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47600000006

第6章 云游四方的道士生涯

隋炀帝奢侈无度,横征暴敛,搞得民怨沸腾,又穷兵黩武,发动了三次攻打高丽的战争,更是火上浇油。人民群众被逼得无法生存,纷纷揭竿而起,反隋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

隐居故里的魏征,虽说也感受到了苛政之苦,然而他毕竟不同于那些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此时还没有被到非铤而走险不可的地步。后来他投奔起义军,也是为了“待有王者兴”,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而不仅仅是做一条绿林好汉或“山大王”的草头军师。因此,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天下风云,交结四方豪杰,等待“出山”的时机。那么,出家为道士,正是适合进行这一观察和等待的一个途径。

关于魏征出家当道士一事,史传多有记载。《旧唐书·魏征传》谓:“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新唐书·魏征传》谓:“隋乱,诡为道士。”可见,魏征确实曾有过一个时期的道士生涯,这是他从隐居田园到“出山”的重要转折时期。

在隋代,和尚、道士都是受优待的,不服役,不交租,不纳税。在暴君倒行逆施的年代,得超然无穷无尽苛捐杂税和没完役了的兵役劳役之外,这难道不是布衣平民的莫大幸运吗?道袍在身,四处化缘,道观投宿,走到哪里不愁吃住,不必为旅费操心;又便于掩人耳目,无论去什么地方,也不引人注意乃至怀疑。之所以披道袍伪装道士而不着袈裟装扮和尚,是因和尚得剃度,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魏征不愿让先考妣亡灵伤心。再有道士不像和尚把希望寄托在来世,道士追求今生长生不老,羽化登仙,颇受社会上层欢迎,而道家的符箓方术,疗疾治病,消灾祈福又给社会底层以温馨慰藉,对苦难中的平民很有吸引力,便于接近民众。

魏征何时“出家”,据《新唐书》载“隋乱,诡为道士”。这样看来,当是大业七年(611年)。这一年,魏征刚好30岁。“三十而立”,也是闯天下的年纪了。再说双亲去世,守丧期满,已无后顾之忧,此时不出,更待何日。

魏征披上道袍,表面上仙风道骨,超然物外,而他的内心却极不平静。现存《魏郑公文集》中有《道观内柏树赋》一文,这是魏征子集中唯一的一篇抒情散文(其余全为政论和应用文),描述道观中的一株柏树:树龄20多年了,枝叶茂盛,而树干不过几尺,为什么长不高呢?被笼罩在杂草之中,覆盖于荆棘之下,满身伤痕而坚韧刚毅、不畏霜寒的本性不渝。就这样虽然枝叶繁茂,也无法自己表现出来。只可惜它不生长在高山上、悬崖边,有日月的光辉照耀,有云雨为它装饰打扮,反而和那些平庸无用之辈混在一起,这难道就是圣哲所说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吗?因此,它慨叹自己高尚的节操没有机会得到表现,一片忠诚正直之心无人相识。它盼望春天尽快到来,它将装点景色让园林更加美丽。而当前事态严峻,如一日已到傍晚,似一年正值隆冬,百草惶惶,像受惊的飞蓬不得安宁,无穷无尽的愁苦犹如天空乌云连绵迭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众多草木都凋零了,而它将孤独地亭亭直立,保持敢傲霜雪的本性,将与树中君子并驾齐驱。这里,魏征显然是夫子自道,以树作喻,既抒发了对现实的不平,也对未来寄予厚望,而最核心的则是他明白无误地表露不管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不气馁,不随波逐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这一时期,魏征以道士身份,云游四方,舍药消灾,联络乡民,结纳豪杰,有许多佳话流传于世。“魏老道”在民间留下了高尚而丰满的形象。

关于魏征出家一事,民间传说颇多,可与正史记载互补。

河北晋县东紫城的汉京观,是县境内五大庙观之一。从前观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宽大的木匾,上面刻有“汉京观”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相传这三个大字是魏征在这观中当老道的时候书写的。隋朝末年,魏征听说汉京观的道长张清,正在联结四乡农民,准备武装起义,便前来投奔。

