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53000000019

第19章 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7)

如果说“女不如男”价值评价对两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的话,那么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对男女的影响则会产生经济上的效益。壮族妇女在较高的社会劳动参与率、社会劳动影响力的基础上也获得一定的社会劳动回报率,这是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的,并且是与周边汉族妇女进行比较的结果,但如果与壮族男子的社会劳动回报率相比,则可以说壮族妇女所付出的艰辛是没有获得应有经济补偿的。究其原因,乃是不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在作祟,而这样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与父权家长制、“女不如男”的性别刻板印象紧密相联。

自从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就总体而言壮族男性家长裹挟着族权、政权,不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掌握着指挥权,在产品等社会资源的分配直至消费中也居于主导地位。壮族男女在家庭继嗣中的不平等历史悠久,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文献中找到直接的证据。比如,被称为壮族“历史活化石”、形成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布洛陀经诗》已有这样的事实描述和思想表达。它在《唱罕王》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未嫁是家人,女嫁变他人。小筒倒大筒,水也会变化;女与王同坐,就成王家人。”既然如此,妇女婚后就不应该指望继承娘家的财产了。在《解母女冤经》中,那个外嫁的女子近十年未回娘家看过爹妈,直到落魄时才回来争财产,于是遭到爹娘的责骂:“女儿莫言狠,你若是男儿,任挑大笼鸡;你若是男儿,可接铜柄刀;你若是男儿,能种好田地,能继承家产,能用锅连灶,管父母地盘;你若是男儿,不远嫁他乡,你是女儿身,才挨嫁出去。”显然,男子外嫁女儿留家、财产由女儿继承,这种情况只能是一种遥远的回忆;与此相反,女、儿外嫁男儿居家、财产由男儿继承在父权制社会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背离这一伦理道德的行为都要受到诅咒。又如,据《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下》记载:在唐朝制定的均田制中,“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可见,这种土地分配是以男子为主体,明显地体现了性别等级特征。而均田制在唐时已实施于广西尤其是“桂东地区”。[76]再如,1948年的《靖西县志》对当地财产继承方法有着清楚的记载:“男子有遗产继承权,女子则无之。如无男子,父母存日,择近族中一个,立为承嗣,授予遗产几分之几,其余变卖以授女子。或有男子,父母授予女子田地,由女子享受花馨,为女子终身所有。百年后,该田仍归男子有继承权。如遗产人完全无男无女,又未经立嗣,该遗产归族人继承。”当时的《雷平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遗产特权属于男子,女子不能过问。若子无亲生,必以最近支之子侄为继子,以承宗祧及其遗产。亦有爱及旁支之子取之为继,名日:爱继,亦可享有同其继子分享遗产之权。”

近现代以来,壮族地区受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关于“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启蒙思想的浸润,受过红七军关于“天下工农受苦人,有工做来有田耕,孤儿成家也有望,不用花钱就娶亲”革命思想的熏陶。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父权”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在一些地方还有许多的残存形式。从有关部门在1958年的调查材料来看,这种残存形式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男女在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上不平等。比如,西林县那劳区维新乡妇女在一天的工作中,除了舂米、煮饭、挑水外,还要“喂猪、鸡”等,但是“在各种分配上妇女是不能享受的,也没有土地、财产的继承权。”多数妇女“每天必须早起,一直做到晚间。男子做完田工回家后,虽然看见没有煮饭,宁愿饿肚子也不动手。妇女虽在劳动上更为艰辛,但对经济的掌握很少,几乎没有。这个乡也盛行男子入赘的风俗,男子入赘之后,多数操纵家庭的经济。”[77]冷天在一些壮族家庭中,还经常有“外嫁女子无权过问父母家产”、“女儿不能搬回回娘家居住”等思想以及事件的发生。二是男女尚未完全实现“同工同酬”的目标。比如,隆林县委乐乡男女在农事的分工虽然已不像原来的那样明显,“但人们觉得妇女在农业劳动中不如男人,至今合作社评工分时,还不能以同工同酬的方法来鼓励生产。如一般男的劳动得十分,女的则评八、九分。”[78]三是“重男轻女”的角色定位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比如,西林县那劳区维新乡的“妇女一般都受到歧视,地位非常低残,红、白喜事吃到的酒肉也比男的少。”[79]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妇女成为家庭生产主要参与者、管理者的情况愈发普遍,但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往往不是妇女而是她们的丈夫,即“妇女劳动,男人戴红花”的现象仍然存在。

