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73600000029

第29章

沈福天听出了他话里那股明显的怀疑语气,不由想起自己曾经对岳明翰提出过的建议,正打算问甄垠年有何具体意见,但一想到就要开始的讨论,便住了口。甄垠年似乎也没有进一步和他讨论的意思,未等他说什么,仍旧带着那副沉思的表情,一个人慢慢往餐厅大门口踱去了。

沈福天望着甄垠年的背影,隐约产生了某种预感。

上午的会开始时,许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对工程方案交口称赞,一片赞扬之声。惟独甄垠年沉默不语,直到午休后,下午接着开会时,他才从座位上站起身,郑重其事地要求发言。几年前赴淮河验收时,李副部长已经认识甄垠年了,他笑呵呵地说:“今天是自由发言,甄垠年教授,你尽可以畅所欲言,谈谈你的看法么。”

“那就请恕我直言了。”甄垠年重新坐下来,打开面前的笔记本,开门见山地说,“我不同意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就能完全避免黄河洪水灾害的观点。况且,把水库选在三门峡,本身就是个错误。四十年代我在陕西水利局工作时,曾到那儿考察过,这是黄河中上游冲刷段里面一个极其特殊的淤积河段,在此处拦河蓄水,将使地势较低的潼关和渭河一带的河床增高,土质盐碱化,泥沙淤积,甚至可能危及到西安。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黄河上采用‘调水调沙’和‘束水攻沙’这样的办法其实一点也不比古人高明多少,坝的功用不过是调节流率,为治河创造优良的条件,决不能认为有了坝就能治好河。在美国时,我曾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过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早期也是以筑坝为主,但后期整个流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和水土恶化现象,美国水利总署很快意识到了这种危害,随后便更弦易辙,着手进行综合治理,从而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所以,那种认为‘有坝万事足,无泥一河清’的看法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相反,出库的清水将产生可怕的急速冲刷,防治它要费很大的力量。6000立方米/秒的清水可能要比短期的1000立方米/秒的浑水更难以防治。就是一年四季只有600立方米/秒的清水也是不易应付的呢?所以,你们说‘圣人出,黄河清’,我说黄河不能清。如果黄河清了,这不是功,而是罪!”

甄垠年的一席话,仿佛在会场上投下了一块巨石,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他对水库方案基本上给予否定的观点,很快迎来了不少人的反诘。尤其是作为方案主要设计者得德米特罗夫,从甄垠年一开始讲话,脸色就越来越阴沉,到后来简直变得铁青了。这位著名的苏联水坝权威五十多岁,身体壮得像一头棕熊,平素总是板着一张瓦刀形的脸,性格有点儿暴躁,动辄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发脾气,来中国不到半年时间,就接连气跑了两名助手。此刻,他在座位上烦躁不安地拍打着膝盖,显得如坐针毡,把目光投向坐在他旁边的岳明翰,不时用俄语对他咕哝几句,显然在让他反驳甄垠年。果然,岳明翰发言了。他站起身,一开口就咄咄逼人地说:“甄垠年同志,你开口闭口以美国为例,难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就那么靠得住么?你对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水利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究竟了解多少?我们为什么非要跟在美国的后头亦步亦趋呢?你想过没有,新中国的水利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特别是有了苏联同志的无私帮助,再加上广大水利工作者焕发出的满腔热情和巨大创造力,什么样的技术难关不能克服?什么样的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出来呢?”

对岳明翰说话的语气和思维逻辑,沈福天上次在武汉期间就领教过了。但这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兴师问罪了。会场上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几乎没有人支持甄垠年的观点。沈福天不禁替他担心起来。

主持会议的李副部长倒显得很大度。他对岳明翰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和颜悦色地望着甄垠年说:“垠年同志,依你之见,有什么积极的建议吗?”

