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0700000008

第8章 历代祭文

吊屈原赋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1—前169),西汉洛阳人,杰出政论家和文学家。他以弱冠之年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受到权贵的排挤、谗毁,被贬为长沙太傅,三十三岁时郁闷而死。他的政治论文《过秦论》、《陈政事书》、《论积贮疏》等最为有名。

“原文”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趼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风缥缥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佰蚺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译文”

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已经谪去,心中很不快活,就渡过湘水,作赋以悼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臣,被谗害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说:“已经完了啊!国中无人啊,没有人能理解我啊。”于是自投汨罗江而死。贾谊追念伤悼他,用以比喻自己的遭遇。其辞说:

敬受嘉惠啊,待罪长沙。从旁听说屈原啊,自沉于汨罗江。到湘江托付江流啊,敬吊先生。遭到世上无比的冤屈,才这样死去。呜呼哀哉!逢世不吉祥!鸾凤隐藏啊,小人翱翔。没有才能的人尊荣显贵啊,谗谀逢迎的小人得志猖狂。贤明的圣君不依正道而行,方正刚直而被颠倒。世上人都说卞随、伯夷糊涂啊,而认为盗跖、庄跻廉明。莫邪宝剑为钝刀啊,铅刀反而是锋利的。嗟叹不得志,先生是无缘无故的啊!这是反而抛弃周鼎这样的国宝,宝贵康瓠这样的瓦器啊。拼命地驾着疲惫的牛,以跛驴为骖马啊。骏马垂下两耳,驾着不坚实的车啊。礼帽当做鞋垫,渐渐地不可长久啊。叹先生之苦,惟独先生遭到此灾祸啊!

讯曰:罢了!国内没有人知道我啊,独自抑郁向谁去说?风飘飘而翱翔,高高地逝去啊,本来就是自己引退而远去。因袭九天神龙的样子啊,潜入深渊而自我珍爱。脱离蟂獭以隐蔽啊,怎么能同虾和蛭、螾为伍?所宝贵的是圣人的神圣德行啊,远离浊世而自我珍藏。让骐骥可以受到束缚啊,怎么能谈得上不同于犬与羊?遭到盘绕在身上的罪过啊,也是屈原的缘故啊!遍历九州去寻找好的君主啊,何必一定要怀念这个郢都呢?凤凰飞翔于千仞之上啊,看到德行的光辉才停下来,看见德薄的危险征兆就远远地拍打翅膀而高去。那些很平常的污水沟,怎能容得下能吞吐舟船的巨大的鱼?横在江湖上的鳣鲸这样的大鱼,也必然受制于蝼蚁。

“赏析”

作者贾谊因为遭谗毁被贬为长沙太傅,心中郁闷不能自解,想到自己的这种遭遇与屈原的遭遇相类似,于是作此赋,借祭悼屈原以抒发心中的郁闷。

在这篇祭文中,贾谊对屈原“遭世罔极”、“逢时不祥”的悲剧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并且认为屈原这样的凤凰、骐骥一样的杰出人才,应该选择贤明的君主去发挥才干,而不应该和像水獭、蚂蟥、蚯蚓一样的这些小人为伍,从而抒发了对于政治混乱、世道黑暗、忠臣被贬的愤慨之情,表达了只有“远浊世而自藏”,才能免遭祸患的思想。这也是贾谊本人在屈原的遭遇中揽镜自照的悲愤情感和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的流露。

悼李夫人赋

“作者简介”

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推动汉朝进入全盛时期。李夫人是他宠爱的妃子,妙丽善舞,生一男,后为昌色哀王。李夫人病重时,汉武帝亲往探视。李夫人因病重毁容,蒙被不见,只以幼子和兄弟相托。李夫人死,他以厚礼葬之;随后,他对李夫人思念不已,听从方士的建议,设立帐帏,张灯烛,陈列祭品,招其魂灵。武帝在另一帐内远见一女子似李夫人之貌,但不得上前相见,于是愈益相思悲戚,作诗曰:“是耶?非耶……偏何姗姗来迟?”意犹未尽,逐作此赋祭悼之,以寄托哀思。

“原文”

美连娟以修娉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风僭以凄戾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疆。托沉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菱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乎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俄扬。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驩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忽迁化而不反兮,魂放逸以飞扬。何灵魂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寝淫敞恍,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嫉妒阘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湾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已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傈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译文”

美丽而纤弱柔软的体形可以显示她的美好啊,可惜命断绝而不能长久。修饰设立供奉的神帐以延长贮存她的遗体的时间啊,使她虽然泯灭但并不马上返回故乡(阴间)。悲惨的气氛集结在杂草丛生的墓地上,她身处墓地幽暗之处仍怀着伤感。放置祭祀的车马在山陵之上啊,停留在漫漫长夜里永远见不到阳光。秋风惨烈而凄厉凶暴啊,她已没落而消亡,神明孤独却对儿子与兄弟怀着深长思念之情啊,魂魄漫游于疆域(墓地)之外。托身在阴沉沉的地下墓穴里,仍然惋惜盛开的花还未开尽,思念永远不能复返,回想着过去美妙的日子而徜徉着。含苞的莲花和未落的荷叶正等待风来,泥土混杂着芳香袭来更加香浓扑鼻。确实是安闲而柔顺啊,轻举飘摇啊愈益庄重。宴饮时拍楹而歌啊,目光接连地流盼回顾,娥眉偶尔扬起。已经死去了,还是因为激动感奋而心绪仍随着李夫人,虽然看不清裹在帐中的红颜女子的面貌。欢乐的亲呢已经离别,仍然在夜晚似醒非醒的梦中看到她模糊不清的身影。忽然死去永远不会回来了啊,魂魄离开了她的肉体而放逸飞扬地远去。为何她的灵魂如此忙乱,悲伤地徘徊不前,犹豫不定?大概是觉得阴间的路比阳间的路已一天远似一天,于是忽然辞别而去。她将遥远地西行,倏忽不见踪影。渐渐的模糊不清,寂静无声,思念她的情感却如流水般不断,伤悼在心。

歌辞曰:佳丽的光彩,已消退了红色的容颜。但嫉妒她的卑贱的人,哪里能与她相比呢?正当她年华正盛时,却寿命不长,夭折而亡。她的兄弟和儿子都连声悲叹,泪流满面。悲衷愁闷,呜咽哽咽,衷哭不可止啊,病中向来不愿假意敷衍与我相见,说已经不是原来的容颜了。脸色黄瘦,叹息不止,叹念儿子尚幼啊,悲怆时也不说,所依仗的是皇上平日的宠爱啊。仁者不必发什么誓言,说话算话,哪里有亲人之间反而以誓言相约的道理啊?过去了的不会再来,重申旧日相爱之心作为信物吧。离开了阳世,走向阴间啊,死者一去不返,已经住进阴间的新居室,不再会回到她生前所住的宫室了。呜呼袁哉,只能想念她的灵魂了啊!

“赏析”

这篇赋被后世学者称为在司马相如赋之下、扬子云赋之上的精短之作。赋以悼念李夫人的逝去伤心不已的情感为线索,写出了汉武帝对她的宠爱与不忍离别的情感。其最重要的手去是设身处地从李夫人着笔,“触物伤情”,看到为她“饰新宫以延贮”,便想到她命不该绝。看到祭祀的物品,便想到她处在幽暗的墓室仍然在伤感,并且联想到她可能还在“遥思”幼子及兄弟的命运,仍在惋惜盛开的花还未开尽,回想生前美妙的时光。又从现实回想起从前他与李夫人宴饮歌唱的舞姿和目光流盼、娥眉扬起的美妙情景,更增伤感。亲昵、快乐的日子已经“迁化而不反”,但心仍然追随着她,极想能从远处一见她的容颜,因而怨怪她的肉体为什么这么快地飞扬而去,她的灵魂为什么如此早早离别。她的倩影在眼前倏忽不见,思念她的情感却如流水般不断,伤悼更为悲切。

乱辞是对这种思念深切的情感的深化。他歌唱李夫人心灵的美丽,表达对她的真挚的情怀,伤悼李夫人病中不愿与他见上一面的遗憾和悲伤,表示“申信”于李夫人,成就她的愿望。想到从此生离死别,便歌唱起“想魂灵”的乐章。

这篇悼文爱意缠绵,情深意切,余韵绕粱,也与所要表达的思念和悲悼的情感相适应,具有一唱三叹、感情回旋往复的特点。

哀二世赋

“作者简介”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著名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景帝时代为武骑常侍。客游于梁,作《子虚赋》。武帝读《子虚赋》,召见他,任为郎。曾奉使西南,对开发西南颇有贡献。晚年闲居。有赋二十九篇,其中《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代表作。《史记》、《汉书》均有传。本文“哀二世”指哀悼秦二世胡亥。

“原文”

登陂阤之长坂兮,坌入曾宫之嵯峨。临曲江入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岩岩深山之谾谾兮,通谷豁乎谽谺。汩淢靸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观众树之蓊荽兮,览竹林之榛榛。东驰土山兮,北揭石濑。弥节容与兮,历吊二世。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呜呼哀哉!操行之不得,墓芜秽而不修兮,魂亡归而不食。复邈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佅。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呜呼哀哉!

