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9800000002

第2章 气势磅礴的汉长城(1)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神州儿女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崇仰的人类瑰宝。虽然今天它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用,但长城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和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仍然如巨龙般地绵延在我国北方大地上,使祖国的壮丽山河更为生色。

1.河西汉长城是怎样建成的

我国长城的修建可远溯自春秋战国时期,楚、齐、魏、赵、秦、燕等国均筑有区域性的防御长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有效地抵御匈奴的袭扰,遂将从前北方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从而一道东起辽东,西至陇西郡临洮(今甘肃洮河中上游一带)的长达万余里的巨大墙垣便出现在祖国的大地上。

1982年至1984年间,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陈守忠教授、王宗元教授和我一道,对于今天仍遗存在甘肃、宁夏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迹作了全线实地踏查,摸清了其走向、分布、遗址保存等情况,探讨了与之相关的若干重要史实。今之遗迹于甘肃临洮县北三十里墩一带十分清晰,自此延向东南,经今甘肃省临洮、渭源、陇西三县的北部延至通渭县榜罗镇,由此折而东北行,穿过通渭、静宁二县的西北部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境内,又东越六盘山脉,经固原、彭阳二县北部复入甘肃境内,仍取向东北行,经镇原、环县、华池三县的西北部进入陕西省,继续延向东去。

秦汉之际,匈奴趁中原纷乱之际再度南下侵扰汉朝北方,给这里的人民带来诸多苦难。汉代立国之初限于国力贫弱,对于匈奴只好采取和亲的政策,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单于(匈奴最高统治者称号),每年还要送给他们大量的财物,以换取北方地区的暂时安宁。直到汉武帝(前140年至前87年在位)时,凭借着汉初几十年来休养生息而大大增强了的国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战争,才把匈奴赶到漠北。同时进一步加强北方防务,对秦时遗留下来的长城塞垣重新加以整修,并跨过黄河,继续向西修筑,沿河西走廊北部延伸两千多里,远达敦煌以西,这即是着名的河西汉长城。

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派青年将领霍去病率军在河西地区大败匈奴,匈奴浑邪王降伏归汉。为了对河西走廊实施有效的统治,并从根本上切断匈奴“右臂”,确保边境安全,进而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控制,发展东西经济文化交流,汉政府遂在河西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及其所属诸县,并且大规模地在河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防御体系。

河西汉长城的修筑,是随着河西郡县的设置和对河西的开发分阶段进行的,曾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建造过程。

第一次,元鼎六年(前111年),由令居筑塞至酒泉,“塞”即长城。令居位于今兰州黄河以北不远,是汉代着名的关塞,为河西汉长城的起首地。这次修筑长度将近800公里,把河西走廊的东、中部地区首先置于长城的保护之内。

第二次,元封四年(前107年),由酒泉继续向西筑塞,直至敦煌玉门关,长约400公里,将河西西部地区括于其内。

第三次,太初三年(前102年),由张掖筑塞至居延泽,此为河西走廊向北沿黑河河岸伸出的塞防,长约400公里。此段边塞与河西北境东西向延伸的主体塞墙大体呈直角相交,使河西北部的安全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第四次,天汉(前100-前97年)中,由玉门关西至盐泽(今罗布泊)长约300公里一线上,建造烽燧(非连续不断的塞墙),继续加强对敦煌以西地区的防务。这是在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今塔吉克斯坦一带)得胜后展筑的。

第五次,具体建造年代不详,由武威向东筑塞至媪围(今甘肃景泰县芦阳镇东)黄河渡口,长约200公里。

通过上述五次修筑,大约前后延续10余年,终于筑成了东起黄河西岸,横贯河西走廊北境全线,并且烽燧还西伸至今罗布泊地区,延袤2000余公里的河西汉长城。这段长城是西汉整个长城防御系统的西段,它的走向大体上东西延伸,但并非很顺直,在武威以东分作两支:一支向东直抵媪围黄河渡口,一支折而南下越过乌鞘岭沿庄浪河东岸直达令居黄河渡口。沿黑河河谷向北直至居延泽又有一条支线分出,同时长城主线在穿越石羊河流域时亦沿该河河谷向北突出百余公里,以护卫河谷水草地带。

