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66800000005

第5章 花鼓戏的种类和地域特色(2)

翌年,凤喜园起班,唱祁阳花鼓灯,活动时间1年,主要在祁阳、新田、蓝山、嘉禾、宜章及广东连县、乐昌、韶关等地演出。民国二十二年(1933),松字馆在祁阳开馆,收徒10人。同年,同乐园创办,主要在祁阳、新田、蓝山、桂阳、嘉禾等地演出。民国二十六年(1937),春兰园在祁阳组班,主要在祁阳、零陵、东安及广西全州等地演出,4年后散班。民国三十年(1941),蒋建苟班组班,主要在道县、江华及广西北部流动演出,3年后散班。民国三十三年(1944),玉盛班开班于道县,学徒17人,出科后,成名艺人有李硕德、杨传钧、李进忠、杨庆忠等。民国三十五年(1946),三多班创办于东安,前后收徒80余人。同年,廖青年班起班道县,在道县、宁远、江华、永明及广西富川、恭城等地唱半戏半调,3年后散班。1951年,成立由肖定扬等29名祁阳花鼓灯艺人组成的零陵县大众楚剧团,1952年,道县调子戏艺人张霞清等14人进入大众楚剧团,祁阳花鼓灯与道县调子戏合流,1956年改名为零陵县花鼓戏剧团。1959年,道县现代戏剧团成立,1965年解散。1969年,零陵县花鼓戏剧团撤销,1978年,恢复零陵花鼓戏剧团建制。1979年,双牌县花鼓戏剧团成立,1989年解散。至1991年,仅存永州市花鼓戏剧团,该团1991—1994年连续两次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

清末民国时期唱半戏半调,多为“二小戏”或“三小戏”,但均被官府视为“淫戏”,发布文告严禁演出,宗族亦禁止妇女和青年观看,花鼓戏演出或偏于官府不及的偏僻乡村,或深夜演出。这一时期先后上演的剧目有《打零陵婆》、《唐飞雄坐监》、《盗草》、《三看亲》、《观花偷桃》、《包鱼换子》、《贫富斗》等。祁阳花鼓灯和道县调子戏合流后,表演分设丑、旦、生、净四大行旦,丑行、旦行、净行三大脸谱,运用扇形、步法的变化表达情节,并使用舞台布景,服饰亦较齐全。

1952年8月,零陵大众楚剧团排练《四亩大丘》参加湖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1955年,零陵大众楚剧团排练《水牛》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冯祥昌获演员三等奖。1957年零陵县花鼓戏剧团排演《云南寻夫》参加湖南省戏曲汇报演出。1964年,专区组队参加湖南省现代戏会演,演出现代花鼓戏《月明心亮》。1972年,地区举办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调演。1973年9月,地区举办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调演,上演花鼓戏剧目13个。1975年11月,地区举办地方戏移植革命样榜戏和歌剧创作节目调演,上演零陵花鼓戏移植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剧目。 1976年,地区举办专业剧团创作节目调演,同年5月,地区组队排演《响姑》、《炸龙头》参加湖南省专业剧团戏剧创作节目调演。

1978年9月,地区举办专业剧团创作节目会演,零陵县花鼓戏剧团等获演出、音乐、舞台美术奖,《绿林哨兵》获剧本奖。1980年,零陵县花鼓剧团排练《雕龙宝扇》,参加全区专业剧团创作节目调演,获演出一等奖。1981年,零陵县花鼓戏剧团排练《双还帐》、《拆墙》参加全区各专业剧团创作节目巡回观摩演出,获演出和剧本一、二等奖。1983年,地区举办专业剧团创作节目暨戏曲青年演员调演,上演剧目有《春碓》、《假报喜》、《湘子服药》、《谷城会》、《莲花吐艳》。其中《莲花吐艳》获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1985年,永州市花鼓戏剧团排练《破瓢记》参加零陵地区首届潇湘艺术节戏剧调演,获演出、导演、音乐、优秀剧本奖。至1991年,零陵花鼓戏共有剧目200余个,其中传统剧目152个。新中国建立后,专业剧团上演剧目近100个,有30个剧目在省地演出中获奖。其主要剧目有:《云南寻夫》、《打安徽》、《拷打梁氏》、《赶子牧羊》、《舂碓》、《假报喜》、《讨学钱》、《贤女劝夫》、《湘子服药》、《乌英晒鞋》、《寡妇上坟》、《双还帐》、《莲花吐艳》、《四亩大丘》、《水牛》、《月明心亮》、《渡口把关》、《响姑》、《炸龙头》、《绿林哨兵》、《谷城会》、《盗草》、《雕龙宝扇》、《两家亲》、《破瓢记》等。1991—1995年,境内花鼓戏剧团以农村巡回演出为主,共演出大型神话、传统古装、现代花鼓戏26个。其中:1991年创作演出大型花鼓戏《野坳谷》参加全省新剧目调演,获演出、导演、演员、灯光、舞美、伴唱等6项大奖;1994年移植排演花鼓戏《死去活来》参加省新剧目会演,获演出、演员、作曲等大奖;1995年移植排演大型花鼓戏《黄荆树》参加全区第四届潇湘艺术节专业剧团会演,获演出、导演、作曲、舞美、演员等9项奖。剧团自编花鼓戏剧目18个,主要有《野坳谷》、《算命记》、《打狼》、《打铜锣新传》、《猫鼠谈》、《两个父亲》、《石头记》、《古屋春梦》等。

