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05600000029

第29章 桥上(1)

轧轧轧轧……

轧米船又在远处响起来了。

伊新叔的左手刚握住秤锤的索子,便松软下来。他的眼前起了无数的黑圈,漫山遍野的滚着滚着,朝着他这边。

“呣!……”这声音从他的心底冲了出来,但立刻被他的喉咙哽住了,只从他的两鼻低微地迸了出去。

“四十九!”他定了一定神,大声地喊着。

“平一点吧,老板!还没有抬起哩!”卖柴的山里人抬着柴,叫着说,面上露着笑容。

“瞎说!称柴比不得称金子!——五十一!——五十五!——五十四!——六十……这一头夹了许多硬柴!叫女人家怎样烧?她家里又没有几十个人吃饭!——四十八!”

“可以打开看的!不看见底下的一把格外大吗?”

“谁有闲工夫!不要就不要!——五十二!——一把软柴,总在三十斤以内!一头两把,那里会有六十几斤!——五十三!——五十!——”

“不好捆得大一点吗?”

“你们的手什么手!天天捆惯了的!我这碗饭吃了十几年啦!五十一!——哄得过我吗?——五十!”

轧轧轧轧……

伊新叔觉得自己的两腿在战栗了。轧米船明明又到了河南桥这边,薛家村的村头。他虽然站在河北桥桥上,到村头还有半里路,他的眼前却已经有无数的黑圈滚来,他的鼻子闻到了窒息的煤油气,他看见了那只在黑圈迷漫中的大船。它在跳跃着,拍着水。埠头上站着许多男女,一箩一箩的把谷子倒进黑圈中的口一样的斗里,让它轧轧的咬着,啃着,吞了下去……

伊新叔呆木地在桥上坐下了,只把秤倚靠在自己的胸怀里。

他自己也是一个做米生意的人……不,他是昌祥南货店的老板,他的店就开在这桥下,街头第一家。他这南货店已经开了二十三年了。十五岁在北碶市学徒弟,二十岁结亲,二十四岁上半年生大女儿,下半年就自己在这里挂起招牌来。隔了一年,大儿子出世了,正所谓“先开花后结果”,生意便一天比一天好了。起初是专卖南货,带卖一点纸笔,随后生意越做越大,便带卖酱油火油老酒,又随后带卖香烟,换铜板,最后才雇了两个长工砻谷春米,带做米生意。但还不够,他又做起“称手”来。起初是逢五逢十,薛家村市日,给店门口的贩子拿拿秤,后来就和山里人包了白菜,萝菔,毛笋,梅子,杏子,桃子,西瓜,脆瓜,冬瓜……他们一船一船的载来,全请他过秤,卖给贩子和顾客。日子久了,山里人的柴也请他兜主顾,请他过秤了。

他忙碌得几乎没有片刻休息。他的生意虽然好,却全是他一个人做的。他的店里没有经理,没有账房,也没有伙计和徒弟。他的唯一的帮手,只有伊新婶一个人。但她不识字,也不会算账,记性又不好。她只能帮他包包几个铜板的白糖黄糖,代他看看店。而且她还不能久坐在店里,因为她要洗衣煮饭,要带孩子。而他自己呢,没有人帮他做生意,却还要去帮别人的忙,无论谁托他,他没有一次推辞的。譬如薛家村里有人家办喜酒,做丧事,买菜,总是请他去的,因为他买得最好最便宜。又如薛家村里的来信,多半都由昌祥南货店转交。谁家来了信,他总是偷空送了去,有时念给人家听了,还给他们写好回信,带到店里,谁到北碶市去,走过店外,便转托他带到邮局去。

他吃的是咸菜,穿的是布衣,不爱赌也不吸烟,酒量是有限的,喝上半斤就红了脸。他这样辛苦,年轻的时候是为的祖宗,好让人家说说,某人有一个好的儿孙;年纪大了,是为的自己的儿孙,好让他们将来过一些舒服的日子。他是最爱体面的人,不肯让人家说半句批评。当他第二个儿子才出世的时候,他已经做了一桩大事,把他父母的坟墓全造好了。“钱用完了,可以再积起来的,”他常常这样想。果然不到几年,他把自己的寿穴也造了起来,而且把早年死了的阿哥的坟也做在一道。以后他便热热闹闹的把十六岁的大女儿嫁出去,给十岁的儿子讨了媳妇。到大儿子在上海做满三年学徒,赚得三元钱一月,他又在薛家村尽头架起一幢三间两巷的七架屋了。

然而他并不就此告老休息,他仍和往日一样的辛苦着,甚至比从前还辛苦起来。逢五逢十,是薛家村的市日,不必说。二四七九是横石桥市日,他也站在河北桥桥上,拦住了一二只往横石桥去的柴船。

“卖得掉吗?”山里人问他说。

“自然!卸起来吧!包你们有办法的!”