注释:

[1](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2]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3]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4](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5](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6]粱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7]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8](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9]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10]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11]同上,第16页。

[12]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13]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4]同上,第77页。

[15]傅荣寿着:《广西粮食生产发展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16]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17]同上,第183页。

[18][20]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118页。

[19]恩格斯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页。

[21](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22]《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23]《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171页。

[24]李富强着:《中国壮学》第2集,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25]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69页。

[26]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27]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28]李富强着:《中国壮学》第2集,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29]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30]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31][32][33](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3、2、77页。

[34](法)西蒙尼·德·波伏瓦着:《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35]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36]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37]谭振秋等主编:《可爱的百色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8]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39]《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40]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27页。

[41]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1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34页。

[42]《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43]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中,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549页。

[44]《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45](法)西蒙尼·德·波伏瓦着:《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46]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页。

[47]李伯重:《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4期。

[48]参见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49]陆明珠、韦峥芳着:《壮族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

[50]韦小明着:《桂西壮族妇女财产权益习惯法略述》,《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51]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52]《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页。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54]《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55]陆明珠、韦峥芳着:《壮族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

[56](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57](法)西蒙尼·德·波伏瓦着:《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58]百色地区文化局、文联民间文学调查组收集:《壮族排歌选》,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1980年编,第51页。

[59]李富强着:《壮族家庭制度简论》,《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页。

[61]《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46-47页。

[62]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63]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64]范宏贵、顾有识着:《壮族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页。

[65]刘宝芬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人口就业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5期。

[66]李富强着:《中国壮学》第2集,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67](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68]西蒙尼·德·波伏娃着:《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69]《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46~47页。

[70]莫小莎等着:《壮族农村妇女参与市场经济的分析与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71]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72]林聚任主编:《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73]陆明珠、韦峥芳着:《壮族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

[74]《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

[75](英)约翰·麦克因斯着:《男性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

[76]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中,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479页。

[77]《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171页。

[78]《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

[79]《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同类推荐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宁夏掌故

    宁夏掌故

    本书以亲历、亲见为主,自清末民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凡与宁夏文史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及人物等等方面。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绘画艺术(下)

    绘画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聊斋志异》是一部奇书,有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谓,篇篇在讲鬼狐仙怪,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这部《狐鬼启示录》是梁晓声先生解读《聊斋志异》的文化随笔新作。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仅从《聊斋志异》的文本特点、文艺价值、人物及故事特色等方面进行评析,更是从这部作品隐约显露的文字和内容线索中,透析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百样情态和正史讳谈的历史真相,摹画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悲喜哀愁、在人性与道德之间纠结与碰撞,以及埋藏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野望。可以说是一部从微观视角切入,品评中国文化特点极富意趣而又有人文关怀和思考深度的作品。另外本书附有多篇作者创作的仿“《聊斋》体”的小说,再现了现代版《聊斋》故事的魅力和现实的荒诞奇诡,以求能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不同事件的发展走向去臧否社会、反思现实。
热门推荐
  • 愿有人陪你看花成海

    愿有人陪你看花成海

    这本书献给我的闺蜜。书中故事的起因是我和她们之间的真实事例,可不管发生了什么,谢谢你们永远陪在我身边。十几年的友谊,我定不会放手。谢谢她们对我梦想的支持,谢谢她们愿意读我这平凡的文字。记着我们的约定“待你长发及腰,我定短裙相配。”
  • 史上最弱鸡装逼仔

    史上最弱鸡装逼仔

    装逼如风,常伴吾身。长路漫漫,装逼相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左手青莲剑歌,右手独孤九剑,横扫天下无敌手,就问一句,还有谁?比速度?呵呵,我有李白所有技能,秀翻你。比肉盾?呵呵,我程咬金表示不服,来,互相伤害啊!
  • 万道天河