“译文”

登上倾斜的长山坡,看到并排高大巍峨的层层叠叠的宫殿。走到曲江岸边的洲渚,远眺终南山山势起伏的雄伟。高耸入云的深山开阔深邃啊,通往幽远而又空大的山谷。水流急速地向远方流去,注入平地,扩散开来。看大片树木的蓊郁茂盛,纵览竹林中草木的丛生。在东边的土山上奔驰,在北边提起衣服走过石上的湍流。停车徘徊,从容面对,历数事实,哀悼秦二世。秦二世立身处世不谨慎,导致亡国,失去大势。相信赵高的谗言而不能醒悟,导致宗庙灭绝。可叹呀可叹,操守品行不善,以致死后的墓地也荒芜秽杂而无人修缮祭祀,幽魂无法归来享用祭祀的贡品。永远断绝了祭祀,没有了祭祀,时间愈久,坟墓愈被草木遮蔽。秦二世的灵魂空廓无依,只能蹑足徘徊,永远消逝在九天之上。

“赏析”

秦代的迅速灭亡,在汉代就引起过深刻的反思。其中如贾谊的《过秦论》最为著名。《过秦论》在论述秦二世时说:假如秦二世只是一个庸主,但只要“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王之过”,“虚囹圄而免刑罚,除收孥污秽之罪;约法省刑”,“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则可以有升平之世。但是,秦二世“不行其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按:二世元年四月下令复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无当,赋敛无度”,终于不能免于身遭戮杀的下场。贾谊说这是秦二世灭亡的根本原因。

司马相如则是以亲身登临埋葬秦二世的地方发出天命无常,人世变迁的感慨。

这篇赋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描述作者在曲江岸边,终南山下徘徊,看到巍峨的山峰,湍急的流水,空阔的山谷以及茂盛的草木,在这埋葬秦二世的地方,已经完全看不到秦二世的踪迹与影响。后一部分历数秦二世宗庙灭绝的教训,指出主要是“持身不谨”、“信谗不寤”,以致死后的灵魂都无处归宿。

司马相如的赋大都铺张扬厉,惟此赋与《大人赋》短小而富含讽谏之意。

自悼赋

“作者简介”

班倢伃(前48?—前6?),倢伃,对有文才的宫妃的称号;其名不详,楼烦(今山西宁武)人,西汉女文学家,班固祖姑;少有才学,善辞赋,成帝时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不久立为倢伃,故后人称为班倢伃(又作婕妤)。许皇后因此被废,考问班倢伃时,倢伃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宝贵在天……诉之何益?”上述其事。其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成帝班倢伃集》一卷,已佚。今存《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内容为伤悼宫廷生活的郁郁之情,文辞哀怨动人。

“原文”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后庭。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成。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每寤寐而絫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

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

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暮而昧幽。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重曰:

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扃。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绿草生。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栊虚兮风泠泠。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绊縩兮纨素声。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

“译文”

承受祖先遗留下的美德啊,有什么性命的美好与灵巧。以微弱的身躯登入宫廷啊,充下陈于后宫。承受圣皇的恩惠啊,如同日月的盛明。扬起光亮强烈的显赫啊,奉皇上的恩宠住进增成。既然过分的宠幸是在不适当的位置上,私下里还是认为差不多遇上了好时光。每每辗转反侧啊,伸展佩巾的带子以自我沉思。陈列女图视为鉴戒啊,回看女史而讨论诗句。悲伤晨妇所作的警戒啊,哀叹褒姒成为罪魁祸首。赞美娥皇女英嫁给虞舜为妻,荣耀于太任、姒成为周朝的国母。即使是愚蠢丑陋到无及啊,哪敢舍弃心思而忘记这些。

经历了岁月就伤悼恐惧啊,忧愁繁华的不再增长。痛苦在阳禄与柘馆啊,接连使襁褓中的孩子遭横祸而死。这哪里是我个人所殃及的罪过啊,而是天命的不可求。

白天的太阳光线快速地移动啊,终于因暗暮降临而模糊幽深。尚且承受着覆载的厚德啊,不因我的罪过而抛弃我。供奉于皇太后啊,托身于长信宫的末流。共同洒扫于帷幄啊,直到以终死为期限。愿归骸骨于山下啊,依靠着松柏余荫的美好。

重新再写一次:

潜藏在黑暗的宫殿里,幽寂而又凄清啊,正门紧闭也禁止从小门出入。华丽的大殿上落满尘埃啊,中庭长满了茂盛的绿草。宽敞的屋内帷帐暗淡,房栊空虚啊风泠泠作响地吹进来。感叹帷裳啊放出虹罗的颜色,纷杂的绊縩声啊是纨素发出的。神思眇眇啊,密布在安静的地方,君御驾不来啊谁认为是荣耀?俯视着宫殿的地面,思念着君王的脚步出现。仰视啊云屋,两行泪水流个不停,顾盼左右啊和颜悦色,斟满酒杯啊消除忧愁。只有人生啊一世,匆匆逝去啊像梦幻一样。已独自享受了高明的东西,做一个老百姓啊多么美好。尽力娱乐啊快乐达到极点,与荣华富贵相会是无期了,《绿衣》啊《白华》,自古啊就有了。

“赏析”

班婕妤的这篇《自悼赋》慨叹自身先受宠后失宠的遭遇,是哀怨幽深、倾诉凄凉心境的作品。

全文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叙述入宫后所受到的宠信以及失宠以后洒扫长信宫,以至终生的哀怨。在写法上从受到皇上的“宠信”于增成宫而显贵,与赵飞燕的“谮告”、自己的失宠作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哀怨之深。

后一部分抒发退居长信宫后的凄苦心情。这一部分内容含蓄曲折,一代才女幽闭深宫,郁闷积胸,欲哭无泪,心如死灰,将情感通过长信宫的灰暗凄清的氛围,通过典故曲折地表现出来,在艺术上具有令人咀嚼回味的特点,值得读者加以仔细欣赏。

从这篇赋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宫廷嫔妃痛苦的遭遇和心灵的苦难,也可以看到那些怀着卓越才能的如班驩伃这样的妇女的文采风流。

思旧赋

“作者简介”

向秀(227—277),字子期,三国魏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一带)人。魏晋之际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思旧赋》和《难嵇叔养生论》等。

“原文”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译文”

我和嵇康、吕安居住的地方很接近,知道他们都是不可羁绊的优秀人才。然而嵇康志向高远而疏于世俗事务,吕安心胸开朗而放任自流,以后他们都因事被处以死刑(按:这是指嵇康和吕安被人陷害而被司马昭杀害的事)。嵇康具有多种技艺和才能,对于音乐的技艺特别精妙。即将被杀之时,他回头看看太阳在天上的位置,要来琴而从容弹奏。我(以前)往西方(洛阳)去,现在回来,路过他们往日住过的旧居。此时太阳已快要落下去了,天气很冷,令人顿生凄清之感。我的邻居有人吹笛,发声嘹亮,使我追思起从前与嵇康、吕安游乐宴饮时的友好感情,于是感音而叹,做了这篇赋:这次我奉命到遥远的京城洛阳去,很快又返回来往北走,经过过去在山阳居住过的地方。往上看旷野的冷落凄清,在城墙边停下我的车子。踏着嵇康、吕安往日活动过的地方,经过破败巷子里已经空荡荡的房子。衰叹《黍离》诗悲悯周王朝的灭亡,悲哀微子在殷墟上唱《麦秀》之歌。思念古代为的是怀念今天,心思徘徊而踌躇。高大的房屋尚存还没有被毁坏,嵇康他们的形体和精神到哪里去了呢?过去李斯被杀,临刑的时候,对儿子李由说:“我想同你再率黄犬,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还能有机会吗?”悼念嵇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回忆他那时还回头看看日影而弹琴的情景。他是将命运寄托在偶然的遭遇上,把残余的生命寄托在转瞬即逝的时间里——即琴声里了。听到邻人吹奏的笛声慷慨嘹亮,嵇康弹奏的绝妙的琴音哪里去寻找。我停下的车子又将前行,于是手执毛笔写出心中的感慨。

“赏析”

本文中,向秀抒发了悼念亡友嵇康、吕安的真挚情感。文章虽短,却含蓄蕴藉,深沉有力。作者与嵇康、吕安是志趣相投的朋友。由于对当时的政治不满,他们都有意地力图摆脱政治生活的羁绊。嵇康以打铁做伪装,向秀做他的助手。吕安灌园,向秀也曾参与。嵇康和吕安因遭政治陷害同时被杀,向秀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是怀着深切的同情的。这次向秀路过嵇康打铁、吕安灌园的山阳故地,怀念、同情嵇康、吕安和忧愤的情绪同时从心底升起。他在序中写道,嵇康、吕安都是不可羁绊的优秀人才,他们都足因“志远而疏”(嵇康)、“心旷而放”(吕安)而惨遭杀害的。特别是嵇康“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嵇康的从容赴死,索琴而弹,更引起作者的敬佩与感叹。在邻人吹奏的笛音里,引发他写出了这篇文章。

文章正文从故地荒凉、故人友情已逝写起。由他们的遭遇,联想到《黍离》悯周、《麦秀》悲殷以及李斯被杀等,都表现出对他们的眷恋,也正如嵇康临死前“顾日影而弹琴”一样,对生活充满了留恋。作者感叹,人生无常,只能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偶然,如嵇康托付给寸阴那样。丈章的最后几句照应序中提到的“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说听到这慷慨嘹亮的笛声,又想到了嵇康绝伞时激昂凄怆的琴音,使人不禁痛心不已。援笔写出了心中的感慨。

文短意长,结构严密,情感层层推进,是这篇精彩的抒情短赋的特色。

自祭文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没落士族家庭;始任江州祭酒,后任建威参军,因官场与自己的志趣不合,遂辞官归去。他四十一岁时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又毅然归隐。南朝宋义熙末年,征为著作佐郎,不就。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文十多篇。代表作品有《咏荆轲》、《述酒》、《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等。其艺术成就很高,具有平淡自然、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

“原文”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陶子将弃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昔。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弥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致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没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靡非已荣,涅岂吾淄,摔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遯,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莽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然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译文”

岁在丁卯年九月,天寒夜长,风气萧索,我陶渊明将离开这人生的馆舍而死去,永归于老家。亲朋故友凄惨地相对悲泣,一起对我进行发引前一天晚上的祭奠。进祭上好的蔬菜,呈献上清淡的酒。等待见最后一面已不可能,再听到声音已是愈加漠然。茫茫的大自然,秋天高旷的天空,万物生长,我得诞生为人。自从我来到人世间,遇到的世运不好。家中的箪瓢中屡屡是空的,夏天的葛衣穿到冬天。带着笑意去山谷中取水,唱着歌背负着柴火归来,用来遮蔽的柴门,日夜侍奉着我。春与秋互相更替。终日劳作在园中,又耕耘,又播种,一边培育,一边繁殖。以愉快欢乐的心情读书,调和好琴弦弹琴,冬天晒晒太阳,夏天在泉边洗濯。勤快没有余闲的劳作,心中却常有闲暇。乐天地把生命委托给另一半,以致快乐地活到百年。惟有这样的人生,从事劳动的人喜爱它,惧怕一生做不成什么事,所以爱惜日子也珍惜时光。把这当做珍宝,无时不见思念。嗟叹我独行,曾经是异乎这一类的。恩宠荣耀已经不属于自己,黑色的染料岂能将我染成黑色的。揪住头发意气傲然地在我的穷庐中徘徊,酣畅地饮酒赋诗。认识时运,知道天命,谁能对生活没有眷念。而我现在死去,却可以没有什么遗憾。年龄到了百岁,人还羡慕隐居,能这样到老活过一生,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寒暑的时光消逝越来越快,死亡已经成为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女方的父亲早晨跑了来,好朋友晚上奔了来,他们将把尸体葬在旷野中,以安定我的灵魂。我将走得远远的,走向那萧索的墓门。我的葬仪既耻于像桓魃那样奢侈,又不像杨王孙那样俭啬。在空阔中消失,叹息声已远去,不用封成高大的墓,也不用在墓边植树,日月就这样过去了。不看重生前的荣誉,谁还看重死后的歌颂;人生实在太难,为何不死去呢?

