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53000000005

第5章 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2)

那么,什么是性别平等?从目标来看,性别平等的内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权利平等,即制度和法律规定的平等。这是性别平等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标志着男女在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方面没有差别,不分等级,可以获得同样的身份,取得同样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说,权利平等就是机会平等即把男女同样看作“社会人”,强调一致性原则,对男女给予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当然,由于它所重视的是起点上的公平,因此往往带来结果上的不公平。二是地位平等,即在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关系状况。这是权利平等的反馈和检验,也是性别平等的难点,因为要把制度和法律上规定的平等,变成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家庭的实际待遇,还需有许多机制、路径来作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说,地位平等就是结果平等,即把男女看作“生物人”,强调差异性原则,对一方给予适当的政策性保护,这样可以克服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但过度强调了也会造成对机会公平的损害。三是人格平等,即在“都是人”的意义上的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性别平等与性别“无关”,它指涉的仅仅是“人”的权利。这是性别平等的最高要求和终极关怀,因为它要求男女各自具备独立的人格,各自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各自获得应有的价值评判。所以,于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就把“男女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作为性别平等的首要内容来强调。

说到性别平等还不得不提到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此问题上的观点。概括起来,她们可分成两大阵营,一个被称为本质论,另一个被称为构成论。前者在承认男女是两个相互对立范畴的前提下,分成两个不同的取向:一种认为男女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情,因此应创造条件实现两性机会上的均等;一种认为男女在生理机能上有差别,因此应各自发挥优势,各司其职,以达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性别的和谐发展。应该说,本质论与人们在性别关系问题上的直观感受是相契合的,因此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并且在实践上也获得了较多的效果。但是,它单纯以男性为参照系而谋取女性的权力和利益,这在实践中也造成了新的“起点”不平等,还会造成男性“恐慌”。对本质论这些缺陷的批判就形成了构成论。即构成论以“解构”为目的,认为真理、理性以及人的观念都是由男权社会派生出来的,因此不仅要改变一半和另一半的关系,而且要颠覆整个社会的体系和话语,这样才能追求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平等。应该说,构成论的这些观点对全面思考、终极解决性别平等问题是很有作用的,但在“妇女解放还是未竟事业”的形势下,则可能会导致目标的完全丧失和道路的进一步坎坷。[5]

(第二节)壮族文化及其性别特征

壮族是一个古老民族,是岭南越人的主要后裔。与中华民族的多数兄弟少数民族一样,壮族也经历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发展阶段。在先秦汉的远古时代,壮族先民处于自主发展时代,其社会结构正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秦统一岭南后,壮族地区逐渐被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道之中。受生产方式的决定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壮族性别文化也从原来的突出女性或女性文化,逐渐变成男权占有一定优势,并在近现代出现了“向出发点复归”的趋势。

一、壮族社会的历史轨迹

壮族先民是广西乃至岭南珠江领域最早的原住民,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主体很少迁徙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如今作为壮族重要聚居区的右江河谷地带,已发现多处8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留下的旧石器遗址。在桂中、桂南、桂西等广大地区,则发现了5万至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共13处,文化遗址、遗物分布点达100多处。比如,桂中有“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莲洞人”,桂北有“宝积山人”、“荔浦人”,桂南有“灵山人”,桂西有“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从体质特征来看,这些古人类与现代壮人很相似,而与其他民族有较大差异,因此,他们是现代壮族祖先的概率是最高的。

先秦时期是壮族先民自主发展的时期,此时,中原地区经历了夏、商、周的发展之后,到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逐渐走向封建社会;而壮族先民则与百越族群的其他支系一样,尚处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古籍上先后提到的可能与壮族有关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主要有西瓯、骆越、苍吾、损子、桂国、句町、夜郎、濮、漏卧、毋敛等。”[6]当然,这些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也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大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广西地区已出现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如果不是秦始皇统发动统一岭南的战争,西瓯、骆越两大方国必然在战争中兼并,合二为一,实现岭南统一的格局。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后才3年,就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浩浩荡荡地向岭南进发。东路秦军进展很顺利,而西路秦军则遇到西瓯人的坚决抵抗。经过5年的拉锯战,秦军到公元前214年才最后统一了岭南。

不言而喻,从秦始皇进军岭南开始,壮族地区的发展就越来越紧密地与中原联系在一起。在壮族地区,尽管历代中央王朝或政府实行着不尽相同的统治政策,但仍然可以找到各个时期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东西,并且可以分成如下五个阶段:

秦至隋为郡县划一时代,亦即奴隶制形成和发展时期。因为此时壮族逐渐形成“俚”、“乌浒”、“僚”等称谓,故又叫做“俚僚时期”。秦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壮族先民地区进入了短暂的郡县时代。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驻守南海郡的秦将赵佗趁机建立了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12年,西汉王朝出兵岭南,次年打败南越国,将岭南重新划归到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并在壮族先民分布的地区设立了苍梧、郁林、合浦、南海等四郡,郡之下分若干县,实行严密的统治。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全国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岭南地区分别属于吴国的荆、二州管辖。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郡县设置日益增加,封建统治者在桂东北局部地区设吏奉贡,加强了统治。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原后,进军岭南。岭南各郡共奉高凉郡越族冼氏夫人为大首领,以图“保境拒守”。隋将韦桄由江西率军南下,冼夫人派孙子冯魂迎接韦桄到广州,岭南诸郡相继平安。

