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47600000016

第16章 直言敢谏,倡导诤谏之风

魏征素以“人镜”“千秋金鉴”著称于世,是历史上有名的诤臣,后晋刘响等在《旧唐书》中称:“前代诤臣,一人而已。”宋代欧阳修、宋祁等在《新唐书》中赞:“三代遗直”,清代赵翼则说:“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

魏征不仅至公为上,无私无畏,直言敢谏;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能言善谏;而且论道佐时,首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理,佐太宗开广言之路,并在朝廷中为诤臣张目,兴诤谏之风。因而,贞观一代呈现了封建社会历史上罕见的开明局面。

史载: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回答:“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他进一步阐述说:以前尧舜开放四方的门路,使自己看到四方的事情,听到四方的言论。因此,当时虽然有共、鲧这批坏人,也不会受他们蒙蔽,奸佞小人的恭维话和奸计,也不能迷惑他。秦二世就不是这样,他居深宫之中,偏信赵高,结果直到统治崩溃,百姓背叛了,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结果侯景领兵打到京城,他还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人民到处揭竿而起,他还一点儿也不清楚。魏征一连列举了三个历史故事,生动而形象地阐明了“偏信”的危害和“兼听”的重要性,然后说:“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太宗“甚善其言”。

魏征认为人君能否兼听纳下,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有一次,在和太宗讨论守天下难、易时,魏征说:“守天下甚难。”太宗问:“任贤能,受诤谏则可,何谓为难?”魏征解释说:“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唯令兢惧,日陵月替,雕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如果国君对谏奏事情的人,只准他们战战兢兢、谨慎畏惧地说话,必然阻塞视听,导致国势一天天衰落而走向危亡。他还曾对太宗说:“自古以来人君为难,只为出言即出善恶。若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衰。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正为如此。”太宗也很赞成这一观点。

可见,魏征和李世民君臣二人,对于“兼听则明”及其重要意义的认识,是一致的。太宗要治理天下,奠定太平之基,把“任贤能,受诤谏”作为基本国策;魏征则“以身许国,直道而行”,不仅仗义执言,以诤谏为己任,而且还“深惧群臣莫肯进言”,竭力佐助太宗广开言路,疏通各个方面信息反馈的渠道,以求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政治生活趋向健康。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上尊下卑,要实现广开言路,上下无所阻隔,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其中关键在于皇帝的态度。皇帝处于层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社会的宝塔尖上,因此他能否喜闻己过,虚怀纳谏,对于能否广开言路,至关重要。

贞观初期,魏征曾对太宗讲了一件往事,隋朝时,曾发生过一桩盗窃案,隋炀帝下令於世澄进行追捕。於世澄只要怀疑谁像贼,就严加拷打,含冤承认自己是贼的多达2000余人,炀帝下令将这2000余人同日斩决。大理丞张元济觉得这件事不正常,就试探询问作案人的情况,得知有六七个人是在案发那一天,才从另外的监狱获得释放的,刚出狱,即遭到追究堪问,由于忍受不了酷刑的苦痛,才招认参加了这次盗窃。张元济进一步追究查询,查明2000人中只有9个人在案发当天行踪不清,官吏中有熟悉他们的,知道那9人中有4人根本不是贼。然而,负责行刑的官员因隋炀帝已下令斩决,便不再以实情上奏,将2000人全部杀掉了。他通过这个故事进行劝谏,说明隋朝“臣下钳口”,上下壅塞,以至灭亡,首先是由隋炀帝刚愎拒谏造成的,要想不蹈亡隋的覆辙,君主首先必须有博采广纳的器量,创造广开言路的条件和气氛。

