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9800000014

第14章 着名古城遗址揽胜(1)

1.敦煌故城

敦煌故城,又名沙州故城,位于今敦煌市城以西的党河西岸、近年新开辟的敦煌公园以东,国道215线(红柳园至格尔木)从城址北侧穿过。

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纂成的《重修肃州新志》描述其位置:“雪山为城,青海为池,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钥。”雪山指敦煌之南的祁连山脉,青海指青海湖,鸣沙即鸣沙山,伊、西分别为今新疆的哈密和吐鲁番。这里将敦煌城置于祖国西北的广阔地域空间,极言其战略地位的举足轻重。

敦煌故城现存南、北、西三面零星残垣。东墙早已被党河水冲毁塌陷,今在河床西岸还可找到部分墙基。根据残垣遗迹测得,故城范围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颇具规模。墙体就地取土,层层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2厘米。墙基残宽6米至8米,残高最高4米多。城垣四角筑角墩,西北角墩特别高大,今天仍高达16米,下部夯土筑成,上部用大土墼垒砌,巍巍耸立,仿佛是透出茫茫历史沧海中的一杆残桅,向人们昭示着故城过去的辉煌。

故城西墙正中残留门墩一座,则该城肯定开有西门,此即通往西域大道之门。城垣上有先后两次加固维修的痕迹。城内南部存佛塔一座,名白马塔,这是故城中留存至今的惟一一处较完整的建筑。塔高12米,共9层,巍峨挺拔,宏伟壮观。塔身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基座为八角相轮座,每角边长3米,底基周长24米,近代整修时周边用条砖包砌。2至4层为折角重叠形,直径7米。第五层下缘饰有一圈突出的乳钉,上缘以仰莲花瓣环绕。第六层为覆钵形塔身,第七层为法相轮形。第八层上面为六角形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个。最顶层为连珠形塔尖。塔身通体涂以白灰,显得庄重肃穆。

相传,白马塔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是西域着名高僧鸠摩罗什为葬他的白马而修建的。鸠摩罗什是龟兹(今新疆库车)人,佛学造诣深厚,并精通梵文和汉文,先后翻译了74部经论,被尊为我国古代三大翻译家之一。前秦建元年间,苻坚大将吕光平定西域得胜班师时将他带来。传说他们行至敦煌时,鸠摩罗什乘骑的白马突然病倒了。这匹马浑身像冰山雪峰一般洁白,无半根杂毛。它曾伴随鸠摩罗什10余年,为他在各地传经布道,涉流沙,跨戈壁,越丛山,过险滩,立下汗马功劳,还多次救过他的命呢。这一病把鸠摩罗什难受得直掉眼泪,他愁肠百结,心急如焚,干脆住到马厩里,亲手给白马煎药,日夜精心侍奉。一天深夜,白马忽然开口说话了:“法师啊,我跟随你这么多年,你可知道我的身世吗?我乃西海白龙转世,奉龙王之命专来伺候你的。未进阳关之前,沙碛茫茫,路途艰险,需要我驮你去传经,现在已经入关,前面再无险途,我已完成了使命再不陪你前行了。咱们就此分手,你好自为之吧。”说罢,白马起身要走。鸠摩罗什哪里舍得,泪流满面抱住马头,哽咽道:“你为我吃尽了苦,受够了累,咱俩形影不离,生死相依,我怎么能让你走呢!你若走了,我又如何去完成传经大业呢?”