唐至五代为羁縻制度时代,亦即奴隶制发展时期。此时也还是“俚僚时期”。唐王朝对壮族东部地区实行划州县、置官吏、征贡赋的策略,进行直接统治;对西部山区则设置了50多个羁縻州县,按唐初的惯例,利用原来的壮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即“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吏部”,进行间接统治。[7]羁縻州县的设置赋予壮族先民以较大的自治权利,壮族作为单一民族的形成就与这个政治经济制度有密切关系。在唐朝中末期,壮族领袖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战争,为此唐王朝几乎倾尽国力,动用了全国的军力,并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办法,才最后击溃起义军。但唐王朝国势也因此逐渐衰落,并在自身矛盾激化与各地藩镇割据的共同作用下,不久便土崩瓦解,中国由此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宋至清初为土司制度时代,亦即封建领主时代。因为此时壮族逐渐形成“土人”、“僮”等称谓,故又叫做“僮土时期”。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据局面。由于北宋王朝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壮族人民又掀起了一系列武装反抗运动,其中最着名就是依志高起义。北宋王朝在镇压侬志高起义之后,便在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司制度。土司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是指中央王朝授予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以官职,使其“谨守疆土”、“世有其民”,从而达到“以夷治夷”的目的。与羁縻制度的松散性质不同,土司制度有正式的衙门机构,有严密的承袭机制,有严明的赏罚条例,有严格的贡赋定制。宋时,中原王朝在壮族地区设立了70多所羁縻州县峒,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部地区。明时,在土司制度获得蓬勃发展之时,其机构从广西西部扩大到东部(苍梧除外)以及相邻的云南和广东部分地区。不过,明代既是土司发展的时期,也是改土归流的开始,从此土司从鼎盛走向衰落。比如,明时壮族地区的土司府、州、县共计140多所,到清光绪末年就仅存小土司43所了。

清中叶至民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亦即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和国民党桂系统治时期。此时也还是“僮土时期”。从18世纪起至20世纪初,壮族地区一直是英、法企图侵占并展开争夺的地区。中法战争前后,法国帝国主义借助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广西与广东、云南一起纳入其“势力范围”,并宣称拥有“特殊权益”。在此期间还多次出兵进攻广西。英、法通过开设通商口岸、商品输出、修路开矿等,对壮族地区进行经济侵略。与此同时,它们还以侵略者的姿态肆意干涉壮族地区的政务,大肆进行宗教渗透。总之,壮族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中法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就一步一步地加深了。为了反帝和反封建,壮族地区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等革命,从而既加速了清王朝衰亡的步伐,也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36年时间里,壮族地区处于新、旧桂系统治的时期。此时广西虽然获得一些发展,但由于军阀混战频繁而使发展步伐迟缓,人民生活在贫穷困苦之中,因此明确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给壮族人民寻找到光明大道的真理。

新中国成立后,壮族地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占领了镇南关,壮族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纪元。此后不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壮族人民在岭南这块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与此同时,壮族人民也开始品尝到当家做主的滋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桂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从此,壮族人民手捧着自治权,大步地行进在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二、壮族文化的总体特征

壮族文化是以稻作为主导的文化。壮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技术的民族之一。许多考古资料表明,壮族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长达2万年左右。“漫长的稻作农耕对壮族的生产、生活、人生礼仪、民族性格和深层心理,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8]一方面,稻作农耕对壮族物质文化有着深刻影响。比如,早在甑皮岩人时期就已有石环等生产工具,以及石磨盘、石杵、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后来又有大石铲、铁铧、铁耙、锄和镰等以及相关器皿的相继出现,从而充分体现壮族以水稻种植为为中心的农副业生产链;壮人不仅“依那(田)而居”,而且,其干栏建筑兼有储藏稻谷以及存放耕牛、猪马等功能;壮人以大米为主食,其花样品种和烹制技术也最为多样,辅以红薯、木薯、芋头等,肉食的猪、鸡、鸭、鹅、鱼虾等也多为稻谷的转化物;壮人的传统衣饰从蓝黑色的基调,到以蓝靛、蛇藤汁加胶质为颜料的印染技术,以及宽裤脚等样式,都源于或为了稻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稻作农耕也全面渗透在壮族精神文化之中。比如,壮人具有视稻米为高贵的观念,故请贵客、送大礼或做仪式,必须有大米及其食品;壮族地区有把财产称为“塘那”(daemznaz,即塘水田)的习惯,也经常把它当作生产生活教育的平台;壮族每年都有大量的节日,它们大部分是农事祭祀节日,其余的节日部分也离不开大米制品;壮族的许多宗教信仰,像蛙图腾、牛图腾及祖先崇拜等,都也与稻作农耕有直接关系,尤其也都离不开大米制品。

