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53000000037

第37章 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5)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审美观的集中反映,同时对社会起到审美导向的教育作用。壮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也有一些壮族知识分子用汉文创作的书面文学。民问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歌、戏剧等。其一,从壮族神话来说,其所反映的对象能给我们透露母系氏族及其向父系氏族转变的信息,比如姆六甲由开始的“孤雌繁殖”或独自创世,到变成布洛陀的母亲、带领布洛陀创世,再到变成布洛陀的妻子、陪伴布洛陀创世。除此之外,父系氏族的形象还有布伯、侯野、郎正和特康,“他们的故事显示了父权时代男子的辉煌业绩。”[16]岑逊、莫一等的神话故事则是对进入英雄时代后男子形象的反映。进入父系时代之后的壮族神话,虽然是以反映“男子的辉煌业绩”为主,但也给女性以一定的位置,比如《迷侬捅太阳》、《妈勒访天边》、《月亮妹》、《救月亮》等,就是从不同角度刻画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自然斗争、追求光明幸福的壮族女性形象。其二,从壮族传说来说,其人物传说多为男性,但班氏女、刘三姐、瓦氏夫人等也是重量级的;山川地域和历史古迹传说所涉及的多为男性;习俗物产传说所涉及的女性比例较多,如《歌圩的来历》、《五色糯饭》、《美丽的壮锦》等。其三,从壮族民间故事来说,在与各种恶势力的斗争中,壮族人民既机智又勇敢,其中男性主体占多数,但女性主体也为数不少,比如《逃军粮》中的蓝莎英、《宝葫芦》中的达英、《聪明的媳妇》中的三媳妇、《万事不求人》中打柴人的老婆等。其四,从壮族民歌来说,民歌是壮族的民族符号,在创作和演唱中男女的地位作用不相上下,尤其在情歌中女性的自由思想得到充分地表达,在生产劳动歌中有男女互相协作、共同奋斗的思想表达,在生活歌、仪式歌中则有同情穷苦者包括窘困妇女的思想表达,如《媳妇苦》、《哭嫁歌》等。其五,从壮族戏剧来说,在创作和表演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思想内容上则是“男强于女”思想占主导,但也有不少是对压迫妇女现象进行批判的,直接表达妇女勇于反抗、追求自由的剧目也较多,比如《张四姐下凡》、《白鸟衣》、《宝葫芦》、《达七与六丘》等。总之,壮族民间文学尽管有一些对女性不公的表达,但总体而言是以男女平等为价值指向和憧憬目标的,这是对现实生活中女性较为突出的地位作用的反映,也是充分利用“自由创造”对现实羁绊进行批判与超越的结果。

壮族没有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字,所以壮族的作家文学始于何时、有何作品,均难以确定。目前已知的最早作品,据说是上林县摩崖石刻的《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碑》。自此时至近代,就诗歌而言,壮族产生了一百多个以汉文创作律诗、绝句、词、赋和少量散文的诗人,其中比较着名的绝大多数为男性,极少有女性。比如,梁庭望教授在《壮族文化概论》中共列举了22个壮族诗人,均是男性没有女性;而他在《壮族文学概要》具体介绍了23位壮族诗人,其中的女性也只有2人。至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培训机会上的不同,因而肯定也存在着性别差异。正如汉克斯所说的:男性的文化产品“往往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女性”,并且因标准的倾斜性,而使“男性作者的作品往往被看得比女性作者的作品更好”。[17]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上,由于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因此存在着性别歧视等糟粕,应该说是不可避免的。“现当代,壮族产生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18],他们及其作品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更加突出了,但扫描《壮族文学概要》,其中的女性作者也还是寥寥无几。然而,就总体上和方向性而言,壮族的作家文学也蕴含着很多性别平等的内容的。一是不少作家或作品具有同情、赞美妇女的思想。比如,韦敬办在《六合坚固大宅颂》中说到:在崇尚礼仪方面,“庶男杰壮,妙女更极”;农赓尧在《村女赤脚行》、《山行口号》中成功地塑造了热情、乐观、纯真的壮族劳动妇女形象;《传扬诗》则大力倡导“夫妻一条心,勤俭持家忙”,“相爱两不厌,和睦把家当”。当然,不少诗人或作品也对壮族妇女不平等的际遇给予较多同情,比如,黎建三在《田妇》中道出不平现象表达了对妇女不良境遇的深深同情;黄君钜在《感事其二》中写出了“短衣蔽体怜夷妇”的诗句,以引起更多人对苦难者的关注;郑献甫在《首夏出西城田问得句》中,表达了对插秧女的同情之心。二是清代出现不少较有影响的女诗人。陆小姑,生于乾隆后期,天资聪慧,作品却达30首,诗作无不格律严整、音韵谐和,显现才思深邃、造诣精湛,惜乎最终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张苗泉,比陆小姑稍晚,着有《绣余小草》,惜乎丧于兵火,仅存七律二首,但诗句情真意切,语言浅俗流畅。邓氏,广西宜山人,虽然未留下名字,但存有情意绵绵的《寄夫寒衣诗》,实属难能可贵。