汉京观有着不凡的来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的首领之一———地公将军张宝,率领数万将士与官军血战于巨鹿下曲阳,直到粮尽援绝,英勇牺牲,数万义军将士,也都战死在沙场,是为有名的下曲阳大战。后来,附近的村民埋葬了死难将士的遗体,又修造了这座汉京观,这观中的张清道长,正是张宝的八世孙儿。他收留魏征为徒弟,在汉京观联络乡民,结纳英杰,暗中集结反隋武装力量。

魏征知识渊博,是生活中的强者,又极聪明干练,如今当了道士,便很快熟悉了道教经典规诫及一应斋蘸祭祷仪式,静坐修炼、云游布道、除病消灾,样样在行,很快成了一个德行高尚的全真道人。

在汉京观,除了老道长以外,魏征年龄最大,被尊为“大师兄”。他除了学识渊博,受到大家敬重之外,还因为是半路出家,既懂农活,又有勤俭持家的办法。为了改善道士们的伙食,他在园子里种上了各种蔬菜,还粗粮细做,把谷面饽饽改成小米面饼子,每顿饭配有瓜菜粥、自己腌制的小咸菜等,如此既调剂了大家的生活,又节约了粮食。这样一来,大家就更佩服他这个“大师兄”了。

魏征经过几年的云游布道,治病消灾的实践,医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他的故里,流传着许多关于魏老道治病救人的佳话。人们感念他的功德,每逢清明节,都到魏征祠去祭奠。在1946年魏征祠被毁以前,这里一直香火很盛,前来祭祀的乡民中,还有赵县魏家庄派来的人。据他们说,隋末兵荒马乱的年头儿,他们村忽然闹起了瘟疫,许多人头痛发热,上吐下泻,不几天就死了。乡亲们都焦急万分。这时候,忽然有个老道,带着两个道童来到十字街心。老道面向东方一坐,就微闭双目,运起神功来了,道童也将挑子放在地上。不一会儿,就里三层、外三层围过来许多人,大家不知是何方仙长降临,不约而同地乞求仙长为他们消灾。只见那老道猛睁双目,用清澈的目光打量着众人说:“那一天,我师父正在打坐,我刚把楼窗打开,他老人家就惊呼道:唉呀,不好,众苍生要遭灾难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空中有一团黑气飘过,这叫瘴气,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染上瘟疫,我正是奉命追踪这股瘴气来到此地的。”他让道童打开箱子,取出一个大纸包来,交付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嘱托道:“这是专门配制的正气散,里面都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药,每人只需服半包就好,告诉邻村的人们,让他们也来领药。”仙长舍药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四乡五里,“正气散”全部发放了出去。还真灵验,药到病除,一场瘟疫很快就被治住了。然而老道却已不知去向,后来,人们四处打听,才知道那是巨鹿下曲阳汉京观的魏征。这个村的人们为了感念魏征的救命之恩,就以他的姓为村名,改成了魏家庄。魏征去世以后,清明节乡亲们都要派人到魏征祠来进香。

