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37600000010

第10章 清风篇(9)

当然,"乌纱批发部"这个行业也有致命的弱点。首先,它根植于封建社会,是封建社会的沉渣泛起。封建社会"卖官卖爵,朝堂为市",腐败成风。而当今的官位"批发",不过是操封建社会的旧业,散发着封建社会的遗毒,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其次"乌纱批发"行业是桩不正当的生意,属违纪违法经营。它如走私贩私一样,只能在暗中或私下交易,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玷污了干部队伍的形象,为党纪国法所不容。所以,此行业注定是短命的。再次"乌纱批发"行业不得人心,人们对"买官卖官"深为痛恨。他们认为,"以钱选人"是腐败升级。某些当权者把"官位"当商品出卖是给共产党抹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此,对"买官卖官"之风必须严厉整饬,对"官位批发商"必须从重惩处,决不能让"乌纱批发部"有存活空间。

(原载2004年第6期《莆田人大》)

贪官外逃的背后

当今中国外逃贪官知多少?据2004年8月媒体对商务部一份调查报告的报道称,这些年来外逃贪官数量大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

这个数字令人咋舌。外逃贪官人数如此之多,卷走资金数额如此之大,可谓建国以来前所未闻。拿涉案金额来说,500亿美元等于4000多亿人民币,接近国家一年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你说,这些硕鼠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何等的惊人!

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读贪官外逃现象?在2004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说:"我们银行部门贪官外逃,正是加强了监管的结果。"这话能令人信服吗?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反观贪官外逃的背后,笔者认为,恰恰是监管上明显存在缺失,才导致贪官外逃频频发生。

官员监督不力,应是头一大缺失。《国际先驱导报》刊文《中国贪官外逃路线图》说,贪官外逃一般要经过"转移资产--家属先行--准备护照--猛捞一笔--辞职/不辞而别"等过程,其出逃准备过程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从中可见,这种准备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有一定时段的,不是短期的,有的还是公开的(如家属先行),不是隐蔽的,如果监督到位,贪官们能顺利、悄然逃出境外?比如官员直系亲属出国留学、定居、经商,其财产向海外转移或向海外汇款,列入"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内容吗?官员个人如实向有关组织申报备案了吗?有关组织对此类行为进行有力监督了吗?没有。有的贪官出逃之前已露出狐狸尾巴,群众也有举报,甚至多次举报,但有关组织或认为"匿名举报",不予重视;或认为举报"缺实质性内容",不予调查;或以"保护干部"为名,压下不查。如此,贪官外逃能不轻易得手?

资金监管不严是另一大缺失。按理说,我们所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稽核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金融监管制度、反洗钱制度等等,旨在防止贪污腐败行为和资金流失。然而,这些制度在外逃贪官面前成了"一纸空文"。有的贪官贪污数千万、上亿元,在财务管理上居然未发现破绽;有的贪官大捞一把之后辞职,却不对其进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有的把贪污受贿的巨款带出国外竟无人察觉,这不是资金监管失控的典型反映吗?这里且举一例。2005年春节前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携带6亿储蓄款潜逃加拿大。为什么高山贪污如此巨额公款未被抓住?说明该银行的内控机制失灵,金融监管制度虚设。由此看来,贪官向海外转移巨资,同有关部门对大额度资金流向的监管乏力有关。

缺失之三是国门把关不紧。贪官能否逃出国门,取决于护照的获得。如果办理护照严格审查,严格把关,能不把这些贪官堵在国门之内吗?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贪官普遍用的都是真护照。他们有的人拥有多本护照,并改名换姓,而这些护照很多也都是由公安机关颁发的。可称之为"假的真护照"。这就为外逃贪官敞开了国门,设立了"绿色通道"。据报载,2004年年末,吉林省辽源市查出公安局有关职能部门涉嫌为他人办理、提供假护照案件。而此前,湖南等地也出过数起公安机关倒卖护照的案件。这不能不说正是由于个别公安机关帮助才让一些贪官成功出逃的。就此而言,有关公安机关是否也该深刻反思?

(原载2005年4月20日《湄洲日报》)

质疑"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据《检察风云》报道,海南女贪官、原省国资委副主任刘连琏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400万人民币;拥有超出其合法收入且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巨额财产,折合人民币2200多万元。

这是一笔数目惊人的所谓"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就笔者阅读报章所及也很少见,不免生出种种的疑惑来。

疑惑之一,这巨额财产来源真的不明吗?刘连琏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巨额财产有人民币209.1万余元、美元224.6万余元、港币192.2万余元、英镑335元、日元100万元。所有这些钱是亲朋好友馈赠的吗?是买卖股票所得的吗?显然不是。那么,是天上掉下来的?当然更不是。俗话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唯一能解释的是,这位女贪官大肆以权敛财,故而横财如雪片纷纷飞来,人民币、外币统统收入囊中。这就是巨额财产的来路。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能通吗?