对于众人的纷纷发难,特别是刚才岳明翰的那一连串诘问,甄垠年显然有点儿发蒙。这时见李副部长用征询的口气发问,他似乎重新变得沉着下来。“三门峡水库应该以防洪为主,可把360米的坝高降到335米,虽然减少了一些发电量,但可使被淹没的良田减少到50万亩以下,迁移人口控制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这样就能相应地减轻水库给黄河中上游人民带来的生存压力。此外,必须保持库容,刷沙出库,而不是束水攻沙。以避免高坝拦洪的回水影响潼关渭河的泄洪。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建议在285米河床处预留排沙孔,以放慢水库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

然而,甄垠年的建议刚一提出,岳明翰旋即表示反对。他的意见显然是代表德米特罗夫的,因此,除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一名专家支持甄垠年外,大多数人也都表示反对。甄垠年再一次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沈福天见此情景,也有些不知所措,平心而论,他觉得甄垠年对工程方案的质疑和建议不无道理,有的甚至跟他不谋而合,可他作为方案的参与者之一,如果在这种时候站出来表态支持甄垠年,不等于将自己置于岳明翰和德米特罗夫等苏联专家的对立面了吗?况且,他和甄垠年在美国同过学,会不会同样被指责是推崇“美国经验”?再说,这个方案已经原则上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即便自己支持甄垠年,也根本无法影响事情的进展了。经过一番权衡,他便索性打消了发言的念头。

这时,李副部长说话了:“甄垠年教授的一家之言,还是值得尊重的。当然,苏联专家和广大水电工作者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尊重。会后,我们将把这些不同观点建议一起呈报上去,供国务院领导参考,做出最终的决策。”

李副部长带有总结性的讲话,算是给这次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也给甄垠年留了个不大不小的台阶。不知怎么,沈福天又想到了自己在武汉参加过的那次会议,二者之间真是太相似了。

从香山开完会回到家里,沈福天有些闷闷不乐。甄可昕以为工程方案通过得不顺利,就安慰道:“方案不是苏联专家主持的么,天塌下来有长子顶着,犯得着你操心吗?”

“真要是这样就好喽。”沈福天说,“方案都经国务院批准了,哪里用得着几个专家来讨论通过?”

“那你们还开会干啥?”甄可昕有些莫名其妙。

“也许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吧。谁知道呢!”沈福天模棱两可地说,就把会上甄垠年舌战群儒的场面描述了一番,“垠年以为自己一个人就能推翻整个方案,他太天真了。”

“那你为啥不劝劝他?”甄可昕白了他一眼。

“你哥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能听我的?”沈福天说,他本来还想把甄垠年在会上说的那些措辞激烈的观点复述给可昕听,又担心她会更加替甄垠年操心,便住了口。

§§§第五节

不久,有关部门就正式批准了三门峡水库的施工方案。原方案基本上只字未动,也就是说,甄垠年的意见和建议一点也没被采纳。这正在沈福天意料之中,所以他毫不感到奇怪。

工程开工前夕,沈福天随设计组一起也到了三门峡,在那儿足足待了两个多月,直到大坝的混凝土浇筑开始后,他才回到北京。

沈福天没料到,刚回来第二天,一位不速之客就找到家里来了。

来人是窦松柏。

“沈大工程师,现在见你一面真不容易啊!”窦松柏一见他,就喜形于色地说,“几天前我就给你们单位打过电话,说你可能这两天回京,裘主任和我只好闷在水利部招待所老老实实地等了两天!”

沈福天说:“裘主任?有什么大事,还要他屈尊大驾找我?”

“你们见面后就知道了。”窦松柏故意卖了个关子。他连茶也顾不上喝一口,只跟甄可昕打了个招呼,就拉着沈福天,匆匆上了停在四合院门口的一辆灰色轿车。

在车上,窦松柏给沈福天透露了一点消息:他这次陪同裘大水来北京,是为了组织和邀请一批专家到长江三峡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考察活动的。窦松柏说:“裘主任好像得了尚方宝剑,下的决心很大,准备把北京的所有权威专家一网打尽呢!”沈福天刚回来没两天,心思似乎仍然留在三门峡工地上,心不在焉地问:“什么尚方宝剑?”窦松柏却支吾着没回答,显得有些神秘。他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了。

到了水利部招待所,刚敲了一下门,门就开了,裘大水仿佛一直在里面等候似的,敞开大门迎接沈福天。“福天同志,我这算不算是二顾茅庐啊?”他一把握住沈福天的手,使劲地摇晃了几下,那份热情劲儿,跟老朋友见面差不多,“松柏,你去跟食堂打个招呼,中午多加两个菜,我要请沈工吃饭!”说罢,他就拉着沈福天的手走进了房间。

裘大水穿着一套灰色哔叽面料的中山装,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看样子心情的确不错。“我在报上看到了三门峡水库开工的消息,真是备受鼓舞啊!”裘大水给沈福天倒了一杯水,递到他手里说,“你是施工方案的设计者之一,我该向你表示祝贺嘛。”

沈福天接过水杯,有意岔开话题说:“裘主任不会就为了这个才等我两天吧!”