5.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湖南地方小戏剧种。 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如常德全区、益阳、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长阳、五峰、鹤峰等地。

据记载,清代道光初年,常德花鼓戏已有了上演夜戏的戏班。1983年春,从常德石门县唐代建筑夹山寺戏残碑中,发现了关于清代中叶常德花鼓戏活动的可靠记载。常德、桃源、汉寿一带俗称为“灯戏”和“喀喀戏”,津市、澧县、临澧一带叫“花鼓戏”,石门、慈利、大庸叫“杨花柳”、“柳子戏”或“下河戏”。20世纪50年代初,演出该剧种的一些专业剧团曾一度命名为“楚剧团”,不久,复称“花鼓戏剧团”。该剧种也正式定名为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的演出历史较长。早在清嘉庆年间, 常德府各地新春灯节时,便已有了“采茶灯曲”的演唱活动。最初演出的多为以小丑、小旦为主角的“二小戏”和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戏”剧目。如石门的《瞧相》、桃源的《捡菌子》、常德的《圆脚盆》等保持了载歌载舞的地方花鼓风格,简单的剧情中,常夹演“盘花”、“采茶”、“望乡”等灯杂曲。石门、汉寿等地多伴随舞狮班子和玩龙班子;桃源、澧县又常在还傩愿中演出,故称愿戏。

常德花鼓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传统剧目大约有120余个,其中条纲戏和连台本戏约50个,大本戏35个,其余为中、小型剧目。新中国成立之后,常德花鼓戏移植和改编创作了大量的演出剧目。仅常德县花鼓戏剧团一家,从1952年至1986年,共移植演出了各种古装戏54个,现代戏31个; 创作改编了现代戏和古装戏15个,有些剧目,如《嘻队长》、《尤二姐之死》等,在省内、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常德花鼓戏的表演,生活气息特别浓郁。一些剧目在表演程式上注重日常生活和劳动的模拟,形成了朴实细腻的风格,如《唐二试妻》中的小旦纺纱的九个程序,《南庆犁田》中小丑赶牛下田的表演,《蓝桥会》中旦角汲水等动作,极为细腻、真实。常德花鼓戏的主要声腔正宫调,具有表现力强、音调淳朴、结构简单、口语化、易学易记等艺术特色。它在演唱上的最大特点是,除丑角外,每句句尾均用假嗓翻高八度,在音程、音域、音色上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常德花鼓戏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批专业剧团相继成立,培养常德花鼓戏艺术家的各类培训也不断举行。在日常演出和各种会演、调演中,一批优秀的剧目脱颖而出。各地农村的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呈现了繁荣的兴盛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常德花鼓戏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尤二姐之死》、《黄金塔》等剧的录音,《嘻队长》进京演出,获得好评。政府主管部门还专门组织了常德花鼓戏教学、录相演出,对该剧种的艺术资料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推动了常德花鼓戏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6.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或“花鼓戏”。湖南民间小戏剧种,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20世纪50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现在的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邵阳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

邵阳花鼓戏以花灯戏为基础吸收了师道戏、赛神扎故事和地方传统歌舞之精华,后来吸收了祁剧的某些舞台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丰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艺术更具特色。邵阳旧称宝庆,是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民间文化发达,歌舞兴盛。邵阳花鼓戏便是在当地民间歌舞“打对子”、“车马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打对子”即“对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载歌载舞。“车马灯”,即一旦坐车,一丑推车,一丑骑马,同台载歌载舞。其“车”、“马”均用竹、绸扎制而成,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均以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早期邵阳花鼓戏的“二小戏”、“三小戏”与之十分相似。现在的邵阳花鼓戏中仍有《打对子》一剧,与旧时的民间歌舞十分相似。