相传,某日有个道童出观打水,见一条大汉昏倒在观门前,急忙进去禀报。魏征一搭脉,还有救,便叫人抬至观内轻轻放在床上,急忙取出银针救治,行针不久,那人“哎哟”一声,一阵呕吐,吐出许多积食。魏征又给他灌了霍香正气汤,那人就迷迷糊糊睡熟了,直到深夜,才清醒过来。魏征这才知道,来人正是山东好汉秦琼。他从潞州回山东途中,忽觉胸口发闷,腹中一阵阵绞痛,本想在这道观台阶上坐下歇息一时,可是刚刚挨上台阶,就什么也不记得了。经过魏征精心调治,秦琼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他们通过这次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然,上述的故事都是传说,不足为凭。但有一件事是确切可信的:魏征云游时到过馆陶,那是他的祖籍,有亲人应当访问,双亲的灵柩,尚滞留他乡,迟早得归葬故土,也需事先料理安排。在馆陶,他与小他12岁的薛收不期而遇,两人一道去过河东。薛收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生父薛道衡曾任官内史侍郎、襄州总管、司隶大夫,被杨广无辜杀害,薛收心怀怨恨。道衡与族弟薛孺偏相友爱,薛收出生即过继给薛孺,由孺抚养成长。时孺任清阳(今山东临清东北)县令,收受业龙门(今山西河津县)王通门下。薛收前往清阳省亲,返河东途中,与魏征邂逅相遇,意趣相投,一见如故,遂成忘年交。薛收邀请魏征前往龙门,征欣然应允,因他早闻王通大名,也想王通字仲淹,河东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少有四方之志,受《书》于东海(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李育,学《诗》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夏琠,问《礼》于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关子明,正《乐》于北平(今属河北)霍汲,考《易》于族叔王仲华,潜心苦读,六年不解衣。仁寿三年(603年)20岁时,西游长安,见隋文帝杨坚,献“太平策”十二计,不为所用,退归乡里,著书讲学,受业者千余人,享誉一方,这自然是魏征愿与交往的。

到了王通家,魏征很受礼遇,得与通就时事、政治、人生理想等重大问题交换认识。王通盛赞魏征为人正直,敢作敢当,以为魏征若能生逢其时,可至卿相,只是礼、乐方面的修养尚嫌不足。魏征也颇为王通的学识渊博所折服,对他满腹经纶而不遇明君以至仍为布衣感到惋惜。尽管彼此都相互尊重,但二人思想距离很远,几乎在涉及的所有问题上都难有共识。

他们针对形势讨论过“天命”。王通说:“顺从天命,其实说的是人事,因此君子很怕它。自然界的万物无论远近、高低、深浅的变化没有不和天命相应,社会上的万事不管大小,曲直的发生没有不与天命相成,所以一切都决定于天。《易经》说:‘万物都受天道变化的支配,适应天道的变化而发展。’”

在民众已经起来反抗杨广暴政之时,王通如此极力宣扬天命,不管动机怎样,总是有利于暴君。魏征作为客人,不便直接反驳,但他很聪明,巧妙地援引儒家典籍明确无误地表示了异议。魏征引《尚书》的话说:“遵循正道就吉利,依从邪恶就凶险,正像影子与形体、回声与音响一样。”又借《诗经》的话说:“对百姓既和易又尊敬,享福多得说不清。对臣下不侮慢不高傲,种种福气都来到。”这里魏征只字不提天命,而把吉凶祸福归结于人的行为,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他对天命的否定,而更高明的是,魏征引用的这两句,前一句出自《尚书·大禹谟》,是舜与大臣讨论时政的记录,后一句出自《诗经·小雅·扈桑》,按传统的解释,这诗是“刺幽王也,君王上下,动无礼文焉。”很显然,魏征否定天命是就时事而言,矛头直指暴君杨广。

他们也曾探讨治国施政的事。魏征说:“根据法令行事怎么样?”王通说:“如果用德、礼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无人犯法,刑法也就搁置一边没有用处了。因此政治最完善的时代,法令空悬宫阙而无人违犯;稍次一点的时代,就是有人犯法也不多;所以根据法令讨论政事,那是政治不好的时代采取的办法。假若我有机会执政,就一定要使诉讼完全消除。”消除诉讼,是孔子的理想,孔子认为,用法令管理老百姓,用刑罚约束他们,老百姓虽能暂时避免犯罪但并不懂得犯罪可耻,只有以德去管理他们,用礼去约束他们,老百姓才懂得犯罪可耻而走正道了。从这也可看出,魏征与王通差别的确太大了。魏征是政治家,讲究实际,发言立论都有所指,他说施政应以法令为依据,就是针对杨广凭着个人意志倒行逆施而言的,想用法令约束暴君,而王通则太学究了,空谈理论,对现实政治无补,对暴君则更是对牛弹琴!

