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50300000007

第7章 台江古桥

◎郭唯唐希

"城中到处水河沟,垂柳人家夹岸幽。每爱水边凉意满,日斜来上酒家楼。"这首清人的《闽水谣》唱出了古时福州人的惬意生活。福州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水乡,城中内河水系发达,河汊和溪流纵横交错。台江地区更由于濒临闽江,历来就是著名的码头和货物的集散地,客观上需要更多的桥梁以适应内河航运和商贸的需要,因此台江地区多古桥。

据统计,福州古桥项目(含五区八县)现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6项21座,其中地处台江区的就有河口万寿桥、彬德桥、白马桥、路通桥、三通桥、星安桥和台江万寿桥7项,占全市总数近一半。台江古桥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州地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河口万寿桥:海外交通留遗迹

南公园旁新港河上的河口万寿桥在福州交通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闽都记》记载:"新港在河口尾,径趋大江,便夷船往来。"说明300年前这里曾是琉球等国的贡船和使节驻舶地,也就是说当年这里作为外国使者的集中地区,曾盛极一时。当时朝廷派驻福建管理海外朝贡的太监尚春发起修建了一座木桥,人称"尚公桥",它跨越了新港河的主干道,将新港的码头、船厂、仓库以及海外朝贡的管理机构、接待处等连为了一体,清朝康熙年间改建成两墩三孔石梁桥,即今天的河口万寿桥,也称小万寿桥。

河口万寿桥附近至今还保留有不少遗迹,如琉球会馆是福州接待琉球使者的场河口万寿桥所,取名柔远驿,河口天后宫作为妈祖信仰的建筑,供各国使节祈求海上航行一路平安等等,如今这些都成为研究福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现在河口万寿桥周边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街巷两边是各色饮食店和杂货铺。清晨和傍晚时分,桥边更是商贩云集,拥挤时摊位甚至延伸到桥上。不知今天这里的商市繁荣是否是当年海外交通遗迹的一个外化表现,往来桥上的依然是人们或匆忙或悠闲的脚步。

路通桥:附会故事最动人

福州的拱桥最长最著名的要算河口尾新港道的路通桥了。民间流传此桥为唐代程咬金所建。据说当年这里水患频频,百姓苦不堪言,身为国公的程咬金来福州察看后,决定借建桥之机赈济灾民。于是他上奏朝廷,要求一笔巨款,并解释说要建路通桥石碑一座"人立桥头,不见桥尾"的桥。程咬金修了这座路通桥后,将余下的大量银两都用来赈济灾民。其实,路通桥全长不过30米,由于设计成三孔拱桥,主拱高大,挡住了视线,人们站在桥头自然是看不到桥尾了。

事实上,路通桥不是唐桥,它完全是按照宋代《营造法式》的规制来建造的,是典型的宋代石拱桥。《闽都记》中有"在河口尾,宋建"的说法,《榕城考古略》中也记载:"宋建。古谶云: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况且,据考证程咬金根本没有到过福州,修桥之说更无从谈起了(也有一说此桥本为唐桥,宋代重建)。

站在桥头与几位老人闲

聊,当我十分煞风景地说出这个事实时,立刻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他们坚信一定是程咬金建的,还指着桥上的雕刻说,一般的桥桥栏上刻的都是狮子、莲花,唯独路通桥刻的是程咬金所戴的国公帽,这正是当时百姓为了感激程咬金才这样刻的。望着各位老者言之凿凿的样子,又看看他们说的"国公帽",我真不知说什么好。传说的故事真真假假,本就有许多附会的成分,不过,正是有了这些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民间传说,才使得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座桥变得这般富有人情味。

三通桥--星安桥:圣君殿水两头涨

福州有句谚语:"圣君殿水两头涨,涌出黄金滚滚来。"这里的圣君殿指的就是台江下杭路附近的张真君祖殿,已被列入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邻近的三通桥和星安桥也都被纳入圣君殿文物保护范围。

达道河、三捷河与新桥仔河的3股水流在后洲汇合,迎合了商人"财源滚滚"的吉利口彩,于是便有了"三通桥"。离三通桥不远处还有一座星安桥,桥西的三捷河在白马河附近与闽江有个河口,而桥东的三捷河通过新桥仔河与闽江在万寿桥头旁有个河口,两个河口在涨潮时进港的潮水,每天都会在三通桥和星安桥之间的张真君祖殿前汇合,便出现了两头涨水的奇观。

由于民间习俗认定"两头涨潮"的水势非常难得,水涨好比钱来,正是钱帮经营的好兆头,因此,从事金融活动的钱帮长期定址在圣君殿内,张真君也被尊为福州商业保护神,历朝均有奉祀,现存的建筑物为清末福州钱业商帮重建的。张真君三通桥星安祖殿实质上是各商帮、各行业在商务活动中议行论市、互通商业情报的信息发布中心。要研究福州商业史,特别是上下杭地区的商业史,不能不研究张真君祖殿历史的发展沿革。