白马也泣不成声:“哪里是我想走啊!但王命难违,不得不走。法师不必过于悲伤,离此处不远有个渥洼池,自古就是出天马的地方,那里另有一匹白马,正等着与你结伴东行呢。”说完,白马给鸠摩罗什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长啸三声,腾身跃起,只见一道耀眼白光飞出马厩,如闪电一般射向天际,刹那间逝去。鸠摩罗什定眼一看,眼前的白马已倒地死去。

鸠摩罗什伤心极了,他亲设祭坛做了九天道场,为白马超度。敦煌当地崇信佛教的民众得知白马的事迹后也大受感动,便纷纷捐资,将白马埋葬在城中,并在其上建造白塔,以作永久纪念。后来,鸠摩罗什果然在渥洼池找到了另一匹白马,为他驮经东行。行至凉州后他住了10来年,继续译经传经,在那里建了罗什塔。以后又用白马驮经到了洛阳,定居下来潜心译经。据说,洛阳的白马寺也是因此而建的。

白马塔曾多次重修。塔身第二层中有镌石两块,镌木一块,分别记载清代道光乙巳年(1845年)和。1934.年重修的字样。近年国家拨付专款再次加固了塔基,并规划了四周环境,广植草木,遍栽花卉,在绿树花丛衬托下,莹洁如玉的塔身与远处金黄色的鸣沙山相辉映,使其显得更为气宇轩峻,光彩迷人,成为敦煌的又一处游览胜景。

敦煌故城内西北一隅今被用作油库,其余均被开为农田。由于经过长期耕作,城内地面已无遗物可寻。学者们公认,该城即是西汉所置的敦煌郡、县城,十六国西凉时曾一度将其作为“国都”,唐代为沙州城暨州府所在的敦煌县城,元代为沙州路城,明代为沙州卫城,直到清代前期仍为沙州卫城。

漫步在敦煌故城中,禁不住会让人浮想连翩,脚下的这块土地饱尝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当年雄震西北的一代名城虽已成了残壁断垣,却依然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地展示出它古老、质朴、野拙的风貌和魅力,显现出其包容万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坚韧、刚毅、不屈不挠的品格,这正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之所在,古城中凝结着我们民族永存的精魂。

偌大一座古城,是如何废弃的呢?清代学者常钧《敦煌杂抄》记载:“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汉敦煌郡治,经党水北衔,圮其东西。雍正三年(1725年),故城东另筑卫城,周围三里三分,开东、西、南三门。”这就是沙州故城废弃、另在党河以东建筑新城的原因,这座新城的位置即是今天的敦煌市城。

敦煌故城始筑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敦煌建郡之时。公元400年,凉武昭王李玄盛在此城立都,号称西凉国。公元405年西凉为了同建都张掖的北凉相抗衡,遂将都城由敦煌东迁酒泉。敦煌故城作为十六国割据政权的都城凡有5年。西凉立都期间,对敦煌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在城内新建靖恭堂,作为议朝政、阅武事的场所;又建谦德堂,为其听政之处;同时建有恭德殿、嘉纳堂等大型建筑,蔚为大观,显示了一代都城的风貌。城中还有泮宫,为“高门弟子”学习的地方,其学生一度曾多达500人。

公元421年,北凉沮渠蒙逊率领两万多人的大军向敦煌杀奔而来,敦煌太守李恂自知势单力薄,不是对手,遂闭门不战。北凉军队将城池团团围定,久攻不下,于是在城外北、西、南三面筑起高三丈、阔三丈五尺的大堤,从东面党河中引水灌城,企图一举摧毁城池。李恂见势不妙,便组织壮士千余人,连板为桥,出城决堤,但未获成功,敦煌城遂落入北凉之手。所筑大堤直到唐代仍然残存。

唐代,对敦煌城做了进一步的加固和重修。敦煌所出天宝年代的一份会计牒上称,敦煌城周回3600“墙?,城周壕堑“宽45尺”,并且筑有羊马城。“墙”为当时的度量单位,今已不明其具体尺寸。另一件敦煌唐代文书《沙州都督府图经》也记载敦煌城有城壕,“阔四十五尺,深九尺,壕绕城四面”;“壕西南角有一大泉,分为两道,流绕城四面周匝,至东北隅,合流北出,去城七里,投入大河”。大河即今党河。唐代敦煌城可分为子城和罗城两部分。子城又叫作小城,位居罗城西南,为官府衙门、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居地。罗城又叫大城,为商业和主要的居民区。城中还有驻军,名叫豆卢军。