疑惑之二,为何不能说明巨额财产来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虽能定罪,罪名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但处刑很轻。现行刑法规定,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高只能判处5年有期徒刑。刘连琏之所以有巨额财产而不说明来源,不能不说是有这个执法底线在"壮胆"。她明显是在玩弄花招,怕坦白交代受贿数额大了罪加一等,受到重判。于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成了她避重就轻、逃避罪责的"防空洞"。果然,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其中刘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仅判处有期徒刑4年。

疑惑之三,何以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结论?笔者以为,检察机关的这个结论似乎过于匆促。因为它反映了检察机关对如此巨大的犯罪数额侦查不到位,有些问题没有深挖,给这个女贪官蒙混过了关。否则,为什么一起犯罪金额多达2600多万元的案件仅查出一笔(一次)受贿400万元,其他的通通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结论了事?令人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是个筐,贪污、受贿查不清的就往里装"的感觉。然而,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刘连琏由应"重罪重罚"变"重罪轻罚"了吗?

看来,对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量刑过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效应。一方面,它势必削弱法律的威严和法治的威力,形成法制上的"软肋",不能震慑贪官。另一方面,腐败的代价比腐败的收益小得多,就可能引发更多的人萌生贪欲,追逐腐败。从客观效果上说,量刑过轻是对腐败"容忍"。腐败是和谐社会的痈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敌。腐败不除,社会不宁,民愤不平。因此,惩治腐败要用"重典",决不能施"仁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也作过探讨,全国政协委员储亚平建议,财产来源不明罪最高应判无期。如是,贪官还能再出什么"逃罪"招数?

(原载2006年第6期《湄洲论坛》)

听民声察民意

这些年,人民群众对某些腐败现象反映比较强烈,有的还编了顺口溜。比如对公款吃喝,就有"活鱼活鸡活王八,名烟名酒名山茶,请吃请喝请干部,吃来吃去吃国家";也有为公款吃喝风屡刹不住编对联的,"屡禁屡吃屡屡禁屡屡吃,常反常犯常常反常常犯"。对此,有的认为群众的反映"太过激了",有的斥之为"瞎编乱造",有的则充耳不闻,不屑一顾。

究竟怎样看待群众的议论?近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他说:"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反映,群众的意见,包括来自群众的顺口溜,都是民声。听民声,可察民意,它是观察反腐败的一个晴雨表,也是反腐败的一帖清醒剂,不仅要注意倾听,而且听后还要"三思"。

其一,它道出了人民内心的呼声,所议论的往往是腐败现象的焦点。群众表达自己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群众参政议政的一种方式,是群众关心反腐败斗争、盼望搞好党风的一个体现。因此,对群众的议论,首先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绝不能当耳边风,一过了事。

其二,它反映了某些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因而是群众一直关注的热点。像公款吃喝风,近些年来越刮越猛,群众反映也越来越强烈,"此风不刹,吃穷国家,难平民愤"。群众的反映可以促使我们正视这一热点问题。作为人民公仆,如果心里都记着全国还有七千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还会沉浸于"酒绿灯红"之中吗?

其三,它说明了反腐纠风的难度,应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群众之所以有看法,有意见,有批评,既说明以往反腐败成效还不够大,又启示我们,反腐败是一场持久的斗争。群众反映的热点,应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求我们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的部署,把重点问题抓住不放,动真的,干实的,真正做到领导干部带头自律,从自己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很显然,听民声,察民意,对更深入、更扎实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极有益处的。

(原载1996年5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三不收"不离其"贪"

对比于某些贪官见钱眼开、疯狂敛财、来者不拒来说,江苏省溧水县委原副书记汤少波这位贪官似乎可算是"另类"。之所以这样说,是他对受贿立下"三不收"的原则:一是数额太大的不收,二是关系不太熟的不收,三是看不顺眼的不收。如此,能不让人"另眼相看"吗?瞧,汤少波案被一些媒体称为"非典型性腐败"。

这篇题为《"三道坎"前栽下马》的汤少波受贿案报道,笔者仔细阅读,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起"非典型性腐败"案,相反的,却从中看到了又一起新形势下的典型性腐败案。

"三不收"是不贪吗?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开展,迫使贪官为自己涂上保护色。汤少波正是玩弄此种手法,以"三不收"来掩人耳目,打造"清廉"形象。2007年以来,汤少波先后将"三不收"的财物13次上缴,共计人民币29万余元、美元1万元、购物卡价值2万元、仿古钱币1套、名牌手包1个、名贵手表1个。不难想象,这些财物的上缴,无疑给汤少波增添了几多亮色,赢来了众人喝彩。什么"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啦,"汤书记多年多次拒收礼金礼品,作出了表率"啦,等等,俨然是"拒腐蚀,永不沾"的好干部。殊不知,"三不收"不过是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罢了。君不见,汤少波早在2003年起就受贿了。