壮族文化是以开放性为特征的文化。自古以来壮族文化就不是封闭性的,而是辐射到华南以外的地方;与此同时,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湘楚文化、巴蜀文化、滇黔文化等,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壮族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逸周书·王会》有云:“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壮族先民聚居的华南地区很早就与海外发生了贸易关系,如《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其范围可能遍及东南亚、南亚各国。尤其是,每当中原地区有政治上的需要或发生动乱,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汉人南迁,从而给壮族地区带来越来越多的汉文化,以柳宗元为代表的汉族文人更是如此。唐宋至明清,壮族文化开放的幅度越来越大,集中体现在汉族在广西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土人”与“客人”的边际关系越来越引人注目。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革命、战争和求学经商等的共同作用,壮族文化结构的开放性特征展现出全新的模式。尤其是,新中国的成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改变了壮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生命旅程。应该说,壮族文化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开放性,肯定有汉文化强势影响等外在因素的作用,但发展稻作农耕的需要以及地理环境的触动,更是不可否认的内在根据。正如梁庭望教授所说的:“大概是由于壮人处于东西南北交往的十字路口,养成了乐于吸纳、积极进取的价值观。”[9]

同类推荐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与茶说

    与茶说

    关于中国茶的轻读物,通过爱茶人的视角和眼界,用生活化的方式,看待茶、感受茶、懂得茶、享受茶。文笔生动有趣,优美清新,如一杯冲泡得刚刚好的芬芳清幽的茶,清趣怡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建立起对中国茶系统而清晰的认识,感受中国茶文化下的生活情趣与品位。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热门推荐
  • 最强萌妃之棠溪传

    最强萌妃之棠溪传

    一场意外,六界最战力之一的棠溪竟以嫌疑人的身份被卷入风云暗起的凶案中,为了洗脱罪名,棠溪不得已踏上了破案的道路,然而令棠溪没有想到的是,她的死对头,六界执法神御离居然也如此重视这件案子,随着二人调查的深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也随之浮出水面……
  • 夜游江湖

    夜游江湖

    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一个引起全民热潮的虚拟世界,一款武侠网游横空出世!在刀光剑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心中的绝世英雄!你呢?
  • 念姝词

    念姝词

    夜婉柔没什么爱好,平常不是铺一纸素笺,就是奏一支心曲,偶尔掌家读书学做一个官家小姐。平生三愿:一愿家人安康,二愿读遍天下书,三愿……夜婉柔泪目:这般娇宠,受不起!
  • 宿主又被自己美晕了

    宿主又被自己美晕了

    #宿主沉迷自己的盛世美颜,不好好攻略肿么办?#系统:废话!当然是哄着宠着顺着。病娇男神:“姐姐,我们只有彼此了……”苏清清:“不!我还有我的盛世美颜。”黑化男宠:“陛下,你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夺走了我的心。”苏清清:“不!我的罪,是过分美丽!”暴力魔君:“就你这张脸,哭起来肯定很美。苏清清:放屁!我不哭也很美!苏清清行走江湖的唯一宗旨:颜值即正义!而主神千邪闯荡江湖的唯一宗旨:苏清清!
  • 铁血之宿敌

    铁血之宿敌

    每个男人一生都有一个宿敌,相互牵制较量。在战争中的宿敌,杀死对方就是最大的尊重。第二部正在写
  • 青春韵语--我秀故我在

    青春韵语--我秀故我在

    本书为散文集。书中分为“悸动的心”“感恩的心”“人间百态”“盛夏的雅典”等版块,真实地记录了作者青春年的梦想,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理解。
  • 琵琶录

    琵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老婆是医仙

    我老婆是医仙

    都是因为这张嘴惹的祸,不但暴露了隐藏千年的身份,还被这个像无赖一样的男人缠绕!男人嬉皮笑脸地说:“这辈子注定我们生死都要在一起了!”女人冷冷地看着男人,“无赖!”什么?有人找我看病?好呀,来吧!不过本医仙有几个规矩,不死不救,死透了不救、心情不好不救……来吧,不怕死的尽管来!
  • 从支付开始逆袭

    从支付开始逆袭

    他本来才华横溢,可是到头来,却发现才华是狗屁。然而,自从他获得可以支付一切的系统之后,他的命运从此改变,他的命运将他自己做主。 他从支付开始,一步一步地实现各种逆袭……逆袭……再逆袭……
  • 重生之血脉觉醒

    重生之血脉觉醒

    五行一族血脉传承者易风,由于缺少觉醒条件,生活充满了遗憾,每天只能暗然神伤。当命运运转,他重回年少轻狂的少年时代!会发生些什么呢!当血脉激活!青春重来!热血重生!往事重现!他还会在暗自神伤吗?易风说:“世界将因为我而风起云涌!神马这二代、那二代在我眼中都是菜!倭国灭!棒子踩!西方群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