首先,必须“以謇谔为忠”,大力提倡下级直谏。有一次太宗问群臣,为什么近来全无诤谏?魏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齐景公射箭时,根本射不中目标,而左右却纷纷叫好。景公慨叹说:“自晏子身故,不复闻寡人之过。”他的臣子弦章进言说:“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君若以謇谔为忠,则人皆晏子。”魏征绘声绘色地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对太宗说:“陛下若经常表扬,称赞诤谏之士,到需要提意见或建议时,谁能不尽忠心呢?”他还在《理狱听谏疏》中说:“欲必使乎致谏,在乎好之而已。故齐桓好服紫,而合境无异色;楚王好细腰,而后宫多饿死。夫以耳目之玩,人犹死而不违。况圣明之君,求忠正之士,千里斯应,信不为难。”说明只要国君好闻直言,欢迎别人批评,大力提倡诤谏,那么造就忠正之士,广开言路是不难做到的。

其次,必须和颜悦色,创造臣下畅所欲言的宽松气氛。封建时代君尊臣卑的朝廷礼仪,也往往造成君臣阻隔的氛围,使臣子上殿以后,手足无措,知而不言,言而不尽。有一次,一位大臣上书陈述有关西藩的事情,写得入情入理,头头是道,但太宗找他面谈时,他却战战兢兢,语无伦次。太宗认为,就只叫他面奏这么一件事,不应如此战惧。魏征说:“天颜俯临,岂得不惧?臣见在外诸司,欲奏事者,先三五日反复寻思。及其临奏,三分不能道得一分。寻常易事尚难如此,况诤谏之人,出言皆是触忤?赖蒙陛下假其颜色,若不如此,理终不申。”他请太宗在朝堂上要尽量和颜悦色,用以缓和臣下面见君王时的紧张心理。太宗也发现由于自己“戚仪严肃,百僚进见者,皆失举措,因此,每见人奏事,必假借颜色”。即使臣下的建议不合自己的心意,也不加嗔责,耐心地倾听,而且对于像魏征那样的敢言直谏的大臣,还能以师友待之。他曾说:“炀帝多猜忌,临朝对群臣多不语。朕则不然,与群臣亲如一体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君臣身份的隔阂,有利于造成一种直言敢谏与虚怀纳谏的宽容、和谐的政治气氛。

再次,必须博采广纳,不要因人废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提的意见或建议有价值,都应当认真研究、采纳,这样才能真正沟通信息反馈渠道,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魏征提倡“采刍荛之言,从忠谠之策”,认为只要提出的主张能对治国安民有所裨益,即使是出自山野割草砍柴的百姓之口,也要认真听取和采纳。太宗也主张重所“言”,而不重“言者”,他曾说,“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只有这样,才能兼听博采,及时听到各阶层民众的呼声。

最后,必须让人畅所欲言,不要苛求其百分之百的正确。贞观之初,有许多人向太宗“上封事”,然而,有些意见并不中肯,太宗感到厌烦,想加以责罚。魏征说:“尧舜时代,在大路口树立木柱,让人们在上面书写对政事的意见,称为“谤木”。古时君主树立这种谤木,是想借此知道自己的过失。现在的“封事”,就是谤木的遗风啊!陛下要知道政事的得失,应当让人畅所欲言。说对了,对朝廷有益;说错了,对政治无损。”太宗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对上封事者都加以慰勉。上级对下级的意见不苛求,才能打消下级不必要的顾虑,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以供上级博采众议,做出正确的决策。

唐太宗欣然采纳魏征的这些主张,他对纳谏亦有颇为深刻的认识:“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被难受者,药石之苦喉也,此易从者,鸩毒之甘口也。明王纳谏,病就苦而能消;暗主从谀,命因甘而致殒。”因此,屡屡鼓励臣下直言规谏,匡正己非。

贞观之初,唐王朝除了从道义上提倡和鼓励直言诤谏之外,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

第一,让谏官与闻政事。贞观元年(627年),诏令“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与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唐代的谏官主要有:左右散骑常侍4人,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右谏议大夫8人,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左右补阙12人、左右拾遗12人,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则上封事,等等。让这些谏官随宰相入内阁“平章国计”,这是贞观之初的一个创举。这一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表明朝廷对谏官的重视和谏官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最高统治集团及时听到各种不同意见,拓宽信息反馈渠道,以保证决策的正确。

