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42700000014

第14章 鄱阳湖文化(4)

自道容禅师司马头陀上山后,与弟子全庆、全海,道膺禅师相继延传至唐、宋、元、明、清、民国传至虚云老和尚,建国后,国家重视民族宗教文化,对佛教、佛学文化尤其重视。云居山是江西乃至全国规模大、年代久远、佛教文化影响最深的一座寺庙,所以虚云老和尚在建国后,首届任命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佛教会一致公认为当代禅宗泰斗。在风雨沧桑的千百年来,几经兴废,民国末年云居寺庙几乎是破烂不堪,虚云长老起早贪黑带领弟子、居士、香客重兴云居禅院,弘扬佛法,信众增多,香火鼎盛,好一派和平盛世的景象。继后是一诚老和尚,他是中国佛协会第7届佛协会会长,住持50年,方丈20年。又继后第8届传印老和尚、出家、受戒、接法、住持25年。现在有纯闻大师,2005年升任方丈,住持真云居山虚云长老纪念堂

如禅院一切佛教工作,现为江西省人大代表、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居山真如禅院现有和尚百余名,工作人员30余人。寺庙建筑规划概况,以大雄宝殿为中轴线的中心,随后分布为前后、左右、左侧右侧等28座寺庙、楼、塔、堂、厨等规模弘大建筑,合理分布,构建成云居山群体庙宇,这在江西可谓第一大寺庙。

古今名人在云居山留下了许多诗篇,现将部分诗篇摘录如下:

(唐)白居易:游云居山

(一)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踏花行独惜春。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二)一眼汤泉流过东,浸泥烧草暖无穷。骊山温水今何在?流入金铺玉砌中。白居易:云居寺孤桐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己。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白云手中时,一颗青桐子。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未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宋)周敦颐:呈云居佛印禅师偈

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会豁幽潜。草深窗外松当道,尽日令人看不厌。

(宋)苏东坡:戏答佛印

(一)远松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採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二)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三)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是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有寒温。

(宋)黄庭坚:云居烧香颂

(一)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这鼓笛。虎驮太华入高丽,波斯鼻孔撑自日。

(二)纷纷眼界秃居士,却看云山坏衲衣。针孔缐蹊无量义,谁能於此顿知归?当代虚云长老:自题

(其一)憨憨呆呆老冻脓,颠颠倒倒可怜生。走遍天涯寻知己,未识若個是知音。挑雪填井无休歇,龟毛作柱兴丛林。耗费施主钱和米,空劳一生徒苦辛。

(其二)这个痴汉有甚来由?无法无端为何出头?嗟玆圣派一发危秋,抛却已事专为人忧。向孤峰顶直钩钓鲤,入大海底拔火煮鱼。不获知音徒自伤悲,笑破虚空骂不唧溜。噫!问渠为何不放下,苍生苦尽那时休!

和洪断和尚二首:虚云长老

(其一)紫柏曾嗟放牧场,四朝更化倍悲凉。梵天血溅眉间剑。佛国心仪肘后方。奏雅曲终秋月白,谈禅直指暮山苍。草深三尺全身露,五老峰高挂夕阳。

(其二)牛栏骥枥诧幽栖,瑞应无情繹绪馀。白果異花千穗缀,黄瓜一蒂四枚迴。信风孤萼蕃萱瓣,未雨群峰话蓼矶。因缘巧遇千佛戒,法王宇内更添孙。

(其一)云居山咏怀

胜地三十年,日照晴空了自然。毗耶钵献当前供,明月湖中水涵天。

赵州关造深幽境,佛印桥架碧谿边。真如性海常清净,百丈风光永留传。

(其二)敬赠传印大师赴北京

同住云居几多年,僧伽队里君为先。盛世国中有政策,丛林会鄱阳湖文化下选高贤。任赴幽燕弘法鼓,愿乘尘刹利人天。劈开楼阁遮那境,光辉炯炯照大千。

(其三)脈来蘅岳结云居

莲城冠顶景物殊。云田供养真如寺,山洪流灌月明湖。千年宝树为禅杖,一个炉山作钵盂。欣逢盛世超前代,梵刹重光乐有馀。

(其四)庆祝和平法会

一瓣心香冲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祈祷和平干戈息,祝愿中华国运坚。振兴中华集众议,再展宏图靠群贤。物质繁荣民安乐,人寿年丰动笑颜。