由敦煌遗书中见,唐宋时期敦煌城内划为若干坊。李正宇先生考得,计有修文坊、儒风坊、大贤坊、释教坊、钦贤坊、怀安坊、定难坊、取国坊、临池坊、政教坊、永宁坊、兴善坊、修仁坊、乘安坊、信义坊、旌坊等。坊类似于今天城市中的居民小区,但筑有坊墙、坊门,坊与坊之间以大小街道界隔,坊内又有小巷。可以考见名称的街巷有子城北街、寺前大街、南街、西横街、阴家巷、杜家巷、李家巷、赵家巷、庆子禅师巷、梁神德巷、程恩子巷、临池坊掘巷子等。

作为“华戎都会”的敦煌,唐宋时城内店铺林立,酒肆遍街。见于记载的有杂货铺、新货铺、齐周酒店、安家酒店、汜家酒店、曹家酒店、罗家酒店、石家酒店、赵家酒店、丑子酒店、盐子酒店、盈子酒店、郭庆进酒店、寒苦酒店、员昌木料店以及木匠、石匠、塑匠、铁匠、毡匠、泥匠、灰匠、弓匠、箭匠、皮匠、鞋匠、帽子匠、金银匠、造鞍匠、染布匠、罗底匠、胡禄匠、索匠、瓮匠、褐袋匠、皱文匠、桑匠、玉匠、塔匠、画匠、纸匠、笔匠、雕印匠等匠人的店铺。可谓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看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店铺的名称,不由地会使人们想到,当年沙州街市上一准是人声鼎沸,马嘶驼鸣,车铃叮响,热闹非凡。黑头发的、黄皮肤的、蓝眼睛的、高鼻梁的,来自四方的人们熙来攘往,川流不绝,肩摩毂击,项背相望。店铺里各色货物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叫卖声、喧闹声沸反盈天,震耳欲聋。内地的商人一定是在夸赞自己的丝绸如何华丽轻柔,西域的胡商准是在鼓说自己的玉器、皮货如何珍稀名贵,波斯的贾客则在操着别扭的汉语极力推销自己的香料、玛瑙,还应有来自天竺的、大食的、拜占庭的等地客商或使者、僧侣。街市上卖小吃的、玩杂耍的、钉马掌的、说唱的、算卦的……也绝不会在少数。好一座繁华的国际都会!

敦煌老辈人相传,当年的敦煌故城街衢纵横,道路宽阔,大街上能并排走三辆马车,街道两旁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城内庙宇星罗棋布。古城不是被战火烧毁的,也没有毁于风沙,而是被洪水淹没的,这全怪那个贪生怕死的“白发财”。

传说党河下游有一处黑水潭,潭里住着一头水精怪,它平时不出头露面,蛰伏潭中,一遇洪水暴发,便趁机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专门吞食那些随洪波漂流的牲畜。那年夏天,祁连山里瓢泼大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党河水也猛涨了七尺七寸,水精怪一看机会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想这下可以大饱口福了。谁知沿河百姓早有防范,高筑堤坝,严防死守,任凭水急浪高,精怪兴风,但是大堤安然无恙,人畜、农田都未受到祸害。水精怪没有占上什么便宜,气极败坏,它便把洪水引进护城壕里,发誓要淹没沙州城,以泄心头之恨。

沙州城也早已森严壁垒,像小山一样高的沙袋堵死了城门,城头加高了雉堞,州官彭大人亲自日夜巡查,与军民同甘共苦,水涨一寸,城高一尺,城垣始终坚如盘石,岿然不动。水精怪的图谋又失败了,只得败下阵来,灰溜溜地溜走了,沙州城保住了。

后来,沙州新调来一位州官白大人。这是一个见钱眼开,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到任便像吸血鬼一样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百姓敢怒不敢言,便给他送了一个绰号——白发财。

