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96700000010

第10章

决不拖延

既然“保证完成任务!”,那就决不能拖延。拖延只会贻误战机,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使自己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一个企业员工在接到工作任务后,务必立即执行。商场如战场,决不拖延,才能捷足先登,抢占先机,惟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决不拖延

决不拖延,是“保证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惟有不拖延,才可能完成任务。这应该成为企业的通令,更是一个优秀员工的行动准则。反之,拖延者不可能“保证完成任务”。

习惯性的拖延者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员工,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美好的人生离他们也会显得那么遥远,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甚至连望都望不到。

没有任何公司对拖延成习的员工抱有什么希望,那些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找到发挥才能的机会。

埃克森一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亦称埃克森公司)是2003年全美最赚钱的企业。公司利润为21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l%,股东回报达到115亿美元。在2004年4月5日《商业周刊》评出的59家标准普尔表现最佳公司中,埃克森一美孚排名第23位,并在《财富》评出的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

当然,2003年埃克森一美孚收入的激增与油价上涨有关,但更与这家公司秉持的“决不拖延”理念有重大关系。

“决不拖延”是这家公司员工行为的重要准则之一。这一准则的执行,使其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做到“没有延误哪怕半秒钟的时间”。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够比别人先行一步,领先市场,主导市场。

他们在“决不拖延”的理念指导下组建了效率速度部。这一创意来自于一级方程式车赛(FonnulaOne,缩写为F—1),而这一世界顶级赛事几近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高速,什么叫做真正的“决不拖延”。

创意人约翰?丹尼斯先生在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曾经说过:每场F—l比赛吸引10亿多人次的观众,可以说是见证了高效率几近无敌的魅力,也论证了推行“决不拖延”观念的现实必要性。

当人们走进约翰?丹尼斯的办公室,就能看见一块全数字电子白板上有着这么几行奇怪的文字:

“决不拖延!

如果我拖延下去,我将会怎么样?

如果将工作拖到以后再去做,那么会发生什么?”

就这样,约翰·丹尼斯先生在记者的惊愕之中,接受了以“决不拖延”为主题的采访。

约翰·丹尼斯先生说:“决不拖延,其实也是李·雷蒙德先生个性的体现。他从来都不做和事佬。如果你和他说话,最好也直截了当,否则他就会用不满的眼光打断你。”

在那次谈话中,人们明白了“决不拖延”这一理念在埃克森一美孚公司的提出和推行的大致状况,并且知道了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决不拖延”成为了其全体员工的自觉或者说自发行为。

约翰?丹尼斯先生当初的一番话,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再次了解那一切。他说:“决不拖延,我们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生活和娱乐。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随时开始行动,而随时开始行动,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必须记住的是,没有什么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如此一来,我们就可能在一个庞大的公司里,创造出每一个员工都不拖延哪怕半秒钟时间的奇迹。”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这或那地存在着一种不良习惯——拖延。我们常常因为拖延时间而懊恼不已,然而下一次又会惯性一般地拖延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可以不时地遇见,以至于我们不以为然,以为它就是人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本性了。

拖延时间,看似人的一种本性,实质上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一种极其有害于工作和生活的恶习。几乎人人都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产生的各种忧虑,但是,不少人却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于行动,不知道自己所推迟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自己可以尽早完成的。

想必读者也深深地了解,我们不能够把自己拖延时间的这一毛病归咎于外界因素,因为拖延时间的是我们自己由此受害的也是我们自己。

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如果一个员工把拖延的行为养成一种习惯,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无法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

2.拖延是种坏习惯

要想“保证完成任务”,必须克服拖延,拖延一旦成为习惯,将会成为习以为常的行为——也就更加难以剔除。

在日常工作中,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在上司交办工作的时候只有一句话:“是的,我立刻去做!”

当然,他们知道自己的这种回答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我“决不拖延”,我不会把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去做。

作为“决不拖延”理念的一个倡导者,约翰·丹尼斯本人也是一个高效率的工作者。在他的办公室里,那台高速传真是24小时处于接收状态之中的,他由此而及时掌握着总部的指令、欧佩克石油政策的调整以及石油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并且会在瞬间把这些最新的经济情报告知每一个需要他告知的人。这是他的工作之一,他知道了解这些变化的数据意味着什么。

约翰·丹尼斯解释说:“我们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雷蒙德说过这样的话:‘当供求相当接近时,你所处的境地是,几乎任何因素都会被价格机制放大。’”

虽然我们公司可以称为世界能源巨头,但在这样一个市场上,欧佩克的言论有着更大的力量改变油价。”

他说:“如果我拖延了,那么就会对整个公司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外部每一分钟的变化,都决定着我们必须对整体规划做出相应调整。”

