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窟创始于四世纪,历时千年,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艺术博物馆。它是由建筑、彩塑、壁画三大类组成。建筑是载体,它包括木结构窟檐和建筑绘画;壁画是石窟的装饰,面积广大,内容比较简单;彩塑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灵,是石窟艺术的主体。中国石窟艺术以简练概括的造型,表现了中国人内在的精神和理想的美。这些优美、生动、朴实、敦厚的雕塑形象历经千年而始终具有艺术的魅力。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都艺术。
庄严神秘的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公元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壁画和彩塑融合了汉民族和西域民族的艺术风格,呈现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各时期的不同面貌。石窟中也有许多汉文及各少数民族文字写成的文书和经卷,是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
壁画的主要类型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就是壁画。这些壁画不仅是罕有的美术品,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它的内容可以说是多彩多姿。
主尊佛像画。所谓“主尊佛像画”是一种泛称,即以佛、菩萨等占据壁画的中心位置并表现为绘画的主要内容,从而形成供养、礼忏的中心。
佛教故事画。据传,在寺壁上绘画的是释迦牟尼本人的旨意,在天竺早期的佛寺中便有了彩绘寺壁的传统。根据佛经故事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佛传故事画、佛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譬喻故事画四种。
佛教史迹画。绘述佛教历史传播中的佛教人物、佛教圣迹、佛教瑞像、佛教灵异、感应故事等,颇类似于“说话”、“戏说”笔调,而非佛经典。
大型经变画。绘述释迦佛祖所宣讲佛经的图画。这里专指根据某一部佛经的主要内容或相关佛经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型经变画。
民族神怪画。描绘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的各种人物神怪形象的画面。在敦煌石窟中这一类形象不多,主要集中在莫高窟第249窟和第285窟中。
世俗生活画。有形船、走马、耕种、收割、嫁娶、医病、练武等不同人生事象。它们虽然在敦煌壁画中并不居于主流位置,而往往散见于画面上一些不显眼之处。除此之外,壁画中还大量反映了有关科学技术的相关内容,而与数学、天文、地理、农学等多学科有关。
山水风景画。敦煌石窟壁画以佛、菩萨为中心内容,这是其不可移易的主题,但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的场合下,几乎每个洞窟都有山水景观。敦煌石窟中的山水画主要出现在佛教故事中,作为人物出现的场景和陪衬。
供养人物画。主要用来表现那些出资造窟、绘塑佛画佛像的功德主、窟主以及眷属等供养人的画像。
装饰图案画。一般分为三类型式:①石窟建筑装饰,如窟檐、花砖等。②窟内壁画装饰,多用于修饰、连接或区隔各壁画的边饰、人物服饰等。③塑像人物的服饰及佛背光装饰等。
除了敦煌石窟中的绘画以外,还有一大批属于敦煌艺术的绘画作品,这些出自莫高窟“藏经洞”。
北朝时期洞窟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绘满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北朝时期的洞窟窟形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三种。彩塑分为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主要有佛像画、佛经故事画、传统神话传说画、供养人画像四类。
隋唐时期洞窟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唐时期洞窟窟形多样,除四壁一龛窟、中心塔柱窟外,还出现了四壁三龛窟、佛坛窟、大像窟等新的形式。彩塑都为圆塑。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
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壁画题材主要有佛像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和瑞像画、佛经故事画、供养人画像五种。
隋唐时期洞窟壁画描绘细致讲究,形象逐渐增大,晚唐已出现等身大像。并从四壁下部进入入口甬道两壁。场面宏大、结构严谨的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及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是重要的历史画卷。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
五代、宋时期洞窟
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中心佛坛窟和四壁一龛窟。
五代、宋时期洞窟内的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气势恢宏壮观。
五代、宋时期的洞窟壁画主要有佛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和瑞像画、供养人画像五类。
西夏、元时期洞窟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飘逸的飞天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相互融合的结果,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人文价值
敦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洲四大文明体系在这里交汇融合。在莫高窟的大量壁画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来自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艺术因素,古代艺术家们将这些因素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特色相结合,创造出精彩绝伦的敦煌壁画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4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