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29400000018

第18章 清(2)

山西曲沃人,监生。陕西巡抚贾汉复之子,官齐东县知县,有惠政,升兴安州知州。康熙二年(1663)到任,时兴安正值恢复之际,商贾往来,舟车辐辏,忽有虎白日噬人,人心惶怵。国楹莅任即率勇除虎患,商旅安之。为政清肃,严禁吏役扰民,躬行节俭,与民相亲,士民爱戴之。未几以病告归。(纂《饴山文集》、《兴安州志》)

钟仪奇

字大璞,号南山,又号秀峰。旬阳县蜀河里柳村铺人。康熙六年(1667)丁未进士,选山西河津县知县。廉明勤政,长于听断,邑有豪滑,盗孀归地契,蚕吞地垄殆尽,妇鸣冤不得申,仪奇侦访得实,追还旧契,地亩,杖笞豪滑,民称快之,成谓好官。历署阳城、长治,皆有惠政。(纂汉阴汪毓珍《乡贤录》、光绪《旬阳县志》、《一砚斋集》)

钟仪杰

字德万,号华峰。仪奇之弟,旬阳县蜀河里柳村铺人。举康熙二年(1663)癸卯乡试第二人,先仪奇登三年甲辰进士。谒选得河南息县令。仪杰才华蕴藉,文章踔厉,未第时与兴安刘应秋、汉阴汪毓珍游。及莅息县,值歉岁,履亩勘赈,罔有遗漏。行取吏部验封司主事。累迁文选司郎中,改外授广东广州府知府。选司为声华之场,仪杰退食时,独闭门谢客;广州为膏腴之地,仪杰洁己奉职,不避权要,不营资产。以疾卒于官,易篑(弥留)时,谓诸子曰:“古人谓,生无益于人,死当无害于人。胡床挂壁,伊何人哉?如我死,毋以遗禀乞怜上官,毋将署中物充归装。”诸子皆遵治命。会观察某者,乃其铨部旧寮,闻之曰:“钟君廉而身后如此,勿论无以遗子孙,万里舟车之费将何给也。”遂致书寮属,各捐赠,舟已行,追送及之。至今子孙虽书香克振,而壁立萧然。(纂光绪《旬阳县志》、《一砚斋集》)

牟文龙

辽东人,康熙三年(1664)任兴安知州,胸坎恢豁,长于治事,接人待物,游刃有余。听讼片言而决,民称为神君。康熙八年(1669),升开封府同知。(录《兴安州志》)

万正色

号中庵,晋江人,由行伍起家,康熙三年(1664)授陕西兴安镇左营游击。吴三桂反,四川应之,正色率部连破野狐岭及阳平关,代署兴安镇副将,寻出征岳州,又征福建。收复厦门,台湾,多著丕绩。久历行阵,劳绩甚多,官至云南提督。著有《平岳疏议》、《平海疏议》。(纂《兴安州志》)

喻明简

字凤廷,康熙四年(1665)任兴汉镇总兵,士卒亲附,文武合辑。先是镇兵多少年新进,明简将新兵分散置于军队之中,左右尽老成之人。同时屡上疏乞休,后朝廷遂以王怀忠代任,纯用少年,致有十四年(1675)标兵营之乱。致兴安一郡为吴三桂所盘踞,故人咸服明简有识人之量。(纂《兴安州志》)

陈元宾

江陵县人。康熙七年(1668)由举人任旬阳知县。上任伊始,即均徭役、劝农耕、政尚安静,民人和洽。复倡修城隍庙及文昌阁等,百废俱兴,邑貌一新。(纂光绪《旬阳县志》)

张麟化

山西人,康熙七年(1668)由进士任紫阳县知县,邑遭明末农民军攻陷,公署、学宫俱毁于兵火,麟化于康熙十二年重修文庙,并拓增公署。(纂道光《紫阳县志》)

张光祚

字华先,山东平阴人。康熙九年(1670)以恩贡生任兴安知州,宽厚和平,有古君子风。时际兵荒火警,州人惴惴而无宁所。光祚乃设里甲,俾民聚族而居,出人守望,井田之风于以兴焉。历官七载,以督催军需致疾,卒。(录《兴安州志》)