裘大水说:“当然不是。窦松柏可能告诉你了,我们这次要组织一次大型的专家勘察团去三峡,我把你的名字放在最前面,什么人都可以不请,惟独你不能不请啊。”

沈福天说:“你们前几年不是查勘过一次吗?”

“这次跟上次完全不一样!”裘大水摆了摆手说,“上次只是一次投石问路,这次可是有备而去。”

沈福天想起窦松柏在车上说过的那句话,不由道:“裘主任手里莫非真的有了一把尚方宝剑?”

裘大水一愣,旋即哈哈笑了,“这个窦松柏,这么快就给我泄密了!”接着,他就神情庄重地说:“既然这样,我就索性告诉你吧,毛主席、少奇同志和周总理都对三峡很感兴趣,去年春天在武汉,他们还专门听取了我的汇报。”

沈福天哦了一声:“是么?他们怎么说?”

裘大水说:“也许是1954年的洪水损失太严重,毛主席那次专门跟我讨论了在三峡建坝的可能性和一些具体问题。一开始,我还只是向主席汇报长委会关于在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兴建一系列梯级水库的计划,但主席忽然问了一句:‘如果把这么多水库都加起来,能不能抵得上一个三峡水库呢?’我回答说:‘抵不上!’主席指着我带去的一张长江流域地图上的三峡说:‘那为什么不在这个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呢?’我当时眼睛就一亮,心想这不就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的那个设想吗?赶紧问了一句:‘主席的意思是,先修三峡水库?’主席点了点头说:‘这只是个设想,包括你们长委,全国那么多水利专家,可以组织人认真地考察一下,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先拿个方案出来嘛。’主席还仔细询问了许多工程技术上的问题,再三叮嘱我们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这次组织专家考察团,就是为将来制订设计方案做准备……”

裘大水说到这儿,激动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主席下了决心要解决长江水患,现在就看我们能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了。老实说,我心里还不是很踏实,这次是到北京搬救兵来了。”他诚恳地望着沈福天,“沈工,你当年跟美国大坝权威切瑞尔先生一起勘察过三峡,对三峡的情况比我熟悉得多,这台三峡大戏一旦上演,唱主角可是非你莫属啊!”

“主角当然由你裘主任来唱,我充其量只能当个配角罢了。”

“我是打仗出身,跑跑腿,搞搞服务还行,工程方面还得由你们专家牵头嘛。”

“现在水利界谁不知道你裘主任是有名的‘长江王’?对长江,恐怕没有哪个专家比你更熟悉,更有发言权啊。”

“你是在长江边长大的,我再熟悉也比不过你吧!”裘大水连连摇着头说,“好啦,咱们别互相吹捧了好不好?这次考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勘察内容涉及灌溉、航运、水文和地质测量等内容,重点要解决将来的三峡水库的选址问题,国务院和湖北省方面都十分重视,我们准备邀请一百多名专家,人员还没有最后确定,你对水利界熟悉,我们草拟了一份名单,你看看有哪些漏掉的?”说着,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打印好的名册,递到沈福天手里。

沈福天把名册浏览了一遍,见清华大学被邀请的几位教授中有甄垠年,他犹豫了一下说:“你们也请了甄垠年?去年就是他一个人对三门峡提出不同意见的,你们就不怕他再放一炮?”

“不同意见怕什么?如果害怕,就说明我们不自信嘛。”裘大水看了沈福天一眼,“听窦松柏说,这位甄垠年是甄超然先生的公子,还是你的大学同学兼妻兄。你是不是担心你们俩碰在一起唱对台戏啊?”

