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6400000018

第18章 抵达青城山

每当想起青城山,自然会联想到它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联想到这块自秦代以来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圣地,联想到这个绿色城郭源远流长的道教历史。只想走进它,接受历代先贤的心灵洗礼。

自古以来,青城山的得名便有两种说法:一说青城山有阴阳36座山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茏,宛如一座绿色城郭,因形而得青城山;另一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以清城山为基地创立天师道,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璞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一致,山名就没变。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崇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非常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到过青城山的人说这故事并非传说,因为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张陵来此结茅传道,开辟了东方神秘宗教——中华民族传统本土宗教“道教”的历史新篇章,因此青城山也就成为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2000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养生学等方面,乃至政治和军事方面以及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和久远的影响。道教积淀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青城山的道教历史最为悠久,是道教历史发展最为完整的道教名山;从创教到发展至今,它历经了道教历史中最早的天师道正一派,到后来的全真教这两个道教中最大道教派别的角色转换;道教建筑也最有历史阶段性和代表性,这里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跨越了晋、隋、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而且这些建筑还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像天师洞就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圆天大师就曾居住在天师洞。道教漫长的历史铸就了青城山灿烂的道教文化,包括易经、青城气功、青城武术、洞经音乐、医药养生、膳食等,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庙宇等文化胜迹之外,青城山还保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墓藏、古摩岩题刻及道教印符等文化实物,这些实物都是道教留给全世界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包含道教文化的历史信息和众多谜团。整个青城山被称为一座活的道教博物馆。联合国著名遗产专家莫洛伊博士曾被青城山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所折服。他曾感慨道:“青城山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范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青城山,正是以它“幽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丰厚的道教文化吸引着无数中外名人来此游览观光,长驻短寓,著名的有唐明皇、杜甫、贾岛、杜光庭、苏轼、范成大、冯玉祥、于右任、张大千等。而今天道教的养生、崇尚自然的思想更令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人群,让向往自由、向往回归自然的人们倍加崇尚,前往青城山探幽访古,前来探索东方神秘道教文化精髓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

那年,感受完都江堰的雄姿与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后,我们便开始问道青城山。

从正门进去,迎面而来的两棵大树高耸入云,饱经沧桑的树皮紧紧包裹着强劲的树干,绿意盈盈的枝条迎风招展,仿佛一对情意绵绵的恋人,在含情脉脉的对视中,默默地相守而立,又不失对游客的热情。导游说,这是一对夫妻树,他们虽没有牵手相依,只是对峙于大路两旁,却也如一对不离不弃的老夫妻,有“与子偕老”的决心,一伴就是数百年。旁边的淙淙流水,似乎在时刻传递着他们千年不变的心音。

走过几个拐角,一个用藤蔓构建的小亭子闯入眼帘。造型奇特,因势就形,巧夺天工。以硬枝为框架,用藤蔓织花纹,犬牙交错,疏密有致,间有镂空,似隔而不隔的屏风,给人无限想象空间。只见它上书“天然阁”三个字,古朴而又不失雅致。我想:这也的确够天然的,有谁会想到如此奇妙的点子呢?哪知越往上,这样的藤阁越多,我恍然大悟:这可能就是青城山,甚至整个四川省建筑的艺术特色之一。因为在杜甫草堂游览时,所见到的那扇门也大同小异。也许某些东西,包括艺术都是带有地方特色的。

刚开始,还一鼓作气,一气爬了好几十个石级。可数着数着,就有点疲惫了,甚至经过了多少个藤阁,也没有心情去数了。我也知道此行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数石级,可所有的山似乎都一个样,云雾般缭绕着,弯弯扭扭,缠缠绵绵。而天空似乎并不那么开朗,紧锁着眉头阴沉着脸,似有无限心事。不久,还飘起了毛毛细雨。

刚进山时,从下面往上看,那层层叠叠的峰峦忽然间模糊起来,游客络绎不绝,从各自的语言可以听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偶尔遇上的外国游客,有单个的,也有成对的。各自为政,自得其乐。全然不像我们,成群结队。有一对白肤男女,每人背个睡袋,也许他们是想在山里野营吧,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还有一个很文静的外国友人,看着我用相机对着他,赶紧摆了个很轻松很自然的姿势,对我发出友好的微笑。给他照完相,我们不约而同地向对方说“Thank you”。

这样的际遇,虽纯属偶然,但我们的确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对方。是啊,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能够在这种地方相遇,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缘,更何况我们还能如此近距离地、友好地接触呢。尽管他不一定听得懂我们民族的语言,我也不能全听懂他的那些话,但能够在这儿相遇,至少说明我们有相同的爱好,或关乎实在的山水,或关乎玄乎的道教,或者只是缘于一种情调,一种氛围。但无论关乎什么,至少我们有过交集,不是两条毫不相干的平行线。

或许是心有灵犀吧。当我走几步再回头看他时,他也正回头望着我,然后又同时向对方挥手,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

