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47100000024

第24章 南宋非正规军训练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枢密院就制订了详细非正规军训练内容:

河北、河东、京东西、京畿要害控扼及附近去处,每县各添差武臣县尉、本县指挥使各一员。招置土着有家产户籍人充弓手,以五百人为额。县大民众调度有余者,更许增置,不得过一千人,并知县兼领。内沿边知县,仍差武臣。诏:弓手五百人,神臂弓一百人,上等二十人,各两石八斗力;中等二十人,各两石六斗力;下等六十人,各两石四斗力。短桩神臂弓一百人,上等二十人,各三石四斗力以上;中等二十人,各三石二斗力以上;下等六十人,各三石以上。弓箭手三百人,上等六十人,各一石一斗以上或马射九斗;中等六十人,各一石以斗或马射八斗;下等一百八十人,各九斗以上或马射七斗以上,并兼习长枪、柚棍,于内随宜差,兼牌手以充蔽捍,每州四县以上,置准备将领一员、部将一员,总领每旬遍诸县教习,遇统弓手人马出入,依将法。不及四县,令帅司措置。以临近县分兼隶,虽不及四县,而人数及二千人者,依四县法,更不兼附近别县。

绍兴五年(1135)王庶起知兴元府、利夔路制置使,“籍兴、洋诸邑及三泉县强壮,两丁取一,三丁取二,号‘义士’,日阅于县,月阅于州,厚犒之,不半年,有兵数万。”

绍兴末年完颜亮入侵,薛季宣在武昌推行民兵训练:

会有伍民之令,乃行保伍法,五家为保,二保为甲,六甲为队,因地形便合为总,不以乡为限,总首、副总首领之。官族、士族、富族皆附保,蠲其身,俾输财供总之小用。诸总必有圃以习射,禁蒱博杂戏,而许以武事角胜负,五日更至庭阅之,而赏其尤者;不幸死者予棺,复其家三年。乡置楼,盗发,伐鼓举烽,瞬息遍百里。县治、白鹿矶、安乐口皆置戍。复请于宣谕司,得战舰十,甲三百,罗落之。守计定,讫兵退,人心不摇。

乾道五年(1169),时任措置两淮官田的徐子寅提出两淮地区山水寨民兵训练之法:

农隙时,官支钱米,将本路诸州军已籍山水寨伍民兵,应三丁以上主户选取壮丁,赴州教阅一月。今相度欲令诸州军自十月十五日拘集民兵,上教至十一月初五日住教。仍每日于辰时、未时两教,如遇雨雪,权免所教民兵。本司差官比较拍试武艺精熟之人,令州军优与犒赏,谓如射箭上帖,每只支犒钱一贯文,省中红心,每只支犒钱二贯文,省枪手刺赢者每人支犒钱三百文,省所有合用钱物,乞依已降指挥,于合发赴户窠名,并本州军系省钱米内各取一半应副支散。

乾道七年(1171),宋廷更对两淮地区民兵训练从方法、内容、考核以及奖励制度均做了详细规定:

