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3300000004

第4章 第二讲 以德为本

时间:20:00

地点:我的公寓

礼尚往来,今天我请山姆教授到我的公寓,竭尽我平生的烹功底,为他准了一次丰盛的中餐大餐:土豆烧牛肉、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鸡蛋汤,外加一五香花生米,一小瓶二锅头。酒足饭饱之后,坐在凉台上,柔柔的月光下,泡一杯西湖龙井,放上一段古琴曲《高山流水》,和山姆先生开始讨论中国文化第二个特征——以德为本。

中国文化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以德为本。

以德为本?我们更看重的是法律和实力。“德”对于中国文化很重要吗?

“德”在中国文化中太重要了,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文化以道德主义为核心源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人要讲“以德立人”,从政要“为政以德”,法律上要“德主刑辅”,经商要讲“商道”,对待仇恨要“以德报怨”。山姆,你听说过什么叫“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吗?

“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耕者让畔”我不太明白,但是我认为给别人让个路并不难啊。

走路的人相互让个路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让畔”意义十分重大。据史书记载,周人在渭河平原居住的时期,就已经是“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了。从前有两家住户赵家和李家,共同开垦一块1公顷的长方形的空地。在没有法官、没有任何负责人的情况下,赵家在自东向西开垦到0.4公顷的面积时,就会主动停下来;李家在自西向东开垦到0.4公顷的面积时,也会主动停下来。这中间0.2公顷的空地就是“畔”。赵家要让给李家,李家要让给赵家,这样的空地自然就是一条天然的利益分界线。正是这样一条分界线,使得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最主要的利益就清楚地划分出来了,减少了许多无谓的争执,使得道德主义的文化遗产能够为人们所接受所传播。这岂不形成了浪费吗?这0.2公顷的地用来做什么?

两家可以在一起乘凉、聊天、休息啊!干吗非要搞得那么紧紧张张啊?

你说的这是周朝的事情,那时也许人们能够做到。现在人多地少,恐怕很难做到。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举一个比较近的例子吧。安徽桐城有一处景点叫“六尺巷”。南侧原为清朝大学士朝廷要员张英府,北边为昊氏宅。因昊氏占用宅旁空地,张氏家人给他写信求助。张英批诗一首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昊氏感其义亦让三尺,故成六尺巷。现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西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石等,现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耕者让畔、六尺巷,在西方文化中确实不存在,在英语中有一个谚语: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urs(好的围栏造就好的邻居),我们靠的是好的“围栏”,大家的利益必须弄清楚,才能成为好朋友,彼此才能安宁。另外关于“耕者让畔”这个说法我也有不同的意见,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我想不存在这样的一个道德分界线。为了更能说明我的观点,我可不可以提一个问题?

好啊,请提问。

山姆拿出纸和笔,边画边说。

假设有一个大动物A和一个小动物B,他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箱子里,这时他们面临四种生存选择。1.A和B在箱子中间画一条线,双方和平共处;2.A对B说:我大你小,我要多占一些地盘;3.A对B说:你最好还是将你的DNA换成我的DNA,成为我的族类,要不然我就把你杀掉;4.A直接把B杀掉。假设有上述四种情况存在,请问你或你认为中国人会选哪一种?

我或者大多数的中国人会选择第一种情况,中间画一条线,平等相处。你或者你认为大多数的美国人会选择哪一种情况呢?

我本人或者我认为大多数的美国人会选择第三种情况。

这样说来,大小动物是不可能平等对话相处了?

当然了,因为小动物不具备这个资格。

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一个大国不可能和小国平等相处了?

根据我们的文化,应该是这样的,小的必须改变。

听了他的话,我停顿了一下,心里有一些说不出的滋味,好像是被冰块猛地了一下。这使我想起了课堂上一次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辩论:那一天给我们上课的是杜克大学的中东问题专家,从小在黎巴嫩长大,anford Institute(三佛研究院)的院长Bruce先生,他在课上给我们讲中东历史的时讲到美伊战争。当时我们班上一位同学(某单位的一位正局级领导),学法律身,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向Bruce先生提了一个问题:“美国打伊拉克,违反了际法。美国怎么解释?”Bruce先生答道:“So what?(打了又怎么样呢?)谁来行国际法啊?”

