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7000000005

第5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概述(4)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上增加了国际化的内容。一方面是在思想上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主要是指为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而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能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沟通思想,能够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广阔视野出发判断事物。如美国提出要培养“有国际眼光的人”,使学生“会讲一门外语并通晓别国文化”。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对教育国际化的有关建议中指出,只有做一个出色的国际人,才能做一个出色的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中要想生存下去,除了牢固掌握日本文化外,还应该对各国的文化和传统加深理解,中央教育审议会也指出,国际交流的基础是“培养在国际社会中被信赖和尊敬的日本人,同时还应该增进相互间的团结与发展”。另一方面是在能力上培养具有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将来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懂科技,通外语,会经营,善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沽环境。为此,必须注重外语的教学,因为外语不仅是学习别国文化、了解世界文明、扩大不同国家人民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掌握外语也是政府机构、跨国公司和许多社会部门未来雇员的重要条件。

(三)国际化的课程

为了实现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在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的内容至关重要;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课程的国际化有两个长处:一是给那些没有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二是能够提高课程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他们的参与对本国学生和教学过程都有益处;课程的国际化,不仅要开设许多关于其他国家相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都应该体现国际观点。美国的伯恩教授曾经指出:

“一个学科如果只体现本国经验,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经验,就是欺骗学生和反映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课程的国际化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正如伯恩教授所说的,国际教育要求在国际的框架内讲授一个学科,以便使学生意识到所有国家的相互联系以及诸如贫穷和种族歧视等问题的普遍性。二是开没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如有些学校创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新系科,或是增设信息科学、比较文化学等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三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如在教材上或采用国外教材,或在自编教材中大量吸收国外同类教材中的内容,或指定相当数量的国外教材和有关论著作为教学参考书目。在内容上紧密关注国际上本学科的最新动向,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四是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如环境科学、航天科学、能源科学、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等。五是注重地区研究。地区研究不仅对于加强和促进学术发展必不可少,而且对于国家利益也至关重要。六是建立校际联系,把到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

了较好的国际交流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国际知识。

(四)人员的国际交流

人员的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其中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师的国际交流两个部分。

1.学生的国际交流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目前大约有130万学生在其祖国之外继续中学后教育。大规模的学生留学国外,不仅有助于各国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且有利于扩展课程内容的国际广度,开展跨文化的研究与讨论,招聘更多的具有国际经验的专家。

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教育系统在资金的投入量、学校的类型和层次的多样性、大部分学校的高质量、比较开放的入学传统以及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等方面的优势,都是其他许多国家难以比拟的。所以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大批国外学生到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学习,除了对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注入新鲜血液外,还对美国的社会有着种种现实和长远的重大利益。如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助于美国学校学术发展和杰出的国际中心的建设;有助于美国与留学生派遣国未来政治及其他关系的发展;同时还有助于为美国培养和吸引大批英才。

鉴于开展国际学生教育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学生的交流已经形成一个充满竞争的国际留学生市场,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政策吸引外国留学生。如日本政府曾对进入日本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的人数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到2000年,日本将接纳10万海外学生。在这10万学生中,将有1万学生接受日本政府的全额奖学金,其余9万人中,将至少有1%的人会获得学费减免、部分奖学金,或获得来自日本教科文组织的其他类型的经济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大量增加了对外国学生实施经济援助的费用,并在校园、课程和日语教学等方面加以调整,以适应外国学生的需要。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吸引较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澳学习,有利于增进澳洲同世界的联系,增加自己在处理国际事物中的影响力。目前在澳留学的海外学生已达6.4万人,约占澳大学生总数的9%。澳大利亚计划到2010年,接受海外学生达到20.6万人。

现代的科技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许多国家都已意识到,要培养出国际型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去参与该国的生活,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因此,在吸引外国留学生到本国留学的同时,这些国家也加大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的力度。如美国在1994—1995年度有84400名学生出国留学,比1993—1994年度增加了10.696%,几乎是九年前的两倍,九年前仅有48500名学生出国留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在纽约和伦敦设立教师招聘办事处,派专人到欧美、日本、澳洲等地名牌大学特色人才,高薪聘请著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日本也在修改有关法委和政策以增加外籍教师,吸引高水平的专家。

2.教师的国际交流

教师的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学校都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出国访问进修的数量,同时还面向世界招聘教师和学者。而美国更是以其强大的政治影响、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和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优秀的专家学者。除了聘请高水平的教师来校任教外,不少学校还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或聘请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这样一方面使教师队伍趋于国际化,另一方面也使教育思想观念、课程和教学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五)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