一天,白发财见城门边上堆放着大量沙袋,觉得有碍观瞻,便不问何用,下令立即搬走。有人劝他说这是防洪用的,万万不可搬动。他哪里听得进去,大声斥责道:“沙州哪有什么洪水,十年也下不了三寸雨。沙袋一个也不留,立即搬光。”人们只好照办。

或许是老天报应,这年夏天洪水偏偏又来了。水精怪心想这下可以报仇雪耻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驱赶着洪峰,又气势汹汹地来到了沙州城下。一时间浊浪排空,巨涛雷鸣,白发财吓坏了,赶紧打点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带着家眷弃城而逃。百姓和士兵想堵水护城,怎奈没有沙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涌入城中。水精怪趁机吞噬了无数的性命,沙州城也就从此荒芜了。

2.锁阳城

锁阳城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坐落在废弃的古冥水(疏勒河支流)绿洲的风蚀荒滩上。这是迄今河西走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也是我国少有的巨型古城遗址。

锁阳城残垣尚存,全城分为东、西、北三部分。东西二城墙垣保存较好,南北宽约487米,东西通长565米,总面积27.5万平方米。东城较小,应为子城,系衙署驻地;西城较大,当为罗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集中分布之所。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但墙基仍厚达7.5米,顶宽4.6米,墙顶上足可容得下两匹马并排驰骋。墙垣残高10米许,威势不减当年。

四面城垣皆筑马面,计有24座。马面是我国古代城池建筑中的一种创造,约兴起于北朝,而一直沿至近代,敦煌莫高窟北魏洞窟的壁画上就有城垣所筑马面的形象。马面实际上是在主体墙垣上加设的若干墩台,与墙等高,一般突出墙体之外数米。它不仅可起到支撑墙段的作用,使墙垣更为坚实稳固,更重要的是凭借此可从正面、侧面几个不同的方向上迎击攻城敌军,大大增强了城垣的抵御、防守能力。

该城四角筑有角墩,角墩可视之为城角上的马面,筑得格外宽厚。西北角墩特别高大,高约18米,成为锁阳城最显着的标志。北垣开设两座城门,西、南二垣各开一门。门前皆置有瓮城,瓮城即护卫城门的小城,它将城门包围起来,以免使其受到直接攻击,瓮城向侧方亦开有门。残破的锁阳城东垣。

东西二城南垣、东城东垣之外,羊马城遗迹明显,断断续续,已不很连贯,距离主垣约10余米,残高1.2米至1.5米,远低于主垣高度。尽管残破。但它却是我国仅存的少数几处羊马城遗址之一,弥足珍贵。

锁阳城的北城位于东西二城北部,较东西二城残破得多,东西长约870米,南北宽150米至300米,残高仅约1.5米至2米,许多地段已成颓基。这应是一处较东西二城时代更早的古墙垣,东西二城的北垣就是利用北城南垣的部分墙段修筑的。北城西北部存两座小土堡,土堡方形,每边长约25米,堡墙高大厚实,高14米,两堡东西排列,相距约20米。令人奇怪的是,两堡均无堡门,四壁严严实实,不知从何处进出。有人推测,这两座土堡可能是关押战俘或要犯的土牢,将战俘或要犯从堡的顶部吊进去,他们无门可逃,又不可能挖开厚实的堡墙,甚为安全。

锁阳城中及城周围,随地散落灰陶片、红陶片、白陶片、陶纺轮、铁箭头、碎砖块、石块、石磨残块、残铁片、各色瓷片等遗物,还曾拣到“五铢”、“开元通宝”、“熙宁通宝”、“皇宋通宝”等钱币,墙垣夯土中亦发现灰陶片、石磨等物。漫步城内,遍地的陶片、瓷片和各种古物,在阳光的映照下犹如繁星闪烁,斑驳陆离,珠光宝气,琳琅满目,似乎进入了童话世界一般。城墙上至今仍堆放着许许多多的擂石,其表面粗糙,形如鹅卵,仿佛仍然散发着当年鏖战的硝烟气味。西城内还残留直径约10余米的圆形土台21座,土台周围见倒塌的土筑围墙,显系房宅基址。