第二,健全封驳制度。贞观之初,重申和健全了中书省、门下省的办事制度。规定:中书省掌军国政令,草拟皇帝的制敕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中书省起草的文件,目的在于互相制约,起到监察作用。然而,在封建官场上,许多事往往不可能完全秉公办理,太宗批评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或护己主短,避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亡国之政也。”指示二省官员“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还说,你们身居机要之职,如果只是署署名,照抄照转,这样的事情谁不能干,又何必择才呢?作为中枢机关的中书、门下两省,坚守直道,就可以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昔时有过“五花判事”的制度,凡军国大事,先由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然后由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再交门下省给事中、黄门侍郎进行驳正。贞观之初“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第三,诸司皆于正牙奏事。为了杜谗邪,唐太宗规定凡宰相奏事,不但谏官、史官随之,而且“诸司皆于正牙奏事”,使意见公开化,以防止势利小人挑拨离间。

第四,五品以上京官,“更宿中书内省”。太宗规定: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次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敦得失”,以便及时了解下情。

由于唐太宗采纳魏征的主张,采取切实措施,广开言路,兼听博纳,因此有效地避免了重大决策上的失误。

魏征不仅倡兼听宏论,佐太宗开广言之路,而且身体力行,为诤臣张目,大兴诤谏之风。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对纳谏还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的,史籍中对此也多有记载。例如:贞观二年(628年),他曾对杜如晦说:“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并引隋朝的历史教训说:隋炀帝是因为下面没有诤臣,自己又听不到过失,罪恶积累,祸害盈满,才导致灭亡的。“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朕令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理道,公等各宜务尽忠谠,匡救朕恶,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但是他毕竟是个独揽大权的封建皇帝,未免有接受不了批评的时候,有时言辞过于激烈,他受不了;有叫对他约束严格一些,他也受不了,因臣下直言忤意而大加责怨的事,还是时有发生的。每当这种时候,魏征都挺身而出,为诤谏者辩解,使太宗“霁威”改容。

贞观八年(634年)冬天,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直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惹恼了太宗,他大发雷霆说:“德参欲国家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皆无发,乃可意邪!”要将他治罪。魏征连忙辩解说:“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唯陛下裁察!”他不愧是“善回人主意”的诤臣,仅寥寥数语一启发,太宗便幡然悔悟了,说:“朕罪斯人,则谁敢复言!”不仅不责怪皇甫德参,反而赐给他礼物,以资奖励。这一次风波虽然平息下来,但毕竟对贞观初期兴起的诤谏之风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且,魏征也从中体味到太宗思想中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不能不忧心忡忡。日后,他便找机会进言说,“陛下近日不好直言,虽勉强含容,非曩时之豁如”,太宗于是增加了对皇甫德参的优赐,提拔他做了监察御史。

房玄龄、高士廉向少府监窦德素询问后宫近来有何营造之事,惹怒了太宗,吓得房玄龄等慌忙谢罪,魏征慨然发出“两个不理解”的议论,极言作为君主肱股耳目的大臣,应该理所当然地过问君主的言行举止,以便及时佐助与匡正,明君应当欢迎这种辅佐与监督。这由衷的诤告,不能不使太宗“深愧之”。

贞观后期,随着太宗骄傲情绪的滋长,纳谏愈不如前,朝臣也不敢像以前那样直言诤谏了。太宗见朝臣不议论政事,也便坐不住了,于是,向魏征求教。魏征对他说:“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古人说:“不信任的人来谏,就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信任的人不规谏,就叫做尸位素餐。“但人之材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虑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他把各色人等“不能言”“不得言”“不敢言”的原因刻画得入木三分,不能不令人折服。太宗深表赞同说:“的确像你说的一样,我经常想这件事,臣下虽想进谏,动辄畏惧死亡的祸患,这与那赴鼎镬被烹杀、冒白刃遭砍杀,有什么不同啊!所以,忠诚贞节的臣子,不是不想竭尽忠诚,而是非常为难。所以,禹听到善言就拜谢,难道不是为了这缘故吗?”他向臣下表态说:“朕今开怀抱,纳诤谏,卿等无劳怖畏,遂不极言。”