他还说:“在我们的员工心里,拖延是人的一个不良的品质,是导致一切失败的根源。其不良后果不仅影响拖延者本人的前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使人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缺陷,严重的还会使人形成病态人格。”

约翰·丹尼斯先生的副手乔治·哈里森(GeorgeHarri—son)先生也曾经说过:“拖延是一种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来意愿行事的精神状态,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意志缺陷。许多人为此深感苦恼,却又找不到改正的方法。”

这位被约翰-丹尼斯先生赏识的副手认为,拖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轻重也有所不同。比如——

①琐事缠身,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中去。

②只有被上司逼着才向前走,不愿意自己主动开拓。

③反复修改计划,有着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该实施的行动被无休止地“完善”所拖延。

④虽然下定决心立即行动,但就是找不到行动的方法。

⑤做事磨磨蹭蹭,有着一种病态的悠闲,以至问题久拖不决。

⑥情绪低落,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人生的愿望。

总之,有很多人都不满意自己拖延的现状,却又不去改变,每天都生活在等待和无奈之中。他们回避现实,情绪低落,常怀羞愧和内疚之心。

约翰·丹尼斯先生就这么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当事者意志薄弱,不敢面对现实,习惯于逃避困难,惧怕艰苦,缺乏约束自我的毅力;也可能是目标和想法太多,致使无从下手,缺乏应有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再就是没有目标,或者不知道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

他说,不能从了解原因这个问题上人手去克服拖延的习惯,拖延就会像腐蚀剂一样侵蚀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着人的能量,阻碍着人的潜能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常常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为此,他们常常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力自拔,结果一事无成,严重影响了自己对团队的融入和个人事业的成长。

约翰·丹尼斯先生还严肃地指出,对于给团队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拖延者,任何人都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存在的错误,以期帮助这个人改正拖延的习惯。

约翰·丹尼斯先生讲过他经历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位副手到公司各部门巡视工作。当到达休斯敦一个区加油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5:00了,我却看见油价告示牌上公布的还是昨天的数字,并没有按照总部指令将油价下调5美分/加仑公布。这让我大为恼火。

我的副手立即找来了加油站的主管弗里奇。

远远地望见这位主管,我就指着报价牌大声说:“弗里奇先生,你大概还熟睡在昨天的梦里吧!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经给我们公司的荣誉造成很大损失,因为我们收取的单价比我们公布的单价高出了5美分,我们的客户完全可以在休斯敦的很多场合,贬损我们的管理水平,并使我们的公司被传为笑柄。”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弗里奇先生连忙说道:“是的,我立刻去办。”

看见告示牌上的油价得到更正以后,我面带微笑说:“如果我告诉你,你腰间的皮带断了,而你却不立刻去更换它或者修理它,那么,当众出丑的只有你自己。这是与我们竞争财富排行榜第一把交椅的沃尔玛商店的信条,你应该要记住。”

然后,我们一行二人迅速离开了加油站。

当然,故事的结尾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从此以后。弗里奇先生就没有再犯过拖延的错误。

实际上,知名大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也都是非常严格的。不少公司的员工手册都清楚无误地告诉了每一个员工:立即执行,不要拖延。拖延容易习以为常,毁坏我们的意志长城,使我们的工作无法得以顺利完成,更别说提前完成。

3.拖延滋生惰性

惰性就像一把锁,锁住了知识的仓库,使你的智力变得匮乏。

——萧伯纳

的确如此,人的惰性是一种可怕的精神腐蚀剂,使人整天无精打采,生活消极颓废,甚至使人性低落到不如其他动物的层次。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BenjaminFranlin,1706—1790)就曾经说过:“懒惰就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我们的身体。”当然,世界上还有着许多激动人心的警句和格言,都在提醒人们不要做惰性的奴隶,不要成为工作的失败者。

有人说,在工作中,拖延时间是一种恶劣的行为,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说他自己在工作中从不拖延时间,很少有人承认正是这种拖延的行为使自己渐渐对工作产生了惰性。

约翰.丹尼斯先生对此评论说:“拖延时间常常是少数员工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拖延时间,我们的工作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完成。通过暂时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知道,因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必然对象。”

但是,现实工作中就是有着那么一种惰性极强的人,他们通常以“与世无争”为理由,消极地对待工作。这种员工没有进取心,不愿意去参与竞争,工作表现也是一种懒性。不知道他们是否清楚自己的弱点,是否知道克服惰性的办法只有勤俭、刻苦、积极和奋斗。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效率速度研究机构,曾经对滋生惰性的环境进行过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员工而言,如果不过分追求待遇,那么,这个员工就会觉得老牌公司是个休闲的好地方。更为严重的是,在传统的老牌公司里,工作不忙。压力不大,员工们几乎都在让自己的惰性毫无顾忌地滋生和蔓延。

如果员工沉浸在旧有的管理方法里怡然自得,其结果必然是越来越懒,工作的效率就会日益低下。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惰性浸染,与外部世界是那样地难以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老牌公司文化是培育人们惰性的“肥沃土壤”。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问:让人们滋生惰性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呢?