这道古老的土石身躯,以兰天为幕,大地为座,伴祁连而绵延,裹流沙而前行,“自然天成就地势”,创造出一种宏大的气魄,托举出一个崇高的壮美。它对于护卫河西北部边境的安全,维护丝绸之路交通的畅达,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但至今许多地段仍然遗迹清晰,其中尤以敦煌地区所存墙体保存最好。

2.龙起蛇舞,气势如虹

“崇墉大漠龙蛇起,势若长虹叠云际”,这是我于近年考察河西汉长城途中所吟歪诗中的两句。在当地有关同志的帮助下,对河西汉长城全线我曾作了实地踏察,摸清了其基本情况。为便于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现将其走行分布简略介绍于下:

河西汉长城遗迹起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永登县树屏乡下沟滩村附近的小咸水河谷中部(南距黄河16公里),自此沿河北行约20余公里,折而西北伸向庄浪河(黄河一级支流)谷;再沿该河谷东坡继续溯河北行,复经龙泉寺乡大坡沟、大同乡马家坪、柳树乡塔儿村、永登县城北黄旭沟口、中堡镇五里墩、汪家湾、武胜驿镇屯沟湾、河东村,进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镇;又经安家河、打柴沟镇、金强驿、暗门,由此再向北翻越乌鞘岭垭口(海拔约3100米,为黄河流域与内陆河流域的分水岭),复经安远镇、马家庄,进入古浪县境;又顺古浪河谷东坡北伸,经龙沟堡、柳家台、马家沿,出古浪峡口,进入走廊平原地带;取向东北行,经杨家洞、暗门墩、乔家寺、土门镇北,直抵大土沟西岸;折而西北行,沿大土沟(洪水河上游)西岸入武威市境;复经羊圈壕、红水、前营、高沟、五墩等村落,越过洪水河,又沿该河东岸西北行,人民勤县界;塞垣在民勤境内残损尤重,大段缺失,其走向约经西沙窝、勤锋农场、治沙站、薛百乡长城村、重兴乡西、沙井子村,西入永昌县界;继续西行,经北大滩、关乡、羊羊庙滩、边墙河坝、青山堡、金川峡水库、后大寺、毛卜喇、河口子、马家壕北、北湾,入山丹县界;又经绣花庙、峡口、花草滩、丰城堡、壕北滩、山丹城北、九号、二十里堡、大墩庙、小寨、西屯,折而向北跃上龙首山脉东大山,至烟洞口入张掖市界;仍沿东大山南坡西北行,经东山寺口子、入峻口、加岭墩,至海拔1992米的北大山入临泽县界;复沿北大山西北行,越炭山沟、三岔河,经板桥乡北、岳王楼、壕洼,折而西行,经高家墩北、贾家墩,入高台县界;又沿黑河右岸西北行、北行,出正义峡口,入金塔县界;又经赵家峡、大墩门、清沙水库、芨芨乡、地字号、宙字号、鼎新镇、张字号、双城乡、东光、大湾、地湾,至于汉金关遗址;由金关沿黑河继续向北至额济纳旗布肯托尼间(约160公里)无塞垣遗迹,但有烽燧沿黑河东岸排列;塞墙复起于鼎新镇西北黑河西岸,沿北大河故道继续向西延伸,经红沙墩、西窑墩北、臭水墩、生地湾北,入玉门市界;又沿北石河(疏勒河支流)西行,经干海子、头墩至十二墩、三站、六站,入安西县界;仍向西行直至敦煌西境。

河西汉长城还有几条支线:一条由武威市东南大土沟长城主线分出,伸向东南,经黄花滩、吴家湾、赵家原、古城庄,折而东行,复经吴中庄、海子滩、石咀子、姚家井,入景泰县界;又经大咀子、独山子,再折向东南,经漫水滩、白墩子、墩墩圈,直抵黄河西岸。另一条支线延伸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汉代居延绿洲,分三道塞墙环卫古绿洲,一道由布肯托尼伸向东北,止于古居延泽南端;一道由保都格一直向北,止于察汉松治;一道则界于额济纳河支流纳林河下游与古居延泽北岸之间。还有一条支线于高台县正义峡山嘴墩长城主线分出,向西延伸,经盐池乡北、双井子北、营盘、界牌墩,入酒泉市界;又经碱泉墩、芦鼓堆滩、于家,至于讨赖河东岸的临水乡暗门八队。