由于魏征等朝臣的不断提醒与匡正,太宗虽然贞观后期不如前期胸怀豁达,但虚己纳谏的作风,却始终坚持了下来,一方面,鼓励臣下谠言直谏;另一方面,对诤臣大加奖赏与拔擢。此类事例,贞观史籍不绝于书,例如:御史大夫韦挺经常上书陈述治国得失,太宗亲自给他写信,深表谢意:“得所上意见,极是谠言,辞理可观,甚以为慰。”并且设宴招待和赏赐上封事称旨的韦挺、杜正伦、虞世南、姚恩廉等朝臣。贞观元年(627年),戴胄因忠清公直,被擢拔为大理少卿,“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太宗都听从了他的主张,“天下无冤狱”。贞观十四年(640年)秋天,太宗去同州校猎,栎阳丞刘仁轨进言说:现在老百姓收割庄稼才不过完成了十分之一二,若让他们供承田猎,实在妨碍农事,不如等庄稼收割完了,再开始校猎。太宗“赐玺书嘉纳之”,并升迁他为新安县令。王珪、魏征以及贞观后期的褚遂良等大臣,也都是由谏臣而入相的,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贞观一代诤谏之风的形成和兴盛。

由于采取了广开言路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贞观之世谏臣盈廷,诤谏成风,呈现了封建盛世中罕见的开明局面。朝廷中,达官重臣,县宰小吏,旧部新进,均敢于直言切谏;后宫里,皇后、嫔妃、太子等也能够犯颜直谏。贞观四年(630年),太宗诏令征调兵役修复洛阳的乾元殿,用来做巡幸视察的行宫。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规谏:“方今承百王之未,属凋敝之余,必欲节之以礼制,陛下宜以身为先”。接着力陈不可修此殿的五条原因,并言辞激烈地说:“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太宗自然心中不快,他反问玄素说:“你认为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夏桀、商纣如何?”玄素则不避锋芒地问答:“如果乾元殿终于兴修,就可以说结果同桀,纣是一样的昏乱。”太宗深为玄素正义执言,“以卑干尊”的精神所感服,嘉奖说“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赐绢500匹,毅然停止了修乾元殿之举。魏征对此赞叹说:“其利博哉!”

贞观十六年(642年),辗转病榻的魏征直言不讳地批评太宗:“陛下临朝,常以致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横加威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如此激烈的言辞,太宗居然也能接受。

君明臣直蔚然成风,使贞观一朝谏臣辈出,朝臣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裴矩曾仕隋朝,原非佞臣,但屈于隋炀帝的淫威,终于变成了“承望风旨,与时消息”的庸人,后来甚至在参掌选事时“多纳贿赂”,可谓“近墨者黑”,但做了唐臣之后,面貌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太宗即位之初,为整肃吏治,解决官吏受贿问题,曾密使左右暗中贿赂一些官吏进行试探。刑部有一位司门令史果然受绢一匹,太宗打算处死此人,杀一儆百,以惩戒贪污。裴矩认为不能这样做,当即进谏说:“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太宗十分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召见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同是一个裴矩,在隋、唐前后竟判若两人,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写到此处,不禁大发感慨说:“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刚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影)也,表动则景(影)随矣!”

魏征敢于直谏,而又颇注意进谏的策略和方法,他说:“臣谏其君,甚须折中,从容讽谏。”意为进谏时,特别要讲究方法,要慢慢地用委婉的言辞从容地说明。为了说明从容讽谏的重要性,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汉元帝曾用醇酒祭祀高祖庙,他从长安便门出来,打算乘坐楼船,坐船自然不如过桥安全。这时只见御史大夫薛广德风风火火地拦住车驾,摘下自己的官帽说:“应该从桥上走,陛下若不听我的话,我就自杀,用颈上的血污染车轮,陛下就不能进入祖庙了。”搅得元帝大为扫兴。光禄大夫张猛赶紧上前排解,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就正直。乘船危险,过桥安全,圣主不乘危,因此,广德的话是可以听从的。”元帝说:“晓谕别人,也不应当像这样子嘛!”于是没有上楼船,而从桥上过去了。以此看来,张猛可谓是直臣谏君了。

