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2600000014

第14章 汉安帝皇后阎姬执政一年遭废黜

汉安帝十三岁即位,一直生活在邓太后及其家族的阴影下。公元121年,邓太后病逝,二十八岁的安帝总算可以亲政了。在安帝死后,他的皇后阎姬及其家族临朝执政。可惜,他们所选的少帝只活了二百三十四天便死了。正当他们欲再次选择小皇帝时,刘保在宦官的簇拥下登基。汉朝的宦官势力进一步加强。而阎后就此下台,遭到虐待,很快死去。

(1)大家闺秀入宫升皇后

汉朝到了安帝时,已经基本形成了拥立小皇帝,而由皇太后、太皇太后临朝执政的局面。阎姬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由一个大家闺秀晋升为皇后的。

阎姬是河南荥阳人,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她祖父的二十个妹妹先后成为汉明帝刘庄的贵人,而阎家也就此成为皇亲国戚。一家出了这么多嫔妃,这在哪个朝代也是不多见的。只可惜,这二十个贵人中没能出一个皇后、皇太后,因此这也是阎家的痛处。许多阎氏家族中的女性,都渴望着有一天能成为汉代的皇后。

同许多皇后、嫔妃一样,阎姬出落得妖艳妩媚、美丽动人。当然她还有与其他皇后、嫔妃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热情奔放,但又不失自然的高雅,这在皇宫中是不多见的。另外,阎姬喜欢读书,这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

在被邓绥家族拥立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二年,十四岁的安帝在邓家的主持下开始选嫔妃。这时,阎家再次送女子参选,阎姬就在其列。一方面,阎家与宫廷保持着良好的人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阎姬各个方面条件的确出色。这样,阎姬被选入宫。

任何一个女子进得宫去,都会被皇宫的浩大气派、皇帝的高深以及繁琐的礼仪所震撼,她们几乎人人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这神秘宫殿的真正主人,母仪天下。阎姬亦是如此,这并不令人奇怪。

阎姬进宫是邓家主持的还是安帝看中的,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从种种迹象表明,邓家在安帝执政之初是非常谦谨的,即使是按照中国传统的“父母为子定婚”的礼仪,由邓家选送阎姬,他们也会征求安帝的意见。那么年仅十几岁的安帝能有多少这方面的经验,那是另外一回时儿了。

当时,安帝刚刚在邓家的簇拥下进宫做皇帝,这个懵懂少年,没有了宫廷外嬉戏玩耍的日子,似乎已经很苦闷,加上正处于邓家给其上规矩的时候,安帝感到非常压抑,这时,热情奔放、性格开朗的阎姬的出现,的确给安帝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从心底里羡慕阎姬的“自由”。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子,又知道阎姬是为他而生、为他进宫,安帝必然喜欢阎姬。

阎姬生性讨人喜欢,加之懂得如何关心皇帝,很快与安帝打得火热。安帝学习做皇帝的礼仪等已经非常吃力,而且精神非常苦恼,而阎姬的如火热情和似水柔情,则使这些苦恼得以化解。所以这个童心未泯的少年几乎不能离开阎姬了。他主动找到皇太后邓绥,要求邓家允许他娶阎姬为皇后。

此时,邓家虽然关心安帝,但是也希望安帝专营莺歌燕舞,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这样十四岁的安帝按照皇帝大婚的礼仪立了阎姬为皇后。应当说,在这个事情上,邓家是宽厚的,因为许多外戚临朝执政或者辅政时,不愿小皇帝大婚太早,甚至嫔妃过多,因为这样皇帝很可能早早有了接班人,利益的均衡就会破坏。

按照惯例,皇后一系的家族是要受封的,也就是要入朝当官的,这是正常的,因为所有皇帝或者皇帝的看护者都明白,皇后家族不会败坏这个政权,一定会竭尽全力维护这个政权。所以,阎姬的父亲随着女儿被立后,立刻晋升为长水校尉,不久又被封为宜春侯,阎姬的本家兄弟、直系亲属也都被封了官。阎家原本就是朝廷的国戚,阎姬立后不过是亲上加亲罢了。

