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7000000031

第31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文化(6)

年龄并不是决定人采用何种行为方式的唯一因素,它是与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文化特征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但是,大体说来,在现代多元社会中,由于每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受到的影响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由此研究年龄与文化间的关联,就成了学校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毕竟是某一年龄群体中的一员,有着与同龄人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般地说,关于年龄文化的研究,不同于对儿童各阶段身体特征的研究,它更多地是就儿童习得的共有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特征而言的。

戈尔尼克等人曾将学生的年龄划分为儿童期(又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为3—5岁,中期为6—8岁,晚期为9—11岁)、青春期、成年期,并对学生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他们着重探讨了青春期文化,认为这—时期是学生疏离家庭而加入同伴团体的时期,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较此前有较大的变化。他们引用科尔曼(Colemn,J.S.)的研究说明了影响青春期文化发展的美国文化中的五个因素。(1)存在于青春期学生与父母间的沟通问题;缺乏充分的交流使得两个群体之间在技术、知识和价值上出现裂隙。(2)父母和家庭缺乏对青春期学生的职业训练。一般而言,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其父母那里接受职业训练,因此他们就必须从其他地方寻找这种训练。(3)青春期学生基本上不再为家庭提供收入,也不再在这个年龄时期进入劳动行业。(4)青春期学生成为重要的消费者,他们被看作是某些商品的主要消费市场。(5)学校中存在着较大的和较为多样化的个别群体,随着强迫教育的实施,更多的个体在学校就学的时间延长,学校提供了众多的社会化机会。青春期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及美国文化中的特定要求,使得他们逐渐削弱与家庭的联系,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群体,也因而构成一种独特的青春期文化。

(三)同伴群体文化

同伴群体,也译同伴团体、同辈团体、伙伴团体。它“是一个联合而成的群体,在这其中,学生交互作用,并获得一个评价个人态度、价值和行为的参考性框架,它既包括参考性群体在内,也包括有密切交往的群体在内”,学生同伴群体的形成,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和宗教信仰、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所生活的社区等。

同伴群体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年龄文化,它一般总是同一年龄阶段学生结成的团体中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不过由于它更多地不是从年龄这一生理特征出发的,强调的是社会群体的影响,所以这里将其单独加以讨论。

学生同伴群体的文化,是学生特有的文化,它指的是学生与之交往的特定的群体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它“对于这些生活在学校里的人来说是非常现实且令人满意的,这种专门文化或许是能把各种性格凝结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学校的最有效的因素”。

对于什么样的同伴群体才存在独特的文化特征,才能构成为一种亚文化,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与研究者对亚文化的理解有关。例如,波尔顿(Bolton,C.D.)等人以为“亚文化是某些持续相互作用的个人组成的群体所拥有的规范价值系统,这个群体通过某些交流过程把这些价值和规范传递给后来者,并且通过某些社会控制手段使他们与这些规范相一致”。从这一对亚文化的理解出发,他们认为,并不是任何同伴群体都有亚文化,例如,那些存在时间较为短暂的群体,尚难以有共有的经历和价值,就不能称为亚文化;即使是存在时间较长,但由于其成员没有共享的价值规范,群体对其成员也极少发挥社会控制作用,也不能成为一种亚文化,一些学生管理组织即属此类。这种分析把握住了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区分亚文化的标准,有着一定的道理。

同伴群体文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大工业以前,男孩是与其父亲在同一行业中从事同样的工作的,女孩则是帮助其母亲并且照顾其年幼的弟妹。在这种情形中,儿童是作为成人文化的同样的参与者出现的,他们把成人文化当作自己的文化,在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之间,不存在割裂的现象,它们是融为一体的。换句话说,此时尚不存在独立的儿童文化。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都市化的推进,儿童已经彻底摆脱了与父母同样劳作的境地,他们在成人眼里,逐渐地被作为一个不同的社会群体来看待。他们在相互交往中,组成了自己的社会,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分离,促使儿童在与其同伴的相互联系中寻求满足,形成了与成人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别的、对他们来说又极有意义的同伴文化。“因为社会不会鼓励儿童在接受同伴文化之前接受成人文化,同伴文化总是处于成人文化之前的,所以,在两种文化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情况在以传递和维护成人文化为特征的学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使得学校任务的达成变得复杂化”。

同伴群体随着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更为集中,导致同伴群体的规模扩大,也相应地从成人机构中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克雷明(Crgnin,LA.)在分析社会的这种变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在家庭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变小的同时,学校的影响和权力增加了。学校获得的力量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一方面,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是与教师在一起度过的,无疑深受教师的影响;另一方面,孩子们,尤其是青少年,互相接触的时间也多了,并创立了另一种对教育有着深刻影响的成分:同伴群体。”这种同伴群体种类繁多、差异甚大,从日常生活中的伙伴到有组织的具有派别性质的团伙,从三五人组成的小集团到校内规模很大的各种群体。一个学生可能同时与几个群体交往。但无论哪个群体,都有自己或明或暗的“规章”、自己的社会组织以及对成员的特定期望。这些就构成了群体特定的文化。学生的同伴群体的文化,可以看作为学生群体构成的一种有着自己的习惯、传统、处事方法甚至自己的语言的独特世界。

