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7000000022

第22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管理(5)

英国莱斯特大学教育管理教授托尼·布什打破了一般按历史发展过程来划分管理模式的方法,把当代有着重大影响的管理模式根据其性质和作用作了科学的分类,这无疑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学校管理组织模式的概况。托尼·布什在《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一书中把各种模式归为六大类: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主观模式、模糊模式、文化模式。这里将按着他的分类方法,逐一对各种模式作出评析。

一、正规模式

正规模式是一个包括了许多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理论模式。“正规”是指这些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正式性和规范性,强调通过理性的方法寻求组织的目标。正规模式认为组织是等级制体系,组织中的领导拥有与其职位相称的法定权力和效能责任。

(一)正规模式的主要特征

正规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点:

1.正规模式常常把组织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即强调组织的各个部分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正规模式把组织的正式结构摆在突出的位置上。这种正式的结构常常用组织结构图来描绘,并完整地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的法定关系。

3.在正规模式中,组织的正式结构常常是等级制的。它强调成员之间的垂直关系。大多数的学校保持着一种固定的、等级制的和家长式的管理特征,在学校内部保持一种牢固的权威结构。

4.所有正规模式的观点都把学校看作是追求目标的组织,所以,校长在学校目标制定中起着主要作用。成功的校长当然是目标中心论者,这样,他们就会在考虑学校如何发展方面富有远见。

5.正规模式认为管理决策是通过理性过程而产生的。其典型的做法是:根据目标对所有可选择的方案进行权衡,然后决策,通过对决策的实施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其本质是认为决策是客观的、公正的和理性的过程。

6.正规模式的观点体现了组织中领导者的权威。领导者凭借自己在特定时间内的职位对其下属行使法定的权力。

7.正规模式强调组织应对它的资助单位和主管部门负效能责任。

二、学院模式

学院模式是包括那些强调组织中所有或者部分成员共同分享领导权和决策权的理论流派。

学院模式认为,组织通过讨论的方式达到意见一致,并通过这样的过程进行决策,权力是由组织中的所有或者部分成员共同分享的。

学院模式的各种流派可以分为两大类:“有限的”学院模式和“纯粹的”学院模式。所谓“有限的”学院模式是要求组织的领导者与组织中有资历的部分成员共享权利,而所谓“纯粹的”学院模式则是要求所有的组织在决策过程中享有同样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显然,学院模式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它要占用大量的时间。

(一)学院模式的主要特征

学院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学院模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可以说所有的理论都具有规范性,而学院模式理论特别反映出一种以一致同意为基础的观点。他们认为决策应该以民主性原则为基础。

2.学院模式被认为特别适合学校这种拥有大量专业人员的组织。教师们拥有权力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有知识和技能。他们具有的专业权威与正规模式中的职务权威形成对照。学校教育迫切需要一种专业性的探讨,因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得到教育者的关注。

3.学院模式设想组织中的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学院模式非常强调一致性,认为避免冲突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这也是学院模式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前提。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产生于培训和早期的专业实践期间的社会化的过程。

4.决策机构的规模在学院模式管理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较小的决策机构才有可能使每位成员都能够发表意见,因此,它适合于较小的学校或规模较大学校的次级单位。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也可选举代表来参与决策。学院模式的本质就是教职工参与决策。

5.学院模式认为,决策是通过意见一致而不是由矛盾或冲突的方式敝出的。必须形成一致的意见是学院模式的规则。这个规则强调了人们的一个普遍的感觉,即在学校管理中简单地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做法是不会成功的。这个规则还告诫人们在进行重要决策时,应把讨论和说服看作形成意见一致的恰当手段。

(二)中等学校中的学院模式

20世纪70年代,位于英国莱斯特郡的考特索普学院的管理实践是应用学院模式的早期事例。该校前任校长约翰·瓦茨概括了该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学校的课程和纪律方面的主要决策是在经过全体人员的讨论并达到意见一致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学生也逐渐在以一致同意为基础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在有些情况下,家长和政府官员也参与了决策的制定。