淮东、淮西两路并沿江诸州民兵并两淮万弩手,每岁农隙拘集教阅,其间有武艺超越之人,令逐路帅司行下所部州军,自今岁为始,将所教民兵及万弩手,遇教阅月,选择能步射一石四斗力弓、踏三石五斗力弩、马上直背射一石力弓,各应法人材智勇,可以伏众,解赴本司拍试,其姓名、事艺保明申三省、枢密院,以凭抽摘,覆试推恩。七月十八日措置两淮官田徐子寅言:淮东诸山水寨并诸州民兵总首,首领内有一寨,止管民兵三四十名,而总首三四名者,若一例补授名目,诚恐泛滥。欲每县选差总首一名,特与补一名。目诸寨应管辖阅习忠勇民兵,每一百人置首领一名,特与借补一名。目如一寨不及百人者,许令更行劝募,候人数足者,方与推恩,缓急使唤。官给钱米,以赡其家。欲每遇拍试,民兵官将十二箭全上帖者,特与借补阙守,进勇副尉。候立到新功补正。诏依总首与补,进义副尉,首领令本路安抚司借补守阙,进勇副尉。继而知庐州赵善俊言:两淮之民,无非可用之兵。且以一县为言,大县民兵之强壮者,可籍五百人,下县不下三四百人。今一县择总首一名,素为强壮所推服者,借补爵命,以充总领。又择总首,能统帅强壮者,二人借补,以为正副将。五十人置队将一名,亦是总首借补。五人为伍,每二十五人则置队将一人,使居乡井,遇闲暇之时,从便教阅,以习射、刀、枪为殿最,岁终帅司差官,逐县按试。如统领果能统率本籍定人数,教阅有方,明习战阵,即先补一资。如后来教阅日久,武艺精熟,缓急委是可用,则补正承信郎,正副队将亦如之。其军伍中能自奋发,骑、射、刀、枪精熟出众,亦与借补,以次选迁。仍以义胜名军,并听帅臣节制,缓急从帅臣调发。淮西一路,缓急之际,得胜兵五万人,今俱借补统领等官资及军器赏格,如后借补,总首充统领等官资,统领先借补承信郎。教阅有方,一年先补一资。后来所统民兵武艺精熟,即补正承信郎,正副将先借补进武校尉。教阅有方,一年承信郎,次年统帅所管兵民武艺精熟,即补一资。队将先借补进义校尉,一年借补进武校尉,次年补一资,且以五百为一军合用军器数目,乞从朝廷给降。弩手一百人、枪刀二百人、弓箭手二百人,每遇差官按试犒赏,统领钱一贯,正副将钱七百,队将钱五百,队身钱三百。中红心钱五百,帖钱三百,垛钱一百,枪比类弓箭。诏并依淮东已得指挥施行。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枢密院又对管理、考核非正规军训练情况进行了详细规定:

勘会江东路州县土兵、弓手,令本路总管专一提督,巡、尉依时训练,结队教阅。宜戒饬帅、宪司并措置提督官常切督责,仍每月取责逐处教阅人数、个人事艺、元来斗力有无升进、退墯并当职官职次、姓名,保明诣实,缴申枢密院,置籍,候岁终抽摘,赴行在按拍。奉圣旨,令江西、福建、两浙东西路帅、宪臣并措置提督官并依江东路施行,仍每月委官前去拍试一次,具帐缴申枢密院。如将来拍按,见得武艺精强升进,即行旌赏。当职官亦与参酌推赏。若事艺生疏、退墯,并当职官并取旨斟酌行遣。江东路准此。淳熙二年二月十一日枢密院札子:两浙西路提刑司奏,准指挥,令帅、宪臣每月委官前去诸州拍试,拣中土军、弓手弓弩事艺。照得本路管下巡、尉去处,地里迂远,窃恐所委官不行躬亲前去,徒为文具。今措置每州就委本州兵官一员,每月一次拍试管下巡尉土军、弓手,具帐供申本司与安抚司,缴申枢密院,奉圣旨(依)。仍委逐州守臣督责,所委兵官躬亲前去,遵依已降指挥,严行训练,务要武艺精强,不得灭裂,以备御前,不测抽摘按拍。逐路州军依此施行。

相比正规军而言,诸如弓手等非正规军训练武器等规格不一,“诸州教阅土军、弓手,合用弓弩、箭凿往往自行置办,多不依法。”因此淳熙二年(1175)枢密院下令“诸州据各管人数合用弓弩并箭,于本州有管数目内给散逐处应副使用,若或阙少,即从州府支拨系省钱置办给散。”

淳熙元年(1176)宋孝宗下令:“逐路帅司委自守臣责训练兵官;土兵、弓手,令宪司责巡、尉尝切依时教阅,不得差占窠占。访闻州县尚敢违戾,奉圣旨,令诸路帅、宪司严责州县依时教阅,不得别有差占。守、令专任其责,仍取守、令每月每日入教人数、职位、姓名缴申枢密院。朝廷不测差官前去按拍,如事艺退墯,帅、宪守、令取旨重行窜责。”次年又命令“且命福建造海船,起两淮民兵赴合肥训练,并诏诸军饬戎备”,导致“中外骚然”。时任参知政事的李彦颖建议:“两淮州县去合肥,远者千余里,近亦二三百里。令民户三丁起其二,限三月而罢,事未集,民先失业矣。”宋孝宗马上显示出不快“上作色曰:‘卿欲尽撤边备耶?’”李彦颖最后提出:“令三百里内,家起一丁诣合肥,三百里外,就州县训习,日增给钱米,限一月罢,庶不大扰。”方才得到宋孝宗允许。