周邦

字维新,江宁人,康熙九年(1670)以武进士任兴安镇城守营守备。恂恂雅适,有古儒将风。性耽酒,喜吟诗,与刘应秋等为诗友,唱和之什甚夥。十五年专守平利白土关,一窗风雨,半岭烟霞,每至明月之夕,酌酒歌吴歙,恢谐杂进,军吏爰之。二十年告归南京,士民思之不忘。刘应秋有《春雨集周维老署中》诗曰:“霡雨霏霏晚欲晴,年来花事满春城。扶筇未遂山溪约,坐榻偏连湖海情。博弈幸怜开醉眼,文章不复问时名。凌烟漫许封侯赏,且让将军乐太平。”(纂《兴安州志》、《一砚斋集》)

马崇骥

辽东人,康熙九年(1670)以举人任兴安州知州,贪鄙庸愚、性复浮燥,兴安自康熙二年至八年,水旱不时,米价腾贵,崇骥用镇兵司马王时,屯积居奇,民食维艰,舆情哗然,遂致兵民围署。以失招纳进之人不慎之罪逮去。(纂《兴安府志》、《集祜吟》)

王怀忠

辽东人,康熙十年(1671)任兴安镇总兵。首倡修葺兴安儒学,捐俸督修,自棂星门外东西各修一门,明伦堂前,周以墙垣,辟道南出崇道街。设大门,于大成殿后建儒学斋厨,西达明伦堂,规模始备。十四年(1674)三藩之乱,兴安营游击王可成勾结吴三桂党杨文瑞内变,叛卒围杀王怀忠。王可成遂占据兴安,而兴安一郡六县尽为伪吴掠占。(纂《兴安州志》、《康熙十四年贝勒洞鄂奏本》)

卢永贞

直隶昌平(河北)人,康熙十二年(1673)以举人任兴安州知州,强干任事,多所建设。兴安儒学自顺治十七年(1660)知州王章创修以来,迄未宏大规模,庙学之内园圃,马厩自若。永贞莅任后,与总督王怀忠首倡修葺,于棂星门外设东西二门,迁马厩于城南,明伦堂前周以墙垣,设大门于大成殿后。又于园圃建儒学斋厨,西达于明伦堂,规制略备。十五年(1676)又捐俸倡修郡中名胜万春寺。竣工后,尝招郡中文士刘应秋等聚会万春寺以为诗文之盛。(纂康熙《兴安州志》、刘应秋《一砚斋诗集》)

张恪

荆州人,康熙举人,康熙十年授白河知县,勤于政事。白河山县,衙署逼侧浅陋,为捐俸建大堂三间。暇喜吟咏,与兴安刘应秋、石泉唐刚长等唱和,酬咏之什甚多。《兴安州志·艺文志》录其诗。(纂《兴安州志》)

屈必捷

陕西咸宁人,康熙十一年(1672)以举人任兴安州学正,慈祥和霭,方正廉洁。十二年总镇王怀忠倡首修葺庙学。屈必捷剖俸新建棂星门外,受命总督修复事宜,恢郭其规模,庄丽其观瞻,皆必捷之功也,惜寿不永,操劳过度,寻以疾卒。(纂《兴安州志》)

程福亮

号大功,河南人。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举兵叛乱,十四年(1675)兴安镇标亦叛据兴安,于是一郡六县尽为吴三桂所有。十八年,朝廷遣工部侍郎哈占出督陕西,分三路进取汉兴。程福亮以右营游击提偏师入南山,所向克捷,授波罗营副帅。日事战攻,功绩称最。康熙特诏引见,慰劳备至,奖赏优渥。命以都督镇怀庆。福亮奏曰:“当今西南用武,需材孔棘,臣得效力边疆愿亦足矣。”朝廷嘉其忠,改移镇兴安,以都督用。于是程福亮渡汉莅兴安空城中,凋瘵孑遗,逋逃殆尽。即张榜招徕流亡,与民约:“归业者复其身,协从者贷其罪,除据险御兵外,馀勿问。”兴安逃亡之民,闻风而归者不绝于道。福亮又恐麾下士兵检束未至,则受惊之民又将去而他适,复与军中约:“有取民间一笠者罪无赦。”故兵民相安,重建家室,正是兴安一地再造之时。无何,平藩大军云集汉中,将收复蜀地,悉索军需粮赋,几不可支。羽檄交下,兴安之民无以应,复将逃匿,福亮恻然,为绘难民图请命,少得息肩。而水旱不时,频年荒歉,弥望饥馑。福亮又徒步躬祷郡望牛山忠惠王祠,焦心如焚,中夜彷徨,不能伏枕。遂移檄告籴邻封以赈恤之,殚心尽力,肇造兴安之民诚至矣。驻兴安十六年,恤兵爱民,四境晏然,中外倚重之。(纂《兴安州志》、《中国人名大辞典》、《一砚斋集》)