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各国间人员、物资、信息的交流极为便利,这就给一·些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提供了条件。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说,现代信息传播的便捷,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联网,使得信息资源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国际共享。目前,已有不少跨国教育网络问世,如在1996年7月,中国——日本——泰国三国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开通。该项目由日本邮政省电波部立项,北海道信息大学组织实施,中国南京大学和泰国索克多王工业大学为合作对象。这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跨国界实施教育、进行国际合作的最新尝试之一。此外,国际互联网、电子图书馆等设施把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学生、学者和研究人员联系起来,使他们坐在家中就能够掌握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与地球另一端的有关人员进行探讨。从物资资源的角度来说,目前物资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流通更加广泛快捷。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国际有关组织的协调,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组织,从多方面进行援助、协助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如世界银行向中国贫困山区提供的无息贷款,组织各国专家就有关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等。二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提供人员、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援。如派出专家学者到发展中国家讲学、任教,在教学设备或教育技术等方面提供技术援助,向发展中国家大学提供研究经费,向国外留学生提供助学金等。这些方面的援助使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困难,赶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如何理解国际交流对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意义中美两国之间教育的交流,开始于晚清时期,20世纪上半叶曾经有过较大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治原因,两国教育交流几乎中断了三十年。70年代末,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恢复了与美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美两国在教育交流中的动机、途径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交流的多寡,影响的深浅,似乎不完全取决于交流本身,而主要受制于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因此,对中美教育交流做一番历史的回顾考察,对于掌握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处于落后挨打、甚至被瓜分的境地,“厝火积薪,可危实甚”。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机器生产和某些新的思想文化启发了洋务派。为了改变国家落后局面,他们认为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于是把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作为以图自强的措施。

1872年8月,清政府向美国派出的第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启程赴美,这是清政府正式派遣留学生之始。这批留学生中有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来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其实,在派赴留美幼童之前,已有容闳、黄宽、黄胜等3人赴美,开中国近代留美史的先河。他们是随香港教会大学“马礼逊学堂”美籍校长布朗同行赴美就读的。1850年,容宏考入耶鲁大学学习,四年后毕业于该校,成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但是,容闳留美及就读美国大学并非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而主要是一种个人行动,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因此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中美教育交流的肇始。容闳对后来留美幼童的派遣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回国以后,他极力进言洋务派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实施留学计划。

1871年9月,曾国藩、李鸿章呈上《奏派幼童赴美肄业的议章呈折》,得到清廷批示。按照规划,决定挑选12岁左右幼童120名,分四年派赴美国,以期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

但是,留美幼童派遣很快遭到了顽固派留学监督陈兰彬、吴嘉善等人的阻挠,他们极力要求裁撤。加上1879年美国通过厂“排华法案”,激起中国政府的怨愤。1881年,清政府决定分三期撤回留美学生。中国与美国的教育交流计划就此夭折。在美国,一些“有识之士”不希望清政府的留美教育实验半途而废。当时,美国舆论反对清政府撤回留美幼童的决定;美国外交界还数次致函清朝总理衙门,要求派遣学生留美,恢复留学制度。但清政府对此不置可否。与此同期,自费留美出现了。19世纪末,一些自费留学生随同传教士赴美,受其资助进入大学。除自费留学生外,一些地方督抚也开始委托传教士携带和照料官费留美学生,如1901年北洋大臣袁世凯继留美幼童撤回后派出首批官费留美学生8人。

由上可见,中美教育交流是以派遣学生留美为开端的,并且留学始终成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据统计,截止到1908年,历年赴美留学者共达339人,1910年在美中国留学生则多达500余人。

同类推荐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内容新颖,论据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我认为,该书所构建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由于本书论述的问题在我国尚处研究、探索阶段,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未必正确和成熟,尚需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予以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希望广大读者多提指正意见。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作者筹备东湖小学开始,以学校建设为主线,记录关于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校联系等各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为前两年的记录。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真谛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提到这个问题,可能许多青少年会首先想到身体健康,这是对的。但健康远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全部真谛所在。青少年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达到的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健康。人们常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这种观点非常不全面。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深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出过如下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人们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处于良好状态的这些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想不到的召唤师