再见了!我的带着异国风情的朋友。或许,多年后我们还真有机会再见面的。

群山连绵,峰回路转。这单独的一座山看上去不高,爬上去不陡,但就是一座比一座难爬。我感觉自己有点累了,可每当我准备休息时,便会想到我要到达的地方还有那么远,如果不坚持,不努力的话,定会落后于人的。可越想快点到达目的地,越是担心落后于人,我越感觉到自己的累,也就越不想走了。联想到王安石游褒禅山时所说的:如果相邀返回,如果自己也没有继续前行的坚定信念和决心,那么一个人很难看到旖旎的风光。我又鼓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

时光随着爬行的脚步在飞逝,雨丝仍旧不紧不慢地飘着。越往上,上面的山越清晰,而下面的人则宛如正在蜿蜒的山道上爬行的一只只蚂蚁,最后成了一条在山道上扭动的花线。

不断地遇上挑着或者掮着东西上山的人们。他们有的穿着很破旧,也许那就是他们的工作服吧。虽然天气渐凉,还飘着小雨,可他们的头上和身上全冒着热气,他们的脸上有滚滚的汗珠。我明白这就是那群叫挑山工的人。山上所有吃的用的全得靠他们那一双肩膀、那一双腿。他们瘦小的身躯承载着整个青城山的生活和文化。这比我们这些空手爬山或仅背一个小包上山者,又不知要辛苦多少倍呢?然而,只要有游客经过他们的身边,他们总是小心地让步,看不出有半点放弃的意思。我不禁对他们油然而生敬意。

路旁稍宽的过道上,妇女们在卖黄瓜矿泉水等解渴的物资。我们走过去问了一下,比下面的贵多了,每一个起码得五块钱。她们说都是从下面背上去的,自然贵一点,但都很新鲜。听了这话,我毫不犹豫地抽出几张十元的票子,拿了几条黄瓜和两瓶矿泉水。

虽然自己袋子里背了不少这种东西,但只要遇上她们那诉求的眼神就有点于心不忍了。也许她们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也许还有需要伺候的年迈老人,也许还有不少等待她们回去完成的家务……想到这里,我只恨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更多地帮助他们。

或许是那些妇女给了我坚持的决心和勇气吧,或许是自己专注于爬山而心无旁骛吧,还或许是道教的文化精髓还等待我去学习和思考吧,想象自己爬上高山之巅后,吟诵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我的精神又抖擞起来。我想,那时我的思想,应该能抵达一个崭新的境界吧。

无数次,恍恍惚惚间,我已伫立高山之巅,徜徉白云之间,手抚天幕,脚踏祥云,飘飘忽忽,悠然自得,渐入仙境,宛如仙人了。这正是往昔一直向往的场景。

沉迷于这样的场景,自然忘记了先前的目的,只觉得爬山也是一种快乐。

这期间,还有不少诱惑。抬轿的,坐轿的,彷徨观望的。走着走着,也还真有不少游客坐上了轿子,有的甚至一家人三四顶轿。可此时的我,已不为任何诱惑所动了。只是欣然地爬着。偶尔迟缓点,是为辨识或欣赏风景;偶尔停驻,则是为了拍照。

行走在青城龙居山牌坊岗山脊上,赫然出现题着“天然图画”的牌坊。这座十角重檐式的坊阁建于清代嘉庆五年,重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有联云:“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派;云霞缥缈,万里西来第一山。”站立此处,只见林间时有鹤鹭轻飞,山鸟长鸣,岩下溪水潺潺,琤琮有声,宛如琴韵。如若三伏天至此,定然山风拂面,顿觉沁肺清心吧。我感觉自己已被这奇妙的自然融化了。

此处正当游人入山去天师洞半途,雄秀的牌坊矗立于两峰夹峙的山口,龙居、天仓、乾元、丈人诸峰,堆苍叠翠,宛如画屏。见此画屏,只想尽快抵达天师洞,穿越千年,接受天师的心灵洗礼。相传天师洞古为黄帝祠,隋代名延庆观,唐代改名常道观,宋代名昭庆观,因观后有汉代张陵天师结茅阐道所居之洞窟,遂俗称“天师洞”。待到了那里,只见古观三面山环水抱,深藏于千崖迤逦、万树凝烟之中,其建筑融隐、藏、幽、青、奇特点,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观内荟萃了三清大殿和唐碑等文物,观中有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殿、隋代天师石像、唐代御碑和三皇造像、明代木刻浮雕、汉代古银杏、唐代岐棕、宋代九株松以及降魔石、洗心池等古迹,观内还藏有历代名人雅士的大量诗词、书画、匾额、楹联等珍品。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从天师洞出来,天大晴。我浮躁的心越发平静了,我沉重的双腿也越发轻松了。等我们从祖师殿右侧的小道登上天仓三十六峰之轩皇顶时,俯视前山诸峰,如峰浪起伏,尽皆东去,川西平畴,尽收眼底;回望后山红岩、六顶诸峰,层峦叠嶂,白云缭绕,味江奔流,古道弯弯,曲径通幽;早晚间如看日出、云海和晚霞、雪山,定使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古诗云:“三十六峰如不到,青城还似不曾游。”

在时慢时快中抵达顶峰;在轻松愉悦中回到山脚。当我再次回望青城山,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道法自然:不强求,不偏执,不急功近利,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种种际遇。顺其自然,一切都将顺理成章。