除了文学,壮族艺术还有音乐、舞蹈、曲艺、绘画、雕塑、建筑艺术、铸造艺术、织染、银饰、工艺、装裱艺术、捏面、扇面等方面,总之浩如烟海,在此仅择一些具有突出性别特征的内容来探讨。壮族的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曲调,这是产生于氏族社会的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古老声乐艺术。壮族山歌从创作、演示及思想内容来看,都具有很强的“女权”意蕴,这个在前面已多有涉及;至于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则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在此就不赘述。壮族舞蹈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相联,因此其所表达和表演的基本都与女性文化有关。比如,花山壁画上的舞蹈是先民对女性蛙神的颂歌;模拟农事活动的扁担舞,表演者多为妇女;捞虾舞是对捞虾女青年与钓鱼男青年谈情说爱的刻画;舂堂舞在表现插秧、车水、打谷时,也经常有“男女间立”的场景描写。壮族的绘画艺术从源头来说与女性的蛙神有关,如花山崖画;但从后来发展的结果看,绘画则主要由男子来操弄。壮族的织染艺术集中体现在壮锦上,它既体现了壮族妇女的“手艺颇工”(清沈日霖《粤西琐记》),也使她们至今还因有这样的“嫁奁”而深感荣耀。

三、壮族传统体育及其对两性力量智慧的展示

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塑人育心”,其主要表现则是肢体对抗和智慧较量。壮族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从考古研究的成果来看,瓯骆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弓箭的使用。此外,与石戈、石斧、石矛、石械等有关的活动也是壮族传统体育的雏形。大约也在此时,壮人为生产生活所迫,不得不学会游泳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各部落的人们在集体活动中频频击打铜鼓,实际上也是进行着体育活动。两千多年前绘就的花山壁画,则表明壮族先民已形成了赛龙舟、武术等体育活动。秦汉以后,壮族先民的传统体育不断发展,许多项目由简单到复杂,如壮拳的招式更加丰富多彩。在其间,壮族的舞龙活动至迟兴起于唐代。宋时,源于原始狩猎的“飞碗”,变成用于交友娱乐的绣球。明代,瓦氏夫人为了训练“俍兵”,创造了三人板鞋竞走活动。此外,壮族的秋千类活动、抢花炮、跳花灯、搭人山、斗牛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总之,为了“塑人育心”,壮族社会形成了众多的体育项目。在这里,我们仅从性别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其中的主要项目。

壮族地区自古有练武之风,并很早就形成了“壮拳”,这与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有关。“壮乡地处边陲,外受威胁,内遭封建王朝镇压,土官之间又经常发生火并,因此百姓不得不习武防御。”[19]从种种情况来看,壮族武术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首先,壮拳的架式源于壮民族的狩猎,他们在其中观察和研究了各种野兽的站立、蹲伏、奔驰、闪展腾挪等姿态和特征,于是在壮拳的套路中先出现龙、蛇、虎、豹、鹤等五形,后又拓展了狮、象、马、猴、彪等五形,从而形成了较全面的壮拳“十形”。如前所述,男子是狩猎活动的主体,因此壮拳的起源具有明显的男性文化底蕴。其次,壮拳的发展也更多地与男性文化紧密相连。比如,据传侬智高精熟壮拳,并将它在起义军推广,王安石曾因此称誉:“粤右俍兵,天下称最”。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身体条件等原因,女子确实不可能大面积地加入到武术活动中来。据史料记载,瓦氏夫人年青时“见拳师授徒,心羡而伫立良久,父呼始觉。归制长矛,重十斤,昏旦雨晴,于月下草坪或灯前空地,悉仿操练,虽困不辍。拳师知之,亲临点授,并晓以兵法。越数年,造诣精湛,青壮威佩。”[20]由此段描述可知瓦氏夫人确实有过人之处,但即便如此她在开始的时候也是没有进入“拳师授徒”的行列,一般女子就更难有机会了。当然,壮族突出的女性文化在武术领域也是有所体现的。从远的来说,有《吴越春秋》中的“越女”,她不仅善剑而且充满武学智慧,而壮族妇女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也还是“越女”的一部分;从典型的来说,有瓦氏夫人在练武护国的过程中,借鉴北方长拳功架,使壮拳获得了新发展;从间接的来说,与女性有关的五梅拳、永春白鹤拳、咏春拳等都很早就传人和盛行于广东、广西,令人不敢怀疑它们与这些地方的原住民族有某种联系。