“赏析”

本文是陶渊明逝世前的绝笔。在这篇内容独特的《自祭文》中,陶渊明描述了他身前死后想像中的情景。其一,他说他快要死了,亲戚朋友都来为他送葬。他在“候颜已冥,聆音愈漠”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其二,他说他生下来就“逢运之贫”,生不逢时,过上了“箪瓢屡罄”、夏天的衣服冬天穿的贫困生活。好在自己对生活抱着乐观的态度,“含欢谷汲,行歌负薪”,怡然自得;又能以躬耕读书为乐,所以生活并不枯燥,反而是“心有常闲”。正是抱着这种乐天安命的生活态度,才活到了今天。其三,他说他对待生命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惧怕死亡,而是惟我独行。不同于他们的是自己能够纯洁而不被污染,傲然独立于穷庐之中,去“酣饮赋许”,“识运知命”。所以即使今天死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其四,他希望自己死后的葬仪要简单,不需奢侈。总之,陶渊明在这篇为自己写下的祭文中突出体现了他悟彻生死、旷放明达的独特个性,真实地表达了他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

祭柳子厚文

“作者简介”

作者韩愈(略)

“原文”

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友柳子厚之灵。

嗟嗟子厚,而至然耶!自古莫不然,我又何嗟?人之生世,如梦一觉:其间利害,竟亦何校?当其梦时,有乐有悲;及其既觉,岂足追惟!

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子之中弃,天脱串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辞。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子之自著,表表愈伟。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群飞刺天。

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遍告诸友,以寄厥子。不鄙谓余,亦托以死。凡今之交,观势厚薄;余岂可保,能承子托?非我知子,子实命我;犹有鬼神,宁敢遗堕?念子永归,无复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韩愈恭敬地用薄酒和众多美味的食物,祭奠于亡友柳子厚之灵前。

哎呀,子厚,你怎么会是这样呀!自古以来人谁不死,我还有什么嗟叹的呢?人生在世上,如同从一场睡梦中醒过来;其间的利害,究竟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当他在梦中时,有快乐有悲伤;等到已经觉醒,哪里还有足以值得追思的!

凡是生在世上的事物,都不愿意成为做成其他用途的材料,如同涂上青黄色纹彩的祭祀用的酒器,那是树木的灾难。你的中年被抛弃,实际上如同是老天帮助你摆脱了羁绊;也才使你如玉佩琼琚般的文章,张大其辞,大放异彩。你没有追求富贵的才能,磨灭了谁也不会去记述。你自己的著述,表现出特出的卓越才识,却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善于斫木头的匠人,伤了手指,还要惭愧不已。巧匠旁观,斫木头可以在袖手之间完成。你的文章不为世所用;于是我只能令我的徒弟在起草制诰时使用。你对待别人,自有超过别人的识见。你遭贬斥不复起用,众多无能之辈却飞黄腾达。

哎呀子厚,今天已经亡故!临死之前的声音,是那么的响亮。遍告刘禹锡等友人,以子相托。你不认为我庸俗,也托以死后的事情。凡是今天的朋友之交,均是观看权势的厚或是薄;我哪里可以保证,能承受你的所托?不因为我是你的知音,实际是你在命令我;如同有鬼神的差遣,哪里还敢留下懈怠的遗憾。惦念你永远归去,再也无归来的日期,我设祭在你的棺前,以发自内心的誓言做出悼辞。呜呼哀哉,请你来享用祭品吧!

“赏析”

柳宗元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死于柳州。这一年,韩愈在贬谪中从潮州到袁州(令江西省宜春县)。他在袁州写了这篇祭文,从中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愤慨之情。

对于柳宗元的死,韩愈并不表示特别的悲伤,而是认为他这一死,反而将人生的利害、快乐、悲伤都显示了出来,更觉得柳宗元人生价值的可贵,令人感叹。

这篇祭文,在简要叙述对于柳宗元死去的悲伤心情的过程中,赞扬了柳宗元高尚的人品及高洁的文品。

韩愈在祭文中虽然悲哀柳宗元中年被贬的遭遇,但认为他在文章上却“玉佩琼琚,大放厥辞”,大放异彩,表现出的卓才伟识,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韩愈认为,这是柳宗元遭贬斥以后对社会对历史认识更深刻,反而将自由的天性发挥出来,反而在文章上、在人品上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的结果。这一认识,实际上也包含着韩愈自己对于人生遭遇的深沉的感慨。

祭文最后,在惋惜亡友早亡的同时,叙及柳宗元对于朋友和自己千钧之重的托付,发出“不鄙谓余,亦托以死”,这是“非我知子,子实命我”,是丝毫不敢怠慢的,表现了作者对于柳宗元托付的敬重之情。

这篇祭文文字简洁,感情深挚,是语经百炼之作。

祭十二郎文

“作者简介”

作者韩愈(略)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竞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致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含着哀痛,诚心诚意,派遣建中在这遥远的地方,备办些时鲜食品,祭告于十二郎灵前。

哎呀,我幼年时就死了父亲,等到长大,不知道有父亲可以依靠,只有兄嫂可以依靠。到了中年,兄死在南方的任上,我与你都还年幼,跟从嫂子归葬于河阳;接着与你就食于江南,孤苦伶仃,没有曾经分开过。我上有两兄,都不幸过早地去世,继承祖先的后来者,在孙子辈只有你,在儿子辈只有我了,两世都只有一个人了,形单影只。嫂嫂常常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只有你们两人了!”你那时更小,应当没有什么记忆,我虽然能够记忆,也不懂得她话中包含的悲痛之深啊。

我十九岁那年,初次来到京城。此后四年,回到宣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往河阳探望扫墓,碰上你送我嫂嫂的灵柩前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来看我,住了一年,要求回去接妻子。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接家眷来与我同住的事儿便化为泡影。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又离职,你又没有来得成。我想就算你跟我到徐州,那还是异乡作客,不是长久之计。作长远打算,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哎呀!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而去世了呢?我和你都还是少年,满以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的,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俸粮。如果早知道会有这么个结局,即便有万乘之国的宰相职位等着我,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就任的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边去,我捎信给你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可是眼已昏花,鬓发已经斑白,牙齿也松动摇晃。”想到我的几位叔伯和几位兄长都身体健康、却都过早地逝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哪能长命呢?我离不开这儿,你又不肯来,生怕我早晚死去,使你陷入无边无际的悲哀啊!谁料年轻的先死而年长的还活着、强壮的夭折而病弱的却保全了呢?哎呀!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如果是真的,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会使他的儿子短命吗?你这样纯洁聪明却不应该承受先人的恩泽吗?年轻的强壮的反而夭亡,年长的衰弱的反而活着,这是万万不能相信的啊!这是在做梦吗?还是所传的消息是错的?可是,东野报丧的信件,耿兰述袁的讣文,为什么又分明放在我身边呢?哎呀!这是真的啊!我哥哥具有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你纯洁聪明最适于继承家业,却不能承受先人的恩泽了啊!所谓“天”,实在是猜测不透;所谓“神”,的确是弄不清啊!所谓“理”,简直没法推想;所谓“寿”,根本不可知啊!虽然如此,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有的已经全白了,松动的牙齿有的已经脱落了,体质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一天比一天衰退,还有多少时间不跟随你死去呢?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如果没有知觉,那我哀伤的时间也就不会长,而不哀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啊!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富力强的都保不住,这样幼小的孩儿,又能期望他们长大成人自立吗?唉!实在伤心啊!实在伤心啊!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越来越厉害。”我回信说:“这种病,江南人多数有。”并不曾为此而发愁。唉!难道这种病竟然夺去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患重病而无法挽救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来信说,你死于六月二日;耿兰报丧的信没有说明你死于哪月哪日。大约东野的使者没有向家人问明死期;耿兰报丧的信不懂得应当说明死期;东野给我写信时向使者询问死期,使者不过信口胡答罢了。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如今我派遣建中来祭奠你,慰问你的儿子和你的乳母,他们如果有粮食可以维持到三年丧满,就等到丧满以后接他们来;如果生活困难而无法守满丧期,现在就把他们接来。其余的奴婢,都让他们为你守丧。等到我有力量改葬的时候,一定把你的灵柩从宣州迂回,安葬在祖先的坟地,这样才算了却我的心愿。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你活着我们不能互相照顾,同住一起;你死后我又不能抚摸你的遗体,尽情痛哭;入敛之时不能紧靠你的棺材;下葬之时不曾俯视你的墓穴;我的德行有负于神灵,因而使你夭亡;我不孝顺、不慈爱,因而既不能和你互相照顾,一同生活,又不能和你互相依傍,一起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活着的时候,你的影子不能和我的身子靠拢;去世以后,你的灵魂不能和我的梦魂亲近。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恶果,还能怨谁呢!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呢!

从今以后,我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打算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打发我剩余的岁月。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我想要做的,不过如此罢了。唉!话有说尽的时候,而悲痛的心情却是没完没了的,你能够理解吗?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是表达不尽的。你是知道的呀,还是不知道的呀?呜呼哀哉,请你的灵魂来享用我的祭品啊!