平日早晚功课,经声朗朗,晨钟暮鼓、香客、游客川流不息,在和平和谐的环境下香客、信众日益增多,佛教文化越来越被政府及人们所重视,云居山乃山外之山,世外桃园,人间仙境,江南第一佛教圣地,天下奇山,古今诗人、作家、考古专家探究的地方,令国内外游客流连往返的名山。

●苏辙与佛教文化。“三苏”父子都和佛教有极深因缘,无论为文、为人,他们都得益于佛教,但各人的情况又不尽同。父亲苏洵信净土,曾祭8位亡亲之灵于弥陀座前。苏询之长子苏轼从信奉佛教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滋养,有人说,苏轼是“利用”佛教,也有人认为这话欠妥,苏轼自黄州后向佛禅修,后被传为五祖戒禅师转世。在东林寺与佛结缘,参禅为东坡居士。唯独苏辙,他没有父亲的书生气,也不像其兄有名士风度,而能恭谨厚重,诚心事佛,是唯一能享年74岁高龄的人。

苏询之次子苏辙比苏轼小3岁,从6岁起随兄入天庆观读书。其后不论在家由母亲教还是故乡从师,期间都时常得到兄长苏轼的引导。18岁一同进京参加礼部秋试,直到23岁苏轼签书凤翔节度判官,苏轼离京,苏辙留在京城服侍父亲,苏辙是锋芒不甚外露的人。他30岁就开始深研佛理。又经历了兄长和自己的官海浮沉,对佛法的悟解有独到之处,常常援佛理入儒道。

认为,《中庸》提出的“致中和”完全符合佛法。苏辙用《坛经》中的话和《中庸》比照。他说六祖慧能说过:不思善,不思恶才可以说是合“时”。苏辙解释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中庸》,说的是喜怒哀乐未发,就是“中”,那么儒家说的“中”,就是佛家说的“佛性”,可见“中”应该就是“佛性”的另一个叫法罢了,以此可知,发而中节——表现出来了,都合乎规矩(礼、义)的“和”,不就是佛家六度万行的高度概括吗?总之要求“中”,蓄而不发;达到“和”,发而达到“道”的标准。这样天地正其位,万物得以正常发育的“中庸”之道,如果说不是佛法,那还有什么能当得起的呢?

并不是一位纸上谈兵的道学先生,他是一位颇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所以在上一段话中说:“吾初不知也,今后始知儒法,佛法乃一法也。”

苏辙很清楚,根本道理虽然儒、佛是一样的,但用来治世、治理百姓的做法却不能相同。君与臣、父与子之间,没有礼和法两重要求就会乱套了,如果只知礼法,不明大道那是世俗之儒。同时那些隐居山林,潜心修行,对至理妙道完全了悟的,可以去做人天导师,而他们如果用出世间法去从政,去治理国家,也要引起混乱。所以古代圣人他们心中自有至道,不会毁礼法,这才可以呀。他把儒佛的作用剖析得很清楚,在人世间各有位置,不可偏废。儒家的经典《中庸》和佛法有相通之处,这种见解既说明儒家的本质,又看出苏辙对佛教文化的深入。当然,他是进士出身,精通儒家典籍是不消说的。苏辙对佛经的探究,除作政治参详外,更是依佛经所示修行,他是景福顺长老的弟子,顺长老是临济宗,苏辙也是修学临济宗。唐宋两朝文人修禅是一种社会风尚。他在东林寺和僧众交往,修习佛学文化,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此后修习佛法从未间断。

中国佛教从未具有入世精神。宋以来历代佛教高僧,更以他渊博的学识和为法献身的精神结合时代特点弘扬佛法,争取了士大夫成为护法居士。那些高层的护法者如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韩琦、杨亿、张英等等,他们兼修世间,对世间人生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真正的佛教徒是积极行善利世、赈济众生,佛学的最高境界是“忍让、宽容”,苏辙是位真佛子。

