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4000000014

第14章 三十块银币的“原罪”

这世界上有着一个很特别的民族,它的人口仅占世界的百分之三,但它却提供给我们这个星球最为众多的伟大宗教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诗人等,其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基督教的创立者耶稣,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者马克思,广义相对论的建立者爱因斯坦,现代主义绘画的鼻祖毕加索,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与此同时,这个民族也一代又一代乐此不疲地向人类社会输送着更为众多的富商、银行家、金融家、投机家和高利贷发放者……以至于这个民族的钱袋一直被人们视为世界的“金库”和“财富之窖”。它所“产”出的资本家更是占了全世界最富有的资本家的一半左右,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四十名中就有十八名来自这个民族,其中包括亿万富翁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微软公司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梦工厂中的淘金者杰克·华纳兄弟,等等。

这个民族便是犹太民族。然而,这样一个十分优秀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智慧的民族,自从公元一世纪以来,却痛失家园,在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四处流浪,过着无国籍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并几番陷入几乎是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中:先是有罗马帝国的血腥镇压,继之有欧洲基督教徒千百年来的敌意和嫌恶,再后来又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丧心病狂的反犹和灭犹……那么,犹太人究竟犯了怎样的“滔天大罪”,种了怎样的“恶因”,要受这样血腥的屠戮,要得这样苦涩的果报呢?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学者们曾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研究,概括起来不外乎外部世界的宗教情结、历史成见、现实需要和病态心理等几个因素。

先说宗教情结。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的历史渊源特别深厚。但对于世界上流行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基督教教徒们来说,基督教的教义则告诉他们:上帝之子耶稣之所以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完全是由于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的出卖。而犹大这位犹太人之所以要出卖耶稣,一个简单的目的,就是贪图罗马当局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本来,基督教徒们就对犹太教诸如“割礼”等习俗存有歧见,现在,每每想到犹大为了三十块银币,就会出卖救世主,这就更种下了基督教徒在宗教情感上对犹太人的憎恶和仇恨。同时,犹大的行为也给世人留下一种犹太人特别容易“见利忘义”的印象。

这种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加深和扩展,最终成为西方基督教社会的一种集体潜意识。由此,犹大从罗马人那儿通过告密而得来的三十块银币,不仅成了犹大的“原罪”,也发展成了整个犹太民族的“原罪”,同时还给这个民族打上了集体“贪财”的烙印。而后来用那三十块银币买来的埋葬犹大的“血田”,从此也成了犹太民族“炼狱”生活的缩影……再说历史成见。犹太人被逐出自己的家园以后,曾经变得一无所有:没有财产,没有土地,没有国籍……为了谋生,他们唯一能做并且擅长去做的事便成了经商。但经商所获得的成功以及在这过程中必然要体现出来的唯利是图,也让他们在以基督教徒为主的欧洲世界形成了一种刻板的“守财奴”形象。

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巴尔扎克笔下的银行家、不法高利贷者,都是相应历史时期里犹太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甚至身为犹太人的马克思,在他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也承认:犹太教的本质特征就是现实的物质需要和对经济利益永无休止的追逐;而犹太人所奉行的生活准则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或曰赚钱,赚钱,再赚钱……马克思还说:“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人的世俗礼拜是什么呢?做生意。他们的世俗的神是什么呢?金钱。”(详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卡尔·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他还借用汉密尔顿上校的话说:“在他们的眼里,尘世无非是个交易所,而且他们确信,在这尘世间,他们除了要比自己邻居富有以外,没有别的使命。”(同上)同时也指出:犹太教之所以能够与基督教并存,犹太人之所以能够在基督教世界保存自己的地位,就是因为以拜金主义为特征的犹太精神的存在,而这种精神已经变成基督教各国人民的实际精神,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法则,所以“市民社会从自己的内部不断产生犹太人”。(同上)犹太人的这种拜金主义精神和“唯利是图”的特质,据说是他们从小就强化“生意经”教育的结果。小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有一天,做父亲的在孩子出门前,忽然塞给他一枚铜板,叮咛他晚上放学回家后至少要变成两枚。小孩子开始时通常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去“变”,但慢慢地终于想到用这枚铜板去街上买一些糖果,再回到学校加价转卖给一些嘴馋的同学。犹太人的“生意头脑”就是在这样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教育和实践中得到了最原初的开发。

我在赌场发牌期间,也曾遇到不少犹太人,他们虽然面貌各异,有男有女,有的满脸胡须,有的戴黑帽,有的金发,有的黑发,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给或者极少给发牌员小费。我也曾有过一个晚上,在牌桌上一连发了差不多十副牌,都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犹太小伙子赢,以至于他的面前很快就堆满了筹码。可是,尽管众目睽睽,这位犹太青年就是坚持一毛不拔,以至于后来桌上的客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提醒他:“你应该给小费的,他们可是靠这个养家糊口呢。”他听了,开始时不吱声,只是自顾自低着头堆他的筹码,但后来还是抬起头坚决地说:“不,我要是给了,会带来霉运的。”

