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49200000023

第23章 南北朝(2)

萧赜晚年,太子萧长懋先亡,便立萧长懋的长子萧昭业为皇太孙。萧赜死后,萧昭业即位,由叔父萧子良和萧道成的侄儿萧鸾辅佐朝政。萧子良是萧赜次子,酷爱文学,喜结交文士,与当时的文学之士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沈约、陆倕等交往频繁,很有声望。但在萧赜去世之际,萧子良在王融等人的建议下,有代萧昭业即位之意。而萧鸾却在关键时刻,帮了萧昭业一把,让他安安稳稳地做了皇上。所以,萧昭业即位后,便疏远萧子良,重用萧鸾,由此埋下了祸根。令萧鸾失望的是,萧昭业毫不关心军国大事,每日不务正业,玩耍胡闹,还挥金如土,淫乱宫闱。萧鸾多次劝谏,萧昭业充耳不闻,还想除掉萧鸾。萧鸾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准备废掉萧昭业,另立新帝。经过精心的谋划,萧鸾派萧谌入宫杀死了萧昭业。萧鸾以太后名义封萧昭业为郁林王,又迎立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文为帝,萧鸾实际掌握了军政大权。

此后,萧鸾开始排斥异己,大杀萧道成、萧赜子孙,再次上演骨肉相残的一幕。萧昭文名为皇帝,实则傀儡,没有得到萧鸾的许可,连吃条鱼都不行。隆昌元年(公元494)十月,萧鸾以皇太后名义废掉萧昭文,即位称帝,是为齐明帝。萧鸾即位后,杀害了一些有功之臣,并继续诛杀宗室诸王,将萧道成、萧赜、萧长懋的子孙全部诛杀殆尽。萧鸾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强烈不满,王敬则打着拥护南康侯萧子恪的旗号,起兵反叛。但在朝廷军队的强大攻势下,王敬则兵败被杀。萧鸾去世后,太子萧宝卷即位,他荒淫残暴,把萧齐政权一步步推向了坟墓。

萧宝卷是萧鸾次子,即位时年仅16岁。虽然正值青春年少,但他的残忍暴虐却无人能比。萧宝卷即位后,先后诛杀了被称为“六贵”的辅政大臣和老臣陈显达,越发恣意横行起来。萧宝卷的生活极其奢侈腐化,宫殿修得奢侈豪华。在后宫,萧宝卷无节制地宠幸潘贵妃,还在芳乐苑与宫人们玩做买卖的游戏。萧宝卷卖肉,潘贵妃卖酒,毫无体统。他每个月都要出游20多次,每一次都要由士兵清道,如有违抗,格杀勿论。一次,萧宝卷看到一个没有及时回避的孕妇,竟叫人剖开她的肚子,看看是男还是女。还看到一个老和尚,便命人将他乱箭射死,残忍至极。他喜欢扛高幡,臂力过人,技艺超群。还喜欢骑马打猎,开辟了近300处围场,挑选了500名“逐马左右”跟随其后,玩耍得不亦乐乎。

萧齐在萧宝卷统治期间,朝政混乱,人人自危。在这种形势下,平西将军崔慧景率军反叛,攻破建康,包围了台城,但被萧懿的军队战败杀死。不久,萧宝卷毒死了曾为他立功的萧懿及其弟萧融,激怒了萧懿的另一个弟弟萧衍,他就是后来的梁武帝。

永元二年(公元500)十一月,萧衍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起兵,讨伐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是为和帝。萧衍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包围皇城。萧齐的一些军将倒戈,杀死了残暴的萧宝卷。萧宝卷死后,被追封为东昏侯,真是再合适不过。

中兴二年(公元502)三月,萧宝融禅位于萧衍,齐朝灭亡。萧齐政权仅仅维持了23年便寿终正寝,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