我的同学说:“虽然没有人现在能把美国怎么样,可是这样下去,美国在100年或200年之后会衰退。”

Bruce先生说:“一二百年后的事情,Who cares?(谁在乎那些?)”

这话说完后,我们班上同学哑口无言。可能大家都想起了一句话:“我死之哪管它洪水滔天。”

高,你好像有点走神?

对不起,想起了我们班上同学和Bruce的一次对话。

Bruce可是我们的中东问题专家,中东问题离我们的话题很远,我看还是继续我们的对话吧。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

中国有一个相声大师,叫马三立,你知道这“三立”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我知道他说相声很有意思。

这“三立”的意思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出自《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立”可以说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和准则。没想到中国人的名字里也存在着这么多的内涵。在我们的英文名字中古代还有一些讲法,目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大多数没有意思。中国人对道德自我修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和人相处的时候,二是在独处的时候。

和人相处的时候怎样做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给你讲一个中国人是如何进行自身道德修养的故事吧。

我喜欢听故事。

从前,有个人为了加强自己的个人道德修养训练,准备了两堆石子,一堆是白石子,一堆是黑石子,用此来记载自己每天善恶的念头。凡是产生一善念,就捡起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凡是产生一恶念,就捡起一颗黑石子放在一边。开始时,每天的黑石子比较多,后来,白石子渐渐多起来,到最后就全是白石子了,达到了纯善的境界。但是,到达了纯善的境界还不是最高境界,只有到了不思善、不思恶才是最高境界。

不思善恶,这个境界可是太高了。那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别人的监督,能否做到自身道德修养的训练呢?

《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和细微的念头,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旅途中又饥又渴,走到了一片桃李树下休息,桃李都已经成熟,也没有人看管,可这个人视而不见,只是继续赶路。别人看见他这样,迷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傻。他回答说:“桃李无心,我心有主。”主人不在,桃李是不会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则不存在了。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只要管住了自己的心,一切犯罪行为都可以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

这样的人令人敬佩。从德的角度出发,中国人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

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想成为一名君子。

那什么是君子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实话实说,关于何为“君子”,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思是:做一个君子,看要看本质;听不要偏听;说话要温和;态度要恭敬;说话要诚实;做事要认真;有问题要马上问;发脾气时要想一下不良后果;获取东西时,要问是否取之有道。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蛮橫无礼),则君子必自反(反躬自问)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宜至哉?(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橫逆由是也(那人仍然蛮橫无礼),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狂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择哉?(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于禽兽又何难焉?(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楷模)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中国人追求的道德境界也太高了吧。

请问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中国的国土面积略大于美国,但是中国有13亿人口,几乎是美国的4.5倍。相当一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资源少。正是由于中国人重视自我道德修养,减少了很多社会矛盾,保证了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方面降低了很多社会交易成本。美国2.5亿人口,有多少部法律,我不是法律学家,但是我想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而中国在经济改革的时候,法律法规大大缺乏,如果中国需要美国那样多的法律和规章才能保证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可以想象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成本有多大。这个成本目前还没有人去计算,我也不是经济学家,但是我想这个数字可能是个惊人的数字。更主要的是,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和经济的问题。正是因为中国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人与人间相互礼让,社会安定团结,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和基础。

如果中国人人都是君子,中国人是令人敬佩的,中国是令人敬佩的。

我们会努力的。有了目标,就知道前进的方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那中国的道德标准怎样影响中国的政治呢?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你讲一个“网开三面”的故事吧。“网开三面”是什么意思?

它指的是捕鸟的时候只用一面网,把其他三面都打开。

打开三面,那还如何捕鸟?

那你听我给你讲这个故事:网开三面《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成汤在做部落酋长的时期,一日奉召见夏。路上看见好多农人在田野里猎取乌兽,一面下网一面祷告着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下钻出的,从四面八方跑出来的乌兽啊,请都入我们的网吧!”

