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50300000050

第50章 恰如重闻故人声

◎吴军

如今在小区里,每每听到"后屿索面"(后屿线面)、"有没有元宝灰卖"(据说一斤元宝灰能提炼出半斤左右的锡)的叫卖声,就想起小时候,在晴天的日子里,时常能听到"补--伞--"的吆喝声,寻声望去,一个手艺人挑着担,穿着木屐,的的笃笃从门前走过,他故意把"伞"字拉得很长,好让人听得清楚。

这些熟悉的吆喝声,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已悄悄地离我们远去,剩下的不知还能留多久。但从那些饱含艺人感情的手工艺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烙印。

纸伞

福州有一俗语"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里一定有伞。伞是福州人日常生活中的常备品。

福州制伞工艺从中原传入。到清末民初,全市制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其中以中亭制伞街上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该店生产的纸伞晴雨兼宜,既可遮挡盛夏的炎炎烈日而不发泡、不爆裂,又可在倾盆大雨中冲淋一小时不脱骨、不漏水,伞面的绘画图案依然色泽鲜艳。有人曾经做过试验,杨常利纸伞经1170次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经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1933年,杨常利"双喜牌"纸伞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获优秀奖,与同届获奖的福州脱胎漆器、角梳合称为福州"三宝"。近代海军宿将萨镇冰还为杨常利纸伞题藏头联:"常持圆盖防霪雨,利用高遮御太阳。"1956年,以杨常利"双喜牌"纸伞店的技术力量为核心,6家纸伞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福州伞厂。20世纪80年代是福州伞厂鼎盛时期,职工达1800多人,每月生产纸伞10万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由于受折叠尼龙花伞等现代产品的冲击,纸伞业开始衰退。1996年,福州伞厂破产,许多工人临走时都不忘带上几把纸伞,放在家里舍不得用,留着纪念。

伞厂没了,但制伞艺人尚在。在福州西门一个简陋的作坊门前,一把把纸伞支立在那里晾干,散发出淡淡的桐油清香,这是福州市内目前唯一还在生产纸伞的作坊。作坊的主人叫陈东生,原先是福州伞厂的车间主任,他和厂里的同事办制伞起这家制伞作坊。

陈东生的纸伞可谓是伞中极品。它的骨架是用5年以上的老竹做的,茎直节少;棉纸则选用浙江生产的高韧度纤维纸。做伞时,用胶水做胶合剂粘贴,以桐油为防雨剂,并采用棉纱做串线。经伞骨、制伞、伞头、伞柄、印制图案等80多道工艺流程,精工细作而成。生产过程中每道工艺各自独立,分工合作,互相依存。一个人若能完成全套工序,行内称之为"全把落"。在作坊里,随手拿一把纸伞握在手中,如同一节竹筒,看不见缝隙。

福州传统纸伞浑身是宝,它不仅能遮风避雨,而且其原料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统工艺用柿油(现在用胶水)粘贴棉纸。柿油是民间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缠腰蛇"的单方。新中国成立前,穷人要是皮肤溃烂,只要把破伞烧成灰加桐油捣拌,敷在伤口处,就能起到吸脓血作用。还有伞的条骨串线用头发,如果把头发烧成灰,中药叫血余碳,它有很好的止血功能。此外,传统伞面上的画大都是中国水墨工笔,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体现在伞面上中国画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把纸伞的价格。而今,做伞已经很少用伞画工艺了,所需的字、画均直接印刷而成。

陈东生说,目前福州市面上销售的绢伞、绸伞都来自湖南等地,而他们生产的纸伞全部销往日本。日本人对传统纸伞情有独钟。在寺庙、在海滩,你能见到直径2.1米的蘑菇伞;年轻人结婚,身穿和服的新娘,手撑着一把红色的蛇伞;重大节日,日本女人喜欢穿和服配红伞出门;老年人则偏爱拿一把紫色伞,象征长寿;茶道要用番伞;送葬要用白纸伞;民间舞蹈要用舞伞……感慨之余,不禁怀念那些曾经再熟悉不过的画面:阳光透过纸伞,为伞中人平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雨中撑一把纸伞,抵御雨冷风寒,给人以安全与温馨。