车彻菲尔德中学是一所位于英国威斯特布让姆彻的学校。它在20世纪最后20年中采用学院模式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该校学院管理模式的要点如下:

1.管理结构

这是一个只有57名教职工的学校,主要决策机构是“专业政策和计划委员会”,由13名成员组成。其中8名是选举产生,5名是学校管理人员,他们是校长、课程主任、学生管理主任、社区工作主任和财务主任。在8名选举产生的代表中,2名由全体教职工选举产生,另外6名由学校的3个下属单位(负责课程、学生管理、社区事务)各选举2名。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全体教职工、系科、后勤部门、校务管理委员会和家长团体等方面的例会。显然,该校的管理结构是复杂的,但是它给了全体教职工以充分的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2.管理过程

学校大部分的决策是在委员会的会议过程中形成的,即在有条件的学院模式里,一些决策的做出是通过权力分享的参与过程进行的。如果委员会提出了不能让人接受的提议,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行使否决权。

3.校长的作用

在实施学院模式的学校里,校长拥有较小的权力,但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校长仍对学校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1)校长有权确定会议日程,所以,在决定什么问题将在会上讨论这一点上,校长有很重要的作用;

(2)校长在有些问题上有较大的发言权,并能使其他人员总是接受他的观点;(3)校长要对上级领导和校外有关组织负效能责任,这个事实使参与者不能对校长的看法提出反对意见。

三、政治模式

政治模式主要包括那些把决策作为协商平衡利益关系过程的理论。这些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政治舞台,其成员通过从事政治活动谋求他们自身的利益,组织中的方针和政策是通过协商和谈判形成的。为了寻求特定的政策目标,组织中的各个利益群体会形成联盟。组织中出现冲突是很自然的,权力最终会集中在占支配地位的联盟一方,而不是掌握在正式领导者的手中。

(一)政治模式的主要特征

政治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1.政治模式把注意力放在组织中的群体活动上,而不是关注组织的整体结构。其关注的重点是基层单位和群体而不是学校一级的结构和活动。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政治模式的中心。

2.政治模式关注利益和利益群体,并且认为个人在组织中所追求的利益有多样性。利益又可分为专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其区分是:专业的利益集中在专门的课程和大纲、学生的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它追求专业利益往往成为微观政治过程的一部分;个人利益集中在诸如地位、晋升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上。利益群体的形成是为了寻求和达到个人目标的主要手段。

3.政治模式强调组织中冲突的普遍性。各个利益群体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些群体目标可能与学校的目标不一致,这就导致了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是组织内部冲突的根源。政治模式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冲突是组织的正常现象。

4.政治模式认为,组织的总目标是不稳定、不明确和有争议的。它成为群体之间利益冲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5.在政治舞台上,决策总是出现在复杂的协商和谈判之后。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做出决策的过程是协商和谈判的过程,也是个人和群体利用手段来谋求利益的过程。

6.权力的概念是政治模式的核心。复杂的决策过程的结果很可能取决于参与决策过程的个人或团体的相应权力。

四、主观模式

主观模式是一种强调组织中个体成员的作用,而不是强调整体机构或其下属部门的作用的模式。主观模式认为,每个个体都对组织有自己主观的、有倾向的认识和看法,具体的事物对组织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含意。组织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组织成员的各种不同的认识和意图,是从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主观模式还认为,组织是组织成员的创造物,组织仅仅存在于组织成员的个体体验之中,对于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来说,组织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一)主观模式的主要特征

主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主观模式强调组织中个体成员的信仰和认识,而对于机构整体和利益群体这两个层次不甚关注。如主观模式论者指出:对不同的教师来说,学校是不同的现实存在,每位教师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带到学校,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可以说有多少名教师就有多少种观点存在。

2.主观模式关注的是组织成员对事件所赋予的含义。它强调个体对行为的解释不是行动或事情本身。它认为一个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情况下,对出现在他面前的同一行动赋予不同的意义。