但是在短时间内,邓家与阎家在利益方面的冲突就暴露出来了,大权在握的邓家意识到,必须控制阎家势力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维系邓家在朝廷上的权威!更重要的是,不会给那些邓家的对手以结盟的机会。

于是,邓家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事情。而阎家亦意识到,如果此时与邓家不能搞好关系,阎姬的地位很可能不保,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这样一想,阎家在做事上马上变得理智许多,对邓家表现出谦让的姿态。

阎皇后更懂得如何讨好邓太后,所以当年太后批评或惩罚了不少人,但对阎皇后却没有留下任何批评的言论,这对阎皇后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另外,阎皇后还会维护与安帝的关系,她给受心灵创伤的安帝以很大的慰籍。应当说,虽然安帝比较宽厚,但是如果没有阎皇后的心灵抚慰,他能否“安全”度过那漫长的十几年时光,也是一个未知数。

阎姬出身贵族家庭,因此懂得权力的重要,但更懂得如何处理好与要人的关系。她在邓皇太后在世的时候,除了表面上维护邓氏权威外,并无大的举动。当然,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她立后时才十二岁。不过成人后,她仍然在朝政方面插不上手。实际上,阎皇后是非常羡慕皇太后邓绥的。因为从表面上看,邓太后权倾一时,受到尊敬。这种思想为日后阎皇后插手朝政打下了基础。

在陪伴安帝度过了漫长的十五年后,邓太后的死为阎皇后施展抱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公元121年,也就是汉永宁二年,安帝开始亲政。阎皇后也开始挖空心思地参与朝政。她先从本家待遇入手,试探着干政。

阎皇后的父亲阎畅在公元117年便已经去世,但是由于邓家忙于维护权力,所以并没有马上诏令让其子阎显即侯位。此时,阎皇后便提出了这件事。这在安帝眼里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立即下令执行。阎皇后还提出,她的本家兄弟当年封官太小,官职又不很重要,需要调整,安帝也答应了。于是,阎显及阎皇后的弟弟阎景、阎耀、阎晏同时升为卿校,还掌握了京师禁兵。

两年后,阎皇后又假借安帝之手再次晋升阎显,并且追封其母亲为荥阳君夫人。后来,连阎显、阎景七八岁的儿子都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这样,阎皇后才有些舒服了。但是,她并不满足自己的处境,她希望自己能获得更大的权力。

阎皇后频频参与朝政,立刻让安帝警觉起来。因为安帝是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当年他父亲也当过太子,后来就是被汉章帝的窦皇后废黜了,贬为清河王的。他自己即使当了皇帝,也还是在邓绥的压制下艰难地过了十五年。因此,他对女人干政很恐惧。现在,阎皇后也想干政,他实际上异常反感!但念及阎皇后伴随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所以开始的时候,他也不便立刻采取措施,但是总会表现出一些。安帝渐渐开始疏远阎皇后,几乎不再临幸她,而是和其他嫔妃打得火热。

阎皇后感到委屈,同时也很着急!虽然当了十几年的皇后,不断得到安帝的临幸,可是一直没有生育,这使阎皇后很上火,可是又没有好办法。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许皇帝临幸其他嫔妃,可是嫔妃一旦生子,立了皇太子,她阎皇后可怎么办?