土人囝

"后街买灯,河口嘴买小泥人。"上了年纪的福州人说起洋头口的小泥人,眼睛就会闪着光,童年的趣事历历在目。

清末民初,洋头口聚集了20多家规模较大的福州土人仔店,出售做成泥塑的观音、如来、十八罗汉、塔、桥以及猪、老虎、猫等。

当年,这些泥塑既可用钱买,也可用瓶子换。小孩子把平时的药瓶子积存起来,听到街上传来"瓶瓶囝换人囝"的吆喝声,就高兴地抱着瓶子去换土人仔。除了孩童的喜爱,土人仔在福州民间风俗中还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月里,在土人仔作坊里忙着做观音送子、状元骑马、孩儿坐盆灯的塑像。因为在福州民俗里,姑娘出嫁后,娘家第一年要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要送状元骑马灯,而土人仔作坊要为做花灯的店提供泥塑。到了八月中秋,这是土人仔最旺的季节,家家户户在厅堂用各种各样的土人仔摆塔,以庆佳节。

中秋过后,紧接着冬至来临。艺人们又要着手做"会进宝"(俗称孩儿姆),一尊女童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手里抱着一朵莲花,喻示大利,另一尊男童盘腿坐在木桶上,手里抱着一只大橘,喻示大吉。它们专供冬至之夜搓时当烛台用。当年的福州人离不开土人仔,有乡人出国谋生,都要带上几尊土人仔。据说,如遇水土不服,打碎一尊土人仔,冲开水喝了就好,因为这是故乡的泥土,是身居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泥塑钟馗

如今土人仔早已退出福州市民的生活。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也换成了各种洋娃娃、变形金刚、遥控车等。如今,唯有林存忠对土人仔心存一种固执的、朴素的情感,他现在是福州泥塑研究会会长,但这个研究会目前仅他一人。

林存忠的爷爷林依扁,1949年之前就在洋头口开了一家"林依扁人仔店",生意红火,一家人个个都是泥塑高手。连林存忠的奶奶做的八骏马及泥模都被当时福州"评话三杰"之一的黄天天所收藏。

林存忠回忆道:"五六岁时,爷爷拿土人仔给我玩,教我捏泥,那时纯粹是闹着玩,因为家里除了土人仔没有别的玩具,十几岁时我就会捏土人仔了。"林存忠把他那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既当卧室,又当工作室。上午睡觉,下午1点多开始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让土人仔重见天日。

1999年,福州有关部门在白塔寺举办福州民间摆鳌山展览,林存忠日夜加班,赶制西游记、会进宝、宫廷侍女等30多件土人仔参展。观展的老人高兴地说:"几十年不见的土人仔,如今又回来了。"或许年轻人无法看到略显粗糙的土人仔后面的价值,但它的确让上一代人拾起了日渐消失的少年时代的记忆。

老天华乐器

2010年1月,上海世博会福建组委会向福州"老天华"定做按比例缩小的越胡、南胡、椰胡和逗管(又名茶管,是福州特有的伴奏乐器,常用于福州十番音乐、艺)4件乐器。

百年老店老天华的旧厝在茶亭街392号,由于茶亭街拆迁改造,搬到白马南路。一阵好找,还没看到店面,二胡独奏曲《良宵》那抒情的旋律就已经迎风飘来。老天华第五代传人王道武笑眯眯地迎上来,"走进我的老天华,你就是我的知音朋友"。

老天华乐器

老天华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天华斋乐铺"最早在福州洋头口,由王仕全创办于清嘉庆六年(1799年),专门制作南胡、椰胡、京胡、笛、笙等乐器。1915年,王家的乐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二等奖,从此声名远扬。这门手艺传到王道武父亲王子森手上已是第四代了。

王道武说:"好琴要用好材料。木料以红木为佳,尤其是明清红木古家具,时间越久的木料,音质越脆。此外,做弓的竹子,要选用5年以上的凤眼竹、老红竹,节少,粗细均匀;弓毛则以白马尾为上品;琴皮以天然蟒皮为佳,蟒皮的鳞片越大,音色越好。"红木、蛇皮、竹子、马尾,这几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经王道武手工一道道地做出来,组成了最完美的和谐,奏出灿烂的音色,不能不令人惊叹天地万物微妙的互补之处。然而,现在最让王道武棘手的就是上等的制琴原料难寻。"店里现有的原料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做一把二胡便少一份材料,可是不做又不行。"王道武有些无奈。

