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8200000014

第14章 承继与发展——明清绘画(1)

明清绘画,总的来说是在承继宋元传统上的进一步发展。画家之众多、画派之更替林立、画法之多变,都超过了以前。

明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派,以董其昌、赵左为代表的松江派、华亭派、苏松派,以蓝瑛为代表的武林派等。流派纷呈,各成体系,发展全面,题材广泛。其中以山水、花鸟成绩显着。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院画”势力日微,“浙派”也渐趋末流,代之而起的,是活跃在苏州地区的“吴门派”。吴门派以沈周为领袖,文徵明继起,唐寅、仇英为其中坚,成就卓着,影响广大,被称为“吴门四家”。明代末期,陈道复、徐渭在花鸟画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被称为“白阳青藤”,对后世的写意花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董其昌大力提倡文人画,并提出了“南北宗”的理论,虽有一定偏颇,但对文人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清代绘画,文人画占据着画坛的主流,山水画及写意画盛行。可分为初、中、晚三个时期,初期有正统的“四王”画派,是为正统派;同时有反正统的“四僧”画派。中期出现了“扬州画派”,他们继承“四僧”反正统的精神,以革新的面貌出现于画坛。后期西风东渐,出现了以变革传统为己任的“海上画派”,简称“海派”。

“海派”实际上是从清代中后期文人画中蜕变而来。“海派”的出现,为20世纪中国画的大变革吹响了前奏曲。

(第一节) 吴门四家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人称白石先生,长洲(今苏州)人。出身世家,祖、父均擅诗画。沈周一生家居读书,未应科举,终身以书画为伴。他学识渊博,交游甚广,平易近人,对乞诗乞画者从不拒绝。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也欣然应允。因此,他的书画墨迹流传,其中真伪混杂。

沈周是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的绘画在元明以来的文人画领域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所作山水画,有些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画法上,早年承受家学,后来博取众长,上学古人,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

沈周早期山水画名作《庐山高图》,画面右上篆书“庐山高”三字,落款:“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成化丁亥是1467年,沈周时年四十一岁,是为其师陈宽祝寿而作。画卷尺幅较大,取高山仰止之意,表现庐山峰峦瀑布的近景,其中叠岭重泉,草木繁茂,气势郁郁苍苍,变幻无穷。山石树木笔法细密,仿王蒙笔意,兼有董、巨遗风。画史记载,沈周四十岁后始作大画,此画正是其早年开始拓大幅时的精心杰作。

最能体现沈周画风面貌的是其中年后以园林景物为题,表现文人日常生活的作品。如着名的《东庄图》,描写友人吴宽家中亭园景色,笔墨粗简浑厚,画风平和恬静,有别于早期仿古之作,已完全是自家面貌,体现了明代文人画的审美情趣和笔墨意蕴。

沈周花鸟画有粗细两种不同的风格,尤以水墨写意见长。早期的《辛夷图》,工笔设色,以没骨法画折枝辛夷二支,风格秀雅;《墨菜图》水墨粗笔写意,风格简括朴厚、率意苍润。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成卷,代表了沈周花鸟画早年两种面貌。

文徵明(1470-559年),初名壁,后以字行,又改字征仲,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出身仕宦,师事吴宽、李应祯、沈周,与吴中名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游,称为“吴中四才子”。在乡时,曾数次应举,未中,五十四岁由诸生举荐为翰林待诏。为之所累,居官四年辞归,筑室白玉磬山房,徘徊啸咏其间,从事书画创作三十余年。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而且风格多样,工笔写意、赋色水墨均可为之。尤以山水画为世人所知,其山水画题材大多描写江南景物。早年以工细为主,青绿细笔,笔墨蕴藉含蓄,具有文雅恬静的格调。晚年粗细兼能,笔墨愈加苍秀。文徵明早期传世山水画并不多见,较重要的有《烟江叠嶂图》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作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时年三十九岁,款作文壁。

浅设色写烟峦起伏平远之景,画法学元人。晚年细笔一路如《江南春图》(现藏台湾),作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时年七十八岁,画面格调娴雅恬静,于繁密中见工致文秀,为晚年精心杰作。粗笔一路如《溪桥策杖图》轴,水墨画古木溪桥,景物开阔,笔墨粗简劲挺,气势磅礴,画上自题七绝诗一首“短策轻衫烂漫游,暮春时节水西头。日长绿树青帏合,雨过遥山碧玉浮。”后钤“文徵明印”、“玉磬山房”印。右下角有“玉兰堂印”鉴藏印,画心有“世美堂印”、“马寒中印”等鉴藏印。裱边及外签有当代书画家狄葆贤题诗并记,钤藏印“平等阁主人”等。题记详述了此作原为其父于清同治末年购得,而他本人则在甲子年(1924年)夏六月重新装裱的递藏过程。

