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62000000042

第42章 明朝后期(1522~1627年)(4)

公元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军将北京围得水泄不通,李自成派人告诉崇祯,如果他宣布退位,尚可保住身家性命。但这对心性甚高的崇祯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为此,他在这一天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一方面痛骂诸臣误国,一方面轻描淡写地作了自我批评。最后却无异于痴人说梦似地宣布,他赦免除李自成以外的所有农民起义人员,而如果有谁能将李自成生擒或杀死,则封万户侯。李自成被熊文灿追得无处藏身,被迫躲进了商洛山中,当李自成再一次从山中走出来的时候,熊文灿已经成了冤死之鬼,李自成再次组成了自己的军队,吸收了李岩、宋献策、牛金星等知识分子,洗去了农民军固有的匪气,一股天将降大任于斯的气势,目标直指紫禁城中的蹯龙宝座。他占洛阳,斩福王,破襄阳,取武昌,一路奏凯,并在西安正式称帝,国号大顺。称帝之后,李自成一路东进,仅在宁武受到沉重打击,其他重镇如宣大等,均传檄而定。终于在崇祯十七年,焚烧了昌平明十二皇陵后,包围了北京城。

崇祯皇帝即位之初虽然曾经一手产除了魏忠贤集团,但是他对朝中大臣的不信任,还是导致他走向了亲信宦官的毁灭之路,明朝万余人的庞大的阉人队伍并没有给崇祯带来任何好运,而是慢慢的消磨着明王朝这个巨人的精血。直到作后一刻,也是把守各城门太监的临阵叛变,彻底断送了大明王朝的江山。农民军攻入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将皇子托付给了外戚周奎,田弘遇,下令周皇后(崇祯皇帝正宫皇后)、张太后(熹宗皇帝皇后,崇祯的皇嫂)自尽,并亲手砍死了袁贵妃,砍伤了自己的女儿。然后匆匆逃到景山,在寿皇庭东侧的一颗歪勃树上自尽身亡,在对面陪伴他上吊的还有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

崇祯皇帝不是一个荒淫的皇帝,也不是一个懒惰的皇帝,他对明朝中兴的迫切心情,每一个读过他事迹的人都能够清楚的感觉到,但是历史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他的祖父,哥哥,虽然荒唐,但是平安的渡过了一生,可是祖辈制造的苦果,去要由后辈人去品尝,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崇祯皇帝也只能是尽力而为之了。

⒉文臣武将起义首领风云人物

温体仁

温体仁(1573年~1638年),字长卿,浙江乌程归安(今吴兴县)人。他出身于地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修养较深。公元159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温体仁在仕途上虽然少有挫折,但升迁并不快。直到崇祯初年(1628年),才升为尚书。明朝末年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帝朱由检。他在位十七年,内阁大学士像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前后达50人次。但有一个人却在频繁的人事变动中稳居内阁首辅要职达八年之久。这个人就是温体仁。

初涉政坛

名不见经传的温体仁突然在崇祯年间成了一个权倾内外、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在明末的政治生活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浊浪。崇祯帝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面对他的哥哥明熹宗留下的烂摊子,他决心励精图治,重振大明国威。他首先对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进行了彻底的大清洗。凡与逆案有关的官员,不论是首犯,还是胁从犯,统统给予严惩。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打击面过宽、株连太多,以致朝廷人才匮乏的后果,尤其是作为权力基础的内阁缺员太多,严重影响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转,于是崇祯帝决定增补内阁阁员。

崇祯元年冬,诏令会推阁臣。诏令一出,温体仁便私下里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深知自己资历浅薄,声望不高,如果单凭这一点他是不可能入阁的。不过,温体仁也有他的优势。崇祯帝刚刚即位就擢升他为礼部尚书。温体仁认为这是皇上有意重用他的信号。因此,对这次入阁,他信心很足。但是在会推过程中,温体仁一再受到冷落,终未能入阁,而江南才子钱谦益则私列第一,温体仁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温体仁发现.那就是资望远远超过他的周延儒也不在被推选的名单上。周延儒为人乖巧.很善于察颜观色,左右逢源,深得皇上宠信。周延儒落选,温体仁揣测皇上必定要产生怀疑。果然,崇祯帝见名单上没有周延儒的名字,感到很是不满。

