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54900000061

第61章 还乡记(2)

早年也嫌弃过老家的村子,嫌弃过它的泥、鸡粪、苍蝇、霉味、蜘蛛网、蚂蚁窝和竹林里像蛇身一样龌龊的魔芋。现在走老家的石梯、竹林、长了青苔的潮湿的泥地,爬老家的石墙,感觉是热爱了。过去总是忽略这些细微的物件,内心的反叛把外在的事物也一并反叛了。可能也有父亲的原故。父亲在,总感觉老家的物件上弥漫着恶俗(父亲未必就是恶俗)、流淌着害怕。对父亲的害怕影响了我与老家物件的亲密。而今父亲不在了,惧怕也消失了,我可以跟母亲说一切,说不曾给任何人说过的话。母亲听了,也只是听了;母亲笑一笑,也就够了;而我却获得了满足——幸福的满足感。

老屋里有几件东西已完全废弃,不只是父亲用过的东西,还有我们小时候用过的。那张带“海底”的老柜子放在黑房间的角落,悄无声息的样子让我怜爱。我在文字里怀念过它,往后还会怀念。它附着有我的童年。下午放学回来,我把抽屉取出来放在地上,侧身把右手伸进去,连同整个臂膀,取了炸鱼肉或生花生吃,有时也取了军用水壶里的白酒喝。因为是偷,时常因了紧张把脑壳撞在木框上。另外一张神案是我小时候不曾留意的。它的确是一张神案,四个马蹄脚,雕花和镂花的,都很考究。它作为神案的作用在49年就结束了,后来一直作为一件厨具,上面铺着石板,扔在水缸边潮湿的暗处。直到分家后拿了它冒充电视柜,才被我看到。有朋友看过,说是一件清代的神案。可惜母亲无知,为了降低高度,找人把马蹄脚锯掉了。吊角楼下石墙边的石磨已经彻底废弃,父亲在时我们逢年过节回家,还推过豆腐。虽是手磨,却要比通常的手磨大和重。总是父亲与母亲合推。我在木楼上睡觉,睡醒了就听他们推磨、说话,听豆浆淌在木桶的声音,还有鸡叫的声音、父亲吆鸡训狗的声音。当初石磨在前面院坝的竹林里,我们都很小,大哥、二哥、我和妹妹。旁边是马厩。后来关了驴。我们天天铡马草就在石磨边。我们把驴草也叫马草。那时候,推磨是外婆的事。黄豆泡胀了,装在洋瓷盆里,和水端到磨边的高凳上,一小瓢一小瓢地舀了往磨眼里灌,一只手灌,一只手推磨子。外婆很有劲,不要我帮忙。有时我硬要帮,推几圈手就酸了。每次推过,外婆都把磨盘磨齿刷洗得干干净净,罩上背篼。我喜欢看刚推过黄豆的磨盘磨齿,还沾着水,散发着一点点豆腥味。至今,我都迷恋生豆浆的腥味。有时木桶里的豆浆满了,冒出来,却不会漫出来,很神奇的。我拼命地喊“冒了冒了”,外婆却满不在乎。我拍了石磨的照。石磨的记忆贯穿了我几十年的人生。而且它依旧在,旁观着我们变化无常的生活。

一个人拿了相机走龙嘴子,结果走到对岸的菜包石去了。龙嘴子很葱茏,椿树、核桃树、桐子树和桑。玉米林也葱茏,田边地角的灌木也葱茏。大柴林的青杠遮天蔽日,在路下已看不见父亲的坟,只看见高出坟许多的树木花草。我喜欢父亲这样地进到彻底解脱的境地。他活在,不管得没得病,都是一种煎熬,从灵魂一直煎熬到肉体,与油锅里的饺子相反。过龙嘴包铁索桥的时候,突然生出紧张。完全是心理的,与桥板的破烂和桥身的摇晃无关。77年以前,在索桥的位置上是一只渡船。撑船的是薛莉的爷爷,我们叫他薛堂栋老汉儿。我们过河扯猪草、背柴、上老林砍木头,都过渡船。我们过渡船多在天刚蒙蒙亮和星星月亮升起的时候。船在河面上滑行,握篙的薛堂栋老汉儿(我们也叫船家子)站在船舷上,是一道剪影。波浪卷起,黑黝黝的,在船舷下边不停地吻,像传说中的水龙。滑轮在揽索上哗啦啦跑,船过河心时,还真像我们在作文里描写过的“离弦之箭”。在之后三十年的梦里,没少梦见龙嘴包的渡船和索桥。江水总是暴涨,索桥总是很柔很软,走在上面总是心惊胆战。过渡船却是美丽,江水清澈见底见鱼,滑轮滑行的声音很清脆,更好听的是船家子的山歌:“龙安下来桂香楼,荞面馍馍裹猪油;走到半路掰开看,妹儿心肝在里头。”今春的某些夜晚,还连续地梦见渡船,好像还唱了山歌。87年那组《红巷子》,便是在龙嘴包写的。傍晚,躺在岩包上,嚼着草,读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脑壳里翻着白天骑车路过报恩寺巷子的意象。呵呵,1987年,我是个意象派诗人。