文徵明的花卉画成就不亚于山水画,尤喜画兰竹。《竹石图》以行书笔意写山石、兰竹,山石勾勒少皴,多干笔而不见渲染;写竹用笔于沉着中见灵动,笔墨潇洒,具有很强的抒情性;画面墨色干湿相间而总体清淡,具有清逸苍劲之韵,这些画法都体现了文氏的自身特色,呈现出浓郁的文人书卷气,也反映了他晚年的典型面貌。

文徵明的传世人物画有《湘君湘夫人图》,作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时年四十八岁。画中人物形体纤秀,衣纹作游丝描,用笔工细流畅,设色淡雅,突出了湘君轻盈若仙的风姿。

唐寅(1470-523年),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今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少年有才名,弘治十一年,二十九岁时,中应天府(今南京)解元,后入京会试,因考场舞弊案被牵连下狱,罢为吏。由于仕途不得志,遂绝意进取,筑室于桃花坞,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也有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悠闲生活的作品。笔墨技法随题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在他的作品中占相当的比重,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仕女形象优美,早年以工细艳丽为主,色调浓丽,后来则稍变为水墨写意,线条细劲流畅,风格洒脱。花鸟画兼有工笔与水墨写意,有元人余韵。

唐寅传世作品,早年工笔人物如着名的《王蜀宫妓图》,取材于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宫廷生活“时宫妓皆道服,顶金莲花冠”的典故。四个宫女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头戴莲花冠,各持壶、盘等器物,相对而立。画上自题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日待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待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斛,俾后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下钦“伯虎”、“南京解元”二朱文方印。在对蜀主腐朽生活讽刺的同时也抒发了对宫女的怜悯和同情。画法上继承五代和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人物面貌秀丽,体态端庄,衣纹作铁线描,线条细劲流畅,色调浓艳鲜明,技法精工,是唐寅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秋风纨扇图》轴,则为其中年得意之笔。《秋风纨扇图》描写仕女独立平坡,手执纨扇,若有所思,画上自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诗情画意,寓意殊深,隐含了他饱经人世沧桑,一生不得志的感慨之情。画法风格比前幅已有明显的变化,略带写意,时作顿笔,更加流利洒脱。

唐寅的山水画,以仿宋“院体”为主。偏重于表现高山峻岭题材的,有早期所作《骑驴归思图》。陡壑飞泉,半山中一人骑驴攀登,山下木桥上,一樵夫正在向山间行进。

景物具高远、深远之致。山石作带水长皴,气韵湿润,远承李唐、马远体系,近师周臣,既有南宋院体画风又具文人画风格。画上题诗:“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回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正是唐寅仕途不顺的写照。《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都是唐寅中年之作。

《落霞孤鹜图》画高山丛林中,水阁临江,阁中一人独坐眺望,童子侍立,远处落霞孤鹜,烟火微茫,景物十分辽阔,画法工整,山石轮廓用较干的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是唐寅盛年时的得意之作。

《春山伴侣图》题材和上幅大致相同,表现春日游山玩水的文人雅士生活,高山林木,幽涧流泉,春意盎然。此画风格不同于南宋“院体”,已融入了元人笔墨。

唐寅的花鸟画水墨细笔如《墨梅》轴,远法宋元水墨画的传统,近师沈周,刻意求精;水墨写意如《枯槎鸲鹆图》

(现藏上海博物馆),笔墨的劲秀潇洒,在沈周、林良之上。

仇英(约1505-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居苏州,出身工匠。据明人张丑《清河书画舫》记载“其出甚微”;清人张潮《虞初新志》称“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故画史界多称之为漆工。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名家,为文徵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门下学画,曾在着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刻意临仿,技艺大进,成就显着,为“吴门四家”之一。他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功力精湛,以临仿唐宋名家稿本为多。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以工笔重彩为主。其青绿山水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同时具有文人画的笔致墨韵。