淳熙二年(1175)鉴于以往弓手、土军等每月赴州县进行训练考核,“其诸寨土军营寨近在百里之外,远至二三百里,趁赴拍试,往来动经旬日,委是妨废教阅”,建议改为“每季一次差官下县拍试。”

在《庆元条法事类》中规定:“诸巡检、县尉遇在廨宇,每日躬亲教阅,仍具注于历,监司因按阅取历点检。诸监司巡历所至,按阅弓手,每岁一阅,不至者,听差官。”同时“诸弓手日一教,差出不得过三分,请假者不得过三人。月轮差十人。并节级。充县尉当直。所须器甲,从官给,其愿自置者,听。尉仍别给甲胄,并置库注籍,令、丞同点检修整。”还要给予适当奖励,“诸监司按阅弓手,其武艺优异者,以银楪子赏之。”

朱熹也曾经对非正规军训练提出自己的方法:

一、照对诸县弓手、土军系专一教阅,以备弹压捕盗,本州已节次督责巡尉,依时教阅,务要武艺精熟。仍月具所教人数、姓名、升加武艺帐状申州,以凭逐月三分点一,赴州按教。行下诸县并各县巡尉,各仰速便先行声说弓手土军姓名、年甲、所习武艺文籍供申,仍于籍内便将弓兵分作三番,自今年七月十九日为始,先要第一番所发弓手齐集到州按教。须是向后月十九日以前解发到州,应期诸县合教。一、契勘诸军武艺最是弓弩可用,近下诸县点唤弓手上军赴州按教,据各处具到帐籍,多是将不会武艺之人装作鎗牌手名色解发,委是有误缓急使唤。行下诸县巡尉,各日下尽将所管弓手、土军并令专习弓弩,务要捉亲,射射精绝,听候点唤,赴州按教。仍令兼习叉鎗、小牌诸般武艺,不得私役弓兵,妨废教阅。

南宋后期的罗大经对南宋的非正规军发展进行了一番回顾:

绍兴中,张魏公在川陕,奏以王庶帅兴元,制置利、夔二路军事。于兴、洋、金、蓬、开、达诸州,令县选强壮。两丁取一,三丁取二,户与免物力钱二百五十千。五十人为一队,置队长。以知县为军正,尉为军副。月阅于县,春秋阅于郡。不半月,有兵二十万。乾道初,宿亳之役,禁旅多出征,江上之备空虚。陈福公首献民兵之策,及登庸,亟欲推行,会罢相,遂格。然两淮已用其法,而荆襄尤有成规。开禧用兵,禁旅多败,而两淮山水寨万弩手率有功,特为官军所嫉,无以慰其心尽其力耳。丙寅,虏大举南牧,围安、襄以撼荆、鄂。宣司檄召诸处兵,与湖北义勇俱往救。诸郡兵不待见敌而溃,所过钞略,甚于戎寇。独义勇随其帅进退,不敢有秋毫犯,盖顾其室家门户故也。

同类推荐
  • 逆血:苍狼录

    逆血:苍狼录

    所谓王,就是要踩着战死者的白骨,伴着妇孺的哀嚎,在众生的血河中逆流而上。
  • 雪色青春

    雪色青春

    90年代,一名一脚快要踏入“社会支流”的半颓废青年,无意中走上了从军路,从此,他在一无“靠山”二无钱财的情况下,一步步打拼,风险与机遇交织,失望与希望并存,嗑嗑碰碰中他从军中菜鸟变成“行家里手”,一路的艰辛里,坚毅与志向比肩,幽默与笑声齐飞……
  •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青涩年代之命中注定

    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情感、军旅题材小说。以寒门子弟张军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优秀特种兵的故事为主线,演绎出了张军以及祝小雅、张俊等人的情感故事。其中有爱情、男人间的友谊、特种受训、丛林历险、单兵作战、团队协作,是对曾经的青涩年代过往青春以祭奠的一篇架空文。
  • 抗战之潜伏

    抗战之潜伏

    他是一个被老百姓称为恶贯满盈的大汉奸;是一个日本人眼中最好的合作伙伴;他也被GCT人称为最亲密的战友;同时也是军统戴笠又爱又恨的一个人。而他自己则称自己是贪财好色的大汉奸。他让日本人精心制造的各种阴谋破产,他让土肥原贤二,影佐祯昭等日本所有的特务们都大伤脑筋,恨不得将他找出来扒皮抽筋。请看贪财好色的大汉奸教你如何光明正大的贪财好色,如何玩转这个时代。
  • 血溅山东