成汤见此情形,感慨地说道:“上有残暴的君主,下有残酷的百姓,如果人人都这样残忍,非但人类难以存在,乌兽亦将绝种了。”于是,成汤将农人所下的网址去三面,仅留一面,并且祷告着说:“蜘蛛作网以杀昆虫,人类不应效仿。现在我网开三面,恳请世界上的乌兽们,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上的往高飞,愿意向下的快点跑;仅留这一面,捕杀那些自己送上来的。”于是乎,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40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乌,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40国,非徒网乌也。汉南地区的国家听到这个消息,深感成汤的仁德。于是,40多个国家都归顺了成汤。人用四面之网捕捉野兽而未必能得,成汤仅一面之网,却能使40余国归顺,可谓极具智能。

网开三面得到天下,实话说,我是闻所未闻,中国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政治智慧?这恐怕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中国人为政“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追求的是“为政以德”,提倡的是“德主刑辅”。中国人总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别的国家总是不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德主刑辅,是中国的执政传统,只是世界对此了解得不多而已,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管理模式呢?

中国5000年文明史之所以能够连绵不断,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其“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不无关系。孔子则明确地把德治放在第一位,把法(刑)

治放在第二位。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大致是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所谓“孝”

“”,可为“仁”的根本吧。董仲舒提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因此,要“大德而小刑”。所谓“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仁,能杀人而不能使人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些思想直接导致了“德主刑辅”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的指导思想。

“德主刑辅”的提法在我们的法律体系甚至文化当中,好像还没有这个概念,我们更相信法律的力量。

其实法律和道德是不矛盾的。立法就是努力地把一个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挑选出来,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从这一点来说,许多法律规范也是由道德规范转化而来,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道德。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的特点是强调教育和自律。法律通过运用强制手段约束人的行为,道德通过运用教育的手段约束人的行为。法的目的在于“道蔽天地,德极万世”。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这又是我第一次听到的说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法制与德治并重或者说“德主刑辅”,这种理论好像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看来中国确实重视道德的作用。但是这样下去会不会导致法制作用在中国社会受到影响?

我先不回答你的问题,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好吗?

好啊。中国的故事总是充满智慧,给人启迪。

《资治通鉴》记载这样一个故事:皇上命令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议定改换刑律,放宽绞刑50条,改为断右脚趾。皇上还嫌它太残酷,说:“肉刑废除已久,应以另外的办法代替。”后改为加重劳役流放3000里,时间3年。皇上任命兵部郎中戴为大理少卿。当时因为选拔人才中经常出现假冒现象,皇上就下召命令自首,不自首者死。没有多久,有一例假冒事件被发现,皇上要杀假冒者。戴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生气地说:“您要守法,就使我失信吗?”戴说:“您的命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取信于民的根本,对犯罪的人要绳之以法。这叫做忍小愤而存大信。”皇上说:“你能执法,我还有什么担忧呢?”

这个故事有意思吧?

没想到中国还有这样的皇帝和这样的大臣。我以为中国的皇帝都是昏君呢?

这么说,中国也是重视法律的了?

正如单纯的法制不足以治理社会一样,单纯的德政也无以担此重任。孟子虽然总体上也是一个性善论者,但他不仅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法家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为自行。”因此,他提出了教罚并重的“仁政”思想。孟子反对对百姓治罪,力主对独夫民贼和善战者进行惩罚。法家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这一思想。首先,他提出“刑过不避大臣,赏罚不遗匹夫”。

“刑过不避大臣,赏罚不遗匹夫”,看来刑法也很严厉啊。

是啊。但是无论怎样,中国法律文化中还有更高的追求:注重调解、调处,强调息讼、和息纷争。孔子直接提出“无讼”的理想,就是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大家相互忍让、体谅,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去过自己应该过的生活,就不会发生争讼;即使有了争讼,也可以相互妥协,和睦相处。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无讼”被士大夫阶层视为一种终极的理想和目标,逐渐设计和形成了一套关于“贱讼”、“息讼”、调解和调处的特殊制度。