怎样卖得掉呢,又不是逢五逢十,来往的人多?但是伊新叔自有办法。薛家村里无论哪一家还有多少柴,他全知道。他早已得着空和人家说定了。

“买一船去!阿根嫂!”他看见阿根嫂走到桥上,便站了起来,让笑容露在脸上。

“买半船吧!”

“这柴不错,阿根嫂,难得碰着,就买一船吧!五元二角算,今天格外便宜,总是要烧的,多买一点不要紧!——喂!来抬柴,长生!”他说着,提起了秤杆。

“五十一!——四十九!——五十三!……”

轧轧轧轧……

轧米船在薛家村的河湾那里响了。

伊新叔的耳朵仿佛塞了什么东西,连自己口里喊出来的数目,也听不清楚了。黑圈掩住了手边的细小的秤花,罩住了柴担和山里人,连站在旁边的阿根嫂也模糊了起来。

“生意真好!”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着,走了过去。伊新叔定了一定神,原来是辛生公。

“请坐,请坐!”他像在自己的店里一样的和辛生公打着招呼。但是辛生公头也不回的,却一径走了。

伊新叔觉得辛生公对他的态度也和别人似的异样了。辛生公本是好人,一见面就惯说这种吉利话的。可是现在仿佛含了讥笑的神情,看他不起了。

轧轧轧轧……

轧米船又响了。

它是正在他造屋子的时候来的。房子还没有动工的时候,他已经听到了北碶市永泰米行老板林吉康要办轧米船的消息。他知道轧米船一来,他的米生意就要清淡下来,少了一笔收入。但是他的造屋子的消息也早已传了开去,不能打消了。倘若立刻打消,他的面子从此就会失掉,而且会影响到生意的信用上来。

“机器米,吃了不要紧吗?”他那时就听到了一些人对他试探口气的话。

“各有各的好处!”他回答说,装出极有把握的样子,而且索性提早动工造屋了。

他知道轧米船一来,他的米生意会受影响,但他不相信会一点没有生意。他知道薛家村里有许多人怕吃了机器米生脚气病,同时薛家村里的人几乎每一家都和他相当有交情。万一米生意不好,他也尽有退路。他原来是开南货店兼做杂货的。这样生意做不得,还有那样。他全不怕。

但是林吉康仿佛知道了他提早动工的意思,说要办轧米船,立刻就办起来了。正当他竖柱上梁的那一天好日子,轧米船就驶到了薛家村。

轧轧轧轧……

这声音惊动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全到河边来看望这新奇的怪物了。伊新叔只管放着大爆仗和鞭爆,却很少人走拢来。船正靠在他的邻近的埠头边,仿佛故意对他来示威一样。那是头一天。并没有人抬出谷子来给它轧。它轧的谷子是自己带来的。

轧轧轧轧……

这样的一直响到中午,轧米船忽然传出话来,说是今天下午六点钟以前,每家抬出一百斤谷来轧的,不要一个铜板。于是这话立刻传了开去,薛家村里像造反一样,谷子一担一担的挑出来抬出来了。不到一点钟,谷袋谷箩便从埠头上一直摆到桥边,挤得走不通路。

轧轧轧轧……

这声音没有一刻休息。黑圈呼呼的飞绕着,一直迷漫到伊新叔的屋子边。伊新叔本来是最快乐的一天,觉得他的一生大事,到今天可以说都已做完了,给轧米船一来,却弄得落入了地狱里一样,眼前一团漆黑,这轧轧轧轧的声音简直和刀砍没有分别。他的年纪已经将近半百,什么事情都遇到过,一只小小的轧米船本来不在他眼里,况且他又不是专靠卖米过日子的。但是它不早不迟,却要在他竖柱上梁的那一天开到薛家村来,这预兆实在太坏了!他几乎对于一切事情都起了恐慌,觉得以后的事情没有一点把握,做人将要一落千丈了似的。他一夜没有睡熟。轧米船一直响到天黑,就在那里停过夜。第二天天才亮,它又在那里响了。这样的一直轧了两天半,才把头一天三点半以前抬来的谷子统统轧完。有些人家抬出来了又抬回去,抬回去了又抬出来,到最后才轧好。

伊新叔的耳内时常听见一些不快活的话,这个说这样快,那个说这样方便。薛家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讲到它。