温体仁认为这是翻案的大好机会。他和周延儒很快地勾结在一起,将矛头直接指向钱谦益。他们上书皇上,重新揭出了钱谦益关节受贿案,敦促皇上取消钱谦益阁臣资格。所谓关节受贿案,指的是天启二年钱谦益主试浙江时,收受童生田千秋的贿赂,以一句俗俚诗“一朝平步上青天”为关节,将他定为省试第一(解元)。这事后来被人告发。钱谦益受到夺俸、削职的处分。这个案件本来早已过去,温体仁重新提起。一下子触动了崇祯帝的心弦,认为自己在这样重大的人事决策上过于轻率了。因此第二天,他诏令温体仁、钱谦益到文华殿接受质询。那天,各部官员齐集文华殿,私下议沦纷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召对会议一开始,温体仁就首先发难。他说按照章例,本无权给皇上上言,况且,这次会推卑臣亦不在推选之列,宜缄口避嫌。但是枚卜大典,关系到宗社安危。这时,全场一片寂静,所有官员的目光都集中温体仁身上。温体仁额上不觉沁出了汗珠。他也斜了一眼端坐在御案前的崇祯帝,继续说对于天启年问钱谦益结党受贿一事,举朝大臣没有一个人敢向皇上提出疑问。他见皇上孤立于上,所以才不得不说。全场顿时一片哗然。钱谦益对温体仁突如其来的袭击毫无思想准备。情急之下,一时语塞,说不出一句话来。许多官员先后为钱谦益辩护,尤其是吏科给事中章允儒争执更为激烈。他说如果钱谦益应当纠劾,何必等到今日。温体仁既无资历又无声望,重新翻出老案子,谁能保证没有其他图谋。温体仁毫不示弱的辩解说以前钱谦益罢官在家,断无纠劾之理。现在提出纠劾,正是为朝廷慎重选用人才着想。如果有谁这样替他辩护,证明他就是钱谦益的朋党。

崇祯帝被封为信王时,曾亲眼目睹魏忠贤一伙广植党羽、残害忠良的罪恶行为。因此对廷臣植党深恶痛绝。他即位后,一直怀疑在他身边有朋党存在。温体仁一番话引起了他的警觉。

这时议场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章允儒见温体仁指责他是谦益同党,气得连说话的声音都变了,他说动不动以党字强加在诸大臣头上,这从来是小人陷害君子的惯用手法。请求皇上明鉴。辅臣钱龙锡也进言说钱谦益受贿确有其事,但所谓关节实与谦益无关。

议场形势很快发生逆转。诸大臣纷纷将矛头指向温体仁。温体仁成了众矢之的,眼看就要败下阵来。崇祯帝一时难以定夺。他命礼部将田千秋的试卷呈递上来,亲自阅览。他发现试卷中果然有“一朝平步上青天”这句诗,于是怒气冲冲地质问钱龙锡、章允儒说钱谦益当时身为主考,为什么说不是他。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周延儒冷不丁地插上几句话:“会推表面上看来很公正,实际上主持者只是一两个人,其余的公卿都不敢有异议。即使有异议,只是徒然引火烧身而已。千秋一事早有定案,我看皇上就不必再问诸大臣了。”崇祯帝立即作出决定,罢免钱谦益,将章允儒、钱龙锡问罪下狱。事后,崇祯帝感叹地说:“没有温体仁,朕几乎误了大事。”他庆幸自己发现了一个明察秋毫的良臣。

钱谦益案暂时平息了。但温体仁并不是无懈可击。御史毛九华、任赞化很快揭发出温体仁犯下的三大罪状:一、贿赂阉党崔呈秀,开脱私买商人木材的罪责;二、杭州为魏忠贤建生祠时,温体仁作诗颂扬魏忠贤;三、娶娼,接受贿赂,侵夺他人田产。狡猾的温体仁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对皇上说:“这都是他们借钱谦益一案诬陷打击卑臣。卑臣现在孤立无援,只有乞求辞官罢归了。”崇祯帝觉得温体仁说得很有道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谁能保证不受政敌排挤?遂动侧隐之心,诏令毛九华,任赞化与温体仁进行当面对质。钱谦益一案再度掀起风波。在争辩的过程中,温体仁一口咬定毛九华、任赞化二人是钱谦益死党。于是崇祯帝将毛九华、任赞化二人投入监狱。给事中祖重晔等人先后上疏,提醒崇祯帝,指出温体仁是在借钱谦益一案,图谋进入内阁。温体仁再次坚决请求辞官罢归。崇祯帝像哄小孩一样,对温体仁好言相劝,极力慰留。当时审理田千秋一案的左都御史曹于汴等官员对温体仁的栽赃诬陷深为不满。他们联名上疏,共同揭露温体仁的丑恶嘴脸:“臣等亲自审理田千秋一案,观听者数千人,不是一个人能够随意掩饰歪曲的。温体仁信口雌黄,是对皇上的欺骗、愚弄。”这是铁定的事实。温体仁觉得再深究下去于己不利。于是见风使舵.将矛头对准曹于汴,攻击他是在党护钱谦益。崇祯帝觉得没有必要再争论下去。于是草草收了场。不久.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先后入阁。温体仁认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实现了他的阴谋。

