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2600000087

第87章 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因私干政结局惨(2)

卜答失里一共为图帖睦尔生了三个儿子:长子阿剌忒纳答剌,次子古纳答剌(即燕帖古思),三子太平纳。作为母亲,卜答失里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继承大统。可是现在,明宗的两个儿子懿磷质班和妥懽帖睦尔还在皇宫里养着,这不能不说是对卜答失里三个儿子的威胁。

卜答失里曾经不断地提醒图帖睦尔。但图帖睦尔觉得两个侄子年龄太小,现在不宜采取行动,等大一些以后再做计议。

可卜答失里绝不能罢手,她说:“如果懿磷质班和妥懽帖睦尔长大后不但要求封王,还要当太子怎么办?不如现在就让他们在外抚养算了。”

卜答失里的话说到图帖睦尔的心里了。只是他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不像卜答失里那样急性子。

不久,图帖睦尔让某亲信将这个主意拿到朝廷上商议。朝臣明白皇上对这个提案的基本态度。于是,都同意将明宗的大儿子、年仅十岁的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今朝鲜)的一个小岛上“抚养”。

图帖睦尔还假惺惺地说:“孩子走了,我的心里也难受,毕竟是哥哥的孩子呀。既然你们这样商量了,那就让他先去锻炼锻炼,今后有机会我还要用他呢。”这就是图帖睦尔,说的话、办的事似乎缺乏皇帝的威严和气势,但是刀刀见血。不过,图帖睦尔暂时还没有对年龄更小一些的懿磷质班下手。

障碍排除了,御史台臣请立图帖睦尔的长子、燕王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图帖睦尔已经上台两年,但一直没有册立皇太子,这对国家稳定来说,的确是一个重要缺憾。在封建社会,即使是像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学习汉族的执政经验,很早就立太子。所以元朝御史台臣请立太子,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可没想到,图帖睦尔还是不着急:“皇子年龄还小,以后再说吧。”

两个月后,大臣又提立太子,图帖睦尔还是不着急,可卜答失里皇后急了,不断请图帖睦尔理解大臣们的“固本之心”。颇具政治家头脑的图帖睦尔怎么会不理解皇后的意思呢?他在人们的反复劝慰后,决定“顺从民意,册立皇太子”。

不出人们所料,图帖睦尔又提明宗之子的事情,但是被讨好他的大臣拒绝。于是,他下诏册立自己和卜答失里皇后所生的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卜答失里这才舒了一口气。

可是,天不作美。1331年四月,册立不久的燕王、皇太子阿剌忒纳答剌突然患重病,虽然有御医的精心诊治,仍然没能保全生命。卜答失里非常痛苦。非常相信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图帖睦尔心里同样痛苦,这件事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也使他的精神和意志有了变化。

卜答失里、图帖睦的长子、皇太子死了不久,次子古纳答剌又病了。这下卜答失里、图帖睦尔真的慌了,他们请到高僧大德不断为他们的家庭、为他们的长子和次子祈祷。老将燕铁木儿更是尽心尽力……古纳答剌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图帖睦尔对阿剌忒纳答剌的死和古纳答剌的病,看得并没有像卜答失里理解得那么简单,他认为,这是他杀害了哥哥明宗后,佛祖给他的因果报应。于是,年纪只有二十九岁的图帖睦尔自己也倒下了,与长子阿剌忒纳答剌一样,病情来势凶猛,无法抵挡。

据史书记载,1332这一年,元朝发生大规模瘟疫,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皇宫里是不是也发生了瘟疫,找不到明确的记载,但是这一年,上到皇上,下到普通百姓,有很多人“患重病、急病不治身亡”。

图帖睦尔虽然使用手段杀害了哥哥,坐稳了皇帝位,但他是个佛教徒,他相信轮回、因果,所以内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尤其是皇太子阿剌忒纳答剌死后,他的意志几乎被摧毁。实际上,他的心病完全超过了他的疾病。

图帖睦尔觉得自己不行了,为了国家的稳定,为了求得心里的安宁,尤其是为了因果轮回和对佛祖的尊敬,他多次与卜答失里密谈,而且不断找大臣交代后事。

他对卜答失里说:“我的皇位是从哥哥手里夺来的,必须还要交回哥哥一族,阿剌忒纳答剌的死就是佛祖对我们的提醒,如果我们再立老二、老三为皇太子,接我的班,恐怕佛祖还是要惩罚我们的。让明宗的儿子继承皇位吧。我们好好修行,我相信皇帝位最终还是我们一族的。”

卜答失里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理解丈夫说的话、办的事,但是作为母亲,她不得不替儿子们今后的前途着想。她问图帖睦尔:“皇侄登基,我们的皇子怎么办?”