彭始起

字客园,河南杞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以武进士任兴安镇右营游击,康熙十四年吴三桂叛,城陷,遂为吴逆叛党所据,劝彭归服,并诱以利禄,彭拒之,誓不从逆,脱身归里。(纂《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辜大方

石泉县人,康熙间举人,官直隶高淳县教谕,升四川荣经县知县,慈祥和霭,方正廉洁,升雅州知州,未之任,卒于荣经县衙。祀名宦祠。(录道光《石泉县志》)

兴永朝

汉军镶红旗人,初由笔帖式授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反,刑部尚书莫洛携兴永朝经略陕西,永朝建议说:“兴安距汉中辽远,请复设关南道驻扎,以资弹压。”上准奏,即授永朝为关南道守。康熙十四年,兴安游击王可成叛,永朝偕总兵党塞出走西安,后党塞贬为副将,永朝实授总兵,仍以道员用。镇压王可成叛乱有功。名震京城,历任四川按察使,闽浙总督、漕运总督。(纂《钦定八旗通志》、康熙《兴安州志》)

鲁仁圻

字元长,会稽人。以守备署兴安镇右营把总。寻升汉凤营千总补用。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叛乱,城陷被执,骂贼不屈死之。二十三年(1683),事闻,赠威烈将军。(录《兴安州志》)

周以德

平利县白土关人,康熙十三年(1674)贡士,选邠县训导不赴,居乡讲学,人称良师。与刘应秋、周维新、张径斋游,著有《蛩呤集》,刘应秋为之序,略云:“张硁斋先生称其善歌者必善诗。然古无诗,三百篇皆歌也。使以德而为三代其人也者,则以德以歌传矣。使三代而有以德其人也者,则以德又以诗传矣。以德其不幸生于三代之后也。然而诗可传也,人则未必传也。以德与予皆贫且贱者也。以贫且贱之人而为诗,保无有吹毛求疵以议其后者乎?然而以德之人未必传,而硁斋先生之言则必传者也。先生不惜齿牙馀论吹嘘之,后世之人将必以重先生之言者重其诗矣。”(纂《兴安州志》、《一砚斋集》)

陈其栋

字隆吉,浙江仁和人。以武进士授兴安镇中营游击,康熙十四年(1675)升任兴安镇总兵,调剂地方,整饬部伍,兵民和洽。军政雍穆,上宪嘉之。未几,三藩之乱,镇标兵营内变,适隆吉汉阴部营,相随兵弁数人,驰援未及。汉中伪帅王屏藩遣兵兴安,隆吉固守汉阴,相持数月,城内粮绝,竟以忧卒。吴三桂伪政权遂窃据兴安一州六县五年之久。十八年平定三藩,事闻,诏赠都督,谕祭忠义祠。(纂《兴安州志》、《平藩纪闻》)

王云锦

康熙十五年(1716)任陕甘学政。兴安远在楚蜀之交,自明季寇乱,学使皆发题州守,檄文发案。康熙二年(1663)提试西安,康熙五年(1666)提试汉中。生童既众,贫弱亦多,半饱虎腹,半疫旅次。州牧屡请案临,皆殚水陆交险而不就。公廉得状,毅然叱驭东来,并为诗刊石,以告后之同志。(《六志补遗》、《重续兴安府志》)

任肃

字尺公,南京人。康熙十八年(1679)岁贡,屡试春宫不售,遂有四方之志,由楚溯江人陕,至兴安,爱其地秀丽,寓籍焉。副总兵黄燕赞爱其才,延人幕中。与傅龙金、周邦、刘体源、蒋来燕等结“诗社”,是酒友又是诗友,唱和之什甚夥,清代兴安诗坛昌盛与有功焉。(纂《一砚斋集》、《兴安州志》)

