者,娜美眼中的男神,战国眼中的搅屎棍……关于路泽,在这片大海上的人们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或好或坏,不一而足。或许对路泽这家伙七武海,三大将,四皇们都有话要说。但在玩家看来,千言万语可以汇成一句话:“这货绝对不是GM就是开挂了!系统,我要举报!”穿越+重生无敌游戏中。“我是路泽,我为挂比代言!”书友群:959816240,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一起讨论剧情和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