“看着吧!”他心里暗暗地想。他先要睁着冷眼,看它怎样下去。有些东西起初是可以轰动人家的,因为它稀奇,但日子久了,好坏就给人家看出了。这样的事情,他看见过好多。

轧米船以后常常来了。它定的价钱是轧一百斤谷,三角半小洋。伊新叔算了一算,价钱比自己请人砻谷舂米并不便宜。譬如人工,一天是五角小洋,一天做二百斤谷,加上一斤老酒一角三分,一共六角三分就够了。饭菜是粗的,比不得裁缝。咸齑,海蜇,龙头,大家多得很,用不着去买,米饭也算不得多少。有时请来的人不会吃酒,这一角三分就省去了。轧出来的比舂出来的白,那是的确的。可是乡下人并不想吃白米,米白了二百斤谷就变不得一石米。而且轧出来的米碎。轧米船的好处,只在省事,只在快。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请人砻谷舂米,一向惯了,并不觉得什么麻烦。快慢呢,更没有关系,决没有人家吃完了米才砻谷的。

伊新叔的观察一点不错,轧米船的生意有限得很。大家的计算正和伊新叔的一样,厉害全看得出来,而且许多人还在讲着可怕的话,谁在上海汉口做生意,吃的是机器米,生了好几年脚气肿病,后来回到家里吃糙米,才好了。

一个月过去了,伊新叔查查账目,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只有五家人家向来在他这里籴米的,这一个月里不来了。但是他们的生意并不多,一个月里根本就吃不了几斗。薛家村里的人本来大半是自己请人砻的。籴米吃的人或者是因为家里没有砻谷的器具,或者是因为没有现钱买一百斤两百斤谷,才到他店里来另碎的籴米吃,而且他这里又可以欠账。轧米船抢去的这五家生意,因为他们比较的不穷,却是家里还购不起砻谷器具的,轧米船最大的生意还是在那些有谷子有砻具的人家。但这与他并没有关系。

两个月过去,五家之中已经有两家又回到他店里来籴米,轧米船的生意也已比不上第一个月,现在来的次数也少了。

“哪里抢得了我的生意!”伊新叔得意的暗暗地说。他现在全不怕了。他只觉得轧米船讨厌,老是乌烟瘴气的轧轧轧轧响着。尤其是他竖柱上梁的那天,故意停到他的埠头边来,对他做出吓人的样子。但是他虽然讨厌它,他却并不骂它。他觉得骂起它来,未免显得自己的度量太小了。

“自有人骂的。”他心里很明白,轧米船抢去的生意并不是他的。它抢的是那些给人家砻谷舂米的人的生意。轧米船在这里轧了二百斤谷子,就有一个人多一天闲空,多一天吃,少收入五角小洋。

“饿不死我们!”伊新叔早已听见有人在说这样又怨又气的话了。

那是真的,伊新叔知道,他们有气力拉得动砻,拿得动舂,挑得动担子,那一样做不得,何况他们也很少人专门靠这碗饭过日子的。

“一只大船,一架机器,用上一个男工,一个写账的,一个徒弟,看它怎样开销过去吧!”他们都给它估量了一下,这样说。

但是这一层,轧米船的老板林吉康早已注意到了。他有的是钱。他在北碶市开着永泰米行,万余木行,兴昌绸缎庄,隆茂酱油店,天生祥南货店,还在县城里和人家合开了一家钱庄。他并不怕先亏本。他只要以后的生意好。第三个月一开始,轧米船忽然跌价了。以前是一百斤谷,三角半小洋,现在只要三角了。

这真是大跌价,薛家村里的人又轰动了。自己请人砻谷的人家都像碰到了好机会,纷纷抬了谷子到埠头边去。

“吃亏的不是我!”伊新叔冷淡的说。他查了一查这个月的米生意,一共只有六家老主顾没有来往。他睁着冷眼旁看着,轧米船的生意好了一回,又慢慢的冷淡下去了。许多人已经在说轧出来的砻糠太碎,生不得火;细糠却太粗,喂不得鸡,只能卖给养鸭子的,价钱卖不到五个铜板,只值三个铜板一斤,还须自己筛了又筛。要砻糠粗,细糠细,大家宁愿请人来先把谷砻成糙米,然后再请轧米船轧成熟米。但这样一来,不能再叫人家出三角一百斤,只能出得一角半。

轧米船不能答应。写账的说,拿谷子来,拿米来,在他们都是一样的手续。一百斤谷子只能轧五斗米,一百斤糙米轧出来的差不多仍有百把斤米,这里就已经给大家便宜了,那里还可以减少一半价钱。一定要少,就少到二角半,不能再少了。薛家村里的人不能答应,宁可仍旧自己请人砻好舂好。