“赏析”

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句式整齐的韵文。这一篇打破了古代祭文写作的常套,以错落有致的散文笔法,叙述对于侄儿十二郎的死极度哀痛的情感,写得细致动人,情真意切。这是因为,韩愈家庭中的两辈人已经有多人先后亡故,只剩下自己与侄儿十二郎叔侄两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如今十二郎已死,后代都还小,使韩愈顿时有身世凄凉之感袭来,发而为文,便是发自肺腑真挚的情感之声。文章从家庭变故着笔,叙述叔侄少团聚、多分离的情况,悲从中来,低婉深沉,以致发出哀叹,做出“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颖之上,以待余年”的深沉的慨叹。这是人间真情的抒发,读之,足以催人泪下。

全文采用“呼告”的方式,一唱三叹,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祭苏子美文

“作者简介”

作者欧阳修(略)

“原文”

维年月日,具官欧阳修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湖州长史苏君子美之灵曰:

哀哀子美,命止斯邪;小人之幸,君子之嗟!

子之心胸,蟠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忽然挥斧,霹雳轰车。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仆如麻。须臾霁止,而四顾百里,山川草木,开发萌芽。子于文章,雄豪放肆,有如此哉,吁可怪邪!

嗟乎世人,知此而已,贪悦其外,不窥其内。欲知子心,穷达之际。金石虽坚,尚可破坏;子于穷达,始终仁义。惟人不知,乃穷至此。蕴而不见,遂以没地。独留文章,照耀后世。

嗟世之愚,掩抑毁伤。譬如磨鉴,不灭愈光。一世之短,万世之长,其间得失,不待较量。哀哀子美,来举予觞。尚飨。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具官欧阳修谨以清酒美味的祭品,致祭于亡友湖州长史苏子美的灵前:

悲哀呀子美,命止在此呀;这是小人所庆幸的,而却是君子所嗟叹的!

他的胸中犹如蟠踞着龙蛇,可以有风云变化和雷雹交加的才情爆发;可以忽然挥舞斧钺,发作雷声,轰碎雷神的车子。有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心惊胆落,震惊得仆倒如麻。一会儿天晴雨止,四望百里,只见山川草木都开始发出新的萌芽。你的文章有如此雄豪放肆的气势,不能不令人惊讶可怪呀!

嗟叹世人,知道苏子美不过如此而已,只是贪看欣悦于你的外表,不能窥见你内在的美质。想要知道你的心志,是在困穷与得志之间。金石虽然坚硬,还可以破坏;苏子美处于困穷与得志之间,始终坚持仁义如一。只有人不知道你的品格,才穷困到被除名的地步。蕴藏而不外露,才埋没在地下。惟独留下的文章,可以照耀后世。

嗟叹世上愚蠢的人,对他进行掩盖、抑制、诋毁、伤害。但是,这就像时时打磨的铜镜,不会毁灭反而愈加光亮照人。像苏子美这样,人生一世之短,能有万世之长,这中间的得与失,就不需要比较了。悲哀呀子美,来举起我祭奠你的酒杯,饮用吧!

“赏析”

欧阳修与苏舜钦有很深的感情与友谊,主要的原因是他与苏舜钦在政治主张上特别是在古文运动中曾经志同道合。欧阳修另有《苏氏文集序》、《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等数篇文章高度评价了苏舜钦的才华与贡献,说他“状貌奇伟,慷慨有大志”,“少好古,工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名重天下。被诬枉,被贬,“居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发其愤懑于歌诗”。其“短章醉墨,落笔皆为人所传”。欧阳修对苏舜钦竟然是“善百誉而不进兮,一毁终世以济颠”的遭遇怀着满腔的同情和悲愤之情。

这些在这篇祭文中也同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篇祭文着眼于苏舜钦文章的威力与人格力量,说他是“子之心胸,蟠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忽然挥斧,霹雳轰车”,是“子于文章,雄豪放肆”,赞扬了苏舜钦的文章“不灭愈光”,必将流传照耀后世。

祭欧阳文忠公文

“作者简介”

作者苏轼(略)

“原文”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

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而学者至于用夷;君子以为无为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山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鳅鳝而号狐狸。

昔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既用也,则又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复用。至其请老而归也,莫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溷浊,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

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

“译文”

哀而痛啊!欧公活在世上,六十有六年。老百姓有了这样好的父母官,国家有了这样善于决策的大臣,礼乐制度得以传承,学者有了师法的典范。因为有了欧公,有道德的人才有所依靠而不惊慌,小人有所畏惧而不敢乱动。这就譬如大川高山,不见它们的运动,而它们的功利给予万物的,大概是不可以用数字计算而能够全部知道的。

现在你去世了,赤诚的人没有可以庇护的了,而朝廷缺乏考核疑惑的能员;礼乐制度已被化为异端邪说,而学者们纷纷去宣扬邪说;君子以为善无所依靠,而小人洋洋得意自以为遇到了有利时机。这就譬如深山大泽里的龙死了,虎消失了,各种怪物便会改变着面貌纷纷出来,挥舞泥鳅、黄鳝而号称捉住了狐狸。

过去你没有被重用时,天下人都认为是个缺憾;而一旦重用了,又认为用迟了。等到你辞去职位而离开了,没有人不希望重新起用你的。等到你年老请求辞去职位时,无不惆怅失望,而仍然还期望于万一的;是庆幸你还未衰弱。有谁能说你不再有意于这个人世呢?可忽然去世而天下的人都不可追寻。难道是你厌恶人世的浑浊,洁身自好而逝去吗?抑或是老百姓没有福分,而老天爷不将你给予他们?

从前我父亲怀揣才志而隐逸,不是欧公的眼光,父亲是不可能为世所重的。我虽不才,但由于因缘出入受教于你的门下,至今已经十六年了。听说公已去世,我理应匍匐着前去吊祭,而我终于因惦念着官府爵位没能去,愧对死去的你而羞惭。千里之外送去书函,以寄托我的哀思罢了。这是我对上是为天下失去了你而痛哭,对下是以此表示我对你的私人感情的深厚,呜呼哀哉!

“赏析”

这是学生对师长怀着敬仰与沉痛的心情写出的一篇祭文。

欧阳修于熙宁五年(1072年)死于颍州(今安徽阜阳市)。时苏轼任杭州通判,千里之外,为官身所限,难以亲自前往吊祭,只得用祭文来表达对欧阳修去世的悲哀之情。

苏轼这篇祭文的精彩之处在于从大处落墨,着眼于欧阳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写得气势磅礴。祭文说欧阳修活着的时候,君子有所依靠而不恐慌,小人有所畏惧而不敢胡作非为。而欧阳修死了之后呢?则君子“无为为善”,即无所依靠,而小人则得意扬扬。这就突出了欧阳修作为国家栋梁、社会楷模的重要作用。

祭文指出,过去曾经不重用欧阳修的时候,天下人都认为是个缺憾。一旦重用了,又以为用迟了。即使是他请求辞去职位,也希望他不会有什么事情,庆幸他不会从此衰弱下去。这样,祭文就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了本质,对欧阳修的社会地位和对于国家社稷的重要作用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祭文最后指出,欧阳修的“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既用也,则又以为迟”的影响与作用,也与欧阳修高尚的人品、文品分不开。祭文以自己父亲“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为例,来说明欧阳修能够慧眼识英才的阔大的胸怀和品格,也恰如其分。所以祭文说,欧阳修是不以自己的私心为天下,特别是具有公正地主持文运的高尚节操,从而感动着天下人。苏轼说,而我这痛哭的情感也不仅是私人的,也包括了天下人为失去你而痛哭的情感。

这篇祭文气盛言宜,高屋建瓴,情感充沛。读了这篇祭文,可以让读者窥见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的精神风貌。

祭欧阳文忠公文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安石(略)

“原文”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沦,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乃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译文”

有些事是人力能够办到的,也还是有人力不一定能够成功的。何况天道溟漠不可揣度,又怎么可以推断得知结果?只有欧公在世时声名就闻于当时,去世后其事迹仍然流传于后世,如果能够这样也就足够了,而这又有什么值得悲伤遗憾的呢?

像欧公的才能、度量和品质这样深厚,智识高远,又辅助于学术的精粹深微,所以表现在文章里,见于议论,就会是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表现在文章之中,浩大如江河的汇聚;其表现在文章之外的,就如同灿烂光明的日月发出的光辉。其文章清幽的音韵,凄切犹如狂风暴雨的骤然而至;其雄辞伟辩,迅疾快发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必问认识欧公的还是不认识欧公的,读到他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呜呼!自公做官四十年来,升官与贬官,上上下下,往复不已,深深地感受到世道的艰难,但即使是颠沛困顿,放逐贬斥,到处流离,然而终于不可掩其光辉,就是因为谁是谁非自有公论。既然遭受压制,复又受到起用,于是逐渐显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到了晚年也不衰减。

当仁宗皇帝治理朝政的末年,顾虑死后的事,说像欧阳修这样的大臣,可以把关系国家安危的事托付给他。等到发起计谋、决定谋略的时候,欧公等从容而迅速地决定了立英宗为皇帝的大计,这可谓是千载难逢的事情。功名成就,欧阳修不自居有功而请求解职而去,这又大概可以说是英魄灵气不随草木之类腐败散去,而是如同长久地留存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滨一样的高风亮节吧。然而天下无论贤人和不贤的人,尚且还为欧阳公的去世而涕泣欷歔;何况与他同朝的士大夫、往日交游往来的人,又怎能不与我的心所仰慕而瞻仰依从是一样的呢?呜呼!盛衰兴废的道理,自古都是一样的。我迎风想望,不能忘情,惦念着欧公的不可以再见到,还有谁与我是一道的呢?