邵阳花鼓戏,湖南民间小戏剧种,旧称“花鼓”或“花鼓戏”。以祁剧宝和派戏白与邵阳方言相结合为其舞台语言。该剧种发祥于旧邵阳县境,最迟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今邵阳市及周边地区。

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是邵阳花鼓戏现存的唯一代表性专业剧团,创建于1950年。为了让邵阳花鼓戏后继有人,邵阳市花鼓戏剧团与邵阳市艺术学校联合创办了一个花鼓戏班。

剧团领导为了留住人才不懈努力,老艺术家们也在为剧团的发展尽心尽力。唐伟红是邵阳市花鼓戏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她自幼学习邵阳花鼓戏,13岁就进了剧团,六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使她对花鼓戏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如今,年过花甲的唐伟红主动挑起了为花鼓戏班的学生讲课的担子。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剧团培养几个学生,我搞了几十年戏剧工作,如今老了,但仍然想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点余热。”

1956年和1958年,老艺人王佑生先后在北京怀仁堂和武昌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打鸟》,并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田汉、周信芳、欧阳予倩的赞赏。

从风格上来看,邵阳花鼓戏可以分为东、南、西三种风格流派。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多为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巫,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多,据1979年统计,邵阳花鼓戏有传统剧目230多个。代表剧目有《打戏子》、《摸泥鳅》、《送表妹》、《兄劝妹》、《洪基逼退》、《娘送女》、《打鸟》、《下南京》、《桃源洞》等。其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总计有曲牌560多首。其中属于走场牌子系统的有40多个,属川调系统的有76个,属各类数板系统的有60个,小调系统的有50多个,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二小戏”、“三小戏”和多角色戏三种。“二小戏”主要的剧目有《打对子》、《摸泥鳅》,“三小戏”代表剧目有《兄劝妹》、《送表妹》,多角色剧目则有《洪基逼退》、《卖花记》等。从风格流派来看,南路戏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娘送女》、《打鸟》、《下南京》等为其代表剧目;东路则多演多角色剧目,并长于表现神道故事,《桃源洞》、《雷打皮冬瓜》等为其代表剧目。

邵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具有生活气息浓郁、歌舞性强的特点。唱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的戏,更是载歌载舞。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大都是表现农村生活题材,以“三小”戏为主,因此,其最有特点的表演主要体现在小丑、小旦、小生三个行当之中。有的表演程式则是从农村的劳动生活里直接吸收和提炼出来的,如打铁、推磨犁田、踏碓、摘棉花、摸泥鳅等,生活气息浓郁,喜剧色彩突出,载歌载舞,颇具特色。旦角的手巾技法丰富多彩,小生的扇子技法也很有特色。

早期的邵阳花鼓戏,多为“社火”性演出,逢节庆和游傩、庆娘娘之类的宗教活动的乡间盛会,即临时邀集,在禾场、草坪演出,都是些业余班社。清咸丰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及职业的班社,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农民、巫师等。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有的则是边行巫边唱戏,演出也多在县郊及乡镇。有些职业班社,则终年奔波,行程远涉贵、黔、赣、鄂、滇、蜀境内部分城乡,人称“江湖班”。

7.宁乡花鼓戏

宁乡花鼓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民间小戏剧种。它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它随着花鼓戏艺人的创作实践逐渐形成许多路流派,其中以浏阳、宁乡、益阳、西湖、醴陵等五路为主要流派。这五路花鼓戏因都以宁乡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所以通称为宁乡花鼓戏。

清光绪年间,“湘中岁首有所谓灯戏者,初出两伶,各执骨牌二面,对立而舞,各尽其态”。“灯戏”指花灯、地花鼓一类的歌舞演唱形式。宁乡花鼓戏就是在这种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劳动山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发展起来的。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发展为较有故事情节的对子花鼓;其后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逐渐具有戏剧性质,为草台班演出阶段;后来吸收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戏曲剧种。它的产生和形成都在民间,而不像其他剧种那样先由宫廷、上层社会提倡然后再传到民间,因此极具群众性。解放前,宁乡花鼓戏被统治者视为淫戏,严令禁演。 1909年宁乡城曾贴有禁演花鼓戏的“四言训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淫戏卖武,谕禁久宣。”艺人常被提锣毁箱或抓去坐牢游乡。尽管如此,花鼓戏不但屡禁不绝,反而愈禁愈炽。正如《醴陵县志》所载:“采茶一名花鼓,政府以其导淫,悬为历禁,然农村往往于新春偷演,禁不能绝。”人们瞒过官府耳目,于夜深人静之时,深山野岭之处,铺四只扮桶,搭几块门板,以晒垫盖顶,缚草为台,尽情唱演,尽情观赏,所以演花鼓戏的班子曾一度被称为“草台班”。民国后禁令松弛,1920年有“义和班”进入宁乡正式演出。1930—1940年又有“得胜班”演出,维持时间最长。