兼能作水墨写意,风格清劲潇洒。仇英一生寿命短暂,只活了四十多岁,但临摹创作了大量的精品。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画入微。在他的画上,只题名款,从未见有更多的题识。

仇英传世作品《中兴瑞应图》,是临摹南宋院画家萧照的稿本。内容是南宋初曹勋为迎合赵构意旨,歌颂中兴,而编造出来的几段所谓祥瑞故事。事迹不见于正史,原为六段,仇英临摹四段。画中集中了中国传统的各种画科,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包罗万象,画风异乎平时纤细清雅的本色,而是结构严谨,用笔粗重,敷色古雅,时露潇洒之笔,流露了文人画的韵致。

从这幅画,可以看出仇英摹古功力深厚,技艺精湛,又兼具个人面貌。

青绿山水《莲溪渔隐图》(现藏故宫博物院),青绿界画,描写莲溪渔家风光。布局爽朗、明媚,山青水秀,景色平远。笔墨含蓄,界画精整而不板滞,虚实结合,得赵孟頫墨韵,别具一种清新的风格。其它如《桃源仙境图》、《桃村草堂图》、《玉洞仙源图》等,都是大青绿山水,面貌相近。

仇英的《人物山水》册(现藏故宫博物院),是他工笔重彩人物仕女画的代表作,共十页,每页描写古代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故事。其中《竹院品古》,人物衣纹,略带战(颤)笔,仿周文矩法;《子路问津》、《琵琶行》、《明妃出塞》几幅,衣纹线条兼作兰叶描,布局、结构、树石等画法,全仿马和之;《贵妃晓妆》、《吹箫引凤》二图,仕女作唐妆,形象秀丽,衣纹作铁线描,细劲流畅,画法从五代、宋人传统发展而来。

总之,仇英的人物画、山水画,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特征的鲜明面貌,唯花鸟画传世真迹绝少,故宫博物院庋藏的一片双钩兰花散页,几乎成为孤本。又上海博物馆的《沙汀鸳鸯图》轴,似可作为仇氏飞禽写生之作,其技巧之精,构图别具匠心,也是难得的佳作。

(第二节) “白阳青藤”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一、“白阳青藤”

白阳,是指陈淳;青藤,是指徐渭。

陈淳(1483-1544年),字道复,号白阳山人,长洲(今苏州)人。其早年工词翰,后始习画,师从沈周、文徵明,但又不拘师法,其书画自有门径。善画山水、花鸟,尤以水墨写意花鸟最负盛名。

陈淳与徐渭齐名,并称“白阳、青藤”。虽然陈、徐二家被后人归于大写意画风,但彼此同中有异,相对而言,陈淳水墨花卉风姿秀媚,墨韵明净,偏于淡墨写意;而徐渭则重于泼墨写意,笔墨酣畅,气质上迥然有别。陈淳在写意花鸟画方面无疑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画家。其笔法从早年的拘谨,转向中年后的洒脱,在这过程中既受沈周影响,又具有自家个性面貌。陈淳曾在其作《水墨花卉卷》上自题:

“昔尝见沈石田先生所作水墨花鸟一册,似不经意而精妙入神……人当以丹青之外求我可也。”可见其对沈周一派的喜爱及自己的艺术追求。庭院中所见花草及蔬菜瓜果,常被列为他的描绘对象,并赋予它们以超然绝俗的人格理想。他在创作中反复运用一种类型的构图形式,使之具有某种图式化的系列。如《瓶莲图》系列中各幅,其瓶或为古尊彝器,或为古瓷,插花在荷花荷叶中或夹以菖蒲,或夹以慈姑,大同中小有变化。另如多种《墨花图》,将梅、兰、竹、菊、水仙、山茶、牡丹、绣球、荷花、桂花、玉簪等四季花卉写为一卷。在这方面,陈淳以水墨写意对传统花鸟细笔勾勒的黄筌体系加以变格,突现花草与诗文的组合关系,富有清新淡泊的文人雅趣。

陈淳的传世作品有《萱茂栀香图》、《洛阳春色图》、《松菊图》、《花卉册》等,在这些作品中,画家常运用草书“飞白”的笔势,水晕墨章的华彩,来表现花卉纷披繁杂,疏斜零落的韵致,达到了湿墨淡彩和浓淡相宜的效果,豪放而不失法度。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等,浙江绍兴人。作为文学家、戏曲家、书画家,其可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他的一生,屡遭坎坷,怀才不遇,又托足无门,其所谓“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他的诗歌文章和书画笔墨,从多方面表现了他胸中不平之气和纵横一世的才情。