“赏析”

这是一篇情感深厚的祭文。

王安石对欧阳修是有知遇之恩的。王安石于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被派到地方上任通判官。庆历四年(1044年),曾巩曾上书欧阳修,说王安石不愿“求知于人”,“以为非欧公无足以知我”,间接表述了王安石对欧阳修的仰慕与崇敬。但直到至和二年(1055年),欧阳修始见王安石。从此以后,两人书牍往来和见于章奏者,相互爱叹称誉有加,无与伦比。到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当了宰相,欧阳修有《贺王相公拜相启》,其中说到王安石是“高步儒林,著一朝甚重之望”。对此,王安石是感激的。因此,欧阳修去世,王安石能够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写出了这样一篇《祭欧阳文忠公文》,给予欧阳修以极高的评价。

这篇祭文言辞恳切,情感自然流露,节奏自然流转,是被古文家称为祭欧公文中“当数第一”的优秀作品。

文章开头写天道不可知,人事成败难以预料,但没有人能像欧公这样生前死后都是为人景仰与纪念的。他的去世是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文章接着盛赞欧阳修的为人为文,说欧阳修为人是器质深厚、智识高远、学术精微,因此为文便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在其丈章中内含着浩大渊深的内容,而发于文章之外便是如日月的光辉灿烂。又由于欧阳修在写作中注意艺术的锤炼,因此,清音幽韵,凄如飘风疾雨;雄辞闲辩,快如轻车骏马。王安石的这种观察,是深入到认识欧阳修为人为文的深处,正确地指出了有其人必有其文的真理,从而告诉我们,必须有正直的人格和博学的才能,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艺术修养,才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来。

文章第三段对欧阳修在四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上下往复,屯邅困踬,窜斥流离,但都不改“果敢之气,刚正之节”的精神,表示了由衷的赞佩之情。

文章第四段写欧阳修有功于朝,特别是拥立英宗为帝的决断,但又“功名成就,不居而去”。这种“出处进退”的高风亮节,可以比之于古之贤人,而且受到公卿士大夫的一致向慕与瞻仰。对欧阳修作这样极高的评价也是符合实际的。

文章最后写出临风想望,不胜悲悼的情感,也在至情至理之中。

将王安石的这篇祭文与他的《祭范颍州文》相比,可以看到,这篇祭文的文字更加老辣纯熟。写作这篇祭文时,由于王安石已经对欧阳修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然而对范仲淹却只有间接的认识,所以在文字的表现上也可看出两篇祭文格调的不同。

祭周瑜文

“作者简介”

罗贯中,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笔记记载,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公元1300—1400年间在世。一生所作小说甚多,除小说之外,据传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词曲《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罗贯中所作《三国演义》是“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欲状诸葛亮之智近似妖”。其在历史现象的叙述上则基本上采取史实,因而有“七实三虚”之说。

“原文”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熏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译文”

呜呼公瑾,不幸短命而死!无论长或是短都已是过去的事了,岂不令人伤感?我心实在悲痛,用酒来祭奠你;如果你有灵,就来享用品尝我的祭品!悼念君幼时,以交孙策;仗义疏财,转让房舍给人住。悼念君在年少时,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万里,奋发有为;定建江南霸业,割据江南。悼念君以少壮之力,远镇巴丘;刘景升深怀忧虑,因而讨伐刘景升的叛乱可保无忧。悼念君的风度,有小乔作为佳美的配偶;汉家臣子之婿,不愧可以称美当朝。悼念君的气概,规劝阻挡,采纳朴质;开始时不垂挂翅膀,终于能够奋翼而飞。悼念君在鄱阳时,蒋干来做说客;挥洒自如地应付他,足称雅量高致。悼念君的弘才,文筹武略;火攻破敌,挽住强敌当做弱旅。回想君的当年,雄姿英发;哭悼君的早逝,俯地流血。你的忠义之心、英灵之气永存;命终三十多岁,却名垂百世。哀悼君去世的情感更悲切,以致愁肠千结;只有我的忠心敬佩,悲伤不会断绝。东吴天昏地暗,三军为之悲伤;吴主为之哀泣,朋友为之泪流不断。

我以不才的身份,献出拙劣的计策与谋略;帮助吴国抗拒曹魏,辅佐汉室以安刘氏;作分兵牵制或夹击之援,首尾互相呼应。是存是亡还有什么思虑和忧愁的呢?呜呼公瑾!我与你已生死永别!我将诚挚地坚守你的贞洁品德,无论它是多么幽远或是消失。你的英魂如有灵验,可以鉴定我的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悲痛啊!俯伏在地请你来享用祭品。

“赏析”

这是《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为刘备夺取荆州“三气周瑜”,致使用瑜夭亡以后,诸葛亮亲自过江祭奠周瑜的一篇祭文。据考证,历史上诸葛亮并无此举,这篇祭文实是罗贯中所撰,也十分精彩,所以本书将此收入,以飨读者。

这篇祭文在史实上是“虚”的,但祭文中所采用的周瑜的生平事迹却是“实”的,其中除“蒋干盗书”为“虚”的以外,其他均符合史书《三国志》记载的周瑜的情况。

因此,这篇祭文是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写出了对于周瑜这样一位“雅量高致”、“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的敬爱之心、崇敬之心。

祭文从周瑜的“幼学”、“弱冠”、“壮力”、“丰度”、“气概”、“弘才”等几个方面,勾画出了周瑜雄才大略的生平事迹,以无限哀伤悲痛之情,惋惜周瑜的英年早逝。

祭文最后一段写“从此天下,更无知音”,更是情真意切。

所以,《三国演义》中,在诸葛亮读了祭文以后,借鲁肃之口评论说“孔明自是多情”。这也是罗贯中,“状诸葛亮之多智”的一个例证。

告中郎文

“作者简介”

袁中道(1575—1630),字小修,为“公安三袁”之一,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在文学上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对后世影响甚大。有《珂雪斋集》。

“原文”

万历壬子五月初一日,弟中道以葵蔬之具致祭于六休兄之灵曰:

哀哉吾兄!去世之期,已历三纪,而弟尚无一言哭吾兄也。弟非不言也。自兄庚戌九月初六日下世,弟于初九日得血疾,几至不起。医者云郁极所致,一哭必大呕不止,有性命忧。弟以兄为命,相随地下,快矣!何更求生,而又有不得不求生者,则以堂上有大人也。大人年已七十。初丧伯修,既丧吾兄,弟又溘先朝露,令老人何以为怀?弟是以勉强排遣,药饵不效,则走之玉泉山中,看山听泉,期日久日忘,以消此苦怀。庶宿疾不发,凡一年余,弟始有生望。而大人以哭子断肠逝矣,痛哉,痛哉!大人既逝,弟料理后事,及营功德完,始念子职粗尽,乃敢为一言以哭吾兄。哭吾兄而触旧病儿死,随大人于地下,犹羽化也。

呜呼!吾兄三不朽事业已成,而浸浸乎其未有涯也,乃遽逝耶?以出世则得千古不传之髓而尽离盖缠。以用世则图不见不闻之功,而尽泯朕迹;以垂世则传古人修词之神,而尽去剿袭。此弟所深知,而兄所自负者也。学问兼悟修矣,而或疑其道不胜;习营综兼明胆矣,而或疑其懒不耐事;诗文极清新矣,而或疑其以才轶法。此亦弟所深知而兄所不自白者也。

自己酉冬,庚戌春秋半载,时时聚首论学,则常云须以敬持,以淡守;论用世,则常云须耐烦生事厌事等病;论诗文,则常云我近日始稍进,觉往时大披露,少蕴藉。此则弟独知之,而兄所为日新而不已也。不息者道,无尽者生,经历诸位,磨炼习气,天上人间,随意寄托,何憾何憾!

世间父子兄弟,宁有异情,但兄于弟知己感恩,更自不同。追思种种誉弟之语,或以溺爱溢美,弟不敢遽信,而亦不敢不勉。顾资学俱劣,百分不及兄,而懒不耐事之迹则肖之。近日家难体复多病,双眼以出泪过多,不能看细字;略思虑,心中怔忡不宁;如人捕状,权膝常苦寒;夜则恃鼠子为伴。每应酬少劳,则火从两颊起,满大宅间,发血疾,结习所使。惟看山色听泉声,则沉疴为之一洗。以此遵兄遗命,于玉泉修一兰若祠兄而巳。修静其中,念种种业缘,于此生总似啖剑吞椒。近更欲留色身,救养后生,有所阐发,补二兄最后一段光明。

故急走入山,玉泉精舍已有次第,尚平平耳。清溪水色如碧玉,鹿苑诸山如破云裂霞,宛如向所见。李大将军青绿山水,视吴越诸山,便如妖姬之视老妪。鹿苑尤奇,有七渡流水,至寺即陆。法和旧邸,因山为墙,前后有山穴,为门户,使得兄寓目。赉以妙墨,不知山川作何等映发,惜不令兄见之。彭年诗文,大有惊人语。虽微有冶习,无损英特。第二男已作虎子跳地矣。家计粗安,无可虑过者。

今束装入山,玉泉旧传为诸仙翔集之处,幽明虽隔,兄必来止,弟尚不寂寞也。呜呼哀哉!

“译文”

万历壬子年(1613年)五月初一日,弟中道,恭敬地准备了果品菜蔬,致祭于已经安息在地下的兄长的灵前:

哀哉!我的兄长,你去世已经过了三年,而弟还没有一句话来哭悼我的兄长啊!弟不是不愿向你诉说的。自从兄于庚戌九月初六日去世后,弟就于初九日得血疾,几乎卧床不起。医生告诉我,这是忧郁过度所致,只要一痛哭就必定大口吐血不止,有性命之忧。弟愿以兄性命为命,相随兄于地下,那是痛快的啊!为什么还要求生,而又有不得不求生的原因,则是因为高堂之上还有老父亲。父亲年已七十,才死去了大哥伯修,又死去了二哥你,弟如果又忽然死去,会让老人作何种感想呢。于是弟因为父亲的这个原因,勉强排遣悲痛。药物医治无效,就走入玉泉山中,看山听泉,期望日子长了就会忘记,以减轻我思念的痛苦。弟原有的疾病已几乎不再发作,前后有一年多,弟才开始有了生的希望。这时父亲因痛哭儿子,伤心欲绝死去了。悲痛啊悲痛,父亲已经死去,弟料理后事,等到做完功德,才开始想到我的职责已尽,才敢以一言痛哭我的兄长。如果哭我的兄长触发旧病而死,那么,随父亲与兄长于地下,也就好像是羽化成仙了。

呜呼!吾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已经完成,而润泽扩展这些事业还没有边际,你就突然去世了啊!兄以出世的态度则得到了千古不传的精髓,而完全脱离掩盖着的世俗的缠绕;以用世的态度去图谋不显著不闻达的功效,而完全脱离自我的踪迹;以流传后世的态度传递古人文章修辞的神韵,而完全去除掉剿袭模拟的风气。这都是我所完全知道的,也是兄所自我得意的。你对学问研习兼探究了,而有时会怀疑自己所坚持的观念不能胜任;你研习综合兼明示胆魄了,而有时又会疑惑因懒惰而经不住事;诗文极清新了,而有时又会怀疑自己的才能是否已经超越了诗的法度。这也是弟所深深知道而兄是不明说的。

从己酉冬至庚戍秋的半年时间,我与兄时时相聚讨论学问,兄常常说必须恭敬地坚持,以静守;论用世,兄则常常说必须耐烦得住无事生事、厌烦事务等毛病;论诗文,兄则常常说近日才开始稍有进步,觉得往日太过暴露,少深入含蓄。对于这些,惟有弟知道,而兄所作诗文是日新月异并且不停止前进步伐的。不停止者是道,无穷无尽者是生,经历诸多磨难,磨炼性情气质,天上人间,可以随意寄托,何有遗憾,何有遗憾!