于是,阎皇后开始关注后宫,开始关注皇帝临幸的妃子。

后宫李贵人生了皇子刘保,阎皇后立刻串通阎家兄弟、宦官,毒死了刘保的母亲。

安帝虽然没有追究李贵人的死因,但是立即册立刘保为皇太子,并且安排亲近的宦官侍奉刘保,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随着岁月的流逝,刘保渐渐长大,阎皇后的心里更加焦躁不安,甚至产生了恐惧感。她知道,她害死了李贵人,早晚有一天刘保会知道的,如果一旦时机成熟,刘保必定会报复的,那就没有她的好日子过了。于是,她以名利做诱饵,勾结宦官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人,诬陷皇太子刘保道德败坏、品质恶劣,不足以日后当皇上、现在当储君,等等。

安帝对阎皇后宽容到了糊涂,居然相信了这些人的诬陷,废黜了皇太子刘保,贬为济阳王,即使太子位就此空缺也再所不惜。

延光四年(公元125)三月,安帝去章帝陵拜谒,途中旧病复发,并且来势凶猛,虽然有御医在侧服侍,但到了叶县已经不能支撑,死去时不能讲任何话,这样一来,等于把朝廷交给阎皇后处置了。

此时,安帝亲政不到四年,阎皇后亦不过三十岁左右的少妇。不过,阎皇后此时表现出了少妇少有的镇静。她急诏阎显前来商议,并且安顿随同后宫人马。

阎显到来后,与宦官江京、樊丰等人密谋后决定: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以防不测;待急速赶回京城,稳定大局之后再行宣布。同时传出话来,由于皇上病重,随行的大臣不能会见,沿途的亦不能接见。

一行人快马加鞭,四天后赶回京城,第二天,宣布皇帝驾崩。

(2)临朝不到一年被黜

皇帝驾崩了,朝廷宣布阎皇后为皇太后,临朝执政,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定策禁中。但没有宣布皇帝位谁来继承,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少有的现象,因为自从刘保被废黜了皇太子位后,安帝并没有立即册立皇太子,所以谁来继承皇帝位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关注。

阎皇后立即与阎显等阎氏家族成员商量,他们希望从安帝的其他年幼的孩子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最后他们决定迎立济北惠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皇帝。

之后,阎皇后及其家族开始清除威胁他们的势力,赐死了不少人,收回了许多安帝在世时封给他人的财产。

阎皇后在此期间表现出的治国能力是很明显的。但是,较之于她的前任邓绥及其家族,显得气量太小,同时有些滥杀无辜的味道。但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阎皇后已经不去管那么许多了,所以她最后落得那么惨的结局,实际上是自己已经做了伏笔。

该着阎皇后不走运,小皇帝刘懿即位二百三十四天后,突然患病死去,这让阎氏家族措手不及!这时,他们又要为皇帝位发愁了。

还是阎太后、阎显及江京、刘安、陈达一班人商量,他们反复筛选,一致同意迎立济北河间王刘欲,于是马上派人马到济北河间王府,征召刘欲。

实际上,当阎太后他们商量之时,济阳王刘保也正与宦官中黄门孙程秘密商量,他们认为,夺嫡的时候已经成熟。因为刘保在被废黜后,一直心有不甘,加之知道是阎后将他母亲害死,所以发誓一定要报仇。他秘密圈养了一些心腹宦官,给予很高的俸禄,严密监视朝廷的一举一动,同时他在封地也开始秘密培训杀手,认为时机成熟后,自己完全有可能登极。安帝的死其实已经为他提供了机会,但是他放过了!因为他发现,满朝文武对阎皇后及其家族并没有太多的恶感,还认为阎氏一族也受邓绥家族压迫了很多年,很值得同情。现在不同了,时间是最好的机会,小皇帝刘懿即位后,阎氏家族横征暴敛,得罪了很多大臣,同时滥杀无辜,已经把家天下看成了自己的财产,从舆论的方面说,已经失去人心。此役造反,群臣不会反对。

当然,刘保不是孤军奋战的,孙程是他最好的依靠。孙程算得上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宦官,他看到阎太后及其家族与公卿大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基本无法调和,掌管朝廷只是暂时的,于是他想通过扶植皇帝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在刘保被废黜后,孙程就开始接近刘保,最终成为刘保的肱股。