河西汉长城的建造形制,并非全线皆筑墙垣,除大段的塞墙外,不少地段还掘壕为堑,局部地区则以断崖、陡壁、河流等自然地形用作屏障,体现了“因河为塞,因边山险”的构筑原则。

3.穿越敦煌北境的汉长城

汉代的敦煌郡,约辖今甘肃省敦煌、安西、肃北、阿克塞四市、县(自治县)之域,它雄踞河西走廊西端,控扼丝路大道通往西域的襟喉,被称为三秦锁钥,西域门户。东汉着名学者应劭解释“敦煌”二字说:“敦,大也;煌,盛也。”唐代宰相李吉甫也说:“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敦煌得名的本身即寓有开拓西域的意思,因而赋予了它这一“盛大辉煌”的名字。隋代裴矩《西域图记》曾记前往西域有北、中、南三道,但无论哪一道都“发自敦煌”,“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汉代丝绸之路的兴盛,使敦煌成为我国历史上率先向西方开放的地区,成为中原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吐纳口,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华戎所交”的都会。

汉代敦煌郡北境的长城,为宜禾都尉、中部都尉和玉门都尉三都尉分段辖属。都尉在汉代是辅佐郡太守掌管全郡军事的武官,是长城屯戍的指挥机构,边境地区每郡设2个至4个都尉,以统辖各段长城等防御系统。每个都尉又下设2个至5个候官,分别驻守在长城沿线诸障城中,以具体负责某段塞垣的候望警讯事宜。每个候官设候长1人为最高长官,设塞尉或丞1人为其副手,又设掾、令史、尉史若干人处理日常事务及文书工作。候官下分设若干部,每个部统管5座至8座烽燧,每座烽燧设燧长1人,戍卒2人至3人。

据敦煌长城沿线出土的汉代简牍资料知,宜禾都尉下设广汉、美稷、昆仑、鱼泽、宜禾5个候官,大约管辖今安西县境内绝大部分地段塞墙,仅最西部一段属中部都尉辖。安西县境汉长城遗迹东起三道沟镇北约12公里与玉门市交界的蘑菇滩,西经碱沟堰,沿疏勒河北岸延展,又经八墩、桥湾魏晋墓群、桥湾古城、桥湾火车站、九墩、汉豁落墩、布隆吉汉墓群、布隆吉雅丹地貌区、唐玉门关址、双塔水库、唐苜蓿烽、双塔农场、小宛农场,约在此附近越过疏勒河,又沿该河南岸穿行;复经北干沟、安西县城南1公里处、瓜州乡北、四工、望杆子、西沙窝北、草包、望火堡、双塔水库、火烧林、西湖乡南沙窝,入敦煌市界。

安西县境内汉长城总长296公里,其间因风雨剥蚀、河流冲毁、人工搬运等因素消失115公里,今天地面实存遗迹143公里;又其中有38公里的复线长城,为南北相距约60米的两道塞垣并行。

中部都尉下设万岁、吞胡、步广、破胡、平望5个候官,大约管辖今安西县南沙窝至今敦煌市西北大方盘城段塞垣。汉长城由南沙窝进入敦煌市境后,仍沿疏勒河南岸蜿蜒西行,经东碱墩,穿过国道公路215线(红柳园-敦煌-格尔木),又经国营敦煌农场(黄墩子农场)北部、明沙窝、垒墩子、头道沟,折向西北,复经后井湾、小月牙湖、哈拉湖南、大月牙湖、烟墩梁、人头疙瘩、青土崖子、大泉口、香炉墩、两公里半戈壁北缘、酥油土、黑牙泉、卡子墩、窟窿梁、条湖,至于大方盘城北。全长约127公里。