“佛祖会保佑他们的。你就放心吧。我死后,你要好好修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全国再建造一些佛寺佛塔,求得来生好运吧。我死后,可能大臣们会报答我对他们的信任,会提出让我们的儿子登基的事情,你要告诫他们,我的意思是让皇侄登基,你要坚持,如果你不坚持,别人更不会考虑的。我死后,你要照顾好孩子。只要我们行善积德,他们会当天子的。”

劝告自己的皇后,让儿子放弃皇帝位继承权,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原因很简单,图帖睦尔和卜答失里都是佛教徒。

交代完后事已经几天了,图帖睦尔还没有走,他明白,这是佛祖让他把要说的话说完再走,他拖着病体不断思考,最后让卜答失里把燕铁木儿找来。

此时燕铁木儿自己也有病了,躺在床上不能下地。

卜答失里想让人把这位老臣抬来,图帖睦尔不让她勉强,于是,把另一位亲信伯颜叫来听命。不出图帖睦尔所料,伯颜对当今皇上“不立儿子立侄子”为接班人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解。

图帖睦尔说:“听命吧。如果你念我对你的知遇之恩,今后就靠你扶植和关照我的遗孤吧。”伯颜含泪跪下,表示一定执行,不负顾命。

当年八月,元文宗图帖睦尔驾崩,他当皇帝只四年多,也属于短命皇帝。

燕铁木儿等大臣来到皇宫,向图帖睦尔作最后诀别,看到卜答失里在,便对她说:“请皇后宣遗诏,由皇子继承大统。”

卜答失里道:“皇上有遗嘱,由懿磷质班即位。”

燕铁木儿大吃一惊:“皇后开不得玩笑呀!传位懿磷质班,我不能从命。文宗不会这么交代的。”

卜答失里让他找伯颜问,于是燕铁木儿等大臣奔向伯颜住处。听伯颜介绍之后,燕铁木儿在很多场合都表示,文宗皇帝遗命不对,表示完全不能理解,同时他的担心越来越强烈。他劝卜答失里不要遵从皇上遗嘱,但卜答失里坚决要执行。燕铁木儿深表遗憾,直喊“错!错!”

明宗的嫡子懿磷质班上台了,他只有七岁,是为元宁宗。他登极后,封卜答失里为皇太后,临朝听政。燕铁木儿、伯颜等大臣虽然对图帖睦尔的遗嘱表示不解,但还是遵命了。

可是,懿磷质班的屁股还没有坐稳皇帝位,也患了重病。卜答失里遵从文宗图帖睦尔遗嘱,对懿磷质班像对自己儿子一样关照,她命御医全力治疗,但还是没有挽回生命。懿磷质班在当了四十三天皇帝之后,便死去了。

卜答失里没想到,才过了这么短的时间,她又要为拥立谁当皇帝煞费苦心了。

燕铁木儿、伯颜等亲信大臣认为,文宗图帖睦尔驾崩前遗命懿磷质班即位,已经还了明宗的情,现在懿磷质班死了,即使按照“叔侄之约”,也应当轮到卜答失里的两个儿子即位了。

燕铁木儿拖着老迈的身体找到卜答失里,说:“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啊!应当马上册立新君,我们已经履行了文宗先皇帝的遗命,现在应当册立皇弟燕帖古思即位。”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是卜答失里自己出来反对了:“我儿燕帖古思年幼,不应嗣位。我看应当由明宗的另一个儿子妥懽帖睦尔继承大统。”