这些制度对缓和社会矛盾、降低社会成本、消除滥讼现象、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法律思想在西方世界好像不存在,但很有意义。刑法和法律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美国的法律可谓汗牛充栋,多如牛毛,律师和医生一样,都有很高的收入。在美国,打官司的费用是很高的。如果真的“息讼”和“无讼”,美国的律师可要失业了。

但这是符合中国老百姓的价值取向的。正是这种“和为贵”的精神使大量的纠纷通过亲戚、朋友等熟人及基层组织的调解得以解决。这不仅减轻了司法机关的压力,更保证了社会稳定、人民团结。这种朴素的民风对国泰民安的作用是任何一种国外的法律制度都难以比拟的。它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执法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如果诉讼成本高于收益,则诉讼本身无效率。

高,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进行经济改革,搞的是市场经济,按照西方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法律是重要的,道德的作用好像不是很大,甚至没有人去研究它。很少有人去研究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不知道在中国当今的社会,道德在市场经济中还能起多大的作用?

这个问题很好,山姆。我来回答。中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尊重价值规律、维护自由竞争。但是,对价值规律的盲目遵从,会导致市场失灵,比如说环境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问题。

这是市场经济的外部性问题,诸如此类的还有垄断等等,确实有市场失灵的时候。看来我的课程你还是没有白学。

这个我当然要感谢你了。不仅如此,通过上你的课程我知道了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系契约的稳定及效力;二是制定竞争规则;三是提供宏观调控手段。

你学得还真不错。

山姆显然对我的学习收获还是满意的。

但是我认为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法律的规范层面仅限于法律范畴,一些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并不在法律规范之内;二是法律为人们提供的是行为准则的最低底线,而道德则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你确实是一个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对你的这一点,我非常赞赏。那你认为道德在这方面能发挥哪些作用呢?

一是良好的道德风尚会减少讼累,提高社会信用。二是“耕者让畔”的道德思想可以避免市场经济中竞争手段的过分残酷从而对利益进行理性追求。

良好的道德风尚会减少讼累,减少交易成本,这个我可以理解。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它的终极目标。所以你说的对利益的理性追求,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道德如何影响中国的商业?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对待利益,中国人尊重“商道”,希望成为一名“儒商”。

何谓“商道”?

中国人做事讲究要符合“道”,在官有“官道”,在商有“商道”。要想理解什么是“商道”,推荐你看一本书——《商道》,不知此书有没有译成英文。据报道,《商道》在韩国发行之初,30至40岁的职业男性是该书的主要读者,两三个月后,《商道》的影响力就迅速扩散至各个阶层,家庭主妇和职业妇女也加入了《商道》读者的行列,后来,大中学生也迅速成了《商道》读者群中的重要力量。另外,像韩国三星等一些企业纷纷大批量购买《商道》,以作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新进员工的教育用书。2003年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图书交易会上,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商道》,订购总数超过了15万册,成为本次图书交易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商道》在韩国和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可谓“大行其道”。可见,所谓之商道,应有人之道作为支撑。

那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

小说描绘了19世纪初著名历史人物、朝鲜巨商林尚沃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用实际行动释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所谓“商道”,提醒人们在当今的商业活动中,需要一个“商道”来引领人们走出各种影响商业健康发展的。它告诉人们在如今这个利益交错、纷乱复杂的社会,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取他人的信任。

高,林尚沃是谁?

林尚沃是19世纪的商人,出生在朝鲜平安道义州地区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以德行商,终于成为当时的人参贸易大王,名震朝鲜及中国商界。他因救助青楼女子张美玲,而被以叛门之罪逐出义州商界,并因此陷入了危机。

后来使林尚沃重新站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是其师父石崇大师的三句真言:第一是“死”,只有自己对死有所感悟,才能战胜人生之危机;第二是“鼎”,对财富、权力和名誉之欲望必须如鼎之三足,保持平衡,人生才不会倾覆;第三是“戒盈杯”,一只装得太满酒就会消失、斟入七分才可饮用的酒杯,该杯时刻提醒他的主人不可欲心膨胀。林尚沃带着石崇大师的教诲重返商界,并成为“天下第一商”。但他晚年却将全部财产返还社会,自己甘做一名田园诗人,安分自足地度过佘生。精彩人生啊。能不能更多地介绍一下他是如何在实战中落实他师傅的建议的?

