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54900000057

第57章 访土城记(2)

问到今天年轻人的信教情况,王贵喜说,今天的年轻人很多都不信了,他们经常在外面跑,信科学。信了科学就不信教了,这是王贵喜的理解。这个理解是舆论教化的结果。科学解决的是实际问题,宗教解决的是灵魂问题,二者并不矛盾。我能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为生活奔波,眼睛还只能盯着现世,只能盯着现世最能解决问题的东西——钞票。我也能理解王老太爷的忧虑,年轻人很少信教,天主教传不下去。但我没有王老太爷的忧虑,我觉得信也要随缘,你今生的缘,也是你灵魂的缘;当然,这个缘也受制于时代的大缘。不信的原因除了时代的向钱看,也有对来生来世的迷茫,对灵魂归宿的迷茫;现世看不见报应,看不见讲良心的人得到善报,倒是看见黑良心的人安心理得——现世现实被颠倒的图景叫人不再惧怕。

在暗影幢幢的光线里,我把话题转移到了伙食团的时候。这是我来土城的另一半理由。那三年土城究竟饿死了多少人,没有统计,但几百是肯定的。多年前,听前辈讲起过当年的惨景,剐树皮剥棕树心子吃,有很多是全家饿死,死了很久都没人埋——活着的人哪里还有力气!谈起当年,王贵喜老太爷表现得很淡漠,那些当年饿死兄弟、父母的女人从厨房出来站在暗影里表情也很淡漠,她们叽叽喳喳说出自己家族饿死者的名字,脸上堆满笑容。我是怎么也笑不起来。那段历史无论怎样被遮蔽,或者被今天无尽的贪欲填充,我都能看见它的黑,它的习以为常的宁静的惨。王老太爷为我描述了当年他们剐枇杷树皮吃的情景,站在板壁前的女人们则描述了她们打水蕨子花、剥棕树心子吃的情景。外面院坝里已经开席了,我闻到了腊肉和豆腐香。

问王老太爷他们村当年饿死了多少人,他也给不出一个数字,只是说他们村和毛香坝的立龙磨是土城饿死人最多的,只是说张生地、秦廷柱两家都饿死光了,秦光武三弟兄也是饿死的。

已经很久远了,不单是那个时代,也包括活下来的人的记忆跟现实的距离,否则他们谈起饿死不会如此淡漠。遗忘如同记忆,是人的天性的两极。只有现实是带血的,记忆总会变色。说起当年的吃,我想就是今天房背后的枇杷树皮也在哆嗦,还有牛马隐藏在皮肉里的骨头——曾经可是统统捡了回来磨细当麦面吃了。我没有经历那个日子,但我能够想象那个情景、场景。没有渠道传递信息,便也得不到外界任何的救助——再说外界也是同样的情景、场景。很多地方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估计土城没有,因为土城有天主教。

听说下院子杨仕才家还有一棵当年剐过皮的枇杷树,就动身去看。转过一个山嘴,走过一片狭长的河边地,我们找到了杨仕才家。正午时光也如黄昏晦暗,山坡的红叶也显得有些黯然,只有路边的红皮萝卜是清晰和润泽的。59年被剐掉皮的树活到现在会是怎么一个样子,我觉得不可思议。

见到70岁的杨仕才,他的阴丹布衣裳的确把我带回了记忆中的70年代(想必也是50年代)的样子。给他拍照时我仔细看了他的眼睛和皱纹,里面只剩时间灰烬中天然的部分了,不见一点时代的皮屑。很遗憾,当年的枇杷树已经不再了。开始说还剩个树兜,树兜四周发了小树,后来杨仕才告诉我们树兜也已经没了。杨仕才把我们带到他们家高圈旁边,把树兜所在的位置指给我看。我看见了一个已不存在的树兜,继而看见了一棵已不存在的枇杷树、枇杷树剐了树皮的样子——淡黄的木质里渗着汁液。我多么希望那棵枇杷树还在,我可以拍一张照附在文字旁边,并加上说明:“这就是59年救过杨仕才一家性命的枇杷树。”高圈上面真有那么一棵枇杷树,看上去也很有些年辰了,树皮似乎也有被剐过,不过它不是59年的枇杷树。杨仕才告诉我们,它是59年那棵枇杷树死后树兜发的儿子,76年地震过后移栽的。给枇杷树拍照的时候,我就把儿子当成父亲了,当成那一场饥荒的见证了,我想从基因的角度考虑,这个当成也是可以的。或许在年轻的枇杷树的某个梦境里,还真是呈现过那场饥饿。