世上的父子兄弟,哪里有情谊不同的呢?但兄对于我的知己之惰,弟对于兄的感恩之情,更自有不同之处。追思种种兄赞誉弟的话,有的是厚爱溢美,弟不敢立刻就信,但也不敢不勉励自己。回头看看自己,资质才学都很差,不到兄的百分之一,而懒惰行事没有耐心的形迹则与兄相似。近日家难事多,我身体又多病,双眼因为流泪过多,不能看小字;稍微激动,动点脑筋,心中便惊慌不宁;如被捕的犯人一样,双膝常常为寒所苦;夜里难以入眠,就依靠与老鼠为伴。每逢应酬稍有劳累,内火就从两颊升起,满脸通红;就要发血疾,这是老毛病所致。只要看看山色,听听泉水声,那么旧疾就会为之一洗。因此遵照兄的遗命,在玉皋山上修建一座寺庙为祈祷兄而用。静修其中,考虑种种业缘,想想我这一生总是如同吃下剑刃吞下辛辣的山椒。近来更希望留住身体,救养后生,有所阐发,用来弥补二兄生前最后的一段光明。

所以赶快进入玉泉山中,玉泉精舍已有次序,虽然还一般化。清溪河的水色如碧玉,鹿苑等山的山色如破云裂霞,完全如同兄向来所见到的。如果用李大将军的青山绿水,来比较吴越之间的山水,便如妖娆的女孩来看老婆子。而鹿苑山尤为奇特,有七次穿过的流水,流到寺旁即是陆地。法和的旧宅,依山筑墙,前后有山穴为门户,兄可以凭依寓目。赏赐美妙的笔墨,不知道山水的光辉作何等的映照,可惜不能令兄长见到了。彭年的诗文,大有惊人语。虽然他微有贪玩的习惯,但无损于他的英俊特出。第二个儿子已经像小老虎一样在地上跳着乱跑了。家计还平安,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现在我整束行装入山。旧传玉泉山为诸仙翔集之处,阴世与阳世虽然有阻隔,但兄一定要来止步观赏,弟才能不太寂寞也。呜呼哀哉!

“赏析”

这是一篇袁中道深情悼念兄长袁宏道的文章。

袁中道最崇敬二哥袁宏道,称之为“海内第一知己”。袁宏道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病逝,年仅四十二岁。这对袁中道感情上是个极大的伤害,曾为此悲伤欲绝,吐血晕厥。这篇悼念文写于袁宏道去世三年以后,从其中仍可感受到他对兄长去世的极度悲伤和思念之深的情感。

文章首先说明为什么三年后才写出这篇祭文的原因。这是因为对于兄长的死悲伤过度,三天后即“得血疾,几至不起”。然而又要请医生医治,“不得不求生”,主要是还有七十岁的老父在堂。于是勉强排遣痛苦,一年后“始有生望”。直到父亲因思念儿子悲痛而死后,这才“敢为一言以哭吾兄”。

文章接着对二哥的“三不朽”事业即立德、立功、立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孜孜追求的精神做了概括与评价,说袁宏道是“出世则得千古不传之髓”,“用世则图不闻不见之功”、“垂世则传古人修词之神”。丈章说,虽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成就,但袁中道并不满足,而是认为自己坚持的却不能胜任所悟到的学问,也“懒不耐事”,而且在诗文清新的追求上是“以才轶法”,即以自己的才华超越了诗歌创作的法度。因此,无论在“论学”、“论用世”、“论诗丈”等方面都日有稍进,做到了“天上人间,随意寄托”,没有什么遗憾了。文章对袁中道的评价是准确深刻的,并且充满着深深的敬意。

文章第三部分写袁宏道对自己的帮助和自己多病痛苦的情景,字里行间,表现出希望对于二位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的事业“有所阐发”的愿望。

文章第四部分说明兄在玉泉山修寺庙的遗命已经实现,而玉泉山的山色幽静,希望“幽明虽隔,兄必来止”,以及报告家计粗安,稚子诗文“大有惊人语”,第二男“已作虎子跳地”的情景,希望兄长不必思虑。这也可以告慰兄长的灵魂。

《告中郎文》整篇以悲怆的呼告一气贯穿,以深情怀念的心情写出,一唱三叹之声可闻,悲痛思念欲绝之状可见,是一篇优美生动的祭奠文章。

芙蓉女儿诔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67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汉人)。自曾祖父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曹家因受清宫廷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被革职抄家,全家迁往北京,从此一蹶不振。曹雪芹经历了从封建贵族大家庭富贵奢靡的生活到没落贫苦、极为困顿的人生巨大变故。但他凭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卓越的艺术才能,苦心孤诣,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巨著。他为人放达,性格坚强,多才多艺,能诗善画。他在《红楼梦》中给我们留下了二百余道诗词曲赋。《芙蓉女儿诔》是其中奇妙精绝的一篇。

“原文”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毂、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亿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妹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钮!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盲之疚。故而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颇颔。诼谣误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飞龙,哀折檀云之齿。委金钿于草莽,拾翠阖于尘埃。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况乃金天属节,白帝司时,孤衾有梦,空室无人。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言皆绝。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露苔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芽枉待。抛残绣线,银笺彩缕谁裁;折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涉芳园;今犯慈威,复拄杖而遽抛孤柩。乃闻槥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椁成灾,愧迨同灰之诮。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余衷,默默诉凭冷月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钳波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君之尘缘虽浅,然玉之鄙意岂终。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间。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以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手?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洽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乃歌而招之,曰:

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

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

望缴盖之陆离兮,抑箕尾之光耶?

列羽葆而为前导兮,卫危虚于旁耶?

驱丰隆以为比从兮,望舒月以临兮?

听车轨而伊轧兮,御鸾鹭以征耶?

闻馥郁而菱然兮,纫蘅杜以为壤耶?

炫裙裾之烁烁兮,镂明月以为珰耶?

借葳蕤而成坛畸兮,檠莲焰以烛兰膏耶?

文瓟瓠以为觯斝兮,漉醽醁酥以浮桂醑耶?

瞻云气而凝盼兮,仿佛有所觇耶?

俯窈窕而属耳兮,恍惚有所闻耶?

期汗漫而无夭阏兮,忍捐弃余于尘埃耶?

倩风廉之为余驱车兮,冀联辔而携归耶?

余中心为之慨然兮,徒嗷嗷而为何耶?

君偃然而长寝兮,岂天运之变于斯耶?

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复奚化耶?

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

来兮止兮,君其来耶!

若夫鸿蒙而居,寂静以处,虽临于兹,余亦莫睹。搴烟萝而为步幛,列菖蒲而森行伍。警柳眼之贪眠,释莲心之味苦。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弄玉吹笙,寒簧击敌。征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龟呈洛浦之灵,兽作咸池之舞。潜赤水兮龙吟,集珠林兮凤翥。爰格爰诚,匪簠匪莒。发轫乎霞城,返旌乎玄圃。既显微而若通,复氤氲而倏阻。离合兮烟云,空蒙兮雾雨。尘霾敛兮星高,溪山丽兮月午。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觑怅望,泣涕彷徨。人语兮寂历,天籁兮筼筜。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祥。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

在天下永无变故的太平之年,芙蓉、桂树竞芳斗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臭的宝玉,恭敬地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纱、沁芳的泉水、枫露的茶水这四样微薄的祭品,聊以表达、申述我真挚诚信的心意,致祭于白帝宫中主管秋艳的芙蓉女儿之前:

暗中想来,姑娘自从降生到这污浊的人间,到现在已有十六年了。你的先人和籍贯姓氏,已经湮没沉沦无法查考到了。而你服侍我,我与你在铺床叠被、梳洗沐浴的起居和休息宴乐的日常生活中,亲密无间,共同相处,也只有五年八个月零几天的时间。回忆姑娘生前,气质则是黄金美玉不能比喻其贵重,性情则是冰雪不能比喻其纯洁,精神则是星星和太阳不能比喻其明亮,容貌则是鲜花和明月不能比喻其美丽。姐妹们都爱慕你的美丽娴静,老妇们都敬仰你的恩惠与道德。谁能料到鸠鸩之类的恶人厌恶你飞得高,使鹰鸷反而陷入网罗;薋葹茝蔗之类的小人忌妒你的芳香,苣兰竟然被剪除掉!花儿本来娇怯,岂能抵抗狂风;柳枝本来柔弱,怎能禁得住急雨吹打。突然遭到蛊虿之类坏人的谗害,于是你患上不治之症。所以樱唇红退,韵吐呻吟;杏脸香枯,面黄肌瘦。造谣诟辱,出自身边;荆棘蓬草蔓延塞满门窗。并非是招来的灾祸造成的变故,实在是排除侵犯受委屈而死。已经有了忧思深远说不完的忧患,又蒙受了无穷无尽的委屈。高尚的风范招人嫉妒,闺帏里的遗恨同贾长沙相类;你的性格正直刚烈,巾帼女儿的死却比鲧的被杀更惨。只有自己体味辛酸苦辣,谁来怜惜你的早亡;仙云既然已经散去,再也难以寻找到你的行踪。找不到去聚窟洲的道路,上哪儿去寻找到能使你起死回生的却死香呢?没有去海上的仙筏,无法得到回生之药。晴雯的双眉青青,就像还是我昨天画上去的:指环上的玉冰凉,谁还能来替你温一温?鼎炉上你吃剩的药还在,衣襟上你的泪痕仍存。破镜鸾别,愁怨地打开你和麝月共用的镜奁;梳子已化成飞龙,悲哀的是折断了檀木的梳齿。抛弃金钿在荒草荆棘之内,拾取翡翠于尘埃之中。人去楼空,徒然悬挂七夕之针;鸳鸯带断,有谁来续上表示相爱的五彩丝缕?况且现在是秋天时节,白帝当令,在孤单的锦被里入梦,室内再无知心之人。