内忧外患

崇祯年间,关外的清军不断向关内进攻,辽东边防吃紧。崇祯帝起用名将袁崇焕抗击清军,有力地阻止了清军的南进,成为东北战场上一堵捍卫明朝统治的长城。但是一年后,战功赫赫的袁崇焕莫名其妙地成了崇祯帝的刀下之鬼,在人们脑海中划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崇焕之擒,吾密疏实启其端。”这是温体仁在给他弟弟的信中所说的一句话。温体仁与袁崇焕案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因为他懂军事,于天启二年(1622年)被提升为兵部主事。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后因魏忠贤一伙诬陷,曾一度罢官。崇祯帝即位后,鉴于边防吃紧,重新起用他担任封疆大臣,并授予他一柄尚方宝剑,让他全权负责辽东防务。但是崇祯帝生性多疑,对袁崇焕怀有戒备之心。恰在这时,后金为尽快打破军事僵局,便使用反间计,企图除掉袁崇焕。皇太极派奸细混入北京城,到处放风.说袁崇焕与后金勾结,图谋不轨。并有意放跑了两个在押的明廷太监,将这股阴风直接煽到了崇祯帝的耳朵。为了坚定视听。清兵一部于崇祯二年,避开锦宁线。绕道蒙古,由喜峰口进入关内,直趋京畿地区。

崇祯帝被弄得云里雾里,难以判明是非。这年元旦上午,天阴沉沉的。崇祯帝心情十分抑郁、烦躁,对朝贺也不感兴趣。是啊,在这种形势下,谁也高兴不起来。袁崇焕是崇祯帝亲手提拔起来的,在辽东战场上可谓是中流砥柱。袁崇焕谋反,是他不愿看到的。这时,内侍禀告说,温体仁要求拜见皇上。崇祯帝示意让他进来。温体仁进了内殿,呈上一封密疏。崇祯帝看着密疏,脸色渐渐凝重起来。疏中说,后金猖狂进攻,是因为袁崇焕暗中与钱龙锡串通,勾引清兵导致的。温体仁奏请皇上逮捕袁崇焕。崇祯还在犹豫不决。不久,温体仁又呈上一封密疏。疏中用大量的篇幅渲染了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一事。毛文龙是袁崇焕手下一名部将。他私自侵吞军饷,暗中与清兵私通,以饷粮换取被清兵占领的失地。袁崇焕为整肃军纪,才不得不将毛文龙处死。温体仁在密疏中却歪曲事实,诬陷他杀毛文龙是为了跟清兵单独议和。清兵围攻京畿正是袁崇焕勾引清兵导致的结果,还说,袁崇焕已答应让皇太极做皇帝。

崇祯帝遂诏令逮捕了袁崇焕。袁崇焕手下一名部将祖大寿不服,一气之下,率领队伍离京城而去,大大削弱了京畿地区的防卫力量。崇祯帝只好屈尊劝说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这才把祖大寿召了回来。崇祯帝刚松了一口气,不幸的消息又接踵而来,被他任命为蓟辽总督的勇将满桂,因有人走露消息,在誓师南进过程中,遭遇清军伏兵而被杀,这一时期,国内形势也非常严峻。秦晋地区因连续遭遇水旱灾害,百姓四处逃荒,饥民、流民起义此起彼伏,剿不胜剿。而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官兵糜集在京郊地区,滋惹是非,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势。温体仁、周延儒等阁员对如何退敌、安定社会的问题偏偏不置一词,老在鼓动崇祯帝严惩袁崇焕。只是在崇祯帝重复主要议题的时候,他们才提了个释放罪臣,让他们到前线效力的建议。

崇祯帝忧心忡忡,一度萌生隐退山林的念头。崇祯三年二月初十,崇祯帝册立了刚满一周岁的长子慈烺为太子,并颁布诏书说:“朕惟自古帝王,嗣大历服,长治久安,莫不着重建储,所认定宗祧,隆国本,凝天眷而系人心也。”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凄凉心境。

这样又过了一个月。三月初,他忽然接到一个消息:清兵东撤了。崇祯帝心情一下子振奋起来。正好这时,四川石硅女帅秦良玉带着一队兵马前来勤王。于是崇祯帝立即召见了她,赐给她大量的彩布和羊酒。崇祯帝乘兴挥笔写了一诗,颂扬女中豪杰秦良玉:

蜀锦征袍手制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不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不知当时在场的温体仁有何感想。这之后,崇祯帝过了段清静的日子。逾期一月的“春讲”于三月十二日在文华殿开讲了。讲经期间,崇祯帝常常赐酒饭,赏钱银。这活动一直进行了近三个月,至六月初才结束。春讲一结束,温体仁、周延儒等人立即炮制了一个“票拟”,催逼崇祯帝尽快结束袁崇焕一案。

同类推荐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层层突破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层层突破