3.不同的参与者对组织的现状会赋予不同的含义。因为不同的组织成员有其不同的价值观、背景和经历,所以他们根据自己所持的信念和认识角度对组织的事件及过程就会做出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正规模式理论错误地把领导的认识当成组织的现实。

4.主观模式把结构看作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固定的或预先建构好的。他们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参与者素质和抱负的反映,而不是他们担任的职务角色的体现。

5.主观模式的观点强调个体目标的重要性,而否认组织目标的存在。他们认为,组织离开有经验的个体就没有什么形体上的存在,组织不可能有“目标”,组织只有为了个体成员而制定的目标。

(二)瑞温黛尔学校——主观模式研究的例证

英国学者贝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对一所拥有82名教职工的瑞温黛尔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历时两年的研究,明确认可了主观模式的价值。他们对在瑞温黛尔学校进行访谈和观察中获得的众多感性认识,归纳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五种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纪律中心论、管理中心论、学科中心论。

1.儿童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主要强调作为个体的儿童的问题。它以个体的愉快和适应为中心,并赞同学校是养育孩子的场所这一传统观点。例如,他们把儿童厌学的情况更多地解释为个体的情绪和适应问题,而不是纪律问题。教师应采取的解决办法主要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策略和人际关系策略等。

2.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主要强调学校中儿童的学生角色作用。他们认为,对学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评估,主要是看其是否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按此观点,关心儿童就是促进他的学习,而不是作为个体的儿童的适应和情绪。

3.纪律中心论

纪律中心论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室里进行控制的问题和其他教职工未能很好支持而带来的问题。他们认为,对学校学生管理结构的评估是从纪律和控制的角度来进行的。学校制定的学校管理规章被当作控制学生的工具。

4.管理中心论

管理中心论主要强调作为行政组织的学校工作效率问题。他们认为,评估学校学生工作情况应以工作效率作为依据,为此应该简化学校的管理关系,减少学校的管理职务。

5.学科中心论

学科中心论主要强调教师作为学科专家的作用,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如有的教师总是强调他是学科教师而不是学生的老师或照管孩子的人。

这些观点直接表明学校教职工对学校政策有着多种解释,而且每个教师往往同时持有不止一种观点。显然,这个例证肯定厂主观模式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学校并不是铁板一块。

五、模糊模式

模糊模式主要包括所有强调组织中的无法预测性和易变性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组织的目标都是不确定的,按目标的次序来开展工作是困难的;学校组织系统内务部分之间的联系都是松散的;决策往往是在参与者不确定的状态下做出的;模糊性是学校这样的复杂组织的普遍特点。他们认为,以往关于决策的选择理论过低地估计了进行决策的混乱性和复杂性。

(一)模糊模式的主要特征

托尼·布什概括出模糊模式的九个主要特征:

1.组织目标不明确。他们认为,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能够使他们自由地确定自己的实际工作目标,并落实在工作中,而且,学校中不同的成员可能对目标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对同一目标的重点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组织没有一致的和明确的目标。目标的模糊性使任何意义上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都不可能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

2.组织管理的手段和程序不清楚,管理的过程也难以明确。这在工作对象是人的学校组织中尤其如此。事实上,对于想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应该如何学,以及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教师通常并不十分清楚。

同类推荐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集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作业集

    为加深广大学员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的理解及复习,我们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采取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及计算题等多种题型,共计116道题,基本覆盖本门课程中混凝土单层厂房、混凝土框架结构及砌体结构的相关内容。此外,按课程考题结构编写了两套模拟考试题。书后附有参考答案。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解放思想,使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本书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迅速提高成绩的有力法宝。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更是最佳的选择。
热门推荐
  • 九转龙泉