阶前桐树的阴影使月光暗淡,芳魂与身影在这里一同消失毁灭;芙蓉帐里香气散尽,娇喘的呼吸与细言细语一齐绝灭。连天的衰草,不只是枯萎的芦苇;遍地传来悲声,无非是哀鸣的蟋蟀。布满晚来的露水和苍苔的台阶,再也听不到捣衣的声音穿帘而来;秋雨洒在爬满薜荔枝的墙上,隔院听不到幽怨的笛声。你的芳名还未泯灭,檐前的鹦鹉还在呼唤你的名字;你美好的生命将死之时,栏杆外的海棠花已预先枯萎。在屏风后捉迷藏,已听不到你“三寸金莲”的脚步声;在庭前斗草玩耍,兰花已是白白等待。连刺绣剩下的线都已丢掉,还有谁来剪花样裁衣缝补;洁白的衣丝已经折皱,却没有人用烧御香的熨斗将它熨平。昨天奉严父之命,坐车出了一趟远门;今日冒犯慈母的威严,又拄着拐杖来看你。没想到你孤独的灵柩竟被人匆匆抛掉。听说你的薄棺被焚,令我愧疚当时死当共穴的盟誓;你死后的墓穴还要遭灾,使我惭愧难以等到实现同生共死的旧话。西风古寺之中,闪动着点点的磷火;落日荒丘之下,抛洒着零星白骨。楸榆树头秋风飒飒,乱草蓬艾秋风萧萧。隔着雾中的坟墓传来猿声的哀鸣,飘着烟霭的田间小路上听见鬼魂的悲哭。原来以为在红绡帐里,我对你情深意厚;如今才明白在黄土垄中,你的命儿太薄!我同汝南王一样,把点点泪血洒向西风之中;又像石崇一样,默默地将尚存的衷情向冷月诉说。呜呼!这自然是那些鬼蜮小人所造成的这场灾祸,难道说神灵对你也有所嫉妒?恨不得封住那些邪恶奴才的嘴,讨饶也不从宽;剖开那些恶毒妇人的心肝,愤恨也不能释放!在你是尘世之缘很短,但对于我来说对你的情意岂能终了。因为内心蓄积着无限诚恳的情怀,禁不住一再谆谆问候。现在才知道上帝垂下旌旗将你接了去,是让你在花宫里等待诏命。生前与同辈兰蕙为伴,死后去管辖芙蓉花。听小丫头的话,似乎涉及荒唐无稽,而依我的想法,却认为是有根有据。为什么呢?过去叶法善摄李邕魂去书写碑文,李长吉临死前也被天帝诏去书写《白玉楼记》,事情虽然不同,其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总要衡量事物以配备适当的人才去管理,如果用非其人,岂不是滥手要把事情搞糟吗?现在才相信上帝委托人权衡,可以说是很恰当很妥帖的,以期不委屈你的本性才能。因为不希望你的永不泯灭的灵魂,或升或降到这里,特此不揣冒昧,以此鄙俗之词,希望不玷污你的慧听。于是,歌唱而召唤你的芳魂:

天是这样的苍茫无际啊,你乘着玉龙在天上漫游吗?

地是这样的茫茫无边啊,你驾着用玉和象牙制成的车子降临到地府的泉壤中去了吗?

望着你车子华盖上的五彩斑斓,那是箕星和尾星的光辉吗?

摆出羽毛装饰的仪式做前导啊,是危星和虚星侍卫在你身旁吗?

驱赶着风神作为随从啊,月亮之神也不降临你吗?

听到车轨发出“伊轧”的声音啊,那是你驾着龙凤去远征吗?

闻到馥郁浓烈的香气啊,是你穿联上衡、杜两种香草作佩戴发出的吗?

照耀得衣裙闪闪发光啊,是镂空的明月珠做成的耳环发出的光吗?

借用繁茂的花草做成不齐整的祭坛啊,灯架上莲花灯内点着的是兰膏香脂吗?

装饰葫芦作为酒器啊,注入的是醽醁和桂醑的美酒吗?

观看五彩云气精神贯注啊,你仿佛有所见吗?

俯下窈窕的身体侧耳倾听啊,你恍惚听到了什么吗?

你希望在无边无际的九天畅通无阻啊,就忍心把我抛弃在这尘世吗?

我想请风神为我驾车啊,能希望同你联辔携手而归吗?

我心中为之感慨无穷啊,徒然的号哭又有什么用呢?

你躺卧在棺中长眠不醒啊,难道天运的变化就是这样的吗?

已经埋进墓穴并且安稳了啊,那是反归本源之后而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我仍然被捆缚在人间而成为累赘啊,你我灵魂相阻还有相与嗟叹的机会吗?

来啊,停止在这里吧,请你就来吧!

你住在天地未开的混沌世界里,寂静以处,就是降临到这里,我也看不见。拔取烟萝藤来做屏障,排列菖蒲叶来做仪仗队伍,以警醒你的柳眼不要贪眠,以排除你莲心的味苦。月中素娥和你相约在桂岩,洛神宓妃迎接在兰渚。弄玉为你吹笙,寒簧为你击打敌乐。招来嵩山神的夫人,请来骊山老母。神龟在洛浦中呈上瑞报,百兽跳了《大咸》的舞曲。赤水里的潜龙发出啸吟,珠林之上聚集着翔舞的凤凰。敬达诚意,不在乎是用簠还是莒的器皿。你从霞城驾车出发,到玄圃又返回车驾。你的仪容逐渐显现似乎可以看见,又在云气迷蒙中而忽然被阻遮。烟云离合,雾雨空漾。烟尘黯淡地收敛以后星朗天晴,山水明丽啊月到中天。我的情绪为何这样的忧愁,像在睡眠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我于是叹息不已惆怅地遥望,泣涕彷徨。人声已经完全沉寂,竹林里传来天籁之声。鸟儿受惊四散而飞;鱼儿发出唼喋的声响。为了志哀而发出这样的祷告,祭祀完了而期望吉祥。呜呼哀哉!请你来享用吧!

“赏析”

这篇《芙蓉女儿诔》选自曹雪芹著《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借贾宝玉之口说明了这篇《芙蓉女儿诔》的写作动机和特色。贾宝玉听小丫头说晴雯死了做了芙蓉花神,就信以为真,就想祭悼晴雯。但又不能到晴雯的灵前祭吊,于是就在芙蓉花前一祭,并撰写了长篇诔文,写在晴雯素日所喜欢的冰鲛毂上;又备了四样晴雯喜爱之物,在夜月下,命小丫头捧于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挂在芙蓉枝上,泣涕念出。贾宝玉认为,他写这篇诔文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其一“挽词也须另出己见,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袭前人的套头,填写几字搪塞耳目”;其二,“亦必须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使文不足悲有余,万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戚。”其三,要远师《楚辞》等文章的笔法,“或参杂单句,或偶用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喻,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这里贾宝玉表达的当然只是曹雪芹本人的文学观点。因此,这篇诔文完全是出自作者曹雪芹的胸臆,可谓是字字泣血,引经据典,文采飞扬之作。

从内容上看,这篇诔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一段虽袭用旧套,但致祭的礼物不同一般,虔诚之意可见可闻。

第二部分,写贾宝玉回忆与晴雯生前的亲密,对晴雯的美丽容颜、个性刚强的赞颂,写晴雯受到众人的仰慕与爱戴的情景。但是,这样一位冰清玉洁的女儿却遭到屏纬之内的恶人嫉妒和诼谣诬诟,被送了性命。贾宝玉写道,在晴雯死后,她的影子和平日的举动还活动在眼前,一切遗物尚存,她芳名未泯,仍在自己孤衾的梦中,却已经是空室无人。贾宝玉眼见“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的情景,悲痛至极,从内心里唱出了“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的哀歌。但想到晴雯已被封为花神,又深感安慰。

第三部分,以歌招魂,上天入地寻找晴雯飘荡的灵魂,并且希望风神为我驾车,与晴雯联辔携手而归。但这是不可能的,徒然号叫也是没有用的。这写出了灵魂相阻已没有什么机会再相合的痛苦。

第四部分,悲叹鸿蒙之际,无法见到晴雯,只能以祭奠的仪式来表达对晴雯的情深意厚。贾宝玉愿列成步幛行伍,将各路女神引来,诚恳地迎接她的到来。但烟云离合,雾雨空濛,仍然是“既显微而若通,复氤氲而倏阻”,写出了欷觑怅惘、泣涕彷徨的悲伤的情感。

这篇诔文在艺术上主要采用骚体形式,杂以骈散,活泼自由,同时,大量引入各种神话和传说,也增加了其内容的厚度。一唱三叹,情感真挚,是内容独特、艺术质量很高的一篇祭文。

祭妹文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1),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清代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三年(1738年)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三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他便辞职回家,不再做官。在江宁(今南京市)小仓山建筑了随园,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五十年的生活。他在文学上是“性灵说”的提倡者,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之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知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印证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昳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译文”

乾隆三十二年冬天,我葬三妹素文于上元的羊山,祭奠并且献上悼词:

呜呼!你生于浙江而葬在这里,离我们的家乡七百里路远。当时虽然做梦幻想,可怎么知道这里是埋葬你尸骨的地方呀!

