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49300000018

第18章 卡米尔·克洛岱尔

卡米尔·克洛岱尔,19世纪末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情人、学生、模特儿,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1883年,漂亮而极富雕塑才气的卡米尔闯进了罗丹的生活,此时罗丹已是举世闻名的大师,但43岁的罗丹与19岁的卡米尔一见如故,两人从此一起分享艺术和生活的乐趣。

在同居的15年中,罗丹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创作出《达娜厄》、《吻》、《永恒的偶像》等象征着两人情爱的作品,而他的代表作《地狱之门》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品构思和构图来自卡米尔的雕塑。这是罗丹一生的黄金时代,他享受着艺术家和情人的双重快乐。雕塑史上关于卡米尔的叙述止于这些,卡米尔是首先作为罗丹的情人存在,然后才是雕塑家。

1988年,法国演艺界的奇女子伊莎贝尔·阿佳妮倾注全部心血,将卡米尔的故事搬上银幕,终于揭晓了这段雕塑史上刻意保持的空白。这部长达两小时的影片以少有的细致描绘了令人心碎的、一个生命毁灭的全部过程。大师的丑陋是无可逃脱的话题。只因为贪图现成、安定的家庭生活,罗丹背弃了他的情人,但可笑的是那位迫他就范的“妻子”也只是一个没有名分的情妇。关于这位和罗丹一起生活到终老的“妻子”,我们知之不多,只知道她容貌平庸,趣味低下,待人刻薄,为罗丹生育过几个孩子,而且比罗丹大好几岁。这位“妻子”一发现罗丹和卡米尔的事,就威胁卡米尔离开罗丹,甚至拿着凶器试图伤害卡米尔。在这个女人的咆哮面前,罗丹显得懦弱而无能,根本无法保护脆弱的卡米尔。当有人开始攻击卡米尔抄袭罗丹的作品时,罗丹也没有能力澄清卡米尔的屈辱,最终导致两人的决裂……即使是大师,也并非足以支撑一个女子的情感与理智。一座宫殿,你捣毁了它,就再难修补。她说:“我无法和别人分享你,那对我是一种挣扎。你错以为那是与你有关的,其实我就是那个老妇人,不过不是她的身体;那年龄增长中的年轻少女也是我;而那男人也是我,不是你。我将我所有粗暴的个性赋予了他,他用我的虚空给我作为交换。就这样,一共有三个我,虚空的三位一体。”

当卡米尔的目光由纯真变为恶毒,当她由才华横溢流落到醉眼醺醺、一无所成,当那张天使般的面孔变为千疮百孔,请注意那些面孔:像星光一样微弱,像美丽的星光淹没在冰冷的宇宙当中,茫然不知所措。这是一个被事实的阴影毁坏了的生命,毁坏了的女人。阴暗的地下室里,我们看到卡米尔赤裸着身子,弓着背,手中的泥巴疯狂地左右涂抹,嘴里艰难地呻吟着。这已经不是艺术,不是创作,而仿佛是一个人临风站在生命的边缘不寒而栗,任凭疯狂像罡风一样强大,粗暴又野蛮地拉她人胸怀,一起发出野性的呼唤。她的屋子比地窖还要阴冷,塞纳河陡涨的河水使它更像被淹的古墓。

这个桀骜不驯、永远学不会循规蹈矩的女人,这个永远喜欢漫无边际地狂奔,而不是安安稳稳地沿着既定路线行走的女人,这个永远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只回应遥远旷野的原始呼唤的女人!卡米尔的一生都在狂奔,也许因为她知道自己可以经过的时间只有别人的一半——她的另一半人生将寸步难行,被那件束缚疯子的紧身衣牢牢捆住。

可以说罗丹从未正视过卡米尔的才气,他不愿正视,或是说不敢正视,因为她实在是太光芒四射。他把她当成一个他极力想占有、征服的女人。卡米尔最终得以进入罗丹的世界,是通过以自己为模特完成的。女性,在这里又化为被“看”,被“塑造”的对象。因而可以说,她以这种方式介入的本身就预示着其不可靠性,她的才华被降到次要的因素,重要的是她激起了罗丹的灵感和欲望。女性的才华始终没有得到承认,她是作为欲望的客体,以自己的身体当成入场券而登堂入室的。卡米尔追随罗丹来到巴黎,但她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创作个体,而是罗丹的雕塑对象、灵感源泉。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指称着“匮乏”的女性在此却拥有男人失去的东西,她们被男性暗中嫉妒着。尽管如此,她们也不能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事实是,她们反而被一点点地磨去自己的棱角,被迫抛弃过去。卡米尔与家人疏远了,即使是一直以来默默支持她、相信她的父亲以及和她无话不谈的弟弟;她也失去了昔日的创作伙伴,卡米尔的创作个性——她找不到了,在罗丹的阴影下。而罗丹则“偷窥”了她的灵气……利用了她,确切地说是剽窃了她的才华。权威的力量不容被逾越,而只能利用来埋葬女性……他企图把她固置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从而永远地占有她,遮蔽她。但卡米尔较之一般的小有才气的女人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一个蕴藏着不可遏制的能量与激情的女人,她无法忍受自己被男人操纵,她身上那股本能的冲动太过强烈。虽然在这中间,她曾经有过为在爱情上得到承认而妥协的幻想,但罗丹的自私打破了她的梦。从根本上说,罗丹爱卡米尔是因为她具有普通女人没有的灵性,她是个“特殊”的女人;但同时他又不承认她的能力,因为她是女人。这种双重的否定使得卡米尔无论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女人,还是艺术家都失败了。在这两个层次上,她都被抛弃、摧毁了。

