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59900000066

第66章 人民生活

农民

新中国建立前,区域农民生活贫富不均:富者吃、穿有余,住高大砖墙瓦屋,有比较考究的油漆家具和金银首饰;中等农户吃、穿、住、用不缺;一般农户用粮基本不缺,衣着、住房、用具比较困难,夫妻二人共3条裤子的常见,住房拥挤陈旧或为草舍茅棚,日用器具简单粗糙,5口以上人家多以蔬菜、糠熬代粮度日,夏天乡村儿童赤身裸体或只围一块破布片的占半数以上,数九寒天,穿单纱裤子的比比皆是,特困农户生活更为艰难,基本上是“镰刀挂上壁、喊叫没有吃”,新谷一收、交过地租、借贷后,剩下无几,青黄不接又要借高利贷维持生存,在越穷越借,越借越穷的环境中挣扎度日。

新中国建立,土地改革以后,地租和高利贷不复存在。实现“耕者有其田”,人民政府又适时给农民发放资金贷款、救济款和肥料、种子,农民劳动积极性高涨,农业和家庭副业得到迅速恢复发展,农民生活开始逐渐提高。农民衣料由土布向细棉布转换,胶鞋、竹壳热水瓶等日用品开始进人普通农民家庭。

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民贫富差距缩小,平均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1957年,荷塘高级农业合作社年终收益分配,10分工分值1.143元。普通农户的衣食住用又有新的变化,灯芯绒、卡叽布成为时髦衣料。

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的几年,由于左倾思想干扰,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加之连续3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不但没有给农业带来高速发展,农民一个劳动日的收人不足1元钱。

1962年以后,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分配管理体制,农业生产开始回升,农民人均收人显著提高,不仅吃饱穿暖,而且略有节余,比较好的农户开始建新房。

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管理机构瘫痪,农村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城郊农民人均收人120元,与1970年的97元相比,增加23元,9年共增长16.13%,年平均增长2.02%;远郊荷塘乡1978年,农民人均收人148元,与1970年的110元相比,增加38元,9年共增长24.77%,年平均增长3.09%。农民人均收人逐年增加,1979年比1978年增加1元,1980年减1元。1981年增加32元,1982年以后增长幅度翻番。农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其特点是私人建房不断增多,衣料向中档化纤织物发展,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开始进人农家。1983年以后,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不仅粮食有余,手头也开始宽裕。据资料统计,198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人达326元。近郊比1978年提高172%,远郊提高120.27%,198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人为379元,低于同期城镇职工家庭人均收人137.46%“七五,’期间(1985一1990),平均每年以16.41%的幅度平稳增长,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人上升为774元。“八五”期间(1991一!995),农民人均纯收入高速增长,平均增幅为46.96%,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统计,1993,农村人均收入1207.89元,1994年提高到1731.25元,增幅为43.3%,1993年年末人均存款余额233.01元,1994年上升为398.92元,增长71.2%,1995年,农民人均收入上升为1763元。“九五”期间(1996-2000),农民收人稳步增长,年平均增幅为9.88%,2000年,全区农民人均收人为2457元。

1979-2000年的22年中,农民增收的特点主要有如下4个方面:其一,收人主体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户变成独立生产经营单位,由过去的集体分配制度转变为家庭经营收人为主;其二,收人来源扩大。家庭承包后,农民有生产自主权,农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其三,现金收人增加。随着生产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化步伐加快,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投放市场使农民现金收人增加;据江西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统计。1993年农村人均收入中劳动报酬收人506.74元,家庭经营收入643.28元,非借贷性收人57.87元;1994年分别提高到603.12元,1063.46元、64.67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9%,65.32%,11.75%02000年,全区农村总收人104178万元,出售产品收人67161万元、商品率64%,与1992年的23164.42万元、14698.36万元、63.45%相比,分别增长349.73%,356.93%、0.87%。其四,高收人户不断增加,低收入户大大减少。经过20年的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至2000年已达2438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8.9%,从事个体工商户1885户,占农业总户数的9.99%。但是,由于区域差异和农户自身条件差异,农民收人增长很不平衡。近郊竟成、吕蒙农民以蔬菜种植为主,部分从事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大量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用于建筑),使之得到较大数额的收人、生活大都富裕。单一农业的丽阳乡和M鱼山镇的部分村农民收人水平比较低。外出经商的农户收人都比较高。外出打工又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收人水平也比较高。以种植业为主、家庭副业尚不具规模的农户收人水平在平均线之下,生活还不富裕,有相当一部分只能维持温饱。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农户,特别是自身条件或者是素质较差的农户收人水平最低,甚至温饱难以维持。