从桂花树进到土城的地界,我就感觉到了世外桃源。从土城场镇走出来,过两座拱桥到毛香坝,便更是世外桃源了。土城场镇还夹在两山之间,毛香坝却闪得很宽,足够修一座县城。都说毛香坝是过去产贡米的地方,却没看见有水田。有人用方言描述着毛香坝贡米香的程度(煮干饭和煮稀饭的香),我能想起的只是我们老家新米的香。四周都是深远的初冬的山,衰败的景致显得安祥。零星的红叶一树树点缀在衰败里,成为我视线里不多的兴奋点。天空是均衡的阴郁,从遥远的山脊到路边吊脚楼的屋顶。我一路都在望对面山林里的红叶,它们天然成熟的红代表了我个人在这些年里感情的沉淀。只过一座桥,沿东侧的小河逆流而上便是到海河。我们走的毛香坝是到独木桥。

走过毛香坝,便能看见路下的小河,在槭木林蜿蜒奔腾,飞溅的浪花把天光映照亮了许多。但它也是宁静的,像半坡的青瓦白墙的人家。吊脚楼天然随意地修在溪边、山梁或山坳,看不到有人出没,不到傍晚也看不见炊烟。它们的存在和美像是永远的,从未变更过,就像它们背后或对面的山林。我是很想成为某一座吊脚楼的主人的,早上掐菜、挑水,上午上坡挖土豆或者收黄豆,下午在板楼睡一觉,起来上网写博客或者小声读《抱朴子》,傍晚时分过河散步到毛香坝某个朋友家里喝酒。真的是我想要的日子。春天是春天的景子,夏天是夏天的景子。秋天人彻底安静下来,把坡上的玉米、土豆、黄豆、荞麦收回家储存起来。冬天冬眠,偶尔饮酒过量说一回胡话。不知有汉——也不想知道有汉。

遗憾没有走拢独木桥。问木桥是否真有一座独木桥,说过去或许有过,现在也是一座拱桥。有人说也许不是常规的独木桥,仅仅是一棵树倒了横在河上,人们走上面过河。这个人的设想看似浪漫,其实很实际。一棵大树倒了横在河上,人们以树当桥,这在山里是常见的。土路尽头是杨柳坝,不知到杨柳坝还有多远。杨柳坝属泗洱管了,泗洱在北川、松潘、平武三县交界的地带上。

想不通,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却没能逃脱那三年饥荒。我一路走一路想,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地,这么好的水和空气,为什么会饿死那么多人。枇杷树的皮、水蕨子的花、死牛烂马的骨头还救了很多人的命。同行的薛良才说听他爷爷讲,他们老鹰坪之所以饿死的人少,是因为很多人都进老林打盘羊吃。土城靠近虎牙大山和泗洱草原,一定也有不少盘羊,为什么不去打了吃?是不是因为信奉天主教?回来的路上看见一片青杠林,林边有一片乱坟,我在想,坟里埋的会不会是当年的饿死鬼。过去称那段历史是“三年自然灾害”,现在从世外桃源一样富饶、美丽而静谧的土城看,估计“自然灾害”不过是一个历史的假借,人祸才是真正的原因。

遗憾没有在土城过夜。傍晚坐车离开土城的时候,沿路都看见从刚立起的房架上下来的人,赶牛的人,端了筲箕在小河淘菜的人,都在夜色的静谧里像无声电影里的人影。我是很有些舍不得。我会再来,一个人,走村串户,在农家的疙瘩柴火旁边过夜。那时候土城已经下雪,油菜、萝卜、麦子都扑着白雪,只是白雪下面的红皮萝卜看上去依旧像是穿了高跟鞋的舞女。

同类推荐
  •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

    作者独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解读。解读过程中,作者通晓红学大家的意见,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且能联系《红》之外别的文学文本进行比照解读,解读出世道人心的幽微之处。作者的文风潇洒泼辣又清新。读者读了本书,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希腊神话和传说(下)

    希腊神话和传说(下)

    本书主要讲述了古代希腊的各种神话故事与人物传奇,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具体分为特洛亚的故事、坦塔罗斯家的最后一代、俄底修斯的故事三部分。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读者》·隽永小品