他们也曾就人生理想交换过意见。一天,王通在田间看仆人种地,魏征和王通的两个弟子杜淹、董常一起偶然来到地边。王通提议:“大家谈谈自己的理想吧!”魏征首先发言:“我愿事奉贤明的君王,在他跟前要想一切办法竭尽忠言,离开他后要想办法帮助他弥补过失。”杜淹接着说:“我愿执行贤明君王的法令,使天下无人遭受冤屈。”最后董常说:“我希望圣人的理论能在世上实行,在这样的时代,我董常也就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了。”王通十分赞赏董常,他说:“这真是伟大的志向啊,我赞同董常的理想。”魏征事明王,决心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他效忠竭力,与董常的墨守成规,无视个人意志和价值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王通极力盛赞董常,无疑是对魏征的委婉批评,使魏征感到困惑和震惊,圣人的理论真的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他觉得有必要再细细思索。足不出户,利用王通的丰富藏书,潜心“六经”,探幽索微,寻求真谛。他终于领悟了,儒家讲“仁”,重在人际关系,在太平岁月,对于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确实卓有成效;但在动乱年代,群雄纷起之时,却显得迂腐,不合时宜。孔孟之道不得行于当世,只是在汉初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后才得独尊,其根本原因正在这里。有鉴于此,他似乎对自己日后的人生道路更清楚了,他决定立即离开王通家,投身到广阔的天地中去。

他又披上道袍,回到河北,那里不仅是他的故乡,也是民众受苦最深、反暴斗争最激烈的地方,他要在疾风骤雨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时魏征对“纵横之说”发生了浓厚兴趣。所谓“纵横之说”,其实就是政治、军事斗争中的权术和阴谋,其中自然不乏奇策异智,也可称为战略战术。“纵横之说”在战国时期曾风行一时,纵横之士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追逐名利,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命运顽强抗争,不少人平步青云,位及人臣,左右了当时的政治舞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但因他们不讳言名利,公开宣扬“人生在世,权势、地位、金钱,难道可以忽视吗?”这与儒家的道德观念完全背道而驰。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其说逐渐势微,纵横之士的朝秦暮楚,也颇为士人诟病。现魏征不避非议,热衷谋略,是他清醒地预感到大乱即将来临,在无序的纷争中,克敌制胜少不了纵横捭阖,他必须事先做好准备,作为向明王尽忠效力的献礼。

同类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这是一部蒋氏家庭的生活照,具体描绘了蒋介石从祖上到儿孙的真实生活。这是一部蒋家王朝的政治照,全面实录了蒋家王朝从蒋介石到蒋经国两代“人主”的政治生涯。这是一部南京岁月的全景照,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是蒋介石的故乡,因诞生了蒋家王朝的两代“人主”而名扬海内外,国民党的钦定史书誉称:地灵人杰!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张作霖全传

    张作霖全传

    本书讲述的是出身寒微,生活无着的旧中国大军阀张作霖,如何运用自己的权谋智慧,在国难之时,乘势而起,从掌握一支私人部队开始,直到成为一统东三省、声威煊赫的满蒙王,并两次发动直奉大战,率军入关,登上枭雄事业的巅峰以及皇姑屯遭到日本人暗杀。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张作霖传奇的一生。
  • 隐匿的烽烟:郑观应商战风云录