据圣君殿的工作人员说,"圣君殿水两头涨"的现象以前一直存在,每逢农历初三、十八,人们在殿前都可以看到这种独特的景观。只是由于近年来中亭街改造,三通桥也受到一些影响,桥下的3股水流有一脉被堵住了,眼下只剩一头涨,他们盼望三通桥早日放水,让"圣君殿水两头涨"的景观再现于世人面前。

彬德桥--白马桥:民间公益传佳话

闽江上游的木材被扎成木排顺水而下,集结在台江义洲、帮洲的白马河两岸加工并转手销售,因此福州曾是我国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几十个商号的木材商人聚集在这里组成"木帮商会",他们将"杉"字和"木"字拼在一起,组成"彬"字,以"彬社"的名义救火、义葬、做善事,彬德桥正是彬社从事公益活动留下的历史见证,该桥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由彬社筹资重修。修桥、铺路,方便行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彬德"二字正是人们对彬社最好的褒扬。白马河上的另一座古桥白马桥也是由当地木材商人在清代末年集资建造的。这些桥梁修建之后,不仅大大促进了经营木材的伙贩街的生意,茶、水果、百货、纱布、药材、颜料、纸、竹笋、烟土、典当、鱼等行业也受益于此,白马河一带商贾云集,商会会馆林立。

彬德桥

万寿桥(解放大桥):桥梁演变存实证

闽江上连接着福州城区与南台岛最早的跨江大桥是始建于元代的万寿桥和江南桥,也就是今解放大桥的前身。北宋福州太守王祖道用18根大石柱系上粗大的藤缆拴住百余艘木船,铺上木板,建成浮桥。元朝时,万寿寺头陀王法助牵头募捐建造石桥,历经19年建成石构大桥,定名万寿桥。花岗岩堆砌的船形桥墩、20吨重9米多长的巨型石梁,奠定了桥的坚实基础和骨架。万寿桥在当时的桥梁建造技术上进行了一个创新,就是对桥梁基础采用"睡木沉基"法,即:用木笼填石为基。先在桥墩处下木笼,然后在笼内密填石块为基。这一座28墩29孔、长达570米的大桥建成后,不仅大大便利了进出福州城的交通,而且促进和缔造了中亭街一带台江地区商贸的繁荣。

万寿桥建成后,历代都曾对大桥进行修葺。1930年为适应汽车行驶,改建成水泥路面。1971年对万寿桥进行全面增高拓宽,改称"解放大桥"。1994年,因闽江洪水冲击,原桥墩崩离原位,停万寿桥(解放大桥)止使用;1995年至1996年进行重建,新桥为现代双曲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联拱桥,设置4组橙色钢管弧形空中吊桥,分承桥身的负荷。2009年,福州市政府对大桥承重构件104根吊杆进行更换,新吊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制成,内有15根钢绞线,取代之前的84根直径5毫米的钢丝,内外共4道防腐措施。原先桥上4组橙色钢管弧形空中吊桥改漆乳白色,如白色长龙横卧闽江。

接龙桥--南门照天君宫:古榕树神佑乡里

在福州诸地方神祇中,香火最盛的莫过于照天君崇拜了。南门照天君宫位于茶亭接龙桥旁,本是榕树神崇拜,其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相传清朝时这里是一片河塘洼地,地势凹凸不平,夜里常有人掉入河塘溺死。一天夜里,有人走到榕树下,面前突然出现一团火光,照得路面隐约可见,此后夜夜如此,因而不再有人跌入水中溺死。百姓认为是路中的几棵古榕树神亮光照路,就在大榕树下搭一座神龛,以"照"为姓,将树神取名为"照天君"。后来,几棵古榕树相继枯死,人们就将照天君神像迁至接龙桥边的接龙亭内供奉。

另一说是,照天君原名照天柱,早年出家为僧。闽王王审知聘他为福州东门报国资圣禅院住持。后皈依道教,并为群众治病,信众称其为"照真人"。永隆初年叛臣作乱,兵戎相加,照天柱为拯救南门外战区百姓,舍生忘死连夜引导民众逃离险境。他自己因劳累过度,在昔日讲经传道、布施救人的接龙亭榕树下羽化。邑人感激照真人功德,在榕树下建庙崇祀。

不管怎么说,照天君崇拜是福州本土信众最多的一个民间信仰,周围居民信奉更虔,一些家庭供奉照天君神像,朝夕烧香礼拜。农历七月十九日照天君诞辰(实际上是神像的点眼开光日),来庙朝拜的人最多。2000年旧城改造拆除庙宇,照天君宫迁走,但接龙亭旧址依然香客不断,香火旺盛。

岁月已远,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词汇瞬间也将走入历史。城市的规模在扩大,一座座造型优美的跨江大桥已经取代了古桥曾经的地位,青春时代曾有过的轰轰烈烈和灿烂辉煌就让它留在记忆里吧,虽然隐居在闹市的背后,但它们仍在为内河两岸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或许,这就足够了。