汪毓珍

字孔兰,一字若干,汉阴县人。康熙元年(1662)拔贡,考取知县候铨。徜徉山水,与兴安刘应秋、武进高寄相唱和,尝构亭铁溪,举文酒之会,为郡城士子所乐道。康熙十年中乡试二十一名,时军书旁午,两次赴京被阻,康熙十八年(1679)始赴京参加会试成进士。二十年参加殿试,刘应秋尝赋《送汪若千先生北上殿试》诗云:“宝剑应先开玉匣,仙槎及早渡银河。凤凰池上春光好,明月沙堤响佩珂。”殿试中试,授主事,旋改同知衔分发山西,二十三年(1684)题补蒲州通判。以丁忧归。服阕,补浙江道佥事,直言敢谏,为当道所不容,构陷落职,抑郁以终。汪毓珍诗文俱工,清新雅正,有晋唐之风,著有《若千诗文集》、《周易易话》等书传世。(纂康熙《汉阴县志》、《一砚斋集》、《若千诗文集》)

梁鼐

字公调,江南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陕西督标左营游击驻防黑水峪,吴三桂叛党千余,联结汉中王辅臣由洋峪口分三路扼据山险。鼐遣兵诱至观音堂大败之。调兴安州城守营代管副将事。连败吴逆于桐子关、阎王碥,又败川东叛军谭洪,斩其将卫仰武等,恢复兴安、渠县、达州,加督都佥事,副将,累迁至闽浙总督。(纂《陕西通志》、《兴安州志》)

涂之尧

福建闽县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举人任石泉县知县。勤于为政,纯仁慈惠,遇事敢担当,一载之间,百废俱兴。时石泉历吴三桂乱后,城市萧条,涂之尧奔走于士绅之间,勉励恢复市集;躬自巡野,劝民安耕。邑贤张竣迹,避乱山中,数征不出,之尧三登其门,以诗相唱和,遂使竣迹出山。襄赞县事。公馀赋诗,复见太平景象矣。(纂道光《石泉县志》、《兴安府志》)

郭如嶙

陕西咸宁人,康熙十九年(1680)以监生任兴安州学正。勤于启牖,以实学教诸生,月课试卷,亲加窜改,文风丕变。兴安知州杨滋夔赏之,荐之大府,将擢用,死于任上,时人惜之。(纂《兴安州志》、《杨公禀稿》)

张仕治

字持先,苏州人。康熙十九年(1860)以岁贡任兴安州州判,负才勤敏,屡摄县篆。时兴安遭吴三桂叛逆盘踞,甫就恢复,州荒事重,五方杂处,四民失业,兵火之馀,疮痍未复,凶荒之后,道殣相望。当事者以为地方新造,不有长才,难其佐理。于是荐持先兴安别驾。甫莅任,见其士马云屯,哀鸿遍野,三空四尽,征求无已。心中恻然,请命于省,复请命于知州刘秉礼(时刘秉礼驻西安,遥治兴安),宽其催科,薄其徭赋,间阎始得归业。累摄兴安一郡六县印绶,是一身兼六邑之令。比及回署,四壁萧然,惟图书衣衾而已。虽衙舍倾圯,慢不为理,曰:“聊以蔽风雨足矣,不忍竭吾民力也。”以故连岁驱驰,席不暇暖,略无难色。在兴安十馀年,以卓异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升陇州州同。(纂《兴安州志》、《一砚斋文集》)

沈天祥

字吉人,浙江鄞县人。由吏员出任陕西宝鸡县县丞。康熙十九年(1680)升任旬阳县知县,兼署兴安州知州,连续任旬阳知县15年之久,其间屡署汉阴、白河等县县事。勤政爱民,凡可以节民财力者,必昼夜殚划。康熙十九年(1680)九月,吴三桂之子遣将攻四川,清廷出重兵镇压,旬阳县奉檄为官兵采买军粮,二十一年又奉命征调并转运镇安军粮至阳平关,人民深为其累。天祥殄念民瘼,向大府呈文,以兴安六属“地瘠民贫,不能供应”为由,请求减免。获准。旬阳自顺治七、八两年因荒题请减轻粮赋后,每年仍要交纳2270多两粮银,山僻民贫,赋税难以如数完纳,天祥再次吁求减免,户部派员前来调查,招待诸项杂费,皆由天祥俸禄中开支,不敷,便借债弥补之,以至变卖夫人首饰。经天祥力争,旬阳县每年得减免赋粮银1700余两。以故迄至光绪年间,旬阳人仍“每饭不忘天祥”。后因劳致疾,卒于旬阳官廨。弥留之际,撰文向旬民告别,其文“缠绵恺侧,读之凄咽。”葬县北草坪铺烟墩岭,家属因无归里旅费,遂家于旬阳。(纂光绪《旬阳县志》、王梦爵《名宦沈公墓碑记》)