《商道》中有许多精彩的商战斗法。如主人公林尚沃在朝鲜独揽对中国的人参贸易权后,突然宣布提高人参的收购价,与中国商人进行了以命相搏的豪赌与智斗。中国商人联合抵制,作为商人,他要么就此消失,要么借此成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从石崇大师的“死”的赠语中,悟出了走出生死之局的方法。

他是如何走出死局的呢?

人参既然运回朝鲜就会在途中全部烂掉,他决定把所有带来的价值连城的人参统统烧掉。

烧掉?他不要命了?

因为他已经垄断了所有朝鲜出口到中国的人参,他烧掉人参等于是和当时的中国商人同归于尽。因为人参是中药中极其贵重而又不可缺少的成分,牵涉了太多人的经济利益,这一把火烧的是钱是命。当他的第一车人参还没有烧完,战争已经结束,中国商人妥协了,林尚沃胜利了。

林果然是勇猛有胆识。

林不仅勇猛而且有谋。林相信一点:“高工作势,中手做市,低手做事”的思想。林尚沃借给善于投机取巧的商人200两银子,却借给一个游手好闲的无赖3000两银子,结果后者给他带来5万两银子的收益。林尚沃认为经商实际上是投资于人,为钱所累的人是发不了大财的,一个人只有把经商作为一项事业,顺其自然而为之才是经商的最高境界。类似的智慧与机弥漫着全书。

林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

总而言之,《商道》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身处顺境不能骄傲,身处逆境不能卑屈;富足时不可骄蛮,困顿时不能自卑。有时要像哑巴一样沉默,有时要像杂草一样低调,要以火的热情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要视金钱如粪土,要视良心如宝石。你有机会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但愿它有英文版的。

你可能该提高你的中文水平了。

也许,我会认真考虑这个事情的。

山姆和所有的美国人一样,当他说“认真”的时候,是真的。

这本书为什么在中国畅销?你为什么愿意推荐这本书给我看?

《商道》之所以在中国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是因为它虽是一本韩国小说,却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包含了众多中国历史典故以及大量中国文人、哲人的经、诗、礼、德等多方面的智哲理,它像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历史哲理小说。如果你不知道作者的身份,还会以为它是出自一位学识渊博的中国学者之手。我推荐你看这本书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它,通过看这本书,你会对中国人有更多的了解。如果我从商,我也想成为一名儒商。

请问何谓儒商?

我认为儒商应该:以德为本,以“义”致“利”。

这确实是理想的商人。不过,高,你老说不义之财,那到底什么是不义之财呢?

我举个例子,像索罗斯。他买空卖空,进行资本投机,结果造成了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索罗斯说,这不能怪我,我是按照游戏规则来的。确实是这样,索罗斯是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投机的。像索罗斯这样的生财之道就属于不义之财。他让千百万人一夜之间变得贫困。金融危机造成国家动荡、企业破产、人们生活困顿,许多人自杀,造成很多灾难。面对这些后果,索罗斯说,那我不管。

但是他并没有犯法。

是的,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但是他违背了道德。我再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身上。一次,我们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参观,当时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问负责接待我们的官员关于索罗斯对亚洲国家下手的问题,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留影吗?

不知道。

这位官员非常有智慧,他没有直接回答。但是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真的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还会讲故事?说来听听。

他说,他小时候喜欢打篮球,可是裁判老是吹他犯规。他回来向他爸爸抱怨。你知道他爸爸怎么回答的吗?

不知道。

他爸爸说,如果你真的做到一点问题也没有,裁判是不会吹你的,你还是有犯规的嫌疑。

他的意思是说责任不在裁判,而在他的儿子了?