同伴群体文化的存在,具有下列这样一些特性。

其一,对成人的排斥。学生群体因为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所以不同的群体与教师、家长的关系不同,有的群体是将成年人排除在他们的群体之外的;有的或多或少有一些排斥成年人的成分;有的则是与成人的期望与规范完全一致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并不常见,倒是第二种较为普遍。第三种群体通常是教师或家长直接策划、参与组织的结果,但即便如此,成年人在某种程度上仍会受到排斥,学生交往的某些领域是学生自己独有的,成年人再会理解、接受他们,也无法使他们享受到与同辈群体交往的畅通。

其二,群体文化成员间的平等。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虽然学生也会由于共同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导引而结成一定的群体,但是在这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中,学生大多是处于服从地位的,即学生需要服从成人的规范与要求,以成人的价值观念为导向。而在同伴群体中,学生却有着与群体其他成员平等的地位,年龄相当、成熟程度和社会地位相仿的学生间相互学习,对权威的服从与尊敬在这里是无关紧要的。在同伴中间,学生能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判断,展示个人能力。

其三,暂时性。学生间的群体文化是自发形成的,因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的社会和感情的成熟程度的提高,随着兴趣的转移和对新的社会经验的需求的改变,他们大多会结成新的群体,产生新的文化形式。

其四,群体文化影响的递增性。学生群体文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影响力趋于增大,而不是减小。一般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影响的垄断地位将会削弱,而同伴群体则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学生因年龄、性别、兴趣、价值倾向等差异结成的多种多样的群体文化或者说亚文化,这种文化有时会表现为与教师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对立。

科尔曼就曾提到学生同伴群体的反智文化。他对11所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了研究,这些学校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意在使其能反映社区大小和学生社会阶层背景的巨大差异。但是,在对一份问卷作答时,各青少年组在主要的价值问题上却有着相当程度的共同之处。对各校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对男学生来说,“做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不如“当一位体育明星”重要;对女学生而言,“做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的重要性甚至还低于“当活动的领导人”。男女学生都认为,在人群中广受欢迎比在智力上超群出众要好。科尔曼在对资料进行总结时说:“虽然父母的背景、社区类型和学校类别大相径庭;但是,在名望的标准、作为地位标志的活动以及引起普遍关注和兴趣的价值方面却是差异极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高分数和学业成就在各校的地位都比较低下。”

即便如此,在学生群体文化的构成上(或者说形式上),它大体是与教师文化相同的,即都包含有语言与方言、非言语交流、思想观念与世界观、行为方式及规范、思考推理的方法、知识经验等在内。识别不同的学生群体文化,分析它们与其他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的关联,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所必需的。

(四)特殊儿童文化

特殊儿童主要是指残障儿童和天才(或称超常)儿童。这些儿童在社会经历上与正常儿童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残障儿童所受到的歧视和社会阻抗是超常儿童和正常儿童所没有的,这样,他们各自的文化特征也就有了很大差异。

对于哪些儿童属于特殊的范围,柯克相加拉格斯(Kirk,S.A6ndCallagher.J.J.)对此做了如下限定:特殊儿童在下列方面与正常儿童有着较大差异:

(1)在心智特征上;

(2)在感觉能力上;

(3)在神经运动或身体特征上;

(4)在社会行为上;

(5)在交流技能上;

(6)在多种残障上。特殊儿童的这些特征,还需持续较长的时间,以至于需要调整学校的某些作法或需要某些特殊的教育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能力。这些儿童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是不同于正常儿童的。例如,与正常儿童相比,超常儿童群体对抽象性的学科(如数学)更感兴趣,而对于实践性的或操作性的学科则缺乏兴趣;他们较少自我中心倾向,少言过其实;在选择阅读的书籍时,能做出全面的、成熟的评判;他们往往较关注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对于好与坏、对与错等抽象概念很早就予以关注。而对于愚钝的或缺乏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感情上和性格特征上都与正常儿童相疏离,在行为方式以及表征方式上有着自己的特征。

二、学生文化的研究与学校研究

对于学生文化,似乎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代际分析,即主要探讨学生与教师、成人之间的价值观念等的连续性或中断;二是结构分析,涉及学生亚文化内部、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之间以及学生亚文化与学校其他亚文化群体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分析。

随着学生亚文化现象的普遍出现和人们关注的增多,对学生亚文化的分析也应逐步走向深入,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关注的范围较窄,深度似也不够。依据亚文化研究的一些模型,下列一些方面是研究者应当注意到的。