公元125年11月2日,正当刘保他们商议如何夺取皇帝位的时候,京师及其附近地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地震,这在汉朝绝对是凶兆。因为当时的人们把天地看得很神圣,上天出现的日食、月蚀等现象,都被视为人间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天神对人们进行的惩罚。地震更是如此。

所以,刘保及其同伙看到发生地震后,认为是苍天有眼,帮助他们取得成功。而对阎太后来说,地震则是大大的不祥之兆。

于是,孙程秘密返回皇宫,在亲近宦官中交底,当时有十九名宦官表示效忠济阳王刘保,他们准备好武器,准备发动宫廷政变。11月4日晚上,孙程、王康等人秘密在崇德殿前集合,步行到章台门准备进宫时,恰巧发现宦官江京、刘安、李闰、陈达等人正聚在大门附近商量对策,于是两方宦官短兵相接,发生肉搏战。

当时,孙程一方已经准备缜密,并且带了武器,而江京一方并没有战斗准备,他们只是赤手空拳,所以孙程一方很快取得优势,他们杀了江京、刘安、陈达等人,只留下在宦官中威信较高的李闰,押着他走出宫去,迎接刘保。

阎太后等人还不知道两方宦官交火的事情,她的族人还在吃喝玩乐。这时,效忠刘保的军队也已经兵临皇宫。他们同孙程一道将刘保拥进宫内,一方面宣布刘保即皇帝位,一方面派人马抓阎太后及其亲信。

当阎太后族人知道皇宫内已经发生了宫廷政变时,阎太后已经被刘保控制。

刘保称帝时,皇家军队立即表示效忠。等阎家派人要求他们派兵进宫平息政变时,这些军队求功心切,反倒直捣阎家,将阎家人大批被捕。他们希望把这些人交给新皇上刘保,以便获得信任,甚至获得高官厚禄。

这就叫树倒猢狲散。

刘保上台后,囚禁阎太后于离宫中。这位执政仅仅一年不到的皇后,此时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此时的阎氏家族不是被杀,便是被流放了。

当然,孙程等人是不会做赔本买卖的。朝廷是在宦官的拥立下诞生的,也必然落入宦官当道的境地。

之后的几年,刘保与宦官之间因为权力问题矛盾激化,互相之间展开了残酷的仇杀。最后,刘保获得了胜利,孙程被流放到边土,其他宦官有的被杀,有的被下了大牢,总之是全部被赶出了京城。然而,孙程等宦官虽然不能当道了,但是其他宦官又集权了。所以刘保一朝宦官问题十分突出。

阎太后在离宫被宦官们折磨得死去活来,终于在一年后的公元127年正月,惨死在离宫,的结局非常悲惨。已经取得皇帝位的刘保为了显示宽宏大量,客气地将她与安帝葬于恭陵。

同类推荐
  • 大凉铁骑

    大凉铁骑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我说过,许你一个太平天下!为了兑现儿时的承诺,李凌驱北胡,平叛乱,扫西方……少年征战,终将为王!
  • 历史快餐.十世纪:千年帝国

    历史快餐.十世纪:千年帝国

    自大秦王朝建立以来,东方的中华帝国已经走过千余年的沧桑历程。经过唐王朝的辉煌灿烂之后,中华帝国陷入了分裂的混战中,成为国家元首突然变成了不再遥远的梦想,疯狂的大战后,一位将军脱颖而出,他建立了世界上文化最先进的国家。浩浩唐风中,不仅新生了宋王朝,同时还有契丹帝国的诞生。天朝中央的瓦解使得周围附属国的政权发生了变更。最令人意外的是,孤岛上的民族竟然爆发了抵制唐风的运动。由此可见,千年帝国的文化魅力是如此强大,以至足可同化不同民族了。而处于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中间的阿拉伯文明在东方文明和罗马文明的浇灌下在十世纪开始了茁壮成长,并生长出新的文明之花和辉煌的千年帝国交相辉映。
  • 群鸦盛宴

