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73600000060

第60章

§§§第一节

水利电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档案室总共就两间房,靠外的一小间是办公室,不足20平米,靠里的一大间足有200平米,里面摆满了密密的档案柜,存放着数万份水利档案,大部分是民国时期的,还有少部分是清朝咸丰至宣统年间的,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约占全部档案的三分之一。其中,清朝和民国初期的一部分档案,是1965年才从国家档案馆转存过来的。据说,当时水利部和国家档案馆经过协商,本来计划以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档案室为基础,建一个全国性的水利档案馆,但时隔不久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个计划便一直搁置下来。

世界上最清闲而又枯燥的职业恐怕就是档案员了。沈如月每天的工作就是跟档案资料打交道。档案室总共才三个人,除了如月,另外一男一女,都是五十岁左右的老同志,女的姓汪,如月叫她汪阿姨,男的姓吴,解放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几年助理馆员。这两个人都有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如月则是十足的新手,一切从头开始。刚进档案室的一段时间,她面对着那些从国家档案馆转过来后尚未重新整理的旧档案,简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不少档案因年代久远或屡经搬迁,连封皮都没有了,要么缺页,字迹模糊,上下文也衔接不上,而要修补好,除了手工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古文修养,多亏两位老同志对她很关照,从分类、编码、填写卡片到装帧和修复,手把手地教她。很快,如月不仅掌握了娴熟的档案修补技术,读中学时不怎么用功的古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可对如月这样的年轻姑娘,让她一天到晚泡在故纸堆里,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老吴是档案室负责人,对如月的任何一点心理波动似乎都明察秋毫,经常这样开导她:“小沈呀,你可别小瞧档案工作,就咱们这间二百多平方米的屋子里,装着整整一部中国水利工程的百年发展史啊!”而且说着说着,就绕到他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那段经历上去了,“其实,档案管理跟图书馆是一回事儿,我在北大图书馆那会儿,我们馆长还是从美国回来的留洋教授。干咱们这一行虽然比较枯燥,可也乐在其中,说起来,毛主席还在北大图书馆当过助理员,那个反动学者叫什么来着,对,胡适!还狗眼看人低,瞧不起毛主席,连话都懒得跟他说,可后来怎么样,毛主席从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助理员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所以,人只要有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都可能产生杰出的人物……”

老吴说这番话时,多少有一点炫耀的意味,仿佛他跟毛主席同过事似的。如月每次听了,都暗暗觉得好笑。不过,老吴的话对她也不乏启示,想想那些仍在广阔天地锻炼的知青和还在等待就业的“社青”,自己能拥有这样一片清静自在的天空,已经算得上够奢侈了吧?在整个水利电力工程设计研究院里,因为跟其他部门没有任何业务上的联系,档案室多少有点儿像个独立王国,平时除了有人来查阅档案,冷冷清清,安静得像个寺庙。档案室每天就那么些事儿,每天做完分内的工作,剩余的时间全由自己支配。两个老同志在办公室无所事事时,就海阔天空地闲聊,聊得山穷水尽时,汪阿姨就扎下头去打毛衣,老吴则一边捧着一个黑不溜秋的茶杯不停地喝茶、抽烟,一边看报纸,看到什么重要新闻时,还忍不住大声念几句。如月原本也不是那种喜欢热闹、风风火火的女孩子,跟老同志聊不到一起,一个人就躲到隔壁去看书。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一个不大的阅览室,大部分都是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文学社科类的图书寥寥无几,不到半年时间,差不多都让如月看了个遍。后来,实在没有书可看时,她逮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如《新华字典》、《十万个为什么》,就连她以前觉得枯燥透顶的那些旧档案,偶尔拿在手里翻几页,也觉得挺有意思的。老吴发现后,一本正经地对她说:“小沈,当你把档案当做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时,说明你真正热爱上档案工作了!”如月听了,淡淡一笑,不置可否。是否真像老吴说的那样,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不知不觉,如月已经在水利电力工程设计研究院当了四年的档案管理员。这期间,除了年龄的增长,如月的个人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可就在这短短的四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先是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和毛泽东主席陆续辞世,接着就是粉碎“四人帮”,整个社会就像刚刚爆发的唐山大地震似的,天翻地覆,眼花缭乱。起初,如月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还不知道眼前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心里多少感到有些惶惑不安。直到有一天,如月突然从报纸上看到,国家将要重新恢复高考制度时,她才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真正莅临了。