燕铁木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看着眼前的皇太后卜答失里,仿佛不认识她一样,他搞不懂,当年就是你卜答失里,急于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太子。当皇太子干什么?为了名声好听?那是为了继承皇帝位嘛。后来,也是你卜答失里贯彻文宗的遗命不折不扣。可是现在,小皇帝死了,你卜答失里是皇太后,可以临朝听政,权力在你自己手里呀,为什么就是不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

这个燕铁木儿就是没有想到佛教的轮回思想、因果报应思想,更忘记了文宗和卜答失里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当时,明宗的长子妥懽帖睦尔已经十三岁了,从原来的流放地高丽回到了静江(今桂林)“反思”。不要看他小小年纪,但是对当年自己受的苦、受的罪,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这是卜答失里没有考虑到的因素。

经过朝臣和卜答失里的反复争论,卜答失里仍然坚持由妥懽帖睦尔当皇帝,甚至她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的意见也不理睬。说急了,她就是一句话:“先立妥懽帖睦尔,待他百年以后,再立我儿不迟。”

没有办法,谁也拗不过卜答失里,于是不得不派中书右丞相阔里吉思前往静江迎接妥懽帖睦尔到大都就任皇帝位。

(4)悲惨的结局

不要看妥懽帖睦尔年龄只有十三岁,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妥懽帖睦尔早早上地懂得了政治的肮脏和人间的凄凉。

在中书右丞相阔里吉思来到静江,迎接他到大都就任皇帝位时,他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已经有了最坏的准备,那就是将他搞死,他的母亲被卜答失里搞死了,他的弟弟虽然当了皇帝,但也死了,他也怀疑是卜答失里搞死的,现在该轮到他了。他恨卜答失里让他们母子受尽苦头、死于非命,他更恨文宗搞死了他的父亲。

面对自认为即将来临的死亡,一个仅仅十三岁的孩子没有任何慌张,从容地和他认为正在装腔做势的中书右丞相阔里吉思前往京师,就像前往刑场一样。

可是,妥懽帖睦尔真的想错了,当他们快到京师时,卜答失里已经主持安排好了登基仪式的准备工作,并且下令由燕铁木儿前往良乡(今北京房山)迎接妥懽帖睦尔。

直到这时,妥懽帖睦尔还是不敢相信,天上会自己掉下来馅饼。

燕铁木儿政治经验丰富,一路上,他不断表白自己的拥戴之功,并且希望妥懽帖睦尔能将他的女儿娶为皇后。实际上他已经看出来了,如果妥懽帖睦尔当上皇帝,早晚会收拾他这个老臣的,有了女儿做皇后,或许能够保住自己的老命和一世的功名。

到了京师后,燕铁木儿还是不甘心立妥懽帖睦尔为皇帝,又多次劝告卜答失里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他甚至表示,可以用“文宗当年请明宗就位,却加害于明宗”的办法来处理眼前的事情,都被卜答失里拒绝了。

燕铁木儿自己都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以种种理由故意拖延妥懽帖睦尔即位仪式的举行,希望给卜答失里更多的时间可以反悔。

至顺四年(1333)六月,妥懽帖睦尔在上都即皇帝位,是为惠宗,也称元顺帝。他成为了元朝最后一位皇帝。

卜答失里下旨,妥懽帖睦尔百年之后,再传位于她的二儿子燕铁古思,像当年北宋太祖传位于太宗那样,也像元朝的武宗传位给仁宗那样。卜答失里没想到,妥懽帖睦尔的皇帝一坐就是三十五年,一直到元朝被明朝取代为止。

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表现得相当成熟。这个小皇帝在稳住卜答失里的情势下,开始寻找他父亲明宗的亲信旧臣作为依靠,以便平衡卜答失里的势力。阿鲁辉帖木儿就是这样被妥懽帖睦尔“挖掘”出来的,他和太师、右丞相伯颜以及燕铁木儿的弟弟、左丞相撒敦处理朝政,皇太后卜答失里参与朝政。两个月后,妥懽帖睦尔在卜答失里和燕铁木儿的安排下,年仅十三岁便举行了大婚仪式,娶了燕铁木儿的女儿答纳失里为皇后。