对岸是道角和沙渠。我们习惯叫道角里和沙渠里。索桥过去是沙渠。顺河而下,过菜包石便是道角。两个村,大都是薛姓。我站在柳林子很看了一会儿菜包石。见证过我全部童年的巨石,也是立石。73年到81年,只要涨水我就捞水捞柴,对面便是菜包石。等待柴进网的时候看得最多的也是菜包石。就是洪水滔天的时候,菜包石也是屹立的,从未低过头,更别说被淹没。雨季,时常有人披了蓑衣戴了斗篷站在菜包石上挂鱼,线放得很长,鱼杆提得很起,一拉一放。我爱去想他脚踩空栽进煮水里的惊险一幕。我也不止一次爬上过菜包石。菜包石背后的夹缝里有水麻叶和枸叶。坐在菜包石上看龙嘴子,看下游对岸我们的村子,很陌生也很神奇。菜包石下边不远处有块立石,平平地贴在水边,顶上也长有枸叶和水麻叶,它是我们的水线标。好多时候,我就是通过它来观察水位、判断有柴没柴的。

不记得是第几次站在对岸看老家的村子了。一定是几十次了。最近的一次是04年深秋,跟母亲过到对岸,坐在收割后的稻田里,身边是稻草垛。水查子红斑斑的,野棉花开得艳丽。在深秋的暮色里看对岸我们的村子,村子颇有几分沧桑感。熟过头的沧桑。道角的草地上晒了好几床簟,里面都是新收的谷。

对岸的河岸线已面目全非。开荒、淘金、洪水摧毁了我记忆中的美。我把记忆中流畅柔美的河岸线剪裁出来,贴在今日破败的河岸线上,眯着眼去看,像是又找回了70年代河流的美。后山也变了,山头被开垦、耕种,挖槽子金撅的洞穴、撕开的草皮,像伤疤。记忆中的后山也是完美无缺的,长满野草、灌木和野花的台地还保留着当年河水陷落的轮廓。后山浑圆,像一座巨大的皇陵,又与桂香楼相连,一直延伸、抬升到张家梁、箭豁垭,直至海拔两千多米的磨刀梁、药地坪和冒儿包。后山是各家各户的柴林,青杠林,夏天雨后的早晨会生很多蘑菇,我们在林子里东钻西钻采蘑菇,顶一头雾水,很兴奋。

我已经记不清站在陶家山、长崩流或刘瞎子家看老家村子的情形。或许真有“小天下”的感觉。后山像个柿饼,估计箭豁垭、大石板、磨刀梁都不算什么了。涪江也不算什么,从水观音开始绕,龙嘴子是第一绕,安场崖嘴是第二绕,黄陵庙是第三绕,长渠坝是第四绕,四绕就绕成了“四川”。我在《对岸》里写到过陶家山,出了个陶县长。14岁我还去陶家山背过柴,卖到生产队砖瓦厂,127斤,得到一块八毛一,那一分还是四舍五入收起来的。78年以前的寒假,天天都是跟了大哥二哥到对岸的老山里去,有馍馍吃。保丰、梅子坪、陶家山、大岔里、刘瞎子家、牛心山、母家山、王英舒家、陈家……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去过。山里的很多地方,都是以某户人家的姓氏命名的,很是吻合人类早期对事物的命名。

回来去了龙嘴子河坝。跟记忆中的已是两个世界。机器淘金毁了河道,河流偏向了道角,三杨盖底下开了地,种了玉米、花生和南瓜。怎么看怎么陌生。龙嘴子河坝长满了野草和灌木。野草多是扁谷草和茅草,灌木是羊巴莱、马桑、大闷头花、羊奶子、水查子。我一一拍了照。我很爱它们,就像爱对面的菜包石。龙嘴子的河床大致还是旧样,河岸线大致也是原样。在水边的石头上坐了良久,回不到过去也想回到过去,驴子在背后吃草,膝盖上的书读到第七页,对岸有同样大小的孩子在打水飘,朝我吆喝。没准那些时光还搁在时间博物馆的防弹玻璃柜里,除了有些脱水,并没有多少变化。筏子从岩背后出来,冲下柳林子,到了菜包石前头。筏子从煮水里缓缓移出,像是成就了好大一桩事,筏子客叹了口长气,披开肉绽的木头也像是叹了口长气。