壮族的其他体育也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绣球,源于原始狩猎使用的“飞碗”,到了宋代演变为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信物。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三月三,男女聚会,各排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即抛绣球时,男女两队相隔一定距离,也有的立一横竿,双方对唱情歌,唱到情意相投,姑娘便将绣球抛给小伙子。如小伙子有意,便将礼物系在球上抛还,女方收下礼物复将绣球抛给小伙子,由此可以发展成韧交情侣。抛绣球不仅具有社交娱乐的作用,还能锻炼人的体力、意志,提高人的灵敏性和身体素质,能培养果断、坚毅、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情操。解放以后,经过挖掘整理,“抛绣球”逐渐发展成为民族传统表演和竞赛项目。舞龙和舞狮是壮族象征吉祥如意的文体活动,每逢节日庆典必会出现,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壮族舞龙既是蛟龙崇拜的产物,也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其功能除了有求雨祈福外,还有彰显男性力量、帮助妇女求子的寓意,所以其外在表征是“男权”的,其内在目的却是“女用”的。游泳是很多壮人“天生”的一项体育运动,这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有关。《汉书·地理志》(下)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不见伤害也”。可见壮人常常与水打交道。在其中,妇女像《隋书·东夷传》所说的那样,先“以墨黥首”,然后下水,在壮族地区一定是普遍的现象。《汉书·五行志》有云:“越地多妇女,男女同川”。《旧唐书地理志》(四)说道:“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可见在壮族地区,游泳并非只是男人的事。现在广西有百色等一些全国着名的“游泳之乡”,恐怕难与壮族历史传统割断联系。抢花炮也是壮族有名的一项竞技运动,源于古时的求子活动,其成员均为青年男子组成,所以被誉为“东方橄榄球”运动。总而言之,在一般人眼里,体育活动都是体现阳刚之气和过人力量的,但女子较多地参与,却给壮族体育增添了不少阴柔之美和更多智慧。

注释:

[1](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2]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3](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4]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页。

[5]参见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6]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7]蓝柯着:《壮族的史诗,婚姻的教本--试论壮歌(盘同古)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8](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页。

[9]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中,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810页。

[10]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9页。

[11]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下,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7页。

[12]吴小英着:《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13]参见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页。

[14](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15]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0页。

[16]梁庭望、农学冠编着:《壮族文学概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17](美)梅里·E·威斯纳一汉克斯着:《历史中的性别》,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18]参见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10页。

[19]参见梁庭望着:《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31页。

[20]覃彩銮、黄明标着:《瓦氏夫人论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同类推荐
  •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文化的力量——浙江社会发展的引擎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茶与马

    茶与马

    本书为“华夏文明之源丛书”之一。“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本书就甘肃茶马互市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文明发展史产生的重要意义做了生动的介绍。
  •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人海观潮

    人海观潮

    本书是作者丁东的一部文化随笔集,共收录文章三十余篇,基本上是杂文、随笔一类,内容涉及缅怀故友、保护名胜古迹、评价书文、针砭文化教育弊端等方面。作者所站的视点较高,所引的材料翔实,文笔流畅娴熟,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热门推荐
  • 青春涩雨

    青春涩雨

    没有逗号的文章结束很快,没有句号的文章永不完整。难过了可以假装快乐和别人一起兴奋时就能遗忘了自己难过了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悲伤为何要别人也承担呢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 首席星妻有点甜