梁武帝时代

在南朝的四个朝代中,有两个朝代同是萧氏所建,一个是萧道成建立的齐,另一个是萧衍建立的梁,所以历史上又把这两个朝代称为萧齐和萧梁。翻开萧氏的家谱,原来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萧道成的族弟。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是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他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不仅有雄才大略,而且是文武全才,被当时的名流所推崇。竟陵王萧子良曾经开西邸,招揽文学之士,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文士经常来往,号称“竟陵八友”。萧衍可算得是南朝的一位文人皇帝,虽然后来他以军功起家,夺取了萧齐天下,但他对文学的爱好却是日久弥坚。称帝后,他虽然日理万机,但始终没有忘记读书,常常手不释卷,彻夜苦读,这样的皇帝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萧衍的诗写得十分精彩,流传到今天的有80多首诗歌。早在萧衍与沈约、谢朓等人交往之时,他的诗赋才华就已被文士们所熟知。称帝后,萧衍又经常招聚文人学士,以赋诗为乐。在萧衍的带动下,群臣也纷纷吟诗联句,从而推动了梁代文学风气的兴盛。

梁武帝由于勤学刻苦,萧衍一生在学术方面的建树颇丰,犹以经学、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在经学方面,萧衍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200余卷。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又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1000余卷,8019条,颁布施行。在史学方面,萧衍主持编纂T600卷的《通史》,并为之作序。遗憾的是,这些书到现在已经失传了。

萧衍在音乐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创作出了许多新的乐曲。还曾研制出四个准音器,称为“通”。每通三弦,以推月气。又制作了十二笛与十二律相应。每律各配编钟、编磬,丰富了我国传统乐器的表现力。

萧衍的棋艺也非常高超。在称帝前,常常和人对弈到深夜。称帝后,兴趣依然不减,许多官员都是他的棋友。棋下到尽兴之时,连谁是君谁是臣都抛到脑后去了。

此外,他对绘画也有浓厚的兴趣,对当时的名画家张僧繇推崇备至。

在萧衍的影响和提倡下,梁朝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东晋以来的最高峰。

萧衍以卓越的文才闻名于世,但他最突出的事迹还是对佛教的极度崇尚。

萧衍自幼受的是传统的儒学教育,但成人后开始接触并信奉道教,称帝后也没有放弃道教信仰。萧衍与当时的著名道士陶弘景关系密切,每当他遇到军国大事需要裁断,经常派人到山中去找陶弘景请教,从而使陶弘景有了“山中宰相”的称号。但是,晚年的萧衍又开始舍道归佛,崇尚佛教到了极致。

为了履行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萧衍于天监十八年(公元519)亲身受佛戒,过上了佛教徒的生活。为了贯彻他的素食主张,萧衍撰写了《断酒肉文》,禁止僧众吃肉,并将吃荤的僧徒依法治罪。同时,萧衍自己也身体力行,坚决素食。更有甚者,萧衍曾丢弃皇帝的身份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甘愿为寺奴,每次都是群臣花费亿万钱财才把他赎回来。

萧衍曾花费巨资广造寺院,著名的佛寺有同泰寺、光宅寺、智度寺等,还在寺中建铸佛像,如光宅寺的无量寿佛和弥勒铜佛像,还有同泰寺的十方银像等,并给予寺庙大量的土地和资财。

萧衍在佛学方面的造诣很深,他经常到寺院为僧众讲经说法,召开各种法会。中大通元年(公元529)九月,萧衍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竟有僧俗共五万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

萧衍在《般若经》、《涅槃经》、《法华经》等方面的研究上,颇有心得。主要的佛教著述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三慧经讲疏》、《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大品注解》、《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等,还撰有《立神明成佛性义记》、《敕答臣下神灭论》、《宝亮法师制涅义疏序》、《述三教诗》等佛学文章。

在佛教理论方面,萧衍将中国传统的心性论、灵魂不灭论和佛教的涅槃佛性相结合,提出了真神佛性论,主张“神明成佛”,即认为人的精神和灵魂是成佛的原因。萧衍还提出了三教同源说,认为儒、道二教同源于佛教,老子、孔子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由此可见,三教不仅是可以会通的,而且三教的社会作用也是相同的,都是教化人为善。萧衍的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萧衍还大力支持佛经的翻译事业,曾优待外国僧人僧伽婆罗、曼陀罗、真谛等人进行译经工作。同时,萧衍还与一些知名的国内僧人关系密切,对他们十分器重。还曾组织僧人编纂佛教著作,极大推动了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