可见,魏征对于进谏的策略和方法,是十分重视的。《旧唐书》在魏征传之后评论说:“臣尝阅魏公故事,与文皇讨论政事,往复应对,凡数十万言。其匡过弼违,能近取譬,博约连类,皆前代诤臣之不至者。”认为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诚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良药”巧妙泡制或加上糖衣,也可变得不怎么“苦口”;“忠言”,若从容讽谏,也可变得不那么“逆耳”。魏征为了医治哮喘,曾经熬制出美味可口的梨膏糖,在他进谏的实践中,类似梨膏糖治病的情形,也是屡见不鲜的。这大约是他能与太宗主明臣直、珠联璧合的另一重要原因吧。

魏征不仅有杰出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而且有思想家的深邃头脑,这是他敢于犯颜直谏的深厚基础,而他那渊博的知识、高深的素养和无懈可击的辩才,对他最终使太宗折服而视为“人镜”,则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敢于犯颜直谏,是“敢”而有理,“直”而有情,“犯”而有方。他的进谏方法灵活多变,其要点可以归结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从容讽谏,并且善于把握进谏的时机。

所谓动之以情,不仅在于真情实感打动人心,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否出于国家之至公来考虑问题。魏征进谏,处处以封建王朝的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能以情打动太宗,令其叹服。例如,在贞观十三年(639年)所上的著名奏疏———《十渐疏》中,魏征首先站在开创唐王朝千秋大业的高度,提出问题: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简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接着颂扬了太宗即位12年来的功绩,中肯地指出他渐不克终前10个方面的问题,诸如:贞观初年,不烦扰百姓,没有贪欲,现在却派人到万里之外去寻求骏马、去外国购买珍奇之物;贞观初年,爱护人民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近几年来忘记了谦虚节俭,轻易地使用人力;贞观初年,注意磨炼名誉节操,对于人不偏私,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斥遇小人,现在却轻率地狎近小人,对君子敬而远之,等等。情发于理,感发于实,其忧国忧君的真情实感,亦随之喷涌而出,他情深意切地提醒太宗:

“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主可为而不为,微臣所以郁结而长叹者也。”

句句肺腑之言,寄情于理,寓理于情,太宗览奏,大为感动。

所谓晓之以理,是以雄辩的说理,阐明社会发展规律或政策方针、道德伦理等。魏征“雅有经国之才”,又有广博的学识和高超的诤辩能力,灵活运用辩证或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透彻地说理。

魏征总是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乱与治、难与易、大与小、好与坏、安与危等问题,同时,他严密的逻辑推理和雄辩的论诤才能,使其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确切地表达。因此他的滔滔宏论常常使太宗折服,乃至政见不一的大臣,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唐初君臣们曾对草创和守成的难易展开过热烈讨论,房玄龄等曾跟随太宗打天下的臣子认为“草创为难”,魏征则主张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他说:帝王起兵,必然乘着世道衰败混乱的时候,消灭掉那些昏乱狂暴的人,老百姓乐于拥戴,天下人都来归附;上天授命,百姓奉与,故创业不算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志趣趋向骄奢淫逸,百姓希望休养生息,但各种徭役却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疲敝,而奢侈的事务却一刻不停;国家的衰落破败,常常由此产生,以此而论,“守成则难”。

