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10100000012

第12章 北京通信

蕴儒,培良两兄:昨天收到两份《豫报》,使我非常快活,尤其是见了那《副刊》。因为它那蓬勃的朝气,实在是在我先前的豫想以上。你想:从有着很古的历史的中州,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在豫告这古国将要复活,这是一件如何可喜的事呢?倘使我有这力量,我自然极愿意有所贡献于河南的青年。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站在歧路上是几乎难于举足,站在十字路口,是可走的道路很多。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途,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所以,我终于还不想劝青年一同走我所走的路;我们的年龄,境遇,都不相同,思想的归宿大概总不能一致的罢。但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可是还得附加几句话以免误解,就是: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中国古来,一向是最注重于生存的,什么“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咧,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咧,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咧,竟有父母愿意儿子吸鸦片的,一吸,他就不至于到外面去,有倾家荡产之虞了。可是这一流人家,家业也决不能长保,因为这是苟活。苟活就是活不下去的初步,所以到后来,他就活不下去了。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以中国古训中教人苟活的格言如此之多,而中国人偏多死亡,外族偏多侵入,结果适得其反,可见我们蔑弃古训,是刻不容缓的了。这实在是无可奈何,因为我们要生活,而且不是苟活的缘故。中国人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见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着,不会再犯罪;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阙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古训所教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法,教人不要动。不动,失错当然就较少了,但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错不是更少么?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我想,我们总得将青年从牢狱里引出来,路上的危险,当然是有的,但这是求生的偶然的危险,无从逃避。想逃避,就须度那古人所希求的第一监狱式生活了,可是真在第一监狱里的犯人,都想早些释放,虽然外面并不比狱里安全。北京暖和起来了;我的院子里种了几株丁香,活了;还有两株榆叶梅,至今还未发芽,不知道他是否活着。昨天闹了一个小乱子,许多学生被打伤了;听说还有死的,我不知道确否。其实,只要听他们开会,结果不过是开会而已,因为加了强力的迫压,遂闹出开会以上的事来。俄国的革命,不就是从这样的路径出发的么?夜深了,就此搁笔,后来再谈罢。

鲁迅。五月八日夜。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四日开封《豫报副刊》。)

同类推荐
  •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全新收录吴忠全三年间创作的精品散文,全书分为两部分,【众生之相】讲诉行走时遇见的小人物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游记讲诉自己走到哪里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以当地风土人情或是当地人物做主人公的散文,每一个故事都单独区分开来。【一家之言】讲述作者行走于北方时经历的各种情感。体现出对故乡、对人生、对生命等等的感怀。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存于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人我们无法挽留,有些时间我们无法停驻,于是那些我们经过的,错过的,忘记的与无法遗忘的,竟组成了大部分的生命,谁能说谁不曾感到寂寥呢?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给别人翅膀,你也能飞翔

    给别人翅膀,你也能飞翔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给别人翅膀你也能飞翔》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 家载一生

    家载一生

    《家·国·天下:家载一生》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系列三部曲之家卷。本书是古稀之年的梁晓声回忆父母、家人的温情散文集,用朴实的文字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家载一生,记录的是作者内心深处、最难以忘怀的最初记忆——关于家人的记忆,也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本书情感真挚、文字热忱,读之使人哽咽。本书主要收录梁晓声老师关于家人的叙事散文,譬如《父亲》《母亲》《兄长》等,字里行间流露出梁老师对家人的怀念与深情。
热门推荐
  • 废柴倾狂:腹黑娘亲萌宝宝

    废柴倾狂:腹黑娘亲萌宝宝

    【此文完结,新文《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当代佣兵之王被青梅竹马设计后穿越重生,却不曾想居然穿成个奶娃娃,好不容易长大了吧,居然还被某闲王爬床,闯荡江湖瞬间崩溃了有木有?丫的,一个小宝在肚子里发芽,从此,一家四口,踏上了祸害大陆的一去不归之路】某日,某小宝偷偷摸摸的摸到了某闲王的房间,“坏蛋,欺负我娘亲”某小宝瞪着小胖腿怒吼,某人再次刷的黑了俊脸,随手一提只见某团小东西飞出窗外,某女怒“要是摔坏了怎么办?”闲王笑,“摔坏了再生一个就是”说着,身子就压了下去,立即把再生一个付之行动。次日,“坏蛋,这是我娘亲,十万金子,卖给你了”哼哼···坏娘亲,看着坏蛋欺负小宝都不帮忙,把坏娘亲买了再去买个好娘亲,闲王笑:“成交”终于把碍事的家伙踢出去了,某女抓狂···轩小宝,我要杀了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星月异

    夜星月异

    千年后的地球已经不是宜居的圣地,人们处心积虑逃离地球,培养出一批批科学家,星际战士,对付着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烈火纯爱

    烈火纯爱

    一个是电视台的记者,一个消防局的队长,看似两条平行线的人却因为两次事故被联系在一起。嫁给消防员的好处有很多,有车,有房,有“钻”,又有“枪”木讷的是他,爱她的也是他,生活虽然有时很无趣,但是只要往前看,一切都是幸福的。
  • 吾奉师命来

    吾奉师命来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运气这种东西谁说的准呢。证道一途道阻且艰,被逼进入生死境。非但活着从中出来,获得了莫大机缘。除去神器与修为,他全部的运气都花费在遇到了那只白猫身上。
  • 旧日欺诈师

    旧日欺诈师

    李正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是如此坎坷。穿越到异世界,误打误撞成了铁匠,随手打造出的武器轻而易举的便拯救了王国,成就一位战神,他很迷茫。教廷之神,魔族之神,亚人之神......统统都在保护自己,他不明白。世人奉他为圣堂大师,隐匿中寻求他的帮助。直到有一天,他知道了真相。他是古神的使者,是旧日支配者的从属,是外神的代言人,同时。他也是一名欺诈师。 PS:克苏鲁、多人格、魔物娘、智商在线,无ntr无ntr无ntr,纯爱党请放心食用。
  • 活在超神学院的写轮眼

    活在超神学院的写轮眼

    一双永恒万花筒写轮眼成了他在超神活下去的希望,同样拥有长生不老和一手无神可及的催眠术伴随着他出世。想杀我,先打到我再说!
  • 异维革命

    异维革命

    人的一生是万里河山,来往无数过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山巅,山河回望。
  • 变装少女入侵贵族学院

    变装少女入侵贵族学院

    若尤永远记得十五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年仅两岁的她被亲生父母残忍的抛弃在了断桥上,和风一起咆哮,和雨一起哭泣。那一晚,出现了罕见的龙卷风,一夜之间,整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恍然间,若尤似乎看见有一个白发飘飘,胡须垂胸的老爷爷踏着废墟向她走来,轻轻地抱起她,慈祥地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小若尤,今天的记忆你将永远记着,而我说的话,你更要一字不漏的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