在萧衍的大力推动下,梁代佛教达到了南朝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造就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教胜景。

萧衍做了48年的皇帝,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在他的帝王生涯中,前期勤于治国,锐意革新,废除了宋齐的典签制度,增大了诸王权力。调和寒人与士族的关系,命徐勉修订《百家谱》以甄别士族。既以寒人掌机要,又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立集雅馆、士林馆,选拔人才。这些措施曾一度推动了南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他晚年一心佞佛,荒疏政事,造成国家财政严重匮乏,百姓负担沉重。又引狼入室,招致侯景之乱,自己落得个饿死台城的悲惨结局,也使南朝的经济文化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侯景乱梁

梁武帝萧衍晚年,由于一心佞佛,固执昏庸,导致国家财政匮乏,社会危机逐渐加深,终于酿成了一场加速梁朝衰亡的变乱,这就是侯景之乱。

侯景原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的一名戍兵,由于立下战功而不断得到升迁。侯景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他曾先依附尔朱荣,在东魏高欢灭掉尔朱荣后,他又归顺了高欢。侯景为人圆滑、又有一些韬略,所以深得高欢的赏识,历任东魏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领兵10万,控制着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权力很大。

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高欢去世,其子高澄执政。侯景平时非常看不起高澄,曾经对司马子如说:“高欢在时,我不敢有异心。高欢死后,我不能与高澄这鲜卑小儿共事。”司马子如急忙捂住了侯景的嘴,侯景毫无惧色,神态自若。高欢在临终之际,曾对高澄说:“我知道你为我的病而担心,但是我看你还有别的忧愁啊?”高澄一时说不出话来。高欢似有所悟地问:“你是不是在担心侯景会反叛啊?”高澄连连点头称是。高欢接着说:“侯景专制河南已有14年了,狡猾多计谋,反复无常,常有飞扬跋扈之志,我在时可以驾驭他,我死后,恐怕你就难以控制他了!”所以,为了防止侯景反叛,高澄以高欢的名义给侯景写了一封信,想借机召他回京,削夺他的兵权。侯景先前曾与高欢约定,如果是高欢写给他的信,信的背面会有小黑点作为记号,侯景看到有记号的信后就会应召回京。但是,高澄却不知道这个记号的约定,所以这次侯景收到的信,背面无点。侯景一看便知是高澄替高欢写的信,他又听说高欢病危,担心生变,便率兵以13州的土地投降了西魏。西魏对侯景的投降持谨慎态度,在派军接收侯景所领州县的同时,也下旨召侯景入京。侯景见西魏对自己不十分信任,便又开始寻求新的依托。这次,他向南方的梁武帝萧衍呈上了降书。

萧衍接到侯景的降书后,立即召集群臣在朝廷上议论此事。尚书仆射谢举等人均表示反对,而萧衍不顾群臣意见,竟以一梦为由,接受了侯景的请降。正所谓引狼入室,祸及己身。萧衍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赋予他极大的军事权力。随后,萧衍派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等率兵3万接应侯景,还派他的侄儿萧渊明率兵5万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以牵制东魏。萧渊明毫无作战经验,被慕容绍宗率领的东魏军战败,自己也做了俘虏。东魏军大败梁军后,继续乘胜进攻侯景。侯景率兵4万,退守涡阳(今安徽蒙城)。经过几个月的交战,侯景只剩下800多人,被迫南逃。萧衍再次收留了侯景,任他为南豫州刺史,在寿春(今安徽寿县)驻扎。

江苏丹阳梁简文帝萧纲陵前的石雕此后,东魏施离间计,表面上多次给萧衍写信,请求与梁议和,实际上是想挑拨侯景反梁。萧衍听从了群臣意见,准备与东魏和好。侯景得知后,极力反对,多次写信给萧衍,强烈表示要出兵攻击东魏,但遭到了萧衍的拒绝。侯景非常生气,由此对萧衍产生了怨恨之心。侯景还曾上书萧衍,请求娶王、谢高门女子为妻,但遭到了萧衍的劝阻。这些事使侯景恼羞成怒,于是决定起兵反叛。恰好萧衍有一个侄儿叫萧正德,一心想着做皇帝。侯景便找到了萧正德,表示愿意拥护他为帝。萧正德欣喜若狂,答应与侯景一同叛乱,自己愿作内应。