"三不收"是不贪吗?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让贪官坐立不安起来,不能不采取防范措施。汤少波的"三不收",正是应对这一形势的策略,意在收敛其贪腐锋芒,增强隐蔽性,降低风险性。所谓"数额太大的不收",是害怕数额大,风险大。大的不收小的收,"拎进办公室的烟酒来者不拒了,"朋友"送的一万、两万现金也拿了"(汤少波语)。所谓"关系不太熟的不收",是担心出事。有个浙江老板送给汤少波一个纸袋,内有香烟及1万美元。汤发现后,立即上缴。他说,与该老板关系不是很熟,不是很放心。这道出了其非不贪也。至于"看不顺眼的不收",是怕招来祸端。一次某公司老板王某送给汤少波5万元现金,汤便让人拿走上缴。汤说,看王某就不顺眼,听说他以前经济上就出过问题,这种人最容易出事。可见,"三不收"非"三不贪",而是不离其"贪",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三不收"是不贪吗?反腐败挤压了贪官的生存空间,于是不少人"华丽转身"扮演两面人,再现于政治舞台。他们中或"带病上岗",或"带病提拔",或"边腐边升",直至隐藏若干年、十几年后才"东窗事发",成为党的干部队伍的最大弊端。汤少波也跳不出这个"格局",只是他的"三不收",成了其两面人的假面具、遮羞布。他终于未能跨过"物欲横流的诱惑"这道坎,8年间27次收受财物共达77万元。案发后他悔恨地写道:"以前连土特产也拒不接受的我,逐渐连老板们送的钱、卡也半推半就甚至安之若素了,主席台上正襟危坐读讲稿、给党员干部提要求时,有时心里也会一阵阵发虚。"这就是两面派贪官的丑态:"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

显然,汤少波的"三不收",颇有"与时俱进"的创意。它既是慑于反腐败威力的对策,又是腐败的新花招、新动向,值得人们警惕。仅此一点,说它具有"典型性"也不为过吧。

同类推荐
  • 人生需要一枚指南针(醉美文摘)

    人生需要一枚指南针(醉美文摘)

    本书教你人生的智慧。本书入选的文章均为精品美文,突出语言的优美、情感的真切,充满诗情画意,极具可读性。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本书收录了数百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品尝“心灵鸡汤”,将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端正人生的正确态度;在感到痛苦、迷茫和失落的时候,会从中获取贴心的安慰。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 美丽的权利

    美丽的权利

    这是龙应台《野火集》之外的“三把火”。在这三次著名的风波事件中,龙应台就其所见社会即景有感而发,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的争议与回响。“龙卷风起”,各界人士纷纷加入论战;风过之后,深层的反思却没有息止。本书分为“美丽的权利”、“星洲风波”和“啊,上海男人!”三部分内容,并加上读者投函回应的各种文章和相关文字,集为一册。
  • 操纵美国命运的犹太人

    操纵美国命运的犹太人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犹太人的纪实文学。书中人物的生平不仅再现了美国犹太人的奋斗历程,而且折射出美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希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能让读者既对美国各个领域的杰出犹太人有一个全景式的概观了解,也对美国历史和美国社会有深一层的感悟。
  • 梁晓声文集·散文1

    梁晓声文集·散文1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全新收录吴忠全三年间创作的精品散文,全书分为两部分,【众生之相】讲诉行走时遇见的小人物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游记讲诉自己走到哪里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以当地风土人情或是当地人物做主人公的散文,每一个故事都单独区分开来。【一家之言】讲述作者行走于北方时经历的各种情感。体现出对故乡、对人生、对生命等等的感怀。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存于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人我们无法挽留,有些时间我们无法停驻,于是那些我们经过的,错过的,忘记的与无法遗忘的,竟组成了大部分的生命,谁能说谁不曾感到寂寥呢?
热门推荐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他无罪释放

    他无罪释放

    原本是普通女大学生的骆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加入破案小组,每天面对着各种命案,而这些命案背后一切的一切又有什么阴谋,面对一件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又将如何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平无影

    太平无影

    即使一个人也有一个朋友一直陪着你。只要有光,它就会出现。从出生到死亡。
  • 竹中妖

    竹中妖

    落魄地主家的私生子与竹林老妖怪的一段奇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皇上,臣妾拯救你

    皇上,臣妾拯救你

    不要想着穿越去宫斗,即便你手段高明,在古代的严格的等级分明之下,严格的规矩之下,打你不能还手,骂你不能还口。久居深宫的一群女人,个个都能拿奥斯卡。叶蓉儿本想等死算了,但是见到可怜的皇上之后,爱心泛滥,决定要活下去,要拯救他
  •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本书是约翰·牛顿的同事理查德·塞西尔根据他的书信编写,是其它牛顿传记的资料来源。前半部分是牛顿的自述,讲述了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以及自己对牛顿的了解撰写,讲述了他成为国教牧师之后事业,尤其是他协助废奴运动的事迹。约翰·牛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回头的表率。他曾是无赖一样的人物,不学无术,放荡形骸,后去非洲闯荡,吃尽了苦头。父亲派人将他找回,但回国的船遇险,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国。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自己从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 楚辞

    楚辞

    本书是我国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和骚体类文章总集。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等,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故名《楚辞》。本书包括注释和译文,逐段翻译,力求直译,保持了诗歌的原生态。每篇前附有题解,概述诗歌的主旨。《楚辞》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是继《诗经》之后,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