妥懽帖睦尔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稳住卜答失里。即位当年,妥懽帖睦尔就为卜答失里设置了徽政院,专门负责侍侯皇太后的生活,让卜答失里非常高兴。次年,他又奉玉册、玉宝,给卜答失里尊号“赞天开圣仁寿徽懿昭宣皇太后”,卜答失里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因为作为皇后,生前的荣誉尊号是不容易得到的,往往是那些对历史进程起到非凡作用的皇后才会得到。

妥懽帖睦尔明白,像卜答失里这样内心恐惧的人,必须不断地给她甜头,才能让她感到安全。于是,至元元年(1335)年底,妥懽帖睦尔不顾朝臣的激烈反对,违背常理和辈分,居然封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并吹捧她是“承九庙之托,启两朝之业”。卜答失里简直兴奋无比,她觉得她一生最大的聪明和得意之作,就是让妥懽帖睦尔继承了皇帝位。

直到1340年,妥懽帖睦尔长到了二十岁。他看到自己的亲信已经遍布朝廷和地方,于是他要动手了,他要报复当年使他的家人和他本人被迫害的人,首当其冲就是他自己封的太皇太后卜答失里。

至元六年(1340)六月,妥懽帖睦尔在安排好军队和其他事情的情况下,突然出其不意地下诏,撤消文宗庙号,撤消卜答失里的太皇太后封号,将她迁出上都,到东安州(今河北)安置。妥懽帖睦尔为报一箭之仇,流放皇太弟、卜答失里的二儿子燕帖古思到高丽,以品尝他当年的苦楚。

到了这个时候,卜答失里和孩子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他们只能在一起哭泣。没有几个人敢替她们说话了。检察御史崔敬为卜答失里开脱,被妥懽帖睦尔严厉拒绝。

可悲的卜答失里到东安州后不久,便抑郁而死,当时她才三十岁出头。卜答失里临死的时候反复念叨着:“我后悔没有听燕铁木儿的话呀!佛祖啊,睁开你的双眼吧,这世界上哪里有公平?”她的儿子燕帖古思比当年的妥懽帖睦尔更惨,还没有到流放地,便被监押官月阔察儿杀害。

燕铁木儿的女儿、妥懽帖睦尔的皇后答纳失里也没有等到好下场,她死的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同类推荐
  • 朝廷大忽悠

    朝廷大忽悠

    现代大忽悠重生古代小衙役,开宗立派,一路忽悠走上官场巅峰。“忽悠,接着忽悠,整个朝廷都要被你忽悠瘸了。”
  • 凤鸣九天:我的夫君是聂政王

    凤鸣九天:我的夫君是聂政王

    简介:她是来自现代22世纪的一搂孤魂,意外死亡。一朝穿越到了架空历史的南晋王朝,成为一代名将沈将军—沈一鸣的独女—沈清涟。民间有传:沈清涟倾国倾城,貌若天仙、却空有了一副好皮囊,亦无文采、又不会武功,刁蛮任性,臭名远扬,人人都知一代名将沈一鸣之女是个草包。他是南晋王朝战功赫赫有名的聂政王,性情暴虐杀伐果决。外界传言他脸戴半张面具是为了遮住鬼厉般的丑颜,他凶残、冷酷无情,比魔鬼还恐怖。一道圣旨,她成了他的妃。萧晟睿说权势、江山不及她沈清涟的一颦一笑。(这是一篇男强女强的文章,)
  • 太子凶猛

    太子凶猛

    唐方的心情状态:小爷我刚出生就上山当和尚,八岁下乡当道士,十五岁参加11,十六岁上阵砍人,十八岁上朝揪宰相胡子。当和尚我放火烧山,做道士我下山劫道,参加11我收拾名门大派,上阵砍人我不忘泡妞,揪宰相胡子不忘拐带其女。不要在我面前装13!递牙者,掰之!
  • 五胡明月