对啊,他的意思也是在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因为亚洲自身有毛病,所以索罗斯才会下手,责任不在索罗斯。如果亚洲自身没有问题,索罗斯怎么能下手呢。

是啊,如果亚洲没有问题,索罗斯怎么能下手呢?

你想知道当时我的同学又追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吗?

想知道。

我的同学问道,如果一个女孩因为自己的门没关好被强奸了,责任在谁呢?

罪犯应不应该受到惩罚呢?

罪犯当然应该受到惩罚啊。那也就是说:索罗斯也应该受到国际法庭的惩罚了。有点乱。

是有点乱,这牵涉到对道德的认识,对不义之财的认识。无论如何,当时中国政府没有让人民币贬值,没有趁火打劫,反而顶住了索罗斯对香港的进攻。从这一点上看,中国政府也是“儒商”了。

当时中国政府做出这样一个决断,确实是令世界敬佩的。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扩大内需的方针,并向重灾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最终战胜危机发挥了作用。

谢谢。

我们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主要考虑的是比较这个事情给我们带来的收益(beneft)和损失(cost),如果收益大于损失我们就去做,反之则不去做。

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美国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根本出发点。

这就是我们的区别所在。儒家文化对于利益的追求还是有道德约束的。在谈起自己创作《商道》的动机时,作者崔仁浩说:“在走向意识形态与国界日渐消的21世纪,必然需要对经济现象进行重新审视,换言之,全球化的世纪需要产生一种关于经济问题的新哲学理念。”他还进一步解释说:“小说的主题就是自己理想中的‘新经济哲学’。”

什么是新经济哲学?

日本有一位近代实业之父,叫涩泽荣一,他写了一本书叫《论语与算盘》。

涩泽荣一在这本书里,阐述了一个基本思想,叫做“道德经济合一论”,即在经商的过程中,不能光顾赚钱,应该时刻记住孔子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就是说,不仁义的事不要做,不仁义的钱不要赚,只有把道德放在第一,把利润放在第二,用论语管住算盘,企业才能良性发展,做得更好。

那中国人怎么看呢?

中国需要的是市场经济而不是市场社会。

2007年2月,我给山姆发了一封邮件:《成思危称中国不能接受资本无道德论》中国企业正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社会也已经不能容忍。

现在,我国正在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企业的努力至关重要。因为,企业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市场主体,而且也是社会经济的组织者。企业的活动不仅影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而且也影响着社会政治、文化变革,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还特别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变好还是变坏。社会对企业的期望,是要求企业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平等地保障各方相关利益。也就是说,企业要确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做一个“遵法纪,重伦理,行公益”的好公民,尽早完成由“经纪人”向“道德人”的转换。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已涌现出一大批遵守法律、坚守道德、注重公益的企业和企业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宽宏大量”,“退一步海阔天空”,“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些词语对于别的文化的人可能不好理解,但是却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庄子曾说过:“对待外物的犯害,就像对待偶然遇到的飘瓦那样。即使一个气性十足的人,当一块随风飘落的瓦砸到自己头上时,也不会动怒,因为他知道飘瓦并不是有意来砸它。仇恨再深的人,他会杀死自己的仇人,却不会折断仇人用来刺伤自己的宝剑,因为他知道,宝剑并不是有意来刺伤他。如果将所有伤害自己的事物都像对待飘瓦与宝剑那样来对待,人就不会动怒,就会永远保持平静的心情。这样,天下就消灭了战争,消灭了杀戮,太平盛世就会到来。”受上述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于仇恨总是能用一种宽广的胸怀,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处理。高,这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理论上,人们似乎还可以理解,在现实生活,我认为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没错,确实是挺难的,但它却真实地发生在我的同跑身上。以德报怨的事情,我给你讲一讲关于二战日本遗孤问题,也许你可以相信,中国人的以德报怨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和理论上的。好吧,高,日本遗孤是怎么一回事呢?所谓日本遗孤,是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侵略者遗弃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总人数在5000人左右,分布于中国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90%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这是真实的吗?你没有在编故事吧?被侵略的中国人怎能收养侵略者的后代呢?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闻所未闻的,这怎么可能呢?哪里来的那么多日本儿童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移民侵略政策,要在20年内向中国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截止到1945年,日本在东北移民人数达150万人。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百万日本移民仓惶而逃,很多小孩子被遗弃途中,他们被中国人捡回家中抚育。