    本书包括崭露头角的突破、艰苦创业的突破、管理风格的突破、经营模式的突破、用人管人的突破、运筹帷幄的突破、战胜挫折的突破、开拓产品国际化的突破,共8章内容。
  •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他是诗人、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他是政治上坚持己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而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纵然在宦海中沉浮,几起几落,但他的风骨坚不可摧,从不阿谀奉承,从不背叛自己坚持的立场,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而是以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
  • 中国元帅叶剑英

    中国元帅叶剑英

    本书根据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原了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辉煌的历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言鹤誓

    言鹤誓

    凤言鹤,托斯卡城不入流家族的长女,一场预谋的大火夺走了她的所有骄傲,推翻了她所有单纯天真的性格。逃亡的过程与弟弟凤迁分开,从此只身一人。刚出险境又遇危机,一身一星战士的斗气被废,被逼修习魔法...然而这也正是一个契机,让她从此走上了强者之路。复仇!冷漠!烽火友情!
  • 大龙进化

    大龙进化

    方元穿越科维星球,偶得龙血基因,成为半人半龙之体,为了进化成超级巨龙,开始在诸界努力奋斗。
  • 青帝赋

    青帝赋

    【仿古】『纤毫物欲不相侵』 为了她,他愿赌上九族性命违抗圣旨;为了她,他愿放下千钟粟,拿起嗜血刀;为了她,他愿意与天下为敌,三纲五常,皆不能将他禁锢。可是她,一席冷语,便将他伤得体无完肤……你不曾爱过我吗?也曾,只是女子总是善变的。手起刀落,他只剩一句话。“玉儿,你别哭,我不忍见你落泪。” 他是忠臣,他也是痴情郎。 他恨自己的不忠,更狠自己的薄情。 他本是世间自在人,奈何抵不过万般红尘苦。 所以,他放弃了自己,成全了天下人。 蕊寒香冷,飒飒西风,恍若那年初见。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书友群:873789609洛塔小镇]
  • 散沉香

    散沉香

    一首浮世江湖传,一座浮世万人追。朱红门,红衣女,紫眸狐,遗世的愿。永世的孤单,唯有心底藏着一片静意。……昏黄的人鱼烛火,袅袅的白烟,静静的许愿。散落的沉香似乎藏着何种过往,掉落的泪玉究竟掩盖了什么曾经。传言中的千世轮回,是否只是阴谋一场。永远不变的唯有那一人一狐一座院落……
  • 仙路漫漫之恒月

    仙路漫漫之恒月

    秦曼本是大秦国的十大金牌杀手之一,因一次刺杀任务被同伴背叛,导致任务失败被追杀至死,死后灵魂穿越到了修真界一个废材的身上,从此踏上了修仙之路!且看一个废材如何在一次次的奇遇、一次次的生死边缘中突破自我,最后羽化成仙!
  • 冰雪桂花缘

    冰雪桂花缘

    这是一部具有神话色彩的乡土爱情小说。故事中王母娘娘的义女龙祥公主,深得王母娘娘宠爱。龙祥公主不慎打碎了一盏玉杯,王母娘娘却算出了一段情缘,于是罚龙祥公主到百花园历练。龙祥公主与月宫门童文之子及小师妹一行三人,由月宫文莲子大仙暗助,下凡人间。龙祥公主的化身陈俊和文之子的化身王军,天上人间,均与桂花有缘。凡间,他们青梅竹马,乐享童趣,相知相恋,向往美好爱情。在返回天庭之前,宁愿牺牲自己的仙道也要出手相救蒙冤待毙的龙王六太子。作品以主人公在凡间的经历,描绘了海州湾畔西部农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农村儿童的娱乐方式,农民的生活环境,农村的风俗文化。
  • 剑魂王

    剑魂王

    在一个空间里,有一个叫剑魂大陆的世界,相传每隔千年就会有一个改变世界大格局的人在大陆上出现,同时,也会产生出一个导致大陆充满危机的怪物。一个叫蓝空的少年,他从自己的家乡天蓝村出发,游历十二陆,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勇往直前,是否他就是传说中的救世主呢?旅途中又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
  • 腹黑总裁私有爱

    腹黑总裁私有爱

    父亲和继母联合起来害了她的母亲,继妹欺她辱她,抢她的男朋友,以为她是傻的,但不想她扮猪吃老虎,步步为营夺回母亲留给她家产,在此邂逅了和自己厮守后半生的男人,却不想,事情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看她如何手撕白莲花,斗渣男,走上人生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嘀嘀灵车系统

    嘀嘀灵车系统

    徐风华只是一个开二手五菱之光的黑车司机。某一天忽然他发现自己的车上有鬼!抓奸好汉武松看到潘金莲和西门庆在车上说道。“师傅给我停车,我就把打虎十八式传授与你!”聂小倩为了躲避黑山老妖的追赶央求主角:“只要能帮小倩脱离险境,从此伴君左右!”灵车系统,老司机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