沈福天说:“当年切瑞尔先生来华时,他对在三峡建水坝就有不同意见。我们不止一次发生过争执。”

裘大水笑道:“那你们就再辩论一次嘛。主席说过,真理越辩越明,我倒很想听听他对三峡有什么高见呢。”

两个人正说着,窦松柏敲门进来了:“你们谈完了吗?都中午了,该吃饭了吧?”

裘大水看了看表:“瞧,我们只顾谈话,连肚子问题都忘了。”说着站起身来,拍了拍沈福天的肩膀,“走吧沈工,今天吃个便饭,到了三峡,我请你吃一顿真正的长江∮恪!

§§§第六节

甄垠年本来不想去三峡的。根据教学安排,下个月他要带学生去黄河中下游考察实习,这也是他自己的一个研究项目。自从去年他一个人对三门峡水库方案提出异议遭到否决后,他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工程虽然上了马,但他觉得,这个问题暴露出当前中国水电建设中存在着某种实用主义倾向,如果不从理论上给予更有说服力的澄清,也许会后患无穷的。

但那天在系里开完会,龚昱之叫住他问:“三峡你去吗?”他知道龚先生也在被邀请之列,就说:“恐怕去不了,下个月我要带学生去黄河实习。”龚昱之说:“是去不了,还是不想去?你是不是还在为三门峡的问题闹情绪啊?”真是什么也瞒不过老先生的眼睛。他遂笑笑说:“既然说了也是白说,我何必再去自取其辱?”龚昱之说:“垠年此言差矣!当年孔夫子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四处碰壁,连嘴皮子都磨破了,尚能乐此不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等为科学建言,并非邀宠于当局,何辱之有?”甄垠年踌躇了一下说:“话虽如此,可当今水利界一切都以苏联专家的话为准绳,我们这些从美国回来的人早就被视为敝屣了。”龚昱之说:“这不正常么!科学不是政治,岂能李代桃僵?愈是这样,我们愈不能消极避让。这并非为了一己之利益,而是为了将来国家发展大计。况且三峡比三门峡还要重要,国家既然有意作此规划,我们理当尽一份力量,焉能作壁上观?”见老先生说得如此恺切,甄垠年再推辞不去,就显得自己过于意气用事了,便说:“那好吧,我就陪您走一趟,可这实习的事……”龚昱之摆摆手说:“让濮一川带队吧,他是系里的教学干事么。”

濮一川现在是龚昱之和甄垠年两个人的在职研究生,龚昱之平素很喜欢他。这样一来,甄垠年再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三峡考察团的成员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北京的专家就占了一半以上。大家先是乘火车到武汉集中,然后在汉口粤汉码头登上了“东方红”号客轮,沿江溯流而上。

同类推荐
  • 革命之路(莱昂纳多、温斯莱特主演)

    革命之路(莱昂纳多、温斯莱特主演)

    同名电影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主演,这是两人继《泰坦尼克号》十年后的再次合作。小说主人公弗兰克和爱波·惠勒住在康涅狄格州的郊外,他们所住的那条路叫“革命之路”。那还是1955年。弗兰克(又意“坦白”)一点都不直率,活泼动人的爱波(又意“四月”)也很快就会在秋日凋零。革命之路上的日子是富有戏剧性的。小说以表演开篇,亦以表演收尾,其间则是一场接一场的演出。弗兰克和爱波直视对生活的不满与恐惧,设法在怀孕与雄心间取得平衡,梦想着逃脱一成不变的岁月。可是正如耶茨自己所述:“我笔下的人物都在自己已知与未知的局限内,风风火火地想要做到最好,做那些忍不住要做的事,可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失败,因为他们忍不住要做回自己原本的样子。”
  • 老街的生命

    老街的生命

    1944年,湘西南偏僻山区3000名百姓惨遭日寇屠杀,几乎没有被屠杀的起因。但他们就是被集体屠杀了。本书以一个七岁男孩的纯真眼光,反思讲述在日军侵华期间的悲惨遭遇,重现当年在湘西南发生的残忍暴行。为什么“既没撩日本人,也没惹日本人”的偏僻山乡,同样逃脱不了惨遭屠杀的命运?!而集体屠杀的手段,比德寇将犹太人灭绝于毒气室内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被屠杀的乡民生活在偏僻山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再去提起。不但连墓碑(哪怕是空冢的集体无名墓碑)都找不到一块,就连新修的家谱中,也最多只有一句:殁于某年某月。
  • 官场现行记