    想不到的召唤师

    别人家的召唤师:念咒,画阵,上供,求爷爷告奶奶一样请出一位大爷,一辈子最多契约十几只。任真的召唤:大手一挥,铺天盖地的大军从空间缝隙中涌出,如同天灾。别人家的法师:念咒,放法术,被近身就被秒,脆皮的代表。任真的法术:加暴击,加破甲,加力量,加敏捷,加体型,什么?飞行法术?抱歉,我这一套下来别说脆皮法师,巨龙都给你撕了,请叫我近战法神谢谢!
  • 原谅我爱你:12点的灰姑娘

    原谅我爱你:12点的灰姑娘

    当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时,公主就要变成灰姑娘了。她很清楚,她没什么资本去和别人比,即便如此,她依然相信,只要自己去赌了,总会有成功的希望。又怎想,自己拿青春做赌注,却被他伤得体无完肤。她一直幻想着做一回童话中的公主,可这一切只是梦,黎明划破天际之时,一切都将破碎,梦也该醒了...青涩年代的感情,总是要经历成长的阵痛,才会走向完美。而她,也在期待着童话般的爱情结局降临...
  • 本猫可是帮主大人

    本猫可是帮主大人

    江湖纷争,百叶帮的宅子被中元门看中,对方痛下杀手,身为帮主的叶苗,为护手下,以命相拼,终是未逃过花落尘泥的命运。再次醒来,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只不过让她怀疑人生的是自己雪白的爪子。怎么就变成猫了?原主的残碎记忆涌入脑海,叶苗对这片大陆有了些许了解,适应能力超强的她无所畏惧,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那谁,我爱上了你

    那谁,我爱上了你

    有人生下来就是幸运的,但一定不是我,因为她,我才发现许多事不是我爱上你了,就能在一起,这辈子遇到你不会后悔……
  • 我的女鬼爱妻

    我的女鬼爱妻

    以鬼为妻,与鬼共生。本来一次普通的出游,却踏入了鬼村!卷入了百年前的纷争不说,最后还被一只女鬼附了身。从此各种光怪陆离的事便成了家常便饭。不过幸好,他可以借助女鬼的能力,只是每借用一次便要消耗相应的寿命……这一对共生的人鬼,之间又会爆发出怎样的情愫?书友群:367514257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却道良人心未变

    却道良人心未变

    本文慢热。以宫妃南嫘被废黜,又遗憾身死后,重生归来,重获帝宠,终登后位为线索展开,借一段勾心斗角的宫闱故事,将古代人的生活细节一一道来,包括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四时节令,外戚士族、入学出仕等各种情况。(本文设定为架空朝代,但其实借鉴了大唐的风采。)【主要内容】第一世,她嫁他,心里却没有他。他宠她八年,不见回应,终于放弃。重生一世。她想方设法要他的爱,只是里面掺杂了算计与利益。他不计较,只觉得惊喜。她恃宠而骄,他放任。她耍手段、弄权术,他纵容。她公报私仇,他姑息。可她与旧情人纠缠不清,他心冷了。他失踪,她寻找。他亡命天涯,她一路追随。他危在旦夕,她舍命救护。可他重掌大权后,要和她秋后算账?她终于死心。他肃清反叛势力,跑去乞求她原谅;她决定趁火打劫,趁机要来后冠凤印。他拿起她的手书,读道:不见良人。他问:哪里不见良人?良人就在这儿,是你不肯要罢了。她回:哦?大概是以前眼睛不太好,没有瞧见。他朝她笑。她便也回他一笑。两世为人,终得圆满。
  • 倾城王爷:第一杀手妃

    倾城王爷:第一杀手妃

    他是楚国最风流狠辣、冷漠薄情的九王爷。戎马疆场,春风得意,从未有求于任何人。有关史料记载,他府中姬妾三千、男宠无数,却总在一年间,非病即死。有关史料记载,从不低头的他,为求娶燕国美貌无双、倾国倾城的帝姬公主,而拜于宫门之前,恳求自己的父皇。有关史料记载,为那貌美若仙的娘子,他曾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与自己的皇兄争夺王权。大胜。有关史料记载,楚燕交战,因她一跪,求他开恩。他便撤出三军,避退百里,最终腹背受敌、险些陷于绝境。有人说,这位王妃是天上来的仙子,有人说,这位王妃是妖界来的祸水,有人说,这位王妃是燕帝安插在他身边的间谍……如此等等……他转身,衣袖一挥,俯瞰天下:“她,是本王的女人,谁敢妄论,一并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