四、民俗文化

(一)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过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节日,中华56个民族在农历腊月30日用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来庆贺春节。远古时代亿万年前,先人们既喜欢过年,又害怕“犭年”。据说“犭年”是远古时代一种直立行走,类似人形的凶悍动物,体形高大,眼若铜铃,头顶上长一红色肉包,面貌狰狞,口如血盆,两颗獠牙长在嘴唇两旁,平时藏在深山老林里。据说属远古时代的野人类巨猿。每到腊月30日晚,天黑了,便成群结队出山,到有人烟的地方抢夺人类过年用的祭品和其他食物,甚至伤害人类,人类非常畏怕“犭年”的出现。在距今约1.5万年左右有一位名叫“蛮”的年轻人,他也害怕“犭年”,每次过年他却故意推迟吃年饭,避过犭年抢夺物品时间。有一年他砍了很多竹子准备烧岁火,当他听见邻地遭到“犭年”的侵害时,他把祭品和其他食物都藏好了,用竹子烧了一堆熊熊的岁火,等到很多“犭年”抢了祭品和食物经过他门前时,突然间烧爆的竹节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这一响不打紧,却把那群“犭年”吓得屁滚尿流,丢下手中抢来的东西,一溜烟逃往深山去了。从那时开始,先人们才知道“犭年”虽然相貌凶恶,但胆小如鼠,害怕火光,更害怕竹子爆破的响声,先人们每到过年的时候,就用红纸贴对联,同时砍来大量的竹子放在门口烧岁火,远古时期腊月异常寒冷一般在零下10度左右。人们烧岁火取暖,主要目的是驱赶“犭年”。这些传说在《宋代的朱林野史》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待人类发明了火药,制造了鞭炮,鞭炮赶“犭年”驱邪,唐代以后人们放鞭炮表示喜庆祝贺,一直延续至今。

鄱阳湖畔人们过年,从农历腊月初八,就是吃腊八粥的日子,相传鄱阳湖畔吃腊八粥是一个众人喜爱的传统食俗。腊八粥是用红枣、莲子、红豆、绿豆、黄豆、白糖、糯米还有其他杂果共同熬制而成。吃腊八粥有3种寓意,其一今年吃了腊八粥,明年一定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其二,腊八日是佛祖成佛之日。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为寻求生命真谛,云游名山大川。一天他来到印度尼河畔,因又累又饿而昏倒,被一群牧羊女用自己带来的各种谷果熬制成的粥救活。他吃了牧羊女的杂果粥后渐渐恢复了元气,就在河里洗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为了纪念此事,每年腊月初八这天,各大寺庙作浴佛会,并送腊八粥与门徒。据《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记载,腊八粥始于宋代各大寺院,慢慢传入民间。其三是吃了腊八粥后要清除房前屋后一切污垢,疏动周边排水沟,总之清除旧一年的污泥浊水,迎来新春的风调雨顺年。过了腊月初八就是准备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腊月二十四这天大多数人家洗刷大锅灶,大饭甑,磨米做年粑、做年糕等,杀猪、宰羊,杀了猪把猪头、脚、尾留好,30日晚上敬祖宗还福用。小年过后每天都有过年的家族,这是鄱阳湖边一个较典型的风俗,这种风俗来自几个方面:1、远古前赣北鄱阳湖区域是荒蛮之地,古代龙争虎斗的战乱,给百姓带来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百姓为了活命,到处逃亡,有的家族集体逃亡,比如说那时鄱阳湖畔,地处偏僻,土地肥沃,荒地很多,他们的头人,族长认为可以安身立命,立即叫大家安营扎寨,成为临时部落,慢慢拓荒建房,形成村庄,从这安顿下来之日起,有族长、头人把这个日子定为过年日。其二就是两个部落或村庄,因争山林、土地、水源等,两族械斗,俗称“相杀”,按旧籍贯30日过年,他们商量提早两天过年,明天相杀,今天过年,相杀时两方必有伤亡,死者也过了个年,大家心里也好受些。其三是躲债,有的穷人太穷,还不起债,只有提早过年,到外地逃荒,实际就是躲避地主老财腊月30日的阎王债。其四是其他原因,或有逃役,或是地主老财逼债、穷人反抗打死了人,逃避官府追捕,提早过年外逃等等原因提前过年。

总之,大多数人是腊月30日过大年,这天大家早起,上午全家人七手八脚搞卫生,摆桌子,清洗蜡烛台、香炉,准备鞭炮、香、纸等,下午贴门神、对联、团年。团年就是到各人自家的祖坟山上给祖人上香,烧纸、放鞭炮,口中默念请各位先人到子孙家过年,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吃年饭,享受天伦之乐,俗称团年,鄱阳湖畔还盛行在“冬至”扫墓,为冬祭,摆上祭品在先人墓前敬拜。

鄱阳湖畔的除夕夜,年节寓意一年的开端。年节本质意义就在于开端。汉代《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认为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隋朝杜台卿在《玉烛宝典》里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月之元,同时说到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春节的全部意义都是围绕着“开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诞生,万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开端。