抗战胜利后,尽管当时中国人民处境十分困难,但是中国人民不仅把他们养大,还供他们上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在他们成年后,又用自己的积蓄为其操办婚嫁,使其成家立业。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中日两国政府决定从1981年开始,由两国政府负担费用,分期分批地组织在华日本遗孤赴日寻亲。到2000年,中日两国政府已组织了31批在华日本遗孤寻亲团,先后有2121名孤儿赴日寻亲。根据中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目前回日定居的日本遗孤总数在3800人以上。

还是不可思议,还是有点让人将信将疑。

这也难怪,说实话,这种事情让任何人听起来,都会感到怀疑,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参观。1999年8月,由1450名日本遗孤和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共同捐资修建的“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在纪念馆落成,碑文说:“由衷祝愿日中两国长期和平友好,并向中国养父母竭诚致意。为中国养父母的伟大精神与崇高事迹传颂万世,为告诫后人不再重蹈历史覆辙,特立此碑。”伟大啊,伟大啊,有时间我一定要去看一看。这简直应该拍成一部电影。身在扶桑心在华,萍踪万里到天涯。

樱花满目惟催泪,夜夜梦魂到旧家。——于德水值得指出的事,现在仍有数以百计的日本遗孤留在中国各地生活和工作。他们中间既有政府官员,也有工人农民,还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在长春有一位日本遗孤——诗人于德水,1945年2月出生,日本名松江长吉。生父母为日本移民,日本战败逃离时,把只有8个月的他托付给中国人抚养。他于1992年曾回日本定居,1995年因思念中国又回到了中国。于德水先生虽然有着日本的血统,可他自幼在中国长大,热爱中国古典诗词,诗集有《寸草园诗稿》等。他曾说过:“割断这根脐带,将使我的感情干涸,生活乏味。”在日本生活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句。在《海外除夕夜》中他这样描摹自己的情形:“家乡正是过年时,鞭炮烟花乐可知。异国凄凉萧瑟里,灯前拭泪背唐诗。”还有“庭院深深五色花,一时忘却在天涯。忽闻耳畔异乡语,此地原来不是家”及“咬碎银牙恨侵略,碾成尘土爱中华。他生若许灵魂转,化作白山岭上花”。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致敬。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我没有严格地进行考证,但最起码,我认为在过去的100年,杀害中国人最多的外国侵略者就是来自日本。而我的同胞和政府却能以如此宽大的胸怀,善待日本遗孤,这确实是伟大的人性的体现。记得我在以色列留学的时候,我的同宿舍同学是一位加拿大的犹太移民,名字叫犹纳坦。他跟我讲,他的奶奶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直到如今,他的奶奶只要一提起德国纳粹这几个字,就会浑身发抖。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勇气去面对一个德国纳粹的遗孤。到现在,他奶奶都不愿意或者说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德国。我到过几十个国家,也读了一些关于世界历史和文化的书籍,但是我没有发现还有哪个民族能够做到“以德报怨”。也许有,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这些人这些民族都是伟大的。高,当我刚才说向中国人民致敬的时候,我是认真的。我搜遍所有的记忆,也找不到哪个国家和人民有这样宽厚、仁慈的胸怀。我觉得你还应该向伟大的中国军人致敬。

同类推荐
  • 回族文化新论

    回族文化新论

    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入中华文明的洪流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也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留下过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光辉篇章和不可磨灭的业绩。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回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回族文化可说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独特产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美丽的家园

    美丽的家园

    本书主要分为故土·建瓯篇;故乡·福建篇;故园·华夏篇。主要内容包括:黄窠山、坑里、党城、千柱厝、伍石山庄、大汴地、巧溪、宝莲禅寺、三清宫、古道、安国寺、武夷山、茫荡山、太姥山、九鲤湖、三都澳、上清溪等。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热门推荐
  • 刺封者