太清二年(公元548)八月,侯景的叛乱开始了。

对于侯景的叛乱,萧衍毫无惧色,认为侯景不会轻易渡过长江天堑而直抵京师建康。而且,萧衍也完全没有想到侯景会和萧正德勾结在一起,反而命萧正德保卫京师,防备侯景。十月,侯景大军到达长江北岸,萧正德派来数十艘大船接应侯景大军过江,直逼建康。随后,萧正德又派人打开了建康城门,侯景大军兵不血刃就进入了建康城,很快包围了当时梁朝的宫城——台城。萧衍得知侯景包围台城的消息后,无计可施,只得坐以待毙。保卫台城的任务落在了太子萧纲的身上,台城守军奋勇抵抗叛军。为了攻下坚固的台城,侯景想出了各种方法,火烧、水淹,无所不用其极。侯景过江时,所带兵马不过8000,而当时台城中尚有男女十余万,甲士2万多,四方援军相继奔赴建康的也有30余万。但由于援军缺乏统一指挥,而且多持观望态度,宗室诸王也拥兵不前,只想伺机夺取皇位。至太清三年(公元549)三月,侯景叛军攻陷了台城。城破之时,城中仅剩二三千人,遍地尸骸,血流成河。与此同时,侯景还向三吴地区发起了攻击,使整个长江下游地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随后,侯景杀死萧正德,将萧衍软禁起来。五月,86岁的萧衍在忧愤与饥饿中含恨而死。

萧衍死后,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简文帝。在侯景的淫威下,萧纲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侯景自称相国、汉王、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把持朝政。随后,侯景杀死了萧纲,又立豫章王萧栋为帝。不久,侯景又废掉了萧栋,自己称帝,国号汉。承圣元年(公元552),梁将王僧辩、陈霸先率军攻下建康。侯景战败出逃,被部下杀死,侯景之乱至此结束。

侯景之乱平息后,梁朝的宗室诸王又开始割据一方,争权夺势。梁武帝七子萧绎称帝于江陵,是为梁元帝。承圣二年(公元553),萧绎灭掉了称帝于蜀的武帝八子萧纪,西魏乘机攻占了益州。承圣三年(公元554),萧统三子萧詧(chá)勾结西魏军队,攻占江陵,萧绎被杀。绍泰元年(公元555),萧詧被西魏立为傀儡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被隋朝所灭。

此时,梁将王僧辩、陈霸先在建康拥立萧绎之子萧方智为帝,王僧辩又拥立萧衍侄儿萧渊明为帝,引起陈霸先的不满。于是,陈霸先发兵杀死了王僧辩,废掉萧渊明,立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此时的萧梁已然行将就木。

太平二年(公元557),陈霸先进封陈王,不久受禅称帝,建立了陈朝,梁朝灭亡。

陈朝兴亡

侯景之乱将刚刚发展起来的萧梁政权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叛乱平息后,萧梁宗室又相互展开割据斗争,西魏趁机占领了南方的大片土地。就在萧梁奄奄一息之时,陈霸先从幕后走到了历史的前台,最终取代梁敬帝自立,建立了陈朝。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赵翊也不做作,直接答应了下来。显然他知晓这是靠实力说话的时代
  • 野蛮文明

    野蛮文明

    在遥远的上古,那时候大陆又兽人统治平原,由精灵统治丛林,由鱼人统治大海,由矮人,地精统治山丘。人类的力量不如兽人,美貌与智慧不如精灵,无法在大海之中生存,也没有矮人与地精联盟的高超科技。他们只能够卑微活着,没有自己的文明,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卑微的在夹缝之中求存。在大河流域的华族部落,一个疯狂的老者突发奇想,他将模拟一场年轻时在兽人萨满族的见到的仪式,希望能够唤醒属于人类的先祖,获得与兽人一般强大的力量。
  • 发现之旅-古墓揭密