玉门都尉下设玉门、大煎都二候官,管辖大方盘城以西的墙垣烽燧。塞墙由大方盘城北折而西南行,经贼娃子泉,至小方盘城(玉门都尉府驻地),又折向西行,经洋水海子、汉当谷燧、墩子湾、广汉燧、盐池湾、千秋燧、马圈湾、羊圈湾、后坑,再折向西南,经显明燧、火烧湖北侧、富昌燧,至于马迷兔。马迷兔以西再无塞墙遗迹,马迷兔为河西汉长城、亦是整个汉长城塞墙的西端点。玉门都尉所辖塞墙全长58公里。

马迷兔以西虽然未筑墙垣,但仍有烽燧延伸。向西延伸的烽燧沿疏勒河北岸穿行,一直深入西域腹地。还有一组烽燧由马迷兔延向西南,经广武燧、步昌燧、凌胡燧、厌胡燧,终止于广昌燧。另外,小方盘城向南至阳关遗址长约52公里一线,亦有烽燧列置。

阳关都尉驻守敦煌郡西南境,其辖区位于玉门关之南,大约辖今党河水库西至南湖乡间塞垣(长约18公里)以及阳关北至玉门都尉间部分烽燧。

敦煌汉长城,那至今仍然整齐、流畅的墙体线条,随地就势,在戈壁沙碛中,在荒岭残丘间,在湖池盐沼旁,画出一道优美的蛇形线,灵活生动,引人入胜,看上去是那样的舒展隽永,那样的和谐得体,那样的灵性活鲜,那样的气势如虹。

4.巨龙般的宏大墙体

古人为什么要筑长城

人们也许会问,古人为什么要修筑长城,一些朝代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从事这样大的工程建设?显然这是由于长城在古代军事上起着极为重要的防御作用之所使然。

如果从现代作战的情况来看,在飞机、大炮、洲际导弹乃至其他更大威力的武器面前,城墙显然如纸壁蒿墙,不堪一击,起不到多少防御作用。然而在古代以戈矛、剑戟、弓箭、马匹等冷兵器从事作战的时候,情况就全然不同了。有了厚实的墙垣、坚固的关隘,即可有效地抵挡敌军的进攻,并能据城固守,居高临下,以少胜多,克敌致胜。特别是用其对付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剽悍的骑兵,更能发挥特有的抵御功能。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往来转徙,飘忽无定,且长于骑射,但不善于攻坚步战。对于这些四处飘荡、时来骚扰的游骑,如果派大部队追击,他们就远走;大军退后,他们又会返回来,重新骚扰农业区域。如果没有城墙的阻拦,他们就可以任意出入,往来无滞。横亘在剽悍骑兵面前突兀挺立的城墙,可迫使他们弃长就短,失去优势。而且从战略布局上看,长城并非一线排开、简单孤立的城墙组合,它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军事重镇、关城、隘口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于沿线设立障、堡、敌台、烽燧,互为犄角,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即使某一地段失陷,也能滞缓敌军行动,赢得重新集结兵力组织抵抗的时间。史实表明,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用以对付游牧民族的骚扰是卓有成效的。秦“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汉武帝“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长城是由其巨龙般的墙体、随墙布设的敌台、沿线迤逦相望的烽火台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散处的城、堡、障等部分有机地构成的。墙体是长城的主要建筑,它翻山越岭,过草原,穿沙漠,逾绝壁,奔腾起伏,势若游龙。它将沿线千百座关隘、城障、数万座烽堠连成一气,蔚为壮观。长城途经不同的地区其墙体构造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方式各具特点。

壮观的“苇墙”

同类推荐
  • 千古奇案(下)

    千古奇案(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12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热门推荐
  • 仙仪无双

    仙仪无双

    母亲用生命护其周全,她发誓要为母报仇,不料却走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修真之路。。。。。。
  • 极品盗妃驭夫术

    极品盗妃驭夫术

    人前,她无德好色,被世人唾骂。人后,她是天下第一盗,被世人愤恨。其实,她暗自韬光养晦。他是战神,被世人敬仰,亦有周身一丈为女性死伤区的怪癖。他一张皇榜告天下:悬赏万两,缉拿天下第一盗。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唯命是从宠溺无度的人是谁?
  • 我不想当谷主