1949年9月27日,在讨论新中国成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定为“春节”。

过年也好,过春节也罢,鄱阳湖畔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节日两种名称。但“除夕”又是一种俗称,除夕是我国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是旧岁新年交替的时刻。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即换新岁,值此良宵,合家欢聚在岁火旁,彻夜不眠,俗称“守岁”,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守岁的原意从史书中看,有3种意义;明沈榜《宛署杂记》说:“宛俗除夕,聚坐达旦,有惜古之意。”其二,“祈求长寿”之说。宋全盈之《醉翁谈录》:京师民庶之家,痴男怨女,多达旦不寝。其三,除夕夜小孩燃放鞭炮、烟花,预防火烛。其四,彻夜不眠提防除夕夜睡觉会做噩梦,除夕夜做的梦传说非常灵验。其五,除夕夜守岁,岁火旺盛,特别是火笑,俗话说:“火笑天财,元宝滚进来。”新的一年一定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除夕与家人颂》诗中写道:“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雅齿喜成人,白头磋更老。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诗人面对孩子们的成长,自己却过一年老一岁,油然发出对人生短暂的嗟叹。正是岁月无情催人老的感慨,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合家聚在一起和全族人到祖厅集体祭祖,俗称“还福”,各家端着猪头盆,内有猪头、足、尾、鸡、鱼,俗称“三牲福礼祭祖”,在祖宗牌位前摆上福礼后,族长发号施令,先由长辈、头人敬香,再长幼依次进行,烧钱纸,最后放鞭炮。还福后大家端回福礼盆各回家吃年饭,吃完了年饭各家要烧岁火,祖厅里要烧一大堆岁火,按照鄱阳湖畔的民俗,哪村岁火旺,哪村明年肯定是风调雨顺财喜旺,哪个家庭岁火旺,哪家肯定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俗言道:“三十夜里的火,十五晚上的灯”,意味着新的一年全族兴旺。过年的晚上,岁火旁老人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有封神榜里的腾云驾雾,钻天入地的天兵天将,小孩子听得津津有味,青年们猜谜语,讲爱情故事,女人家喜欢听《红楼梦》《西厢记》,中年人喜欢讲民族英雄岳飞抗金的故事,近代抗法英雄吴其炳的英雄事迹,包公断案,铁面无私的“铡美案”,宣扬包大人不畏权势,公正廉明,为民作主等等,总之岁火旁是人们最开心、最欢乐的黄金时刻,更是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最佳时刻。

同类推荐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旅游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旅游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探索,记录了浙江多年来走在前列的非遗保护历程和实践,是读者了解浙江非遗工作的一个窗口。全书主要分为四讲:第一讲为学法讲义,第二讲为论坛讲演,第三讲为会议讲话,第四讲为市县讲评。
热门推荐
  • 葬永生

    葬永生

    我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在我没遇到鬼之前。那个声音整日整日的在我耳边响起:我从来不会出现在你的梦里,在你没听到我这话以前。这句话之前是对我说的,之后却被你听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葛大力的合法老公

    诸葛大力的合法老公

    开局就被诸葛大力拉去民政局结婚。诸葛大力表示:我得好好调教一下这个不听话的老公。司马胤表示:老婆你随意就好。
  • 雏妖

    雏妖

    妖生如逆旅,我亦是行妖。一只巨妖的妖生之旅...
  • 渔业捕捞法律法规

    渔业捕捞法律法规

    本书精选了最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母肉身

    鬼母肉身

    公告:实体书上市后更名为《藏秘诡事之奴奴花卡卡》,各大售书网站及新华书店有售在经历了《生死轮回图》的劫给之后,洪力和师弟们本来打算离开天眼寺的,可谁知就在这天晚上,一个神秘的凶手潜入天眼寺,并于当晚杀死了一个和尚,残忍地剥下了他的皮!为了追查这个剥皮凶手,洪力他们跟着藏民央巴,一同来到一个叫”茕茕长街“的地方,在这里却碰到了比“剥皮者”更加诡异凶险的事……作者博客:http://www.*****.com/?marylang
  • 剑入鞘

    剑入鞘

    隋帝杨广昏庸无道,封令宇文化及为一国之相,宇文化及心狠手辣只手遮天,百姓有口无言。酒痴韩岚是个最爱管闲事的江湖人,他路遇北方英雄和皇族太子从而开始了一段传奇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防火防电安全法律法规

    校园防火防电安全法律法规

    本书精选了最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