    发现之旅-古墓揭密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
  • 复刃

    复刃

    一个人,背负着全家族的复仇使命。他是为复仇而生的。在平时,他可以是平易近人的公子哥,但当复仇来临之事,他就又变成搅动天下乱世的谋士。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之武神星魁

    重生之武神星魁

    主角冷天枫意外的遇上空间扭曲,杀手之王竟在异界重生,灵魂意外的附在了水浒传中晁盖的弟弟晁枫身上。自此玄女托梦、赐予神技、见英雄、会英雄,齐聚梁山替天行道,杀高俅,除奸佞,没有原来宋江的忍辱负重,有的是快意恩仇。都说水浒中美女稀少,且看本书主角晁枫如何坐拥美人纵横水浒,如何以众星之魁的身份带领天罡地煞上演新一代的忠义传奇!
热门推荐
  • 逃婚高手

    逃婚高手

    作为一个安静的美男子,陈跃本以为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找到一个心仪的意中人,终此一生。可是老头子居然把他给卖了,让他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富家千金。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能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呢?于是陈跃决定逃走,并在逃走的过程中寻觅自己的真爱们。
  • 联盟宠兽店

    联盟宠兽店

    【稳定更新】穿越到异界,如何将宠兽店开得越来越大?苏琦很疑惑?店偏僻啊!本人是《超神宠兽店》的死忠粉,本书套用的世界观跟超神宠兽店基本一致。不喜勿喷!
  • 高情商会说话

    高情商会说话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励志读物。高情商沟通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价值观。拥有这种手段和价值观的人,总能找到开启沟通之门的钥匙。本书以情商为基础,结合一些经典的小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沟通力的方法。书中内容积极向上,能让人开阔胸怀、拓深眼界,从而在个人生活和事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 先生是人间理想

    先生是人间理想

    三年前,季斐走的时候。陆幽问她“姑娘!是否对我心动过?”季斐摇摇头“不曾。”“好!我知道了。”陆幽把她送上了离国的飞机。飞机上,有人问:“你为何不告诉他?你……”季斐苦笑“他乃曲艺世家独子,要担当家族大任,未来必会前程似锦,我又怎能……况且老师身体越来越差,她希望我能有成绩。”三年后,季斐回来。陆幽不负众望,在曲艺界名声大噪;季斐也在舞蹈界成绩卓然。两人在聚会上相遇。“咦?季斐,你不是不喝酒吗?”季斐轻飘飘的,扫了桌上某人一眼。从容开口“嗯!跟着流氓痞子学坏了。”三年前的一句假话,让季斐的追夫路格外坎坷。也让季斐明白了,什么女追男隔层纱全是屁话。以至于结婚后,季斐让陆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试读:婚后,季斐在沙发上朝陆幽撒娇,“老公~我饿了,我想吃好吃的。”正在背稿的陆幽淡淡的抬头看了她一眼开口,“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熏鸡……想吃啥有啥,不够还有。”季斐捂着脸:我……算你狠,今晚睡沙发。“噗通”,陆幽乖乖跪下,“媳妇儿,我错了。”
  • 别在冬天离开

    别在冬天离开

    年少时的梦想早就随着时间变成了泡沫,就连年少的爱情也被遗忘在了过去,即便那是场无稽之谈,我也不愿否认那个人曾是我最初的梦.
  •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最具悬念的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探索中国历史,主要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受关注的一些未解之谜。通过文章的深入解析,将人们感兴趣的历史疑点与谜题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同时,本书将引领读者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去探究事件真相,以期获得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刺激的阅读快感。
  •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火星当奴隶主

    我在火星当奴隶主

    22世纪,人类已经可以移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设了大量定居点。华子轩因为受到陷害,被放逐到火星。火星的社会制度,是落后的奴仆制。在这里流行着一种娱乐项目,叫战仆赛。华子轩沦为战仆,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翻身做奴仆主。
  • 我家后山有神泉

    我家后山有神泉

    回家探亲,却发现自家后山有神泉,那神泉水可以让身体壮壮哒、脸蛋儿美美哒、可以让吃的东西香香哒。在家种田吧!何必在四处奔波,有了神泉水一切搞定,除暴安良泡妹子,花前月下数票子,星光大道开车子。主角变得有样子。快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