其专长花鸟,兼作人物、山水,多以狂草笔法,呈现奔涌如潮的激情,运笔如舞丈八蛇矛,笔画线条有如刀枪剑戟一般,墨法层次迅变,构成点线面的丰富变化,造成雄迈之势。在练达不拘的线条笔力之中,充分地表达了蕴藏于内心的刚烈锐利之气,令观者沉浸于笔歌墨舞的视觉审美效果之中。他曾辛辣地讽刺那些以摹仿为能事的画家是“鸟学人言”,不苟同于现有的成规,追求独特的笔墨个性。

被画界誉为“才横而笔豪”,“有倔强不驯之气”。

同类推荐
  • 中华古诗文读本·初中卷

    中华古诗文读本·初中卷

    未来中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这些孩子们的创造力。创造新文化,也必须站在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石上。中华文化的宝责财富不能束之高阁,馆藏尘封,远离大众,而应活在亿万中囯人的精神生活中。从孩子开始,让文化经典进入他们的视野、滋养他们的心田。
  • 德育引论

    德育引论

    《德育引论》是陈桂生教授针对我国现今引起教育工作者困惑的德育问题和教育舆论中与此相关的似是而非的论调,加以澄清。如今的德育理论尚未脱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佛年教授主编的《教育学》的窠臼,问题在于它毕竟是德育知识陈述的框架,而不属于德育“问题研究”之作。在教育学中,德育目标与手段之间,需要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加以阐明。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天下为公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热门推荐
  • 新版落魄小子

    新版落魄小子

    穷人出身,意外认识了小灵,本文纪录他和她的故事,从底层爬到最高层的梁平,还会有以前的憧憬吗?欢迎大家观看新版落魄小子,作风有点改变,本文还会融合一下现实的事情下去,所以本文有点意思(作者现实中有事情先断更一段时间)
  • 湖牛岭与伏牛岭

    湖牛岭与伏牛岭

    一张藏宝图,一群倭寇,一群官兵,打破了湖牛岭和伏牛岭两个村子以往的太平。一段往事,一段感情,一群蝼蚁,演绎了人世不知名的历史。
  • 十灵

    十灵

    路千帆而梦难行情千丝而命难忧为何吾命由你定而非吾控!为何七情由你掌而非吾恨!为何!为何!!!
  •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这是一个关于腹黑男死缠烂打扮柔弱,无耻女伪善天真跳火坑的故事,配以各款俊男美女,渣男贱女为下酒菜。】她是定国王府的掌上明珠,亦是人人耻笑的纨绔女,打架斗殴,无耻卖萌。他是天玄大陆的至尊丹师,亦是身世神秘的贵公子,相貌一流,腹黑一流。后来的后来,她昭告天下:“欺他,便是欺我,欺我定国王府!不怕死的试试?”什么?说她是废物?保护不了他?看她勤加修炼,亮瞎一众的狗眼。不过,那个姓苏的男人,不是说等级低下,风大了都能吹倒吗?一招灭了比她还强大的人是怎么回事啊啊啊啊啊!
  • 幽林古宅

    幽林古宅

    一个与妖、冥两界订立了91代契约的家族,一个为打破古老契约的古宅继承者,人也罢、妖也罢、鬼也罢……世间百态皆在幽林古宅上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泡妞系统

    重生之泡妞系统

    一个猥琐男生获得泡妞系统,看他泡妞成果,一个屌丝逆袭成功完虐高富帅,泡白富美。
  • 鬼木密录

    鬼木密录

    一个能播放罪案回放的皮影戏匣子、一个夜晚能通灵的阴沉木枕、一个能进入死亡世界的衣橱……还有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主人公……
  • 借年华

    借年华

    过去无法完成,现在也是错过,那就向历史借一段年华,留给未来!
  • 谁懂谁的胡思乱想

    谁懂谁的胡思乱想

    她的青春,或乖顺或叛逆,或甜蜜或伤感。那些幼稚无知的行为,那些逗比搞怪的话语以及那些年少懵懂的爱恋充斥着她的整个心........
  • 星河之正义无敌

    星河之正义无敌

    未来星河世纪,遥远的业莫星球仍处于原始之中,当业莫星球准备荆天棘地中走向超级文明时,等待它们却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危难之际,地球科学家向他们伸出了无私的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