太宗欣然同意魏征的高明见解,并颇能体谅房玄龄随同自己“定天下”,所以见草创之难,魏征与自己一起“安天下”,所以见守成之难的情况,对他们说:“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当思与公等慎之”,从而引导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戒骄逸、艰苦创业上来。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容易使人辨明美丑、善恶、利弊。魏征常常用纵、横比较的方法,说明问题,对太宗理解、接受他的诤谏,起了很好的作用。上述论证草创与守成之难易,也是用了比较的方法,这是事与事之间的比较。魏征也经常把唐初国情与隋朝时候作比较,规谏太宗以亡隋为鉴,节欲爱民,励精图治。由于随着天下的安定和经济情况的好转,太宗逐渐滋长了骄傲和贪图安逸的情绪,因此魏征进谏时常常用太宗贞观初年的优点与目前的缺点进行比较,上述《十渐疏》,则是进行这种鲜明对比的典型一例。贞观十二年(638年),魏征针对太宗纳谏方面大不如前的问题,将他贞观前后态度的变化进行了比较,“贞现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以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倔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他并且举出实例说:陛下即位之初,判处元律师死刑,孙伏伽劝谏说:按照法律,不至于判死罪,不能容许无节制地处以严酷的刑罚,陛下就把兰陵公主园赏赐给他,价值百万。有人说:孙伏伽所说的是一般道理,而所赐太优厚。陛下说:我即位以来,还未有进谏的,因此赏赐他。这就是“导之使谏”。后来,徐州司户柳雄对隋朝留下的人,妄自给予俸禄等级,有人控告他,陛下就命令柳雄自己坦白,不坦白就给他定罪。柳雄不肯坦白,大理寺将他处以死罪。少卿戴胄禀奏说:“按照法律,只应处以徒刑罚。”陛下说:“我已对柳雄裁断完毕,只应处以死罪。”戴胄坚持不能滥用酷刑,陛下很生气地派人去杀柳雄,戴胄托住不放,反复达四五次,最后还是听取了戴胄的规谏,赦免了柳雄,并对司法部门的人说:“只要能像戴胄这样为我坚守法制,难道还怕有滥用刑罚杀人夷族的事?”这就是“悦以从谏”。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犯圣旨,陛下认为是诽谤。我上奏说,上书不激切,不能激发国君的意志,激切就似于诽谤。陛下虽然当时听从了他的意见,赏赐他20件物品,但思想上却很不舒服,这就是“难于受谏”了。如此鲜明对比,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太宗在虚己纳谏方面的退步,不能不使太宗悦服。他诚恳地对魏征说:“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不自觉,公向末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甚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循循善诱,从容讽谏,更是魏征进谏的显著特点,他每每根据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或借古喻今,或借物言志,或以他山之石攻己山之玉,有效地增加了其谏言的感染力。

一、借古喻今,是魏征的“拿手好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魏征素重史鉴,对历史有着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又有丰厚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言谈话语之中,历史故事、典故随手拈来,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对方以史为镜,自明得失,不仅增强了说服力,而且也使得魏征的诤言,带上了鲜明的特色。

二、借物言志,也是魏征常用的进谏方法。他往往通过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魏征作为卓越的思想家,在哲学、政治、史学、文学、法学等诸多方面,均有一些开拓性建树,为了阐发深刻的思想,他往往借物以言志,比如在阐述民本思想时,他借用古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并且提出行德政,施敦化,清静无为,使民生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一系列治国方针,安定民心,以谋求“载舟”之功而避免“覆舟”之患。又如,他在论证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时,形象而生动地比喻说:“御之良者,不在于烦策;政之善者,无取于严刑”,“为理之有刑罚,犹执御之有鞭策也。人皆从化,而刑罚无所施。马尽其力,则有鞭策无所用”,以赶马车而用鞭子,生动地说明是为了更好的实施仁义之政才设立刑罚这一道理。

三、以他山之石攻己山之玉。这也是魏征常用的进谏方法。他每每旁征博引,或由彼及此,或由远及近,或由古及今,侃侃而谈,从容讽谏,循循诱导,使对方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观点。贞观二年(628年)冬天,太宗派遣才兼文武、廉平公直的瀛州刺史卢祖尚出任交州刺史。卢祖尚先答应了,后又反悔,说什么也不去就任,太宗召来面谕,仍固执不就。这下子可惹火了太宗,他大发雷霆说:“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改日,魏征趁他与群臣议论齐文宣帝是怎样的人的时候,进谏说:“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于梁,回来之后,令他出任光州长史,他不肯去。杨遵彦上奏了这一情况,文宣帝大怒,将魏恺召来当面责问,魏恺辩解说:“臣先任大州,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文宣帝听完他的陈述,怒火顿时熄灭了,他回头对杨遵彦说:“其言有理,卿赦之。”魏征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评论道:这就是文宣帝的长处。