当卡米尔发现自己其实只是“罗丹的工人、模特、灵感的启示者和女伴”,她为自己工作得不够,她栖居在罗丹的阴影中,永远不可能独立的时候,卡米尔在绝望中全身心地投入雕塑中。在那件以她自己的身体为模特的杰作中,“她的迅速有力使他感到震惊,大胆的姿势使他心绪纷乱”,卡米尔那种使人产生肉欲的雕塑才华让世人受不了,也让罗丹感到害怕,因为在凝固的石像下面,没有人可以假装看不见那狂奔欢呼的欲望。但卡米尔的成功只是招来了“仇恨、嫉妒、诽谤、沉默或者冷淡”,人们怀疑她只是在模仿罗丹,甚至怀疑是罗丹替她做的。卡米尔的大胆僭越和挑衅,终于让她一步一步付出了代价:罗丹的背叛,世人的白眼,艺术之路越走越狭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濒临崩溃边缘——最致命的一击是,流产使她失去了一生中唯一的孩子。罗丹对卡米尔作品的公然剽窃,彻底打消了她最后一丝眷恋……她感到了从心底升起的阵阵寒意——她和她的雕像一样,被放在展览的出口处,在太阳下暴晒,落满灰尘,“黑压压的人群将它踩得粉碎”。这是所有女性狂奔者的必然命运:众叛亲离,一无所有。

卡米尔的悲剧在于,充满了激情、经常陷于狄俄尼索斯式的醉狂状态中的她,却在追求一种阿波罗式的理想——渴望自己的才华像罗丹一样为社会所承认——在那样一个男权主宰的世界里,这无疑是一种乌托邦幻想。她在雕塑方面的天赋简直不只是才能,而可称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这股洪流时时刻刻激荡着她的灵魂。可是在一个女人没有话语权的社会里……根本就无从得以释放,而只能被压制在有限的空间里。而她的另一重悲剧在于,她将那空想维系在罗丹身上,把他当作打开那个天地的一把钥匙。她以为在艺术领域内存在着平等。

这种企图超越性别的行为必然会失败。卡米尔能抓住雕塑的灵魂,却无法认识到“人世”所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艺术的每一根经脉,每一个细胞都浸润着男权的控制。女性是被排斥……为中心所拒绝的,她们所追求的艺术在这个社会里就是属于男性的。作为一名企图闯进那个被男人把持的世界的异端分子,卡米尔只能被视为“疯女人”。她从来就没有得到“钥匙”,罗丹对她的“培养”其实是对她的扼杀,加速了她的悲剧命运。如同她的弟弟保罗所说……“所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只给她带来不愉快的一切。这完全是大灾难,吞没了我姐姐。”

这就道出了那个时代女性最深沉的悲哀:纵使才华横溢,但由于没有书写、言说的权利,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展露。相反,她们会因为对男性权威的挑战而面临着遭受摧残的更为不幸的命运。只是保罗的这句话中包含着一种宿命感,而卡米尔的悲剧根本不是什么命运悲剧,而是一出性别悲剧、社会悲剧。

“卡米尔,你只能按我告诉你的去做,你才能成功。”

“我为什么一定要按你的去做?”