我后来明白,说“会带来霉运”,那其实是托词。真实的原因是从小就懂得“生意经”的犹太小伙子心里很清楚:如果每赢一副牌就得给发牌员一块钱小费的话,他一晚上差不多就要少收入几十美元了。所以,如果仅就商业活动必须“唯利是图”的原则而言,那位犹太青年的做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他赌博利益的“最大化”。问题是商业有商业的原则,人情有人情的规范。那晚获得最大赌博利益的犹太青年,后来很显然却遭到一桌人的白眼和侧目。

人类社会进入到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交通运输的便利,资本运作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因经商而积聚起来的犹太人的财富也越发巨大。因缘际遇,犹太民族新的灾难也像积蓄已久的大地震一样又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集中爆发了。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曾严重打击了德国的工业生产,使其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经济危机引起的国力衰退不仅激化了国内各方面的矛盾,而且也刺激了统治阶层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这样公开宣言。然而,争霸世界,建立一个德意志日耳曼帝国,没有巨大的财力作为后盾是不行的,于是,第三帝国精英们的目光,很快便投向了当时社会的富有阶层犹太人的钱袋,并以宗教和种族主义的言论作为幌子,挥刀斩向一只只令他们垂涎三尺的膘肥体壮的“肥牛”“肥猪”或“肥羊”。这倒应验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叫作:“人怕出名猪怕壮。”

所以,宗教情结也好,历史成见也好,现实需要也好,病态心理也好,贯穿犹太民族受迫害的历史,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还是人类对于财富一方面与生俱来的渴望、追逐和占有,另一方面又永无休止地嫉妒、反感和憎恨的复杂情感,以及由此而上演的一场又一场围绕着财富的“钱袋”,永不知疲倦地互相“剥夺”的悲喜剧。

然而,犹太人似乎又是幸运的。因为毋庸置疑,现代社会以资本为特征的一切财富的大厦,其实都是按照犹太人的理想建立起来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早将自己纳入这个世界无所不在的商业网络,并在其间辛辛苦苦地挣扎和奋斗。人们依旧议论犹太人,但更多的已不再是轻蔑和仇视,而是崇尚和向往。这个世界大多数的人们,其中甚至包括犹太人的许多“世仇”,也已经正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自己改造、演变成“犹太人”,满心、满脑子只想着赚钱,赚钱,再赚钱;发财,发财,再发财……而且,因为有钱,犹太人也成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里任何政治家都无法忽视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你想竞选总统吗?你想竞选议员吗?那可都是需要有大量的竞选经费作为铺垫的。所以,历届美国总统只要涉及有关犹太人的议题,涉及对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政策,都是分外谨慎的……那么,面对历史上曾经数番痛失家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惨遭屠戮,流离失所,经过十次中东战争才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却又不得不承受着巴勒斯坦人不分男女老幼前赴后继的自杀式的炸弹攻击,而始终坚忍、顽强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着的聪明、智慧、勤劳和勇敢的犹太民族,面对这个世界商业文化巨潮的引领者,“世界金库”钥匙的掌管者,人类财富、苦难和不幸的集大成者,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到些什么呢?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宇宙间其实有一个定数: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所拥有的财富,本质上和他们所受的苦难一样多。

同类推荐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 和山楂树一起变老

    和山楂树一起变老

    本书为作家子衿近年的随笔结集。她生活经历丰富,数十年如一日勤于阅读和书写。本书主要由“我读”和“我写”两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是作者对自己多年所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评论,后者主要书写其对时间、生命、爱情等方面的思索,兼有思辨和文采,是一部美文集。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沉默的悬崖

    沉默的悬崖

    永远要有这个严峻的抱负。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必须直面人生,用全身心去拥抱、搏击充满荆棘与鲜花的人生和命运。因此,我在祖国和历史热切的逼视下,仍然是很惶愧的。
  • 小溪从梦中流过

    小溪从梦中流过

    本书是郝天钦第二本诗集。诗于现代都市人来讲,是雅达者心灵的寄托。雅,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当是一曲宏大的交鸣曲。天钦应在其中,我们来看他是发出什么样声音的音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军阀是怎样练成的

    军阀是怎样练成的

    他常年不是长衫,就是军装,但是他富可敌国。他身边没有几个家丁,但是却指挥着千军万马。他不是皇帝,却可以轻易改变一些人的命运。他不是军阀,但是直,奉,皖,晋…等军阀都需要他的帮助。他只有一个妻子,却拥有无数的红颜知己。中国近代历史进步的指挥者,促进者。建组织,灭清朝,促共和,灭军阀,立伟林之勋者。朋友提供QQ群:101739016
  • 后宫泪之竹喧归浣女