沈麟

山西平阳府人,康熙十九年(1680)任紫阳县知县,兴废举坠,恺泽慈祥,又聘郡贤刘应秋会邑中绪绅士,较同考异,斟酌损益,纂修《紫阳县新志》,俾一县文献得所稽征。(纂道光《紫阳县志》)

陈维显

浙江人,康熙十九年(1680)以岁贡任兴安州同,平易近人,曾代人两次人觐康熙。二十一年,恒河山洪爆发,千公堰冲崩甚多,渠被泥石流掩埋,前数百年前创建之渠湮没无存。地方陈牒关南道蒋廷臣,饬总镇程福亮即颁告示:“有田无田,沟堰照例浚筑。”知州李翔凤偕陈维显亲临堰口,徒步详勘,即留维显庀材鸠工。维显善体上司之意,每日往来省视。凡运斤凿石。启土筑堤,皆区画有方,恩威并济,又了解到修堰民夫多饿着肚子劳作。因又请于镇。镇道守将皆捐资,民夫得饱食,人益感激,不数月而工告竣,皆维显能成上宪美意之所赐。(纂《兴安州志》、张龄《千公堰碑记》康熙二十四年立石)

王永实

同类推荐
  •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父亲不仅写得多,而且所写的小说一经发表,就会立即引起轰动。在读者群中有《金粉世家》迹、《啼笑因缘》迷、“张恨水”迷。更令人吃惊的是,父亲能够同时写多部小说,最多时,可以同时撰著七部长篇连载小说;不但如此,他从不写草稿,都是在稿纸上一挥而就,早年用毛笔楷书,字迹工整,不潦草,很少涂改。四十年代以后,改用铅笔复写纸撰稿,一式两份,字迹端正清楚,看过他手稿的人,都激赏不已。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本书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它的特点在于,史料的钩沉多于观点的陈述,作者试图通过大量的原始信息来还原一位功过参半、充满矛盾的李鸿章。他是成功镇压太平天国之乱的功臣,也是对战俘施以残忍极刑的凶手;一方面,他是思想开明的洋务运动领袖,兴矿业、建铁路、办学堂、推崇西医,另一方面,他又至死忠守于中国的封建君臣等级制度;他手腕强硬,处事狠绝,但在手下将才阵亡时,却不禁扼腕叹息、悲恸不已……
  •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一心平天下:王阳明

    本书生动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57年的完整一生,通俗而准确地阐述了心学的奥义所在。王阳明其实是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个“神”,只因“龙场悟道”,达到了觉悟和解脱,开始“知行合一”,之后“致良知”,再之后“四句教”,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并被后世无数军政领袖人物奉为精神导师。这是一部用丰富的内容作支撑,能够真正走进王阳明的内心世界的传记。它充分地展开对大明王朝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情态细节的充分讲述,并以王阳明一生的修为与功业缔造为材料,从普罗大众之“心”出发,将“知识合一”解读得淋漓尽致,极接地气,借鉴性也更强。能让我们对王阳明多一份了解,对心学多一份感悟,人生多一份修行。同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洞悉人性的弱点,让内心更加强大。深刻了解王阳明的生平,领会“知行合一”的精髓,自能临事不乱,心静如水,答案源源从内心而来!
  •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