    官场现行记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李伯元,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7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7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7短篇小说卷》选取了1987优秀短篇小说二十四篇,包括刘震云、张承志、周大新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极高水平。图书主编为中国文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并附有专业的评论。
  • 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江和湖海

    江和湖海

    表面上是中国山寨机黄金十年中大小人物的故事,实则是八十年代左右生人的群像故事。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一件快乐的事

    做一件快乐的事

    来自本人的生活吐槽,感性又混乱。只是想试着做自己快乐的事情。
  • 修爷太温柔

    修爷太温柔

    前世惨逝,魂归死后三年,作为一只资历八年的阿飘,谈樱对自己的新身份有点不太满意——顶着一张十七岁的少女脸,实在不好明目张胆的作“奸”犯“科”。这不前脚刚削爆男人的蛋蛋,挖掉两眼珠,后脚就被叱咤京都威风凛凛的段家少爷逮个正着。从此,屁股后头多了只色胆包天、阴恻恻的大尾巴狼,甩都甩不掉!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呢?……严霂说,段修与这个人明明极其强大,却有个致命弱点。他的弱点死后,带走他的灵魂只剩一具躯壳,灵魂偶尔会软弱的像一滩泥。软弱后是冥顽不化,百毒不侵,失了为人的乐趣。忽然有一天,他的世界再次繁花似锦。“你忘了我也罢,总归走不出我的心。”……风是树的,云是水的,你是我的。——修与致谈樱这是一个情痴竹马连蒙带拐娶回变了小态的青梅仙妻,从此过起没羞没躁惩“奸”除“恶”的小日子的故事。甜宠,1V1,强强。
  • 莽明

    莽明

    (群号:964439395)一个不懂发明不知历史的普通人,来到刀头舔血的明末乱世,能否小有成就。古人并不傻,像我们一样的后世普通人,身处地狱模式能否有机会踏上巅峰,爽一次?答案好像是,有!。常规简介……。璀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在明末被打断脊梁。做为一个普通人,方景楠不熟知历史,只记得几个人名。他不会炼铁造枪玻璃水泥,也不擅长杀人。古人并不傻,各有性格与立场,朝臣也不笨,你明白的他们也知晓。可还是被异族夺了天下。是天灾?兵祸?腐败?鼠疫?方景楠不清楚……既然来了,尽管他什么都不会,但做为炎黄子孙心是热的,血也是热的,独善其身绝对不行,没有退路,也要一波,莽上去,干!
  • 五王历险记

    五王历险记

    五王分别为炫玄、耀崭、奇奇塔、冰凌、末儿,炫玄为光之王,耀崭是火之王,水之王是冰凌,奇奇塔是草之王,末儿是暗之王。当他们到达巅峰九十九级。他们能在这片大陆创造什么样的辉煌?
  •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一个少年得遇高人传授,进入社会后却并不想呼风唤雨,只是慢慢的使自己成长,成熟.虽取得亿万财富,但并没有美女如云,没有YY,没有修真,只想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
  • 柱灭之赚钱才是鬼的生存之道

    柱灭之赚钱才是鬼的生存之道

    半人半鬼最特殊的三千院离开了医生独自生活,为了自己的食物不得不干起来夜里护送的任务。一个最特殊的鬼唯一的生存条件就是不断赚钱,然后买食物。直到她遇到了鬼杀队,生活也就随即改变。(故事发生在原著前,有些设定与原著不同,不喜勿喷,我谢谢你呢!)
  • 将军鬼马小逃妻

    将军鬼马小逃妻

    身世神秘的任灵儿,离家出走偷人钱袋,却被无良将军抓获,做了府里小厮。她几次逃跑未果,又被逼着和那无良将军假成亲。成亲当晚,将军掀开大红盖头,却看到另外一张脸,还有一张叫嚣的逃跑纸条。将军遇难,她出手相助后再次消失,杳无音讯。大家素手无策时,她又神秘的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