1.学生文化的性质

包括学生文化与学校主流文化间的区分,学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以及学生文化内部的互动情况;分析亚文化与较广泛社会经济结构间的关系,透视学生亚文化“解决的”问题以及这种亚文化如吸收新成员可能具有的意义。

2.社会对学生文化的反映。

学校和社区的不同群体对学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要考察这些反映对学生文化的影响,它是否接受。

3.学生亚文化成员的发展历程

主要包括学生对亚文化的反应和内化过程,以及他的社会化过程,其中尤其要注重分析学生价值观念特别是道德观念的发展过程,了解其自我概念的变化情况。

4.学生文化的社会组织

包括学生文化内部的社会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对学生文化内部社会互动的影响,应该从学生文化的社会组织出发来研究亚文化的价值观、规范、象征符号、形象以及行为方式。

5.学生文化的变迁状况

学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存在的特殊性和间断性,除了考虑它不断变化的形式外,还要考虑它界限的变更,考虑学生文化的历史发展状况:

研究学生文化的目的,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文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身体和心理成熟程度影响的,但是成人以及成人文化的影响有时也是可以使学生文化发生改变的。作为教师来说,在学生文化这一问题上,需关注到下列几点。

1.认识你自己

了解学生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发现和了解你自己的价值观念,识别出引导你自己行为的价值,你所拥有的假设以及你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所使用的框架;对你如何形成你的信仰、价值和假设进行反省,询问其他人是如何看待你的价值和假设的。

2.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多种不同的学生文化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本书描述了一位农村教育者眼中、手中、心中的中国农村教育,是一部真实的农村教育人的人生写真。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天目之妖神师

    天目之妖神师

    自盘古开天以来,双目化作日月,身体融为大地,天地之星辰使万物妖神诞生。亿万年的传承,直至今日,城市里依然流传着众多的妖神的传说,为了维护世界的平衡,妖神师应孕而生。。。
  • 守护甜心之幽梦雪樱

    守护甜心之幽梦雪樱

    我们的爱情也许是一场梦,或者是一瞬间的擦肩而过,欺骗了两年的感情,只不过是利用着玩儿,如同玩偶一般,等玩腻了,就会抛弃,告诉事情的真实,你们觉得利用感觉是一种很好玩儿的事情吗?你们觉得爱情这种东西是用来玩儿的吗?呵!你们未免想的太简单了,欺骗感情的人就应该付出代价,像你们把我们甩掉的那种感受,让你们明白什么叫撕心裂肺的痛!后来让你们的生命截止到那一天,我真是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懂什么叫爱情,谁会为了你去拼命的战斗,吐出血丝也依然坚强,甚至连命也不要了,而换来的是什么!杀死父母和朋友,下手丝毫没有感情,你们有想过我们的感受吗?从那天开始,我们的复仇游戏就即将开始,做好心理准备吧!欺骗爱情的人!
  • 又想好事

    又想好事

    李唐立国一千三百九十七年,国祚延绵不绝,盛世华唐壮哉帝国,且看帝国之下小小公民的奋进之路!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贵族单身汉案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贵族单身汉案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 锦瑟成忆

    锦瑟成忆

    “绣儿...”耳边传来爸爸的声音,锦瑟不知道说什么好。锦瑟锦瑟,她的名字是出自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传说中瑟有50弦,先帝因弹出曲调太悲伤而下令分为25弦,锦瑟,在你25岁这年,你愿意嫁给我吗,我会用一生去守护你,不让你悲伤。..........”最后的最后,她还是她,他却离开“沐泽,我们的夏夏找到了,她还活着。”这个城市有着我们所有的记忆,从初遇到盛开......
  • 重生之腾飞时代

    重生之腾飞时代

    新书《逆流1988》在昆仑中文网连载,望各位读者大大支持!松树,谢谢!令陈江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会重生?坑爹的重生,让陈江前世的奋斗付诸东流,这世,他该何去何从?他决定抓住现在,彻底改变命运,他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最终成为华夏国顶级富豪可歌可泣的故事
  • 刀立江湖

    刀立江湖

    唐立,漠北城一少年,生性懦弱,胆小,因被怂恿,观极刑而昏死,被一异世灵魂转生,这一转生也带来了波澜壮阔的江湖
  • 公子太桃花

    公子太桃花

    当一桩婚姻渐渐成形时,她却选择离家出走。无聊的巧合,让她遇上她生命中的男人,然后两人携手行走江湖。在他眼里的她,只是一个总会迷路的奇怪人,只是一个身体脆弱的小女人,其实真正的她,却拥有天底下最高超的医术。
  • 狐妖之白苏传奇

    狐妖之白苏传奇

    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穿越到了狐妖小红娘白月初的身体里,获得了装逼系统,开始了自己的装逼之旅。
  • 少年的小阿姨

    少年的小阿姨

    一个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在现实中相遇相处相离的故事。那是他和她的青春,他和她的年华流转,奔向未知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