    五胡明月

    当匈奴人(黄种人,夏朝遗民)在公元前五世纪终于整合了蒙古利亚所有的游牧民族并击溃了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和西亚的雅利安人(印欧白人),接着吞并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国的白种人,但随着时间的流失,新生的白种匈奴人占据了匈奴的上层,自称胡!单于遣使于华夏: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从此,匈奴与华夏的战争从未间断过:犬戎(属于匈奴)攻陷镐京,周平王无奈东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败林胡,李牧大破匈奴,秦始皇收复河套,汉高组被围于白登,狼狈逃回,吕后只能委曲求全以待修生养息,汉武帝一扫前耻,不断击溃匈奴,但战争却一直延续到晋朝......西晋“八王之乱”后,华夏精锐殆尽,匈奴首先乘机发难,羯,氐,鲜卑,羌也随之作乱,“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而可怜的主角偏偏诞生在了西晋末,阴差阳错下只能不男不女的苟活着......谁来带领汉族走出灭亡?谁能再次阻止白种人的侵略?谁又愿意生在这样的时代……
  • 文武全才少东家

    文武全才少东家

    一座图书馆,一间健身房,让穿越到古代的苏宇踏上了文武双全这条不归路……
热门推荐
  • 生如风尘

    生如风尘

    许多年的时光风蚀,始终磨不平那个与你相关的故事时常触痛我心窝的棱角。
  •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变,阻断了求学之路;带笔从戎,起步于台儿庄战场通讯。在邹韬奋、范长江引领下踏上新闻之路,做国新社记者、为“青记”早期会员。就读武汉大学,加盟大公报社,以战地通讯员入职。一篇《豫灾实录》,触怒当局,酿成大公报停刊事件;亲历中原会战,目击国军惨败;几遭逮捕,笔耕不辍。深入西康、岷江流域,采写鲜为人知的大后方彝族地区、战时工业,留下宝贵历史记录。
  • 荒村鬼魅

    荒村鬼魅

    亲密好友荒村探宝,但等待他们的不是宝藏,而是前世恩怨与鬼魅情节。这是冥冥中的定数,亦是冥界鬼魅的安排。现实中的哥们、前世的仇敌、阴阳相隔的前世兄妹和现世阴阳暧昧,是亲情、友情,也有爱情——这一切,是复仇,也是救赎;是前世,也是今生。这一切的复杂、离奇该如何解读?佛说,因果相循——也许,这便是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罪仙妖魇

    罪仙妖魇

    羽漓殇,断送了第四个太阳纪的亚特兰提斯,与盖亚决裂,转世于莲澈星。灵邪之战在许久的沉寂之后再一次濒临爆发,而,作为转世背负了暗灵罪羽的月浅辰却还是个孩子……因为罪劫所以必将背负妖刃的梦魇,因为是仙灵所以会被天则守护……但那只是个温柔而安静的少年,秉承了神羽世家一贯守护家族的信念,却仍然抱着希望,想要做到最好,想要什么人都不会被伤害、只是,作为前世的仙,并不只是在意识的深处无知无觉。他怎么可能坐视转世之体那么天真下去?即使你是我的半身,也不允许你奢望。没有人,能够成全所有的幸福……
  • 鼻舌之争

    鼻舌之争

    本书着重于品酒的感受,从品酒前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到品酒时感官上的感受、精神上的感受。葡萄酒的品尝不仅只是喝,更像是透过嗅觉与味觉所进行的审美体验,通过感官的感受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感悟。收入饮酒态度、感官、诗意、葡萄酒的哲学、品酒笔记四个门类。本书系资深葡萄酒品鉴专家、葡萄酒专栏作家百尝介绍普及葡萄酒知识的文章合集,让初接触葡萄酒的读者对葡萄酒有一个轮廓上的了解。
  • 华年如许

    华年如许

    扶桑:800年前你与我有恩,我是来报恩的~~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阿拉丁“树”神来报恩,却糗事一箩筐;忙是帮了,全是倒忙,越帮越忙!许华年:你是来抱怨的吧~~
  • 何为安兮

    何为安兮

    许卿常安,护卿长安,吾有生之年必护卿一身周全。
  • 脑残法神

    脑残法神

    刘明:买队友,送人头是我的天赋本领。用脑残光环洗脑、神级大忽悠术欺负人,是我的后天技能!要什么节操,要节操?节操都让我兑换成护盾了!抢钱、抢妞、抢装备!只要钱到位,节操都碾碎。
  • 小欢喜之镜

    小欢喜之镜

    本人一个初中生,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个小欢喜来创作,希望看我书的读者,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