是性别的冲突,同时也是艺术理念的冲突。当导师控制不了学生,当学生要反叛其导师时,爱情关系怎么能得以继续?罗丹在质问卡米尔为什么在作品里总要表现痛苦时,这位世纪天才显然没有耐心和宽容去理解和倾听另一种爱情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才华对于女人而言的确是一把刀,可以把生命雕刻得晶莹剔透,也会把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在痛苦中体验甜蜜,在受伤后变得更加坚强。不同的人用这把刀刻出不同的故事。宿命者认为,上天在赐予优厚天赋的同时,也会夺取另一些宝贵的东西。而卡米尔是没有信仰的人,并不惧怕命运。

她其实没有疯,也没有输给罗丹,她不过是输给了一个永远走不出阴影的自己。

她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卡米尔·克洛岱尔,她是个独立的雕塑家。

在卡米尔与罗丹的作品中,各有一件“双人小像”,彼此惊人地相似。便是卡米尔的《沙恭达罗》和罗丹的《永恒的偶像》,这两件作品都是一个男子跪在一个女子面前。但认真来看,却分别是他们各自不同角度中的“自己与对方”。

在卡米尔的《沙恭达罗》中,跪在女子面前的男子,双手紧紧拥抱着对方,唯恐失去,仰起的脸充满爱怜。而此时此刻,女子的全部身心已与他融为一体,这件作品很写实,就像他们情爱中的一幕。但在罗丹的《永恒的偶像》中,女子完全是另一种形象,她像一尊女神,男子跪在她脚前,轻轻地吻她的胸膛,倾倒于她,崇拜她,神情虔诚之极。罗丹所表现的则是卡米尔以及他们的爱情——在自己心中的至高无上的位置。

一件作品是人世的、血肉的、激情的;一件作品是神圣的、净化的、纪念碑式的。将这两件雕塑放在一起,就是从1885年~1898年最真切的罗丹与卡米尔。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进入了罗丹手中的泥土、石膏、大理石,并熔铸到了千古不变的铜里。

罗丹曾对卡米尔说:“你被表现在我的所有雕塑中。”

1900年以后,罗丹名扬天下的同时,卡米尔一步步走进人生日渐深浓的阴影里。卡米尔不堪承受长期厮守在罗丹的生活圈外的那种孤单与无望,不愿意永远是“罗丹的学生”。她从与罗丹相爱那天就有“被抛弃的感觉”。她带着这种感觉与罗丹纠缠了15年,最后精疲力竭,颓唐不堪,终于,于1898年离开罗丹,迁到蒂雷纳大街的一间破房子里,离群索居,拒绝在任何社交场合露面,天天默默地凿打着石头。尽管她极具才华,但人们仍旧凭着印象把她当作罗丹的一个弟子,所以她卖不掉作品,贫穷使她常常受窘并陷入尴尬。在绝对的贫困与孤寂中,卡米尔真正感到自己是个被遗弃者了。渐渐地,往日的爱与赞美就化为怨恨,本来是激情洋溢的性格,变得消沉下来。1905年卡米尔出现妄想症,而且愈演愈烈。1913年3月10日埃维拉尔城精神病院的救护车开到蒂雷纳大街66号,几位医务人员用力打开门,看见卡米尔脱光衣服,赤裸裸披头散发地坐在那里,满屋全是打碎的雕像。他们只得动手给卡米尔穿上控制她行动的紧身衣,把她拉到医院关起来。

这一关,竟是30年。卡米尔从此与雕刻完全断绝,艺术生命的心律变为平直。她在牢房似的病房中过着漫无际涯和匪夷所思的生活。她一直活到1943年,最后在蒙特维尔格疯人院中去世。她的尸体被埋在蒙特法韦公墓为疯人院保留的墓地里,十字架上刻着的号码为1943—NO.392.

那么卡米尔本人留下了什么呢?

卡米尔的弟弟、作家保罗在她的墓前悲凉地说:“卡米尔,您献给我的珍贵礼物是什么呢?仅仅是我脚下这一块空空荡荡的地方?虚无,一片虚无!”

法兰西丽山秀水的维尔纳夫村。一个12岁的小姑娘正如痴如醉地揉捏着黏土、胶泥……

她,生着一副绝代佳人的前额,一双清澈如海的深蓝色眼睛,一张倨傲精致的嘴,一头簇拥到腰际的赤褐色秀发……与她揉捏的那些神态毕肖的小人儿相比,她自己更像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更像一个被日月精华过分宠爱的“天之娇女”。

1943年秋,巴黎远郊蒙特维尔格疯人院,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媪溘然而逝了……她死时,没有任何遗产,没有一个亲人,只有一个蹩脚铁床和带豁口的便壶。