    后宫泪之竹喧归浣女

    后世皆言皇家梦,宫闱深深谁人懂?泪落绸披竹喧归,绮罗香梦已随风。
  • 月逐殇

    月逐殇

    明朝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姜毅,一个农家的孤儿,却依次经历了情殇、师殇、家殇、国殇四个人间大悲之事,他被自己最心爱的女孩背叛,他的师傅惨遭歹人毒死,当他替师抱得大仇的时候,却发现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然而悲剧还在继续,同年,清兵入关,他从此生活在八旗的铁蹄的之下霍逸,一个富家公子,他拥有让人妒忌的一切,万贯的家财,飒爽的英姿,无双的美人,绝世的武功,侠义的心肠,却屡次遭到恶人诬陷,最后霍逸不堪千夫所指,归隐南海本书读者群:475535747
  • 最后的堡垒

    最后的堡垒

    "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满山尽饿殍,苟延残喘的是一些衣裳褴褛的女人,捂着孩子的嘴,生怕他们的哭叫会引来恐怖的敌人。这里的世界是战乱的,也是英雄的舞台!"
  • 求知文库-生命的秘密

    求知文库-生命的秘密

    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天上的浮云、尘土,地下的土壤、岩石,有形的砂粒、石块,无形的空气、氢气,各种各样的形体,多种不同的物理状态,还有七彩缤纷的颜色,各种特别的变化,这些便是物质在运动变化中显示出来的形式的多样性。
  • 贫道向来以德服人

    贫道向来以德服人

    作为《天问2》游戏世界中的“绝世阴王”、“游戏体验破坏者”、“祖安狂人”,陆离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遭了天谴——他肝爆了。穿越到游戏世界中,成为NPC,身份则是鸡鸣山流云观的一名小道长。看看风水,杀杀妖怪,除除邪魔,日子本来惬意。直到观主离家出走。直到流云观被“强征”。直到第四天灾降临。小道长陆离暗下决心,这次一定好好做人,让那些玩家感受到爱与和平。感受到游戏中无与伦比的正能量。……PS.震惊!!天魔宗的搓澡工,数百和尚大乱斗竟然是因为这个……。
  • 鬼迷卿窍

    鬼迷卿窍

    自阎洛掌权,地府的政治日益清明,六界安定,经济繁盛。阎洛杀伐果断,深得鬼魂拥戴,上层器重。一日,地府高层会议,阎洛语气凝重,眼神冷峻,痛斥领导层不作为。言罢,他叮嘱崔府君做好会议记录,自己有要事须离席片刻。两分钟后,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女王大人:“如果你有1000元,女友找你借100,前女友找你借500,你还剩多少钱?”阎洛:“20,想知道为什么吗宝贝?”女王大人:“为什么?”阎洛:“因为我会把980都给你。”女王大人:“那还有20呢?”阎洛:“给自己买个搓衣板,反思一下为什么前女友还能联系到自己。我配拥有1000元么?不,我不配,我只配拥有一个跪起来舒服的搓衣板。”正美滋滋等着苏卿儿回复的阎洛突然接到白无常的微信。“老大,你是不是用电脑登录微信后,忘记退出了……”
  • 安吾人生谈

    安吾人生谈

    “巷谈师”坂口安吾经典犯罪故事杂谈集 ,战后日本罪案版“三言二拍”;日本绝版50年国内初次完整翻译出版,日本超人气动漫《文豪野犬》原型人物。汇集街头巷尾的怪奇案件,嬉笑怒骂间演绎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与太宰治齐名的“无赖派”文学旗手,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推崇备至的文学大师。《安吾人生谈》是坂口安吾经典犯罪故事杂谈集。本书分为两部分《安吾人生谈》和《我的人生观》。《安吾人生谈》中,作者化身“巷谈师”,以收集的犯罪者手记,生动还原犯罪故事并附上精彩的评论和杂谈。通过对一起起当时日本社会热点案件的还原和分析,一针见血且风趣幽默地指出了当时社会的症结和思想问题,批判了人性的黑暗。《我的人生观》中则收入了其八篇时事杂文,结合身边发生的社会事件,演绎当时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和人生百态。《安吾人生谈》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曾在日本以单行本出版,之后绝版30多年,2019年2月日本出版社重新以单行本出版。此书系国内首次翻译出版,对于国内坂口安吾的读者更多了解作者思想和当时日本社会的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 我的竹马在隔壁

    我的竹马在隔壁

    16岁那年,她被他压在墙角,“老婆,你要兑现你的承诺……我们说好的。”她:“如果,我后悔了呢?”他附身慢慢说道:“那就用一辈子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