    刺封者

    天地初生之时,曾诞生九老,九老集败执之念,妄瞒天之威,刺杀雏形混沌。但消息走漏,九老被擒,分别镇压于天柱之末,世世代代集威,欲碎天之柱。终有一日,一半身坐化之人遥望东方,眼中满是震疑之色:“契机……终于来了么!……”
  • 兽血妃腾

    兽血妃腾

    落羽甄狂,代号“狂凤”21世纪王牌特工,媚骨无情如狂蝎毒蛇,意外穿越斗气大陆。眸光初睁,锋芒如刃!“废物?即然我是她,必要逆天改命”青龙白虎是我灵兽,轩辕剑是我的武器,淡定是我的态度,看我一动纤指,撼动乾坤九界!荣膺上古大陆王椅坐享三宫六院七十二男妃!如有一日龙得水,长江之水让它倒着流!__________________精彩桥段1.邪魅大将军说:“想跟我廊桥一梦的女人多的是,你得排队吗?”淡定的女主宽衣上前道:“本小姐喜欢插队!”2.风流纨绔公子哥说:“从了我,你就是土豪夫人,豪门所有女人都想进的!”淡定的女主将鞋底糊在他脸上道:“不用嫁你了,姐本身就是豪门”3.残暴魔君道:“谁若敢动你,我让九界为你陪葬!”淡定的女主咳咳两声道:“九界?也配??”________[钱莱莱作品,保证更新,保证完本,【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 龙的一百种吃法

    龙的一百种吃法

    李元宵在图书馆蹭空调时,选中了一本放不回书架的书。打开一看,竟然是份菜谱!
  • 魔王的绝色宠妃

    魔王的绝色宠妃

    她是苍郩大陆上,最强帝国訾穹帝国文丞相之女,自小因毫无天赋被遗弃,年方五岁的她,便决定既然上天如此不公,那么她的命与运,便由自己掌握。
  • 斗罗之情深似海

    斗罗之情深似海

    比比东:我恨这个世界,所以我要报复这个世界。我要杀光所有对不起我的人,我要毁了武魂殿,毁了这个世界,毁了我自己!东姨,我跟妈妈的命是您救的,您的敌人就是我必须要铲除的目标!可是东姨!哪怕我知道您是错的,就算您因此要受到上天的惩罚,我也会义无反顾的跟着您一起下地狱,凡儿,这辈子都会一直守护在您的身边。喜欢比比东的可以看,不喜欢比比东的还请不要入坑,这是一本为救比比东而写的书!当然如果要想从比比东最初的不幸开始救,那么史莱克七怪连只小蝌蚪都不是了,再有个人觉得没有那不幸,比比东就不会成为女帝。所以故事从比比东跟千寻疾的不幸发生后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心灵法师

    我是心灵法师

    “叮!获得治疗术!(主动技能)”“叮!获得过度生长!(被动技能)。”“再叮!获得装备(可升级):斯塔提克电刃!”“叮!获得行窃预兆!(被动技能)。”“叮!获得空气过滤(被动技能)!”PS:本文多处涉及求生之路与英雄联盟的内容哦~【已开新书:《我有一块灵药地》,目前投资人数稀少,想投资获利的抓紧时间啦~】群号:882849014
  • 最有才的笑话

    最有才的笑话

    人生不能没有欢笑,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论什么肤色,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使用哪一种语言,笑都是表示善意,表示友好,表示合谐的通用表情。
  • 陈某的成长

    陈某的成长

    在这个世界里,到达一定的年龄即可觉醒自己的职业,而主角陈某,正是这一批觉醒的人,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股即将袭来的风暴,正在慢慢靠近
  • 边军一小兵

    边军一小兵

    从边塞到盛世。从小兵到王侯将相。齐风知道,在这个乱世中蝼蚁的性命举足轻重,活下去,除了得靠自己,还可以抱大腿。——完结作品《大明第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