1985年以后,农民消费发生变化,粮食自给有余,餐桌上禽蛋鱼肉不十分稀罕,但多数农户仍循“有日思无日”,保持传统饮食习惯,只是油水丰厚,荤菜增多。普通农户衣着保暖有余,少男少女穿着开始追求时尚。农民兴建新式混砖结构楼房的不再是少数。收人较低的农户,吃粮不用愁,衣衫打补钉的也只是极少数,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已成为历史,逢年过节,外出作客穿着都比较好。从衣着看,基本都已脱贫。中等农户一般都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录音机、电风扇、手表、电视机。富裕户吃讲营养、穿讲时髦,用向高档发展。

1990-2000年期间,农民生活方式步人现代化、向小康迈进。据江西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统计,农民全年人均支出1993年942.38元,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139.62元,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0.93元,缴纳税款12.73元,上交集体承包5.54元,集体提留2.76元,生活消费支出669.31元,非借贷性支出111.50元。1994年全年人均支出1403.47元,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244.09元,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3.23元,缴纳税款36.92元,上交集体承包10.13元,集体提留10.04元,生活消费1019.38元,非借贷性支出79.68元。1994年的人均支出比1993年提高的比例分别为48.93%,74.82%,251%,190%,82.85%,264%,52.30%、28.54%。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特点:第一,大部分农户改柴灶为燃煤燃气灶,改种菜自食为上市购菜;第二,衣着与城市居民几乎没有差异;第三,农民建新式楼房的已相当普遍,近郊农村已楼房化,少数楼房越来越豪华。普通农户新建楼房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上发生困难,需要向亲友借一部分。分期建造,逐年完善。消费品中,黑白电视机、手表、电风扇、自行车、收音机、录音机、沙发等是平常农家的寻常用品,半数以上的农户拥有彩色电视机。多数青年为主的家庭都有彩色电视机、VCD、音响配套、洗衣机、洒水机、电冰箱、摩托车。但是,在这一时期,贫困地区的普通户至中等户的消费有两大困难;其一是医药费支出越来越大,一旦出现重病人住院,多数家庭要负债;其次是子女人学费用高,不少农户子女上高中有困难,上大学就更紧张,多数门户要借债。再一点是贫富两端悬殊,富有户有小轿车,银行存款几十上百万,特困户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

职工

新中国建立前,区境内职工很少。以工资和非农业收人维持生活的主要是工匠、店员、小商贩、教师及自由职业者。他们中工匠、店员、小商贩尚能维持3口之家简单温饱,中小学教师和医师一般能保持中等生活水平。抗日战争暴发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职工生活同农民一样降到难以维持温饱。