一是雇主与雇工关系的长期固化。在传统的老牌公司中,员工与上司的关系接近于雇工与老板的关系。这种位置设立的长期固化,形成了老牌公司里上司和员工的雇佣心态与被雇佣心态。而且,在这个老公司里,上司疲于奔命于维持公司的生存,长期不能与员工进行良好的交流,对于员工的管理过于松懈。这是产生惰性的重要原因。

二是资历本位的人事制度。所谓资历本位,就是升迁、晋级都以资历为标准。资历本位的人事制度,无疑对青年员工的积极性有着巨大的扼杀效应。青年人的积极性都没有了,大家当然只会剩下惰性。公司的生产、销售都由高层计划安排,这种公司管理模式必然会产生一种资历本位的人事制度,即员工的业绩好坏与升迁无关。如此这般,在老牌公司里形成一种资历本位的人事制度就顺理成章了。

三是官僚主义的存在。官僚主义在埃克森公司长期存在过。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轮在阿拉斯加触礁,原油大量泄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埃克森公司却迟迟没有做出外界期待的反应,引发了一场“反埃克森运动”,甚至惊动了当时的布什总统。最后,埃克森公司总损失达几亿美元,形象严重受损。

在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合并之前,正如分析过两家公司不同“气质”的商学院教授诺曼?洛克耶(NormanLockyer)所言:“这两家公司所推崇和限制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埃克森实行的是冷冰冰的指挥与控制式管理,而美孚更像新兴的高技术公司,宽松而不正式。事实上,两家公司合并后,公司内部很快就出现了混乱的迹象。美孚的许多员工都不打算从达拉斯的美孚总部搬到休斯敦,因为他们不喜欢那里令人窒息的官僚主义。其实,这也是传统老牌公司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志。员工们生活在这种似乎没有风险的港湾里,其惰性的滋生就不可避免了。

另外,很多老牌公司的总裁习惯于就薪金激励问题打比方说:“每个人都有一根胡萝卜。”而实际上,在这种公司,员工个人的能动性对企业兴衰并没有足够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薪金差距不可能太大。这个事实对员工效率的提高有着负面的影响——如果每个人付出和贡献差距都很大,而收入差别却不大,那么,这就是对优秀员工积极性的扼杀。所以,“胡萝卜”只能是少数高效率员工的所得。

惰性在落后的制度中滋生,表现出工作的低效率。老牌公司在意识到这种弊端之后,其企业文化转型工作就应该得到迅速展开。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的合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他们的经历,为拖延时间者提出了六条忠告。

①拖延不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一个CEO可能因为没能及时做出关键性的决定而遭到失败,很多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这就像延误了看病时间,会给人的生命带来无可挽回的影响一样。

②从习惯拖延的一个具体方面突破,一种得到解脱和成功的感觉将会帮助我们全面地克服它。

③拟定一个完成工作任务的期限,给自己加压,并让身边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期限,让他们看到我们如期完成。

④有些人因为害怕自己干得不那么完美无缺,而搁置了工作,拖延了时间,所以不要因为追求十全十美的业绩而裹足不前。

同类推荐
  • “轻模式”03:风筝式督导

    “轻模式”03:风筝式督导

    本书是以新上任的经理王小云为主人公,针对其上任之初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布置任务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员工理解执行出现偏差;事无巨细凡事亲自过问,指导过多,使员工觉得不被信任;指导过少或不指导又使工作目标出现偏差或问题;没有激励机制,做得不好的挨批评,做得好的被忽视,造成人才流失,等等),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管理工具——风筝式督导,打破了目前企业管理中“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
  • 估值

    估值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营实践;经营实践的核心,就是价值的创造与提升。本书指出经济学价值修炼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经营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创造与提升价值。你能创造价值,就能够立业。你能提升价值,就能够走向富裕。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当今社会,销售为王。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人人推销。任何一个成功和有影响力的人,都必然是很好地推销了自己的人。实用的销售技巧、根本的销售原则和有效的成交方法,将使你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还在等什么?快快行动起来,你再做什么都将会是优秀的!给你提出实用的建议,教会你如何培养成功推销的习惯,攻破顾客的心理防御,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自尊心,让它成为你随“心”携带的推销宝典吧!
  •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炒股票、买基金需要一份激情,更需要一本能够指点迷津的书籍。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涨跌捉摸不定,基金种类各具特色,风险无处不在,引领牛市淘金狂潮,不管风云变幻,我自屹立潮头。熟练炒股基本功,不会炒股也会赢,基金投资有诀窍,赚钱容易心舒坦。
  •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制度管理员工的前提、律人先律已、尊重员工的想法、用制度培训员工、用制度激励员工、用制度管理情绪、用制度管理薪酬福利等。
热门推荐
  • 高冷总裁的百变萌妻