如月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会有报考大学的一天。有一段时间,她天天看报纸,听收音机,她知道自己在盼望什么。终于有一天,国家颁布了正式的高考招生办法。她听到消息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考大学了!接连几天,她都沉浸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和欣喜之中,就像她已经上了大学似的。从那时起,如月便开始为高考悄悄做准备。反正她有的是时间复习。她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着自信,有主见。在报名参加高考之前,她甚至都没有跟父母透露一点风声,直到正式报名前一个星期才告诉他们。

如月填写高考志愿时,在第一志愿栏毫不犹豫地写上了北大。对此,爸爸沈福天和妈妈甄可昕都不同意。爸爸说:“北大?眼光太高了吧?万一分数达不到,连一般的大学也不录你,岂不耽误机会啦?”妈妈则对如月有信心,并不担心她的成绩,而是希望她第一志愿填清华大学。妈妈说:“你舅舅在清华,要是考上清华,上学还可以关照你。”如月本来想说,二舅当年也想上北大的,我当然也想上北大啦!可话到了嘴边她又咽了回去。二舅那时候仍然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资料室当资料员,还没有重新走上讲台。如月知道,妈妈是希望她读理工科专业,而清华无疑是全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但她最终谁的意见也没听。

1977年12月的一个早晨,如月天没亮就起了床。她刚洗漱完毕,爸爸沈福天和妈妈甄可昕就从外面买早点回来了。两个人一掀开门帘,身后涌进来一股白色的寒气。

从前天开始,北京的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天气预报说最近可能还要下大雪。“万一下雪,耽误如月考试怎么办?”这两天,妈妈总是不停地唠叨。昨天吃晚饭时,她对爸爸说:“要不,你从单位调一辆车送送如月?”这句话显然在妈妈喉咙里哽了不止一天了,现在突然说出口来,不仅让沈福天,就连如月也有些吃惊。沈福天前些日子从葛洲坝工地上回来休假。他是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的革委会副主任,平时上下班,单位都有专车接送。但他从未因私事用过一次公车。如月还记得,有一天快半夜了,外婆的哮喘病突然发作,要送医院,妈妈第一次开口求爸爸,让他给司机打电话开车来送外婆上医院,爸爸迟疑了一会儿,不声不响地出了门,没多久,居然从马路上叫了辆出租车回来了。自那以后,妈妈就再也没开过口。现在突然提出来,如月不禁有点儿紧张。她瞟了爸爸一眼。果然,一听到妈妈的话,爸爸就皱起了眉头,虽然没有马上表态,但脸上的表情明摆着,他不会同意叫公车。“这样不好吧?如月考大学毕竟是私事,让单位的车送,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妈妈听了,脸色当即就阴了下来。一直到就寝,两个人再没有说话。这些年,他们俩每次吵完嘴,都几天不说话,如月已经习惯了。她在房间里看了会儿书,正准备早点儿休息时,爸爸忽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长方形的小盒子,外形镂刻着一束常青藤的图案,看上去很精致,只是颜色显得有些陈旧发暗,说道:“这是爸爸年轻时候在美国留学时,学校发的奖品,送给你吧。”如月接过来,揭开盒盖,见是一支银色的派克钢笔。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泽。“明天你就用它答题,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的!”沈福天微笑道。如月想,爸爸是因为拒绝了妈妈的要求,心里有些内疚呢……

现在,如月看见爸爸妈妈双双从外面买了早点回来,昨天残存的一丝阴影不觉消除了。“外面可冷哩,快点趁热吃吧。”妈妈揭开保温饭盒,一股热气腾腾的豆腐脑香味儿扑面而来,爸爸手里还拿着几根用塑料袋包着的油条。这都是如月平时最爱吃的。吃完早点,临出门时,忽然听见外婆大声叫她。最近几年,外婆的哮喘病一直没见好转,尤其到了冬天,哮喘得就更厉害,整天偎在床上,几乎很少出门。如月走进房间,见外婆手里拿着一件羊毛背心,非要她穿上:“月儿,把背心加上。身子不穿暖和,咋考试呢!”这件羊毛背心外婆一直贴身穿在身上,现在脱下来要给自己,如月犹豫着不肯要。眼看外婆有点生气了,跟进来的甄可昕捣了下女儿的胳膊,示意她穿上。如月只好接过来了。

沈福天和甄可昕夫妇俩陪着女儿如月从宿舍大院走出来时,天色刚刚蒙蒙亮。不知道是灯光映照的缘故,还是真的要下雪了,天空有点儿昏黄,马路上还看不到什么行人,地上的梧桐树叶不时被风吹起来,从马路这边飞向另一边,一辆还亮着车灯的环卫车驶过来,上面飘下几片废纸片儿,转眼间就被转动的车轮扇起的气流冲得无影无踪了。