新中国建立初期,职工生活仍然艰苦,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收人逐步提高。生活逐渐改善,衣、食、住、用及医疗得到基本保障,整体生活水平都不低于温饱线。1952年前,国家对全民所有制职工实行供给制。1952年初,国家建立比较统一合理的、符合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废除了各种不同的工资计算单位,统一实行以“工资分”为计算单位的工资。每个工资分值规定为:食粮0.8市斤、白细布0.2市尺、植物油0.05市斤、食盐0.02市斤、煤2市斤。干部级别不同,工资分的标准也不一样。1956年4月起,国家进行第二工资改革,取消了“工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实行直接用货币规定工资标准的制度。1963年,进行工资调整。1972年,对低工资职工的工资进行上调。1977年,职工劳保福利增加,奖金制度施行,收人大大提高。1982年至1984年国家对行政、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连续进行3次调整,但每次增资额度都不大。1985年,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又一次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均实行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把工资分成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4个部分。全区参加工资改革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14个、总人数299人,月工资由20162.20元,增加到26452元,人平均月增资21.04;全区参加工资改革的企业单位10个,总人数2870人,月工资由工改前的120661.16元增加到167831.68元,人平均月增资为16.78元。区境内实行条管工资标准的税务、工商、银行、邮电、供电等单位职工收人水平大大超过同级别行政、教育、卫生等行业工资水平。1985一1990年,国营企业职工参照全民职工调资方案进行工资调整升级,但增资幅度较小。而个体私营企业主收人丰厚,大大超过个体劳动者,在个体劳动者之间,不同行业的收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商业、运输业、服务行业收人最高,其他行业收人也高于普通职工收人,由于多种因素难以估算。1990年,区域内城镇职工人均收人达到1512元,比1985年的836元提高了80.86%a1993年,又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进行套改。1990 1995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增资幅度较大,而国营企业职工调资幅度较小,部分经济效益差的单位基本没有调资。个体和私营工商企业发展较快,尤其是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特快,占领着大部分零售及批发市场,收人急剧上升,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处于萎缩,绝大部分职工收人低下。1995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晋级,全区城镇职工人均收人达2618元,在这5年问整体收人水平以14.62%幅度递增。19%年以后,城镇职工人平均收人水平逐渐呈现悬殊,消费水平两端差距已成拉大之势。1997年一2000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又两次晋级。境内条管工资标准的单位职工实行多项补贴制,干部、职工收人水平大大高于区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收人水平,区属教育、卫生单位又稍高于其他部门,此阶段企业职工工资基本没有上调,且有下岗,半下岗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下岗未能另谋职业者只拿微簿生活费。好在这段时期,物价呈下降趋势,最低水平仍可维持温饱。

随着经济增长,城镇职工生活发生变化。1985一1990年,职工消费内容普遍追求彩电、冰箱、收人稍高的职工追求摩托车和私家住房。1990年以后,城镇职工建购单家独院住宅的逐年增多,面积逐年增大,室内装磺追求豪华。高收人的家庭拥有别墅式住房,室内装磺和家俱越来越豪华,空调、地毯、热水器、微波炉、摄像机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少数富裕户还购买了微型车或高级轿车。普通家庭住房和家俱也已大大改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比比皆是,彩电、冰箱是必备家俱。城镇职工家庭消费方式,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多数居民早食由传统的咸菜、稀粥改为品种多样的面点。90年代后期,早餐进食向豆奶、鲜牛奶发展的占多数。婚嫁、人寿、人学、参军、迁居等喜庆宴席由传统的自家办理为进酒楼、宾馆举办。衣着方面、中青年人大都购买成衣为主,请裁缝人户做衣服的习惯已接近消失,农村也为数甚少,穿自制的布鞋少见,不论城镇还是农村人口都以穿皮鞋为主。皮鞋已是市场上销量较大的商品之一。80年代,干部下乡骑自行车的多,90年代大都乘坐汽车,少数备有专车。城区居民乘公共汽车往返的非常频繁,干部改乘“的士”的越来越多。青年男女持手机、骑摩托已为普遍现象。

建区以来,全区人民的收人水平、消费水平提高很快,衣、食、住、行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方式也随之处在改变之中。

同类推荐
  • 三国新郎

    三国新郎

    他发现,自己是世上最悲催的穿越者,人家穿越带着系统,带着仓库,而他什么也没有却不得不与傻子共用一具身体········
  • 飞刀兽之刀道

    飞刀兽之刀道

    招惹了一个胸大无脑的美女,原以为捡到宝,却发现人家后台硬到爆!好吧,地狱之门等着你,有胆走一遭吗?
  • 逆流战国当名嘴

    逆流战国当名嘴

    逆流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那个时代七国争霸,风起云涌,站在乱世的风口上,谁不想一飞冲天!某个大二生,一不小心穿越成了苏秦。看我用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
  • 中国全史野史篇