    高冷总裁的百变萌妻

    “欧阳睿,我恨你,我恨你”苏夏伤心欲绝的看着对面的欧阳睿。“夏儿,你过来好不好,我不和她订婚了你过来好不好。”欧阳睿看着悬崖边的苏夏心里难受不以。“不,你够了欧阳睿,我不会过去的。”苏夏绝美的脸上挂满泪珠。“夏儿,你过来我都听你的好不好,你让我不订婚我就不订婚。”欧阳睿看着苏夏,想上前去。“....呜呜,不欧阳睿我不会信你了,你停下,快停下。”“夏儿,过来我们像以前一样好不好。”欧阳睿充满耐心。“呜,以前,以前,欧阳睿你不配提以前,以前的你不在了,不在了。”说我她又向后退一步。
  • 赫尔德启示录

    赫尔德启示录

    泰拉星域毁灭。分裂为12股使徒能量,分散于宇宙各处,精灵族举全族之力,激活了魔界的世界树,使魔界飞离了域外。人族至神,保全星域之源。使其飘荡于宇宙,使得泰拉星域拥有复生的希望,泰拉星浩瀚皇朝的皇主将唯一的孙儿,尘。传送至宇宙的另一边,并赐予太极天帝剑。
  • 这个游戏狠玄幻

    这个游戏狠玄幻

    田辰穿越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游戏世界。一个个顶着呢称的玩家来自宇宙各地。他们有的苦大仇深,有的壮志凌云,有的杀伐果断,有的稳如老狗……他们有着不死之身。他们学习技能一看就会。他们都像是这个世界的主角。田辰穿越成这个世界唯一的修真者。做为一个只有一条命的NPC,他表面稳如老狗,心里却是慌得一批。看了看自己的技能。地煞七十二变之一:弄丸。弄丸:双手能同时抛接多个圆球,极具观赏价值。杂技、瘸腿……貌似还差个碗……碗你妹啊……我想和玩家做朋友啊。做朋友?72变还想不想学?36变还想不想要?玩家怎么能做朋友呢?要么打死,要么收服,那……全都是积分!(PS:玩游戏需谨慎,NPC会杀人。啥?只是游戏?你怕是不知道什么叫钉头七箭。)
  • 离魔叛道

    离魔叛道

    天下以魔为尊,道家等各门各派避世,明尘因身具道心被魔头觊觎,被种下魔性。面对魔的追杀,道的排挤,明尘无奈只能开创巫法流派,却成想引领了新纪元,成了秀儿。
  • 江南四侠在校园

    江南四侠在校园

    本人在创世的第一本书,纪念一下自己的学生生涯,那些奇特的想象。故事的原型都是有血有肉有梦想的年轻学生!
  • 天尘迹

    天尘迹

    顺则尘,逆弑仙。一念踏天,一念化尘。万卷书阅尽,千朝纸下魂,辰芸苍茫缘渡己,众生平等方度人。
  • 混在末日的僵尸

    混在末日的僵尸

    丧尸?进化者?变种生物?这些都他妈的算个屁啊!老子是谁?老子是僵尸,老子是僵尸老子怕谁?枪?炮?导弹?原子弹?核弹?切,垃圾,哥有系统,可以兑换超现代的武器,哥怕个球啊!哥有系统哥怕谁?人类?一群傻鸟,都末世了还内讧,还法律,还国家,脑子锈逗啦!和小爷对着干?那都去死吧!哥要建立帝国,僵尸帝国,我为僵神!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大家O(∩_∩)O~加书群136125078
  • 寄时

    寄时

    “其实吧,不论是你们所谓的世界,还是我们眼中的世界,不都是一些人在里面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么?”
  • 天降鱼骨:治疗暖男来袭

    天降鱼骨:治疗暖男来袭

    她的前半生仿若用来沉睡,后半生是用来奋斗的。容颜丑陋怎么办,治疗暖男变身萌男。笑你八分蜗牛心,转身只为蜗牛房儿在你旁。自卑寡言怎么办,暖男治疗同样行。对上眼的时候,也许你是绿豆,我不是王八。或许总有那么的不相配,可是这世间,感情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 飘窗外的风景

    飘窗外的风景

    《飘窗外的风景》一书由当代实力派作家邱华栋所著。内容是作者在近几年写下的关于一些现代作家、艺术家的书评和随笔。本书共分为四辑,前三辑按写作时间由近及远安排,介绍了国内很多优秀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最后一辑作者介绍了近年来自己创作的一些作品,让读者对作者的作品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