锁阳城处四路汉唐烽燧的辐合之地。四路烽燧为:一路由锁阳城趋向东北,经半个城、长沙岭、肖家地古城、四道沟古城一线直抵酒泉;一路由锁阳城向北,经兔葫芦村、双塔堡村,跨越疏勒河干流折而西北,直趋哈密(唐伊州);一路由锁阳城向南,沿榆林河谷,经蘑菇台、榆林窟,趋石包城(唐五代雍归镇)以远;一路由锁阳城向西,沿截山子直趋敦煌。由此可以推知,锁阳城当时为一处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居于枢细地位。

同类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录民歌二百多首,根据歌词内容分为“生活类”、“传说故事类”、“爱情类”等。
  •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与农民朋友谈社区文化

    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的。任何一个社区都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具体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与整个大社会相比,社区显得具体可感,易于把握。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本书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永恒霸主

    永恒霸主

    现代杀手‘洛寒’意外身殒,灵魂穿越重生到永恒大陆。且看他在这异世大陆中得到惊天的传承之后,如何破虚空、裂大地,问鼎苍穹巅峰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lol之我是上单

    lol之我是上单

    这是个奇怪的游戏,他就是个江湖。有征战沙场的职业选手,有削尖了脑袋想出名的游戏主播,还有每日疲于奔命等熬出头的游戏代打,更有不择手段的想上分的底层败类,多精彩?比现实都来的残酷。武汉大学是很小,可赵婷也是努力了多年的天才级上单,输给她不丢人。小天,我知道你也不是很在乎被她打脸,你也很有天赋。可是你真想进这个圈子,你得放下手里的一切重新来过,你做得到?
  • TFBOYS之樱花树下的你

    TFBOYS之樱花树下的你

    这本书写了tfboys与女主sweetgirls发生的浪漫故事,他们会摩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逆天嫡凤

    逆天嫡凤

    她本淡漠如风,清冷如雨,有着一颗如雪的冰心。得重宝,让她改天换命,还真容,有异能,能修仙,契约神兽,又得逆天空间,绝世神器。无良师父竟然让她魂穿几世,还几世情缘,解逆天之咒。只是谁能告诉她,为嘛她的桃花债越还越多,这是要逆天的节奏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女王归位

    女王归位

    她饱受人情冷暖,爱人背叛,朋友排除嘲笑。“如果生日愿望真的可以实现,那第一个愿望,我希望抛弃过我背叛过我的人都将永失所爱,孤独终老”“第二个愿望,所有嘲笑过我,厌弃我的人都将一生平庸,碌碌无为而死”“第三个愿望,若有一朝权在手,必定手刃负我者”类似诅咒的生日愿望,谁都不曾想过会有实现的一天,等到一个个的报复接踵而至,他们才发现她不是公主,她是魔女。而经历无数背叛之后,终于遇上对的人。
  • tfboys与四叶草的约定

    tfboys与四叶草的约定

    三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去到重庆读书,遇到了他们。他们会发生什么有趣好玩的事呢,又不会有什么逼不得已的事呢。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最后他们实现吗?
  • 我和生活的那些事

    我和生活的那些事

    喜欢生活,喜欢憧憬,喜欢平凡,这就是纯粹的我啊。每当深夜里,闭上眼睛,总是不由地思考,我现在,幸福吗?这是我想要的吗?我喜欢“纯粹”这个词,此纯粹是我心中对这个世界,以及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记录生活点点注:原名《星空》
  • 红尘谭仙录

    红尘谭仙录

    所好者,非名,非利,非权,非势,浮游江湖,忘情天地而已。浮生半日一壶酒,静坐闲听乱谭仙。红尘谭仙录,仙侠在人间
  • 巴山散人短篇1

    巴山散人短篇1

    巴山散人短篇小说一——《风波》巴山散人短篇小说一——《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