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2600000005

第5章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1)

就教育界的诸多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所持的观点,我们从科学的含义出发,以便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把握二者的关系,从而才能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转轨。下面,我们从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弄清他们的不同,划清他们的界限,对端正办学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用汰劣来“选才”,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应试教育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一目的来设计培养方案。其着眼点是要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一般只要按照设计好的要求,层层通过考试取得升级就可以了,而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般强调的是读书,而不着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强调的是适应环境,而不着重改造环境,因而窒息人的智慧,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历史上凡是对人民作出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其他有成就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突破了这种教育的结果。

应试教育的另一特征反映在其教育对象和质量效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是静止和僵化的,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用考试升学这唯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力求锻造: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件”。而不顾学生是否具备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往往造成个体的畸形发展。在质量效益衡量评价问题上,实际中有升学率标准,结果是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换取了少数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导致教育与人才的浪费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之间良性循环难以形成的局面。

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以提高素质来育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的目的,围绕素质这一核心,培养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和民主作风,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科学知识和强健体魄的国民,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二、二者的课程体系不同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不同的培养目标就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应试教育以应试、升学为“轴心”设置课程、安排教育内容,致使小学教育课程发生不正常的倾斜。第一,轻视德育。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认为学习好、能升学就是好学生。第二,片面发展智育。单纯的升学教育虽然重视智育,但由于其指导思想上以能否有利于升学为转移,所以在智育上也存在着片面性。凡有利于升学的科目就开,与升学关系不大的科目则减、则免。从某一门课程来看,也必然是凡认为能考的部分则讲,不能考的则少讲或不讲。第三,不顾学生健康。单纯的升学教育,不顾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课教师、班主任、家长层层加码,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学生不堪重负,又不得不负,他们没有锻炼时间,体育课,有的被砍掉,有的虽然安排了,但上得很不认真。第四,不重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很多学校,特别是重点校,尤其是毕业班,根本不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劳动,学生在家里也很少参加劳动。据《上海教育》的统计结果表明:当今许多国家,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都比中国多,每天每个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1.2小时;泰国:1.1小时;南朝鲜: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素质教育则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素质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合理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小学阶段,在提高语言、数学这两门工具性学科质量的同时,加强思想品德、劳动、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在着力打好读、写、算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总之,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服从并服务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的结果不同

由于出发点不同,教育的内容不同,教育的结果也自然不同。

升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容易政治上软,业务上死,体质上弱,生活上靠。政治上软:这些学生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他们的政治方向等大是大辨不清方向,易受妖言蛊惑在世界观上,他们不能很好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事业上、工作上害怕艰难困苦,缺乏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道德品质上,有些本应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应解决的问题,到中学、大学,甚至社会也没办法解决。如有的青年在知识水平上已经达到了研究生的程度,但是在道德上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遵守。业务上死: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缺乏应变能力,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体质上弱:单纯的升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少人达不到体重标准,甚至患有近视、神经衰弱、脊柱弯曲等各种疾病。生活上靠:他们生活上不能自理,甚至连洗手帕、袜子都不会。有人说,这些青年是被人抱着进入大学的,不无道理。由此可见,单纯的升学教育培养的是现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乙己、范进式的人。

素质教育,指提高受教育者身心素质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有全面性、和谐性、基础性等特点。全面性,指它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谐性,指教育的结果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和谐地而不是畸形地发展;基础性,指教育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为受教育者继续学习和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于社会成员的发展负责,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振兴负责,而不是对某些社会成员的发展负责,更不是对某些社会成员的某些方面发展负责。

四、二者的评价体系不同

从应试、升学出发,应试教育实行的是选拔性教育:对学生,单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对老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标尺;对学校,以升学率为唯一考核标准。不少学生在淘汰选拔这根横竿前跌倒、失败。从完善、提高人的素质出发,素质教育要求实行合格的水平考试,全面地、合理地、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仅看考试分数,更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素质的提高;评价教师,坚持以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来衡量,注重教师是否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评价学校,坚持教育思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等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

〖BT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素质教育”自诞生,就以其鲜明的特征站在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斗争性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在观念和立场上克服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徘徊。但是,如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统一的一面,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而深入地实施。因而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对改变应试教育有积极意义。但对其意义、作用、方法及素质教育本身含义都只有作相对的理解,不能绝对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重大的区别,但不是水火不容毫无联系的,这种区别只是思想观念上的区别,是一种思想倾向,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如果硬要机械地对号入座,贴标签,只能导致理论和实际的混乱。