你以一念之差,坚持“从一而终”,嫁了个不好的人而被遗弃,以致孤独落拓,虽然这是命中注定,但实在是天命所为;然而连累你到这步田地的,这也未尝没有我的过错。

我幼时跟从先生学习经书,你与我并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一类的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竟然亲身实践它。呜呼!假如你不识诗书,或者未必在艰难中有如此坚定不移的举动。小时候,我捉蟋蟀,你张开双臂来到蟋蟀藏身的地方。天气寒冷,蟋蟀僵死,我们同到隐藏它的洞穴去找。今天我给你穿上衣服葬你于地下,而以往捉蟋蟀的情景,又恍然如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斋休息,你头上梳着双髻,披一件细绢的单衣进来,与我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正好先生开门进来,听到两童子琅琅读书的声音,不觉微笑,连声赞叹。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应当还很清楚地记得这些吧。我成年之后有广东之行,你拉住我衣裳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回家,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条桌子出来,一家人都瞪着眼而笑,不知话从何说起,大概只是说说报信人送信来的迟与早之类的话。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一日末死,便一日不能忘记。旧事填满胸腔,思之凄惨,心头梗塞,如影子般清清楚楚,接近它又消失了。懊悔当时没有将儿时的言行,一一排列记存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那么即使能让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返回,也没有了可以查对证明的人了。

你与高家情断义绝,回到家中以后,堂上妈妈,依靠你扶持;家中有关文字方面的事情,指望你操办治理。曾经有人说,女流中很少有能够了解经书意义熟悉高雅典故的人;你嫂子并非不柔顺,而对于这方面却稍微欠缺些。所以,自从你归来后,我虽然为你悲伤,但实在是为我自己高兴。我又年长你四岁,或者是人间年长者先死,可将身后留下的事情托付给你;而没有想到你先离开我而去。前年我病了,你通宵探问,我的病减轻一分你就高兴,病情增加一分你就忧虑,后来虽然好了一些,也还是只能半坐半卧,没有什么可供娱乐消遣的,你就来到床前,为我说小说野史中的可喜欢可惊愕的事,姑且供我一欢乐。呜呼!从今而后,我如果再有病,叫我从哪里再去呼唤你啊?

对你生的病,我相信医生的话,说是没有什么危险。我远去扬州探访古迹,你又怕我心忧,阻止人给我报信。等到你病情沉重已极,妈妈问:“盼望你的兄长归来吗?”你勉强答应说“是!”我已于前一天就梦见你来诀别,心中知道不吉利,就赶快飞舟渡江。果然,我下午未时到家,你已经在上午辰时断气身亡;你的四肢还温热,一只眼还未闭上,大概还是忍死等待着我吧。早知你要与我诀别,我哪里肯远游?即使远游,也还有多少心中的话,要你知道,与你共同商量。现在是完了!除了我死后能与你相见之外,再也没有能见到你的日子了。我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可以见到你;而死之后有知无知,与你能够见面不能见面,又终于是难以明了的了。然而让我抱其无边无际的遗憾,是天意呢还是人为呢?而就这样完了!

你的诗,我已付梓;你的女儿,我已代嫁;你的生平,我已作传;惟有你的墓穴,尚未筹划好。祖茔在杭州,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所以请示母命而安葬你在这里,便于墓前祭扫。你的墓旁葬有你的女儿阿印,其下两座坟墓,一是父亲的侍者宋氏,一是我的侍者陶氏。羊山空旷辽阔,南望原野低地,西望栖霞山,风雨晨昏,寄居他乡的灵魂有伴,应当不会孤寂。所可怜的是,我从戊寅年读到你的哭侄诗后,至今没有男孩子;两女刚呀呀学语,生在你死之后,才一周岁。我虽母亲尚健在不敢说自己老了,但牙齿摇动头发秃了,暗地里自己知道,活在人间还能再有多少时间?阿品远在河南,也无儿女,袁氏九族没有可以继承的人了。你死了还有我来葬,我死后谁来埋我?你倘若有在天之灵,能否告诉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你也不能听见你的言语,祭奠你又看不见你来享食祭品。纸灰飞扬,北风正狂,我回去了,还在不断地回头看你啊!呜呼悲哀呀,呜呼悲哀呀!

“赏析”

这篇《祭妹文》是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名篇。

《祭妹丈》写于乾隆丁亥(1767年)作者五十一岁时。其妹素文因恪守“从一而终”的封建道德,遭遇高姓不良丈夫,并被迫走上公堂,离婚回娘家,心灵上遭受极大伤害,四十多岁就死去了。袁枚感于兄妹情深以及妹妹的不幸遭遇,以及自己膝下无儿、晚景凄凉,在这篇祭文中,将妹妹的一生经历和他们兄妹之间亲密的感情用抒情的笔触倾诉出来,更是感人至深。

祭文在客观上批评了妹妹“一念之贞”(即“从一而终”)的观念,“躬蹈”这种“节义”观念造成的悲剧的结局。

接着以此为出发点,作者回忆了兄妹之间儿时捉蟋蟀、读《诗经》以及作者中进士以后,妹妹喜不自禁的情景,今日思之仍如在眼前,然已是人去不可再生,也是无人能够印证的了,此情此景,情何以堪?

祭文写道,自从妹妹“义绝高氏”回到家中之后,家中琐事及文墨事务全赖妹妹料理,自己病中也得到妹妹的照料与关心。妹妹归来,更增兄妹之间的情感。而妹妹之死,作为兄长竟未能在她死前见上一面,更增遗憾、伤感。这种对比的描写,使得兄妹情深更具强烈的感染力。

祭文最后,写对妹妹死后的种种安排,联想到自己尚无儿子,连堂弟阿品也没有儿子,袁氏一脉将绝,更加伤感,所发出的“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就更是感慨殊深的了。

同类推荐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不仅将杂文这一文学体裁纳入其中,还出现了一些宁夏文学的新变化。长期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漠月、了一容和火会亮。其中,漠月的。《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收录了作者近年的散文创作精品;了一容的《走出沙沟》还得到了文学大家王蒙的推荐;而火会亮的散文随笔集《细微的声音》,记录的则是作者在西海固生活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贫困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此外,作为第22届书博会阅读大使的阿舍,此次被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骨头》,也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女性的敏锐感,独特的语言穿透力,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解放武汉

    解放武汉

    渡江战役是一个大规模的战略性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约43万人的重兵集团,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还解放了江西、湖北、福建等省部分地区。
  • 纽约第三只眼

    纽约第三只眼

    这本书是陈九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具有了一种既不同于当地人也不同于游客的视角,对这座城市有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姿态。文风泼辣,带着北京人特有的贫劲儿,把平凡的生活咂摸出了别一番的滋味,让人看到别一番的纽约和美国生活。
  • 我的蝴蝶梦

    我的蝴蝶梦

    《我的蝴蝶梦》由罗田县人口计生局女干部王雅平创作,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散文集约23.8万字,共分为悠然我思、情义无价、天涯萍踪、我爱我家等四个章节。
热门推荐
  • 他和他的心头痣

    他和他的心头痣

    三中有个口号是每个学生都要背,重要的是要遵守,“老吕不可怕,凌神才可怕,宁惹老吕,不碰凌神”三中校草凌墨,背景深厚,长得一张惊为天人的脸,果然上天是公平的虽然有张好脸,但那洁癖真真是让人无法忍受。突然有一天,一人看到他们那高高在上的校草大人居然抢一个小姑娘的冰激凌吃。有人问“你不是不吃垃圾食品的吗?不是不喜欢女生的吗?”,某人义正言辞的道“我是有媳妇的人怎么可能会在招风引碟你怎么知道我不吃的?”他可以为她做一切她想做的事,为了她他可以不要命,但独独不能没有她,因为她已经在深深刻在他的心上,成了他的心头痣######<本书甜文放心入坑吧!!!!>
  • 站在巨人肩上-从门捷列夫谈化学起源

    站在巨人肩上-从门捷列夫谈化学起源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我有一个魔化技能

    我有一个魔化技能

    这是一个叫做安洵,不死族带着自己的天赋,穿越搞基建的故事。========种田轻松文=========已有两本过百万小说,其中一本入精品,人品有保证,请放心观看。
  • 逍遥美利坚

    逍遥美利坚

    玩,这是有学问的!玩出品质、玩出档次、玩出意境!谁说玩就是不务正业;谁说玩就是胸无大志!肖遥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要好好的玩,而且还要玩出大名堂!玩遍美国,这里就是他的天堂,是他的游乐场!嗯,顺便泡泡大洋马啥的;继续纠结一下,到底要不要大洋马呢.......
  • 天赐大同

    天赐大同

    一代娱记刘成不慎落崖,让华夏地名导、明星欢呼雀跃、放着炮仗庆祝!当他来到这个历史上毫无记载地年代,会发生什么呢?“呸”,随着刘成一口圆于硬币的吐沫,故事拉开序幕……穿越大同,大同与天下,又如何要天下大同?一缕照射阳光的传奇尽留在大同,他的名字就是留传奇{刘川齐}。
  • 锦衣卫君

    锦衣卫君

    位高权重的恩国公秦启庚被诬陷造反谋逆。一夜之间秦家跌落到低谷,秦启庚被充军辽东,女儿秦明妆被罚入教坊为妓。教坊司劫难里,秦明妆为了生存学会使计用谋,左右逢源。又得锦衣卫指挥使帮助,逃出教坊司,却迎来新的身份,锦衣卫校尉负责打探情报。痴傻的太子,不安分的藩王,疑心病的皇帝,野心的皇后。秦明妆明明知道自己在一系列阴谋中被利用,但别无选择。
  • 超神枪械师

    超神枪械师

    首先,这不是末世流,也不是练功流。不过嘛,这级还是要升的,但是怎么升也只是个普通人。要力气大?没有!要异能?不好意思,建国之后不准成精,人也不行!要内力灵力?不好意思,这种修炼十几年用完两小时全满,完全不遵守能量守恒的东西臣妾实在做不到啊!你问那升级干嘛?能干的多了,造枪造炮造炸弹,发起飙来甩核弹。啥?你要打我?先拆了爷基地十万炮塔再来说话!纳尼,你这么叼,要炸我?来来来,看天上那多出来的月亮没?那是本大爷的钢铁堡垒,随便让你炸十天行不行?小爷先去给你准备十万颗大伊万做回礼!
  • 封神榜之妲己不想死

    封神榜之妲己不想死

    类型:古风,神妖,穿越。简介:女主梁子亭在重温《封神榜》(温碧霞版)电视剧时,忽然一阵天旋地转,梁子亭晕了过去。再醒来时,梁子亭已经躺在了一张古香古色的床上,周围挂着轻纱幔帐。什么?你说我叫妲己?不要啊,我不想死啊!!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神化之魂

    神化之魂

    混合了神之血的人类,将继承神的意志,为打到恶魔而存在,这是一群少年的成长,这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