人们早己忘却了她的名字曾被记载在法国第一流雕塑家的第一行上;忘却了她就是那些史诗般的雕塑作品——《成熟》、《窃窃私语》、《沙恭达罗》、《珀耳修斯》的作者。

请记住,她是有自己的名字的——CamilleClaudel,她是个独立的雕塑家。

同类推荐
  • 过得刚好

    过得刚好

    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郭德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本书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3(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3(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黄苏(1903~1935)亦称黄更生。广东海南人。黄苏少年时代,在资本家工厂里做学徒工,后来成了一位技术熟练的电气工人。1925平,在香港加入了工会组织,开始参加工人运动。6月,参加省港大罢工,担任罢工委员会领导下的工人纠察队支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1927年12月举行的广州起义,担任起义主力工人赤卫队敢死队队长。起义失败后,又到香港摩托车职工会任书记。不久,担任中共香港市委组织部部长。1928年4月,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委员。1929年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并代表省委先后到北江、中路等地巡视工作。
  •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观念的作品,包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堂吉词德》。他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被狄更斯、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誉为现代小说之父。本书作者陈凯先为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教授。他依据丰富的外文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个人体验,结合本人和学术界塞万提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塞万提斯的生平及创作进行全面而精辟的叙述和评论,布局匀整,文字清新,充分展示了塞万提斯及其创作的巨大魅力和深远意义。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热门推荐
  • 鬼引谜案

    鬼引谜案

    蒋小波是一个富贵之家收养的孤儿,平时喜欢四处游逛,可是一次对一处老建筑的好奇却让他遇见了鬼。这之后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鬼会找他,在他不断的追查之下却牵扯出了十年前的重重让人伤心的往事。
  • 番茄酱之云

    番茄酱之云

    当我们不知如何面对,请给我一点勇气。“亲爱的哈里斯先生,请您别在意左上角的那个红点儿。那可是果酱而不是血哦……”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因为一次意外,导致一个男孩失去了生命,她无法向身边的任何人倾诉此事,因此内心一直饱受折磨。在听了一个修女关于死刑的讲座后,她决定给美国的一个死刑犯写信。女孩以假身份——佐伊向死刑犯斯图尔特·哈里斯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心理变化历程。故事悬念不断却又格外风趣可爱。致所有孤独、迷茫的女孩,关于爱与伤害,和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秘密。
  • 一枕云梦

    一枕云梦

    乐言无意间来到这个史书上从没听过的朝代。作为千金小姐官家嫡女的她本以为可以平静安乐的过完穿越人生。但是事与愿违偏偏家中争斗不断,什么婆媳斗,夫妻斗,兄弟斗,姐妹斗乃至官场上的君臣斗,同僚斗,总之是不得安宁……其实小女子心中没有奢望,只愿今生得一良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一季,泪成了廉价品

    那一季,泪成了廉价品

    那么,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是谁陪伴,不!是自己双手紧用自己~仅此而已。
  • 天才徒弟的坑师史

    天才徒弟的坑师史

    她,名震全球的顶尖杀手,自小被关在没有窗户的房间接受非人的训练。一朝重生,阴差阳错当上了导师,收了一个小徒弟调教调教,却没想过,被自家的徒弟给坑了。某天,某徒弟为了体现求学精神,问某师父:“师父,为什么师徒恋不被允许呀?”某师父淡定的回答:“为师认为师徒恋其实没有什么,毕竟师徒只是一种关系。”某徒弟眼中闪烁着不明光芒,说道:“哦,是吗。”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萌公主闯情关之轻幽一梦

    萌萌公主闯情关之轻幽一梦

    阴错阳差间借尸还魂的轻纱其实是紫阳国的公主,她到了另外一个人的体内重生,在清雅国遇到了痴情王爷和笑靥如花的皇上,一个飘逸俊朗的鬼魂和礼部尚书之子爱称呼自己为本少爷的秦朗。本以为在那里就已另一个人的面目就那样活下去之时,轻纱发现了自己这副身体主人的秘密。轻纱意识到这件事重要性质决定要逃走,她请求与自己一般无所依靠的鬼魂夜与自己相伴,渐渐发现了自己的感情,他竟与自己很久之前认识的人感觉相似,似曾相识。这是一个爱恨纠缠着的,整篇被谜团环绕至结局的小说,被爱,错爱,虐爱,欺爱,的花样展开。以主角之力带领所爱之人拯救世间的故事。
  • 我的老板不一般

    我的老板不一般

    在帝都有这么一家神奇的小饭馆,他家的老板谁都惹不起。他家的厨师谁都惹不起。当然了...最神奇的是,这家店的老板不是人而是一头巨龙!这是一个关于龙神老板与咸鱼厨师的日常故事~本书又名《我的老板是头龙》;《我的老板实在是太强悍了》
  • 神明代理

    神明代理

    【有点搞笑,有点暖,有点虐,有点灵异;偏男频亦偏女频】在人类实境过往中,存在着八百万神明,以及各种被称为“红莲”的魑魅魍魉。沈奕是名普通高中生,但他与普通人之处在于他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俗称:通灵!某天只因为错把一名灵体的少女给当成活人,冲到货车底下救人,因此把自己给搭进医院,然而深夜的医院睡的并不安稳,一睁开眼便看见白天他救下的少女,被告知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