从家里到考场,要转两趟车。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时,如月对爸爸妈妈说:“时候还早,你们还要上班呢,回去吧。”但妈妈说:“我请了假,今天不上班了,陪你去考场。”如月把目光投向爸爸。爸爸对她眨了一下眼睛,说:“我今天也不上班了。”两个人像商量好了似的。爸爸一向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像今天这样可是从未有过的。如月望着父母,眼睛一时有点儿发热。她原本从容平静的心里,忽然觉得有几分沉重起来。

公共汽车来了。如月跟在父母身后,挤进了车厢。尽管时间尚早,可车内已经挤满了上早班的人。他们没有找到座位,站在拥挤的乘客中间,前面是妈妈,后面是爸爸,如月感觉到父母身上散发出的热量,全身暖乎乎的。她想到即将开始的考试,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她想,无论怎样,这都将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刻……

§§§第二节

沈如月最终以三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所幸的是,她被第二志愿的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人大和北大录取线属于同一档,本来不会考虑第二志愿考生的,但如月的语文成绩在她所属的考区名列第一,招生的老师觉得舍弃这样一个优秀的考生,实在有些可惜,便破例把她录取了,否则,如月说不定只能去读排在三类学校的北京师范学院了。

如月上的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她喜欢的专业。可大一还没有读完,第二学期刚开始时,中文系增设了新闻学专业,一部分学生被分到了新设的这门专业,如月也在其中。起初她一百个不愿意,可这是系里的统一决定,她除了服从,没有别的选择。

高考制度刚恢复不久,中国高校的学科重建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像新闻学这类新设的专业还依附在中文系里,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课程跟文学专业几乎没什么差别,许多课程都在一起上。这样一来,如月也就接受了系里的安排。不过,她始终觉得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是文学,从一迈进大学的门槛开始,就为自己设定了发展方向:即使当不了作家,将来的职业也脱离不了文学。大学时代的沈如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学爱好者。

大学里的文学气氛真是浓厚,别说中文系学生,就连其他专业的学生中爱好文学的也不在少数,几乎每个系里都成立了文学社,并且办有自己的油印刊物,至于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和讲座,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沈如月作为沉钟文学社的骨干成员,除了编辑文学社的社刊,不少活动都是她参与组织的。

这个周末,如月原本打算回家的,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回家了。其间,妈妈还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她答应这个周末一定回家去看看卧病在床的外婆的。可由于文学社临时决定邀请几位青年诗人来学校演讲,如月实在抽不开身,匆匆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就和其他几个文学社骨干张罗贴海报、布置教室等杂七八拉的准备工作去了。

演讲定于晚上七点半钟开始。如月和几个文学社骨干提前半小时就到场了。她没料到的是,那间能容纳200多号人的阶梯式教室,三分之二的座位已经坐满了人,还有许多学生正陆陆续续地往教室里拥来。如月原来还担心来的人太少,眼前的这个场面,真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了。如月感到既意外又兴奋,她和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地交换了下眼色。现在他们开始担心,过一会儿教室里人满为患,该怎么维持好秩序呢!

果然,没过多久,整个教室便座无虚席,连走道上都站满了人。如月她们分头去维持秩序。距演讲开始时间只差不到五分钟了,文学社社长老卢还不见踪影。如月心里不免有点儿焦急,担心如果演讲不能准时开始,这满教室的学生起哄起来,非把屋顶掀翻不可。

还好,七点半刚过两分钟,教室门口就出现了文学社社长老卢壮硕的身影。他身后跟着几个陌生人,从年龄和模样看,无疑就是那几位诗人了。

老卢见了如月,微微一笑,同时抬眼朝人头攒动的教室里扫了一眼,那表情,显然是对他们的宣传准备工作表示满意。随后,就领着身后那几个人,径直往讲台上走去了。

当他们走上讲台,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讲台。文学社社长老卢像他以往每次讲话之前那样,习惯地干咳了一声,介绍那几位诗人。