    血溅山东

    威武、健壮的山东汉子鲁长风凭着他的胆略和高超的武艺,在擂台上连续打败两个到山东莱阳城挑战的东洋武士,为山东人争回了连日来失败的面子,因此被大家誉为山东英雄。
热门推荐
  • 落日之烈阳

    落日之烈阳

    一片虚幻的大陆,一些真实的人,当利益与现实碰撞,静待火花。
  • 采访外星人第一部

    采访外星人第一部

    话说为了搜寻地外文明,地球整了一台全世界最大的射电天眼之后,外星文明好高兴的,回应迅然:哎,既然你在找我嘛,那我就发个声音,咱俩互动一下。双方共同制作的是一款天外电台节目,两名主持人一位是远道而来的“宇宙大馄饨”,一位是来自地球的“地球小笼包”。听名字就知道啦,这二位的吃货级别不同凡响,已与天地水乳交融。节目以专栏的形式推出。内容主要包括:一系列绝密档案的解封,外星文明每天起床忙点啥?宇宙的来龙去脉,人类看不见的视角之外,想不到的逻辑之外,宇宙的那一部分精彩,包括不可思议的外星定制科技,很不一样的生命理念,物理概念,医学体系……为了接上地气,节目间隙将穿插更新版本的星座与预测方面的知识运用。喛,每次上直播,这两枚吃货主持都会重点商议今晚夜宵吃什么。你猜,外星人到地球后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美食呢?啧啧,第一集就这么香喷喷地开始啦!
  • 攻妻入怀:厉少老婆要乖乖

    攻妻入怀:厉少老婆要乖乖

    一场车祸坠毁了宁颖珊对厉靳言所有的爱。多年后她凤凰涅槃,带着儿子强势回归。厉总很着急,大的难搞,小的更难缠。五年前。厉总:“把孩子打了。”五年后。厉总:“儿子,求你了,给我一次机会,我想再给你添个弟弟……”
  • 幸福女人必备的100条锦囊妙计

    幸福女人必备的100条锦囊妙计

    幸福女人不光拥用漂亮的外貌,还要拥有智慧;幸福女人只拥有涵养还不够,还要有十足的女人味;幸福女人不但要事业有成,还要拥有完美的婚姻;幸福女人不但要会管钱,更要会享受生活……本书为你提供幸福女人所必备的100条锦囊妙计。女人如水,水能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所以说,女人因柔弱而坚强。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叹道:“女人是旋转一切的枢纽。”不要做花瓶,修身养性心畅快。不要苦自己,做足女人味。休要嫁错郎,合适的最好。别把婚姻当坟墓,耐心经营甜如蜜。不要蹉跎岁月,怡然享受生活。不要把命运付他人,开辟自己一片天。不负上天创意,秀出独特的你。异性交往别大意,距离适度不受欺。
  • 全能明星助理

    全能明星助理

    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天,投出无数简历都被拒绝后,刘天这时却意外的被一家娱乐公司录取了,成为一位明星助理,刘天以为自己的春天要到了,跟着大牌明星吃喝玩乐,但是进入公司后刘天悲剧的发现跟的明星却从未听说过名字,刘天咬咬牙对着她说:“你不是天后,那我就捧你做天后。”
  • 长歌策

    长歌策

    十年前,雁山上。他本已踏向鬼门关,她伸开手,拉住了他,从此她是他的光,他要这光永久照亮他。
  • 穿越异世之主宰系统

    穿越异世之主宰系统

    一朝穿越,来到了这个战火纷飞的异世界,靠着一小块领土以及大主宰系统,白手起家,打下一片江山
  • 风儿吹落你的心

    风儿吹落你的心

    你不会知道,我也不会说。但是彼此都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浅月若云初

    浅月若云初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自己的身体里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封印?谁能告诉她,到底哪里才能够找到那段属于自己的记忆?谁能告诉她,这位病美男,又是怎么回事?她为寻找身世而来,却不小心让某人住进了自己的心里,从此许下“愿伴君凰舞于天下”的誓言。解开封印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头一次如此厌恶自己所背负的一切,这是她命中注定的孤独。一边是天下苍生,一边是用尽生命去爱的人,最终与他刀剑相向的那一刻,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象征着他们爱情的月季,又能否灿烂依旧?
  • 文之极至

    文之极至

    在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道世界,以身作笔,写一首浩气长存的诗,划一幅有磅薄宏大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