    首席星妻有点甜

    推新书《大佬你有桃花劫》 林家三小姐,因为一场算计,异国他乡遇到樊城太子爷。传言,寒北城生性薄凉,不近女色,却在樊城灯火阑珊处将她揽入怀抱。“林小姐偷了东西就想逃?”男人风清霁月,嘴边噙笑。“我偷了什么?”“心!”……他宠她入骨,他助她事业有成。她成为了娱乐圈里的新晋影后。她以为她拥有的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谎言被戳破,昔日柔情也就成了打脸的手。登顶影后的庆功宴上,恢复单身的她笑魇如花,成了男人们追捧爱慕的对象。暗影里,他将她抵在墙上,轻吐烟圈,“林影后,闹也闹够了,是不是该回家了?”
  • 朱雀炎

    朱雀炎

    用追随者视角书写的关于女王的故事(雾)略……
  • 驯服不良公主

    驯服不良公主

    她无视他,他不要脸的刷存在感她调戏他,他欣然接受。她拿枪抵着他,他将枪口移向心口,“打吧,正好把这颗喜欢你的心毁了。”她追求其他男生去了,他默默的想着对付那男生的办法。她被伤的很惨,最后却是他陪她到了最后。对手,?朋友?关系太过复杂罢。那个秋天,她从英国回到中国,遇见了他,两人互相怀疑,对峙。――一个人的暗恋,两个人的互杀,三个人的关系,四个人的凌乱。她是银羽,他是木劼,本是未婚夫妻,却走的艰难。他的追妻路,坚持了八年。――“心是你的,身体再怎么被你玩,我也不会生气。”“帅哥,说情话别这么肉麻行不,我的鸡皮疙瘩都掉一地了!”“轻点啊!你力气别这么大啊!”“是你自己不行!”“谁说的?”“我去,你怎么突然力大了!”――“冰山,嫁给我!”“错了,是你嫁给我。”“不都一样?”“不一样,你嫁给我,才能证明我不是妻管严啊!”“咱们还没结婚呢!”
  • 绝色妖神是我的小弟

    绝色妖神是我的小弟

    哼!敢欺负我爹娘,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脸有多大,,,还高等魔兽,还不如我的食物等级高,,占我一尺压你一仗,训兽,练咒法,练丹药,咱可是样样精通,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吃了我的药,还欺负我的人,那你就别活了,,,,,,大陆帝王说道:猖狂,实在是太猖狂了,不过我喜欢,哈哈
  • 征之途路

    征之途路

    云羽。一个人在无意间休憩时,穿越了异世界。心中满是迫切回家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展开了对新世界的探索,在新世界的路上认识结伴了不可或缺的伙伴。但,随着进一步的发现,云羽发现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结合自身特殊的力量,连自己那未曾谋面的母亲似乎都有些关联,回家的路越发的迷茫起来。云羽在思索,种种问题袭来,自身的力量是哪里来的?自己的母亲是谁又在哪里?回家的路在哪里?又该怎么走?等......人,有时候需要认清自己,自己所认可的事情,也许是错的,哪怕不承认也是无法改变的,认清自己或许会有更大改变,为自己而改。重生是新的开始,可轮回却是旧的循环。
  • 卡片王者

    卡片王者

    莫雷穿越卡片大陆,凭借无敌系统成就卡片王者。欢迎加入卡片王者读者群:431551108
  • 善人计划

    善人计划

    你问过自己吗?你是谁?你为什么会在这世界之中生活。此刻你,过去的你,未来的你。你究竟是谁?你确定你的记忆是正确的吗。
  • 网游之穷途末路

    网游之穷途末路

    四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走到了这一步,直到他们进退维谷的时候。《世界》的出现带给了他们新的希望!可《世界》却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次意外的触碰让整个地球陷入了变故,加入了一场属于整个宇宙的游戏。在这亿万个星球组成的大陆中,他们又会闯出怎样一番天地呢?
  • 单挑变异老公

    单挑变异老公

    生化系的研究生程诚在夜半时分捡到了一位帅到掉渣的男人,后来发现这个男人竟然就是两年前突然消失不见的生化系师兄韩沐,韩沐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意外感染,发生了变异。于是在韩沐住到自己家里之后,程诚每天就只剩下一件事:和变异人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