    群鸦盛宴

    财富,名声,权力,世人所追求的一切虚妄的成就,让整个亚特兰蒂斯大陆的人们,趋之若鹜的沉沦其中,在一场场阴谋与背叛中揭露的人性阴暗。我欲为王!像所有人一样,趋之如骛的投身其中,让这个世界迎来了“暗黑时代”。
  • 冢三国

    冢三国

    蓦然回首千年,大汉宫阙渐显凋敝。张辽孤立并州之境,跌宕起伏的宏伟历史大幕引入眼帘。英雄?奸雄?亦或是枭雄?该何去何从?
  • 清史不忍细读

    清史不忍细读

    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明清实录、起居注、朱批、奏疏、档案、笔记、方志等,在《清史不忍细读》中用一种“历史书写”方式来说大清王朝,有朝堂之争,有宫廷探秘,有真伪辨析,有褒扬贬斥,正评反批,直击清史中戏剧性与转折性事件,觉察偶然因素导致帝国巨变的连锁反应,明暗交替,惊心动魄。全书共分五篇,分别是“辽东天命”“定中原”“康雍迷局”“乾嘉荣衰”“帝国余晖”。翻开此书,您将看到近三百年大清王朝的嬗变:多情与冷血,放荡与克制,智慧与昏庸,兴盛与衰亡……
热门推荐
  • 诊疗

    诊疗

    开篇以诊疗的场景拉开帷幕,展开后续情节,主人公的命运随着宇宙文明同起同落……
  • 荒野旅客

    荒野旅客

    岳永康在读大学生,一个正在作家道路上修行的人
  • 简兮,小颜

    简兮,小颜

    商家小姐到阶下囚的虐恋。为什么男人的争夺要让女人去牺牲!每一个口口声声说爱的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巧取豪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让罪恶归去吧,我不再醒!
  • 我在末世卖保险

    我在末世卖保险

    【都市力作,慢热爽文】平平无奇的保险销售员因何走上人生巅峰?花季少女因何堕入罪恶深渊?一块小小的陨石何以能够改变世界格局?新书求点击,收藏,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陆无衣

    陆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边塞百姓人人皆知陆将军骁勇善战、天生神力、用兵如神、面若好女……陆无衣:等等!前面几条也就算了,最后那句“面若好女”什么意思?!劳资本来就是“好女”好么?!樊长生:能一拳打死一头熊的“好女”么?陆无衣:滚!
  • 乘月而归

    乘月而归

    五年前,她带着另一个“面具”来到他的世界,然后消失不见。他寻找了她五年。五年后,她揭开面具,以全新的身份回到他的世界,他终于等到了他的翅膀。只是,命运会眷顾那个被阴谋诅咒的女孩吗?
  • 孽徒

    孽徒

    "凤凰仙子下凡渡劫,要收残暴太子为徒,她很想拒绝!哪有徒儿进入师傅寝宫不通传?哪有徒儿看见师傅沐浴不捂眼?哪有徒儿醉酒之后对师傅为所欲为不认错?傲娇仙子恼怒算账,残暴太子很委屈:“师傅,我亲你,是想试试我是不是他们所说的断袖!”傲娇仙子大惊:“那你试出来了吗?”残暴太子凑近:“亲得太浅,不识滋味……不如加深再试?”…………凡间太子,上欺国君,下辱权臣,孽徒一枚,不可教养,却唯师傅可以靠近,恩宠一世!"
  • 作妖世子妃在古代

    作妖世子妃在古代

    靖安侯府的世子不能人道且双腿不利于行,传言他活不过今年,放眼京都谁家的小姐敢嫁,杨涵月;靖安侯府嫡小姐在观音庙会上‘大放屁彩’,谁的杰作,杨涵月;镇国将军府备受万千宠爱的小少爷猎场上舔了马屁股,谁干得好事,杨涵月;.................龙颜大怒,秦淩夜,看看你媳妇干的好事,某世子冷眸一瞥,爷是病娇,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