〖BT(3+1〗一、〖ZK(〗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它们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ZK)〗〖BT)〗应试教育的源流要追溯到科举制度,封建科举主导下的教育是极鲜明的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评价手段始终与科举考试密切配合,重浮躁文辞,而少实学,对学校乃至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流弊。但是,自隋唐至清末,科举推维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在于它适合于当时生产力状况,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科举流露出的与社会发展极不相适的众多弊端,激起了进步学者们的怀疑与抨击,招致其自身的毁灭。科举的废除表明了教育的一大进步,而这一进步正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科举制度下读书为做民的遗风一直影响到解放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虽有发展但大都是应试教育。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它始终未能脱离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在“文革”以后恢复高考,完全是当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考制度的恢复对解决人才匮乏和教育混乱状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应试教育这一虽然没有写成理论但实际却很起作用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自身发展,且越来越难适应社会进步。

正因为以上的诸多原因,我们从80年代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逐步整合形成了“素质教育”

这一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

纵观教育这一发展历程,可得结论:

首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它们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

其次,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才获得其本质的规定。应试教育也是相对于素质教育才有了其特定的内涵。两教育模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

第三,矛盾斗争的结果,将是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素质教育的实践刚刚起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贯通首先,应试教育中包含了素质教育因素,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和营养素。

同类推荐
  • 为了生命的尊严

    为了生命的尊严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解读了中国社会中自毁和毁人的悲剧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这种极端行为的根源是生命价值感的缺失。
  •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本书以当代信息传播的发展为主线,在社会与媒介互动的背景下,探索网络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书中分析了网络传播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挖掘其思想渊源方面的脉络,多角度地探讨了新技术和新经济对社会、文化及心理的重大影响,展示了网络文化面向未来的深远意义。本书适合传播专业师生、对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农村新课程

    农村新课程

    本书为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用书,全书共分七章,它从新课程及其在农村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及其农村学校教师、校长、学生、新课程资源、氛围等方面,对新一轮农村教改做了全面的阐述。
  •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龙烈

    龙烈

    一个现代的太空育种基地的实验“小白鼠”穿越到了一个修真世界,看他是如何纵横这个大陆的。修真路途,艰辛无比。斩妖除魔,纵横天下。阴谋诡计,多诈修真。我在恒一,化身道天。《龙烈》书友会已建,有兴趣的可以加:161358788
  • 雪域情歌

    雪域情歌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大韩十三年

    大韩十三年

    她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到回到过去的方法。只为能再见他一眼。她很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因为在身体里有着她想要保护的东西。她是原本是韩王的爱女,有着世上最美好的一切,只要如同一般的王族子女一般,学一些琴棋书画,做一些附庸风雅的事情,嫁一个权势新贵便可。可是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让她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让她爱上一个不能爱的人。回首沧海千百度,那人却已妄成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貌惊后宫:凤枭

    貌惊后宫:凤枭

    她是楚国第一公主,她是貌压后宫的美人,她是权力阴谋的轴心,她更是天下一统的凤枭公主。她是四大诸侯王子的心中人,她是权相纳兰冥枫一生的魔障。她也是四大王子一生的惦记,为了江山,为了百姓,她恶战群雄,赢得了天下,也赢得了他……
  • 星空中的一只灿

    星空中的一只灿

    林灿柠,前世娱乐圈话题女王,被人陷害。重生后,身世,背景,实力都有了,何不重新开始?!励志成为新一代“国民女神”!呐~在成功的路上,积累了友情,收获了爱情...(第一次发,都是二灿原创。如有相似之处,应属巧合,请看发表日期,侵权必删~~~~)
  • 谁说圣人不是人

    谁说圣人不是人

    千年之前的三句话把在家避难的张骁拉入了未知世界,千年后,又是那三句话,不知已经站在世界巅峰的他会不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故乡...
  • 影帝又秀恩爱啦

    影帝又秀恩爱啦

    甜宠+娱乐圈+男女主身心唯一#陆齐恋情曝光##陆齐承认恋情##陆影帝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我怎么不知道。”顾知知调皮的撑着脑袋看着陆齐“现在不是知道了?”陆齐拍了一下顾知知的脑袋。……“呜呜呜,知知你看啊,陆男神恋爱了啊啊啊”好友陈橙橙拿着手机到处乱舞。顾知知心里咯噔一下,虽然下午陆齐打了招呼,没想到这么快...就公布了...……陆齐,年仅26岁便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粉丝布满全球,可以说是上至80岁老太太下至4岁小朋友都知道的存在。22岁出道至今8年零绯闻不炒作,一度让粉丝担心性取向。而顾知知,仅是一位身份普普通通样貌倾国倾城的大学生。因为自己的父亲与影帝陆齐的父亲是至交,才有幸与陆齐见了一面。谁也没想到,仅这一面,便成就了两人的一生。
  • 凡人飞升录

    凡人飞升录

    一个平凡少年,一个神秘玉阶。当两者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平凡少年的命运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没有显赫身世,没有逆天资质,没有高人传承。有的只是一颗飞升路上坚韧不拔的恒心......
  • 静心

    静心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给浮躁的人们一份安宁,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风云变幻中宠辱不惊;在岁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禅定心安。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