    《读者》·隽永小品

    全四册:天南地北+隽永小品+读者幽默+动物趣谈《读者丛书》推出十周年纪念典藏版,纪念了近十年,80后人群成长道路上的《读者》精选,在这些选出的文字里,蕴含了这个时代人的成长脚印,每个人都可能从八本丛书里,或多或少找寻到当年阅读《读者》的乐趣。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热门推荐
  • 荒唐岁月:隔壁帅锅陪你走

    荒唐岁月:隔壁帅锅陪你走

    “初歆语…今天我们就把初吻给解决了吧!”路千帆在初歆语耳旁蛊惑着初歆语,初歆语便糊里糊涂地把初吻给Solve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喂喂喂!路千帆!你怎么又翻窗过来了!快滚回去!”路千帆邪魅一笑,“我过来…吃我的晚餐啊!”……!“喂!妖妖灵吗?这里有人私闯民…唔……!”唉……且看初歆语如何掉入路千帆的大碗里去吧!【甜宠?】
  • 我于斗罗大陆新生

    我于斗罗大陆新生

    蓝星少年为见义勇为而失去生命,好在老天有眼,幸得时空至尊搭救,成为了时空至尊所炼制的系统的第一任使用者,穿越斗罗大陆
  • 冻土之下岩浆以上

    冻土之下岩浆以上

    魔法师们深呼一口气,缓缓地举起胳膊,酝酿着那股热流,低声吟唱着古老的诗句,从手心聚集出一个浓稠的岩浆球,拖着炙热的尾迹朝对面飞过去。在他们对面,一排全副武装的骑士列着整齐的队伍朝着他们飞奔而来,他们平端着骑枪,朝着那些魔法师的胸口穿刺过去,枪杆折断的声音响彻云霄……喂!导演,串场了吧?这里是奇幻剧,你们是隔壁拍《天国王朝》的吧?导演:没错啊,刚刚不就有魔法师吗?什么你说容易跳戏?这是设定懂不懂哇!重骑兵冲击魔法师防线,中世纪战争加中土世界,铁血争霸加奇幻魔法……看多了法师互丢火球,一人毁天灭地,来看看法师大战冷兵器军团,带不带感?
  • 东宫宠妾

    东宫宠妾

    作为一代佞臣,杜芷嫣的父亲非常没眼色地得罪了当朝太子,为了赔罪就卖女求荣。给太子做妾,这真真是种没前途的职业,好在能混吃等死,乘便捞点油水赚点外快。就在杜芷嫣安心当只米虫时,有个“妇女之友”——灭绝师太般的救世主一心要助她脱离太子的魔爪……杜芷嫣替太子叫屈,“师太,太子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咦,顺带着问问你跟太子什么关系?”严肃脸,有猫腻!
  • 法集名数经

    法集名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头条女王(上)

    头条女王(上)

    她是传媒大亨的掌上明珠,她是娱乐圈的小小新人,她是奔跑在头条女王之路的低调小主播。她可以不惜受伤也要抢到头条新闻,也可以轻而易举放弃最劲爆的内幕,她坚信“娱乐”的含义,和“美好”有关。为之奋斗的娱乐圈,那里埋藏着她的理想;而爱,是她此生不变的信仰。谣言诽谤、恶意中伤……娱乐圈明枪暗箭,爱情之路艰难漫长,但那又怎样?穿越重重阻挠,挡下狂风骤雨,她依旧活得漂亮。她是当之无愧的头条女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宿舍的那些破事

    宿舍的那些破事

    一个宿舍一台戏,几个女人乱成粥,“内容”宿舍千姿百态……小剧场①江柚璃:“何梓,我是不是很可爱呀?”某梓:“嗯,可怜到没人爱。”“……”②江柚璃:“我们去买东西吃吧!”唐琳:“不了,我减肥。”沈倾婉:“好啊!”某璃:“减什么肥,走吧!”唐琳:“柚子,你吃那么多零食,怎么没看见你长胖啊?”某璃:“我天生吃不胖!”沈倾婉:“打她!!!!”
  • 懦弱王爷彪悍妃

    懦弱王爷彪悍妃

    宁相宜,真定侯府人人皆可欺的庶女,懦弱胆小。可是谁也不知道,在她懦弱的表皮下早已换成了一个坚强不屈的现代灵魂。帝少卿,前太子唯一的子嗣,长相绝美,自小被封为慧夜亲王,却生就一副懦弱无能的性子。一道圣旨让陌生的两人有了交集。身世成谜的她和身负重任的他将演绎出怎样一段传奇?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