这个故事,讲的是齐文宣帝之“长”,攻的却是太宗之“短”。太宗听后,无限后悔地说:“文宣帝虽颠狂,尚能容止此事,朕所不如也。祖尚不受处分,虽失人臣之礼,朕即杀之,大是伤急,一死不可再生,悔所无及。”于是下令复其官荫。

另外,魏征也十分注意把握进谏时机,因而能够事半功倍,收到理想效果。

一、在取得重大胜利而陶醉时进谏。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召侍臣赐宴于两仪殿,庆贺平灭高昌(古国名,国都高昌城,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约20余公里哈拉和卓堡西南)。君臣共饮,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魏征进言说:“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赌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他讲了一个历史故事:过去齐桓公曾与他的臣子管仲、鲍叔牙、宁戚一起饮酒。桓公对叔牙说:“为何不向我祝福呢?”叔牙举起酒杯站起来说:“但愿君王不要忘记当年出奔在莒国时的情景,管仲不要忘记在鲁国被捆绑时的状况,宁戚不要忘记喂牛于车下时的境遇。”桓公谢叔牙说:“我与两位大夫都能够不忘记先生的话,那么国家不会有什么危险了!”他以此提示太宗,取得了胜利,要居安思危,孜孜不怠。太宗说:“朕必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二、在因某些灾变而惊惧时进谏。唐太宗是个通过实际斗争而登上帝位的英明君主,比较重人事而不重天命,也不好祥瑞,然而由于天子的地位,使他离不开天命论,对某些自然灾变,更有着本能的恐惧,魏征则常常利用这种时机来匡正君非。古人以为天见彗星是凶兆,有一年有彗星出现,太宗十分惶恐。魏征进言说:“臣闻古帝王来有无灾变者,但能修德,灾变自消。陛下因有天变,遂能戒惧,反复思量,深自克责,虽有此变,必不为灾。”史籍中关于魏征利用某些灾变之机劝诫太宗克己自修的事例不少,且都收到良好效果。在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什么制约机制的封建专制时代,利用君主对灾变的本能畏惧,规诫其端正言行,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在太宗精神振奋或谈锋正健时,相机行事,或将话锋一转,导引至另一个方面,进行讽谏;或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就某一问题加深论述,并和提到新的高度,收到理想效果。史载:有一次太宗在洛阳西苑的积翠池大宴群臣,令大家饮酒赋诗,好不欢畅。魏征担心太宗与群臣豪饮,失去了君臣之礼,有损君主的人格,便趁机作《赋西汉》:“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驱传魏桥上,观兵细柳屯。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终借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此是一篇叙事诗,通篇讲的西汉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寓意之句在最后一联,汉高祖初定天下时,共同起事的功臣多为普通百姓出身,不懂朝廷礼仪,往往在殿上饮酒争功,大喊大叫,甚至拔剑砍坏殿柱。以后叔孙通重新订礼仪,群臣上殿朝见,都遵照一定秩序,不敢喧闹失礼。汉高祖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魏征借用汉高祖语,讽谏太宗要处处注意礼仪。太宗对此也心领神会,马上称赞道:“征言,未尝不约我以礼。”

由于魏征直言敢谏和能言善谏,常常使太宗在迷惘里清醒,在疑虑中坚定,在失误时警觉,在歧路口却步。对此,太宗也不无敬佩之情,史籍中对此记载颇多,诸如:“非公,联不闻此言”,“公所奏对甚善”,“不遵卿言,甚大错误”;“太宗深嘉纳之”,“深然其言”,等等,不胜枚举。太宗由衷地赞叹:“当今朝臣忠臣,无逾魏征。”