于是伊新叔亲眼看见轧米船的生意又坏下去了。

“还不是开销不过去的!”他说,心里倒有点痛快。

“这样赚不来,赚那样!”轧米船的老板林吉康却忽然想出别的方法来了。

同类推荐
  • 第七只眼睛

    第七只眼睛

    历史的前行和文明的递进,并非仅仅指物质繁荣与科技发达,它还需要一个精神维度,时光倒流,枯黄的草重返青葱,坠落的果子飞回树上,老人变回青年,童年正在前面等待。
  •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融书本知识的生活经验于一体,行文旁征博引,汪洋瓷肆,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
  • 譬如朝露:自然卷

    譬如朝露:自然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继老舍、萧乾之后最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将细腻、洗练优美于一炉,诗意斐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草地鲜花在他的笔下灵光闪动,浑然天成、富有诗意。作者将生活的感悟通过幽默、生动的语句融入作品中,感怀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省,感叹不已。他是席慕容“最喜爱的大陆作家”。读者在文字中读到“玉散文”,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和天人合一的享受。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石川啄木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石川啄木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花下喝茶为读书

    花下喝茶为读书

    读书就是读味儿。和我们趣味相投的文字,总能触动我们心灵的某个敏感而柔软的角落,作者很善于写出她阅读每本书后感觉到的味道。《花下喝茶为读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的读书笔记,作者读经典,读名人,读朋友,从书里到书外,从文字到生活,娓娓而谈。
热门推荐
  • 罗刹天下之妖后横行

    罗刹天下之妖后横行

    她是叱咤九州的罗刹女,他是掌控四海的夜叉鬼,两者拥有显赫的皇家血脉,同是名震寰宇让人闻其名便吓破胆的弑神社的高手。五年前,她与他谱写一段悲壮恋曲后,从此杳如黄鹤,不见踪影。五年后,当她再次出世,一片传奇将会如何谱写,他们爱又将走向何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家小姑爷

    仙家小姑爷

    九劫散仙杨起,渡天劫飞升仙界失败,身死道消坠落凡尘。适逢凡人杨起,被人毒打致死,一命呼呼。仙人的元神加凡人的身体,杨起开始了他全新一段的生活。(本书非正统修真,主角不是以修炼为主,而是一步步慢慢恢复实力,一边过着日常生活,时不时发生些趣事——)
  • 崛起之天命

    崛起之天命

    新时代来临,世界动荡,人族强者纷纷崛起,人类文明正式向宇宙文明进发,在各族林立的宇宙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突然间,一款未知来源名为“天命”的虚拟游戏问世,是阴谋?还是机遇?家境贫困的林松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天命”之中,误入人族强者培育试炼,命运的齿轮推动他前行,凭借自身的小聪明脱颖而出。后宫?无敌?不存在的,本书节奏偏慢,不是快餐无敌流,且看一个逗比小人物如何将我人族的威名发扬光大!!!
  • 待卫是妖孽

    待卫是妖孽

    估计没人会悲催得吃块蛋糕就咽得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借尸还魂的洛寒怎样都忘不了这个耻辱的。不过念在这个世界太多美男陪着就将就着吧,特别是她家一直跟着的某个妖孽。。。。。。某个妖说:“我只是个侍卫,只护你周全,不卖身。”哼哼,看我怎收你这只妖。。。。。。额,我是想收了这个妖孽,可是,你这只猫来凑什么热闹。。
  • 木木的自述

    木木的自述

    不开心的事可以在书里说啊,都不是真事,发泄不开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话日记本

    废话日记本

    一些奇奇怪怪或者琐碎的思考偶尔和自己握手言和
  • 鞠脉之约

    鞠脉之约

    第一次行山望到群偏落了单,再次徒步仰视前面有一人,却发现那人在悬崖前发呆,近前劝说一二反被提醒别靠近她,担心她想不明白拿人生四喜来搪塞,收获她侧颜答曰‘小事’,随付微起的唇角目光不屑,童鞠心中生寒,现在的女生成长到如此地步!借树叶款款坐在她身后吹着无声的对白,却不知,一场鞠脉之约初生尘埃。
  • 穿越之女神系统

    穿越之女神系统

    千年前。众神陨落,法则湮灭。神之国度崩坏破碎。魔王厄尔赫希斯自深渊中支配伊修泽尔。千年后。一家小店,一个人。跨越万千世界,于黑暗中拨开云雾……重铸神国!
  • 你细品这神豪日子

    你细品这神豪日子

    人活于世,神豪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话你品,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