同类推荐
  • 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的文化分析思想研究

    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的文化分析思想研究

    米克·巴尔是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和叙述学专家,也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核心文论家。本书重点探讨米克·巴尔的文艺思想,尤其是她关于文化分析的观念体系和理论贡献。在国内外学界将首次以理论专著的形式,系统梳理米克·巴尔关于“文化分析”的文艺思想和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探讨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学术志向、批评观念、理论体系和历史经验。
  • 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

    老北京的服饰与穿著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屈原赋通释

    屈原赋通释

    本书是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屈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研究成果。本书是一部屈原赋校注汇评本,收录了屈原所著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重要作品和有关屈原的传记及评论资料。从编写角度看,本书资料详实,尤其是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要的校勘、详细的注解和通俗的翻译,对古今中外屈原学的研究成果做了充分的吸收。本书比较适合学习和研究屈原赋的读者阅读,学习者通过本书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研究者则避免了资料收集的繁琐。
  •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热门推荐
  • 经年又似锦

    经年又似锦

    佛家普渡,众生相里的痴嗔念欲不过事镜中繁花水中霁月,稍一执念,便一朝倾覆,纵成枉然。四年后,顾思远逮到当年仓皇而逃的林似锦,内心欣喜,像是逃逸多年的囚犯终于落网。这一次,他不顾挣扎。大概擅长逃避的人最适合’不轻言放弃’的人。多年未果,他求的不过是大庭小院,树叶榛榛。
  • 快穿之白月光她倾国

    快穿之白月光她倾国

    苏雨因为天天被自己美貌美晕,被一个系统盯上了,然后强行发布任务,虽然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好好的貌美如花就好了…,本来很轻松的,结果碰到了一个比她美还不自知的,所以苏雨选择了和他杠到底。苏爽文,第一次写来练手1V1
  • 关于爱的诗篇

    关于爱的诗篇

    人都有一段可言不可言的爱,它是浩瀚星空般璀璨,又是落花流水般柔情!进入它,勇敢的去吧!送给我爱的姑娘,LXY。写尽千般风情仍爱你!
  • 天命之域

    天命之域

    弹指之间,万道颤动。。。呼吸之间,周天崩裂。。。纵然是创界之主又能如何?在那被混沌之力笼罩住的天命世界,所有的人都为这所谓的混沌之力而走火入魔。。。来自青木镇的少年,为了改变这被混沌之力所扭曲的世界,走出青木镇,继承父望,为了那虚无缥缈之路而奋斗终生!!所有人无时无刻都身处危险之中,只不过,他们都未曾意识到罢了。。。
  • 仙凡尽路

    仙凡尽路

    一剑一青莲,一花一世界。修仙之路,艰难险阻层出不穷,且看白昊持三尺青锋,剑化青莲,荡尽世间不平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醋精大佬的掌中娇

    醋精大佬的掌中娇

    【战地记者VS商界精英;1V1双洁】自战区回来后,程燃人变美了,路子也变野了。所谓三年不见,蹬鼻子上脸,来回在某男的西裤底下试探,誓不做听话的乖乖女。面对她的惊天变,某男自然不甘示弱,先搞定塑料闺蜜,再搞定熊儿子,所谓节操与爱情不可兼得。从此,高岭之花被拉下神坛,铿锵玫瑰暗夜里旖旎盛放,糊里糊涂得了一生宠爱。爱不能抵挡一切不幸,但他可以。
  • 兵至左丘

    兵至左丘

    战争来去,士兵永存。左丘明刚到部队便经种种考验。连长说他是最搓的兵,没有之一。战友嘲笑他是个无法超越的神话。面对种种失意,种种困惑。校花女友的离去,战友的牺牲,家人的不解。关键时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苏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狠狠的咒骂它,然后好好睡一觉,第二天继续生活。这是苏宁对他的嘱托。是的,他没有被打倒,依然勇敢的站了起来。
  • 云瑶池

    云瑶池

    ①像月浅这种活了几万年的老神仙,居然被一个几岁的孩子撩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孩子长大了越发会说情话了!②哎哟,相传那天宫瑶池的月浅上仙为了自己那徒弟挡了陨魔剑,当场仙体消散啊!③眼前俊美的男人露出几分痛苦的神色:“你唤我漓儿吧...”月浅捂着心脏,好奇怪啊,明明是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要哭呢。④“大伙可知,那宰相的女儿今日要嫁给国主咯!”夙漓皱着眉,一把抓起说话之人的领口,他强忍着杀人心,一字一顿道:“你再说一遍…”⑤月浅趴在石桌上,怎么也想不起来,仙体消散前发生了什么。⑥“你只需知道,有个叫夙漓的人,找了你一千年,把魔宫修成了瑶池的样子,把她的画卷挂满了整个宫殿...”他顿了顿,“你只需要...站在我身边,不要再离开我了。”**追妻路漫漫其修远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