唐太宗一生有几个显著的政治优点,一是虚怀纳谏,从善如流;二是明于知人,善于任使;三是以古为镜,以明兴替;四是务在宽简,轻徭薄赋。这四大优点几乎都是与魏征的提倡和督促密切相关的,其中,魏征对君王如何看待君臣关系,君臣如何相处,为臣僚者应恪守怎样的“臣道”,判别臣下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都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见解,对唐太宗在贞观年间“明于知人,善于任使”的统治政绩的取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于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君臣关系问题,魏征在吸收了儒、道两家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又参考了法家的国家管理方法,尤其是韩非的法术思想,提出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主张。首先强调儒家的一贯立场,即君尊臣卑的前提,这一前提是君臣关系的最根本的基础,是绝不允许动摇和怀疑的,在绝对“忠君”的基础上,君王对待臣下也应尽之以“礼”和“仁”。这就是中国古代渊源长久的“君道”和“臣道”,用一句话即可概括:“臣事君以忠,君待臣以礼。”可是这里面的“忠”和“礼”,其含义可就复杂了,历代政治家各有不同的诠释。魏

同类推荐
  • 胡雪岩传

    胡雪岩传

    铁血宰相拥有何种跌宕起伏的刺激人生!满洲贵族大少为何突然华丽堕落!一介病弱书生缘何横刀立马、杀人如麻!草根枭雄如何主宰朝野、扬威大漠!翰林学士怎样周旋列强、忍辱偷生!一代红顶商圣怎样从帝国银库大掌柜走到凄凉辞世无人问津!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山本五十六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山本五十六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热门推荐
  • 神眼带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神眼带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自从我的眼睛能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了之后我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神医九未

    神医九未

    飞机失事,魂穿异世;入梦神仙,许下七年。
  • 美人鼎

    美人鼎

    小公务员陆羽某天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仙侠的世界。道法、仙剑、长生……
  • 密字

    密字

    钥匙自己旋转了起来,快速旋转着像是被孔洞吸了进去不见了踪影,只听铁索硬笺咔哒咔哒,咔哒咔哒越来越响,原本是墙的地方竟然开出一道门来。夏小美盯着石门忍不住惊讶,魏云峰就趁着她脑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撸掉了她的袖子迅速从怀中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照着她细嫩的胳膊就是一刀,顿时鲜血直流
  • 倾城王妃:王爷别太多

    倾城王妃:王爷别太多

    富家千金梨若在新婚之夜惨遭闺蜜和丈夫背叛杀害,一觉醒来,她却成了大秦王朝不受宠的吴王妃萧梨若。本是再无心情爱,却无端徒惹情伤。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邪魅深沉的襄王、浪子回头的吴王,冷清淡漠的凌王……对着出众如斯的几位男子,她又该何去何从?皇权高位,处处机心,她又是否能够逃过夺嫡的漩涡?她只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生活,可又是否能如愿?
  • 师生:芳华落

    师生:芳华落

    师生。灵异。短篇。漫天飞萤,她看着他。可望而不可即。
  • 穿越之青歌觞

    穿越之青歌觞

    一来就告诉我家产被败光了男人跑了,WHT?
  • 银河护球队

    银河护球队

    核爆危机下+厉鬼流,主角一群普通人的末日求生。没有特效加特技但是效果一定duang~duang~duang~
  • 见花起意

    见花起意

    【不正经版文案】:说不嫉妒是假的。唐胥默默地听完,一伸手紧紧抱住了苏兰。“苏小花。”唐胥的声音闷闷地,带着苦笑:“你可别一不留神就成我大嫂了啊。”苏兰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顿时满怀愁绪散了一半。【唐男神版文案】某一天,饱暖且思过了某欲的两只赖在床上休息。已经是唐太太的苏小花突然发问:“话说,我真有点好奇,我当初到底是哪一点吸引了你这朵高岭之花?”唐先生略一思索,抿唇一笑:“古人说食色性也,而且你喝醉了的样子,简直秀色可餐。”“什么意思?”“那天你喝醉了,我被你的美色勾\引了,从此看见你就想把你拐到床上拆吃入腹。”“……禽\兽!”【缘分总是在不期许间悄然而至。还好,在错过之前,我们就已经相互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