原来的座位被人占了只好站在走道里的如月,这时才看清楚面朝着台下的几位诗人:两男一女,并排站立在讲台上,显得有点儿局促,尤其是那位女诗人,抓着衣角紧张得连头也不敢抬,一双手也不知道往哪儿放,她个儿不高,最多一米六二的样子,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咔叽夹衣,衣领敞开着,露出里面白色衬衫的大翻领,脸蛋圆圆的,看上去跟如月差不多年龄,怯生生的,像个大学生,无论长相还是打扮,都很普通。如果不是此刻站在讲台上,谁也不会想到她是一个诗人。可就在这当儿,女诗人抬起了头。如月看见她的眼睛,像一泓幽深明亮的水潭,又大又亮,蕴藏着无限的诗情,尤其当她扑闪着长长的睫毛,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梦幻色彩。如月觉得,由于这双眼睛,原本相貌平凡的女诗人,突然变得生动美丽起来了……

同类推荐
  • 凡墙都是门

    凡墙都是门

    收陈染的9篇小说,5篇散文。《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无处告别》为代表作,其余属新近时期的佳作。陈染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以散淡的眼光看取散漫的性情,以优雅的文笔抒写高雅的灵魂。这种风格坚守至今,但人物渐近日常化,叙事更趋散文化。
  • 唐史演义(下)

    唐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唐史演义》概述了将近三个世纪内,大唐帝国由盛到衰的过程,重点交代了三个历史教训:一是女祸,即宫闱淫乱;二是阉祸,即宦官擅政,挟制天子;三是藩镇祸,即军阀混战,割据一方,终于篡夺中央政权。书中对李氏父子削平群雄、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等重大事件,都有较详尽的叙述。
  • 刀锋

    刀锋

    《刀锋》出版于1944年,是毛姆1940年来美国后的第一部小说。主人公拉里是一次大战的产物,他反映的时代——两次大战之间的时代——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黄昏时代。拉里在巴黎博览群书,学会了几种语言,但是,巴黎和法国只成为他的中途岛;他最后带家去的,既不是恩夏姆神甫要把他当迷途羔羊圈回去的天主教,也不是他想从波兰矿工考斯第口中探听的神秘主义,而是印度的吠陀经哲学等。
  • 异档案·异度禁区

    异档案·异度禁区

    一个来历不明的古怪镜框……透过它,薛柔看到了一位与自己宛如双生的女孩。透过它,仿佛开启的是一扇连接平行世界的大门。透过它,异世的神秘文明正悄无声息地渗透而来。神镜背后,是一场持续了三千年的抗衡,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对抗中的赌注。赢,人类继续前行;输,明天不再来临……
  • 杀人魔王与罗宾

    杀人魔王与罗宾

    本书是一篇充满刺激、悬疑的故事,选自《亚森?罗宾探案故事全集》,一张50法郎的纸币牵扯出了一系列杀人案件以及德国与法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战,罗宾作为一名热血的爱国志士,挺身而出破获了此案。
热门推荐
  • 丑女穿越迷上少美男

    丑女穿越迷上少美男

    她因为丑被人排挤,就连自己一直暗恋的温柔学长,都对自己冷眼相待。一次落水,她看着自以为的好朋友讽刺的看着自己一点一点的沉下去,她才明白这世间的冷漠无情........穿越的她是否可以改变命运,让幸福像花一样一朵一朵美丽绽放!
  • 三法度论

    三法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公主之爱

    冷公主之爱

    她们,高傲公主,身份多样,只为复仇归来;他们,绝美王子,能力不凡,只为寻找小时候的那个她。到底他们结局怎样,谁也不知------
  • 夫人是我的粉丝

    夫人是我的粉丝

    (甜宠)当男神变成自己的老公当粉丝变成自己的夫人一场爱的追逐……谁赢谁输…
  • 俺姥娘是接生婆

    俺姥娘是接生婆

    听我家老母亲口述,当年姥娘当接生婆遇到的那些事!
  • 多放点佐料

    多放点佐料

    如果历史会有沉淀,武魂殿也算历史的变迁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便宜妹妹太难了

    当便宜妹妹太难了

    王思夏,二十岁,是当代女青年。父亲五年前欠债跑路,五年后老娘即将收获爱情,她应该感到高兴的啊……可是……
  • 全球演说家

    全球演说家

    “医术精,可医百人;医德重,可医千人;医道远,可医万人!但,何以可医万万人?”“医术除躯体疴疾,然,灵魂病郁,何以可解?思想不健,何以可治?”“纵医术再高,仍有穷尽;可语言之力量,谓以无穷,且用演讲纵横,撼动人心。”“你是演讲方面最有天赋的一个人,所以本系统选择你作为宿主,本系统的作用便是辅佐宿主以演讲祛除人心中的疴疾。”且看李灿,以语言撼动人心,以演讲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