宁乡花鼓戏的演唱,最初是一旦一丑的“两个”戏(小旦、小丑,或称对子戏),后发展为“三小”,并以此为主要特点。它的各路流派:浏阳路以“采茶调”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剧;宁乡路因出入城乡,因而不得不致力于声腔音乐的创新,以小调见长,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新,真挚动听,并发展了弦乐伴奏。各路花鼓戏经过近百年来的艺术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较完整的宁乡花鼓戏体系。

(二)湖北花鼓戏

同类推荐
  •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写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 思想课堂-教育笔记

    思想课堂-教育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本书从民间神灵、传统节日、礼仪禁忌、民族婚俗、生肖文化、民间游戏、神话传说、华夏饮食、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十一个方面展现了一幅中华民俗的多彩画卷。
  • 哈罗!美利坚

    哈罗!美利坚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神奇中华

    神奇中华

    无数亿万年前,宇宙中两颗流星种子发生碰撞而爆炸,打破宇宙旧的格局。在爆炸核心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幕,组合成宇宙中一个新的小世界,这个新的小世界相对整个宇宙而言非常微小,就像一个大操场上的一粒尘埃。这个小世界就是天地苍穹形成之前的混沌世界,由混沌之祖帝江统御。帝江没有七窍,他的两个兄弟倏、忽二神为其开窍,导致身死,孕育出儿子盘古,引发劈斩混沌、开辟天地的大事。从此,大中华由无到有,从弱循强,绵延至今……
  • 朕心爱的胖皇后

    朕心爱的胖皇后

    别人眼中的男主:病弱+喜怒无常+目空一切+随时要扑街女主眼中的男主:温柔+善良+正直+胸有沟壑别人眼中的女主:胖+笨+呆+生娃工具人男主眼中的女主:人间水蜜桃+暖宝宝+啥都好这是一个爱与被爱的甜爽故事,男主智力MAX,女主是个聪明得看不出来的胖子宴之婳篇:那一道赐婚圣旨,她以为是通往地狱的通行令,她已经做好了未来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过活。却发现,那头有世上最好的男儿等着她,那是一道通往锦绣窝的通行令。她发誓,会永远陪伴在他身边。君昭篇:上辈子死的时候,他已经十分平静了,实际上在他亲眼看着宴之婳被杀死的时候,他就已经心死了。再次睁开眼,他要做的就是予她一世荣宠、一生喜乐。前路的荆棘、他会一一剔除。
  • 容斋随笔-容斋三笔(下)

    容斋随笔-容斋三笔(下)

    赵汝愚初拜相,陈骙自参知政事除知枢密院,赵辞不受相印,乃改枢密使,而陈已供职累日,朝论谓两枢长,又名称不同,为无典故。按熙宁元年观文殿学士新知大名府陈升之过阙,留知枢密院。
  • 书立方4-每晚一个鬼故事

    书立方4-每晚一个鬼故事

    《书立方·第4辑:每晚一个鬼故事》内容简介: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浩如烟海,其中无论是历代笔记小说,还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之中,永远不缺乏的就是那些关于神鬼精怪的故事。正是这一个个或玄妙,或诡异,或恐怖离奇,或悬疑惊悚的奇异故事,凭借着它们所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我们架构了一个深藏在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奇异世界。
  • 当我成为广来拯救02时

    当我成为广来拯救02时

    神华,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却只因为看了一部名叫《国家队》的动漫,爱上了02,直接成为了广,扬言要拯救02,并且还伴随着一个名叫欣儿的系统,对其下达各种任务…
  • 傻夫谋略

    傻夫谋略

    他是一个风流、魅力的高富帅!他曾风流成性!总算真心实意娶了娇妻打算平静地生活,可是阴谋迭起,害得他被自己的老婆抛弃!为了爱,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揭开真相,他也策划了一场局中局!
  • 玲珑乞丐闯江湖

    玲珑乞丐闯江湖

    小灵龙是被老乞丐从野狗嘴下救出来的,然后又被放养长大,从此开启了嬉笑怒骂,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
  • 只为国富民强

    只为国富民强

    为中华为民族富强而来,为国捐躯为科研为文化而去,当主角带着大量的书籍和系统在我国建设之初,携带妻子留学归国寻亲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 风之国

    风之国

    在遥远的异界,光辉大陆曾有着灿烂的魔法文明,人类帝国在平定西部的黑暗势力之后,得到了数千年的和平,但是人类遗忘了那个可怕的预言魔法世界开始堕落黑暗将重新笼罩大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