    安德鲁·卡内基是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亨”摩根共同鼎立美国经济界的三巨头之一。他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曾是世界首富。一直以来他都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和奋斗的楷模。
  •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百年出,风流忆千载,他们都是俗世间的神。效之,不神也仙。《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力求从立体的角度,即正史为主、野史笔记为辅,再加上文人视角,来解读史上又代表性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现象,透射某种规律或规则,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及通俗性于一体。陈雄的笔端机智且人性化,他的视角能跳出常态,不同流俗,他以体贴心体已心审历代才子才女们,使他们不再古板冷冰,犹如走回历史现场。
热门推荐
  • 快穿之Boss等撩

    快穿之Boss等撩

    “媳妇,我饿。”“我给你做。”“老婆,我喜欢那辆车。”“给你买。”“亲爱的,我想和你结婚。”“走吧,去办证!”结果发现反派是同一个人……尤絔表示:我自然早就知道了,不然我攻略他们干嘛?狗蛋(系统249)表示:下线下线,找我家花花去。
  • 加油学渣你能行

    加油学渣你能行

    “老子赢不了比赛就做你爸爸”苏小奈,林毅白“做爸爸不行,女朋友倒是可以考虑”苏小奈表示你可以滚了,老班表示这绝对不认识这人,陆思慕伸手摸了下林毅白的额头“体温正常,难道是脑子有病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医妃难驭

    重生之医妃难驭

    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中医大师,且看她如何手撕嫡母、长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混沌共主

    混沌共主

    一位在读大一的屌丝男惊奇的发现自己被雷劈了,居然穿越了……
  • 王妃人狠话不多

    王妃人狠话不多

    一句话:假高冷、真绝色的异能神医VS假禁欲、真腹黑的无双战神。*剧透版:编号9527的末世异能军医,为解救同伴,冲进了丧尸群众引爆了自己。剧痛之后,莫名穿越成北楚将门庶女言不之。体弱多病?毁容豁牙?貌丑无言?没关系!被迫充军?冲锋陷阵?九死一生?不要紧!生父嫌弃?主母恶毒?兄妹迫害?小意思!言不之看向面前俯首称臣对手们,面无表情的暗道:“希望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身中毒蛊,俊秀无双的失忆男子,从天而降。看着一脸茫然,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的敌国秦王叶无铭,言不之心思一动,开口道:“你是我的夫君。”叱咤沙场,战无不胜的叶无铭,木讷而茫然的点点头:“夫人我们就寝吧。”言不之:“???”一定是捡到他的方式不对,不然为何总要假戏真做,这般那般?*文艺版叶无铭:初见是惊鸿一瞥,南柯一梦是你,等待是山重水复,怦然心动是你。相遇是柳暗花明,如梦初醒是你。重逢是始料未及,别来无恙是你。言不之:我仿佛能从他的眼中看到了焰火缭乱的盛景,我想就这样陪着他,看四季更迭,白夜交错,看山川隽永,月满霜河。
  • 我是逆命师

    我是逆命师

    河洛之中有洛阳,千年帝乡气茫茫。洛阳之北,黄河之南,有山曰北邙。北邙,自古以来受到了多少乱民军阀的侵扰,流失了多少文物宝藏,谁也不会知道。逆命师者,古有传承,却鲜有人知晓他们的存在。他们可逆天命,却必遭天谴。不属于三教九流之属,隐蔽于远山大都之间。黄河之上有鬼船,南海之远有秘传,而遥远的古都之中,才会有逆命师的存在。南方的异人,关中的力士,洛阳的奇技。百年之后,风云再起。逆名师,将何去何从。
  • 江湖大侠令

    江湖大侠令

    江湖险恶,众说纷纭。江湖是无情的,江湖也是多情的,它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汹涌澎湃。什么天下第一,什么傲视群雄,什么恩爱情仇,当你回过神来之时,你已身不由已倦然其中……
  • TFboys之梦想中央遇见你

    TFboys之梦想中央遇见你

    当他遇上她,爱情的种子慢慢萌芽,可又有谁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一句诺言加上无数谎言的一场游戏,谎言被揭穿后,蓦然回首,却发现她已爱上了他。她会尽力挽回这场已破碎的情缘吗?而他是否会原谅她?(当富家千金遇上当红明星;当傲娇遇上霸气;当毒舌遇上高冷;当二货遇上吃货。)(此剧情有点虐,四叶草们不喜勿喷!!!!!!!PS: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锁灵契

    锁灵契

    瓶子姐的漫画灵契……的小说版……还原度……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