    隐匿的烽烟:郑观应商战风云录

    少年时代,科举不遂的郑观应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上海,加入宝顺洋行,师从洋人,学习经商。十年间,他亲历了这片寸金之地的沧桑变幻。彼时,官场腐败横行、积重难返,商界醉生梦死、私利为重。目之所见,皆是繁华遮掩下的一片狼藉。郑观应难舍救国之志,白日经商,留心结交志同道合之人;夜晚于灯下奋笔疾书,找寻济世良方,力荐商战长策。随着太古轮船公司成立,聘请郑观应掌舵,惊心动魄的竞争游戏愈演愈烈,风云暗积。商业之战,没有烽火硝烟,却同样残酷激烈:在太古、旗昌、怡和,以及由唐廷枢等中国人主持的轮船招商局之间,生死大战已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各条航线之上,一场接一场的厮杀不间断地进行着,究竟谁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热门推荐
  • 你是水瓶,我是鱼

    你是水瓶,我是鱼

    这本书讲的都是我自己的故事,它是对于青春的一段回忆,其中讲述了我这十一年经历的种种开心或不开心的故事,有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分分合合是我这辈子都会铭记的。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向谁诉说些什么,而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岁月和对青春易逝的感叹。我想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能够拿出这本书对她说:“你知道吗?我差一点就要错过你!”想对自己说:“看,还好你不曾辜负青春”
  • 凤凰谋

    凤凰谋

    一道道宫墙,一重重宫门,把情爱权力和欲望编织成网,让他们身陷其中,为之纠缠不休。盈盈舞袖,暗藏杀机;飞花轻梦,硝烟四起。他们深受这红墙碧瓦所害。却也正是这片红墙碧瓦,让他们相遇,相知;让他们相恋,相怨;再让他们相守,相随。让那些曾经为爱、为欲,厮杀纠缠的影子重重叠叠地融进了那道红墙碧瓦之中。直到繁华落尽,一身憔悴时,方知早已掩埋了我的青春,你的爱情。
  • 枕上书:夫子太正经

    枕上书:夫子太正经

    她是天下公认第一夫子,帝王三邀相拒,太子亲自拜师。当风轻云淡的夫子遇上纨绔不化的太子爷……“夫子,我来帮你除草吧”不一会土地光光一片,连菜苗也不见了踪迹。夫子云淡风轻的点了点头“有进步,至少你学会了目不识珠”“夫子,学生还是不懂春宵一度什么意思?夫子可否为学生演习一遍?”夫子点头应“今晚来找我。”“夫子,有人上门提亲了”?“恩,你有完没完”某夫子见某太子自己叫来的媒婆,无甚在意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盛世华章

    重生之盛世华章

    重生寻梦起,挥剑决浮云六岁之龄,名动北大;七岁当年,走出华夏。当他双脚踏足那片经济繁华、科技发达的国度,对着天空大喊:“我将以华夏人的身份,征服这片土地。”七岁的他,在哈佛大学写了一套《哈利波特》小说名传天下。从此,这个世界真的因为他儿风起云动。阿斯顿马丁、布加迪威龙、科尼塞克众多车场都收归他的名下,微软、苹果、IBM等IT航母被他击沉,无数美女明星成为他的私宠。他卷起了数个科技领域的革命。因为他的重生,华夏文明席卷整个世界,是为——盛世华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后我有病了

    穿越之后我有病了

    穿越就穿越吧,我认了,女配就女配吧,我也认了,怕光就怕光吧,咱不怕,咱就安静的当一个米虫吧!
  • 英雄联盟之常山菊花信

    英雄联盟之常山菊花信

    德邦总管,一位传奇人物。他的隐秘生活与出身来源的推测层出不穷,使得他的身世成为了一个谜......
  • 七界魔尊

    七界魔尊

    曾经的万世魔祖惨遭叛徒陷害,舍弃肉身灵魂出窍夺舍到一个正道门派的小弟子身上。如今他叫陈二,门派中资质最差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弟子。魔祖重生后要如何修炼才能超越前世的修为。
  • 穿成恶毒女配后看上男配了

    穿成恶毒女配后看上男配了

    富家女萧央央看了一本脑残言情小说,忍不住吐槽了几句原书女主白莲花,结果睡了一觉就变成了书中的……被原书女主干掉的恶毒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