前一阵,有位从缅甸回来的老华侨,看到老天华的招牌很激动,"我总算找到了。小时候,我都在你家柜台前玩二胡,这次你一定要亲自帮我做一把二胡,我要带出去。"老人早年孤身一人漂泊海外,是二胡让他的生活始终荡漾着美妙缠绵的琴声。蓦然间,我明白了二胡之所以能一代一代从民间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能通过琴弦把普通人心里那点生活的酸甜苦辣酣畅淋漓地渲泄出来。

二胡琴筒的一侧用蟒皮蒙盖,那既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蟒皮削得厚薄,拉得松紧,全凭手艺人的感觉。蒙得过紧则声音尖硬;蒙得过松则声音迟钝易塌陷。蟒皮过厚则振动迟钝,过薄则声音单薄易出噪音。王道武小心翼翼地从琴橱里拿出一把二胡,自豪且深情地说:"我父亲的蒙皮手艺在福州算是最好的。这把琴就是我父亲蒙的皮,客人出再多钱,我都不卖。"这把琴伴随他几十年了,对于他来说已不是一把普通的二胡,他从父亲的二胡中,感受到更多的相思与亲情。

如今王道武的儿子准备接掌老天华。在改造后的茶亭街,王道武的妹妹王瑞钦在那里又开了一家"新天华乐器店"。他们执著地从事着这种日渐式微的制琴手艺,延续着百年老店的生命,继续着对二胡独特的热爱与深情。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本书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作为在基层耕耘了三十多年的文化体育工作者,与文化体育结缘半生,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对文化体育工作孜孜不倦的理论探讨与具体时间,在如何建设体系完善,覆盖有效,供给充足,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面,积累了一点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
  • 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弟子规新读(第二版)

    弟子规新读(第二版)

    本书是一本解读《弟子规》的蒙学读物,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同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范本。可供中小学生参阅。
  •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尼自然风光瑰丽,生态多样,是一座植物学的博物馆,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尘封,使这里成为现实世界中的香巴拉。卓尼是历史上华夏文明最早发祥的地区之一,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流经这里,县内洮河流域密布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等文化遗存。
热门推荐
  • 探索未知丛书-音乐之声(二)

    探索未知丛书-音乐之声(二)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邪君少爷,爱上我

    邪君少爷,爱上我

    一场车祸失去了父母,寄住进了豪门,童年的失忆忘记了青梅竹马,阴差阳错恢复记忆,却又卷与另一个漩涡.....
  • 灭世异变

    灭世异变

    如是在未来的某一日,一道白色极光可以改变人的基因体质,那么!你会选择成为丧尸还是进化者?若是未来有一个组织,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拥有各种能力的改造人,或者被神秘的妖种改变成妖灵,你又如何选择?若你心中已经有了选择,那便对号入座,欢迎进入异变后的世界。==========================================================玄幻新书《万古第一宗门》已经上传,喜欢看布衣小说的,可以按书名搜索。
  • 满清萨满

    满清萨满

    铁骑入关,定鼎燕京,八旗席卷南北。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后宫唱断浮华,英雄早逝,扈臣弄权,盛世繁华转眼空……
  • 大六壬灵觉经

    大六壬灵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宗门能穿梭世界

    我的宗门能穿梭世界

    林道盘坐于九天之巅,看着系统面板里面出现的新任务“位面任务——洪荒:巫妖二族大战将近,妖族东皇太一以及帝俊为了胜利,利用初生人族炼制屠巫剑,导致洪荒人族损失惨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请宿主立即派遣门下弟子前往阻止。奖励:未知。”“看来又可以搞事情了!”林道喃喃道。
  • 无常道人

    无常道人

    天地玄幻,妙法无常。一身破烂道袍,两袖淡淡清风,掌心天机尽握,心中日月乾坤。世间有太多不平事,良善被欺,恶人猖狂,无常道人横空出世,惩恶扬善,肃清乾坤,他嗜酒懒散,没有正形,偏偏收了个徒弟比他还没正形,师徒俩嬉笑怒骂,守护着人世的安定清明,等到一场灭世浩劫来临,无常道人毅然挺身而出。
  • 行行日记

    行行日记

    行行日记,每天一篇。不枯燥,不乏味,不无聊,不正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痕于心妖

    痕于心妖

    “小尾巴离开了,冰室。。”还没说完,岩岩插嘴,“继续营业。”;暖男老板为冰室第两万位顾客;萌呆女仙在冰室被发掘;“抱歉,你就只会说抱歉,我拒绝接受你的抱歉。”;“你能幸福,付出我一辈的生命我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