    中国全史野史篇

    本书以人物事件为核心,采古今野史之精髓,将帝王将相的性格心理、逸闻趣事,统治阶级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政治军事的丑恶内幕、血腥手段,历朝历代的民间风情,数千年奇人异士的风流俊逸、洒脱风姿,三教九流、世相百态,等等,呈现在读者面前,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 历史年鉴之1922

    历史年鉴之1922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我国的年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本套年鉴丛书根据1900至1946年间每年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的活动情况等编纂而成,并逐年成册,共二十四五册,是广大读者了解、认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全面、真实、系统的资料,史料价值极高。
热门推荐
  • 正当年少奋起时

    正当年少奋起时

    我只当自己还没有长大。把自己当个小孩子。应对世间的万物。这个时候我是那么的渺小。比孩子还小。比尘土还小。没有人能够注意到。因为我只是世界的一角。
  • 神医嫡女废材小姐要逆天

    神医嫡女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21世纪的超强特种兵,因为在一次任务意外死亡,顶替了候府的二小姐,世人都知道侯府六小姐是个草包废材,但帝国的蜻王殿下却对她,纠缠不清,与她称霸天下,走上强者之路。
  • 奇遇改命

    奇遇改命

    主人公昊天性格开朗、心地善良。但就是因为这份善良,往往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一次意外的遭遇会让他变成什么样呢?
  • 不朽争途

    不朽争途

    (练笔之作)2021年6月,末世浩劫,大道生变。万物进化,百族相争。有古尸复活,自称尸族,有人类变异,自号魔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领导干部读艺术经典

    领导干部读艺术经典

    《领导干部读艺术经典》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为主旨,在书画、音乐、影视、雕塑、园林、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中,精选了一些最为权威的经典的文本,并对之进行导读式的解读,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艺术经典著作提供指引,以伴随广大领导干部步入艺术与美的殿堂。
  • 还有后半夜

    还有后半夜

    似幻似真,阴阳两路是非多,阴谋,算计,明争暗斗,谁才是幕后黑手,谁才是真正的弃子,事件接踵而至,故事是开始了还是结束了,嘘!还有后半夜......
  • 我曾爱过你的唇

    我曾爱过你的唇

    为了迎娶市长千金,他亲自下手要我丧生火海。我重伤毁容,满身伤疤,他从我之深爱变成锥心之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一丫鬟:绝色美女是我的小姐

    第一丫鬟:绝色美女是我的小姐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恨情仇,一个关于爱与离开的故事。是非纠葛,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十几年,直到故事的结局,也没人能说得清楚。遗落异时空的公主回归变成江湖绝色美女骆清清的丫鬟。并不漂亮的她遇到了放荡不羁武林盟主之子汐云夏之后,会有一段怎样感天动地纠葛十几年的爱情故事?【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2011魅力奈瑞儿,第二届网络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http://www.*****.com/?user.asp?mid=245
  • 山神的秘密

    山神的秘密

    眉角奇怪的黑斑,意味不明的契约。压棺石,往生灯,鱼冠琉璃扣......要么找齐东西解开契约,要么等黑斑遍布全身变成守山异兽。神秘冷血的山神官子卿,善恶莫辩的盗墓者许萌萌,消失的同伴,凭空出现的已逝亲人,是现实还是梦境?走过戈壁雪山,游过汪洋沼泽,生死离别,割舍抉择,山神的秘密一点一点浮出水面,是背叛还是信仰?
  • 玩儿转人界

    玩儿转人界

    茫茫乾坤,有仙界和神仙们创造的无数小世界。仙界刚刚300岁的守护神千雪音(苏星语)、梦夏樱(夏樱)和云千夕(周云曦),人类年龄12岁的仙界公主和仙界王子千离歌(季慕言)、梦浩辰(尚浩天)、云影轩(白逸轩)如何在人类世界生活!跟超人一样助人为乐,惩恶扬善!这是花开第一本小说,望大家不要嫌弃。更新慢,花开在上学,很忙的。封皮是就星语,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