同类推荐
  •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要做一些事,想念一些人,让自己的心还有片干净的地方。仅此而已。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愿我们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细水长流,愿我们的明天有阳光和早餐,有河流和音乐。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为著名小说家张翎第一本散文作品集,是其二十多年散文创作的总集。共分三辑,第一辑“雪泥鸿爪”,为作者游览成都、古巴等地的见闻记录;第二辑“朝花夕拾”,是作者对童年、成长、故土、亲友的回忆文章;第三辑“书言书语”,主要包括作者的书评和其代表作的创作谈。张翎出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童年生活在瓯江边。后来离开故乡到上海读大学,再后来离开中国漂流到大洋彼岸,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了全新的体会……虽然离家乡越来越远,但她在异乡书写故乡,字里行间都有着浓浓的江南风情。
  • 银水换神泉

    银水换神泉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开厂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开厂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创业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篇散文讲述作者在赣州开厂的两年,用朴实的文字为读者真实展现创业的不易。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90后女孩的电视北漂路

    90后女孩的电视北漂路

    一次未曾预谋的逃离,一场暴风雨般的抑郁,将90后女孩悦悦的梦想冲出贫瘠的现实。两年的北漂生活,让悦悦彻底看清了一件事:梦,如果不能让你变得更好,那一定会让你变得更糟。你能做的,就只有踩着这梦一步步向上挣扎。此外,悦悦也深深地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是那么微妙。曾经相濡以沫的人,可能会因为时空的隔绝而渐渐远离。曾经陌路相逢的人,也可能在岁月长河中,突破万难,占据彼此的内心。那些最艰难的芳华,你们并肩作战,如影随形,所以成了最美的时光。哪怕生活将你们磨砺得再敏感、再小心翼翼,可回忆里的热血,总能让你们在夜深人静时,想起彼此走过的奋斗年华。如果说,有一种亲情叫惺惺相惜,那么,一定有一种友情叫陌路相逢。我们从未停止成长,也从未真正长大。因为我们总是好奇外面的世界。90后女孩的电视北漂路到底是怎样的?或许你会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
  • 一宠成瘾:亿万BOSS不好惹

    一宠成瘾:亿万BOSS不好惹

    三年前,为了心爱的男人刺杀席暮阳,不料刺杀失败,身负重伤。三年后,她摇身一变,成了当红巨星,还有了未婚夫。然而因为那一双桃花眼,自此被席暮阳纠缠……当爱上他的时候,记忆重拾,原来自己竟是刺杀他的杀手……她生来冷艳,三大BOSS强势追逐,为了她,一个个不惜对战,掀开一场争夺战。她,为了跟席暮阳一起,不惜背叛组织,不惜毁了婚约,却发现,这个男人却是害她家破人亡之人……
  • 名门婚宠:病娇总裁有点暖

    名门婚宠:病娇总裁有点暖

    逼婚男友,却误打误撞惹了男友的侄子,严米百口莫辩,各大娱记争相报道。整个圈子都知道宋家太子爷宋寒沉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不好接近,众人都等着宋寒沉惩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没想到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某次访谈,宋寒沉抱紧怀中娇妻:我好不容易才追到我老婆,你们别吓到她。一众记者:……祝大佬百年好合。
  • 迦衣传之前世今生

    迦衣传之前世今生

    这是一部预计280万字的古典仙侠小说,将凄美的爱情穿插在家仇国恨之中,历经三界轮回。
  • 东方异闻谈

    东方异闻谈

    幻想乡,被遗忘者的乐园,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许多的人类妖怪以及各种生物生活在这里,但幻想乡并不是封闭的,仍有许多的外界生物会来到这里。我们的主角玲莲子鑫莫名进入幻想乡,接下来她将前去探索幻想乡以及自己来到这里的原因,这奇异的世界她会如何体验呢?(本小说为东方project二次同人作品,尊重原作,绝对不会出现颠覆原作设定的情况出现,不过加入了一些个人对于东方的理解)
  • 霸刀恩仇录

    霸刀恩仇录

    狂风揽黄沙,抽刀斩牵挂。无畏孤冢葬,仗剑走天涯。霸刀现世,所向披靡。泯断恩仇,笑傲江湖。看袁天行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彷徨中决断。只为寻找家族被灭元凶,突破重重险阻。为对抗仇敌组建帮派,在混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就霸业。一路走来,金钱、美女、诱惑、欲望、名利,到底什么才是他所追求的终点?任时间掩埋平淡,一切浮华背后隐藏着一颗无愧天下的赤子之心。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光明战争之圣帝传奇

    光明战争之圣帝传奇

    【光明战争之圣帝传奇】又名【刹神戮魔之银河英雄传说】零大陆,处于科技发达的未来,即有强大的科技,又有人们可以操纵的元素力量,科技与元素力量,带你见识不一样的未来世界,整片大陆,有五个最强国家,大明、大天、大圣、大战、大翼,其中以大明国科技最为发达,大天国最为强大。五亿年未曾出现的光明之神再现大明国,化身萌妹子明帝,只为再次维护地球和平,为你展开银河英雄的传说