    万道天河

    无尽轮回,唯我独尊。风云中,独战雄霸,武林神话。双龙中,剑挑双姝,逆转乾坤。火影中,写轮秘术,看破生死。三国中,猛将无双,出入百万军中,。。。。。。明珠蒙尘,只为崛起称雄,踏碎虚空,神话传奇,长生久视。黯淡的昔日学霸苏剑沙,从大唐三龙传开始。。。。。。
  • 时间古堡

    时间古堡

    双胞胎李孟上、李仲行接受高中同学艾米的邀请,假期去德国旅行,同行的还有艾米的其他朋友们。一行人在路上意外见到一座城堡,进入参观后,陷入了时间的错乱中,连续不断地随机穿越到近四百年内某个时间点。他们在寻找离开城堡的办法中,遇到种种危险和不可思议的事件,逐渐发现了时间不断跳转的真相和这座城堡尘封的往事。
  • 独断万古

    独断万古

    他迈过众生的尸骨,踏过诸天万界的残骸,独自血战万古,在冰冷与黑暗并存的星空漂流,这是一个人孤凉的一生!
  • 传古今记

    传古今记

    胡南,一个普通大学生,有朝一日终于被家族重新捡起,扔到三国帮家里踩药材去了!原本以为就是和偶像诸葛亮走个人生的过场,哪曾想背后的局势越来越复杂,竟然扯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自己家族所属的六大商竟和一切都脱离不了关系,就连“胡南”这个名字都意义非凡。顺应家族,顺应千年的规律,还是打破所有的规则?一群人的穿越,远不止穿越。若你在江边看到虚怀古今的人...嘘...那是传古人在祭奠他们故去的朋友。
  • 校草少爷不霸道会死

    校草少爷不霸道会死

    她明明是那么的平凡,那么优秀,可是老天就爱捉弄人,当她遇到他的时候,她的世界颠覆了,他是那么霸道,与生俱来的气质让人无法抗拒,她凌乱了,她明明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可是为什么自己的会被他的一举一动牵扯着,当她知道这种感觉是喜欢的时候,她来了,他对自己的态度转变了,为什么,难道他对自己真的只是玩玩而已,又或者自己只是他的一个替代品,既然当初不喜欢自己又为什么要来招惹自己!她自己本来就配不上他,对自己的态度转变了也好。老天真爱捉弄自己,又剩自己一个人啦!!又有了那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 罗多克的帝国时代

    罗多克的帝国时代

    罗多克王国,位于卡拉迪亚大陆西南的丘陵地带,前身为罗多克公国。西元1247年,贵族葛瑞福斯操纵选举委员会,排挤了本应成为领袖的领主凯斯托,改罗多克公国为王国,引发了一系列血案。凯斯托流浪各国,临终前将身后大事托付给了自己的侄子瓦尔德。与此同时,葛瑞福斯在对斯瓦迪亚和萨兰德的战争中屡遭失败,引起国内人民强烈不满。瓦尔德抓住机会,一举推翻了葛瑞福斯的统治,建立起了罗多克帝国。但这个国家早已千疮百孔,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故事也就由此展开……
  • 我有了万能系统

    我有了万能系统

    高三少年林子枫偶获万能搭载系统,自此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寰宇。林子枫:“你这个系统能干嘛?能让我武逆乾坤吗?能让我富可敌国吗?能让我找到女朋友吗?”系统精灵:“我可以让你拥有你想要的一切,武道系统,神豪系统,男神系统。只要你能抽到,一切都是你的。”这是一本多系统糅合的书,武道、医神、神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编不出。新人新书,写的不好请多指教,亲喷(*?▽?*)万能系统书友群:863963677
  • 霸道少爷的沙雕女孩

    霸道少爷的沙雕女孩

    白小花和龙傲天的故事,玛丽苏,够沙雕,剧情你应该想不到。目标很明确,这是玛丽苏有点狗血但很沙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