    我不想当谷主

    她一个少谷主,为什么?为什么会被通缉啊喂!她不要面子啊!??(◣д◢)??还有,这个弱鸡是什么情况?某男:你救过我,我想以身相许。汐裳:……以身相许你个大锤子!(????Д`?)?彡┻━┻天道:放弃吧,你们的红线我已经牵好了(●°u°●)?」汐裳:……喂,是作者吗,快把这个不正经的天道写死。【此坑有毒,慎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界的崽从不认输

    修仙界的崽从不认输

    亲爹是修仙界的渡劫大佬,程雪以为今后可以活得逍遥自在,没想到帮爹娘跑个腿的功夫,那两人就飞升了!程雪:我打酱油回来了(﹡?o?﹡)卧槽!我家呢?!┗(@ロ@;)┛PS:这是一个从小在大佬窝里长大的崽子努力成为大佬的故事! 本文无cp,弃文不必告知
  • 像素的我

    像素的我

    9岁的谭一凡无意间触摸到了像素,生活变得有趣了,我会体验超级玛丽魂斗罗等等的人物,这些都融入到我的生活,随着时间的变化,像素慢慢变成高清!我为了救我的公主周鱼,和无数boss战斗,周鱼即使你被再多的boss抓走我还是救你回来的!我不敢相信我居然和口袋妖怪一起战斗,最后学校食堂出现了攻防战,我成了团藏射杀一切,后面的故事还很漫长我们一起来体验游戏史!!!
  • 七度空间之逆天风雷行

    七度空间之逆天风雷行

    一个生命的死去,代表着一个故事的结束。一位英雄的逝去,代表着一段传奇的落幕。这个世界充满了向往,这个世界充满激情。这个世界也充满了危险。是高高在上的异能裁决者,是毁天灭地的王族异能兽,是让人疯狂的奇珍异宝,还是令人无限期待的神秘传说。在这个异能者的庞大世界里,大家,伙伴,友情,爱恨,磨砺,生死,信念,欢呼,悲伤,疯狂,痛苦,眼泪,离别,回忆,重聚,战斗,热血。行风:“我不是最厉害的,我打不过小雷,我也打不过小婷,我打不过欧罗,我可能连大胖子也打不赢。可是,我是他们的老大,他们相信我,他们需要我,就像我需要他们一样。所以,我不能输。哪怕是死,只要他们还相信我,那我就要战斗下去”。
  • 一块金砖抱在怀

    一块金砖抱在怀

    风矜暖为了报复她妹和她爸,所以做了一个疯狂又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决定抢了自己的妹夫。可是,没想到的是,妹夫竟然变成了自己的爱豆。本来以为自家爱豆是个禁欲系高冷男。可是,没人告诉过她原来还是只小狼狗啊!
  • 风云传说之破天

    风云传说之破天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的身!东玄大陆生活着数十亿人口,而这些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科技生活为主的凡人,另一类是隐居在荒山野林中的武人。而这习武之人生命悠久,一心修炼试图武破虚空,但数百年来却未见有人能够真正的破碎虚空,这又是因何缘故?面对爱人情殇,兄弟惨死,他又该如何抉择?本书便是描述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童如何在两世锤炼己身、突破自我。
  • 铭夜有星辰

    铭夜有星辰

    这是血族与血猎之间的争夺战,却牵扯到了整个幻界。第一种族的帝王是她愿意相守一生的人,被遗弃的第一种族和第二种族的混血儿又是带她走出黑暗的人。混战即将开启,他却早已背叛了自己。她将会以混战为由,以战前的十封信为引来唤醒他的记忆!茫茫人海中,我们相遇,相识,相知。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或许我们有缘,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们都渴望去保护别人,可是到最后才会发现,自己才是被保护的那一个。这个世界,太过黑暗,我们爱着彼此,却因为利益而互相伤害。烟尘,星空,我看见了一场无硝烟战争的蓄谋而发。我想请求,结束吧,别再用战场,渲染悲伤。就算是最后一次,请为我微笑吧。来世,我再嫁给爱着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