也去看了短坑里的锅坨漩。障子崖当然没变,锅坨漩也没变。上部的急流,下部的回水,中间沸腾的漩涡,浊浪飞得很高,层层叠叠的浪波依旧张显着漩涡的力度。我坐在石头上看障子崖,看漩涡,真的像锅里煮沸的水。曾经亲眼目睹了那多筏子,一架架在漩涡里打旋,被撕裂、拆散。生产队的人救过一架筏子,老老小小都出动,拿了麻绳、啄杆,想了好多办法才把筏子拖出来。我见过穿着救生衣凫过河来的筏子客,坐在沙滩上脸色卡白、牙齿打颤。社员要他到家里去烤衣裳吃东西,他不去,说要等魂回来。

村子内部已很少有什么物件可以追思。看见的大都是新生事物,与记忆秩序中的完全两样。我77年从曾家房背后偷回来的梨树已长成壮年,是一种平庸的风华正茂。李何香妈妈家的房子还是老房子,里外都没有变化,没准里面还有三四十年前的空气滞留。李何香妈妈的男人死得早,生养却很多,孩子一个个自立门户,她的辛酸像她的幸福一样被忽略。我小时候很少去她们家,好像她们家房子里的空气不是我可以呼吸的。小猫猫是一个出土文物,又像是从地窖里钻出来的,戴副老光镜,样子类似一瓷盆老酸菜。我喜欢他跟我打招呼的样子,眼睛里没有躲闪,有的只是一种憨厚的朴拙。可是小猫猫不在,到北京打工去了。他到北京打工?我总觉得把小猫猫这样一个人和北京联系起来是件滑稽的事,好比把闰土和华盛顿联系在一起。我家隔壁林犬家的老房子还是老房子,只是听母亲说里面装修得很豪华,贴了地砖吊了顶。我能想到拆了板壁走了砖墙的模样。沮丧。70年代甚至80年代的樱桃树都死光了,曾经这村子可是个樱桃村,远近闻名,樱桃掩映着院墙,风景独好。我在院子里转了几圈,仅在一段倒塌的石墙边找到一个半人高的樱桃树桩,已经腐朽了,但我又分明看见它枝繁叶茂挂满樱桃的样子。

我很想看看马灯、斗篷和蓑衣之类的旧物件。它们是我小时候的伙伴。问了好几家都没有,说好些年都没有看见过了。我有点沮丧,闷闷地站在木楼上思忖,突然看见我们家旧时的木梯。已经被虫蛀了,但却是完好,跟两床晒簟放在一起。我一边拍木梯的照,一边想儿时顺着木梯爬到楼口听广播、偷核桃的情形。76年9月9日傍晚,我便是爬上这架木梯听一个人的死讯的。

母亲送我到竹林盖,顺便带我去谢德富家看了马灯。是熟悉的70年代的那种马灯,身上的油垢一定也是70年代的。我把马灯提到门外拍照,看见灯座上有“中国天津”的字样。我是很情愿把“中国”与“马灯”想在一起的;把“中国”与“马灯”想在一起,就好比把“中国”与“景德镇”想在一起。

在路上碰见胡玉培和王生喜,两个毛时代的风云人物,都老态龙钟了,尤其王生喜,还有些落魄。一个保管员,一个队长,根正苗红。胡玉培还参加过朝鲜战争。他们差不多已是村子里的遗老,但却一定是被忽视的遗老,因为这个时代是个“向钱向钱”的时代,是没有回旋余地的。对于那些处在回旋余地的人,很少有人再正眼看去他们。

同类推荐
  • 图文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英文版)》是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编写而成的,它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把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物。
  • 七点

    七点

    这是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年轻诗人一百多首诗歌,有现代诗,也有古体诗。按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死亡与爱,描写诗人对生死、爱情的敏锐感受。第二辑生活予我,讲述诗人的人生经历,生活与成长的故事。第三辑囚徒之梦,纪念诗人的学生时代,面对高考的压力以及对文学的不懈追求。第四辑闺怨古体,模拟古诗词进行创作,虽韵律不一定和谐,但清新自然,抒发了个人的独特情感。诗人的作品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虽然个别诗作有着青春期的迷茫和忧伤。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 女人独自上路