    九转龙泉

    花石台上凭风立殇情谷底叶飘零绝羽万疆吟佛号九转龙泉尘世遭
  • 富二代生活指南

    富二代生活指南

    社会讽刺,各类打脸,天马行空,悬疑,你所不知道的历史。
  • 苏荨的第三种婚姻

    苏荨的第三种婚姻

    这世上有幸福的婚姻,也有不幸的婚姻。除此之外,还有处于这两者边缘的,离婚不离家,或者隐离。选择这种婚姻模式的,大多是为了孩子,为了老人。为了不让老人担心,不让孩子承受巨大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父母离婚的压力他们选择隐离。其实这种离婚不离家的第三种婚姻,对于还有感情的夫妻来说,最终还可以复合;而真的不能再在一起的,经过时间的磨合也不济于是,那么等孩子大了,也可以各奔东西了。而立之年的男男女女们,他们要背负太多的责任,要隐忍太多生活里的不幸福。而这种介于幸与不幸之间的婚姻,就构成了第三种家庭。处于第三种婚姻的苏荨,遇到了蒋青。那是幸还是不幸呢?
  • 一品女官

    一品女官

    外出破案的秦倩秋破案回府,本以为能与家人好好团聚。谁知一家三十五口惨遭灭门,竟毫无蛛丝马迹!为求破案,秦倩秋加入大理寺,成为大汉朝第一位女官。并与大理寺卿风殷强强联手,“八六三”案,“八九八”案,“九一一复仇”等惊天迷案。收获事业的同时收获爱情,本想一起辞官看天下的他们,却毫无防备的卷入一起十八年前的惊天迷案…………
  • 这个大神弥漫的世界不适合我

    这个大神弥漫的世界不适合我

    菜鸟时期的季淼淼【喂,你这个装备给我们吧,你自己留着也没用啊,你这么菜,留着也只是占你的背包空间而已】大神时期的季淼淼【淼女神!收我为徒吧!我特别崇拜你!我把我所有的最好的以后打到的最好的装备都给你好不好?你收我为徒吧!求求你了!我真的很喜欢你!】
  • 余生不再为你难过

    余生不再为你难过

    裴言是林溪语心上的一道疤。十八岁的暗恋到二十七岁后的重逢。她的爱恋好比一粒种子从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最后到枯萎我好像有点累了呢,裴言。--林溪语
  • 从火影开始当BOSS

    从火影开始当BOSS

    穿越到火影世界,成为一名无名小卒的千尘,本来只想保住小命,稳健发育。然而,一番操作之后,竟然成了BOSS!永恒万花筒+仙人体=轮回眼!轮回眼开启的那一刻,火影世界迎来了唯一滴神——千尘!
  • 天浅

    天浅

    华夏神州,亘古长存,流传至今,又有神鬼之说,九天之上亦有仙神,凡土之下更是有鬼怪地府之说,自古以来,人类皆受生老病死所困,世上又有修仙悟佛的传说,于是便又有了长生怪谈!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个故事便是从传说开始的~
  • 鬼夫夜临门:娘子,起来嗨

    鬼夫夜临门:娘子,起来嗨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顾桑榆最有志气的理想就是讲讲医学,剖剖尸体。然而,一次观摩开棺后……她每天都和千年骷髅谈恋爱怎么破?谁又来把这半夜扰民的人民公仆给拖走?!“夜闯民宅,你想干嘛?!”顾桑榆捏住被子一脸警惕。男人掩唇一笑,“娘子,为夫来和你嘿咻。”顾桑榆一个巴掌拍过去,胡说,她家骷髅君才没有那么帅!!
  • 瞳之盛宴

    瞳之盛宴

    当轮回天生踏上战场,当秋水无痕重现瑰丽,当咫尺不再天涯,当魅影无须迷踪,当上穷碧落下渡黄泉,当远曾万古近来悠悠,当一天一界斗转星移,当百花芬芳无尘落殇,拥抱蔷薇之誓言,当年的借条就用此生来偿!一个上古的契约,带着九大夺天神器莅临人间,有缘人得之,不是神但却能超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