    女人独自上路

    燕燕的这些文字,既娟秀,义透出刚劲来;既有细腻的抒情笔触,又有理性的顿悟;既有从自已深切感受到的困顿乃至痛苦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同时又足那样坪阔明朗,充溢着作者对生活永不更改的浓烈的热爱和激情。这此文字里,没有的是:媚俗和虚伪。
  • 我们一起走过——志愿者之路

    我们一起走过——志愿者之路

    本书内容包括:民间组织与公共突发事件、SARS期间的中国NGO、农村公共卫生中的NGO、社会性别与社区健康促进等。
热门推荐
  • 幻瞳世界

    幻瞳世界

    纯纯的二次元式小说,只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历史添加了一点东西,就彻底扭曲了历史了哈哈哈!
  • 豪门尊少:追捕逃命小倔妻

    豪门尊少:追捕逃命小倔妻

    酒吧初见,她是被人追捕的逃命小女人,他是霓虹闪烁间的翩翩佳公子。那一晚,她从来也没有想过她会惹上华贵冷酷的豪门尊少。那一晚,爱情的戏码拉开大幕,她想逃想闪想躲想藏想隐身,却终究没有逃过他的魔掌。当尘埃落定,转身再遇,她才知,真相竟是如此……
  • 如是我闻还酹江月

    如是我闻还酹江月

    以第一人称高度写实描述了90后的成长和爱情,摆脱男一女一男二女二的窠臼,如郭敬明般清新婉约的语言,似韩寒样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反思当下。数十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主要人物,与他们的故事共同组成了这篇具备史诗风格的青春文学小说。
  • 酆都乱

    酆都乱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阴阳两界只手遮天,阴曹地府为我重建!
  • 异次元世纪1之光与影的故事

    异次元世纪1之光与影的故事

    一个中国古代神话,在未来的延续与幻想。故事发生在公元2200年,龙海泽国和东瀛倭国、关系几乎是剑拔弩张的时期,因为天灾的降临、加之人祸的横行,东瀛倭国为了缓解本国的紧张事态和矛盾,率先在敏感地区中对龙海泽国发动了侵略战争,而龙海泽国并没有就此放任不管,随即紧急的调动军队进行还击,故事就此展开。
  • 森森之夏

    森森之夏

    某一天,某一刻,我试着描绘这样一段感情,那是踩踏着破碎的琉璃,建立在千疮百孔的记忆之上的,如同彩霞般的爱情。有一天,它或许会在我的注视下分崩离析,之后死去,最后连一分也不会剩下,但我依然会祈求那一份温暖,并且用尽所有的力气去爱。
  • 听说校霸暗恋我

    听说校霸暗恋我

    易骁作为文昭现役最帅最野最凶最有钱的校霸,有朝一日和最怂最笨最软最爱哭的江桃互换了身体以后——喊两句,嗓子劈了。走两步,心肺炸了。就连想给她一脚都重心不稳地投怀送抱了。倔强校霸最后的尊严:就算是这样你也别想缠着老子!后来..吃瓜男生:骁爷最近怎么娘里娘气扭扭捏捏的?吃瓜女生:楼上的单身狗知道个屁,这都是爱情的力量!骁爷最棒,骁爷加油!单身狗江桃:我不是我没有我不知道..穿回来后的易骁长腿一伸,将人绊在自己怀里,“坏了老子的名声就想跑?美得你!”
  • 逐魂戒

    逐魂戒

    他们是一群青春、可爱、呆萌,为梦想不懈努力,不惧艰难,不轻言放弃的热血男孩。他们在2013年夏天带给我们好听的歌曲,满满的感动,他们是2013年快乐男声。这篇文章是为他们独创,在另一个玄幻的异世界,在一个从没有写过玄幻小说的小白作者创造的这个也许更小白的异世界,他们会有怎样的爱恨情仇,会有怎样的玄幻故事,你期待吗?
  • 不一样的青春色彩

    不一样的青春色彩

    七个女孩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就在高中时候,她们拼尽全力去考上她梦想的大学,为实现她们各自的梦想!一声姐妹,大于天!
  • 拙笔戏说

    拙笔戏说

    洪荒大陆辽阔无际,生灵不知几许。万物皆向道而生,欲证道以超脱长生。然证道之路举步维艰如水中月,镜中花,有谁可证道超脱,当种族对立,正邪相争,势力相对时,爱恨情仇,生死离别夹杂其中。谁能在这片污浊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于暗无天日中散发熠熠生辉的光芒,照亮世间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